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多联与数码多联的区别

合集下载

交流变频多联机和直流变频多联机的原理

交流变频多联机和直流变频多联机的原理

交流变频多联机和直流变频多联机的原理交流变频多联机和直流变频多联机的原理交流变频多联机和直流变频多联机的原理常规空调的制冷能力随着室外温度的上升而下降,而房间热负荷随室外温度上升而上升,这样,在室外温度较高,本需要空调向房间输出更大冷量时,常规空调往往制冷量不足,影响舒适性;而在室外温度较低时,本需要空调向房间输出较小冷量,常规空调往往制冷量过盛交流变频多联机和直流变频多联机的原理变频空调的控制特点(一级)适应负荷的能力(二级)常规空调的制冷能力随着室外温度的上升而下降,而房间热负荷随室外温度上升而上升,这样,在室外温度较高,本需要空调向房间输出更大冷量时,常规空调往往制冷量不足,影响舒适性;而在室外温度较低时,本需要空调向房间输出较小冷量,常规空调往往制冷量过盛,白白浪费电力。

而变频空调通过压缩机转速的变化,可以实现制冷量随室外温度的上升而上升,下降而下降,这样就实现了制冷量与房间热负荷的自动匹配,改善了舒适性,也节省了电力。

变频空调调节制冷量的原理:•定工况下,制冷量与制冷剂质量流量成正比,即Q=q.m式中:Q-制冷量q—制冷剂单位质量制冷量m-制冷剂质量流量一定工况下,制冷剂质量流量与压缩机转速成正比例函数关系,即m=f(N)式中:f-制冷剂质量流量与压缩机转速的函数关系,不同结构的压缩机此关系式不同N-压缩机转速综合上两式,就可以通过调节压缩机转速实现空调制冷量的调节,这正是直流或交流变频空调变频能量调节的原理。

.温度调节方法(二级)以制冷状态为例,达到设定温度压机停,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1度,压缩机重新开启。

变频空调的温度调节方法,室温每降低0.5度,运转频率就降低一档,相反,室温每升高0.5度,运转频率就升高一档,即室温越高,运转频率越大,以便空调快速制冷,室温越接近设定温度,运转频率就越小,提供的制冷量也越小,以维持室温在设定温度附近,温度波动小。

启动、运转性能(二级)常规空调以定频启动、定速运转。

数码多联与变频多联两种技术的比较

数码多联与变频多联两种技术的比较

数码多联与变频多联两种技术的比较1.1 工作原理 1.1.1变频:压缩机的容量是通过变频压缩机马达的转速改变的。

当室内负荷要求提高时,压缩机马达的频率随之增大,从而导致马达转速更快,容量更高。

同样地,当室内负荷要求随之降低时,压缩机的频率减小,从而使容量降低。

1.1.2格力数码涡旋:压缩机容量是通过涡旋盘的周期性啮合与脱开来改变的。

寿命长,机械性能好。

当外部电磁阀关闭时,数码涡旋象标准型压缩机一样工作,容量达到100%,当外部电磁阀打开时,两个涡旋稍微脱离。

此时压缩机无制冷剂被压缩,从而也无容量输出,其不同容量输出时的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中说明了输出容量分别为10%、50%、100%时的数码涡旋压缩机的变容量的原理。

以一个20s 的循环周期为例,如果PWM阀(数码涡旋无级能量调节阀)关闭(涡旋盘加载)2s,打开(卸载)18s,其容量输出就是10%;如果PWM阀关闭10s,打开10s,其容量输出就是50%;如果PWM阀关闭20s,其容量输出就是100%。

加载时间占循环周期的比例可以在10%到100%范围内任意改变,从而引起输出容量的改变。

1.2容量输出 1.2.1变频压缩机的工作频率级别范围在30赫兹到117赫兹间,调节范围在50%-130%之间[2]。

以一台10P的变频室外机为例,内部有两个5P压缩机,一台为普通的定速控制,一台为变频控制.。

当负荷在5P以下时,变频压缩机启动并根据容量大小变化调节其输出量。

当负荷逐渐增大到5P以上时,定速压缩机全负荷运转,变频压缩机仅输出其不足部分。

当负荷在10P以上时,室外机为几台8P或10P模块并联而成,仅有一台变频室外机,其它的室外机内均为定速压缩机。

这样,当5P压缩机的最小容量级别为25%时,10P的最小容量级别则为12.5%,20P则为6.25%,即存在模块越多,其最小容量级别越小的特点。

但其负荷可调容量级别是有限的,其输出是间断的。

而且,当室内负荷突然从小变大时,压缩机的频率增加需要经过中间过渡段。

多联机的性能和分析

多联机的性能和分析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特点以及设计分析俗称“一拖多”,指的是一台室外机通过配管连接两台或两台以上室内机,室外侧采用风冷换热形式、室内侧采用直接蒸发换热形式的一次制冷剂空调系统。

多联机系统目前在中小型建筑和部分公共建筑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一、多联机系统的特点多联机与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节约能源、运行费用低。

②节省占用空问。

③控制先进,运行可靠,维修方便。

④机组适应性好,制冷制热温度范围宽。

⑤没汁自由度高,安装和计费方便。

二、多联机技术多联机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通过对制冷工质流量的有效控制实现压缩机和系统的变容量运行。

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有两种:一类是变频多联机技术第二类则是数码涡旋多联机技术,(1)变频多联机( VR V)技术是指单管路一拖多空涧热泵系统的室外主机调节输出能力方式:①通过改变投入工作的压缩机的数量来调节主机的容量,进行主机容量的粗调节。

②通过变频装置改变变频压缩机输入频率来改变压缩机的转速,进行主机容量的细调节。

通过粗细配合,可以使室外主机输出能力连续线性调节。

变频多联机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日本,以东芝、大金.三菱.日立等几个著名品牌为代表。

国内厂家一般均是与其合作生产,如海尔、海信、日立等。

(2)数码涡旋技术有一独特的性能称为“轴向柔性”。

这一性能使固定的涡旋盘沿轴向可以有很少量的移动,确保用最佳力使固定涡旋盘和动涡旋盘始终共同加载。

在各操作条件下将这两个涡旋盘集合在一起的这一最佳力确保了数码涡旋技术的高效率。

活塞安装于顶部固定涡旋盘处,确保活塞上移时顶部涡旋盘也上移。

在活塞的顶部有一调节室,通过0.6mm直径的排气孔和排气压力相连通外接电磁阀连接调节室和吸气压力。

电磁阀处于常闭位置时,活塞上下侧的压力为排气压力,弹簧力确保两个涡旋盘共蚓加载。

电磁阀通电时,调节室内的排气被释放至低压吸气管。

这导致活塞上移,顶部涡旋盘也随之上移该动作分隔开两涡旋盘,导致无制冷剂质流量通过涡旋盘。

变频多联机中央空调和水冷的中央空调的优劣势在哪里

变频多联机中央空调和水冷的中央空调的优劣势在哪里

变频多联机中央空调和水冷的中央空调的优劣势在哪里?
1,变频施工简单,水冷要有配套的水冷系统,水系统安装麻烦2,变频能够分户控制,按需制冷或制热,水冷系统一开全开,舒适性和节能型都不如变频多联机
3,变频多联机系统能够很方便的实现分户计费功能,水冷系统计费相当麻烦
4,变频多联机安装方便,不需要专门的机房,水冷需要独立的制冷机房,并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看守和维护
5,一套变频多联机能够满足制冷制热需求,水冷系统需要再加一套制热系统
6,变频系统设计简单,水冷设计复杂,需要复杂的水力平衡计算以及各种调节阀
7,变频系统对安装队伍的技术素养要求较高,如何保证管路系统不堵不漏,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

8,使用新冷媒(R410A,R407C等)的变频多联机如果在使用中冷媒泄漏,那么需要更换掉整个系统里的冷媒。

这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多联机变频与数码的比较

多联机变频与数码的比较

变频与数码的比较总体节能性不如变频变频多联机、1.变频器的损耗根据厂家产品质量有较大差异,一般约为2%-6%;2.额定负荷效率低于数码涡旋;3.在通常运行的大部分负荷时(30-60%)范围内变频要高于数码涡旋; 4.实际使用时,在部分负荷下蒸发温度要高于变频多联机(除湿性能不如数码涡旋);数码涡旋多联机:1.卸载功率消耗约为满载功率的10%,(谷轮公司数据);我们实测数据约为600/4500=13% 2.额定负荷效率100%运转,无卸载损耗,效率高于变频多联机; 3.在部分负荷时,数码涡旋的损耗较大,大部分情况下要效率低于数码涡旋;如25%负荷:损耗比例为0.75*10/(0.75*10+0.25*100)=23%;50%负荷:损耗比例为0.5*10/(0. 5*10+0. 5*100)=9.1%;60%负荷:损耗比例为0.4*10/(0. 4*10+0. 6*100)=6.3%;75%负荷:损耗比例为0.25*10/(0. 25*10+0.75*100)=3.2%;4.实际使用时,在部分负荷下蒸发温度要低于变频多联机;低温制热能力不如变频变频多联机 1.制热能量衰减要小于数码涡旋多联机(环境温度降低时,压缩机频率升高,制冷剂质量流量增大,产生更大的制热量。

2.在-15℃制热量仍可达到额定值的60%,在-20℃制热量仍可达到额定值的40%。

3.除霜时间更短,约为数码涡旋多联机的1/3,除霜损失减少;数码涡旋多联机 1.制热能量衰减要远远大于变频多联机(因本质上属定频机,质量流量不可能再增大);2.在2℃制热量已经衰减到额定值的75%,室外气温为0℃时,制热量约为额定值的60%。

-7℃以下时不足40%,-15℃时已不能正常运行;3.除霜时间更长,除霜损大;运行可靠性不如变频多联机变频多联机 1.变频压缩机及变频技术是一项成熟技术,在日本已有20年以上的成功经验,目前几乎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该机在运行,已经经过实践检验。

数码多联空调优点

数码多联空调优点

数码多联空调系统优点数码多联空调系统的运行原理数码多联空调系统是简单的风冷冷风系统,一台外机通过冷媒配管可以连接多台形式不同的内机,外机能力输出根据内机需求变化而变化,不需要复杂的水系统和机房。

1、压缩机优势采用先进的数码多联变容量压缩机采用世界首创的PWM(脉冲宽频调节)数码多联压缩机,可按负载的大小自动控制制冷制热容量,能有效的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压缩机发展趋势空调压缩机的发展趋势如右图所示:麦克维尔数码中央空调系统MDS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数码多联压缩机。

数码多联压缩机是在变频变压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开发的新一代高科技多联机系统,并且已成为当今压缩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码变容原理DVM系统的数码多联压缩机,通过PWM阀(脉冲宽频调节阀)可按负载的大小自动控制制冷制热容量输出,能真正有效的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

数码变容量技术的精华在于本身容量调节的简单性,数码多联压缩机具有“轴向柔性”的特点,“轴向柔性”允许涡旋盘在轴向可以移动非常小的距离(1mm)。

而这一过程是通过一块精密的控制板控制PWM阀的动作来实现的。

当定涡旋盘向上移动时压缩机无质流量通过,此时压缩机容量为零,即“卸载状态”;而“负载状态”则是涡旋压缩机正常运行时的状态,其容量为100%。

数码多联压缩机是通过不断的变换定涡旋盘的升起和啮合,即改变负载和卸载的周期时间来实现容量调节的。

PWM阀定涡旋盘(可轴向移动)动涡旋盘(绕轴旋转)2、优越性(与变频比较)更节能数码多联系统通过数码涡旋压缩机的容量输出范围是10%~100%。

这是工业领域内最宽广的范围并且在这一范围内可以无级输出任何容量,相比变频技术的分级输出,更进一步的保证了温度的控制精度。

室温控制精确到干球温度±0.3℃。

同时大范围的容量调节可以提高压缩机的季节能效比。

压缩机开开停停的运行方式将比正常连续运行消耗更多的能量,而MDS大调节范围减少了开停的次数。

损耗更小数码多联系统在负载状态下压缩机消耗满负荷功率,但在卸载状态下压缩机是无负载空转,大约为满负载功率的10%左右,其变换损耗只有5%左右。

变频多联中央空调与传统中央空调的比较运行费用

变频多联中央空调与传统中央空调的比较运行费用

冷却塔冷却水冷冻水风柜系统复杂冷用燃制系统主要设备构成:或燃气水冷式冷水机组、锅炉、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冷却塔、膨胀水箱、平衡阀、闸阀等等管路系统:主机和末端设备之间通过复杂的管路系统连接。

B.变频多联机系统集水器系统只有室内机和室外机组成;室外机和室内机之间由细小的冷媒铜管连接;制冷和制热由一台室外冷媒铜变频遥中控央空调相对传统中室央空内调具有以下优势:节能原理:空调机组系统最主要的能耗为压缩机功变频多联中央空调与传统中央空调比较概述三菱电机CITYMULTI变频中央空调是由日本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于1984 年开发并投入生产销售的一种新型中央空调技术,她克服了传统的水系统中央空调的许多弊端,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及独到之处。

经过十几年的应用与发展,该项技术日益完善与成熟。

在日本、新加坡等能源比较稀缺的国家,变频中央空调更是倍受关注,超过一半以上的项目都选用变频中央空调。

近几年在中国,变频多联系统也以压倒性的优势逐渐在取代传统水机市场。

系统分析A.传统中央空调系统制冷:水冷冷水机组+末端设备制热:燃气或燃油锅炉+末端设备压缩机的功耗与电机转速系统简单,安装方便,变频简单,安装方便,变频节能安静舒适,且智能化程度非常高三次方成正比,而电机的转速是与输入频率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压缩机的功耗与频率的三次方成正比的。

运行费用空调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满负荷运行的时间很短,一般只占全年运行时间的1~3%,其余时间都是在部分负荷下运行的,而其中又有80%以上的运行时间是在30%~70%这个部分负荷段之间。

因此衡量一个空调产品节能性的好坏,其部分负荷的COP值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CITYMULTI变频中央空调为三菱电机最新一代的变频中央空调,其部分负荷COP值远远高于其他变频厂家。

计算依据:1、方案一、CITYMULTI变频多联空调,室外机总制冷量:2565KW;2、方案二、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2 台360RT,总制冷量:2531KW;3、本比较仅考虑夏季制冷,运行时间为4月~11月,10h/日,22日/月。

MDS数码变容量多联机组与变频多联机技术..

MDS数码变容量多联机组与变频多联机技术..

静态过热度变化
电子膨胀阀的过热度是通过控制器人为设定的,系统 的实际过热度是由传感器采集控制点的参数进行计算得 到的,所以不产生此类问题。
●系统调节的智能性:热力膨胀阀对于过热度的控制是基 于目前控制点的状态,由充注工质的特性所决定,它无法 对系统的变化趋势作出判断。电子膨胀阀的控制逻辑, 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它不仅可以对系统目前的状态进行 调节,而且可根据过热度的变化率等参数对系统的特性 进行判别,针对不同的系统变化趋势采用相应的控制手 段。因此其对于系统变化的反应速度和针对性较之热 力的膨胀阀优越。 3. 反应速度 热力膨胀阀的驱动是利用了充注工质的热力特性, 因此,其开闭性具有以下特点: (1) 反应的灵敏性和开闭动作的速度较慢。 (2) 一般而言,热力膨胀阀的开启与关闭的速度相对一致 (3) 在机组启动过程,存在静态过热度。热力膨胀阀的过 热度(SH) 由静态过热度(SS)和开启过热度(OS) 组成,由 于静态过热度的存在,会产生在启动过程中膨胀阀开启的 延迟倾向。
• 工作原理 1、手动节流阀
与截止阀的区别: (1)阀杆采用细牙螺纹
(2)阀芯为针型或具有V形缺口的锥体
2、孔板
最新的孔板节流机构采用双孔板型式
高压液体 (高压液体)
饱和液体 (近饱和液体)
湿蒸汽 (湿蒸汽)
孔板按满负荷设计:过冷液体——饱和液体——湿蒸汽 低于满负荷时:过冷液体(但冷凝压力降低)——近饱和液 体——湿蒸汽
2. 过热度的控制
●过热度的控制点:热力膨胀阀而言,只控制蒸发器出口的过 热度。电子膨胀阀在半封闭及全封闭压缩机系统中,控制 点可设在蒸发器进、出口、压缩机吸气口,即可控制压缩 机的吸气过热度,以保证压缩机的效率。
●过热度的设定值:热力膨胀阀,过热度设定值为2℃~8 ℃可 调,但仅一个温度值。电子膨胀阀的过热度可人为设定多值, 如蒸发器出口过热度设为6 ℃,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则可设定为 15 ℃,十分灵活。 ●非标准工况下过热度控制的稳定性:热力膨胀阀的过热度 设 定值均为标准工况下的设置,而由于充注工质的特性原因,当 系统偏离标准工况时,其过热度往往会随着冷凝压力等的变化 而偏离设定值,这不仅会造成系统效率的下降,而且会引起系统 的波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码多联机组与变频多联机组的优缺点对比 数码, 优缺点, 变频, 联机数码多联机组与变频多联机组的优缺点对比项目 稳定性数码多联 稳定可靠,控制简单 数码压缩机 100%输出时效率等同定频变频多联 技术先进、控制复杂、调节精确 运行频率可以在 15-130HZ 间调 节,输出平稳、波动少输出调节压缩机,10%-100%间输出时,伴随着 卸载/负载有一定的波动电控所需要电控器件少,仅比普通定频空调 增加了变频驱动系统,滤波器、电 多一个卸载电磁阀 抗器、大电容等电器元件 交流变频电机效率接近于定频压 数码压缩机 100%输出时效率等同定频 缩机; 直流变频电机效率高于交流 压缩机,10%-100%间输出时,因卸载 变频、定频机、数码机.但变频压 运转同样消耗功率,效率会有所下降, 缩机并不是每个频率点运行的效 且容量输出越少效率越底 率都一致, 一般中间频率段运行的 效率会更改。

节能干扰 本质区别EMC 干扰少变频器的存在,有一定干扰压缩机其容量调节方式不一样交流变频多联机组与直流变频多联机组的优缺点对比项目 稳定性 电机交流变频 输出平稳 转子为导体,属感应电机,有感应电流直流变频 闭环控制,输出更平稳 转子为永磁体,无感应电 流, 有整套变频驱动系统,同 时还有电流互感器 比交流少一次电流转换, 且没有涡流损耗,节能优 势明显电控有整套变频驱动系统节能比定频机多两次电源转换,但输出精确 调节,效率与定频相当【数码涡旋 VS 变频多联】 在家用中央空调迅速启动的大盘中, 多联机表现尤为突出, 特别是在以上海地区为重点市场 的华东地区,已经可以用“趋势”这个词来表达多联机的发展势头。

据一项在上海及周边地区 的调查分析,多联机、风管机、冷热水机组、单元式机组分别占到此类市场的 70%、13%、 12%、5%。

众所周知,在目前的变冷媒多联机组产品市场中,变频多联机组凭借多年积累的市场优势, 已经占据着绝对领先的市场份额,并且在业内、业外拥有了相当不错的品牌知名度。

然而就 在变频多联产品“一览众山小”时, 美国谷轮公司在中国市场也推出了以应用数码涡旋技术为 核心的数码多联机组(Digtal Variable Multi)。

同时,由于国内家用空调市场的竞争局势变幻,尤其是行业整体利润的一再下降,一些 家用空调生产商也纷纷将目光瞄准了迅猛增长的商用空调产品, 并逐步开始了在商用空调产 业中的摸索。

其中,面对自身比较熟悉的一次冷媒市场的巨大需求,显然在变冷媒流量产品 上打造自身的竞争力是更为切合实际的,于是也就在市场中迅速刮起了一股“数码”热潮,从 三星、美的到格力、奥克斯,到后来的中央空调行业的巨头麦克维尔,再到天加、国祥都纷 纷加入了“数码”的阵营中,一时间,变频多联机组似乎正在面临着数码多联机组的“夺权” 之势。

那么,目前,作为暖通行业的“关键环节”的设计师们如何认识变频多联机技术和数码 涡旋多联机技术?变频多联机在项目应用中存在哪些问题?数码涡旋多联机在项目应用中 存在哪些问题?变频多联机和数码多联机哪种节能效果好一点?设计师们对于变频多联机 技术和数码涡旋多联机技术各自的发展前景怎么看? 设计师们想给给变频多联机企业和数 码涡旋多联机企业提哪些建议? 本期[设计沙龙]栏目[数码涡旋 VS 变频多联]专题,得到了全国各大设计院的暖通设计专 家们的积极参与,由于版面原因,我们只能选录 24 位具有代表性的设计院专家的观点与大 家分享。

寿炜炜 副总工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我们院设计的变频多联机项目和数码涡旋多联机项目是非常多的, 变频多联机项目相对要多 一点。

变频多联机技术和数码涡旋多联机技术各有千秋,各有优势。

数码涡旋多联机的优点 主要是不变频,所以不会产生电磁干扰,因而对电网的污染小,对其他电器的污染也小。

另 外数码涡旋的制热性比较好, 冬天的制暖效果比较明显。

它的缺陷就在于部分负荷制冷效率 比较低。

变频多联机技术运用得比较多,它的优点主要是部分符合制冷效率比较高,可以达 到 40%~70%。

其最大的缺点就在于容易产生电磁干扰,对电网的污染比较大。

如果要克 服这个缺点就需要增加其他一些设备, 这样的话成本就要提高了。

这两种技术的节能效果差 不多,不能用绝对的标准来衡量。

在上海,做得比较好的变频多联机品牌主要有日立、三菱 电机、大金等,做得比较好的数码涡旋多联机品牌主要有三星、奥克斯等。

因为上海市场的 包容性比较大,很多品牌在上海都有生存空间,价格高低不等,品质也参差不齐。

现在这两 种技术都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的相对位置的问题,如距离、高差等, 因为距离远了,制冷效果就会变差。

现在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依靠缩短距离。

现在关于制冷 效率的一些标准也在酝酿中,我们期待这样的规范早日出台。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 朱伟民 高工 变频多联机技术和数码涡旋多联机技术在我们的工作中是经常涉及到的, 其中变频多联机项 目要多一点。

我们近期设计的变频多联机项目主要有佳苑别墅群、鼎固大厦等,数码涡旋主 要是绿地世纪会所等。

变频多联机品牌主要是大金、三菱电机、东芝、日立等日资品牌,数 码涡旋多联机品牌主要是艾默生、三星、美的等,格力和麦克维尔也有投入数码涡旋领域。

在市场上,这两种技术的表现和发展都不错。

由于变频多联机技术应用的时间比较早,发展 时间比较长,所以相对来说比较成熟。

大金、东芝、日立等企业在变频多联机技术的研发和 投入力度都比较大,这些企业在竞争的同时也取长补短,促进了技术的创新和产品的更新, 因此相对来说,变频多联机在技术基础、研发力量、市场占有率等比较有优势。

此外新冷媒 在变频多联机中的运用也比较多。

但变频多联机也有其不足之处,如防电磁干扰能力差等。

数码涡旋多联机的优点比较明显,如控温精确、电磁干扰小、冬天制暖效果好等,但由于发 展的时间比较短,还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所以目前来说市场占有率要比变频多联机小。

总 的来说, 这两种技术的市场前景都比较广阔的。

希望以后数码涡旋多联机企业加大市场开发 力度和研发力度,相信数码涡旋多联机技术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了。

黄翔 高工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在我以前的工作中,变频多联机项目接触过一些,但数码涡旋多联机技术涉及的不多。

在我 设计的项目中,变频多联机技术大多数只应用在局部房间,如南京的中级人民法院,整个建 筑都采用变频技术的很少。

和一般的中央空调相比,这两种技术的共同优点有:①节能。

节 能是它们的主要优点之一。

②便于独立控制。

多联机技术可以实现各室内机的集中管理,采 用网络控制、系统管理,这使得控制更加灵活。

这避免了一般中央空调的专人控制的麻烦。

③投资可以预留。

使用这两种技术的工程项目不需要一次性购买所有设备, 可以在使用的时 候再去购买, 这可以减少首期支出。

这两种技术的缺陷就是室外机容易短路, 造价也比较高, 新风系统相对差一点。

对于这两种技术本身的比较,我们现在还没有形成什么结论,在节能 效果的比较方面也没有数据性的资料来证明哪个更节能。

现在变频多联机品牌主要有大金、 东芝等,数码涡旋多联机品牌主要有三星、美的、海尔等。

浙江城建设计研究院 包士方 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我接触设计的以变频多联机项目居多, 典型的项目就是杭州市拱墅区工商局办公楼, 工程大 概 4 000m2 左右。

总的来说这两种技术在能源调节方面是一样的, 只是数码斡旋技术是通过压缩机的变容量加 载负荷比例来调节的,而变频多联技术是通过改变压缩机的数字频率来调节的。

从空调服务方面来说,如果一个空调系统横跨 10~20 个房间,若在有局部区域(房间)不工 作的情况下,数码压缩机在此区域内的功率可以减少,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能源,另一方面 产生自动控制的效应。

变频技术在使用上的弊端是会产生协波,对室内的其他设备,尤其是高精度的家电,可能有 些影响。

而数码斡旋不会产生协波,只是其本身的变频器在使用时要消耗一部分电能。

变频的优点是,在机组启动时压缩机的功率可以一级一级加载,通过调节频率逐步。

而数码 机要么全启动要么全停。

是相当于脉冲的工作状态。

在项目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变频多联要应用在特别的场所,比如,要对协波要求小一点。

数码,就像家用分体式空调一样,可以使用所有机组中的一部份。

从节能方面讲,主要取决于生产厂家,从理论上讲数码斡旋的节能效果大于变频机组。

在实 际运用过程中两者的区别不大。

主要差别是变频器本身消耗掉一部分能量。

两者的能量对比 主要是数码机组的室内机和室外机的总功率大小与变频器自身消耗量多少的比较。

其实一个机组是一个整体效应,并不是一方面所能觉得节能与否的。

目前变频多联机品牌以日产品牌居多,由于日本 80 年代就开始对变频多联机的研发,所以 在这方面起步较早,经过多次、深层次的改进,在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主要品牌有大金、 东芝、日立、三菱电机、松下等,数码多联机的品牌主要有韩国的三星、国产的美的及奥克 斯。

这两者都有自己的优势,也就是说有自己的研发基础,在今后的发展中是互相竞争的双方, 前景还是相当不错的。

建议:1、在国家对节能越来越重视的今天,空调是生活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空调的节能 效应也应该成为众多企业提升的重要一点。

2、日本类产品,在机型样本的功率标注上,对 输入功率的标注不太明确, 而往往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是有很大区别的, 输入功率还包括多 方面的损耗方面。

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 总工 艾为学 无论数码涡旋多联机还是变频多联机项目应当说其共性是: 设计布置简便、 多采用环保冷媒 R410A、能效比高、计费方便等优点。

而数码涡旋多联机无电磁干扰、控制系统简单又是其 具有的优点。

从业主选用角度无非关心的是:性价比、安装质量、服务水平和品牌等因素。

3、从设计角度看,厂家提供资料的不完整性制约了设计的正确选用,主要表现为:① 提供 室外机冷量的条件,交待不清,如有的商家说明性能依据是管长 5m,室内外机高差 0m; 有的商家说明性能依据是等效管长 5m,室内外机高差 0m;还有的商家则未作任何说明。

②能力修正曲线或表格缺乏,因厂家争相说明可敷设有最大的管长(如最长 175m) ,有更大 的室内机高差、 有更大的室外机和室内机高差……, 显然, 加大上述数值会导致冷量的减少, 即能效比的下降,至于应如何修正,具体为多少却难以知之。

③第一个分歧管后最大长度相 当部分厂家未能提供。

④室外机置于室内机上方或下方的差异,未能很好论述,有的商家仅 仅表述为高差数值的区别; 有的商家则未反映二者的区别。

⑤室外机与室内机容量之比不断 加大,显然容量比不断加大,只能反映该厂家技术于冷媒分配、回油方面具有优势,但是为 确保冷媒分配和回油,还是应有一个合理数值,不能在设计中误导设计按照高值选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