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兰煤矿2.22事故

合集下载

焦煤事故案例教育片(之十一——之二十三)

焦煤事故案例教育片(之十一——之二十三)

11.山西长治市长治县王庄煤矿“7.12”重大透水事故2008年7月12日23时40分许, 山西长治市长治县王庄煤矿,总回风巷道掘进工作面780米处发生透水事故,10人死亡,三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365.5万元,间接损失1500多万元。

直接原因:1.在总回风巷掘时,没有严格按照作业规程制定的探放水方案进行探放水工作;2.在接近小煤矿破坏区时,未能及时补充完善探放水措施,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间接原因:1.王庄煤矿对井田内已关闭的小煤矿水文地质情况掌握不清;2.违规将井下总回风巷掘工作面的施工进行劳务承包,以包代管;3.对作业规程审批把关不严,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4.对施工队组的安全技术管理不到位;5.驻矿安监员对王庄煤矿监管不到位,对施工队组违章作业现象失察;6.王庄煤矿基本管理制度不完善,董事会监管不到位。

7.控股股东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对王庄煤矿的监管存在漏洞。

12.山西阳泉:平定"7·31"透水事故2013年7月31日18时15分,山西阳泉市平定古州伟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回风顺槽15101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5名矿工被困井下。

经过134.5小时的救援,至2013年8月6日15时,5名矿工全部找到,确认已不幸罹难。

间接原因:1.煤矿防治水工作管理混乱,防治水制度不落实,探水钻孔验收、移交工作未按照严格要求进行,物探工作没有起到预警作用,探放水审批、设计执行不严是主要原因;2.煤矿主体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不严,水害隐患排查治理不力,施工、监理单位对煤矿防治水工作监管不严,煤矿管理人员素质低,技术人员短缺是重要原因;3.政府及相关安全监察部门安全检查不细致,对防治水工作重视不够、要求不严、措施不力,也是事故原因;防范整改措施:1.严格煤矿探放水制度,强化探放水现场管理,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物探分析要科学准确,钻探设计要符合规定要求,探水钻孔要按设计施工,钻孔施工后要严格进行单孔验收和探水验收移交,掘进作业要始终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2.加强煤矿隐患排查工作,强化突水隐患排查治理。

安全生产大反思大讨论活动报告(集体)

安全生产大反思大讨论活动报告(集体)

安全生产大反思、大讨论活动报告屯兰发生的“2.22”特大瓦斯事故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上至全公司、全矿务局,下及各个矿区、各个职工,甚至涉及到矿工家属,我们都应该对这起事故铭记于心,认真对待矿区进行的任何工作,如何搞好安全工作,怎样搞好安全工作的前提是需要我们时刻都具有忧患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强化隐患排查力度和整改措施,才能杜绝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再者,我们还要具备的是具有责任心的管理人员,能够时时处处发扬个人的长处改进个人的不足,从被动防范管理向源头管理改变,能起到真正的好的带头作用,带动职工主动加强安全生产的意识。

1、思想认识要通过活动,全体干部职工彻底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思想观念,切实把握安全生产与科学发展的关系,深化对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安全与健康、安全与幸福的认识。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一切为了职工,一切服从安全”的理念,“事故是可防可控”的理念,“不发生事故就是硬道理”的理念,“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安全管理无小事,必须严抓细管”的理念,“以风定产、以抽定产”的理念,“低瓦斯矿井高瓦斯管理,高瓦斯矿井高标准管理”的理念,增强搞好安全生产、促进安全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遵章守纪保安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业务保安、自保互保、全员保安的能力和素质。

2、管理工作以强化班组基层管理为重点,深入推进双基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使班组管理不断规范完善,促进向安全质量型的根本转变,严格实施安全基础管理考核。

3、干部作风干部作风问题,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风向标。

矿区风气好,干部作风正,安全有保证;矿区风气差,干部作风虚,安全出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全矿上下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从抓基层、抓基础、抓现场入手抓落实。

要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和矿1 号文件精神,以严格落实焦煤集团20 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红线管理”和“安全生产问责”双三十条为手段,强力推动安全生产秩序稳定和干部作风转变。

人命关天观后感汇编

人命关天观后感汇编

人命关天观后感汇编9月7日,我部门组织观看了《人命关天》安全警示片,通过此次学习,使我对生命、对安全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22山西屯兰矿难78死”、“11.15上海静安特大火灾58死,70伤”的惨痛教训,给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屯兰煤矿作为国有特大型矿井,连续多年保持百万吨死亡率为零,就是这样一家技术力量雄厚,为国家创立和完善了多项国内煤矿生产管理标准与技术标准的企业,发生了如此惨痛的矿难,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到底是什么地方存在问题?客观来讲,屯兰矿安全知识完备,设备先进,大多数屯兰人认为我们的生产不存在安全隐患,但恰恰就是这存在的优点变成了致命的缺点。

安全生产并不是有技术、有先进设备就能做到的,这需要在生产中不断的落实煤矿生产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到人。

作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背负着安全责任,对员工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把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九十余人的安全在我的手中,安全管理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倘若抱着侥幸,一旦出现事故,一失万无。

安全生产需要全员参与,只有人人参与,人人遵守,才能真正安全。

今后,将严格履行法律法规政策赋予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一手抓化验,一手抓安全。

继续从主体责任的落实、员工自主安全意识的培养、设备维护管理制度的完善、工艺设备缺陷、隐患的查找与及时消除四个方面来确保安全,重点是对人员的管理,即主体责任的落实和员工自主安全意识的培养。

对于未知领域的事故隐患和缺陷,采取措施先于隐患的方式来提前预防;对于已发现、掌握的事故隐患和缺陷,采取天天检查、及时发现、立即整改的方式及时消除,确保员工“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

昨天晚上的一部记录片《人命关天》让我感触很深啊!八十多个年轻的生命,在一夜之间全部葬入火海之中,让我看了心惊胆跳,不寒而栗呀,就是因为你些黑心的周扒皮,为了自己的利益,忽略了广大外来打工者生命安全问题,将那些无辜的外来打工者的生命作为自己挣钱桥梁,将它们青春辉煌的时光给抹杀了!就在那一刻,我又从新的认识了社会,认识了自己,让我再一次的感觉到生命的可贵,亲情,爱情,友情,是金钱永远买不到的,金钱不是万能的,人活着不能只为了个人,还有支持信任的亲人与朋友,有时候我还傻傻的问自己,我活着是为什么?现在想想这是个很愚昧的问题,可笑啊!人的一生,生命才是最宝贵的,没有了生命再多的金钱,权利都是子虚乌有的东西。

中国矿难统计

中国矿难统计

2004年中国矿难列表2月3月4月5月6月∙6月3日,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县康庄乡鸿达煤矿发生瓦斯燃烧事故,当时报告1人死亡,2人重伤,21人轻伤。

后接到举报,经河北煤矿监察局调查核实,该事故共造成14人死亡。

∙6月6日12时40分,北京市京煤集团大安山煤矿920水平西一后槽采区东四石门一煤巷发生巷道坍塌,截止6月10日]],10名被困矿工的尸体被找到。

∙6月9日10时0分,贵州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落别乡永六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当时井下有13人作业,有3人脱险,找到10名遇难者。

∙6月10日2时40分,吉林万宝煤矿红旗二井(国有地方)井下电缆放炮引起火灾,造成11人死亡,3人受伤。

∙6月15日16时50分左右,陕西省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300工作面回风巷发生瓦斯爆炸,当时井下有85人作业。

事故发生后,救护队及时下井抢救,造成23人(其中2名救护队员)死亡。

7月8月∙8月6日10时0分,山西运城地区河津市小弯沟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经核实当时井下121人,其中95人安全出井,5人获救,10人死亡,11人下落不明。

在抢救过程中又发生二次爆炸,井下有49人(救护队员28人,矿工21人),有22名救护队员轻伤。

9月10月11月∙11月28日7时10分,陕西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当时井下有293人作业,目前127人升井,其中41人受伤(5人重伤),166人死亡。

见陕西陈家山矿难∙11月23日10时0分,山西太原市万柏林区王封乡王封村红花沟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2人死亡。

∙11月13日12时10分,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白鹿镇宏盛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当时井下有63人作业,经抢救有44人获救,其中有7人受伤。

有19人死亡。

∙11月11日12时0分,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新生煤矿南店报废井区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3人死亡,2人重伤,4人受伤。

∙11月13日12时10分,四川成都市彭州市白鹿镇宏盛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中国近年重大煤矿事故一览

中国近年重大煤矿事故一览

中国近年重大煤矿事故一览2010年10月16日早晨6点左右,河南平煤集团平禹四矿发生瓦斯突出事故,井下当时共有276人作业,事故发生后239人安全撤至地面,初核工作面区域有37人被困,目前发现死亡20人。

近年来中国煤矿事故频发,只河南一省半年死于矿难的人数就超过200人。

2010.6.21 河南平顶山煤矿爆炸事故2010.6.21河南省平顶山卫东区兴东二矿发生火药爆炸事故,47人死亡。

2010.03.31 河南伊川煤矿爆炸2010.03.31 河南伊川矿井下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共致108人死。

2010年3月15日河南新密矿难15日20时30分,河南新密市东兴煤业有限公司主井西大巷第一绕巷发生电缆着火事故,当班入井31人,截至16日2时整,抢救工作结束,6人安全升井,25人遇难。

2010.03.01 内蒙古乌海煤矿透水事故2010.03.01,在建的神华集团骆驼山煤矿发生透水事故,31名被困者全部遇难。

2010.4.01 陕西韩城泉子沟矿难4月1日19时,该矿突发瓦斯燃烧事故,造成9名矿工遇难,1名矿工受伤。

2010.03.28 山西王家岭发生透水事故2010.03.28,中煤集团王家岭矿发生透水事故,事故造成153人被困,38名工人遇难。

2010.01.05 湖南立胜煤矿发生重大火灾事故2010.01.05 ,湖南立胜煤矿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共造成34人死亡。

2009.11.21 黑龙江鹤岗新兴煤矿发生瓦斯爆炸2009.11.21 黑龙江鹤岗新兴煤矿发生瓦斯爆炸,共造成108人遇难。

2009.09.08 河南省平顶山特大瓦斯爆炸事故2009.09.08 河南省平顶山煤矿违法违规组织生产导致的特大事故,54人死亡。

2009.05.30 重庆市綦江县瓦斯突出事故2009.05.30 重庆市綦江煤矿违规开采引发的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30人死亡、77人受伤。

2009.02.22 山西屯兰煤矿瓦斯爆炸2009.02.22 山西屯兰煤矿瓦斯爆炸,导致78人死亡。

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和任务

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和任务

事故矿没有把瓦斯综合治理 十六字体系建设的要求落到实处
“通风可靠”不落实:工作面回风巷与尾巷并 用,1#联络巷微风、无风,造成瓦斯积聚等。 “抽采达标”不落实: ① 12403工作面回风巷瓦 斯浓度长期超过1.5%,大于1.0%的要求; ②工 作面、矿井的瓦斯抽采率均不达标。 “监控有效”不落实:①1#联络巷设置有电气开关 等,但没有设置甲烷传感器;②将12403工作面 回风巷瓦斯报警和断电浓度调高至2.5%等。 “管理到位”不落实:电气开关失爆、无专职瓦检 员、局扇设置位置不当等。
主要原因
通风管理不到位
局扇放置处负压区风量180 立方米/分,不足,,2台对旋局扇2×30KW 瓦斯治理不彻底 抽采不达标,本煤层是瓦斯 主要来源,当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160立方米 /分时,矿井瓦斯抽采应达50﹪以上,但专家组 认定只有25-30 ﹪ 现场管理不严格 局扇处瓦斯检查、开关电气 管理不严,局扇位置不当 安全措施不落实 超能力、超强度生产,干部 作风不实,领导下井跟班作业修改为:“采区开采前必须按照生 产布局合理的要求编制采区设计,并严格按照 采区设计组织施工。” 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一个采区内同 一煤层的一翼最多只能布置1个回采工作面和2 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 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一个采区内同 一煤层双翼开采或多煤层开采的,该采区最多 只能布置2个回采工作面和4个掘进工作面同时 作业。”


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
2010年3月28日13时40分左右,中煤集团
一建公司63处碟子沟项目部施工的华晋公 司王家岭矿(在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境内, 为中煤集团与山西焦煤集团合作组建的华 晋煤业公司所属)北翼盘区101回风顺槽 发生透水事故,初步判断为小窑老空水。 事故发生时,井下共有261人作业,有108 人安全升井,至4月5日有115人被救出 井,最终38人遇难。

毕业设计论文--机器人

毕业设计论文--机器人

煤矿救援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在煤矿井下灾害环境遥控或自主导航工作的机器人,能代替煤矿的搜救队员深入井下,抢救矿难后被困矿工,并以这种方式减少甚至避免救护队员的伤亡。

同时在煤矿爆炸事故后的探测救援过程中,救护人员在井下高温环境下负重作业,其体力以及氧气消耗都很大。

救援机器人主要作用是代替救护人员搬运、转移伤员和遇难者至安全区域,而且救援机器人需要携带必要的救护设备和仪器,因此救援机器人应该具有足够大的尺寸和动力以及良好的续航能力。

首先,本文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基础上,设计了煤矿救援机器人行走机构的机械部分。

在综合比较后选择轮式的行走机构。

同时考虑到救援机器人的特殊工作环境,通过链传动实现了各轮的同步移动,克服了轮式移动机构跨沟能力差及易打滑等缺点。

参照PACKBOT机器人增加摆臂,机器人伸出摆臂有利于越障。

其次,详细设计了煤矿救灾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包括数据采集单元电路、运动控制单元电路、编码器解析单元电路等。

关键字:轮式;同步移动;摆臂;数据采集;运动控制Coal mine rescue robot is one kind of robots used in underground destroyed coal mine. It can rescue trapped miners in the underground instead of mine rescue team after mine disaster. It will avoid casualties of mine rescue team in this way. At the same time after the explosion and the rescue process of detection in the coal mine, mine rescue team in underground load operation under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and their physical as well as consumption of oxygen is huge. A major role in the coal mine rescue robot is to replace the mine rescue team to transport, and transfer the wounded and the victims to a safe area. Rescue robots had to carry the necessary equipment and apparatus, so the rescue robot should have sufficient size and power and good endurance capacity.First of all, on the basis of these requirements, I designed the mechanical parts of the coal rescue robot. In comparison, I choose the wheel body. At the same time, I take the special working environment for the coal mine rescue robot into account, so I try to achieve all-round mobile synchronization through the chain drive. And it can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Wheeled Mobile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cross-channel capabilities and easy to spin. In refer to PACKBOT robot, I design the arm for the robot, so it can across the barriers more easily.Secondly, hardware circuit of robot control system is designed in detail, such as data acquisition unit circuit, motion control unit circuit; encoder analyzing unit circuit and so on.Keyword:Wheeled;Sync mobile;Arm;Data Acquisition;Motion Control目录1绪论 (1)1.1 引言 (1)1.2 设计背景、意义 (1)1.2.1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1)1.3 设计基础 (3)1.4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4)1.5 本章小结 (5)2行走机构方案确定 (6)2.1 煤矿灾害现场特征 (6)2.2 矿井灾害的非结构环境特征 (7)2.3 行走机构方案选择与确定 (7)2.3.1轮式机器人 (7)2.3.2 履带式机器人 (8)2.3.3 腿式机器人 (9)2.3.4 其它形式机器人 (9)2.4 行走方案的确定 (11)2.5 本章小结 (11)3机器人行走机构的机械设计 (13)3.1 机器人行走机构总体方案 (13)3.1.1 主传动系统设计 (14)3.1.2 摆臂方案设计 (14)3.2 机器人行走机构具体设计 (15)3.2.1 主传动系统的具体设计 (15)3.2.2 摆臂方案的具体设计 (38)3.3 本章小结 (42)4 电气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43)4.1 数据采集单元电路 (43)4.1.1 A/D转换电路设计 (43)4.1.2 高速光耦电路设计 (45)4.1.3 串行通信电路设计 (46)4.1.4 单片机程序设计 (47)4.2 运动控制单元电路 (48)4.2.1 后轮电机驱动电路 (48)4.2.2 摆臂电机驱动电路 (49)4.2.3 串行通信电路设计 (50)4.2.4 单片机程序设计 (51)4.3 编码器解析单元电路 (55)4.3.1 电路设计 (55)4.3.2 单片机程序设计 (56)4.4 本章小结 (57)5 结论 (58)参考文献: (59)翻译部分: (61)英语原文 (61)中文翻译 (68)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煤矿致因理论分析煤矿安全事故

基于煤矿致因理论分析煤矿安全事故

基于煤矿致因理论分析煤矿安全事故摘要本文从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出发,运用煤矿事故致因理论分析典型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根据该理论提出预防我国煤矿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对策,实现对煤矿事故的有效预防,从而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保障广大煤矿职工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煤矿事故致因理论事故分析事故预防煤炭资源作为我国主要能源,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能源供给问题。

然而,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至今成绩欠佳,煤矿事故频繁、反复发生,事故死亡人数多,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我国广大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对社会的安定团结造成极为负面的影响。

同时,也对国家和煤矿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财物损失。

究其原因是人们对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缺乏理论指导,不能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对策来预防和控制煤矿事故的发生。

本文在分析我国煤矿安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事故致因理论分析了2起煤矿事故的本质原因,并据此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和措施,从而有效地控制和预防煤矿事故的再次发生。

1. 煤矿安全现状分析我国是世界主要的煤炭生产国家之一,煤炭产量居于世界前列。

然而,我国也是世界上煤矿事故发生最频繁、死亡人数最多、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最高的国家。

2008年,中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1.182。

但美国煤矿2004-2006年的百万吨死亡率分别仅为0.027、0.021和0.045。

煤矿事故的多发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同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状况(包括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外部监管)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越完善,安全生产状况越好,死亡事故和死亡人数越少,百万吨死亡率越低;反之,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越混乱,安全生产状况越差,死亡事故越频繁,死亡人数越多,百万吨死亡率越高。

2 .煤矿事故致因理论煤矿事故的发生是这样一些事件链的组合:由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管理的失误,产生人员、物质、环境和信息的缺陷,进而又引起了职工的不安全行为、设备和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不安全的生产环境,最终导致了煤矿事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安全监控: (1)控制电气火源和摩擦撞击火源; (2)撤人; (3)通风系统监测; (4)采空区自燃发火监测; (5)瓦斯抽采(放)系统监控等。 3. 瓦斯抽采(放): (1)减少煤炭开采时的瓦斯涌出量; (2)降低煤层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 (3)瓦斯利用等。
敬请各位领导指正! 谢谢!
4.减少井下作业人员 无人就安全。屯兰矿“2.22”事故前,井 下作业人员436人。事故造成78人死亡,114人 受伤(其中重伤5人)。据现场勘察,本次事 故煤尘没有参与爆炸,因此,死亡人数相对较 少。 5.矿长、区队长等各级领导要下井排查隐患 6.除掘进、开拓和临时施工场所外,尽量减 少局部通风机的使用
风机
开关
(三)引爆瓦斯的火源
据现场勘察,经分析认定:本次事故引爆瓦斯的火源 是12403工作面1#联络巷内防爆型电气开关失爆。 1. 12403工作面1号联络巷内的风机开关负荷接线腔接 线柱有明显放电和过火痕迹。
2. 隔爆面有从接线腔内爆炸生成物和高温高压 气体向外喷射的痕迹。 3. 电缆外护套爆裂,内部芯线冲出,电缆外护 套无其它外力作用痕迹,这表明失爆开关是第1 爆点火源。
8.淘汰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气设备及材料 失爆的电气开关的安标证是96年的。 12403工作面8号联络巷10m多长的电缆有 两处冷接头。 9.严禁带电作业 该矿带电移钻机。
10.严把电气设备下井关 (1)虽然本次事故调查没有发现假冒防爆电气设 备,但以前多次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发现 有“沈阳防爆电器厂”等假冒防爆电气设备。 (2)查安全标志证、查防爆合格证、查电气间隙 、查隔爆间隙等。 11.简化通风系统,简单就可靠。 合理加大巷道截面,在设计施工时留有裕量 , 12. 隐患自查、专业排查、企业互查。
过滤式 CO过滤式自救器
CO
化学氧自救器 隔离式 压缩氧自救器
不限 不限
15 不死人不等于安全,只有安全才能不死人 事故前,屯兰矿连续数年无死亡事故。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事故矿并没有把瓦 斯治理十六字体系落到实处。 (1)“通风可靠”不落实:1#联络巷微风、无 风,造成瓦斯积聚等。 (2)“抽采达标”不落实:12403工作面回风巷 瓦斯浓度长期超过1.5%,大于1.0%的要求等。 (3)“监控有效”不落实:①1#联络巷设置有 电气开关等,但没有设置甲烷传感器; ②将12403工作面回风巷瓦斯报警和断电浓 度调高至2.5%等。 (4)“管理到位”不落实:电气开关失爆等。
三 教训和建议
1. 加强通风管理 1#联络巷微风、无风是造成瓦斯积聚的 主要原因。 2. 加强电气设备管理 开关失爆是引起瓦斯爆炸的火源。 3.开关等电气设备应设置在全风压进风处 ,若不能满足,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屯兰矿4台电气开关设置在12403工作面1 #联络巷,既不设甲烷传感器,也不安排瓦 检员检查瓦斯。
(3)瓦斯报警浓度和断电浓度的确定考虑了时 间的滞后: ①瓦斯运移时间; ②传感器反应时间; ③监控系统传输和处理时间等。 (4)瓦斯报警和断电浓度的确定考虑了瓦斯空 间分布的不均匀性:传感器吊挂位置不一定是 瓦斯浓度最高的位置。 屯兰矿12403工作面将回风巷作为专用排瓦 斯巷管理,瓦斯报警值和断电值由1.5%调高至 2.5%,实测瓦斯浓度长时间超过1.5%。
13.减少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间环节 (1)事故前,瓦斯监测数据多次中断。
电缆 (2)正确做法: 传感器 分站 传输接口 主机 (3)屯兰矿做法: 电缆 光缆 井下交换机 地面交换机 主机 传感器 分站
14 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用隔离式自救器
种类 名称 防护的有 害气体 防护特点 人员呼吸时所需的O2仍是 外界空气中的O2。适用于 灾区内空气中氧浓度不低 于18%和一氧化碳浓度不 高于1.5%。 人员呼吸的O2由自救器本 身供给,与外界空气成分 无关。
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集团公司 屯兰矿“2.22”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事故原因及主要教训
一、概况
2009年2月22日2时20分,山西焦煤集团
西山煤电公司屯兰矿井下发生特别重大
瓦斯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114人 受伤(其中重伤5人) 。




屯兰矿2002年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400万吨/ 年,核定生产能力为500万吨/年。 该矿属高瓦斯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256.43 m3/min, 相对瓦斯涌出量33.58 m3/t。 煤尘具有爆炸性。 属容易自燃煤层。 安装有安全监控系统,但爆源处没有设置甲烷传感 器。 地面建有瓦斯抽采泵站,但抽采不达标(回风巷瓦 斯浓度大于1%,长期超过1.5%)。
2. 12403采煤工作面1号联络巷有瓦斯积聚条件。据现 场勘查,12403采煤工作面1号联络巷长约37m(见下 图),局部通风机安装在联络巷内,受通风机吸风影 响,1号联络巷风机吸风口到调节风窗约25m长的巷道 压差小、通过风量少,处于微风或无风状态,瓦斯易 于积聚。 3. 1号联络巷为倾斜巷道,开关放在联络巷的背风侧, 是瓦斯易积聚区。
7.严禁调高瓦斯报警浓度和断电浓度 (1)空气中甲烷气体爆炸界限一般是5%~16%, 当混入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其他可燃性气体和煤 尘后,爆炸下限会下降至4%。 (2)回风巷瓦斯报警和断电浓度应为1.0%,符 合下列条件时可提高至1.5%: ①装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机械化采煤工作 面; ②经抽采和增加风量已达最高允许风速,其 瓦斯浓度仍不能降低至1.0%以下; ③工作面的风流控制必须可靠; ④必须保持通风巷的设计断面; ⑤必须配有专职瓦斯检查工。
(一)爆源
据现场勘察,经分析认定:本次事故瓦斯爆炸源位于 12403工作面1#联络巷。 1. 爆炸冲击波由1#联络巷向外传播 从整个矿井看,冲击波方向来自南四采区。 从南四采区看,冲击波方向来自12403工作面区域。

瓦斯爆炸冲击波从1号联络巷向12403轨道巷和12403 尾巷传播;由尾巷1号联络巷口分别向内、外传播。
通风、监控和瓦斯抽采(放)是瓦斯防治 的有效措施。 其中通风和监控适用于低瓦斯、高瓦斯和煤 与瓦斯突出各类矿井。 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瓦斯防治除 应采取通风和监控措施外,还要进行瓦斯抽采 (放)。 1. 矿井通风: (1)稀释矿井空气中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 (2)提供井下作业人员所需的氧气等;
事故发生在南四盘区12403综采工作面1#联络巷,该工作面
煤层厚度4.26米。 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一次采全高,工作面长181米, 走向长2001米,已回采1330米,巷道为锚网支护。 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37.77 m3/min ,相对瓦斯涌出量 10.15 m3/t。 该工作面采用“二进一回”(皮带巷、轨道巷进风,尾巷 回风)的通风方式,轨道进风巷与回风巷之间设有多个联 络巷。
据现场勘察等,经分析认定:1#联络巷位 于煤层中,巷道长约37m,无风、微风段长度 约25m,具有瓦斯积聚条件。 1. 12403采煤工作面1号联络巷布置在煤层中。 该矿属高瓦斯矿井, 12403工作面绝对瓦斯涌 出量37.77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10.15m3/t , 表明1号联络巷煤壁有大量瓦斯涌出。

冲击波方向表明爆源在12403工作面1号联络巷。
2
12401回风巷
2
胶带巷
12403
轨道巷
F
南 南 四 四 回 风 回 巷 风 补 巷
回风巷
பைடு நூலகம்
爆炸冲击波方向
F
12405
轨道巷
2. 1#联络巷有明显过火 1号联络巷有明显过火痕迹,风筒烧毁仅剩金 属筋条,锚网塑料烧脱露出金属线等。
(二)瓦斯积聚的原因

1号联络巷安装有两部2×30kw局部通风机和4台风机 开关, 在靠尾巷侧约6m处设有一料石密闭墙,密闭墙 上设有一个调节风窗。(开4指宽 )
风机
开关
二、事故直接原因认定
据现场勘察等,经分析认定,事故发生的直 接原因是: 该矿南四盘区12403工作面1#联络巷处于 微风或无风状态,造成瓦斯局部积聚达到爆 炸浓度。 1#联络巷内的电气开关失爆,引爆瓦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