沈阳农业大学851森林生态学2017年考研真题
森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一:1. 什么是森林生态学?2. 简要介绍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3. 解释“森林演替”概念。
4. 说明森林对环境的重要性。
5.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答案一:1. 森林生态学是研究森林及其内部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生态过程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涉及森林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研究如何维持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2. 森林生态系统由森林植被、动物群落、土壤和微生物组成。
森林植被包括不同层次的植物,如大树、灌木和草本植物。
动物群落包括不同物种的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水分和养分,同时也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
微生物在土壤中发挥着分解有机物和营养循环的关键作用。
3. 森林演替是指森林群落随时间的推移发生的变化过程。
它分为初级演替和次生演替。
初级演替发生在没有土壤或极少有土壤的地区,由先锋植物如苔藓和地衣开始,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森林生态系统。
次生演替发生在已经存在的森林受到自然灾害或人为干扰后,新的植物开始重新占领空间,并逐渐恢复原来的森林群落。
4. 森林对环境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能够保持土壤的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其次,森林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许多动植物物种依赖森林提供的栖息地和资源。
另外,森林通过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森林还提供木材、药材和食物等资源,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人类的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许多影响。
森林砍伐和森林火灾是最常见的人为干扰因素。
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导致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土壤侵蚀增加。
森林火灾不仅破坏了植被和动物栖息地,还引发了大量的空气污染。
此外,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也会导致森林退化和土壤贫瘠。
因此,合理管理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试题二:1. 解释森林群落的概念。
(NEW)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851森林生态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 录
2009年沈阳农业大学851测树学与森林生态学考研真题2010年沈阳农业大学851测树学与森林生态学考研真题2011年沈阳农业大学851测树学与森林生态学考研真题2012年沈阳农业大学851测树学与森林生态学考研真题2013年沈阳农业大学851测树学与森林生态学考研真题2015年沈阳农业大学森林生态学考研真题
2016年沈阳农业大学森林生态学考研真题
2017年沈阳农业大学851森林生态学考研真题
2018年沈阳农业大学851森林生态学考研真题
2009年沈阳农业大学851测树学与森林生态学考研真题。
861森林生态学必考论述题

861森林生态学论述题
8.群落交错区的主要特征和生态意义: 特征:群落交错区是 2 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群落交错区是一个特殊的区域, 具有相邻群落的特征又有自己独特的特征。群落交错区种的数量及一些种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即边缘效 应。 生态意义:目前人类正在大范围地改变着自然环境,形成许多交错带,如工矿的建设 ,土地的开发,这 些新的交错带: ①可以控制不同系统之间能量物质与信息的流通 ②有利于对生态系统交错区的生物多样性,能流物流及信息流的研究 ③有助于了解生态交错区对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污染物的反应及敏感性 ④有助于掌握在变化的环境中怎样对生态交错地带加以管理
在林分中林木间的竞争,林冠层中优势种减少了其他竞争者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太阳辐射,这种对光的 竞争也影响到根部吸收营养物质和水分的能力,也就是说,林木之间的竞争中,根竞争与枝竞争有相互作 用。
861森林生态学论述题
7.通过竞争排斥机制和生态位理论的概念,解释自然群落物种共存的原因:
竞争排斥原理又称高斯假说。两个对同一资源产生竞争的种,不能长期在一起共存, 最后导致一个种占 优势,一个种被淘汰,这就是竞争排斥原理。
89.演6替1顶级森学说:林生态学论述题
单元顶极论,多元顶级论和顶级–格局假说 (1)单元顶级学说: 代表人物:美国 Clements 克莱门茨 主要观点:一个气候相当一致的区域内,如果给够足够的时间,最终将被一种连续和整齐 一致的植被普遍覆盖着,这就是单元顶级群落,也叫气候顶级群落。在同一个气候区域内, 无论演替初期条件如何,经演替最终都停止在一个最适 应当地气候的群落上,只要气候不变,人为或其他因素不干扰,此群落一直存在,一个气候区只有一个气候顶级群落,区域内其它生境给予充分的 时间,最终都会演替到气候顶级,且不会出现新的优势种群。 (2)多元顶级论 代表人物:英国 Tansley 坦斯利 主要观点:①如果一个群落稳定,能自行繁殖,并终结了演替过程,就可以称为顶级群落。 ②在一个气候区内,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一定都汇聚于一个共同的气候顶级。 ③在一个气候区内,除顶级群落外,还存在同等重要的土壤顶级、地形顶级、等,同时还可能存在一些复合型顶级。 (3)顶级–格局假说 代表人物:美国 Whittaker 怀梯克 主要观点:在任何一个区域内,环境因子都是连续不断地变化的。随着环境梯度的变化, 各种类型的顶级群落如气候顶级、土壤顶级等,不是呈离 散状态,而是形成连续的顶级类型,构成一个顶级群落连续变化的格局。在这个格局中,分布最广泛且通常位于格局中心的顶级群落叫做优势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