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文献检索与文献综述
文献检索与分享文献综述

七、文献综述中经常使用的连接词和句式
1.串联观点相似的词语 也是,另外,再者,同样地…… 如:关于…的内涵,学术界从不同侧面作出了阐释。国外 对…表述有多种,一种较为突出的观点,即将学校……。 如:卡瑞和吉米斯将行动研究定……。戴林· 哈蒙德也有相 似的观点,他…… 2.串联不同观点的词语 然而,相反地,从另一方面来说,虽然如此…… 如: “校外教育”作为一个学术课题,其内涵界定多种 多样。多数学者认为:“校外教育”就是在学校以……。 然而沈明德在他主编的《校外教育学》中却认为,“‘校 外教育’是……式。
2.题名途径:通过书名、刊名、题名进行检索。 3.主题途径:通过反映文献资料内容的主题词来检 索。 4.引文途径:通过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或引用文献 ,从被引论文检索引用论文。
三、文献检索――以互联网检索为例
(二)文献检索与研究的技巧 1.瞄准主流。即:选择主流文献,如核心期刊、经 典著作、专业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的观点和论述等。
学习与分享:
文献检索与分享文献综述
朱少祥 花都区秀全外国语学校
邮箱:hdhxzsx@
一、文献
文献检索
文献综述
1.文献: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 八佾》:“夏礼吾能言 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 故也”。朱熹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 文献,是用文字、图形、符号,以及音、视频等载体记 录下来的有价值的典籍。
2.文献检索: 是根据所选择的课题,通过一定的途径,准确地查找出 所涉及研究领域的文献的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文献
文献检索
文献综述
3.文献研究: 是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理解 ,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向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 理和评论。 4.文献综述: 是在对所收集的某一主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 、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所形成的一种学术性论文,它是一种高度浓缩的文献产 品。
文献检索与文献综述的写法

文献检索与文献综述的写法文献综述是对学科中某一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的论文,一般由对该领域有深入了解的学者撰写。
写总结需要阅读大量文献,搜索文献,筛选文献,从文献中提取重要信息,进行批判性思维。
为了让学生对研究的问题有深入的了解,有时学生会写总结。
以下是作者的读书笔记。
在写总结的时候,这些原则对于致力于写论文的伙伴们的参考还是很重要的。
(这同样适用于声明的撰写)确定主题和读者选择的主题必须:(1)你特别感兴趣,最好是最近有一些新的研究论文,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等,需要写综述;(2)对于学科是重要的,这样,你所能参考的文献就比较多,而且也会有很多人愿意看你写的综述;(3)有非常明确的研究问题,否则收录的文章会有上千篇,太笼统的综述对别人没有帮助。
要总结的题目往往来自已有研究提出的问题,也可能是因为阅读或讨论的兴趣引起的。
评论所针对的读者最好是专业化的。
如果是跨学科综述,其他领域的学者可能也会感兴趣。
文献检索与再检索确定题目后,就要开始搜索文献了。
以下是检索文献的五条建议:(1)记录检索的过程,以便可以重复检索(2)对于找不到pdf的文献,要记下题目、和期刊,之后再通过其他方式获取。
(3)一定要使用文献管理系统,如Mendeley,Papers,Qiqqa,Sente 等。
(个人最喜欢Zotero)(4)确定哪些文件应该保存,哪些文件不应该提前保存的标准。
这个标准,也就是文献检索的范围,可以在摘要中介绍。
(5)不仅要看研究论文,还要看之前的综述。
如果有某个领域的相关复习,不要轻易放弃,要继续准备自己的复习。
这时候你可以这样处理:•努力找出一个之前综述没有涉及或者讨论不够深入的方向;检索研究论文和综述论文时,一定要记得以下三个原则:•要在不同数据库中检索, DBLP,Google Scholar,ISIProceedings,JSTOR Search, Medline, Scopus, Webof Science....读文献时要做好笔记如果看文献的时候没有及时写下自己的想法,写总结的时候就需要超级好的记忆力。
第三章 教育文献检索与综述

我可以从哪里找到那些文献? 四、“Where”——我可以从哪里找到那些文献? 我可以从哪里找到那些文献
利用“网络搜索引擎” 利用“网络搜索引擎” 利用“网上图书馆” 利用“网上图书馆” (如:CNKI,超星数字图书馆) ,超星数字图书馆) 利用“检索性工具书” 书目、索引、文摘、 利用“检索性工具书” (书目、索引、文摘、传记资料
我找到这些文献后怎么办? 五、“How”——我找到这些文献后怎么办? 我找到这些文献后怎么办 处理材料的方式: 处理材料的方式: 引用 复述 摘要或总结 写文献综述
我找到这些文献后怎么办? 五、“How”——我找到这些文献后怎么办? 我找到这些文献后怎么办
参考文献的格式: 参考文献的格式: 1. 图书
3. 会议论文集 [顺序编号 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 人再加 顺序编号] 作者( 人以内全部写上 人以内全部写上, 人以上只写 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 顺序编号 等或et ).文章名称(英文用In):论文集名. 出版地: ).文章名称 ):论文集名 等或 al).文章名称(英文用 ):论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页~ 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4. 学位论文 [顺序编号 作者.题名 [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 .保存地点: 顺序编号] 作者. 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 顺序编号 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 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年份:起页~ 保存单位,年份:起页~止页 5. 专利 [顺序编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 顺序编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 顺序编号 专利号, 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第三讲文献检索与文献综述

第二,按文献的加工级别划分
• • • • 1.零次文献 2.一次文献 3.二次文献 4.三次文献
零次文献:也叫灰色文献,未经公开发
表或未交流于社会的文献。如私人笔记、日记、设
计草图、实验记录、文章草稿、会议记录、书信文书、以及档案等。其主要特 点是内容新颖,但不成熟,不公开交流,难以获得。
一次文献(Primary Document): 以著者本人的研究或研制成果为依据而创 作或撰写的文献,习惯上称做原始文献。
如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体现创作性。 其主要特点是内容新颖丰富,叙述具体详尽,参考价值大,但数量庞大、分散。
二次文献(Secondary Document):
将大量分散的一次文献经浓缩,加工整理, 编辑成目录、题录、文摘、索引等检索工具或 数据库。它体现高度的浓缩性。其主要功能是
纸介型文献
• 以纸张为载体的文献。又可分为手抄
型和印刷型两种。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
传统文献形式,是文献信息传递的主要
载体之一。
缩微型文献
• 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的文献。如缩微
胶卷、缩微平片等。这类文献的特点是
体积小、信息密度高、轻便、易于传递、
容易保存。缺点是使用时必须借助专门
的放大设备。
微缩胶片顾名思义,是把书籍或文字类出版物汇集 制作为一个小胶片。该胶片有16mm和35mm两种型号。 因为微缩胶片有保存时间长,便于查阅,方便分类 及在以后的电子化过程中占有绝对的优势。此种方法大 量的应用于图书馆、档案馆等机构中。 材料与规格 微缩胶片通常是用聚脂制成,原来也用乙酰代替。 16mm 的微缩胶片的微缩标准:1:20, 1:24, 1:32, 1:40, 1:42, 1:48, 1:96 35mm 的微缩胶片的微缩标准: 1:7.5, 1:10.5, 1:14.8, 1:21, 1:29.7 保存 微缩胶片在温度21°C,湿度50 %下可以至少保存500年
文献综述和文献检索

23
专著
2006-9-14
• 专著是著者对某一专题的系统性总结和作 者自己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总结。 • 主要内容通常已在期刊或会议上发表过。 也可包括一些未发表过的研究成果。 • 集中反映某一专题,系统性强。 • 与论文相比,书籍作为参考文献的作用相 对次要:
▫ 若是已发表过的成果:并不是首次出现,非 original,时间上也晚于学术论文。 ▫ 若是首次公布的成果:因未经同行专家匿名 评审,往往不能与高水平期刊论文相提并论。 ▫ 经典性专著自然不在此列。
• 简单地说,你的文献综述应当告诉别人三 件事:
▫ Why 、What & How
• 第一,我为什么要做这个题目
▫ (前言部分)why
• 第二,我读了哪些书,发现了哪些问题
▫ (主体部分)what
• 第三,我应当从哪里入手做我的毕业设计。
▫ (总结部分)how
• 找到的哪些资料是真正有用的,把它们 按照重要性排出顺序,放到参考文献中, 这个“书单”就是你今后做毕业设计时 的资料库,碰到问题,就要随时到这个 资料库中去寻求帮助。
文献综述的意义和目的
• 总结和综合该方向前人已经做了的工 作,了解当前的研究水平,分析存在 问题,指出可能的研究问题和发展方 向等,并且列出了该方向众多的参考 文献,这对后人是一笔相当大财富, 可以指导开题报告和论文的写作。
8
1、为什么要写文献综述?
• 撰写文献综述是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 的第一步。通过文献综述,对你所要 从事课题研究工作的背景有比较全面 和深入的了解,为制定课题研究内容、 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奠定基础。
19
文献资料分类
• 学术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著和其他专业书籍 • 学位论文 • 专利 • 未出版的技术报告和其他资料
文献综述与文献检索

文献综述与文献检索文献综述是指对特定主题领域内已经发表的文献进行全面、系统和批判性地总结、分析和评价。
它是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了解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探究研究问题的现状和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况。
而文献检索则是为了找到适合文献综述的相关文献,以支持研究工作的进行。
本文将分别介绍文献综述的步骤和文献检索的方法。
文献综述的步骤一、明确研究主题文献综述的第一步是明确研究主题,并确定相应的研究领域。
要选择一个明确具体的研究主题,避免过于宽泛或过于狭隘。
有了明确的研究主题,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文献检索和综述。
二、收集文献通过各类数据库、期刊、会议论文和专业书籍等途径,收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
需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图书馆、在线数据库、学术搜索引擎等。
同时,借助引文索引和同行评审,可以扩大文献的范围,获取更多的相关文献。
三、筛选文献在收集到的文献中,根据研究主题和研究目标进行筛选,排除与研究不相关或质量不高的文献。
筛选时可以根据文献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进行初步判断,初步确定是否符合研究要求。
四、阅读文献对筛选后的文献进行仔细阅读,理解文献的内容和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要深入理解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并将其与自己的研究主题进行对比和分析。
五、总结和分析文献在阅读过程中,将收集到的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
可以根据文献的内容进行分类,比较不同文献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发现研究的差异和共同点,并提炼出有效的信息,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做好准备。
文献检索的方法文献检索是为了收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并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文献检索方法。
一、检索词的确定根据研究主题确定检索词,包括相关的关键词、术语和同义词。
要选择权威的、与研究主题相关的词汇,以确保检索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二、选择检索工具文献检索涉及多种检索工具,包括图书馆目录、学术搜索引擎、在线数据库等。
根据研究需求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借助其提供的检索功能和检索策略进行文献检索。
3文献检索和综述

(三)按文献记录载体形式可分为: 1.印刷型文献——是信息的最主要的载体。 2.缩微文献 3.声像文献 4.电子数字 型文献——光盘文献和网络文献
二、文献检索的作用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项研究活动的时间比例表
60% 40% 20% 0% 选择课题 文献查阅 实施研究 论文撰写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7.70% 30.20% 52.80% 9.30%
2.一次文献 ——是直接反映事件经过,研 究成果,产生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如: 专著、科学论文、研究报告会议文献、专 利、档案等。
3.二次文献——指对一次文献加工、提炼、 压缩后得到的文献,是关于文献的文献。 如:辞典、年鉴、参考书、书目、题录、索 引、提要、文摘等 4.三次文献——指对前两类文献分析、概 括后撰写的参考性文献,是文献研究的成 果。如:动态综述、进展报告、专题评述、 数据、手册等。
1.选题 2.收集和积累资料 3.阅读综合和整理 4.写作
四、文献综述应注意的问题
1.定好题目 2.选好资料 3.整理资料 4.用好资料 5.拟定提纲 6.认真撰写 7.审核修改 8.标明出处
讨论
1.你认为在撰写文献综述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你认为在教育研究中, 文献检索与综述的作用是什么?应怎样才能做好 文献检索与综述?
(二)文献综述的基本结构与写法 正文 是综述的主要部分,系统地把所收集到的 文献资料的观点、做法进行叙述。内容一 般包括某个学科、某个专业、某个课题或 某项研究的历史、目前状况,主要观点、 措施和方法,突出成果、发展趋势。可以 介绍各种不同的观点,还有那些尚未解决 的问题,等等,让读者有更深入、全面的 了解。
专业文献检索与文献综述

专业文献检索与文献综述内容摘要:信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追求知识的迫切欲望也日益增长。
生活在信息时代,科技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方便,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多,从翻阅图书到上网搜索,在查阅知识的同时也在渐渐掌握更加便捷的方法,而文献检索就是一种重要的搜索手段。
学习文献检索可以让我们快速、有效地找到所需资料、文献,帮助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什么是文献检索,如何做到准确快速地查找所需知识,检索文献有哪些具体步骤等问题都是文献检索这门学科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文献检索检索步骤检索策略参考文献正文:文献检索课是一门以介绍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的查找方法和技巧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获取信息文献、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科研、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服务。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新的信息技术、网络信息资源、电子出版物的大量涌现,对读者自如地检索和利用各种(载体)文献信息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积极探索文献检索课教学新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检索信息、获取文献的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应了解有关文献检索的相关概念。
文献综述是对文献资料的综合评述,是在收集大量有关文献、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综合统计分析与评价,整理概括而成的反映某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学术论文。
文献综述的内容是:一、概念理解、界定及背景简介。
描述研究课题及其相关的概念或事物以及它们的来源及产生背景。
二、已有的研究成果简述研究课题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
三、本研究的意义。
简述研究课题在某一学科中的作用、应用及影响。
主要阐述研究课题所涉及的概念、方法、设计、研制等,将对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四、简要预测研究课题的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研究课题近年来所涉及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综合评价,预测研究课题的发展前景等。
撰写步骤:确定选题与研究重点;文献资料的搜集、跟踪与积累;分析、评价资料价值,进行筛选;整理资料,使之系统化;撰写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文献检索的途径与过程
一、文献检索的途径
文献检索途径:指利用什么样的工具,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文献检索 (一)文献检索的工具 1.书目 2.索引 3.文摘 (二)文献检索的方式 1.手工检索 途径/方式 方式: 途径 方式: 著者途径 题名(书名、刊名、篇名等)途径 分类途径(即按学科分类体系检索文献) 主题途径(如按关键词检索文献、按摘要检索文献等) 引文途径(即追踪检索文献)
二、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
(一)书籍(名著、专著、教科书、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普通读物) 书籍 (二)报刊(报纸和期刊,期刊:理论性期刊、情报性期刊、事业性期刊) 报刊 教育档案(教育年鉴、教育法令集、学术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教 (三)教育档案 育调查报告) 电子资源(图书目录、电子期刊、数据库) (四)电子资源
第三讲 文献检索与文献综述
1 2 3 4
文献检索的作用 文献的类型与分布 文献检索的途径与过程 文献综述写作
第一节 文献检索的作用
一、教育科学文献与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
文献: 文献:已经发表过的,或虽未发表但已被整理、报道过的那些记载着知 识的一切载体。 教育科学文献: 教育科学文献:记载着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 的载体。 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从大量的文献中检索出符合要求的文献的过 程。
第四节 文献综述写作
一、研究综述的构成
综述的书写格式比较多样化,除了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外,一 般还包括前言、主体、总结和参考文献四部分,其中前三部分系综述的正 文,后一部分是撰写综述的基础。 (一)前言 主要叙述综述的目的和作用,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和定义,简述所选 择主题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现状、争论焦点、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同时还可限定综述的范围,使读者对综述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二)主体部分 1.历史发展 按时间顺序,简述该主题的来龙去脉,发展概括及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其中梳理研究问题的发展阶段应该成为此部分写作的重点。通常,我们可 以把发展阶段划分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深化阶段。至于各阶段的起始 时间如何确定,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文献的数量变化进行判定;另一方面, 更为关键的是,我们,我们可以从那些“持不同意见者”的“新观点”作 为研究阶段的转折点。
二、文献检索的过程与方法
(一)确定检索的主题和范围 1.界定研究概念,确定核心概念 “校本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 2.列出与课题相关的概念 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管理;教师专业知识、教师 专业技能、教师专业情意;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专业成长等 3.确定检索范围 学科范围 时间跨度 语种分布 文献类型:期刊、报纸、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 4.选择检索手段 检索手段:手工检索或计算机检索 检索工具:书目,索引,文摘等
香港教育署:.hk 台湾教育网:http://www.twlearning.ner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美国教育部: 英国教育和技能部:/index.php 美国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所:/offices/IES 英国国家教育基金会:http://www.nfer, 美国教育资源信息中心: 美国教育研究会: 美国国会图书馆:http:// ③网络数据库 中国知识基础设施网络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库 超星电子图书
2.计算机检索 (1)联机检索 (2)光盘检索 (3)网络检索: ①搜索引擎检索,如Yweb 全球资讯网)检索,如国内外常见的网站如 中国教育部:/ 中国教育信息网:/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http://219.234.174.136/ 中国教育学会: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基础教育网: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2.研究现状 ①阐明该课题范围内当前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问题,尤其是该领域重要 作者与重要文献,应该成为文献综述写作中的重要参考。重要作者与重要 文献往往体现在该作者的作品比较频繁地被其他研究者引用;②阐明目前 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并作出理论解释,亮明作者的观点; ③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指出可能的 发展趋势;④阐明该课题研究当前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3.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预测 (三)总结部分 可以根据主体部分的论述,提出几条语言简明、涵义明确的意见和建 议;也可以对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做出扼要的概括,并提出作者自己的见 解,表明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于篇幅较小的综述,可以不单独列 出总结。
二、研究综述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撰写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综述应仅仅围绕研究问题,所引述文献应与课题直接相关。 2.文献综述应突出综述二字,尽量避免大量引文。 3.文献综述所引述文献应尽量是原文,尽量避免引用他人对原始文献的 解释或转述。 4.文献综述所引述文献应有所选择,尽量来自政府、专业学术研究机构、 有影响的正式出版物及有影响的专业人士。 5.文献综述所引述文献应有所选择,尽量是最近5至10年的。 6.文献综述所引述文献应有所选择,应尽量是重要文献 7.文献综述应有述评,对所引述文献应做提炼、分析,尽量避免对所引 述文献只作一般性简介。 8.文献综述应建立在大量文献检索、查询与阅读的基础上,做到资料翔 实,避免内容干瘪。
5.选择检索的方法 顺查法:以检索主题的研究发生时间为起点,逐步推进到目前新出版 的文献 逆查法:从课题的最新研究文献查起,逐年追溯到过去的文献 追溯法:以文章或专注末尾所附文献为线索,逐一追踪查找的方法 综合查找法: (二)搜索阶段 搜索相关文献,从中选择重要的和确实可用的资料分别按照适当顺序 阅读,并通过做摘录、卡片、读书笔记等方式搜集资料。 (三)加工阶段 从收集到的材料中提取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情报资料,主要包括:①剔 除假材料,取得重复、陈旧的过时材料;②根据研究需要评价资料的适用 性,保留那些全面、完整、深刻和正确阐明相关研究问题的资料,以及含 有新观点、新材料的资料;③对选定材料进行分类编排;④编制题目索引 或目录索引。
二、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一)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帮助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 题和确定研究方向。 (二)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三)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第二节 文献的类型与分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文献的类型
零次文献 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 式做出的实况记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也可视为 第一手文献。 一次文献 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 文、调查报告等。 二次文献 又称检索性文献,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包括摘录其 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 献。二次性文献以目录形式出现,如书目、期刊网目录。 三次文献 又称参考性文献,指在利用二次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一次 文献进行系统整体并概括论述的文献。即对同一类型文献所做的文献综述。
(二)文献综述中常见的问题 1.大量罗列堆砌文章 2.轻易放弃研究批判的权利 3.回避和放弃研究冲突另辟蹊径 4.选择性地探讨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