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质量新国家标准浅析
关于电能质量国家标准的介绍

TC246制定的标准
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任务是制订电磁兼容(EMC)基本文件,涉及 到电磁环境、发射、抗扰度、试验程序和测量技术等规范,特别是处理与电力网络、 控制网络以及与其相连设备等的EMC问题。 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能质量的标准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环境和通用标准 主要介绍公用供电系统中可能出现骚扰的形成机理、形式和传导规律,规定了
这一部分主要是规定了试验环境、试验步骤、布置、使用仪器设备的精
确度和数据处理及判据等内容,使试验有可重复性、正确性和可比性。 (1)GB/T17626.1-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
(2)GB/T17626.2-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view/4819649.htm
五、如何提高电能质量的方法
(1) 改善用电功率因数,使无功就地平衡。
(2) 合理选择供电半径。
(3) 合理选择供电系统线路的导线截面。 (4) 合理配置变、配电设备,防止其过负荷运行。 (5) 适当选用调压措施,如串联补偿、变压器加装有 载调压装置、安装 同期调相机或静电电容器等。
5、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6、GB/T 24337-2009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间谐波
7、GB/T 19862-2005 电能质量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
TC1制定的标准及其主要指标
(1)GB12325-1990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35KV及以上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小于10% 10KV及以下小于±7% 220V小于+7%、-10% (2)GB/T15945-1995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0.2HZ 系统较小±0.5HZ (3)GB/T15543-1995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 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为2%、短时不超过4% ,用户引起不平衡度为1.3% (4)GB12326-1990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 电压允许波动:≤10KV2.5% 35~110KV2% ≥220KV1.6% 闪变:要求较高0.4%【FS:PAGE】 一般0.6% (5)GB/T14549-1993公用电网谐波 电网谐波电压限值 电网电压/KV0.386、1035、66110 畸变率/%5.04.03.02.0 该标准就用户向电网注入谐波电流限值也作了规定。 (6)GB/T18481-2001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 标准规定了交流电力系统中作用于电气设备的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要求、电气设 备的绝缘水平,以及过电压保护方法。 暂时过电压:包括工频过电压和谐振过电压。 瞬态过电压:包括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
电能质量现用国标介绍

谐波污染属于稳态电能质量的突出问题,负荷用电的非线性特性
是引起稳态电能质量现象的主要诱因。
5
一、电能质量背景知识
1.4 暂态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
电压暂降(电压骤降) 电压暂升(电压骤升) 电压短时中断
暂态电能质量问题发生频度较小,但后果却比较严重;暂态电能质 量问题实质主要是暂态电压质量问题,或者电网遭受外来干扰侵袭及内 部故障、操作所带来的系统冲击问题,其事件特征描述量一般为事件过 程的电压“有效值”及其持续时间(有时考虑其上升下降率等)。
UN
闪变 flicker :灯光照度不稳定造成的视感。 短时间闪变 short term severity:Pst
衡量短时间(若干分钟)内闪变强弱的一个统计量值,短时间闪变的 基本记录周期为10min。
短时间闪变 short term severity:Plt 由短时间闪变值Pst推算出,反映长时间(若干小时)内闪变强弱的19 量长,短时间闪变的基本记录周期为2h。
总谐波畸变率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THD):周期性交流量中的 谐波含量的方均根值与其基波分量的方均根值之比。 电压总谐波畸变率以 THDu 表示电流总谐波畸变率以THDi 表示 14
2.3 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谐波电压限值
公用电网谐波电压(相电压)限值见表1。
公共连接点 point of common coupling:电力系统中一个以上用户 的连接处。
8
二、现行电能质量国家标准
GB/T 15945-2019 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GB/T 12325-2019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 GB/T 14549-93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GB/T 12326-2019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 15543-2019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 24337-2009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间谐波 GB/T 18481-2019 电能质量 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 GB/T 19862-2019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
最新电能质量国家标准

最新电能质量国家标准
电能质量是指电能供应系统的电压、频率、波形以及电能供应中的电磁干扰等
特性,对电能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为了规范电能质量管理,保障电力用户的用电安全和稳定,我国制定了最新的电能质量国家标准。
首先,最新电能质量国家标准对电能质量的基本参数进行了详细规定。
其中,
对电压的合格范围、频率的稳定性、波形的畸变以及谐波含量等进行了严格的要求。
这些基本参数的规定,有利于保障电能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为电力用户提供了明确的标准,使其能够更好地监测和评估电能质量。
其次,最新电能质量国家标准还对电能质量的监测和评估进行了规范。
标准中
明确了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要求和标定方法,以及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这些规定为电能质量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操作指南,有助于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电能质量的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最新电能质量国家标准还对电能质量改善和保障措施进行了规定。
标准
中提出了针对不同电能质量问题的改善措施和技术要求,包括电网调度控制、设备改进和技术升级等方面。
这些规定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提供了指导,有助于提高电能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最新电能质量国家标准的出台,对于规范电能质量管理、提高电能
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各相关部门和电力企业应严格遵守标准要求,加强对电能质量的监测和评估,积极采取改善措施,保障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推动电能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信在标准的指导下,我国的电能质量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
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质量分析与改进

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质量分析与改进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能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现代社会中变得尤为重要。
电能质量可以影响到电力设备的安全性、运行效能以及生产效率。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质量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旨在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1. 电能质量的定义与重要性电能质量是指电能对于使用设备而言的适用性,即电能的纯净度和稳定性。
电能质量问题包括电压波动、电压暂降、电压暂增、电压谐波、频率波动以及电压不平衡等。
不合格的电能质量会对电力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电压波动和电压暂降可能导致设备的故障、停机时间的增加,频率波动可能对电力设备的工作速度产生影响,而电压谐波可能导致设备过载、过热甚至损坏。
因此,保证电能质量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设备寿命至关重要。
2. 电能质量的分析方法为了分析电能质量,我们可以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和测试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分析方法:a. 电能质量测量仪器:例如电能质量分析仪、电能质量监测仪等,可以用于测量电能质量参数,如电压波动、频率稳定性、电压谐波等。
b. 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采集系统的电流和电压数据,并利用专门的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得到电能质量的相关指标和问题的所在。
c. 电力质量监测与记录:使用自动化的数据采集系统对电能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并记录电能质量的波动情况,方便后续的分析和改进。
3. 电能质量问题的原因与影响电能质量问题的根源可以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a. 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来自电力系统内部的电力设备和系统中的故障或不良运行条件。
例如,电力设备的老化或损坏、电压调节装置的故障、供电系统中的短路等都可能导致电能质量的问题。
b. 外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来自供电系统的其他用户或其他外部因素。
例如,其他用户突然启动大型电力设备可能导致电压暂降,天气条件的变化可能导致频率波动等。
电能质量问题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使用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不合格的电能质量可能导致设备的故障率增加,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电能质量 国标

电能质量国标摘要:一、电能质量的定义与重要性1.电能质量的定义2.电能质量的重要性二、我国电能质量国家标准1.电能质量国标的发展历程2.电能质量国标的主要内容3.电能质量国标的作用和意义三、电能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1.电能质量问题的识别2.电能质量问题的解决策略四、电能质量监测与改进1.电能质量监测的重要性2.电能质量监测的方法与技术3.电能质量改进的措施正文:电能质量是指电能在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特性,包括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的稳定程度。
电能质量对保障供电安全、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保证用户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电能质量国家标准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过程。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电能质量的国家标准,涵盖了电压、电流、频率、谐波、间歇性干扰等多个方面。
这些标准为电能质量的监测、评估和改进提供了技术依据,为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持。
电能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主要包括识别电能质量问题和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
电能质量问题的识别需要依靠先进的监测设备和专业的分析方法,通过对电能质量指标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的区域和设备。
针对识别出的电能质量问题,可以采取调整电源结构、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改进用户用电设备等措施,以提高电能质量。
电能质量监测是评价电能质量水平、预测电能质量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
电能质量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实时监测、离线分析和模型预测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及时发现电能质量问题,为电能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电能质量改进措施包括技术改进和管理改进两个方面。
技术改进主要通过提高电力设备的制造水平、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采用先进的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等手段,以降低电能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
管理改进主要通过完善电能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电能质量监管、提高电能质量意识等途径,以提高电能质量的整体水平。
总之,电能质量是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关键因素。
关于电能质量国家标准的介绍

骚扰度,还提出了兼容水平,它主要是用来协调供电电源和用户设备的发射和抗扰
度的参考值,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包括电源和所连接的用户设备)电磁兼容性。另外 还有通用标准。此类标准的名称如下。
(1)GB/Z18039.1-2000电磁兼容环境电磁环境的分类
(2)GB/Z18039.2-2000电磁兼容环境工业设备电源低频传导骚扰发射水平的评估
TC246制定的标准
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任务是制订电磁兼容(EMC)基本文件,涉及 到电磁环境、发射、抗扰度、试验程序和测量技术等规范,特别是处理与电力网络、 控制网络以及与其相连设备等的EMC问题。 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能质量的标准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环境和通用标准 主要介绍公用供电系统中可能出现骚扰的形成机理、形式和传导规律,规定了
五、如何提高电能质量的方法
(1) 改善用电功率因数,使无功就地平衡。
(2) 合理选择供电半径。
(3) 合理选择供电系统线路的导线截面。 (4) 合理配置变、配电设备,防止其过负荷运行。 (5) 适当选用调压措施,如串联补偿、变压器加装有 载调压装置、安装 同期调相机或静电电容器等。
第二类限值标准目前EMC标准中所规定的限值主要是根据兼容水平确定的, 实际上这是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相互可以接受的环境骚扰源应该遵守的一 个规定。 (1)GB17625.1-1998电磁兼容限值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 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2)GB17625.2-1999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 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第三类试验与测量技术标准
四、美国电能质量的标准
美国的国家标准主要由IEEE制定。(IEEE是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每年组织举办300次左右 的技术交流会。至今,全世界约30%的有关技术文献出自IEEE。IEEE已制定了900多项标准,另 外还有700项左右的标准正在制定中。 IEEE电能质量分委会成立于2002年,下设多个工作组,分别负责谐波、电压质量、电能监测、电 能质量分析和治理措施,以及电能质量教育等标准化工作。在此之前,美国也已制定了不少电能 质量方面的标准,1990年以后出版的主要见下表:
最新电能质量国家标准

最新电能质量国家标准电能质量是指电能在传输、分配和利用过程中所具有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电能质量国家标准是为了保障电能质量,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保护电气设备和用户的安全,促进电能质量监测、评价和管理的科学规范。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电能质量国家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最新的电能质量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基本原则。
电能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遵循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基本原则。
其中,科学性要求标准制定应基于充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先进性要求标准应与国际接轨,适用性要求标准应适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电力系统,可操作性要求标准应易于实施和监督。
二、技术要求。
最新的电能质量国家标准对电能质量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电压、频率、波形、暂态、谐波、闪变等方面的指标和限值。
这些技术要求是保障电能质量的重要依据,对电力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监测和评价。
电能质量国家标准对电能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包括监测点的设置、监测参数的选择、监测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要求等。
同时,还对电能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了规定,为电能质量的定量化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
四、管理和应用。
最新的电能质量国家标准还对电能质量管理和应用提出了相关要求,包括电能质量管理的责任和权限、电能质量事故的处理和应急预案、电能质量改善的措施和方法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管理和应用要求是保障电能质量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和保障用户的用电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的电能质量国家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能质量监测、评价和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电能质量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用户用电质量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完善电能质量国家标准,提高电能质量监测和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电能质量的需求,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全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和支持最新的电能质量国家标准的贯彻实施,共同努力为我国电能质量的提高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于国家电能质量标准的理解与综述

一、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网供电电压偏差的限值、测量和合格率统计。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50Hz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供电电压对系统标称电压的偏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住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与本标准。
GB/T 156—2007 标准电压(IEC 60038;2002,MOD)3 术语和定义3.1 系统标称电压(nominal system voltage)用以标志或识别系统电压的给定值。
3.2 供电点(supply terminals)供电部门配电系统与用户电气系统的联结点。
3.3 供电电压(supply voltage)供电点处的线电压或相电压。
3.4 电压偏差(voltage deviation)实际运行电压对系统标称电压的偏差相对值,以百分数表示。
3.5 电压合格率(voltage qualification rate)实际运行电压偏差在限值范围内累计运行时问与对应的总运行统计时间的百分比。
4 供电电压偏差的限值4.1 35 kV及以上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超过标称电压的10%。
4.220 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
4.3 220 V单相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10%。
4.4对供电点短路容量较小、供电距离较长以及对供电电压偏差有特殊要求的用户,由供、用电双方协议确定。
5 供电电压偏差的测量5.1 测量仪器性能的分类测量仪器性能分两类,分别定义如下:A 级性能——来进行需要精确测量的地方,例如合同的仲裁、解决争议等。
B 级性能——以用来进行调查统计、排除故障以及其他的不需要较高精确度的应用场合。
应该根据每个具体应用场合来选择测量仪器性能的级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科技
Ga s ce c n e n u S in e a dT e
V f2 o .. 7
.2 1
胁 . 2 1 01
电能 质 量 新 国家 标 准 浅 析
党存禄 , 崔博 闻1 , ,严 2
摘
望
(. 1兰州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 甘肃 兰州 705 ;. 3002 甘肃省工业过程先进控制重点实验室 , 甘肃 兰州 705 ) 300
干扰影响较大 , 全面保 障电能质量是 电力企业和用
加了 2 k 0 V电压等级的电压偏差 限值 , 这是考 虑到 国内 2 k 0 V配电网的兴起而作 出的… 。修改后 的各
电压等级供 电电压偏差限值规定如下: ( )5 V及 以上供 电电压正 、 13k 负偏差绝对值之
和不超过标称电压的 1% ; 0 ( )0 V及 以下 三相供 电电压偏 差为标称 电 22k 压 的 ± % 7
+7 , 0 。 % 一1 %
由于电能质量指标在不同定义 的供电点往往是 不同的, 并且 电能作为一种商 品卖给用户 , 其质量宜 在供用电双方交接处进行检验。因此标准中定义供 电点为供 电部 门配 电系统 与用户 电气系统 的联 接 点。这样规定 , 则用户 内部 电网及布线 的设计和运 行由用户负责 , 有利 于使供用电双方为保证电压质
户共 同的责任和义务。为此 , 20 至 0 8年 6月 , 国家 质检总局 已颁布 了六项 电能质量 国家标准 , 最新 其 版本是 : B T135— 08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 G / 22 20 ( 差》 G / 22 、 B T 136—20 《 0 8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 和闪 变》 G / 4 4 、 B T 159—19 《 9 3 电能 质 量 公 用 电网谐
能质量 电压允许波 动和闪变》 。该标 准实施后 , 对 于控制电网的电压波动和闪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
用, 推动了电压波动和闪变治理工程的开发、 实施以
值必须符合表 1 的规定。 () 3 对电压波动限值的判据进行 了调整。 电 压波动频度较低或规则 的周期性 电压波动 , 仍采用
电力系统 负荷快 速增 长, 中冲击性 负荷 ( 其 诸 如电弧炉 、 、 轧机 电焊机以及电力机车等) 广泛地使
用, 使得某些电网的电压波动达到了不能容忍的程
计原则 和制造水平 。允许 电压偏差大 , 要求设备对
电压水平变化 的适应性强 , 这需要提高产品性能, 往 往要增加设备 的投资。因此 , 电压允许偏差 的确定
波 G / 54 20 《 、 B T153— 08 电能质量 三相 电压不平 衡》 G / 95— 0 8 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偏 、 B T1 4 20 ( 5 差= G / 4 1 20 ( 》 B T1 8 — 0 1 电能质量 暂时过电压和瞬 、 8
( ) 2 V单 相供 电 电压偏 差 为 标称 电压 的 3 20
是一个综合的技术经济问题。
度。电压波动 的危 害表现在 : ①照 明灯光 闪烁 ( 称 为“ 闪变” 引起人的视觉不适和疲 劳, ) 影响工效 ; ②
甘
肃
科
技
表 1 闪变 限值
第 2 卷 7
电视机画面亮度变化 , 垂直和水平幅度振动 ; ③电动 机转速不均匀 , 影响电机寿命和产品质量 ; ④影响对 电压波动较敏感的工艺或试验结果。 1 为了控制电压波动 和闪变 的危害 , ) 国家质检 一 总局于 19 90年、00年发布和修订 了国家标准《 20 电
中图分 类号 :6 2 1 T 5 .
电力系统供电的电能质量是电力工业产品的重 要指标 , 涉及发 、 、 供 用各方 面的权益 。优 良的电能
新标 准 与 原 标 准 ( B T 135—20 ) 比增 G / 22 03 相
质量对保证电网和广大用户的电气设备和各种用 电 器具的安全经济运行 , 保障国民经 济各行各业 的正 常生产和产品质量 , 以及提高人 民生 活质量具有重 要意义 。同时 。 电能质量有些指标受某些用 电负荷
要 : 0 年 5月 1日, 2 9 0 四项新 的电能质 量国家标 准正 式实施 。重点介 绍了新颁 布的 四项 电能质 量 国家标 准 , 澄
清电能质量标准 与电磁兼 容( M ) E C 标准 的关 系。鉴 于电压跌 落等 现代 电能质量 问题的 出现 , 以及 目前 电能质 量 国 家标 准的制定情况 , 为进一步完善 国家电能质 量标 准提出了一些看法 。 关键 词 : 电能质 量 ; 国家标 准 ; 电力系统
量共同承担责任。 针对新标准的实际操作实施 , O 2 9年 2月国家 0
态过电压》 。重点介绍 20 0 8年新颁布的四项 电能质 量 国标 , 澄清电能质量标准与电磁兼容 ( M ) E C 标准
的关系 , 并针对现代电能质量问题 , 对进一步完善电 能质量标准提出一些看法。
电网公 司修订了企业规章《 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
要的考核指标之一。
12 电压波动 和 闪变标 准 ( B T 136— 0 8 . G / 22 20 )
供 电电压偏 差一直是 电能质 量的一项基本 指 标。允许的电压偏差较小 , 有利于供用 电设 备的安 全和经济运行 , 但为此要改进电网结构 , 增加无功电 源和调压装置 , 同时要尽量调整用户的负荷 ; 另一方 面, 供用电设备的允许 电压偏差也反 映了设备 的设
1 电能质量新 国家标准简介
1 1 供 电电压偏差标准( B T 135— 0 8 . G / 2 20 ) 2
功电力管理规定》 国家 电网生 [09 13号 ) 分 ( 20 ] 3 , 别对电力系统电压质量 、 电压质量监测点的设 置以 及 电压质量的统计与考核作 了相应规定。目前对于 电网中各监测点的电压水平 , 由备 级电力调度进行 日常监督 和统计 , 定期上报 , 并作为各级电力企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