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检测

合集下载

23《核舟记》测试题

23《核舟记》测试题

23、核舟记(明朝魏学洢)姓名:班级:学号:一、指出加横线词的含义1、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有:可:;许: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

盈: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

修狭:4、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5、左手倚一衡木“衡”同6、其两膝相比者比:7、珠可历历可数也历历: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若:。

了了:9、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

为:10、八分有奇奇:11、虞山王毅叔远甫甫:12、罔不因势象形。

罔不:;因:;象:13、尝贻余核舟一。

贻: 14、盖大苏泛赤壁云。

盖:15、雕栏相望焉。

相望: 16、石青糁之。

糁:17、东坡现右足。

现: 18、如有所语。

语:19、佛印绝类弥勒。

绝类:。

20、矫首昂视。

矫:21、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

22、其船背稍夷。

夷:二、翻译句子1、苏、黄共阅一手卷译文:2、舟尾横卧一楫译文:。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译文: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译文:5、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译文:6、尝贻余核舟一译文:。

7、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译文:8、技亦灵怪矣哉译文:!9、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译文:10、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译文:三、回答以下问题1、能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2、最能表达作者对核舟的感情和态度的句子是!3、舟上并没有“赤壁”二字,你是怎么知道苏轼和朋友游的是赤壁?答:4、第二段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然后才介绍黄庭坚和佛印?答:。

核舟记考试题

核舟记考试题

《核舟记》测试题姓名学号一.填空(14分)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

《核舟记》作者是 (朝代) (人名)。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中的句子。

3、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6分)1盖.大苏泛赤壁云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3诎右臂支船4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5珠可历历数也 6高可二黍许7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8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3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4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四、下面是有关文中“核舟”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

(前两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8分)这件雕刻品取材于“大苏泛赤壁”的掌故,原材料只是一个“①”的桃核,雕刻者不仅把船上的人物雕刻得“②”,对船的雕刻也细致入微,如核舟中间部分有箬竹叶做成的船篷、③、雕着花纹的栏杆。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雕刻者④。

答案:一.填空(14分)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虞初新志》。

《核舟记》作者是明末(朝代)魏学洢(人名)。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苏轼__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

3、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6分)(务必要牢牢的按照课下注解解释)1盖.大苏泛赤壁云:表推测的句首语气词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同“又”3诎右臂支船:同“屈”弯曲4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高高的帽子5珠可历历数也:分明可数的样子 6高可二黍许:大约7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8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高起而宽敞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无不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表情形态。

语文八年级下《核舟记》同步检测试卷含答案

语文八年级下《核舟记》同步检测试卷含答案

语文八年级下《核舟记》同步检测试卷A组1.给加点的字注音。

罔.不( ) 贻.( ) 有奇..( )( ) 衣褶.( ) 诎.( ) 楫.( )壬戌..( )( ) 虞.山( )2.按要求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__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朝代)嘉善人。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________。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________________》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____________》中的句子。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奇巧..人( )(2)罔不因...势象.形( )( )( )(3)尝贻.余核舟一( )(4)盖.大苏泛赤壁云( )(5)高可.二黍许.( )( )(6)长曾不盈.寸 ( )(7)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8)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9)如有所语. ( )(10)其两膝相比.者 ( )(11)佛印绝类..弥勒( )(12)矫.首昂视 ( )(13)神情与苏、黄不属..( )(14)珠可历历..数也 ( )(15)若.听茶声然. ( )(16)其船背稍夷. ( )4.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2)诎右臂支船 ( )( )(3)左手倚一衡木 ( )(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 5.解释下列句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1)能以径寸之木. ( )(2)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以至鸟兽、木.石( )文曰.“初平山人”( )(3)明有奇.巧人 ( )(4)明有.奇巧人 ( )长约八分有奇. ( )长约八分有.奇 ( )(5)为宫室、器皿、人物 (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6)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启窗而.观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7)高可.二黍许 ( )珠可.历历数也 ( )(8)盖大苏泛赤壁云. ( )此中人语云. ( )6.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核舟记测试题 附答案

核舟记测试题 附答案

核舟记测试题附答案八年级语文(上)23课——《核舟记》试题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器皿(qì mǐn)罔不(wǎng bù)贻(yí)有奇(qí)黍(shǔ)箬篷(ruǎn péng)糁(sǎn)峨冠(éguàn)....髯(rán)yī zhé)qū)jí)jí)椎髻(zhuī jì)rén xūn)yú)山(shān)篆(zhuàn)XXX(zhāng)二、写出下列字的意思1.有奇巧(yǒu qí qiǎo)——有奇异的技艺2.罔不(wǎng bù)——没有不3.XXX(cháng XXX)——曾经赠送给我4.盖(gài)——表示推测或者强调5.高可二黍许(gāo kě èr shǔ xǔ)——大约有两个黍子那么高6.启窗而观(qǐ chuāng ér guān)——打开窗户观看7.箬篷覆之(ruǎn péng fù zhī)——用箬竹编的篷覆盖在上面8.雕栏相望焉(diāo lán xiāng wàng yān)——雕刻的栏杆相互对望9.XXX来,水波不兴(qīng fēng xú lái。

shuǐ bō bù xīng)——清风吹来,水面不起波澜10.石青糁之(shí qīng sǎn zhī)——把XXX撒在上面11.中峨冠而多髯者(zhōng é guàn ér duō rán zhě)——头戴高峨的帽子,胡须很多的人12.如有所语(rú yǒu suǒ yǔ)——好像有话要说13.其两膝相比者(qí liǎng xī xiāng bǐ zhě)——膝盖相互靠拢的人14.佛印绝类弥勒(fó yìn jué lèi mí lè)——佛手印,和其他的印章不同,是弥勒佛的印章15.矫首昂视(jiǎo shǒu áng shì)——仰起头,高视远方16.神情与苏、黄不属(shén qíng yǔ sū。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同步测试及答案解析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同步测试及答案解析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同步测试及答案解析一、字词书写1.给加点的字注音。

罔.不(_____)贻.(_____)有奇..(_____)(_____)衣褶.(_____)诎.(_____)楫.(_____)壬戌..(_____)(_____)虞.山(_____)二、选择题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中/轩敞者/为舱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3.指出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为宫室、器皿、人物。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为字共三十有四。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为.宫室、器皿、人物/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盖大苏泛赤壁云./此中人语云.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D.若.听茶声然/皆若.空游无所依5.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B.石青糁之。

C.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D.居右者椎髻仰面。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本文属事理说明文。

全文的结构为“总—分—总”,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B.本文节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虞初新志》。

C.题目“核舟记”中的“记”表明了文章的体载,在这里有摹写的意味。

D.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王叔远送给本文作者的“简桃核修狭者”所刻成的小船。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具答之。

B.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

C.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三、课文理解8.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________编辑的《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明朝人。

文章全面如实地写出了核舟的全部人和物,是一篇________(体裁)文。

(2)“核舟”的主题是“__________”,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文言文试题—《核舟记》

中考文言文试题—《核舟记》

中考文言文试题—《核舟记》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然后回答问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 这两段文字选自《核舟记》,该文的体裁是____;核舟雕刻的是_______的故事。

2. 第一段说明雕刻人的生活时代、姓名和____,引出核舟的______。

第二段说明核舟的______和_______。

3. 画线句采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

4.给下列加点的“许”字选择正确的义项(只要填序号)。

(1) 高可二黍许( )
(2)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
(3) 曳屋许许声( )
(4) 杂然相许( )
A. 赞同
B. 答应
C. 上下、光景
D. 拟声词
5. 翻译:尝贻余核舟一。

译文:__________
[题解]
试题设计分两部分:1~3题,考查文体特点及对内容的把握;4~6题,考查词义及句义。

参考答案:
第1题说明文大苏泛赤壁(或:苏东坡游赤壁)
第2题精湛(或:高超)技艺来历大小(或:体积) 格局(或:结构,构造)
第3题列数字
第4题 (1) C (2) B (3) D (4) A
第5题 (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核舟记同步测试

核舟记同步测试

核舟记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二黍.许()罔.不()贻.余()箬.篷()糁.之()轩.敞()多髯.()衣褶.()弥.勒()倚.之()一楫.()椎髻.()篆.章()壬.戌.()()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罔不因.势象.形。

因:象:(2)尝贻.余核舟一贻:(3)箬篷覆之.之:(4)雕栏相望焉.焉:(5)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矫:不属:(6)其船背稍夷.夷:(7)细若蚊足,钩画了了..了了:(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盈:3.给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

4.指出下列各字在句中的意思。

5.找出下列通假字,写出本字。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2)诎右臂支船通(3)左手倚一衡木通6.填空(1)《核舟记》选自清朝编著的《》,作者,朝人,全文全面如实地写出了核舟的全部人和物,属于一篇文。

(2)“核舟”的主题是,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

”左边的刻字出自,右边刻字出自。

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一句话是。

作者对核舟技艺发出赞叹之情的语句是。

7.下列语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中轩敞者/为舱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E.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8.对下面句子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尝贻.余核舟一。

(赠)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看见)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异、奇妙)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尚、竟然)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10.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A.中轩敞者为舱B.通计一舟,为人五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11.文言虚词“之”一般有下列几种用法:A.代词,代指人物、事B.语气助词C.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D.动词,可译为“去”、“往”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各是什么用法?将序号A、B、C、D分别正确填入句后。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核舟记》专项训练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核舟记》专项训练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核舟记》专项训练一、课内阅读1.阅读《核舟记》选段,回答各题。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①高可二黍许.:_____①水波不兴.:_____①如有所语.:_____①佛印绝.类弥勒: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苏、黄共阅一手卷。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3)选文第一段中第一句话所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______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

(4)选文第二段中细致描写黄鲁直“如有所语”,佛印“神情与苏、黄不属”,“珠可历历数也”是为了说明什么?试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扣核舟的主题对船头的情景进行生动具体的描摹。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4、技亦灵怪矣哉!
① ② 课文作者___,选自______,介绍了 ③ _______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所说明的核舟的主题是_ ④ _____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文中对
核舟所刻___、____、____等描摹细致入微,形神兼备。 ⑤ ⑥ ⑦
⑧ ⑨ 文章按___________结构,按___顺序和_ __顺序说明,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先概括介 10 12 13 14 11 绍,然后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具体顺序说明,最后归纳小结。重点明确,紧
11、佛印绝类弥勒 12、舟尾横卧一楫 13、其人视端容寂 14、其船背稍夷 15、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16、钩画了了 17、其色墨 18、其色丹 19、为人五;为窗八 20、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七、抄写并翻译句子。 1、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 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 者为之。
器皿 罔不因势象形 尝贻 八分有奇 二黍许 箬篷 髯 石青糁之
不属

椎 髻 舟楫

1.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 2.石青糁之。 3.中峨冠而多髯者 4.椎髻仰面 5.石青糁之
三、解释下列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而 启窗而观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径寸之木 之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其两膝相比者 其 其人视端容寂
为宫室:
中轩敞者为舱: 东坡右手执卷端:
其人视端容寂:
其两膝相比者 其船背稍夷
佛印绝类弥勒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指出通假字
诎右臂之船:
手倚一衡木: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舟首尾长约八室、器皿、人物 3、罔不因势象形 4、尝贻余核舟一 5、盖大苏泛赤壁云 6、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7、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 8、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9、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0、其两膝相比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