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000字]
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

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书写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表达意思,使文章更加凝练、流畅。
然而,由于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往往会导致句子含义模糊、语义歧义等问题。
因此,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并正确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标点符号及其正确使用方法,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帮助。
一、句号(.)句号是标点符号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用于表示一个句子的结束。
句号通常放在句子的最后一个字后面,并用空格隔开。
例如:他喜欢读书。
她在图书馆工作。
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句号也可以用于缩写词的表示,如:U.S.A.(美国)P.M.(下午)但需要注意的是,句号不应与省略号混淆,省略号表示省略或者表示句子未完整。
二、逗号(,)逗号是用来分隔句子中的成分或者短语的。
逗号通常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分隔并列词、短语或句子:他喜欢吃苹果,橙子和香蕉。
我喜欢跑步,游泳和打篮球。
2. 分隔句子中的插入语:我的同学,Peter,是个很有趣的人。
这个问题,我想说一下,是非常重要的。
3. 分隔句子中的修饰语:我们去了巴黎,一个浪漫的城市。
她喜欢穿一条长长的裙子。
需要注意的是,逗号不应与句号混淆,逗号的使用不能表示句子的结束。
三、问号(?)与感叹号(!)问号用于疑问句的结尾,表示疑问或者询问的语气。
感叹号用于感叹句的结尾,表示强烈的感情或者情绪。
例如:你是什么时候到的?多么美丽的风景啊!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中,问号或感叹号后面应该有一个空格,且不应该重复使用。
四、冒号(:)冒号用于引出示例、解释、说明或者列举等。
冒号通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 引出示例或者解释:请你回答这个问题:你喜欢吃什么?我有一个问题:你明天有空吗?2. 分隔标题与内容:今天的主题是:学习标点符号。
需要注意的是,冒号后面应该有一个空格。
并且,冒号一般不用于直接引导一个疑问句或者感叹句。
五、分号(;)分号用于连接两个相对独立但有联系的句子。
分号通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 分隔句子中较长的成分:他的爱好是读书;她的爱好是旅游。
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

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一、标点符号的作用及正确使用方法在日常书写中,标点符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能够帮助阐述句子的结构和语义,还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于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表达清晰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标点符号的各种类型和正确使用方法。
二、逗号(,)及其使用方式1. 逗号用于列举:当列举三个或以上的事物时,在每个事物之间加上逗号。
例如:“她喜欢读书、听音乐、旅行。
”这里逗号清晰地将三个事物区分开来。
2. 逗号用于连接独立子句:当两个独立子句之间没有连词连接时,可以通过逗号进行分隔。
例如:“他走了出去,我留在原地。
”这里逗号帮助我们明确两个独立子句。
3. 逗号修饰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当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置于句子中间时,可以使用逗号将其与主句分开。
例如:“我的朋友,一个成功的作家,经常给我写信。
”三、句号(.)及其使用方式1. 句号用于表示陈述语气:当句子结尾为陈述句时,使用句点作为结束标志。
例如:“我喜欢看书。
”2. 句号用于表示省略:当省略掉部分信息或引导读者思考时,使用句点进行标识。
例如:“一切皆有可能。
”四、问号(?)及其使用方式1. 问号用于疑问句的结尾:当一个句子提出问题时,应该在末尾使用问号。
例如:“你明天来吗?”2. 问号用于间接疑问句的结尾:当对某种情况进行猜测或询问别人的意见时,也需要使用问号。
例如:“这个主意可行吗?”五、感叹号(!)及其使用方式感叹号表示强烈的情感或表达强调。
它常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 表示强烈的喜悦、惊讶或愤怒等情绪。
例如:“多么美丽的风景啊!”2. 表示命令、要求或建议等具有迫切性质的语气。
例如:“走开!”六、冒号(:)及其使用方式1. 冒号常常用于引出说明、列举或解释的内容。
例如:“他总有一个信念:奋斗到底。
”2. 冒号也用于引导直接引语,引出对话或相关信息。
例如:“他说道:‘我会努力完成任务的。
’”七、分号(;)及其使用方式分号在表达更长篇幅的句子时有其独特的作用:1. 分号可以分隔含有较复杂结构的句子,以使读者清晰理解。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正确使⽤标点符号正确使⽤标点符号专题整合整合1 点号点号的作⽤是点断,主要表⽰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
点号的考查重在规范使⽤。
⾼考试题的设计重在考查运⽤能⼒,⼀般都带有较⾼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特别是把点号的正确使⽤规则和表达⽂意结合起来考查。
按照使⽤的不同位置,⼜可分为句内点号和句末点号。
句内点号⽤在句内,有顿号、逗号、分号、冒号4种,表⽰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句末点号有问号、句号和叹号,可以表⽰句⼦的各种语⽓。
⼀般说来,点号的停顿时间是: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
1.顿号顿号是⽤在句⼦⾥的联合结构之间表⽰句⼦内部并列词语、并列短语之间的停顿的点号。
顿号的使⽤要注意句⼦内部并列成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注意顿号误⽤的⼏种情况。
使⽤顿号需要注意的⼏种情况:(1)并列各项都带有语⽓词“啊”“啦”“呀”等,⼝语中停顿较⼤,⽤逗号不⽤顿号。
【误例】我们的院⼦⾥种了⼀些菊花啦、⽉季啦、⼭⽵啦、美⼈蕉等好多花。
解析:并列的成分后有语⽓词时,并列成分间使⽤逗号。
应把顿号都改为逗号。
(2)表⽰概数的地⽅不能⽤顿号。
【误例】细看这妇⼥,不过三⼗⼆、三岁,头发散乱,微长的⾯孔有些憔悴。
解析:“三⼗⼆、三”属于约数,中间不⽤顿号。
(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就不能在词前再加顿号。
【误例】全国传染病疫情显⽰,去年导致⼈员死亡,数量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狂⽝病、艾滋病、⼄型肝炎、和出⾎热。
解析:“⼄型肝炎、和出⾎热”不当,应该删去顿号或者“和”。
(4)有的并列词语相互联系紧密,⼜是⼈们熟知的,读时就不需要停顿。
【误例】在这次艺术活动中,许多丰富、多彩的⽂娱节⽬,富有民族⽂艺的特点,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
解析:“丰富多彩”“成千上万”相互联系紧密,⼜是⼈们熟知的,不需要停顿,应把顿号去掉。
(5)并列词语作谓语、补语,其间的停顿⽤逗号⽽不⽤顿号。
【误例】谁也不能突出,如果你想⽐别⼈多做、多⼲、多拥有,那就甭指望有好⽇⼦过。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点号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 时的停顿和语气。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 点号可分: 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表示 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 点号 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句内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2、标号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 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 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 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3)分条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在每一条 里,不管是词、词组、单句,还是复句, 都作为一个分句,各条末尾用分号,最后 一条完了用句号。 例如: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 一、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二、自己不 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
(4)句子里用了余指代词“等等”,代表 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的前边也 要用分号。 如:中国谜语具有许许多多的特点:一是结 构固定,形式活泼;二是趣味性浓,引人 入胜;三是文学性强,形象生动;四是内 容广泛,囊括巨细;等等。 (并列的几个分句,不论其结构是否一致, 几个并列分句之间,都应该用分号。)
(3)有疑问词语的陈述句不能用问号。
句子中有疑问的词语,有表示疑问的形式, 又有疑问的语气,是很明显的疑问句,句尾应 该用问号,这种情况很好掌握。但有的句子用 了表示疑问的词语或者疑问的形式,但并不要 求回答问题,这只是陈述一种情况的陈述句, 不是反问句,应该用句号或逗号,而有人却把 它当疑问句误用了问号。这是使用问号普遍存 在的问题。
正确使用标 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
言的一套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 要组成部分。标点符号可以帮助 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的 语气,确切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 章的意义,是书面语言的重要辅 助工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_标点使用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考点分解释要本考点要求学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从以前高考情况看,高考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测试,一般都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分值在2-5分之间。
考试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有:①问号的使用。
②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
③用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章的层次。
1987年以来,本考点的命题形式有两种,一是单项选择题,一是综合语用题中的改错题。
知识要点梳理一、标点符号的种类和用法标点符号16种,这是1990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重新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的最新数字。
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胃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接号、书名号、专名号。
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类。
下面分别叙述[点号]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
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1.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1)句号(。
)句号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例如:①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
②请把门关上。
③今天我们必须回去。
④下课了。
句子无论长短,只要结构完整,意思独立的陈述句,句后都应用句号停顿。
语气舒缓的析使句(如例②),有强调意味的陈述句(如例③),有时独词句元主句(如例④)表示陈述语气时也用句号。
(2)问号(?)问号用在一句话未尾,表示疑问的语气。
例如: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使用问号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
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注意,但二者均是疑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
正确使用标点

正确使用标点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点符号使用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书面语所表达意思的准确与否。
在使用过程中,要想达到正确无误,除了通过识记来掌握它固定不变的用法外,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下面,将几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技巧以及易错的现象归纳如下:一、几种重要标点符号的使用技巧1、问号运用的三个技巧(1)在一个句子中用了疑问代词但全句是陈述语气的,句末不用问号。
例句1: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该句虽然有了疑问代词,但全句是陈述句,所以,“谁能走通”后面的问号改为逗号。
]例句2:如何为农民提供量足质优的电视节目?是有关部门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
[这句除了是陈述句外,更主要的是,“如何为农民提供量足质优的电视节目”是该句的主语,所以,将“电视节目”后的问号改为逗号。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要用逗号;但选择问句句群(3个以上)的每一问都要用问号。
例句1:这件实事你办的,还是他办的?。
[因为该句是选择问,所以,把问号放在句末,不能放在中间。
再如,“你去,还是他去?”]例句2:物价什么时候不再涨了?大学生找工作会变得容易些吗?“留守儿童”有望在城里跟父母团聚吗?……这些民众关注的问题,重新进入到我们的视野。
[3个以上句群连问,所以,每问后面用问号。
](3)问话中含有称呼语的,无论称呼语是在前还是在后,问号用在句末尾。
例句1:到底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这是一个倒装句,“我的小姑奶奶”是全句的主语,凡是倒装句,问号应置于句末。
所以句末改为问号,“到底还是不去”后面的问号改为逗号。
]例句2:作业写完了吗?同学们。
[这也是个倒装句,把问号放在句末,“作业写完了吗”后面的问号改为逗号。
]2、引号的运用与引文末点号位置的确定(1)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一般情况下,引号是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除此之外,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顿号1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顿号1](https://img.taocdn.com/s3/m/6512925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1b.png)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顿号 1篇一: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顿号1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顿号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例:那里美丽的山水、风俗、人情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7、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
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
例:她的篮子里放着一个碗,空的,破的。
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例:在风里,在雨里,我们创造着奇迹。
8、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
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
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
逗号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例14: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使句子支离破碎。
2、该用句号作结时不要用成逗号。
例15:中国领导人决心防止“非典”的再次爆发,卫生部长吴仪表示愿意改革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这给国际卫生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样会使文章一逗到底。
这是作文书写中的常见毛病。
3、逗号不要和顿号、分号、冒号混淆。
例2/6/7/8/9/10/11/12/13/16/17/18/22/26/28:详见顿号、分号、冒号的用法。
4、逗号和标号同时使用时位置要得当。
例28:详见引号、括号。
分号1、并列复句的分句间和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的第一个层次间一般用分号。
例16: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例17: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宝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
多重复句辨别第一层次位置是关键,也是难点。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要注意以下几点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标点符号的位置。
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不能出现在一行之首。
(2) 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格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
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格的位置。
(3) 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行末,后一半不出现在行首。
错误例句1 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2 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总结:疑问部分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全句不是疑问语气,不能用问号。
错误例句1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再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2我还没有弄清楚,你是想让我去你那儿呢?还是你来呢?总结:选择疑问句只能在全句结束后使用问号。
错误例句:1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2怎么了?你?3给你说话呢,你听见没有?哥们?总结:句号、感叹号和问号只能用于句尾。
倒装句句中不能出现句号、感叹号和问号。
1来为外宾献花的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
2漫山遍野全是松树,估计能有二、三十万棵。
总结:概数中间绝对不能加顿号错误例句:1参加会议的三个人:刘小枫、张磊、王禹坤已经离开了。
2去年,全国卫生会议就明确地订出: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卫生总方针。
总结:冒号所提示的下文到它后面的第一个句号或感叹号、问号为止例句:1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2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总结:冒号用在并列部分之后,有总结上文的作用。
错误例句1要去参加会议的三个人:刘小枫、张磊、王禹坤已经离开了。
2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伟大贡献。
总结:破折号可用于对句中局部内容的解释。
去掉破折号之后的解释,全句依然通顺。
1年末贺岁影片《如果·爱》、《无极》、《千里走单骑》……等,已经在各大城市放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考题回顾】
例1(1998年高考全国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 ) 写人写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①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
写人写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②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
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③促织,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④
解析:此题考查逗号与句号、逗号与分号、引号与书名号的区别及问号的应用。
①处加逗号还是句号,一时不好把握,似乎各有道理,可暂且放下,选择另一个突破口。
文段中间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对联的内涵,②处用分号明显错误,可排除b、c;③处是一篇名,应选书名号,进而排除d;另外,④处明显不表疑问,进一步证明a正确。
从整个文段看,①处加逗号,跟后面的解释句衔接更紧密,共同构成一个起始句。
例2(1997年高考全国卷)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b.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时出现在天宇。
c.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d.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立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解析:此题考查逗号与分号、逗号与顿号的区别及引号括号的用法。
b 中引号欠妥,应将“彗星”也引起来,或干脆去掉不用;“太阳旁边”后的逗号误用,应改为分号,表示前后两层并列,分述水星和金星、木星的状态。
c中括号属句外括号,句号应加在括号前。
d中顿号应改为逗号,这是三个主谓短语构成的分句间的停顿,它不同于a中并列成分里词语间的停顿。
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a。
例3(1995年高考全国卷)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部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解析:此题考查顿号、冒号、书名号的应用。
a中顿号多余,因为约数间无须顿号。
b中分号用得不妥,因为在这句子中,分号前后两层并非并列关系,将分号改为冒号(冒号后面的一句是对前文的总结)。
c中,《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讲习班》的书名号用错,因为书名号只是用于标明书名、刊名、篇名等,应将书名号改为引号。
故此题答案应该是d。
【考点精讲】
高考关于标点符号的测试,一般采取的是不定期的轮空方式,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已经连续四年没有考查这个知识点了,但这并不意味着2003年或
以后不再考查。
考生有必要进行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标点符号的考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往往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把标点符号的运用与对句意、结构和语气的掌握紧密联系起来。
复习应考时,同学们应当充
分熟悉各种标点符号的一般用法甚至特殊用法。
特别是在平时的课文阅读中,就要注意课文中标点符号使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般性质和作用,甚至正确的理解课文中有些标点符号的修辞功能,细心品析课文中标点符号同句意、结构、语气的关系。
现行的标点符号用法,应以国家标准局颁布的、1996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标点符号用法》为准。
【复习指南】
考生在标点符号的复习训练中,可以试图凭借下列一些方法来解题:
⒈根据停顿长短来确定点号
不同点号,表示停顿的长短不同,停顿长短依次为: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逗号>顿号。
掌握停顿的长短,便于正确使用点号。
⒉结合句意、语境确定标点
标点与句意、语境有密切的联系,不同的句意、语境,运用的标点不同。
例如:在震动全国的“三家村”大冤案中,惨遭迫害的邓拓、吴晗、廖沫沙三人写作的《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将同广大读者重新见面了。
按这句话的句意,“大冤案中”后的逗号不能要,如果有了这个逗号,就成了这两部书在大冤案中同广大读者重新见面了,不合句意。
又例如:《荷花淀》中,水生嫂等青年妇女探夫未遇,回来时,因为轻松、闲适,划船动作较缓慢,文章这样写道:“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
”只用了三个“哗”,中间用逗号,句末用句号。
后来她们发现敌人追赶时,因为要摆脱敌人的追赶,加上心情紧张,划船动作急促,文章这样写道:“??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用了七个“哗”,两个逗号,句末用感叹号。
可见,运用标点,要结合句意和语境考虑。
⒊依据语气确定句末点号
依据句子的语气可确定句末点号。
是陈述语气的用句号,是疑问语气的用问号,是祈使语气或感叹语气的用感叹号。
⒋前后关照,确定标点符号
例如:我托他买《青年自学丛书》—《环境保护》和《人体卫生》,他满口答应了。
《青年自学丛书》与《环境保护》和《人体卫生》之间是包含与被包
含关系,应将《青年自学丛书》的书名号改为引号,以示区别。
如果没有《环境保护》和《人体卫生》,那么《青年自学丛书》的书名号不改变。
【考点达标】
⒈(1994年高考全国卷)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c.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答案:c(a中“俗语说”后面的逗号应删去,因为它跟后面引文衔接紧密,无须停顿;“嘛”字应从单引号中拿出来,它是“耿大妈”说的语气词。
b中两个问号使用欠妥,该句如读成陈述语气,两处问号均可不用;如读成疑问语气,末尾用问号,第一处问号应改为逗号。
d中引号是局部引号,句号应在引号外。
)
⒉(1993年高考六省市卷)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想项是()
a.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答案:b
解析:a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和“同志们”是完整的一句话,只是把呼告语后置以突出疑问,所以“呢”后该用逗号,“同志们”之后该用问号。
c项“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不是一个独立的句子,也不是提出疑问,它在全句中作主语,故问号用错,应改用逗号。
d项前两句是选择问,故第一个问号应该改用逗号。
⒊(1994年高考上海卷)给下文加上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要反对下述两种倾向①明于知彼暗于知己②或者相反③离开客观条件④毫无根据的瞎说盲干⑤
答案:b(“下述两种倾向”是具有提示性的和总领性的,所以①处应是冒号。
这“两种倾向”是指什么呢?一种是“明于知彼暗于知己②或者相反”,一种是“离开客观条件??瞎说盲干”,可见③处应该用分号。
理解到这一步,其他三处的逗号和句号就容
易判断了。
)⒋下面一段文字的标点处,应加什么标点符号?选出正确的一项()
他说①我们乡下有个阔佬,许多人都想攀附他,甚至以和他谈过话为荣②一天,一个要饭的奔走告人③说是阔佬和他讲了话了,许多人围住他,追问究竟。
他说④我站在门口,阔佬出来啦,他对我说⑤滚出去⑥听讲故事的人莫不大笑起来。
⑦
答案:d(①处后面的故事是前面的“他”说的,此处应用冒号和引号;
②处是一个故事的起首交代,意思完整,应用句号;③处后面的话是转引过来的,不能用单引号,只能用逗号;④处后面的语句是直接引用要饭人的话,且又在双引号之内,应在冒号后用单引号;⑤处后面的“滚出去”虽是阔佬说的,但在单引号之内,不能再用单引号,只可以用冒号提示;⑥处感叹号是表示要饭人模拟阔佬的说话的语气,应在单引号内;⑦处是段首的“他”已经说完的故事,应用双引号引过来。
)
⒌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看电影不看?王加君!”肖玲大声问。
b.这本书我可没看过,不知道你看过没有?
c.为什么要这样做?还需研究研究。
d.你们这样对待群众,到底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
答案:b(此题主要考查问号方面的知识。
问号是表示疑问语气的,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不是疑问语气,不能用问号,如c句;表示选择的疑问,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如d句;问号必须放在问句的末尾,如a句,应将“王加君”后的感叹号改为问号,把问号改为逗号;有的句子虽无明显的疑问词,却有疑问语气,如b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