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车3.30事故反思

合集下载

天车操作不当事故反思

天车操作不当事故反思

天车操作不当事故反思
天车操作不当事故反思
在桥式起重机的操作过程中,如果不能做到吊钩、吊具及吊物的平稳起动、平稳运行和平稳停车,将会产生很大的游摆,这就是所谓的稳鈎操作不当,现在,就由山东天源起重机分析其造成的不良后果:首先分析稳钩不好对设备的影响:
桥式起重机稳鈎操作不当,使桥架本身在长期、剧烈的游荡中产生损坏;
对天车的机构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司机有打反接制动的操作恶习时,不仅会造成吊物严重游荡,而且惯性及吊物游荡时产生的冲击可能使桥式起重机的减速机地脚螺栓松动、断裂;
天车本身存在啃道现象时,如果大车运行机构两侧的制动器制动力矩偏差较大时,吊钩、吊物游荡产生的附加力矩和啃道的力矩相叠加,可能导致桥架和厂房变形。

影响机车有效作业率:在桥式起重机的`操作原则中,稳钩处于基石的地位,没有以稳为基础,既不能做到快,也不能保证准,甚至可能出现越想快,吊物晃动越严重,欲速则不达,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
不稳则不能保证生产:引发的事故不仅会对职工的生命安全和钢厂的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而且事故对生产必然造成严重冲击甚至停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起动的时候,如果桥式起重机不能做到平稳起动,吊物在起吊后产生游摆,极易对周围的人或者设备造成碰撞,发生不安全的事故;
运行过程中出现稳钩操作不当时就无法有效的控制吊物,易造成钩头或吊物在起动时本没稳住的条件下产生更大的晃动,使其无法及时、快捷的稳住钩头或吊物,造成更大的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停车时如果不能做到稳,也易对周围的人或者设备造成损坏。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天车操作不当事故反思。

【天车操作不当事故反思】。

天车事故案例心得体会收藏

天车事故案例心得体会收藏

天车事故案例心得体会收藏事故案例心得体会。

阅读完一篇报道后,我们的脑海中会冒出很多想法,可以通过细致的文字整理成我们的心得和感受。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被老师要求写下自己的感悟,但是如何才能将内心真实的情感融入到心得体会中呢?天车事故案例心得体会篇1我们货运部在6月份的安全会议上学习观看了安全事故案例的视频。

看了这些安全事故案例后,心里受到极大震撼,深受教育,感触颇深。

大火后扭曲变形的钢架,煤矿爆炸现场散落的碎片,一组组伤亡、损失的数字,一次次冲击着我们的神经。

在为逝者叹息,在为伤者难过的同时,如何减少悲剧的发生,成为我们每个员工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这些事故中,映入我眼帘的不外是以下的内容;某人安全意识淡漠,严重违反《安全生产法》,某某安全责任心不强,麻痹大意,习愦性违章,某某单位安全管理不严,尤其是现场安全监督不力等等,让人深深领悟什么是“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通过这些血的教训,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事故造成的危害。

违章是安全的大敌,是事故的源泉,只要我们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不违章作业,规范操作,扎扎实实地把安全工作做好,坚决杜绝违章行为,事故就会远离我们。

在日常工作中,对我个人而言我感觉要具备四心,即:专心、虚心、细心、责任心。

专心要求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不能仅仅只把工作当成赖以谋生的手段,去被动的应付工作,如果这样工作效率就会下降,工作中的激情和成就感就会荡然无存。

对工作敷衍了事,将埋下事故的种子,进而付出血的代价。

生活中,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在没有能力改变现状时,我们应该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环境,创造机会去赢得属于自己的天地。

慢慢,你会发现自己逐渐喜欢上了现在的一切,从而富于激情,工作成绩自然水涨船高,使自己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其次是虚心。

虚心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不耻下问,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

工作中遇到不懂、不会的,一定不能放过,只有工作水平提高了,才能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

天车事故案例心得体会

天车事故案例心得体会

天车事故案例心得体会天车事故案例让我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进而体会到安全意识的提高和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对于事故预防和减少的必要性。

在这起天车事故中,我看到了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员的疏忽大意,对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的认识不足导致的。

同时,我也看到了企业安全管理的不足,没有对操作人员进行持续的培训和教育,缺乏对操作风险的评估和控制措施,这都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首先,此次事故中操作人员的疏忽大意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事故发生前,操作人员明知车辆的速度过快,但没有及时提醒对方减速,也没有采取措施避免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最终导致了严重的事故后果。

经过此次事故,我对于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更加深刻。

只有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才能预防和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同时,我也认识到安全意识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而是整个企业安全管理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只有通过严格的培训和教育,让每个员工都明白安全的重要性,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安全氛围,共同预防事故的发生。

其次,此次事故也暴露了企业安全管理的不足。

从事故调查的结果来看,企业对于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不够,没有及时进行操作规程的强化教育和安全意识的培养。

此外,企业也没有对操作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缺乏对操作流程的规范和控制措施。

这些问题导致了操作人员在执行工作时出现疏忽大意的情况,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通过此次事故,我深刻认识到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只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操作人员进行持续的培训和教育,建立和完善操作规程和控制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总结起来,通过此次天车事故案例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进而体会到安全意识的提高和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对于事故预防和减少的必要性。

只有在每个员工都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的情况下,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同时,企业安全管理必须加强,通过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对操作风险的评估和控制,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真正创建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天车安全事故心得体会

天车安全事故心得体会

天车安全事故心得体会最近,公司发生了一起天车事故,让我们深切地认识到了天车操作的危险性。

通过这次事故,我认识到了工作安全的重要性,特此如下:事故原因分析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作时过于疲劳,没有注意休息。

2. 操作过程中没有按照操作流程操作,没有按照规定示意图操作。

3.操作人员缺乏主人翁意识,对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不够细心,机器出现错误往往不第一时间报修。

事故对公司的影响1.生产计划延误,导致公司损失惨重。

2.事故对员工的伤害,不仅影响员工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员工的工作心态,对公司的士气造成了影响。

3.对公司的声誉和客户信任度造成了影响。

如何有效地避免天车事故1.为操作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和训练,让操作人员掌握操作技巧和规范操作流程,增强操作人员意识。

2.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及时检修设备故障,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3.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不可擅自修改或调整设备,避免操作人员个人行为导致的事故发生。

4.要遵循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安排,确保操作人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保证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5.原则上每个操作人员都应遵循“负责制”,即每个操作人员应对机器的状态,设备的运行状态等具有高度的关注和主人翁意识。

事故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各种预防措施来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同时,事故的发生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安全问题,不能大意对待。

我们要时刻保持对工作安全的关注,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保证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

这次事故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安全问题,对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我会时刻保持警觉,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以保证我们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天车事故反思总结

天车事故反思总结

天车事故反思总结
1、交通事故是难以预防的,发生事故前,我们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尤其是提高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安全行车要从自身做起。

2、要学会礼让,不管是行人还是车辆,我们都应该互相客气,彼此
礼让,避免发生碰撞性事故。

3、增强道路交通意识,要正确认识道路交通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学
会从容应对,严格遵守规则,保证安全出行。

4、要加强驾驶技术的学习,学会做到看路、看车、看路标,保持足
够的行车安全距离,保证双方的安全。

5、加强安全驾驶,应该保持清醒,强烈要求不酒后驾车,注意不要
在行车中使用手机,尤其是在拥挤的路段。

6、充分保护行人,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为行人提供更安全的空间,
保护行人的安全,让他们安全行走。

7、增加安全意识,要学会自我保护,尊重交通规则,远离险情,增
强安全意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8、加强车辆检查,应该定期检查车辆,让车辆保持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保证安全行驶。

9、及时补充车辆维修,检查车辆配件是否磨损、漏水、毛刺等,如
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证车辆的正常使用。

10、及时反向驾驶,在行车中,我们应该以最快的速度反向行驶,以
规避发生事故。

天车事故案例心得体会

天车事故案例心得体会

天车事故案例心得体会一、案例描述在某工业园区的一个大型生产车间里,进行着一次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作业。

此次安装的设备重量巨大,需要使用天车进行吊装作业。

施工方派出了专业的吊装团队,他们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了合理的吊装方案,并提前进行了模拟操控和试运行。

然而,就在设备吊装到半空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发生了。

天车的一个吊钩突然断裂,导致吊装设备不稳,最终坠落在地面,造成了设备严重损坏,并引发了一起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

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设备的超负荷使用。

施工方在安装设备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设备的实际重量和吊装能力,导致天车超负荷使用,加剧了吊钩的磨损和疲劳,最终导致了断裂。

2. 天车吊钩的维护保养不足。

在平时的使用过程中,天车吊钩的维护保养工作比较薄弱,导致了吊钩的磨损加速,从而增大了吊钩断裂的风险。

3. 人员操作不当。

在实际吊装作业中,可能存在操作人员对设备操作不当或者技术水平不够的情况,从而引发事故。

二、案例分析天车事故是一种常见的起重设备事故,通常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1. 设备的超负荷使用。

天车的吊装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超过了其额定负载范围,就会增加吊钩的磨损和疲劳,造成断裂事故。

2. 设备的维护保养不足。

天车是一种重要的起重设备,其吊钩等易损件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其安全可靠的使用。

3. 人员操作不当。

在实际的吊装作业中,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和操作经验,否则容易出现因为操作不当引发的吊钩断裂等安全事故。

综合以上分析,引起天车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超负荷使用、设备维护保养不足和人员操作不当。

因此,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1. 重视天车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在进行实际吊装作业前,需要对设备的实际重量和吊装能力进行充分的评估和计算,以避免超负荷使用。

2. 加强天车设备的维护保养。

定期对天车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包括吊钩、钢丝绳、梁脚、电机等易损件的检修和更换,以确保其安全可靠的使用。

天车安全事故心得体会PDF.pdf

天车安全事故心得体会PDF.pdf

我是安全员李(公司的安全员)李:大家好!我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安全员,工作就是抓安全、促生产,为企业安全稳定健康的发展保驾护航。

大家可别小看我们安全员,企业安全稳定、员工的安全健康可都指望着我们了,不过也有极个别人不理解我们,说我们天天讲安全、抓安全,时不时还搞搞安全检查的,上不讨好领导,下得罚职工。

形容我们是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

这不,前两天的安全检查,就检查出来几个严重的安全隐患,还发现有人违章操作,作为安全员,我已经当场制止了他们的违章现象,并按规定通知他们这些违章的人停岗、停资,进学习班学习,我估计今天肯定会有人故意来找我的茬,作为单位的一名安全员,为企业的安全和员工的利益,即便是有人来为难我!我也不怕!!(正在这时,一个啤酒瓶破窗而入,"砰"之声惊心动魄??)黄:(此时是一个酒气十足的"醉鬼",踢门)开门!老子要喝酒!喝酒!李:(开门)哦,是老黄师傅。

黄:(身子故意一歪,往李的身上到)喝酒,老子要喝酒??李:老黄师傅你快起来,来来我给你倒杯荼,老黄师傅你喝醉了。

黄:哪个要喝茶?老子要喝酒!李:黄师傅,你已经醉了,再喝就??黄:放屁!哪个讲老子醉了?我没醉,你给不给酒?不给老子修理你、、、、!(凶狠的逼上前)李:唉这种人、、、(找出一瓶酒)黄师傅,给你酒。

黄:(夺过酒)咦!茅台!看不出来你一个小小的安全员能拿茅台酒来,是不是罚别人的款,扣别人的工资得的回扣吧?也好,一瓶茅台酒的钱正好顶回我这个月挨扣的工资。

(边喝酒边在屋里乱,同时不断把看到的东西(香烟)往自己口袋里装)检查官同志,平常你检查安全时不是蛮厉害的吗?记得你处理我违章操作多**啊!我怎么认错求你,你都不放过我,害得我挨扣挨罚又挨批,现在还要待岗学习!老子估计下个月差不多要喝一个月的西北风了。

你说怎么办吧!李:(真诚)黄师傅,这个酒是我准备给我父亲过70大寿生日用的,不是你说的那种什么罚谁的钱和扣谁的钱,罚的钱扣的钱都按规定交到公司了,我可没有往我兜里装一毛。

2024年天车安全事故反思

2024年天车安全事故反思
天车安全事故反思 篇2
所有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因素与物的不安全因素交织在一起所造成的,这其中人的不安全因素最为重要。各种规章制度制定的都很完善,但是所有的事故都是个人的安全意识缺乏和侥幸心理而造成最终的恶果。
作为安全管理者,对待每一起安全事故都应当更加客观和深入的去进行剖析。分析事故应本着“三不放过”的原则。要想杜绝事故,只能够通过不断的努力来使发生事故的几率减少。人的不稳定因素永远都是存在的,因此在发生事故后我们不要总是强调人的个体差异性行为,那样会使我们今后的工作走上歧途。我们应该更多的从自身的管理中查找差距。从天车工违章操作导致减速机损坏事故中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即使是我们的制度也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而事实上安全培训和安全监督方面的问题更加尖锐。之前提到很多人其实并不十分清楚自己的安全操作准则,他们也是在违章以后才知道原来规定中还有这么一条,这就是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的问题。实际上现在很多的安全教育都浮于形势,就拿安全试卷来说,每年各类试卷答了不少,基本都是拿着答案对着抄,分数都挺高,可是真正里面的内容没记住几条。我觉得这更像是安全工作者推卸责任的道具,一旦出了问题,就可以推脱是由于违章者没有遵守规定,而不承认这些规定事实上并没有让所有人员真正熟知。
安全监督、检查方面也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在单位里我们大家会普遍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当一段时间内安全检查比较严厉的时候,那么员工们都会比较注意,尽量避免触犯规定,而一旦检查监管的情况下自律性是很差的,作为管理者出了问题拿“缺乏安全意识”说事本身就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行为。
安全生产是一个长远发展的最基本保障,但更重要的是来帮助我们员工的安全。我们每一个员工在工作中都能注重安全生产,那我们就免遭事故发生的危害。
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是因为当事人安全生产意识严重缺乏,违规违纪生产操作。事故发生了他们得到都是沉重的代价,对安全的重视是警示着我们不要违规生产操作。努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做为安全管理者切实做到安全管理不走过场,把安全工作做实、做到位,帮助员工做到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真正做到本质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0”事故反思
3月30日在我厂连铸跨发生了一起天车设备工亡事故,一名宝建维修人员在检修连铸跨压缩空气管道过程中被突然启动的天车挤伤致死。

这起事故的发生给我们一个很大的震撼,非常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为什么在生产运行条件比较优越的环境下仍会出现此类工亡事故。

这说明了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还有很多的不足和需要完善之处,在安全生产管理、检修过程控制、危险源点控制以及处理应急事故的能力等管理方面亟待提高。

这起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安全生产时时刻刻不能有半点松懈,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警钟长鸣。

针对这起事故反思如下:
第一、检修过程中安全确认制没有落实到位,存在冒险作业现象。

这起事故中维修工在天车轨道旁进行检修作业时,明知天车随时可能启动却没有对检修范围内的天车轨道进行安全切断,确保检修环境的安全,而是存有侥幸心理和冒险心理,进行违章作业,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第二、互保联保制度落实不到位。

事故发生时,检修工是2人共同作业,旁边的维修人员没有起到互保联保作用,没有密切关注周围的动态变化,在天车突然启动时没有及时有效地帮助同伴撤离。

同时,对于同伴的冒险作业没有进行有效制止,也没有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最终导致同伴死亡。

第三、检修过程中没有落实检修挂牌制度。

维修人员在天车轨道附近作业没有按规定对连铸4#天车进行挂牌,禁止启动天车,从而导致连铸4#天车工在没有看到轨道旁有人检修的情况下盲目动车,酿成悲剧。

第四、员工安全意识薄弱,落实相关制度不到位,存有侥幸心理。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发生事故的条件之一,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归根究底还是因为安全教育不到位,自身安全技能欠缺,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

此次事故的发生与当事人的违章作业、冒险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五、领导对安全工作的管理没有落实到位。

安全管理是企业的第一管理,安全工作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作为企业中的管理者必须将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提高员工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真正做到向专业要安全。

这次事故很让人悲痛,同时从这次事故中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教训:
第一、加大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严格树立“不安全不生产,不安全不检修”的思想。

要加大安全培训力度,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时时刻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第二、强化过程管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确保生产以及检修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安全、稳定、顺行。

同时要完善各种生产管理制度、检修制度,树立“按制度办,照规矩来”的思想,不盲目蛮干,不冒险作业,处理好生产与安全的矛盾,生产与检修的矛盾,永远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盲目指挥,不盲目抢产,合理安排生产节奏。

第三、提高制度执行力。

各种制度的制定都有一定的科学性,提高制度执行力对于避免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有着巨大的作用。

第四、任何制度都要人去落实,尤其是领导必须带头去认真落实公司及分厂的每一项制度,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真正形成一种“我要安全”的生产氛围。

生产科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