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SR液体二氧化硫生产控制分析规程

合集下载

液体二氧化硫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分析及安全控制

液体二氧化硫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分析及安全控制

液体二氧化硫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分析及安全控制液体二氧化硫生产的危险源分析在液体二氧化硫的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危险源。

这些危险源可能对生产设备和人员造成潜在的危害,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本文将就液体二氧化硫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源进行详细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腐蚀风险液体二氧化硫是一种强酸性的化学物质,具有很高的腐蚀性。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二氧化硫的泄漏和排放,以避免对设备和人员造成腐蚀危害。

为防范腐蚀风险,需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耐腐蚀材料制造生产设备和管道,特别是接触液体二氧化硫的部位应使用高耐腐蚀材料。

(2)定期对生产设备和管道进行腐蚀检查和维护,发现腐蚀问题及时处理。

(3)工作人员应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如耐酸碱手套、防护眼镜、面罩等,确保个人安全。

2.高温高压风险液体二氧化硫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存在潜在的危险性。

高温可能导致设备疲劳和材料变性,高压可能增加设备破裂和爆炸的风险。

为防范高温高压风险,应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设计生产设备和管道,确保其能够承受高温高压的工况条件。

(2)在设备上安装温度和压力检测仪表,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变化。

(3)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泄漏风险液体二氧化硫的泄漏可能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严重的危害。

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气体,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呼吸系统和眼睛的损伤。

同时,二氧化硫也可能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为防范泄漏风险,应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检查生产设备和管道的密封性能,确保其无泄漏。

(2)在生产区域安装通风设施,降低二氧化硫的浓度,避免人员接触。

(3)制定泄漏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员工应对泄漏事故的能力。

4.化学反应风险液体二氧化硫与其他化学物质反应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

例如,二氧化硫与氧化剂、有机物等接触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

为防范化学反应风险,应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控制生产区域的化学物品存放和使用,避免与其他危险物品混存或混用。

液体SO2操作规程

液体SO2操作规程

液体二氧化硫操作规程化工技术资料目录1、产品概述2、原材料质量标准3、主要化学反应过程4、生产工艺过程及工艺流程控制图5、工艺控制指标6、技术、安全与劳动保护7、综合利用与“三废”治理8、作业制度及岗位定员9、综合利用与“三废”治理10、交接班制度1、产品概述用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在较低(40℃)温度下,吸收经净化炉气中SO2,然后在较高温度(加热釜t≥104℃)下,解吸出被吸收的SO2,SO2气体经冷却、干燥、压缩冷凝后成为液体SO2产品。

2、原材料质量标准2.1、柠檬酸(C6H8O7.H2O)2.2、纯碱(Na2CO3)2.3、SO2炉气3、生产控制及技术指标4、生产操作方法与要点4.1、开车前的准备检查工作4.1.1、检查所有设备、管路、阀门、仪表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4.1.2、泵及阀门更换填料4.1.3、所有运转设备要盘车、检查转动是否灵活,润滑是否良好,并对缺油设备进行加油。

4.1.4、要逐台设备试车、试水、系统试压,压缩机要按试车规程试车,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开车。

4.1.5、冲洗各吸收塔、贫液循环槽、富液槽、配液槽,并用清水试车后,配制柠檬钠溶液。

4.1.6、检查各测温、测压点是否符合要求。

4.1.7、准备足够的干燥酸,分子筛预先烘干,分子筛烘干后,关死热风进、出口阀。

4.1.8、配制好足够的柠檬酸钠溶液(正常配比柠檬酸与碳酸钠之比为1:0.82),一般应保持总柠檬酸含量在120~200g/L。

4.1.9、贫液槽、富液槽及酸槽要有足够的液位。

4.1.10、检查压缩机加油量是否正确,油量应在油标的中线位置,检查油泵、三通阀是否在工作档上,汽缸盖是否通水充足,放空阀及进、出口阀门是否关死,容量调节器是否在零档位,检查调油阀门不可全开或全关,并盘车灵活。

4.1.11、打开分子筛干燥器进、出口阀,成品贮槽进口阀。

4.1.12、与硫酸系统联系好,达到通气条件。

4.2、开工操作4.2.1、打开吸收塔贫液循环泵进口阀,启动循环泵后打开泵出口阀,调整流量至15~18m3/h。

SO2控制技术及相关控制措施,标准,前言研究

SO2控制技术及相关控制措施,标准,前言研究
11
4、炉内喷吸收剂/增湿活化烟气脱硫工艺 为寻求有中等脱硫效率、投资和运行费较 低的工艺,以减轻脱硫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 这种工艺方法现在再次兴起
为了克服喷射吸收剂后,烟尘比电阻升高, 影响除尘效果及脱硫效率不够高的弊端,芬 兰 IVO 公 司 开 发 了 LIFAC(Limestone Injection into the Furnace and Activation of Calcium) 炉 内喷石灰石(钙)/活化脱硫工艺,即在锅炉尾 部烟道上安装活化反应器,将烟气增湿,延 长滞留时间,使剩余的吸收剂和SO2发生反 应。它适用于中、低硫煤锅炉,当Ca/S=2.5 时,脱硫效率可达80%
日本荏原公司在成都第一热电厂完成了 电子束脱硫工业示范工程。
22
日本Chivoda湿法喷气沸腾式脱硫工艺的核 心是射流沸腾反应器。烟气以沸腾状态通过浆 液,在反应器内集中进行吸收、氧化、形成石 膏、结晶和中和作用,从而省了再循环泵、雾 化喷嘴、氧化槽和浓缩装置等,节约了电耗、 减少了易结垢和堵塞的部件,运行可靠性大为 增加。这种工艺在日本用于燃烧低硫煤的工业 装置。在美国应用此工艺已有一台40MW工业 装置投入运行,另一台100MW示范装置正在 建设。我国重庆长寿化工厂也已采用此项技术, 预计脱硫效率大于70%。
24
主要的燃烧前脱硫方法
脱硫机理
脱硫方法
物理脱硫 跳汰分选 重介质分选 摇床分选
电选
化学脱硫法 浮选脱硫 碱法脱硫 Meyers法 加氢热解脱硫
生物脱硫法
生物浸出
生物表面处理法
25
2、燃烧中固硫
燃烧中脱硫的原理是向燃煤炉堂内喷撒 碱性物质,与燃烧产生的SO2发生中和反 应,生成中性物质,减少烟气中SO2含量。 主要的燃烧中固硫方法见下表。

二氧化硫标准溶液

二氧化硫标准溶液

二氧化硫标准溶液二氧化硫标准溶液是一种用于分析测试和实验研究的化学试剂,具有一定的浓度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医药制造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二氧化硫标准溶液的制备方法、应用范围以及注意事项。

一、制备方法。

1. 原料准备,取适量的二氧化硫气体和蒸馏水作为原料。

二氧化硫气体应具有一定的纯度,蒸馏水应为无机实验室级别的纯水。

2. 制备过程,将二氧化硫气体通过适量的蒸馏水中,使其充分溶解,得到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硫标准溶液。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二氧化硫气体的流量和溶解时间,以确保溶液浓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质量检验,制备完成后,应对二氧化硫标准溶液进行质量检验,包括浓度测定、PH值测定等,以确保溶液的质量符合要求。

二、应用范围。

二氧化硫标准溶液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1. 环境监测,用于大气、水体中二氧化硫的监测和分析,对环境污染程度进行评估和监控。

2. 食品安全,用于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的检测,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

3. 医药制造,在药品生产中,用于二氧化硫的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其他领域,还可以用于化工生产、科研实验等领域,进行二氧化硫的定量分析和检测。

三、注意事项。

在使用二氧化硫标准溶液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储存条件,应将溶液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以免影响溶液的稳定性。

2. 使用方法,在使用前应先对溶液进行摇匀,以确保溶液浓度的均匀性。

3. 包装规范,在使用过程中,应选择适当的包装容器,避免溶液与外界空气接触,影响溶液浓度。

4. 质量控制,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溶液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浓度和稳定性符合要求。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二氧化硫标准溶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严格按照制备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以确保二氧化硫标准溶液的质量和稳定性,为相关领域的分析测试和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支持。

二氧化硫储罐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二氧化硫储罐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二氧化硫储罐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一、成品分装工段安全操作规程1、本规程适用于成品分装工段2、安全技术指标:压力≦ 0.6 MPa储罐温度≦ 50 ℃3、上班操作必须正确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持安全作业证上岗。

特别要会熟练配戴防毒面具,防化服。

4、禁止用湿手开关电源,以防触电。

5、加强责任心,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6、校验行吊,流量计,磅秤及储罐液位、压力、温度的准确度。

7、严格检查钢瓶、槽车的安全附件的安全性,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和作业指导书。

8、熟知二氧化硫的危害和防护知识,二氧化硫泄漏的应急处理。

二、危险品入、出库操作规程1、本规程适用于危险品入、出库。

2、及时、准确、安全地从承运部门接收入库物资。

3、危险品入库必须做到:①渠道清楚②数量清楚③规格清楚④价格清楚⑤用途清楚⑥质量清楚4、仓库保管要做到实事求事、秉公办事,认真负责。

5、验收情况要做好记录,并妥善保管。

6、危险品入库后要隔离存放,专人保管,定期检查。

7、危险品入库后保管必须达到防爆、防中毒、防泄漏、防变质。

8、危险品出库必须做到:①办理签领手续②检查实物③复核④当面点交给领料人⑤记帐9、库管人员必须配备防毒面具、防护服装和急救药品。

10、进出库时仔细观查液位变化。

三、二氧化硫出库操作规程1、二氧化硫罐车进入危险品库时要平稳、限速5Km/小时。

2、二氧化硫罐车过磅后方可进入罐装区。

3、仓库保管员接到过磅单后,方可装车。

4、达不到技术要求指标的二氧化硫,坚决杜绝装车。

5、装车前要先将管道连通,扎牢,仔细检查泵进、出阀有无泄漏。

6、装车后要检查系统阀门是否关闭,有无泄漏。

7、二氧化硫出库后要认真核实库存量和过磅数量。

8、每天坚持巡回检查,如有泄漏立即通知有关部门整改杜绝跑、冒、滴、漏。

9、泵的操作按(泵类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

四、液体二氧化硫装瓶操作规程1、装瓶前,打开生产线上旋风分离器上进回收系统的球阀。

2、打开进旋风系统的闸阀和气相回收阀。

3、把装瓶的工具,行车,电子称都准备好,准备工作结束后,用行车把钢瓶依次从南到北就位,在吊瓶的过程中,把瓶的皮重依次记录下来,单上的编号依次为1、2、3……4、当钢瓶就位后,把钢瓶的气相阀打开一点,用氨水试压有白烟生成即为钢瓶内是正压,没有白烟生成是负压,负压不能进行装瓶,5、试压结束之后,把钢瓶放置在电子称上并且使液相阀在下方气相阀在上方分别与灌装管道上的液相充装软管和气相充装软管连接好。

液体SO2操作规程

液体SO2操作规程

液体二氧化硫操作规程化工技术资料目录1、产品概述2、原材料质量标准3、主要化学反应过程4、生产工艺过程及工艺流程控制图5、工艺控制指标6、技术、安全与劳动保护7、综合利用与“三废”治理8、作业制度及岗位定员9、综合利用与“三废”治理10、交接班制度1、产品概述用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在较低(40℃)温度下,吸收经净化炉气中SO2,然后在较高温度(加热釜t≥104℃)下,解吸出被吸收的SO2,SO2气体经冷却、干燥、压缩冷凝后成为液体SO2产品。

2、原材料质量标准2.1、柠檬酸(C6H8O7.H2O)2.2、纯碱(Na2CO3)2.3、SO2炉气3、生产控制及技术指标4、生产操作方法与要点4.1、开车前的准备检查工作4.1.1、检查所有设备、管路、阀门、仪表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4.1.2、泵及阀门更换填料4.1.3、所有运转设备要盘车、检查转动是否灵活,润滑是否良好,并对缺油设备进行加油。

4.1.4、要逐台设备试车、试水、系统试压,压缩机要按试车规程试车,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开车。

4.1.5、冲洗各吸收塔、贫液循环槽、富液槽、配液槽,并用清水试车后,配制柠檬钠溶液。

4.1.6、检查各测温、测压点是否符合要求。

4.1.7、准备足够的干燥酸,分子筛预先烘干,分子筛烘干后,关死热风进、出口阀。

4.1.8、配制好足够的柠檬酸钠溶液(正常配比柠檬酸与碳酸钠之比为1:0.82),一般应保持总柠檬酸含量在120~200g/L。

4.1.9、贫液槽、富液槽及酸槽要有足够的液位。

4.1.10、检查压缩机加油量是否正确,油量应在油标的中线位置,检查油泵、三通阀是否在工作档上,汽缸盖是否通水充足,放空阀及进、出口阀门是否关死,容量调节器是否在零档位,检查调油阀门不可全开或全关,并盘车灵活。

4.1.11、打开分子筛干燥器进、出口阀,成品贮槽进口阀。

4.1.12、与硫酸系统联系好,达到通气条件。

4.2、开工操作4.2.1、打开吸收塔贫液循环泵进口阀,启动循环泵后打开泵出口阀,调整流量至15~18m3/h。

液体二氧化硫技术

液体二氧化硫技术

液体二氧化硫技术1、工艺简介1)固体硫磺经过熔化、澄清、高效过滤后,由硫磺泵加入焚烧炉。

2)氧气通过氧压机加入焚硫炉,与硫磺焚烧得到二氧化硫气体,反应过程中,硫磺过量,氧气全部反应。

3)炉气经过废锅冷却回收热量并副产蒸汽,进入除硫工序。

4)采用SO3除硫(SO3由SO2与O2经过催化制得),升华硫与SO3反应得到SO2,除硫彻底,保证了气体高纯净度。

5)除硫后的气体经过酸洗、除雾净化后进入SO2冷凝器。

6)采用冷冻冷凝,工艺简单,低压无油。

2、技术特点序号技术先进性备注1产品纯净度高,无色、清亮透明采用化学除硫。

升华硫净化彻底。

产品含量达到99.98%以上。

同时没有物理除硫带来的波动与污染。

2化学除硫,效果稳定,无污染物理除硫效果波动大,切换麻烦,清理不方便且存在污染。

3杜绝了氧气管回火,安全性高采用了阻火器加冷却的双保险防回火措施,确保安全,彻底杜绝了回火烧风管的危险。

(国内只使用阻火器的装置几乎都出现过烧风管的事故,如:山东双桥、吴江九州、广东中成的。

十分危险)。

4产品不带油采用冷冻冷凝工艺,既无压缩机维修的麻烦,又没有压缩机带油的麻烦。

5硫磺净化效果好硫磺溶化后经过沉降、高效过滤净化后,通过泵加入焚硫炉,保证了气体的纯净度。

6同样规模装置的成熟建设经验湖北宜化5.0万吨装置建设经验,设计合理、一次开车成功,产品含量99.98%、颜色清亮透明、无色。

能耗低、运行稳定。

7持续改进在湖北宜化5.0万吨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细节更加合理,更加完美。

3、质量保证与消耗指标液体二氧化硫产品质量表指标名称单位指标(保证值)二氧化硫质量分数%≥99.98残渣%≤0.005水分%≤0.01液体二氧化硫消耗指标表消耗定额序号名称单位期望值保证值1氧气Nm33533532硫磺t0.5030.5033动力电kwh30(不含空分制氧用电)30(不含空分制氧用电)4蒸汽 0.8MPa t-1.6t-1.6t5自来水t114、主要业绩序号年限服务单位服务内容业绩2006山东双桥 3.0万吨液体二氧化硫技改:1、将低压蒸汽并入管网,供保险粉使用。

二氧化硫标准溶液

二氧化硫标准溶液

二氧化硫标准溶液二氧化硫标准溶液是指含有已知浓度的二氧化硫(SO2)的溶液,通常用于环境监测、工业生产和科研实验中。

其准确浓度和稳定性对于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二氧化硫标准溶液的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和质量控制方法。

首先,制备二氧化硫标准溶液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气相动态稀释法、液相静态稀释法和气液平衡法。

其中,气相动态稀释法是通过将已知浓度的二氧化硫气体与惰性气体(如氮气)混合,再通过稀释器将混合气体稀释至所需浓度。

液相静态稀释法则是将已知浓度的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溶剂中,通过溶解度和气液平衡来确定溶液浓度。

气液平衡法则是通过在一定温度下将气态二氧化硫通入溶剂中,使得溶液中的二氧化硫浓度达到平衡状态。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实验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

二氧化硫标准溶液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环境监测中,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对其浓度进行监测可以评估空气质量和环境污染程度。

在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硫标准溶液可用于监测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环保合规。

在科研实验中,二氧化硫标准溶液常用于校准分析仪器、验证分析方法和开展研究项目。

为了保证二氧化硫标准溶液的质量,有必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首先,应选择高纯度的二氧化硫气体作为原料,避免因杂质影响溶液浓度。

其次,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混合比例,以确保溶液浓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最后,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二氧化硫标准溶液进行校准和验证,确保其浓度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二氧化硫标准溶液在环境监测、工业生产和科研实验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正确的制备方法、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准确的浓度测定是保证二氧化硫标准溶液质量的关键。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实验人员提供参考,促进二氧化硫标准溶液的正确应用和质量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硫生产控制分析规程
一、贫富液测定
1.PH值测定:
2.柠檬酸钠吸收液中SO
2
测定方法:
测定原理:
柠檬酸钠吸收液中SO
2
含量采用碘量法进行滴定,淀粉作指示剂,终点由无色变为微蓝色。

试剂和溶液:
1/2I
2
标液:0.1mol/l
淀粉作指示剂:5g/l
盐酸:1mol/l
移取试样10mL稀释到250mL容量瓶中,吸稀释后溶液10ml于预先置蒸馏水80ml的碘量瓶中,加水至约100ml,加1mol/l盐酸5ml,加2ml5g/l淀粉指示剂,用0.1mol/l碘标准液滴定至微蓝色为终点。

SO
2含量(g/l)=25*(CV*32.03)/V

注:
C:碘标液浓度mol/l
V:碘标液消耗的体积ml
V

:试样体积ml
3.游离柠檬酸液含量测定方法
测定原理:
中和滴定吸收液中的液体SO
2
和游离柠檬酸总量减去液体二氧化硫含量,求得游离柠檬酸的含量
试剂和溶液:
1/2I
2
标液:0.1mol/l
淀粉作指示剂:5g/l
盐酸:1mol/l
氢氧化钠标液:0.1mol/l
酚酞:5g/l
游离柠檬酸液含量的测定:
吸试样10ml稀释到250ml容量瓶中稀释后溶液10ml与预先置好80ml的碘量瓶中,加水约100ml,加1mol/l盐酸5ml,加2ml淀粉指示剂,用0.1ml/l碘
标准液滴定至微蓝色为终点V
1
,吸稀释后溶液10ml于预先置好80ml的碘量瓶
中,加5滴5g/l的酚酞,用0.1mol/l氢氧化钠滴定至粉红色为终点V
2
SO
2含量(g/l)=25*C
1
V
1
*32.03/V

游离柠檬酸含量(g/l)=25*64.05(C
2V
2
-C
1
V
1
)/V

注:
C
1
:碘标液浓度mol/l
V
1
:碘标液消耗的体积ml
C
2
:氢氧化钠标液浓度mol/l
V
2
:氢氧化钠标液体积ml
V

:试样体积ml
4.SO
4
2-的测定
测定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试样液经煮沸除二氧化硫,用氯化钡溶液经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计算。

试剂和溶液:
盐酸:1+1
氯化钡:100g/l
测定步骤:
准确移取5ml柠檬酸钠吸收液于400ml烧杯中,加入200ml水,20ml(1+1)盐酸在电炉上热沸5-10分钟,使样液中的二氧化硫全部逸出(在热沸过程中
变浑说明吸收液中有Na
2S
2
O
3
存在,需测定Na
2
S
2
O
3
),未发浑再向杯中加入200ml
水加热近沸,在边搅拌边加入50ml氯化钡沉化静止30分钟,用已恒重的G
4

芯坩埚抽滤,每次用25ml水洗涤3次,并将沉淀全部转移到G
4
砂芯坩埚中在140℃干燥至恒重(3小时)冷却,称量。

SO
42-含量g/l=M*411.3/V

注:
M:碘标液浓度g
V

:试样体积ml
5.柠檬酸总量的测定
测定原理:
在PH=5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用醋酸铅定量沉淀柠檬酸根过滤洗涤烘干
冷却称量Pb
3(C
6
H
5
O
7
)
2。

试剂和溶液:
Pb(AC)
2
:100g/l
HAC:2mol/l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5
测定步骤:
用移液管吸取柠檬酸钠吸收液2ml于400ml烧杯中,加入2mol/lHAC50ml,
水150ml在电炉上热沸10分钟,使样液中的SO
2
全部逸出(在热沸过程中变浑,过滤硫磺后再进行搅拌)再向杯中加水到200ml加热至沸,冷至室温加PH=5的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20ml,在搅拌下缓慢加入Pb(AC)
2
60ml,使之生成白色柠檬
酸铅沉淀,沉化30分钟,用已恒重的G
4
砂芯坩埚抽滤,每次用100ml水沉淀3
次,并将沉淀全部转移到G
4
砂芯坩埚中在140℃干燥至恒重(3小时)冷却,称量。

C 6H
8
O
7
含量(g/l)=M*384.1/V

6.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测定原理:在PH为7左右的中性溶液中,氯化物与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再滴加则使溶液显橙色,即为滴定终点。

其反应为:
Cl-+Ag+→AgCl(白)
CrO
42-+2Ag+→Ag
2
CrO
4
(红)
本法适用于测定氯化物含量为5-150水样。

试剂和溶液:
硝酸银标准溶液: C1=0.01mol/l;
铬酸钾指示剂:C2=50g/l;
1.0%酚酞指示剂,0.1mol/l氢氧化钠溶液,0.05 mol/L硫酸溶液
测定步骤:
量取25mL吸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3滴1.0%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微红色,然后以硫酸溶液滴回至无色。

再加1.0ml铬酸钾指示剂。

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记录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
1
ml,
同时作空白试验,记录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
2
ml。

Cl-含量(mg/L)=1000×35.46×C
1(V
1
-V
2
)/V

注:
C
1
:硝酸银标液浓度mol/l
V
1
:滴定水样消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ml;
V
2
:滴定空白消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ml;
V

:试样体积ml;
二、硫酸浓度测定:执行GB/T534-2014
三、液体二氧化硫测定:执行GB/T3637-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