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解析
【创新设计】2016届高三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课件:2-1-1-2 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批注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 · 景泰二年进士,授御 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录 功进左副都御史,振 巩昌、 . . 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 汤羊岭,勒 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 . 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批注三:了解事件,梳理事件的内容要点。 ①事件一 时间:成化初; 人物官职:南京大理卿、左副都御史、右都御 史; 主要事件:赈济、安抚灾民和击败袭扰民众的 贼寇。 ②事件二 时间:孝宗即位; 人物官职:左都御史;
③事件三 时间:(孝宗即位)明年; 人物官职:兵部尚书; 主要事件:尽心军务,勇于进言,处事严明, 罢免贪婪懦弱的将校三十余人。 ④事件四 时间:(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 人物官职:代吏部尚书; 主要事件:南京、凤阳遭受风雨灾害,劝谏皇 上杜绝宴会游乐,停止不急事务,救助灾民, 关心百姓疾苦。
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 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五年去世,终年八 十五岁。文升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擅长应变, 朝廷中的大事往往要等他来做决定。他在边疆 建立功勋,外国都知道他的名声。尤其看重气 节,砥砺操守(厉,同“砺”;廉隅,棱角,比 喻方正的操守),行事坚守正道。他去世一年后, 大盗到了钧州,因为马文升的家在此地,即放 弃那里离开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包括对词的理解和文言特殊句式的考查。翻译 时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 (1)“ 班列 ” :位次。 “ 耆硕 ” : “ 耆 ” ,泛指 年老;“硕”,大,引申为年高望重。“推 心 ” : 用 真 心 待 人 。 (2)“ 非 事 ” : 无 事 。 “ 语 ” :在这里作动词,谈、说。 “ 辄 ” :总 是。“颦蹙”:皱眉头。 答案 (1)(马文升)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 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 其项背。 (2)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
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江苏专用)讲义:第二章+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2+Word版含答案.doc

学案2 必修二——《阿房宫赋》《六国论》[学案目标] 1.系统归纳两篇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语言现象,并“瞻前”而“顾后”,进一步完善知识网络。
2.背诵其中的主要段落,对关键句进行精准翻译。
3.把握重要的古今异义词——古今同形异义词。
1.解释下列多义词。
①患⎩⎪⎨⎪⎧诸侯之所大患.担心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厌恶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祸患②使⎩⎪⎨⎪⎧使.负栋之柱让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宜可使.出使③暴⎩⎪⎨⎪⎧暴.秦之欲无厌残暴暴.霜露冒着忠义暴.于朝廷显露④举⎩⎪⎨⎪⎧举.以予人拿函谷举.拔,攻占杀人如不能举.全、尽2.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决定)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座,所)B.⎩⎪⎨⎪⎧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第二次)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C.⎩⎪⎨⎪⎧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丧失,丢失)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D.⎩⎪⎨⎪⎧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底)六王毕.,四海一(结束)答案 B解析 再:两次。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①⎩⎪⎨⎪⎧暴秦之欲无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②⎩⎪⎨⎪⎧秦爱.纷奢向使三国各爱.其地③⎩⎪⎨⎪⎧始速.祸焉不速.之客④⎩⎪⎨⎪⎧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⑤⎩⎪⎨⎪⎧或.未易量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⑥⎩⎪⎨⎪⎧李牧连却.之却.匈奴七百余里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⑥D.③④⑤ 答案 C解析 ①均为满足;③均为邀请,前一个是形象的说法,招致;⑥均为使退却,打败;②喜欢/爱惜;④大概/危险;⑤或许/有的人。
4.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情况,并解释其义。
①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礼待 ②未云何龙.:名词用作动词,出现龙 ③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正义 ④朝歌夜弦....: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夜里;歌、弦,名词用作动词,唱歌,弹琴 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 ⑥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用作动词,坚持到底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盘盘焉.始速祸焉.B.⎩⎪⎨⎪⎧不敢言而.敢怒后人哀之而.不鉴之C.⎩⎪⎨⎪⎧其势弱于.秦齐人勿附于.秦D.⎩⎪⎨⎪⎧苟以.天下之大不赂者以.赂者丧答案 B解析 B 项均为表转折的连词。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文言文实词》

教学目标:1、明确把握文言文实词词义在文言文阅读及高考中的重要地位2、指导解题方略,掌握准确把握词义的方法3、学会知识迁移,提高应试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准确把握词义的方法2、学会知识迁移。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文言文的复习中,实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历年来高考文言文实词大多来自试卷,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词语词义本身的丰富性,我们要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解答技巧,无疑对我们是有帮助的。
今天就介绍几种推断实词含义的方法。
二、考纲分析“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
主要考察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常见实词是指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
近几年来,高考命题采用多种形式:一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和错误的一项;二是从古今词义比较的角度,选出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查实词理解。
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只要在多读中尽可能多地积累常见实词的常见义项,并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技巧,就能从容应对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
三、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一些我们学过的文言实词,说出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
1、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喂养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招致3、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任用4、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破旧的5、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傲慢总结:这些实词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是我们书本学过的。
然而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些实词可以说都是一些特殊的实词,还是比较难的。
比如说涉及了一些词类活用或者是一些并不常用的词义。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理解这些实词呢,我们可以根据一些方法推断出来。
四、方法例析(一)、语境推断法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
有些句子的实词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贯通,例如: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字音基础梳理讲义

第1课时字音基础梳理(复习课)——多音字、同音(音近)字、形声(形近)字、习惯性误读及其他同音诗趣一首诗中仅有一、二字与它字谐音,尚属常见。
但整首诗使用同音字就绝无仅有了。
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在他的《语言与符号系统》一书中收录了这样一首诗,描绘了一个名叫嵇熙的人与一头犀牛在溪边嬉戏的情景:西溪犀,喜嬉戏。
犀吸溪,戏袭熙。
嵇熙夕夕携犀戏,嵇熙嘻嘻希息戏。
嵇熙细细习洗犀,惜犀嘶嘶喜袭熙。
请你先来读一读。
然后回答问题。
请问这首诗中,除了哪几个字外,全都读作“xi”音,只是四声有所不同而已?答案诗中除了“嵇”“携”“嘶嘶”几个字外,全都读作“xi”,只是四声有所不同而已。
由此不难看出汉字的表现力令人惊叹。
1.(2013·江苏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解析A项,“亢”“伉”读kànɡ,“吭”读hánɡ,“沆”读hànɡ。
B项,“稂”“锒”“琅”均读lánɡ,“阆”读lànɡ。
C项,“孩”“骸”读hái,“骇”读hài,“赅”读ɡüi。
D.圴读kuì。
答案 D2.(2012·江苏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舟楫./编辑.道观./冠.名权濒.临/彬.彬有礼B.蹒跚./珊.瑚嫁.接/度假.村布帛./并行不悖.C.慑.服/拍摄.昭.示/软着.陆荒诞./肆无忌惮.D.忏.悔/阡.陌储.蓄/处.方药复辟./刚愎.自用解析A项,依次读jí,ɡuàn,bÿn。
B项,依次读shün,jià,bï/bâi。
C项,依次读shâ,zhüo/zhuï,dàn。
2016届一轮复习苏教版 文言实词 课件

第一讲 文言实词
积累篇
预习篇
课时篇
综合篇
整体设计 ◎ 1. 本专题安排四讲九个课时, 连同学生强化训练的时间, 估计需要十五个 课时, 请教师根据教学实际, 灵活安排。 ◎ 2. “ 积累篇” 和“ 预习篇” 为学生课前自学内容, 目的是积累素材, 熟悉考纲 和真题。 ◎ 3. 本专题内容非常多, 建议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预习与复习, 以掌握技能 为根本, 力求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 4. “ 演练篇” , 即专题强化演练活页卷, 可作为课下作业, 安排学生在自习时 间完成, 不占用课堂时间。
第一讲 文言实词
积累篇 积累篇
预习篇
课时篇
综合篇
多维解读
角度一:理性看待 城管只是一份工作,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看待。 一个城市不能没有城管, 否则就会满大街都是占道经营和违章建筑,发达国家也不是可以随意摆摊 的。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应该如何管。 希望这些高学历的大学生能踏实工作, 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想出更好的管理方法。 角度二:脚踏实地 大学生特别是清华大学生可以放下身段去做基层工作,也折射出了如 今一些大学生自我定位的理性,就业观等的改变与成熟。 这有利于改变此前 人们对大学生眼高手低的认识,引导大学生们树立起正确健康的就业观!
1. 彰显“ 浅易” 。 选文较少涉及 文化典章制度。 选文阅读难度 和题目难易程 度相对稳定。 2. 突出理解。重
1. 考查重点。 实词、信息筛 选、文意概括 分析、翻译。 2. 考查内容。 选材较为广 泛。 3. 考查题型。 一般是客观 题和主观题 两种形式。
1. 选材趋势。 浙江卷文言 文命题的选 材将呈多元 化趋势, 会以 人物传记为 主, 兼及游 记、书信、 论疏、寓言 等。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附加题基础梳理定时规范训练A

第2课时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训练课A)板块一文言断句与简答一、阅读材料,完成1~3题。
大_丈_夫_所_守_者_道_所_待_者_时_时_之_来_也_为_云_龙_为_风_鹏_勃_然_突_然_陈_力_以_出。
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
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
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故览仆诗者,知仆之道焉。
(选自白居易《与元九书》)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答案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
2.请写出元九的姓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元稹3.写出白居易所发起的诗歌运动的名称及其主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二、阅读材料,完成4~6题。
夫_骚_与_史_千_古_之_至_文_也_其_文_之_所_以_至_者_皆_抗_怀_于_三_代_之_英_而_经_纬_乎_天_人_之_际_者_也_所_遇_皆_穷_固_不_能_无_感_慨。
而不学无识者流,且谓诽君谤主,不妨尊为文辞之宗焉,大义何由得明,心术何由得正乎?(选自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4.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 处)答案夫骚与史∕千古之至文也∕其文之所以至者∕皆抗怀于三代之英∕而经纬乎天人之际者也∕所遇皆穷∕固不能无感慨5.文中所称的“骚与史”是指哪两部著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离骚》《史记》6.这段文字批驳了“不学无识者流”的什么观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江苏专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高考第2大题文言文阅读考点1文言实词课件

第八页,共50页。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不事.文墨久矣 B.病.目眚 C.詈.不佳 D.令五县会鞫.之
事:从事 病:疲惫 詈:责骂 鞫:审讯
第九页,共50页。
第二十三页,共50页。
6.字体推断法 汉字是表意文字,一个汉字的形体构造常常与这个汉字初始所表示的词义 有或近或远的关系。汉字中的形声字占 80%以上,其义符也为我们领悟词义提 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汉字的形体结构特别是义符来探求、解说实 词词义。如 2015 年浙江卷第 16 题 A 项“坎而置之屋壁”中的“坎”表意形旁 “土”,其义应与土地有关;“欠” 意为“短少,不够”之义;“坎”意为“低 陷不平的地方,坑穴”。由“坎”处的位置来看,应活用为动词,意为“挖洞”。
第十五页,共50页。
房中的文章快要送完了,教谕恼怒地哭泣起来。主考官检查他呈上的文章还缺 少七卷,询问教谕,教谕说:“那七卷文章很不通顺,只能留下来当作笑料罢了。” 主考官说:“赶紧取那些所谓的笑料来!”李公一见(祖父的)文章,拍手称赞,认 为文章写得很妙,重新批阅试卷。《易经》这一科目把祖父划作第一,龚三益第 二,其他的都划归高等。
提
析 考 题
考 能
(
·
k
以
ǎ
题
o
试
t
法
í )
(
·
s
以
h
题
ì
觅
f
法
ǎ)
第一页,共50页。
江苏卷五年考情导向
试卷
出处
体裁 主人公特点
【创新设计】2016届高三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课件:第1课时 文言实词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2. 考点精讲
第4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审题
答题
链接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 审题: 答案: D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察官阙”的下文是说朝廷言论大都倾向让萧燧做察 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 考生解答此题时,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文本大意,把握基本内 官,但因为他没做过县令,皇帝就认命他做了左司谏。据此,可 燧,秋试必主文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 容。其次,具体到对每一个词的判断,不仅要把握各个文言实词 以推断“阙”应该是“空缺”的意思。考生如果不结合语境进行 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 的常见含义,还应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把词放 分析,那么很可能认为 D项是正确的。 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诸王宫 回原文,结合具体语境来推敲。 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 《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进起居郎。先是,察官阙,朝论 “阙”的常见用法: 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 …… ①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烛之武退秦师》): (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损害,使动用法,“使(秦国)受损害”。 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属:托付。 ②去年米贵阙军食 ,今年米贱大伤农。(杜甫《岁晏行》):通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 “缺”,空缺。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易:更换。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
考点
文言文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文本批注,潜心会文(批注课)宁国府作息时间《红楼梦》第十四回,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对仆役的一番训话:素日跟我的人,随身俱有钟表,不论大小事,都有一定的时刻,——横竖你们上房里也有辰钟:卯正二刻我来点卯;巳正吃早饭;凡有领牌回事,只在午初二刻;戌初烧过黄昏纸,我亲到各处查一遍,回来上夜的交明钥匙。
第二日还是卯正二刻过来。
这简直是一张作息时间表。
王熙凤执行得很严,一个仆役迟到,结果被“带出去打他二十板子”。
那么,这里的“卯正二刻”、“巳正”、“午初二刻”、“戌初”,究竟指什么时间呢?答案“卯正二刻”即六时半,这是“点卯”(上班报到)时间;“巳正”即十时到十一时,这是进早餐时间;“午初二刻”即十一时半,这是凤姐在“办公室”(三间一所抱厦)处理一应事务的时间;“戌初”即十九时到二十时(晚上七点到八点),这是凤姐到各处检查一天工作情况,并安排“交接班”的时间。
一、批注式阅读批注就是阅读文本时在文中空白处进行批评和注解,帮助自己快速掌握文本内容的一种方法。
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词短句,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
批注式阅读是指我们在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注的读书方法。
二、文言文批注式阅读法文言文阅读一直以来是很多同学的软肋。
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们特地设计了“文言文批注式阅读法”这节课,通过批注式阅读,指导同学们快速读懂文言文,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批注式阅读。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以写人为中心,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的品行和才能,赞扬人物的精神品质,弘扬正气,贬斥邪恶。
这类文言文以叙述为主,篇幅短小。
阅读时需要抓住人物的主要事迹,分析事件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和道德品质。
这也是我们批注的重点。
[即学 即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登.景泰二年进士 登:升职。
B .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记载。
C .振.巩昌、临洮饥民 振:救济。
D .勒.石纪之而还 勒:铭刻。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A 项,登:考中。
答案 A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教坊以.杂戏进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 此何.为者大王来何.操C.⎩⎪⎨⎪⎧ 夜持弓矢伺其.门其.皆出于此乎D.⎩⎪⎨⎪⎧ 朝政移于.中宫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解析 A 项,介词,用,拿/连词,表并列;B 项,疑问代词,什么;C 项,代词,他的/副词,大概;D 项,介词,到/介词,比。
答案 B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包括对词的理解和文言特殊句式的考查。
翻译时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
(1)“班列”:位次。
“耆硕”:“耆”,泛指年老;“硕”,大,引申为年高望重。
“推心”:用真心待人。
(2)“非事”:无事。
“语”:在这里作动词,谈、说。
“辄”:总是。
“颦蹙”:皱眉头。
答案(1)(马文升)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
(2)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
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
4.根据文意概述马文升的主要功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著。
其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参考译文】马文升,字负图,相貌奇异很有气力。
景泰二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御史之职。
历任山西、湖广巡按,依法裁处奸邪,名声很大。
成化初年,被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满四,蒙古人,援兵数万在陕西固原反叛),记功晋升为左副都御史。
救济巩昌、临洮饥民,安抚流民,业绩突出。
当时,在黑水口打败入侵的敌寇,又在汤羊岭打败他们,刻石记功而还。
(后又)晋升为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安、徐州、和州发生饥荒,文升从江南调去十万石粮食、盐价银五万两救济。
孝宗即位,召他入朝任命他为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他上奏十五件事,经过讨论后全都付诸实行。
孝宗仿古天子亲耕藉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
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躬耕藉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教坊进献杂戏。
文升严肃地说:“新任天子应当知道农事的艰难,这些杂戏是什么意思?”就斥退了他们。
第二年,担任兵部尚书,仍像以前那样督率团营[明自土木之役后,京军三大营(五军、三千、神机)损失殆尽。
景泰中,于谦从三营中选精兵十万,分十营集中操练,称为团营。
嘉靖时罢团营,恢复旧制]。
当时天下持久太平,兵备荒废松弛,西北部落少数民族时时伺机入侵。
文升严格考核将校,贬退三十余个贪婪懦弱的军官。
奸人对他十分怨恨,夜间持弓等在他门旁,有的人写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马文升在兵部任职十三年,尽心军务,对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等事务,他多次上书分条陈奏。
只要是应当说明的国家大事,即使并非他的本职,也言无不尽。
曾经因为太子年已四岁,应该及早进行教育,文升请求挑选淳朴严谨、老成又熟悉历史的人,教育扶持太子,对太子言语举止都要正确引导。
山东久旱无雨,浙江以及南畿发生水灾,马文升奏请命有关部门救济抚恤,操练士卒以备不测。
皇帝都完全接纳。
(马文升)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
吏部尚书屠滽被罢免,倪岳取代了屠滽,倪岳去世,由马文升代替倪岳任吏部尚书。
南京、凤阳发生大风雨,房屋被毁坏,树木被拔起,马文升请求皇帝减少饮食撤去歌舞音乐,修养德行反省过失,开御前讲席,断绝游玩和宴饮,停办并不紧急的事务,停止额外织造,赈济灾民,捕捉盗贼。
事后,文升又奏陈吏部主管的十件事。
孝宗全都表示赞赏并接纳之。
正德年间,朝政已转移到宦官手里,文升年老,接连上疏请求离开,皇帝答应了。
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
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
五年去世,终年八十五岁。
文升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擅长应变,朝廷中的大事往往要等他来做决定。
他在边疆建立功勋,外国都知道他的名声。
尤其看重气节,砥砺操守(厉,同“砺”;廉隅,棱角,比喻方正的操守),行事坚守正道。
他去世一年后,大盗到了钧州,因为马文升的家在此地,即放弃那里离开了。
第3课时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训练课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郑译,字正义,荥阳开封人也。
译颇有学识,兼知钟律,善骑射。
周武帝时,译时丧妻,帝命译尚梁安固公主。
及帝亲总.万机,以.为御正下大夫,俄转太子宫尹。
时太子多失德,内史中大夫乌丸轨每劝帝废太子而立秦王,由是太子恒不自安。
其后诏太子西征吐谷浑,太子乃阴谓译曰:“秦王,上爱子也。
乌丸轨,上信臣也。
今吾此行,得无扶苏之事乎?”译曰:“愿殿下勉.著仁孝,无失子道而已。
勿为他虑。
”太子然之。
既破贼,译以功最,赐爵开国子,邑三百户。
后坐亵狎皇太子,帝大怒,除名为民。
太子复召之,译戏狎如初。
因言于太子曰:“殿下何时可得据天下?”太子悦而益昵之。
及帝崩,太子嗣位,是为宣帝。
译颇专权,时帝幸东京,译擅取官材,自营.私第,坐是复除名为民。
刘昉数言于帝,帝复召之,顾待如初。
初,高祖①与译有同学之旧,译又素知高祖相表有奇,倾心相结。
及高祖为大冢宰,总百揆,以译兼领天官都府司会,总六府事。
出入卧内,言无不从,赏赐玉帛不可胜计。
每出入,以甲士从。
俄而进位上柱国,恕以十死。
译性轻险,不亲职务,而赃货狼籍。
高祖阴疏之,然以其有定策功,不忍废放。
阴敕.官属不得白事于译。
译犹坐厅事,无所关预。
译惧,顿首求解职,高祖宽谕之,接以.恩礼。
及上受禅,以.上柱国公归第,赏赐丰厚。
译自以被疏,阴呼道士章醮②以.祈福助,其婢奏译厌蛊左道。
译又与母别居,为宪司所劾,由是除名。
开皇十一年,以疾卒官,时年五十二。
(选自《隋书·列传第三》,有删节)【注】①高祖:指隋文帝。
②章醮:道教的一种祈祷形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帝亲总.万机总:统管。
B.愿殿下勉.著仁孝勉:努力。
C.译擅取官材,自营.私第营:经营。
D.阴敕.官属不得白事于译敕:告诫。
解析营:建造。
答案 C2.下列“以”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以.为御正下大夫 B.高祖宽谕之,接以.恩礼C.以.上柱国公归第 D.阴呼道士章醮以.祈福助解析D项中的“以”为连词,其余三项中的“以”都为介词。
答案 D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吾此行,得无扶苏之事乎?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刘昉数言于帝,帝复召之,顾待如初。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如今我这次出征,该不会有扶苏一样的遭遇吧?(2)刘昉多次向皇帝求情,皇帝又召回了郑译,还像当初一样对待他。
4.根据文意概述宣帝恩宠郑译最重要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当年宣帝太子之位受到威胁,又奉诏出征,郑译出谋划策,帮太子渡过了难关。
【参考译文】郑译,字正义,是荥阳开封人。
郑译很有学问,并懂得音乐,善长骑马射箭。
周武帝时,郑译当时妻子去世,皇帝命令郑译娶梁安固公主。
等到皇帝亲自掌权,任命郑译做御正下大夫,不久改为太子宫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