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供热工程》第三课_热水供暖系统
第三章 供暖系统

图:自然循环采暖系统 (a)双管上供下回式;(b)单管顺流式 1.总立管;2.供水干管;3.供水立管;4.散热器供水支管;5.散热 器回水支管;6.回水立管;7.回水干管;8.膨胀水箱连接管;9.充 水管(接上水管);10.泄水管(接下水管);11.止回阀
•
在采暖建筑物内同一竖向的各层房间的温度不符合设计 要求的温度,而出现上下层冷热不匀的现象,通常称作系 统垂直失调。 • 双管系统的垂直失调,是由于通过各层的循环作用压力 不同而出现的;而且楼层数越多,上下层的作用压力差值 越大,垂直失调就会越严重。 • 多层建筑为避免垂直失调,多采用单管系统。单管式系 统的特点在于热水流入立管后,依次流入各层散热器,水 温逐渐降低,即流入各散热器的热水流量是相等的而水温 不同。每一根立管与锅炉、供回水干管组成一个回路,同 一根立管上的各层散热器就不会存在垂直失调。 • 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是最早采用的一种热水采暖方 式,已有约200年的历史,至今仍在应用。它装置简单, 运行时无噪声和不消耗电能。但由于其作用压力小、管径 大,作用范围受到限制,通常只能在单幢建筑物中应用, 其作用半径不宜超过50m。
了解供暖系统作用、组成、分类和 水蒸气的定压生产过程 特点;掌握热水供暖系统的特点
掌握垂直式和水平式系统特点;了 系统概念建立 解高层建筑热水供暖系统型式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 了解供暖管道的安装程序;熟悉安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装规范 (GB50242—2002) 了解散热器与辅助设备构造、工作 相关标准图集 原理;熟悉其安装要求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 了解地板辐射供暖原理特点;熟悉 程》(JGJ142—2004, 其施工条件和安装要求 J365—2004) 了解燃气特性;熟悉燃气管道安装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要求 (GB50028—2006)
供热工程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PPT课件

Pa
• 式中 • lzh——管段的折算长度,m。
• 用途 • 当量长度法一般多用在室外热力网路的水力计算上。
第23页/共61页
三、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的主要任务和方法 • 1. G, △ Pd
• 按已知系统各管段的流量和系统的循环作用压力(压头),确定各管段的管径
• 2. G, d △ P
• 第二种情况的水力计算,常用于校核计算。根 据最不利循环环路各管段改变后的流速和已知各 管段的管径,利用水力计算图表,确定该循环环 路各管段的压力损失以及系统必需的循环作用压 力,并检查循环水泵扬程是否满足要求。
• 进行第三种情况的水力计算,就是根据管段的 管径d和允许压降P,来确定通过该管段(例如通过 系统的某一立管)的流量。对已有的热水供暖系统, 在管段已知作用压头下,校核各管段通过的水流 量的能力;以及热水供暖系统采用所谓“不等温 降”水力计算方法,就是按此方法进行计算的。
第37页/共61页
散热器的进流系数α
在单管热水供暖系统中,立管的水流量全部或部分地流进散热器。流进 散热器的水流量与通过该立管水流量的比值,称作散热器的进流系数α, 可用下式表示
Gs / Gl
在垂直式顺流热水供暖系统中,散热器单侧连接时,α=1.0;散热器双 侧连接,通常两侧散热器的支管管径及其长度都相等时,α=0.5。当两侧散 热器的支管管径及其长度不相等时,两侧的散热器进流系数α就不相等了。
第40页/共61页
机械循环同程式热水供暖系统管路
• 同程式系统的特点是通过各个并联环路的总长度 都相等。在供暖半径较大(一般超过50m以上)的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中,同程式系统得到较普遍地应 用。现通过下面例题,阐明同程式系统管路水力计 算方法和步骤。
建筑设备--供暖工程

建筑设备—供暖工程1. 简介建筑供暖工程是指为建筑物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和热水的技术和设备。
在冷气困扰的寒冬季节,供暖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供暖工程的一些基本知识、常用供暖设备和供暖系统的分类。
2. 基本知识2.1 热平衡在供暖工程中,热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热平衡是指建筑物内部的热量损失等于供暖设备提供的热量。
只有在热平衡的状态下,建筑物才能保持恒定的室内温度。
2.2 热负荷热负荷是指建筑物所需的热量。
它取决于建筑物的大小、结构、保温性能、地理位置等因素。
了解热负荷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供暖设备和设计恰当的供暖系统。
2.3 供暖设备常见的供暖设备包括锅炉、辐射器、空气加热器等。
这些设备根据燃料种类和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满足不同建筑物的供暖需求。
3. 常用供暖设备3.1 锅炉锅炉是供暖工程中最常见的设备之一。
它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热水或蒸汽,然后将其输送到建筑物中的辐射器或其他热交换设备,以供暖。
锅炉可以使用天然气、燃油、煤等多种燃料。
3.2 辐射器辐射器是将锅炉产生的热量传送到室内空间的设备。
辐射器有多种类型,包括铸铁辐射器、钢制辐射器和铜铝复合辐射器等。
它们通常安装在室内墙壁或地板下,通过辐射热量使房间保持温暖。
3.3 空气加热器空气加热器通过将室外空气加热并输送到建筑物中,实现供暖效果。
它通常由燃烧燃料产生热量,然后通过风扇或通风系统将热空气均匀地分布到建筑物各个区域。
4. 供暖系统分类供暖系统根据供热介质和供热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4.1 热水供暖系统热水供暖系统通过热水流动来传递热量。
这种系统通常使用锅炉作为供热装置,将加热后的热水通过管道输送到辐射器或其他热交换设备,然后将热量传递给空气,让室内保持温暖。
4.2 蒸汽供暖系统蒸汽供暖系统与热水供暖系统类似,但供热介质是蒸汽而不是热水。
在这种系统中,锅炉产生蒸汽,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辐射器。
辐射器会将蒸汽冷凝成水释放热量,并将剩余的蒸汽回流到锅炉中重新加热。
供热工程中级职称复习试题

第一章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第一节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一、冬季供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应根据建筑物或房间的得、失热量确定:失热量有:1.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1;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 2,称冷风渗透耗热量;3.加热由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 3,称冷风侵入耗热量;4.水分蒸发的耗热量Q 4;5.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Q 5;6.通风耗热量。
通风系统将空气从室内排到室外所带走的热量Q 6;得热量有: 7.生产车间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Q 7;8.非供暖通风系统的其它管道和热表面的散热量Q 8,9.热物料的散热量Q 9;10.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Q 10此外,还会有通过其它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Q 11。
二、对于没有由于生产工艺所带来得失热量而需设置通风系统的建筑物或房间(如一般的民用住宅建筑、办公楼等),建筑物或房间的热平衡就简单多了。
失热量Q sh 只考虑上述太阳辐射的热量不同而对基本耗热量进行的修正。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一般分为几部分进行计算。
3/2/1/1/Q Q Q Q Q x j +++=⋅⋅式中 /1j Q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1x Q ⋅——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
第二节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可按下式计算α)(w n t t KF q -=/ W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一、室内计算温度t n(一)、室内计算温度是指距地面2米以内人们活动地区的平均空气温度。
对于高度较高的生产厂房,由于对流作用,上部空气温度必然高于工作地)()(h n w n t t KF t t KF q -=-=//αw j n wi i n R R R R K ++=+∑+==111110αλδα区温度,通过上部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增加。
因此,当层高超过4 m 的建筑物或房间,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 n ,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计算地面的耗热量时,应采用工作地点的温度,t g (℃)(2)计算屋顶和天窗耗热量时,应采用屋顶下的温度,t d (℃)(3)计算门、窗和墙的耗热量时,应采用室内平均温度t p.j =(t g +t d )/2(℃)二、供暖室外计算温度/w t :目前国内外选定供暖室外计算温度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两种:—是根据围护结构的热惰性原理,另一种是根据不保证天数的原则来确定。
供热工程知识点总结

供热工程知识点总结1. 供热系统的分类供热系统根据热源类型和传热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集中供热系统和分户供热系统。
集中供热系统是将热源设备集中在一处,通过管道将热能传递到各个用户处。
分户供热系统则是将热源设备设置在用户处,每个用户拥有独立的热源设备。
2. 热源设备常见的热源设备包括锅炉、热水锅炉、蒸汽锅炉、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
在选择热源设备时需要考虑建筑的热负荷、运行成本、环保要求等因素,以选择最适合的热源设备。
3. 供热系统设计供热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热负荷、管道的敷设、热力站的设置、换热器的选型等多个方面。
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使用需求,确保供热系统能够满足建筑的室内温度要求。
4. 管道敷设供热系统的管道敷设是供热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管道敷设可以降低能耗、减少能源损失。
在管道敷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管道的绝热、防腐、排水等要求,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5. 热力站热力站是供热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作用是将热源设备提供的热能转化为建筑所需的热能。
热力站通常包括换热器、泵、阀门等设备,通过热力站可以实现不同用户的热能分配。
6. 换热器换热器是供热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作用是将热源设备提供的热能传递给供热系统的传热介质。
常见的换热器包括板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等,通过换热器可以实现热能的高效传递。
7. 控制系统供热系统的控制系统是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控制系统需要实现对热源设备、热力站、泵、阀门等设备的智能控制,实现对供热系统的自动化运行。
8. 温度调节供热系统需要根据室内温度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节,以保持室内温度在舒适范围内。
温度调节可以通过控制热源设备的运行模式、调节阀门的开度等方式实现。
9. 节能与环保在供热工程中需要高度重视节能与环保的要求,通过优化供热系统设计、合理选型热源设备、使用高效的换热器等措施,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总的来说,供热工程知识点涉及到热源设备、供热系统设计、管道敷设、热力站、换热器、控制系统、温度调节、节能与环保等多个方面。
《供热工程》分章节习题集

《供热工程》习题集第1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1.什么是采暖设计热负荷?工程计算中通常考虑哪些热量?2.什么是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分为哪两部分?3.匀质材料和非匀质材料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各怎样计算?4.什么是围护结构的最小热阻和经济热阻?怎样检验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和围护结构内表面是否会结露?5.冷风渗透耗热量与冷风侵入耗热量是一回事吗?6.写出房间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计算公式.说明各项的意义,在什么情况下对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差要进行修正? 如何确定温差修正系数?7.为什么要对基本耗热量进行修正,修正部分包括哪些内容,各自的意义如何。
8.高层建筑的热负荷计算有何特点? 说明高层建筑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方法与低层建筑的有什么不同?分别说明热压作用,风压作用及综合作用原理图.9.什么是值班供暖温度?10.目前我国室外供暖计算温度确定的依据是什么?11。
围护结构中空气间层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确定厚度。
12。
地面及地下室的传热系数如何确定。
13。
分户计量供暖系统供暖设计热负荷有何特点,如何计算14. 建筑物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应考虑哪些问题,为什么。
15。
什么是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如何考虑体形系数的取值。
16 .试计算某建筑物一个房间的热负荷,见图3 。
已知条件:建筑物位于天津市区; 室温要求维持16o C ;建筑物构造:外墙为370mm 砖墙(内抹灰20mm );地面—水泥(不保温);外门、窗- 单层玻璃,木制;屋顶- 带有望板和油毡的瓦屋面,其天花板的构造如图4 所示。
1- 防腐锯末,δ =0.18m λ = 0.11kcal/(m · h ·o C) ;2—木龙骨0。
05 × 0.05m ,λ =0.15 kcal/(m · h ·o C) ;3—板条抹灰δ =0。
02m λ = 0。
45kcal/(m · h ·o C)。
图3图4第2章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1.散热设备有哪几种类型;辐射供暖的特点与分类.2. 散热器有哪些类型,对散热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哈工大-供热工程-第3章 热水供暖系统

2.作用压力分析 作用压力分析
忽略管道散热,认为系统只有一个加热中心和一个 忽略管道散热, 冷却中心 在底部断面两侧作用压力分别为P 在底部断面两侧作用压力分别为 左和P右,依据流体 静力学的原理, 静力学的原理,则有 P左=h1ρɡɡ+h ρɡɡ+h0ρhɡ h P右=h1ρɡɡ+h ρhɡ+h0ρhɡ h ɡ=hɡ(ρ (3∆P= P右-P左= h ρhɡ-h ρɡɡ=hɡ(ρh-ρɡ) Pa (3-1) h 结论:供暖系统作用压头∆P与锅炉和散热器的高差h、 结论:供暖系统作用压头∆ 与锅炉和散热器的高差h 与锅炉和散热器的高差 供回水温度对应的供回水密度ρ 有关。 供回水温度对应的供回水密度ρɡ、ρh有关。 h=1m时 对于95/70 的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95/70℃ 当h=1m时,对于95/70℃的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其作用压头∆ 1 9.81 9.81x(977.81-961.92) 其作用压头∆P=1x9.81 (977.81-961.92)=156Pa
图3-13 分层式热水供暖系统
2.双水箱隔绝式供暖系统 双水箱隔绝式供暖系统
◈上层系统与外网直接连接。当外网供水压
力低于高层建筑静水压力时,在用户供水 管上设加压水泵(如图3-14)。利用进、回 水箱两个水位高差h进行上层系统的水循 环。上层系统利用非满管流的溢流管6与 外网回水连接,溢流管6下部的满管高度 Hh取决于外网回水管的压力。
图3-9 单管跨越式
5.单管下供上回式(单管倒流式) 单管下供上回式(单管倒流式) 单管下供上回式
华东理工大学-供热工程-第三章 热水供暖系统

散热器之间管路的水温ti的计算:
为了计算单管系统重力循环作用压力, 需要求出各个冷却中心之间管路中水的密 度ρi 为此,就首先要确定各散热器之间管 路的水温ti。
36
现仍以图3—5为例
37
设供、回水温度分别为tg、th。建筑物为八层(N=8),每层散热器 的散热量分别为Q1,Q2…….Q8,即立管的热负荷为:
1
1×10-5
0.101972
0.101972 17
二、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主要型式
• 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主要分双管和单 管两种型式。
• 图3—2(a)为双管上供下回式系统,右 侧图 3—2(b)为单管上供下回顺流式系统。
18
1.总立管;2.供水干管;3.供水立管;4.散热器供水支管; 5.散热器回水支管,6.回水立管,7.回水干管,8.膨胀水 箱连接管,9.充水管(接上水管),10.泄水管(接下水道)。
3
•
4
• 3.按系统管道敷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垂 直式和水平式系统。
• 4。按热媒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低温水供暖 系统和高温水供暖系统。
• 在各个国家,对于高温水与低温水的界 限,都有自己的规定,并不统一。某些国 家的热水分类标准,可见表3—1。
5
6
在我国,习惯认为:水温低于或等于 100℃的热水,称为低温水,水温超过100℃ 的热水,称为高温水。
20
三、重力循环热水供暖双管系统作 用压力的计算
在如图3—3的双管系统中,由于供水同时在 上、下两层散热器内冷却,形成了两个并联环 路和两个冷却中心。它们的作用压力分别为:
ΔP1:通过底层散热器aS1b环路的作用压力,Pa;
ΔP1=gh1(ρh-ρg)
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74
下供下回式系统排出空气的方式
4 5
6
a b
>h
3 1 2
P74
下供下回式系统排出空气的方式
• 1)通过顶层散热器的冷风阀手动分散排气。 • 2)通过专设的空气管手动或自动集中排气。从散 热器和立管排出的空气,沿空气管送到集气装置, 定期排出系统外。集气装置的连接位置,应比水 平空气管低h米以上,即应大于图中a和b两点在 系统运行时的压差值,否则位于上部空气管内的 空气不能起到隔断作用,立管水会通过空气管串 流。因此,通过专设空气管集中排气的方法,通 常只用在作用半径小或压降小的系统中。
为什么?是否有办法调整?
P69
系统垂直失调
• 在供暖建筑物内,同一竖向的各层房间的 室温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温度,而出现上、 下层冷热不匀的现象,通常称作系统垂直 失调。 • 由此可见,双管系统的垂直失调,是由于 通过各层的循环作用压力不同而出现的; 而且楼层数越多,上下层的作用压力差值 越大.垂直失调就会越严重。
相比较
• 单管 • 每一根立管只 有一个重力循 环作用压力 • 双管 • 各层散热器作 用压力不同 • 各层散热 器进出口 水温相同
• 各层散热 器进出口 水温不同
• K值不同
• 垂直失调
作业
• 仔细学习例题3-1,将Q1改为500W,Q2 改为700W,Q3改为600W计算此题。
P71
重力(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 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是最早采用的一种 热水供暖方式,已有约 200 年的历史,至 今仍在应用。
第三章
热水供暖系统
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成剑林
本章重点及难点 本章重点 • 掌握重力、机械循环供热系统的原理 • 掌握机械循环供热系统不同形式的特点 • 掌握分户采暖热水供暖系统的形式与特 点 • 了解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管路布置和主 要设备及附件 本章难点 • 膨胀水箱的安装 • 重力、机械循环供热系统管道的敷设 • 垂直失调与水平失调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P68
2.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主要型式
8 2
i=0.5%~1%
4 5 1 3
6 7
i=0.5%~1% i=0.5%~1%
11 (a) 10
9 (b)
P68
2.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主要型式 双管上供下回式 单管上供下回式
P68
上供下回式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管道布置的主要特点
• 因系统中若积存空气,就会形成气塞,影 响水的正常循环。系统的供水干管必须有 向膨胀水箱方向上升的坡向。其坡度为 0.5 % ~1.0 %;散热器支管的坡度一般取 1% 。这是为了使系统内的空气能顺利地 排除,在上供下回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充水和运行时,空气能逆着水流方向,经 过供水干管聚集到系统的最高处,通过膨 胀水箱排除。 • 为使系统顺利排除空气和在系统停止运行 或检修时能通过回水干管顺利地排水,回 水干管应有向锅炉方向的向下坡度。
P68
3.重力循环热水供暖双管系统作用压力的计算 在图3-3的双管系统中,由于供水同时在上、下 两成散热器内冷却,形成了两个并联环路和两 个冷却中心。作用压力分别为
P 1 gh 1 h g
P2 g h1 h2 h g P 1 gh2 h g
P73
立管
I
3 II
4
III
IV
V
3
1
2
P73
上供下回式管道系统 • 对各系统布置进行比较 • 对各系统特点进行比较 • 对各系统优缺点进行比较
机械循环下供下回热水供暖系统
它有如下特点: • ( 1 )在地下室布置供水干管,管路直接散热 给地下室,无效热损失小。 • ( 2 )在施工中,每安装好一层散热器即可开 始供暖,给冬季施工带来很大方便。 • (3) 排除系统中的空气较困难。
P gh 1 h g gh2 2 g
• 也可以改写为:
P gH 2 2 g gH1 h 2
P69
结论
• 若循环环路中有N组串联的冷却中心(散热器) 是,其循环作用压力可用下面一个通式表示
P gh i i g gH i i i 1
以热水作为热媒的供暖系统,称为热 水供暖系统。从卫生条件和节能等考 虑,民用建筑应采用热水作为热媒。 热水供暖系统也用在生产厂房及辅助 建筑物中。
热水供暖系统分类:
• 1.按系统循环动力的不同,可分为重力 (自然)循环系统和机械循环系统。 • 2.按供、回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管 系统和双管系统。 • 3 .按系统管道敷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垂直式和水平式系统。 • 4 .按热媒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低温水供 暖系统和高温水供暖系统。
P76
三、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管路布置
•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管路布置合理与否, 直接影响到造价和适用效果。应根据建 筑物的具体条件与外网连接的型式以及 运行情况等因素来选择合理的布置方案, 力求系统管道走向布置合理,节省管材, 便于调节和排除空气而且要求各并联环 路的阻力损失易于平衡。
P71
单管系统与双管系统的比较
• 在单管系统运行期间,由于立管的供水 温度或流量不符合设计要求,也会出现 垂直失调现象。但是在单管系统中,影 响垂直失调的原因不是如双管系统那样 由于各层作用压力不同造成的,而是原 因各层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值随各层散 热器平均计算温度差的变化程度不同而 引起的。
P71
管路水温ti
• 为了计算单管系统重力循环作用压力,想要求 出各个冷却中心之间管路中水的密度,为此首 先要确定各散热器之间管路的水温ti
ti t g
Q t Q
i i
N
g
th
• 当管路中各管段的水温ti确定后,相应可确 定其 i 值。
P70
单管系统与双管系统的比较 • 单管系统与双管系统相比,除了作用压力 不同外,各层散热器的平均进出水温度也 是不相同的。在双管系统中,各层散热器 的平均进出水温度是相同的;而在单管系 统中,各层散热器的进出口水温是不相等 的。越在下层进水温度越低,因而各层散 热器的传热系数K值也不相等。因有这个 影响,单管系统立管的散热器总面积一般 比双管系统的稍大些。
P67
断面A-A左侧的水柱压力为
PL g (h1h hg h2 g )
断面A-A右侧的水柱压力为
PR g (h1h hh h2 g )
• 作用压力
P P 1 P 2=gh( h g )
P67
• 起循环作用的只有散热器中心和锅炉中心 之间这段高度内的水柱密度差。如果取供 水温度95℃,回水70℃;则每m高差可产生 的作用压力为: • 9.81×1×(977.81-961.92)=156 Pa。 • 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维护管理简单,不 需消耗电能。但由于其作用压力小、管中 水流速度不大,所以管径就相对大一些, 作用范围也受到限制。自然循环热水供暖 系统通常只能在单幢建筑物中使用,作用 半径不宜超过50m。
P66
热水供暖系统分类:
热水供暖系统分类:
热水供暖系统分类:
热水供暖系统分类:
低温水与高温水
• 在我国习惯认为水温低于100℃的热水为 低温水,水温超过100℃的热水称为高温 水 •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大多采用低温水作为热 媒。设计供回水温度采用95℃/70℃。 • 高温水供暖系统一般在生产厂房中应用。 设计供回水温度大多采用 120~130℃/70~80℃。
P66
第一节 传统室内热水供暖系统
• 传统室内热水供暖系统是相对于新出现的分户供 暖系统而言的,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大采暖”系 统,通常以整幢建筑作为对象来设计供暖系统, 沿袭的是前苏联上供下回的垂直单、双管顺流式 系统。它的优点是构造简单;缺点是整幢建筑的 供暖系统往往是统一的整体,缺乏独立调节能力, 不利于节能与自主用热。但其结构简单,节约管 材,仍可做为具有独立产权的民用建筑与公共建 筑供暖系统使用。并根据循环动力不同,可分为 重力(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和机械循环热水 供暖系统。
系统特点
它装置简单,运行时无噪音和不消耗电能。 但由于其作用压力小,管径大,作用范围 受到限制。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通常只 能在单幢建筑物中应用,其作用半径不宜 超过50m。
P73
二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与重力循环系统的 主要差别是在系统中设置了循环水泵,水 在系统中强制循环。 • 设置了循环水泵,增加了系统的经常运行 电费和维修工作量;但由于水泵所产生的 作用压力很大,因而供暖范围可以扩大。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不仅可用于单幢建 筑物中。也可以用于多幢建筑,甚于发展 为区域热水供暖系统。 •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成为应用最广泛的 一种供暖系统。
如上可见,通过上层散热器环路的作用压 力比通过底层散热器的大,其差值为
gh2 h g
P68
重力循环热水供暖双管系统的垂直失调
• 在双管系统中,由于各层散热器与锅炉的 高差不同,虽然进入和流出各层散热器的 供、回水温度相同(不考虑管路沿途冷却的 影响),也将形成上层作用压力大、下层作 用压力小的现象。如选用不同管径仍不能 使各层阻力损失达到平衡,由于流量分配 不均,必然要出现上热下冷的现象。
P69
4.重力循环热水供暖单管系统的作用压力的计算
原理: 依靠供回水温度不同、密度不同所产生的 容重差作为热水在管内流动的动力。
S1
g
H1
H1 h1 h2
2
S2
h 1
P69
分析
• 在上图所示的上供下回单管式系统中,散热器S2 和S1串联。引起重力循环作用压力的高差是 (h1+h2)m,冷却后水的密度分别为ρ回式系统
8 2
i=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