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量法监测检验分析中恒重条件的控制

合集下载

Q2078 实验室恒重标准操作规程

Q2078 实验室恒重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一个恒重的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实验室恒重操作。

2.适用范围:实验室相关的所有恒重操作。

3.职责:检验人员和相关负责人对本规程负责。

4.恒重定义:两次称量所得质量之差不得超过一定的允许误差,按照《中国药典》的要求,两次称量质量之差<0.3mg,则认为恒重。

5.恒重操作5.1 器皿的干燥恒重:(所有干燥失重环节或者类似水不溶物测定中需要干燥至恒重的环节均适用以下操作方式)5.1.1按照规程中和样品处理相同的温度条件,使用干燥箱将器皿干燥2h后,取出放置在(带有硅胶或者其他干燥剂)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后,称量第一次;5.1.2再按照之前干燥的温度对器皿进行干燥,时长为1h,取出放置在(带有硅胶或者其他干燥剂)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后,称量第二次,两次称量所得的质量差值<0.3mg,则认为该器皿恒重。

5.1.3如果不符合要求,则重复5.1.2的步骤,直到相邻两次称量所得的质量差值<0.3mg,即直至器皿恒重为止,在相应记录中,记录过程中所有的数值。

5.2器皿的灼烧恒重:凡规程要求灼烧至恒重的采用以下操作方式5.2.1按照相应规程中和样品处理相同的温度条件,将器皿在马弗炉4h者其他干燥剂)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后,称量第一次;如果规程中记录有多个灼烧温度,则用规程中规定的最高温度进行灼烧。

5.2.2再按照之前灼烧的温度对器皿进行干燥,时长为0.5h,冷却并取出放置在(带有硅胶或者其他干燥剂)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称量第二次,两次称量所得的质量差值<0.3mg,则认为该器皿恒重。

5.2.3如果不符合要求,则重复5.2.2的步骤,直到相邻两次称量所得的质量差值<0.3mg,即直至器皿恒重为止,在相应记录中,记录过程中所有的数值。

5.3 检验操作中的恒重如无特殊要求,则在干燥/灼烧操作完成,称量第一次后得到结果后,再按照之前的相同条件再进行一次干燥/灼烧操作,时长通常为1h,放置在(带有硅胶或者其他干燥剂)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再次称量,两次称量所得的质量差值<0.3mg时,则认为恒重。

分析天平操作规程

分析天平操作规程

分析天平操作规程天平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质量和比较物体质量大小的仪器。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操作天平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程。

下面是对天平操作规程的分析。

首先,在使用天平之前,需要将天平放置在平稳的水平台面上,以保证天平的稳定性。

同时,要确保天平所处的环境没有风、震动和干扰物。

这样可以避免外部因素对天平测量结果的干扰。

其次,在天平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精确性。

首先,将需要称量的物体放置在天平的称盘上,对称盘上的负荷做调整,使之平衡。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遵循轻拿轻放的原则,避免对天平和负载产生冲击。

其次,读取称量结果时,要与眼睛保持平行,并将眼睛与指针或数码显示器的指示位置对准,以减少读取误差。

第三,对于精密天平,还需要进行常规的校验和校准。

校验的目的是检测天平的准确度和稳定性,校准的目的是调整天平的零点和灵敏度。

校验可以使用已知质量的标准物体进行,而校准则需要借助外部的校准设备,例如校准块或校准法。

此外,在天平的操作使用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使用天平时要避免触碰天平的移动部件或零件,以防止人为损坏。

其次,天平应当经常进行清洁和维护,保持其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特别是天平的秤盘和秤盘底座,应经常清理,防止秤盘上的杂质或污垢影响测量结果。

最后,在使用天平进行多个称量时,要进行适当的间隔时间,让天平回复到初始状态,以避免连续称量产生的误差积累。

总体而言,天平操作规程中主要包括了天平的放置和环境要求、物体放置、称重和读数、校验和校准、清洁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天平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从而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通过遵守这些规程,可以有效提高天平的使用效果,减少因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化学分析的质量控制方法

化学分析的质量控制方法

化学分析的质量控制方法在化学分析实验中,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研究过程中,采用适当的质量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误差,提高实验数据的精确度和可重复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化学分析质量控制方法。

一、标准曲线法标准曲线法是一种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它适用于定量分析。

通过建立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然后以这些标准溶液为参照,绘制出标准曲线。

在待测物浓度未知的情况下,利用标准曲线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待测物的浓度。

在进行标准曲线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标准品:标准品应与待测物性质相似,且其纯度应高于待测物。

2. 制备标准溶液:按照一定比例配制出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

3. 浓度测定:使用相同的分析方法对标准溶液进行测定,并记录相应的测定数据。

4. 绘制标准曲线:将标准溶液的浓度与测定值绘制成散点图,并利用适当的拟合方法得到标准曲线方程。

5. 样品浓度计算:根据测定值在标准曲线上找出对应浓度,从而计算出待测物的浓度。

二、空白试验法空白试验法是用于排除实验环境和试剂的污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的方法。

在进行分析实验之前,首先进行空白试验,即使用同样的方法和试剂,但去除待测物的样品进行分析。

通过对空白样品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可以排除可能的污染因素,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空白试验法的操作步骤如下:1. 取空白试剂:使用与待测物样品相同的试剂,将其直接进行分析或加入水进行配制。

2. 进行分析:按照相同的实验条件和方法进行分析,记录实验结果。

3. 结果比对:将待测物样品和空白样品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存在污染。

三、平行样品法平行样品法是一种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用于评估实验的可重复性和误差大小。

在进行分析实验时,将相同特性和性质的多个样品进行分析,并比较它们的结果。

如果分析结果相差较大,则可能存在实验误差,需要重新进行实验。

平行样品法的操作步骤如下:1. 选择平行样品:选择具有相同性质和特征的多个样品,确保它们在实验条件下具有相似的性质。

化学分析中的质量保证控制方法

化学分析中的质量保证控制方法

化学分析中的质量保证控制方法化学分析是一项关键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质量控制、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

为了确保化学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质量保证控制方法在化学分析实验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化学分析中的质量保证控制方法。

一、标准曲线法标准曲线法是一种常用的质量保证控制方法,在定性和定量分析中都广泛应用。

该方法通过制备一系列浓度已知的标准溶液,并在同一实验条件下测定其吸光度、电流、质量等指标,建立标准曲线。

通过待测样品的吸光度、电流、质量等数据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可以确定其浓度或质量。

标准曲线法能够较好地减少仪器误差、试剂纯度不确定性等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提高化学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质控样品法质控样品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质量保证方法,通过添加已知浓度的质控样品来监测分析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分析前、中、后分别加入几个不同浓度的质控样品,通过测定样品的分析结果来评估分析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偏差程度。

质控样品法能够较好地控制实验环境和试剂纯度等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提高化学分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复现性实验法复现性实验法是一种常用的质量保证控制方法,通过多次重复实验并比较结果来评估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重复实验多次,比较实验结果的变化情况,借此评估分析过程中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复现性实验法能够减小因仪器误差、试剂纯度不确定性等因素引起的分析结果误差,提高化学分析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四、参比标准法参比标准法是一种常用的质量保证控制方法,通过与国家标准物质或国际标准物质进行比对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参比标准物质具有已知的组分和浓度,通过与待测样品进行比对,可以得出待测样品的成分和浓度。

参比标准法能够减小试剂纯度不确定性、仪器误差等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提高化学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化学分析中的质量保证控制方法包括标准曲线法、质控样品法、复现性实验法和参比标准法等。

Q2078 实验室恒重标准操作规程

Q2078 实验室恒重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一个恒重的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实验室恒重操作。

2.适用范围:实验室相关的所有恒重操作。

3.职责:检验人员和相关负责人对本规程负责。

4.恒重定义:两次称量所得质量之差不得超过一定的允许误差,按照《中国药典》的要求,两次称量质量之差<0.3mg,则认为恒重。

5.恒重操作5.1 器皿的干燥恒重:(所有干燥失重环节或者类似水不溶物测定中需要干燥至恒重的环节均适用以下操作方式)5.1.1按照规程中和样品处理相同的温度条件,使用干燥箱将器皿干燥2h后,取出放置在(带有硅胶或者其他干燥剂)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后,称量第一次;5.1.2再按照之前干燥的温度对器皿进行干燥,时长为1h,取出放置在(带有硅胶或者其他干燥剂)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后,称量第二次,两次称量所得的质量差值<0.3mg,则认为该器皿恒重。

5.1.3如果不符合要求,则重复5.1.2的步骤,直到相邻两次称量所得的质量差值<0.3mg,即直至器皿恒重为止,在相应记录中,记录过程中所有的数值。

5.2器皿的灼烧恒重:凡规程要求灼烧至恒重的采用以下操作方式5.2.1按照相应规程中和样品处理相同的温度条件,将器皿在马弗炉4h者其他干燥剂)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后,称量第一次;如果规程中记录有多个灼烧温度,则用规程中规定的最高温度进行灼烧。

5.2.2再按照之前灼烧的温度对器皿进行干燥,时长为0.5h,冷却并取出放置在(带有硅胶或者其他干燥剂)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称量第二次,两次称量所得的质量差值<0.3mg,则认为该器皿恒重。

5.2.3如果不符合要求,则重复5.2.2的步骤,直到相邻两次称量所得的质量差值<0.3mg,即直至器皿恒重为止,在相应记录中,记录过程中所有的数值。

5.3 检验操作中的恒重如无特殊要求,则在干燥/灼烧操作完成,称量第一次后得到结果后,再按照之前的相同条件再进行一次干燥/灼烧操作,时长通常为1h,放置在(带有硅胶或者其他干燥剂)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再次称量,两次称量所得的质量差值<0.3mg时,则认为恒重。

分析天平的操作规程

分析天平的操作规程

分析天平的操作规程
《天平操作规程》
天平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常见于实验室和生产现场。

为了确保天平的准确性和精度,操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下面是关于天平的操作规程的分析:
1. 环境条件:天平的使用环境必须保持干燥,清洁,无震动。

在使用天平之前,操作人员需要确保台面水平,周围无风,无干扰物体。

2. 校准:在使用天平前,需要进行校准。

校准方法包括内部和外部校准。

内部校准是通过设备自带的标准物体进行,外部校准需要用已知质量的标准物体进行。

3. 操作前准备:在使用天平之前,操作人员需要将天平开机,并等待一段时间以确保设备稳定。

同时,需要清洁天平的测量盘,并确保无异物干扰。

4. 测量过程:测量前,需要将待测物体放在测量盘上,并等待一段时间直到示数稳定。

同时,需要确保待测物体的位置不变,并避免空气对其产生影响。

5. 记录和存档:测量完成后,需要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相应的记录表格上,并将其存档。

同时,需要对天平进行清洁和维护,以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准确性。

总之,严格遵守天平的操作规程是确保测量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只有通过规范的操作和维护,才能确保天平的准确性和精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结果可靠性。

分析天平操作规程

分析天平操作规程

分析天平操作规程
《天平操作规程》分析
天平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重要仪器,准确的天平操作不仅能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可以保证实验者的安全。

因此,编制一份规范的《天平操作规程》十分必要。

首先,《天平操作规程》应明确规定使用天平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包括开机前的检查、称量操作、称量后的清洁等,每一步都应指导实验者如何正确操作。

同时,规程还需要强调在称量时要注意天平的精度范围,严禁超出其称量范围。

另外,还应指出称量时的注意事项,如要求称量前后清洁秤盘,避免影响下一次的称量。

其次,规程需要明确规定天平的维护保养措施。

实验室天平的正确使用和保养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称量结果的准确性。

《天平操作规程》可以包括天平的日常维护方式和周期性的保养工作,以及一些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这样可以让实验者能够及时处理天平的故障,并且保证天平的正常使用。

最后,《天平操作规程》还应规定天平的安全操作要求。

在操作天平的过程中,实验者需要时刻注意安全问题,比如避免超负荷称量、注意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卫生等。

同时,实验者在操作天平时还应注意个人防护,比如避免将手指放入天平内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总之,《天平操作规程》应包括了天平的操作步骤、维护保养
措施和安全操作要求等内容,帮助实验者规范操作,确保天平的正确使用,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者的安全。

物理实验技术中质量测定与平衡控制方法

物理实验技术中质量测定与平衡控制方法

物理实验技术中质量测定与平衡控制方法在物理实验中,质量测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对于研究物体的性质和进行其他实验分析至关重要。

然而,要想获得准确的质量测量结果,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和平衡控制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天平来进行质量的测量。

天平分为机械天平和电子天平两种类型。

机械天平是基于重力原理来工作的,通过平衡物体与标准增重砝码之间的重力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而电子天平则利用电磁力来实现质量的测量,通过对物体施加电磁力并测量产生的反作用力来确定物体的质量。

电子天平通常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敏度,适用于对质量要求较高的实验。

除了天平,还有一种常见的质量测量方法是利用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利用弹簧的弹性变形与外力之间的关系来测量物体质量的设备。

当物体施加力作用于弹簧测力计上时,测力计的弹簧会发生弹性变形,并且产生一个与所施加力成正比的变化。

因此,通过测量弹簧测力计弹性变形的大小,可以间接地得到物体所受力的大小,从而推算出物体的质量。

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一些在质量测定过程中的平衡控制方法。

平衡控制方法是为了确保所测得的质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在进行质量测定时,必须保证实验环境的稳定。

任何可能引起误差的因素,比如微风、震动等都需要被排除或者被减小到最小程度。

此外,在进行测量前,必须将天平或弹簧测力计进行校准,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校准过程可以通过使用已知质量的标准物体来进行比较,不断调整和验证测量设备的测量结果。

通过准确的校准,可以提高实验测量的精确度,减小可能存在的误差。

此外,平衡控制还需要注意一些可能出现的误差源。

例如,温度影响可能引起实验室环境和天平的漂移,导致测量误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温控器或者保持实验室恒温,并在实验前进行温度校准。

另外,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外部压力也可能对质量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在平衡控制方面,需要尽量避免物体不稳定的情况发生,确保物体平稳放置在测量设备上,并避免外力的干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k n i tre e me s rsd rn u a e n ev n a u e u i g s mme a ain ta s o ain. rv c t r n p r to o t Ke wo d :al y ta s o ain; y r s riwa rn p r t t o p s e g rtan; arq ai a s n e ri i u lt y
s mme a ain r n p rain. M e h d u r v c to ta s otto tos Ad p u i r d n mi mo i rn i c od n e o t n f m y a c o n t ig n a c r a c wi te ain l o t h n t a h o
b dy o e o d i i— o dto e r is n h a b n do ie mo io au r s n b iu o ea in wi h a l v r a n arc n i n d tan ,a d t e c r o ixd ntrv l e p ee to vo s c r lto t te l i h
1 实 验 仪 器
中, 对试 验人 员的技术 素质要 求 比较高 , 工作 中 对
各种条 件 的控 制 要 求 也 比较 严 格 。从 干燥 到称
重 , 一环节 控制不好 , 某 就会 出现经 过多 次干燥称
量还不 能达 到两次称 量相 差 0 4m . g的要 求 , 工 给
收 稿 日期 :070.0 修 订 日期 :071.3 20 . 3 ; 7 20.02 作者简介 : 丁洪 强 (97一) 男 , 苏 姜 堰 人 , 程 师 , 事 理 16 , 江 工 从 化检 验 工 作 。
oes e gh p p lt ni ris r v r rnt o uai nt n ( =0.8 P<0. 1 .C n lso T eq ai f h asn e an so l e t o a 3 9, O ) o cu in h u lyo ep se gr ri h udb t t t
Pa s n e a n d rn h m m e c to a s o t i n se g r Tr i u i g t e Su r Va a n Tr n p rato i
M EIM i —e g n fn
( ni n etlC nrl& Ocu ai a at ee r ntue,C ia E v o m na o t r o cp t n l o Hel R sac Isi t h h t hn
电子分析 天平 , 量 0 1m 。 称 . g 电恒温 干燥箱 。
干燥 器 : 硅胶 作干燥 剂。 用
3 7 0
维普资讯
80 1) 30 1
作带来 麻烦 , 耗 费时间 。经多 年实践 , 且 总结 出在
干 燥 称 量 过 程 中 , 严 格 控 制 保 持 统 一 干燥 时 问 、 要
干燥温 度 , 持统一 干燥 天平室 内湿温 , 保 并且保证
称 量法是 实验室 各种水 质等检 验 中应 用较 广
的监测 测定法 , 理 简单 , 根 据 标 准方 法 要 原 但 求, 监测 过程 中干 燥 器具 以及 干燥 样 品 的称 量 恒
文章 编 号 :0 3—1 9 {0 7)6—0 0 10 1720 0 3 7—0 2
称 量 法 监 测 检 验 分 析 中恒 重 条 件 的 控 制
丁 洪 强 , 婕 郑
( 鲁木 齐铁 路局 疾病预 防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所 , 疆 鸟鲁木 齐 乌 新
关 键 词 : 称量 法 ; 恒重 条件 ; 质 检 验 水 中 图 分类 号 : 1 3 1 文献 标 识 码 : R 2. B
A ae yo ala c ne,Bi g 10 8 , hn ) cdm fR i ySi c w e s ei 00 1 C ia j n
Abta tObe t e T td h y incsau f h mbe tar u lyi h asn e a uigte sr c : jc v os yteh ge i ttso ea in i q ai tep se g rt i d r i u t t n rn n h
重 , 次 称 量 相 差 不 超 过 04 m , 在 常 规 试 验 两 . g 这
在短时 间 内称 量 , 量缩 减 称 量放 置 时 间带 来 的 尽 称量误差 。本 文 在尽 量 保 证上 述 条 件 的情 况下 , 对4 0个样 品器皿 进行 干燥 恒重 , 并对 4个未 知水 样的总 固体进 行 平行 样 测 量 , 经对 测 量结 果统 计 分析 , 能较好 满足测 定要求 。
维普资讯
铁 劳 安 卫 与 保 27 第4 6 道 动 全 生 环 0年 3 期 0 卷
簧 囊蠛 釜 妻
T eI vsia o n ayi ft eA in i a t n te h n et t n a d An ls o mbe tA rQu ny i h gi s h
sa d r n p cf ain . Re u t I d x s a e mo t ih r ta h u rn tn ad. te c ro ixd s tn ad a d s e i c to s i s ls n e e r sl hg e h n t e c re tsa d r y h a b n do ie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