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心脏检查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诊断学》 第五节 心脏检查

右界(cm)
肋间
左界(cm
2~3
Ⅱ
2~3
2~3
Ⅲ
3.5~4.5
3~4
Ⅳ
5~6
Ⅴ
7~9
(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 8~10cm) (四)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
心脏左界第 2 肋间处相当于肺动脉段,第 3 肋间为左心
11
耳,第 4、5 肋间为左心室,其中血管与心脏左心交接处向内 凹陷,称心腰。右界第 2 肋间相当于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 第 3 肋间以下为右心房(图 2-5-27)。
二、触诊 心脏触诊除可进一步确定视诊检查发现的心尖搏动位置 和心前区异常搏动的结果外,尚可发现心脏病特有的震颤及 心包摩擦感。与视诊同时进行,能起互补效果。触诊方法是 检查者先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置于心前区,然后逐渐缩 小到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和中指指腹并拢同时触诊, 必要时也可单指指腹触诊(图 2-5-25a,b)。
(三)正常心浊音界
正常心脏左界自第 2 肋间起向外逐渐形成一外凸弧形,
直至第 5 肋间。右界各肋间几乎与胸骨右缘一致,仅第 4 肋
间稍超过胸骨右缘。以胸骨中线至心浊音界线的垂直距离(cm)
表示正常成人心相对浊音界(表 2-5-11),并标出胸骨中线与
左锁骨中线的间距。
表 2-5-11 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界
3
脏以外的因素(如纵隔、横膈位置改变)(表 2-5-9)。
表 2-5-9 心尖搏动移位的常见病理因素
因素
心尖搏动移位
临床常见疾病
心脏因素
左心室增大
向左下移位
主动脉瓣关闭不
全
右心室增大
向左侧移位
二尖瓣狭窄
左、右心室增大 向左下移位,伴心浊音界两侧扩大 扩张型心肌病等
心脏(视诊、触诊)-诊断学查体课件

• *右心室增大: 向左甚至略向上移位,见于二 尖瓣狭窄
• *左、右心室均增大:向左下移位,但心脏浊 音界向两侧扩大。
• *先天性右位心:位于右侧相应位置
学习交流PPT
16
学习交流PPT
17
学习交流PPT
18
视诊
②心脏以外的因素
• *纵隔移位 纵隔向患侧移位,心尖搏 动向患侧移位,见于一侧胸膜粘连、 肥厚或肺不张 。
学习交流PPT
37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学习交流PPT
38
(三)心包摩擦感
为左心室肥厚体征 • 胸骨左下缘收缩期抬举性搏动为右心室
肥厚的可靠指征 (2)震颤 • 定义 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震动感,与
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又称猫喘
学习交流PPT
35
学习交流PPT
36
震颤
机制: 血液 狭窄口径或异常方向流动 涡流
瓣膜、血管壁或心腔壁震动 胸壁 注意:部位、时期 临床意义:器质性心脏病 ①先天性心血管病 ②狭窄性瓣膜病 ③严重关闭不全-房室瓣
学习交流PPT
32
触诊
2、内容
(1)心尖搏动及心前区隆起 (2)震颤(thrill) (3)心包摩擦感(sense of pericardial friction)
学习交流PPT
33
学习交流PPT
34
触诊
(1)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 • 心尖区抬举性搏动(heaving apex impulse)
第五节 心脏检查
(cardiac examination)
Ø教学要求
【掌握】
• 1.S1与S2产生的机理,鉴别要点 ,增强、减弱的临床意义
• 2.心脏杂音听诊要点,并能辨别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
• *左、右心室均增大:向左下移位,但心脏浊 音界向两侧扩大。
• *先天性右位心:位于右侧相应位置
学习交流PPT
16
学习交流PPT
17
学习交流PPT
18
视诊
②心脏以外的因素
• *纵隔移位 纵隔向患侧移位,心尖搏 动向患侧移位,见于一侧胸膜粘连、 肥厚或肺不张 。
学习交流PPT
37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学习交流PPT
38
(三)心包摩擦感
为左心室肥厚体征 • 胸骨左下缘收缩期抬举性搏动为右心室
肥厚的可靠指征 (2)震颤 • 定义 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震动感,与
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又称猫喘
学习交流PPT
35
学习交流PPT
36
震颤
机制: 血液 狭窄口径或异常方向流动 涡流
瓣膜、血管壁或心腔壁震动 胸壁 注意:部位、时期 临床意义:器质性心脏病 ①先天性心血管病 ②狭窄性瓣膜病 ③严重关闭不全-房室瓣
学习交流PPT
32
触诊
2、内容
(1)心尖搏动及心前区隆起 (2)震颤(thrill) (3)心包摩擦感(sense of pericardial friction)
学习交流PPT
33
学习交流PPT
34
触诊
(1)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 • 心尖区抬举性搏动(heaving apex impulse)
第五节 心脏检查
(cardiac examination)
Ø教学要求
【掌握】
• 1.S1与S2产生的机理,鉴别要点 ,增强、减弱的临床意义
• 2.心脏杂音听诊要点,并能辨别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
诊断学-心脏检查ppt课件

期前收缩
心房颤动
心
音
S3
心室快速充盈期 血流冲击室壁
心音产生机制与听诊特点 S1 S2
出现时间 机制 等容收缩期 房室瓣关闭 等容舒张期 半月瓣关闭
S4
心室舒张末期 心房收缩
成分
听 诊 特 点
音调 强度 历时 心尖搏 动关系 听诊部位
四个 可闻及的 第2、3成份 较低 较响 较长0.1S
同时出现 心尖部
右界 2 — 3 cm 2 — 3 cm 3 — 4 cm 肋间 Ⅱ Ш Ⅳ Ⅴ 左界 2 — 3cm 3.5— 4.5cm 5 — 6 cm 7 — 9 cm
左锁骨中线距胸骨正中线8—10cm
2、心浊音界的组成 左、右心界的组成 肋间 左界 Ⅱ 肺动脉段 Ш Ⅳ Ⅴ 左房心耳部 左心室 左心室
右界 上腔静脉 升主动脉 右心房 右心房
剑突下搏动的鉴别
右心室 腹主动脉 深吸气后 搏动增强 搏动减弱 2—3个手指平放 搏动冲击手指 搏动冲击手 于剑突下,向上 末端 指掌面 压入前胸壁后方
内容 心尖搏动和 心前区搏动 震颤 心包摩檫感
方法 受检者取仰 卧位, 右手全 手掌、手掌尺 侧、示指中指 及环指并拢, 指腹触诊。注 意触诊压力
心尖搏动位置变化的病理性因素
因素 心尖搏动位置变化
心脏疾患
左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右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移位 全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心界向两侧扩大
先天性右位心:心尖搏动在右侧胸部相应位置
胸腔疾患 一侧胸腔积液或气胸:心尖搏动向健侧移位 一侧肺不张或胸膜粘连:心尖搏动向患侧移位
严重肺气肿:心尖搏动向内下移位
75生理性与器质性收缩期杂音的鉴别生理性年龄儿童青少年多见不定部位肺动脉瓣区心尖区不定性质柔和吹风样粗糙吹风样常呈高调持续时间短促较长常为全收缩期强度一般在36级以下常在36级以上震颤常伴有传导局限传导不远沿血流方向传导较远而广心脏大小正常有心房心室增大763主要瓣膜区杂音的特点及鉴别二尖瓣区主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77二尖瓣区收缩期杂音功能性相对性病因健康人在运动妊娠高心病冠心病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发热甲亢贫血扩张型心肌病二尖瓣脱垂机制血流加速左心室增大器质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性质柔和吹风样柔和吹风样粗糙吹风样高调强度26级以下236级响亮36级以上较短较长可占全收缩期传导不传导传导或不传导向左腋下传导影响因素袪除病因左心腔缩小后仰卧位明显可能消失杂音减弱呼气时增强78二尖瓣区舒张期杂音器质性舒张期杂音功能性舒张期杂音病因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变基础器质性二尖瓣狭窄相对性二尖瓣狭窄性质粗糙隆隆样柔和强度低调形态呈递增型呈递减型舒张中晚期舒张中晚期震颤s1亢进可有os可有心房纤颤常有呈梨形心呈主动脉型心吸入亚硝酸杂音增强杂音减弱79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器质性收缩期杂音功能性收缩期杂音病因各种原因的主动脉瓣狭窄升主动脉扩张病变基础主动脉瓣器质性狭窄相对性主动脉瓣狭窄杂音特点喷射性吹风样吹风样呈菱形不遮盖s柔和响亮而粗糙传导向颈部传导可传至心尖不传导震颤常伴有减弱亢进80主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病变基础
诊断学基础——心脏检查~ppt课件

固定分裂(fixed splitting)
第二心音分裂不受呼吸的影响,分 裂时距固定。 见于房间隔缺损
逆分裂(reversed splitting)
主动脉瓣关闭迟与肺动脉瓣,即P成分 在前,A成分在后。 吸气消失,呼气变宽 见于: CLBBB 主动脉射血受阻:aortic stenosis , left heart failure
特点
调高、强度低、性质钝、时间短、出现
于心脏搏动之后、心底部清楚。
第一、二心音间的区别
第一心音
声音特点 音强、调低、时限长 最强部位 心尖部 与心尖搏动和 同时出现 颈动脉关系 心音之间的距离 S1到S2较短
第二心音
音弱、调高、时限短 心底部 稍迟出现
S2 到下次S1较长
(三)第三心音
出现于舒张早期,第二心音之后 机理
4. 额外心音
在原有S1、 S2外额外出现的病理性附加心 音,多在舒张期S2之后,形成三音节律, 主要有奔马律、开瓣音、心包叩击音;出 现在收缩期S1后的附加音有收缩期喷射音 和喀喇音。重点学习前者。
心脏血管体检(2)
吴美平
心脏瓣膜听诊区
1、 二尖瓣区: 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 线稍内侧。 2、 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 3、主动脉瓣区 :在胸骨右缘第2肋问。 4、主动脉瓣副区: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 又称Erb区。 5、三尖瓣区: 在胸骨体下端左缘
M:二尖瓣区
A:主动脉瓣区
E:主动脉瓣第二 听诊区(Erb
区)
P:肺动脉瓣区 T:三尖瓣区
心脏瓣膜解剖部位及瓣膜听诊区
听诊内容
心率 心律 心音 额外心音 杂音 心包摩擦音
1. 心率
正常:成人心率 60—l00次/min, 多数心率 70一80次/min, 儿童多在 100 次/min以上。 异常: 心动过速—— 成人心率超过100次/min, 婴儿心率超过150次/min, 心动过缓—— 心率低于60次/min。
《诊断学心脏检查》幻灯片PPT

相对性:左室扩大引起相对关闭不全
高心病 冠心病 贫血性心脏病 扩心病
器质性: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 特点:粗糙、吹风样、高调 全收缩期、3/6级以上、向腋下传导
收缩期杂音的临床意义2
一.主动脉瓣区
器质性:主动脉瓣狭窄
特点:A2减弱、喷射性、响亮、粗糙 常有震颤、向颈部传导
瓣口相对狭窄也可形成杂音
杂音产生机理2
一.瓣膜关闭不全 二.器质性病变〔畸形、粘连、穿孔〕所致 三.心腔扩大引起的相对关闭不全,如扩张
型心肌病 四.心腔或大血管间有异常的通道 五.VSD〔室间隔缺损〕 六.PDA〔动脉导管未闭〕 七.动静脉瘘 八.ASD〔房间隔缺损〕
杂音产生机理3
五.心腔内有漂浮物
一.心尖与心前区搏动 二.心尖部抬举性搏动: 三.左心室肥厚特征性体征 四.震荡〔shock〕:一种短促的拍击感 五.心音亢进或奔马律、开瓣音等 六.震颤〔thrill〕 七.心包摩擦感
震颤
一.是器质性心血管病的特征性体征之一 二.机制:与杂音一样 三.一般情况下,震颤的强弱与病变狭窄
程度、血流速度和压力阶差成正比
板指与肋间垂直
患者平卧位:
板指与肋间平行
顺序: 从清—浊
注意:
叩诊
一.叩诊顺序
二.由左而右、由下而上、由外而内
三.左侧:
四.
由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场
五.
间
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
六.右侧:
七.
先叩出肝上界,
叩诊
一.心浊音界
正常心浊音界
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
心浊音界改变
心脏移位
横膈位置上移:肥胖、小儿、妊娠、腹水等 一侧胸膜增厚、肺不张—心界移向患侧 一侧胸腔积液、气胸 —心界移向健侧
高心病 冠心病 贫血性心脏病 扩心病
器质性: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 特点:粗糙、吹风样、高调 全收缩期、3/6级以上、向腋下传导
收缩期杂音的临床意义2
一.主动脉瓣区
器质性:主动脉瓣狭窄
特点:A2减弱、喷射性、响亮、粗糙 常有震颤、向颈部传导
瓣口相对狭窄也可形成杂音
杂音产生机理2
一.瓣膜关闭不全 二.器质性病变〔畸形、粘连、穿孔〕所致 三.心腔扩大引起的相对关闭不全,如扩张
型心肌病 四.心腔或大血管间有异常的通道 五.VSD〔室间隔缺损〕 六.PDA〔动脉导管未闭〕 七.动静脉瘘 八.ASD〔房间隔缺损〕
杂音产生机理3
五.心腔内有漂浮物
一.心尖与心前区搏动 二.心尖部抬举性搏动: 三.左心室肥厚特征性体征 四.震荡〔shock〕:一种短促的拍击感 五.心音亢进或奔马律、开瓣音等 六.震颤〔thrill〕 七.心包摩擦感
震颤
一.是器质性心血管病的特征性体征之一 二.机制:与杂音一样 三.一般情况下,震颤的强弱与病变狭窄
程度、血流速度和压力阶差成正比
板指与肋间垂直
患者平卧位:
板指与肋间平行
顺序: 从清—浊
注意:
叩诊
一.叩诊顺序
二.由左而右、由下而上、由外而内
三.左侧:
四.
由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场
五.
间
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
六.右侧:
七.
先叩出肝上界,
叩诊
一.心浊音界
正常心浊音界
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
心浊音界改变
心脏移位
横膈位置上移:肥胖、小儿、妊娠、腹水等 一侧胸膜增厚、肺不张—心界移向患侧 一侧胸腔积液、气胸 —心界移向健侧
(诊断学课件)心脏检查xm1

主动脉瓣与肺动脉瓣关闭不 同步形成第二心音 分裂
第一心音分裂
—三尖瓣关闭明显迟于二尖瓣
电延迟
机械延迟
• 右束支传导 阻滞
• 右心衰竭、 肺动脉高压、 Ebstein畸形
第二心音分裂
生理分裂 通常分裂 固定分裂 反常分裂
生理分裂
(physiologic splitting)
• 可见于大多数正常 人,尤其儿童和青 年
Palpation (触诊)
▪ 补充验证视诊所见 ▪ 检查apical impulse、thrill、
pericardial friction feeling.
▪ 可以确定心脏处于收缩期 (systolic period)或舒张期 (diastolic period)
▪ 用右手全手掌、小鱼际肌及示、 中、环指指腹进行触诊
• 又称逆分裂(reversed splitting) • P2在前,A2在后 • 为病理性,是重要的心脏体征 • 见于CLBBB、主动脉狭窄
额外心音
舒张期奔马律
• 在舒张期出现的病理性S3或S4, 与原有心音共同构成奔马律
• 是心肌严重受损的重要体征
60
额外心音
舒张早期奔马律
是最常见的一种 音调较低
10
----负性心尖搏动 ( Inward impulse )
概念: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
意义:心包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如 粘连性心包炎;重度右心室肥(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4、Abnormal Impulse
胸骨左缘3-4肋间
右心室肥大(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Heart falure • 左心房增大及肺动脉段扩张:心腰饱满、
第一心音分裂
—三尖瓣关闭明显迟于二尖瓣
电延迟
机械延迟
• 右束支传导 阻滞
• 右心衰竭、 肺动脉高压、 Ebstein畸形
第二心音分裂
生理分裂 通常分裂 固定分裂 反常分裂
生理分裂
(physiologic splitting)
• 可见于大多数正常 人,尤其儿童和青 年
Palpation (触诊)
▪ 补充验证视诊所见 ▪ 检查apical impulse、thrill、
pericardial friction feeling.
▪ 可以确定心脏处于收缩期 (systolic period)或舒张期 (diastolic period)
▪ 用右手全手掌、小鱼际肌及示、 中、环指指腹进行触诊
• 又称逆分裂(reversed splitting) • P2在前,A2在后 • 为病理性,是重要的心脏体征 • 见于CLBBB、主动脉狭窄
额外心音
舒张期奔马律
• 在舒张期出现的病理性S3或S4, 与原有心音共同构成奔马律
• 是心肌严重受损的重要体征
60
额外心音
舒张早期奔马律
是最常见的一种 音调较低
10
----负性心尖搏动 ( Inward impulse )
概念: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
意义:心包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如 粘连性心包炎;重度右心室肥(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4、Abnormal Impulse
胸骨左缘3-4肋间
右心室肥大(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Heart falure • 左心房增大及肺动脉段扩张:心腰饱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心底部: 胸骨左缘第2肋--肺动脉扩张或肺动脉高压胸骨 胸骨右缘第2肋--主动脉弓瘤或升主动脉扩张
心脏触诊(1)
• 心尖
触诊感知的心尖搏动冲击胸壁的时间即心室收缩 的开始。结合视诊能更准确定位心尖。
• 心前区搏动
抬举样心尖搏动:心尖区徐缓、有力、较局限的 搏动,可使手指尖端抬起,同时伴有搏动范围增 大,提示左心室肥大。
双心室扩大
Enlarged dual ventricles
• 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 • 称普大型心 • 常见于扩张型心肌病、全心衰竭
左房及肺动脉扩大
• • • • • 肺动脉段向外扩大 心腰饱满或膨出 心界如梨型 常见于二尖瓣狭窄 又称二尖瓣型心
心包积液
pericardial effusion
• 震颤(thrill)
——猫喘
• 是器质性心脏病的 特征性体征之一 • 强度与狭窄程度有关
心脏触诊(3)
• 心包摩擦感(sense of pericardial friction)
在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4肋间为主,触及的双 相粗糙摩擦感。
产生机制:急性心包炎时,纤维素渗出使心包 壁层与脏层之间摩擦所产生的振动。
心界向两侧扩大
坐位时心界呈烧瓶样 卧位时呈球型 心界随体位而变
心脏听诊:概述
• 瓣膜听诊区auscultatory valve areas
1、二尖瓣区:心尖部 2、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胸骨左缘3~4肋间 3、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 4、三尖瓣区:胸骨体下端近剑突偏左或偏右
2~3 3.5~4.5 5~6 7~9
左锁骨中线距正中线距离8~10cm
心脏叩诊(2)
• 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1、左心室增大:心界左下增大(“靴型心”)。可见于高 血压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右心室增大:心界左右两侧大,左移。见于肺心病、二 尖瓣狭窄。
3、左右心均大:心界两侧扩大,左下移。见于扩张型心肌 病、风心联合瓣膜病变。 4、左房增大并肺动脉高压:心腰丰满或膨出(“梨型 心”),见于二尖瓣狭窄。 5、心包积液:心界两侧扩大,浊音界随体位而改变。
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
compose of heart relatively sonant bound
• 心左缘
1、主动脉结 2、肺动脉段 3、左心耳 4、左心室
心浊音界改变及临床意义
changes and clinic signification of heart relatively sonant bound
纵切面:四个心腔
左侧心腔
横切面:四个心腔
心脏叩诊要领
• 先左后右 • 由下而上 • 由外向内
心脏叩诊(1)
• 心界
1、绝对浊音界:心脏未被肺覆盖的部分 间 左界cm
•
正常心浊音界大小
2~3 2~3 3~4
Ⅱ Ⅲ Ⅳ Ⅴ
诊断学
心脏检查
心脏检查:概述
• 重要性 通过物理检查,一些心脏疾病可得以初步诊断或排 除,并决定选择一些必要的检查。 • 基本条件 环境安静,光线适当,体位合适,听诊器适耳。 • 基本方法 视、触、叩、听
心脏视诊(1)
• 心尖搏动(apical impulse)位置
1、正常 位置--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cm; 范围--2.0~2.5cm 2、移位 1)体位:左侧卧--左移2~3cm; 右侧卧--右移1.0~2.5cm 2)生理改变:肥胖、小儿、妊娠--心脏呈横位; 瘦长--心脏呈垂位
正常心尖搏动
normal apex beat
胸骨左缘 第5肋间 锁骨中线 内0.51.0cm处
心脏前面观示意图
心脏前后视图
纵切面:四个心腔
横切面:四个瓣膜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心脏视诊(2)
• 心前区隆起 precordial prominence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正常心音(1)
• 发生机制
1、第一心音S1:心室收缩开始时,二尖瓣和三尖瓣骤然关闭 所产生的振动
2、第二心音S2:心室舒张开始时,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关闭 所产生的振动
• 听诊内容
1、心率(heart rate ) 2、节律 (cardiac rhythm) 3、心音与额外心音(extra cardiac sound) 4、杂音 (murmur) 5、心包摩擦音(pericardial friction sound)
横切面:四个瓣膜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狭窄
1、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法洛氏 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 2、风湿性二尖瓣狭窄(rhematic mitral stenosis)
3、儿童期急性心包炎(acute pericarditis)大量渗液
心脏视诊(3)
3)心外病理改变: 肺气肿--心脏呈垂位; 一侧胸膜粘连或肺不张,移向患侧; 一侧胸腔积液或气胸,移向对侧。 4)心脏增大: 右心室增大--左移; 左心室增大--左下移。
• 心脏本身因素 • 心外因素
左心室增大
Enlarged left ventricle
• • • •
心左界向左下扩大 心浊音界呈靴型 常见于主闭、高心 又称主动脉型心
右心室增大
Enlarged right ventricle
• 显著增大时,心界向左右扩大 • 向左增大为主,但不向下扩大 • 常见于肺心、二狭
心脏触诊(2)
• 震颤(thrill)
触诊心前区时用手感知到的细小震动,与在猫 喉部触到的呼吸震颤相似,故又称“猫 喘”(purring thrill)。 1、产生机制:与杂音相同。 2、与杂音关系:触到震颤,一定有响亮的杂 音;听到杂音不一定能触及震颤。
3、临床意义:提示有器质性心脏病。
心脏震颤
心脏视诊(4)
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改变
1、增强:高热、贫血、甲亢、左心室肥大(抬 举样心尖搏动) 2、减弱: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肌梗塞、大量 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肺气肿、左侧大量胸 水或气胸 3、弥散:心功能不全
心脏视诊(5)
• 心前区异常搏动
1、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右心室肥大
2、剑突下:右心室肥大、主动脉搏动
心脏触诊(1)
• 心尖
触诊感知的心尖搏动冲击胸壁的时间即心室收缩 的开始。结合视诊能更准确定位心尖。
• 心前区搏动
抬举样心尖搏动:心尖区徐缓、有力、较局限的 搏动,可使手指尖端抬起,同时伴有搏动范围增 大,提示左心室肥大。
双心室扩大
Enlarged dual ventricles
• 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 • 称普大型心 • 常见于扩张型心肌病、全心衰竭
左房及肺动脉扩大
• • • • • 肺动脉段向外扩大 心腰饱满或膨出 心界如梨型 常见于二尖瓣狭窄 又称二尖瓣型心
心包积液
pericardial effusion
• 震颤(thrill)
——猫喘
• 是器质性心脏病的 特征性体征之一 • 强度与狭窄程度有关
心脏触诊(3)
• 心包摩擦感(sense of pericardial friction)
在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4肋间为主,触及的双 相粗糙摩擦感。
产生机制:急性心包炎时,纤维素渗出使心包 壁层与脏层之间摩擦所产生的振动。
心界向两侧扩大
坐位时心界呈烧瓶样 卧位时呈球型 心界随体位而变
心脏听诊:概述
• 瓣膜听诊区auscultatory valve areas
1、二尖瓣区:心尖部 2、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胸骨左缘3~4肋间 3、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 4、三尖瓣区:胸骨体下端近剑突偏左或偏右
2~3 3.5~4.5 5~6 7~9
左锁骨中线距正中线距离8~10cm
心脏叩诊(2)
• 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1、左心室增大:心界左下增大(“靴型心”)。可见于高 血压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右心室增大:心界左右两侧大,左移。见于肺心病、二 尖瓣狭窄。
3、左右心均大:心界两侧扩大,左下移。见于扩张型心肌 病、风心联合瓣膜病变。 4、左房增大并肺动脉高压:心腰丰满或膨出(“梨型 心”),见于二尖瓣狭窄。 5、心包积液:心界两侧扩大,浊音界随体位而改变。
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
compose of heart relatively sonant bound
• 心左缘
1、主动脉结 2、肺动脉段 3、左心耳 4、左心室
心浊音界改变及临床意义
changes and clinic signification of heart relatively sonant bound
纵切面:四个心腔
左侧心腔
横切面:四个心腔
心脏叩诊要领
• 先左后右 • 由下而上 • 由外向内
心脏叩诊(1)
• 心界
1、绝对浊音界:心脏未被肺覆盖的部分 间 左界cm
•
正常心浊音界大小
2~3 2~3 3~4
Ⅱ Ⅲ Ⅳ Ⅴ
诊断学
心脏检查
心脏检查:概述
• 重要性 通过物理检查,一些心脏疾病可得以初步诊断或排 除,并决定选择一些必要的检查。 • 基本条件 环境安静,光线适当,体位合适,听诊器适耳。 • 基本方法 视、触、叩、听
心脏视诊(1)
• 心尖搏动(apical impulse)位置
1、正常 位置--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cm; 范围--2.0~2.5cm 2、移位 1)体位:左侧卧--左移2~3cm; 右侧卧--右移1.0~2.5cm 2)生理改变:肥胖、小儿、妊娠--心脏呈横位; 瘦长--心脏呈垂位
正常心尖搏动
normal apex beat
胸骨左缘 第5肋间 锁骨中线 内0.51.0cm处
心脏前面观示意图
心脏前后视图
纵切面:四个心腔
横切面:四个瓣膜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心脏视诊(2)
• 心前区隆起 precordial prominence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正常心音(1)
• 发生机制
1、第一心音S1:心室收缩开始时,二尖瓣和三尖瓣骤然关闭 所产生的振动
2、第二心音S2:心室舒张开始时,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关闭 所产生的振动
• 听诊内容
1、心率(heart rate ) 2、节律 (cardiac rhythm) 3、心音与额外心音(extra cardiac sound) 4、杂音 (murmur) 5、心包摩擦音(pericardial friction sound)
横切面:四个瓣膜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狭窄
1、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法洛氏 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 2、风湿性二尖瓣狭窄(rhematic mitral stenosis)
3、儿童期急性心包炎(acute pericarditis)大量渗液
心脏视诊(3)
3)心外病理改变: 肺气肿--心脏呈垂位; 一侧胸膜粘连或肺不张,移向患侧; 一侧胸腔积液或气胸,移向对侧。 4)心脏增大: 右心室增大--左移; 左心室增大--左下移。
• 心脏本身因素 • 心外因素
左心室增大
Enlarged left ventricle
• • • •
心左界向左下扩大 心浊音界呈靴型 常见于主闭、高心 又称主动脉型心
右心室增大
Enlarged right ventricle
• 显著增大时,心界向左右扩大 • 向左增大为主,但不向下扩大 • 常见于肺心、二狭
心脏触诊(2)
• 震颤(thrill)
触诊心前区时用手感知到的细小震动,与在猫 喉部触到的呼吸震颤相似,故又称“猫 喘”(purring thrill)。 1、产生机制:与杂音相同。 2、与杂音关系:触到震颤,一定有响亮的杂 音;听到杂音不一定能触及震颤。
3、临床意义:提示有器质性心脏病。
心脏震颤
心脏视诊(4)
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改变
1、增强:高热、贫血、甲亢、左心室肥大(抬 举样心尖搏动) 2、减弱: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肌梗塞、大量 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肺气肿、左侧大量胸 水或气胸 3、弥散:心功能不全
心脏视诊(5)
• 心前区异常搏动
1、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右心室肥大
2、剑突下:右心室肥大、主动脉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