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城区内涝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城市内涝案例分析报告

城市内涝案例分析报告

城市内涝案例分析报告一、案例背景介绍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如降雨量大、下水道系统不完善等,城市内涝问题十分突出。

内涝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以找出解决内涝问题的有效方法。

本文将以某城市内涝问题为案例,通过分析其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案,探讨内涝问题的解决之道。

二、问题分析1. 原因分析:a. 下水道系统不完善:城市下水道系统可能设计不合理、管道老化、堵塞等问题,导致排水能力不足,无法及时排出大量降雨的雨水。

b. 道路排水设施不完备:道路设计不合理、疏通不畅,导致雨水在道路上无法正常排出。

c. 建筑物设计缺陷:一些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中未考虑排水问题,导致雨水无法得到有效排出。

d. 人为因素:乱倒垃圾、违法建设等行为导致城市排水系统的堵塞和损坏,进一步影响城市的排水能力。

2. 影响分析:a. 交通堵塞:内涝导致道路积水严重,使车辆无法正常行驶,造成交通阻塞。

b. 水灾:内涝导致大量积水,可能引发洪水和地质灾害,给城市和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c. 环境污染:城市积水中可能含有污水、垃圾等污染物,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及公众健康。

三、解决方案1. 完善下水道系统:加大对城市下水道系统的改造与建设投入,提高排水能力,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出。

2. 改善道路排水设施:对道路进行改造,增设雨水收集设施和排水管道,确保道路排水畅通。

3. 加强建筑物设计与施工监管: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建筑物排水系统的监管,确保其合理与有效。

4. 加强市民教育宣传: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减少人为因素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影响。

四、总结通过对某城市内涝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内涝问题是由多种原因综合作用所引起的,解决内涝问题需要从根本上提升城市的排水系统能力,并加强与市民的教育宣传。

只有全面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管理与监管,并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为居民提供一个干净、安全的生活环境。

《2024年城市内涝的成因及其对策》范文

《2024年城市内涝的成因及其对策》范文

《城市内涝的成因及其对策》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内涝问题日益凸显,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城市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城市内涝不仅导致交通堵塞、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因此,分析城市内涝的成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对于城市规划和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内涝的成因1. 自然因素(1)气候异常: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暴雨、连续降雨等,导致短时间内积水严重。

(2)地形地貌:部分城市地处低洼地带,地势平坦,缺乏自然排水系统,容易形成积水。

2. 人为因素(1)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规划中缺乏科学的排水系统规划,导致排水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2)建筑密度过高:城市建筑密度过高,道路和广场等硬质地面过多,降低了地表的渗水能力,使雨水无法快速渗透到地下。

(3)污水处理不当:部分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导致河道淤积严重,排水能力下降。

三、对策与措施针对城市内涝的成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 加强自然因素的应对措施(1)完善防洪设施:加强对河道、湖泊等自然水体的整治,提高其调蓄洪水的能力。

同时,建设防洪堤、蓄洪区等设施,减少洪水对城市的冲击。

(2)改善排水系统:根据地形地貌特点,科学规划排水系统,提高排水设施的建设标准,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出。

2. 优化人为因素的应对策略(1)科学规划城市布局:在城市规划中,合理布局建筑、道路、广场等设施,提高地表的渗水能力。

同时,加强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的生态涵养功能。

(2)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污水对河道的影响。

同时,加强对污水的回收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城市内涝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引导公众养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同时,鼓励公众参与城市内涝防治工作,共同为城市防洪减灾贡献力量。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我们能够有效地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南宁河道治污带动内涝治理

南宁河道治污带动内涝治理

◎编辑|彭扬|封面故事|夏日到来,天亮得早。

5点刚过,广西南宁市民潘慧蓁就起了床,下楼来到沙江河湿地公园锻炼。

“前些年这条河又黑又臭,靠河住的居民都不敢开窗。

现在水清岸绿,鸟语花香,我们再不用羡慕‘隔壁’那考河岸边的居民。

”那考河和沙江河是南宁内河竹排江上游的左右支流。

这对姊妹河一度“同病相怜”——水体黑臭。

2015年,以流域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及海绵城市建设为内容,南宁市率先启动那考河治理。

2017年,那考河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17年4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宁考察了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项目。

在那考河湿地公园,总书记听取南宁市内河水系分布、海绵城市建设等情况介绍,实地察看整治成效。

他对南宁市整治城市内河河道,形成水畅水清、岸绿景层层小瀑布,如梯田一般好看。

“利用沙江河比那考河更大的河流地势落差,我们将原本的截污坝设计成景观生态堰。

”孙胜龙说,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层层叠瀑形成水清到底、溪流潺潺的生态景观。

占地4.46公顷的沙江河污水净化厂是广西首座全地埋式再生水厂,每天可处理截污管网收集的污水和生活污水约5万吨。

厂房隐藏在地下,地面上建成生态公园,供市民休闲。

整治后的沙江河流域,绿化景观面积共计77万平方米。

“我们还推进智慧河道建设,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南宁市住建局局长宁世朝说,沙江河沿岸实行全程监控,在中控室就可实现河道管控;河道断面设立水质监测室,实时测定水质;水厂出水口设置水质监测点,数据与南宁市生态环境局监测中心连接,确保水质测量数据精准有效。

得益于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提升,沙江河项目治理面积更大、效果更好,运营成本则更低,同那考河治理项目相比,每公里可节约建设成本300多万元。

今年3月25日,一场暴雨突袭南宁。

经开区金凯友谊路口,大量雨水从排水口反涌到地面,行人受阻,车辆被淹。

6月15日,受台风“鹦鹉”影响,暴雨再次袭来,南宁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和防内涝Ⅳ级预警。

《2024年城市内涝的成因及其对策》范文

《2024年城市内涝的成因及其对策》范文

《城市内涝的成因及其对策》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内涝问题日益凸显,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城市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城市内涝不仅影响城市交通、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如洪涝灾害、水污染等。

因此,分析城市内涝的成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对于保障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内涝的成因1. 自然因素(1)气候异常: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暴雨、大暴雨等天气现象增多,导致城市内涝频发。

(2)地形地貌:部分城市地处低洼地带,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容易形成积水。

2. 人为因素(1)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规划中缺乏对排水系统的统筹规划,导致排水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暴雨等极端天气的排水需求。

(2)城市建设用地过度开发:城市建设用地过度开发,破坏了原有的水系,影响了自然地表的渗水能力,加剧了内涝风险。

(3)管理不善:部分地区缺乏有效的排水管理机制,导致排水设施维护不到位,堵塞、老化等问题严重。

三、对策与建议针对城市内涝的成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 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1)科学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排水系统的建设,合理布局道路、广场、绿地等设施,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建设完善的排水设施,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

同时,加强城市防洪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

(3)保护自然地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尽量保护原有的水系和地貌,避免破坏自然地表的渗水能力。

2. 提升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1)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暴雨等极端天气预警信息,提醒市民做好防范措施。

(2)加强应急管理: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

3. 强化排水设施维护与管理(1)定期检查与维护:定期对排水设施进行检查与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堵塞、老化等问题。

(2)加强监管:建立健全排水设施的监管机制,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城市内涝的原因及措施

城市内涝的原因及措施

城市内涝的原因及措施城市内涝的缘由及措施导致城市内涝的缘由主要有城市排水系统不够完善、城市环境、水塘较少不能贮存雨水等,下面是我整理的城市内涝的缘由及措施,盼望能关心到大家!一、城市内涝的缘由城市排水系统如今国内一些城市排水管网欠账比较多,管道老化,排水标准比较低。

有的地方排水设施就不健全,不完善,排水系统建设滞后是造成内涝的一个重要缘由。

另外,城市大量的'硬质铺装,如柏油路、水泥路面,降雨时水渗透性不好,不简单入渗,也简单形成这段路面的积水。

城市环境由于城市中植被稀疏,水塘较少,无法贮存雨水,导致出现“汇水”的现象形成积水。

而且热岛效应的出现,导致暴雨出现的几率增加,降水集中。

交通引起由于尾气排放过多,导致空气中粉尘,颗粒物较多,简单产生凝聚核,产生降水。

二、城市内涝的措施城市暴雨内涝灾难是气候改变与暴雨、城市进展规划、防涝设施和人为活动互相作用的结果。

暴雨降落,我们不能掌握暴雨,但可以为雨水找寻出路。

出路无非就是“渗、滞、蓄、净、用、排”多种方案及其组合。

如: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改造;河湖水系改造及排水口扩建;利用下沉式绿地、植草沟、种植屋面、人工湿地和下沉式广场、运动场、停车场等场地等蓄、滞雨水;新区地面应有40%以上的透水性地面;建设地下调蓄设施;收集雨水,经过简洁处理后,用于浇灌绿地、洗车和清洁道路;雨污分流;排水分区;雨水资源化利用等。

陶瓷透水砖透水铺装在构建生态海绵城市中对城市水环境的改善作用也是颇为显著的,由于城市中的不透水路面不能准时地将雨水渗入地下,因此,城市中经常出现雨水蓄积和漫流现象,透水性铺装地面由于自身良好的透水性能,能有效地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泄洪压力及城市安全问题。

特殊是与一般铺装相比,透水铺装兼有良好的渗水保湿及透气功能,具有缓解城市“雨岛效应”。

城市内涝的原因及措施整理

城市内涝的原因及措施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城市内涝的原因及措施整理城市暴雨内涝灾难产生缘由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涝已经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对社会生活和经济产生严峻的影响。

城市连遭暴雨攻击,且愈发严峻。

经分析,其产生缘由可归结如下。

一是气候变化引发水循环变化。

由于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人为排热、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导致水循环的`进一步变化,从而引起城市微气候的转变。

二是城市进展和建设造成的地面自然滞、蓄雨水力量降低。

三是排水管渠等防涝设施排水力量不足。

四是人为因素。

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施工管理不善造成建筑垃圾或生活垃圾堵塞管道;泵站故障;景观大道改造掩盖或井盖破坏。

措施仔细规划好城市排水系统建设。

在城市建设的时候,要事先仔细考虑好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努力做到未雨绸缪。

不断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旧的城市排水系统已经很难应对了,所以要对老城区的排水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适当建设城市透水路面。

内涝的形成主要缘由是由于雨下得太大引起的,所以要逐步建设城市透水路面,让雨水直接渗透到地下。

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做好排水管道的排污工作。

随着时间的延长,排水管道里面会沉积一些污渍、污泥、杂物等,这样很简单削减排水量。

搞好管道的排污,排水就会顺畅许多。

防止排水口被河水沉没。

有些排水孔很简单被河水沉没,要尽力做到排水孔高于河水,努力做到排水流畅。

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第2页/共2页。

城管城市防汛防涝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城管城市防汛防涝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城管城市防汛防涝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城管城市防汛防涝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 防汛设施不完善:部分城市缺乏有效的排水系统和雨水收集设施,导致雨水无法及时排出,造成城市内涝。

2. 规划设计不科学: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未考虑到雨水的排放和集中问题,导致排水系统的连通性不足,抗洪能力差。

3. 城市污水处理不合理:部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存在问题,导致污水难以正常排放,加剧了城市的内涝问题。

4. 监管不到位:有些城市管理部门对城市的防汛措施和设施的检查力度不够,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城市防汛设施建设:加大对城市排水系统和雨水收集设施的投入,确保其设计科学合理,能够有效排水,并及时处理雨水。

2. 科学规划城市建设: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雨水的排放和集中问题,合理规划排水系统,增加抗洪能力。

3. 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力度,确保污水能够顺利排放,不对城市的防汛产生负面影响。

4. 加强监管和检查力度:加强对城市防汛设施和措施的监管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城市防汛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5. 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加对城市居民的防汛意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自我防汛意识和应对能力,形成全民参与城市防汛的良好氛围。

城区内涝解决方案

城区内涝解决方案

城区内涝解决方案
《城区内涝解决方案》
城区内涝是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中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在雨季或暴雨天气下,城市道路和低洼地区很容易出现积水现象。

解决城区内涝问题,既需要长期的规划和改善,也需要及时的处置和处理。

以下是一些解决城区内涝问题的方案:
1. 改善排水系统:城市排水系统的改善和升级是解决内涝问题的关键。

这包括清理排水管道、疏通下水道、修复管网漏损等工作。

同时,可以增加雨水花园和绿道,将雨水收集和净化,减少对排水系统的压力。

2. 提高地面渗透性:城市的大量硬质覆盖物,如建筑、马路和广场,限制了雨水的渗透,导致积水。

可以通过增加透水铺装和建设雨水花园等方式来提高地面的渗透性,减少积水的发生。

3. 建设蓄水设施:在低洼地段建设蓄水设施,如雨水花园、雨水池等,用于暴雨天气下暂时储存雨水,减少积水的发生。

这样的设施既可以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也可以美化城市环境。

4. 加强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考虑地形和自然条件,避免在易涝区建设大型建筑和道路。

同时,可以采用浸透式绿地、反渗透砖等手段,提高城市地表的渗透性,减少积水。

5. 增加水系设施:在城市规划中增加水系设施,如人工湖、河
道和水系公园等,用于收集和消纳雨水,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区内涝问题,提高城市的抗涝能力,保障市民的生活安全和城市的正常运转。

同时,需要政府、市民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城市管理和维护工作,才能更好地解决城区内涝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多 年 平均 气 温 2 . ℃, 年 平 均 降 雨 量 达 16 多 128 8mr, 雨 多 集 中在 5 9 . r 降 l ~9月 。南 宁 市 境 内
主河 流为西 江最 大 的 支 流郁 江 , 城 而 过 的一 段 称 穿 为 邕江 , 入珠 江 流 域 。 邕江 河段 自西 向东 穿 越 南 汇
水 的侵袭 发挥 了重要 的作 用 。
2 城 市 地 理 位 置 特 征
南 宁市位 于东 经 174 0 。1, 纬 2 。3 0 。5~185 北 21

百色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郁江支流右江上 , 是一 座 以防洪 为主 、 结合 发 电 、 航运 、 兼有 灌溉 、 供水 等功 能的综合利用性工程 , 是郁江防洪体系建设的重要 组成部 分 , 广西 首 府 南 宁市 防洪 也起 到 了非 常重 对
@ 13 cr。 6 .on
9 4
维普资讯

铖 : 宁 市 城 区 内涝 问题 分析 南
管理 的 排 水 管 渠 为 58 2 3 k ( 中 明、 渠 4 . 8 m 其 暗 2 .8 i), 余 为 城 区管 理 , 水 检 查井 1 1 157k n 其 排 420
依 目前南宁市 区的防洪体系 邕江河段的设置标 准, 市区内遭受到外江洪水浸泡的机率已是很少。
4 市 区排水系统现状
据资料 , 南宁市排水设施全长为 88k 6 m。市级
宁市区, 洪水 的来源于南宁市区上游 的左、 右江及市
收 稿 日期 :o 7—1 2o O一1 O
作者简介 : 铖 (92 , 壮族 )广 西马 山人 , 韦 17 一)男( , 工程师 , 主要从事水利 水电工程技术及 水政 水资源管理工作 , m iw i h—ns E— a: ece nl l y
维普资讯
第2 6卷第 4期 2 0 年第 4期 07
红 水 河
Ho g h i v r n S u e Ri
Vo .6. . 12 No 4
No 4. o 7 . 2 0
南宁市城区 内涝 问题 分析
韦 铖
( 广西南 宁市水利局 , 南宁
要 的作 用 。工程 坝址 以上 集 雨 面积 东 南 沿 海 和西 南 腹 地 的结 33
合部 , 位于广西 的西南部 , 地势东北 高西南低 , 以丘 陵为 主。市 区居于 珠江 流域 西江 水 系的最 大支 流郁 江 中下游 , 广西 四大 盆地 之一 的南 宁 盆地 中心 , 地势 较平坦, 周围为低矮山丘 陵所环绕 , 平均海拔 8 t 1r r ( 黄河基面, 下同)最高处为 461。受海洋气候调 , 9 I T . 节 , 亚 热 带 季 风 区, 属 阳光 充 足 , 量 充 沛 , 少 无 雨 霜
正常蓄水位 2 81, 2 I死水位 2 31, T . 0 I T 汛期 限制水位 .
2 4m, 留防洪库 容 1 . 1 预 64亿 m3 目前 百色水 利枢 。 纽工程 已建 成投入 运行 , 已形成 了堤库结合 、 蓄兼 泄
支防洪体系 , 南宁市 防洪标准亦 已按预计达百年一
遇标 准。
1 前言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 自治区首府 , 是广西 的政治、 经济 、 化 、 文 科技 、 教育 、 金融 和 信 息 的 中心 , 中 国 是
南部对 外开放 的重要 城市 , 我 国西 南 出海 大 通 道 是 的枢 纽城市 , 是 中 国走 向东 盟 的前 沿 城市 。该 市 也
现辖 6个城 区及 6个县 , 全市 总 面积 2 9 r2 总 22 3kn ,
区周 围 的 1 条 支 流 , 计 总集 雨 面积 为 7 7 0多 合 722
k 。 m
3 城市 防洪体系现状
南 宁市 区 的防洪 工 程 体 系 , 主要 是对 穿 越市 区
的邕江河 段进 行治 理 和防洪设 施 的建设 , 17 从 90年 起 至今 , 已按 2 和 5 0年 0年一 遇 防洪 标准 , 有 防洪 建 堤工 程 4 .6k 排 涝泵 站 1 59 m, 8座 , 排涝 闸 1 9座 , 交 通闸 2 9座 , 堤 管 涵 4 穿 9条 , 坡 砌 筑加 固 1 .7 岸 932 k m。按 4 -6 I 的堤路 园方式 建设 的工程 加 固 5 51 宽 T .
座, 排水 井 1 2 81 0座 , 水 泵 站 7座 , 水 处 理 厂 2 排 污
行 排水 , 致使 其 排水 设 施不 能与 城 市 排水 网络 很好
的衔接 。
()随着 旧城 区 的发 展 扩 大 , 6 原来 设 置 的 排水
了 邕江南 宁市 区河 段 的两岸 堤 防 , 抵御 邕江外 江 为
人 口 6 9 5 人 , 中 城 区 面 积 12k , 区 人 5 .4万 其 5 m2市
口2 9 6 万人 , 4 .7 随着城市 的发展 , 城区面积不断扩
大, 特别 是 随着西 部大 开发 战 略的实 施 , 中国一 东 盟 博 览会 落户南 宁 , 泛珠 江 三角 洲 经 济 合 作 的深 入 发 展 , 宁将 成 为我 国西 南地 区特别 重 要 的城市 。 南

50 0 ) 3 0 1
要: 针对每年南宁市发生较大洪水 时, 区内均发生不 同程度 内涝 的事 实 , 别是 南宁市 2 0 城 特 0 6年 7月 1 7日出
现特 大暴雨而产 生的严 重 内涝为鉴 , 分析产 生 内涝的问题 所在 , 出治理 内涝的措施和方法。 提
关键词 : 市; 城 内河 ; 内涝 ; 治理 ; 南宁市 中图分类号 : 22 5 Tv 1 . 3 文献标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0 1 0 X(0 7 0 1 0 —4 8 2 0 )4—0 9 0 0 4—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