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二氧化硫生产的危险源分析

合集下载

液体二氧化硫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分析及安全控制

液体二氧化硫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分析及安全控制

液体二氧化硫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分析及安全控制液体二氧化硫生产的危险源分析在液体二氧化硫的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危险源。

这些危险源可能对生产设备和人员造成潜在的危害,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本文将就液体二氧化硫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源进行详细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腐蚀风险液体二氧化硫是一种强酸性的化学物质,具有很高的腐蚀性。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二氧化硫的泄漏和排放,以避免对设备和人员造成腐蚀危害。

为防范腐蚀风险,需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耐腐蚀材料制造生产设备和管道,特别是接触液体二氧化硫的部位应使用高耐腐蚀材料。

(2)定期对生产设备和管道进行腐蚀检查和维护,发现腐蚀问题及时处理。

(3)工作人员应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如耐酸碱手套、防护眼镜、面罩等,确保个人安全。

2.高温高压风险液体二氧化硫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存在潜在的危险性。

高温可能导致设备疲劳和材料变性,高压可能增加设备破裂和爆炸的风险。

为防范高温高压风险,应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设计生产设备和管道,确保其能够承受高温高压的工况条件。

(2)在设备上安装温度和压力检测仪表,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变化。

(3)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泄漏风险液体二氧化硫的泄漏可能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严重的危害。

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气体,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呼吸系统和眼睛的损伤。

同时,二氧化硫也可能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为防范泄漏风险,应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检查生产设备和管道的密封性能,确保其无泄漏。

(2)在生产区域安装通风设施,降低二氧化硫的浓度,避免人员接触。

(3)制定泄漏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员工应对泄漏事故的能力。

4.化学反应风险液体二氧化硫与其他化学物质反应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

例如,二氧化硫与氧化剂、有机物等接触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

为防范化学反应风险,应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控制生产区域的化学物品存放和使用,避免与其他危险物品混存或混用。

二氧化硫安全隐患排查(3篇)

二氧化硫安全隐患排查(3篇)

第1篇摘要:二氧化硫作为一种常见的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均有严重影响。

为了确保生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本文将对二氧化硫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二氧化硫的危害1. 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硫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金属冶炼、工业生产等。

二氧化硫排放到大气中,会与水蒸气、氧气等反应生成硫酸,导致酸雨的产生。

酸雨会破坏植被、土壤、水体,影响生态平衡,严重时甚至导致植物死亡、水体污染。

2.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二氧化硫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眼睛、皮肤等均有危害。

长期接触低浓度的二氧化硫,可能导致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可引起急性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二、二氧化硫安全隐患排查1. 设备设施安全隐患排查(1)燃烧设备:对燃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检查燃烧设备是否泄漏,如有泄漏,应立即停机检修。

(2)排放设备:检查排气管道、排气塔等排放设备,确保其完好无损。

对泄漏、堵塞等问题进行及时修复。

(3)通风设备:检查通风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确保车间内二氧化硫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2. 物料安全隐患排查(1)原料:检查原料中二氧化硫含量,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2)辅料:检查辅料中二氧化硫含量,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3)半成品、成品:检查半成品、成品中二氧化硫含量,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3. 人员安全隐患排查(1)培训:对员工进行二氧化硫危害及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2)操作:检查员工操作是否符合规范,防止误操作导致二氧化硫泄漏。

(3)防护:检查员工是否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4.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1)厂区内环境:检查厂区内是否存在二氧化硫泄漏点,如泄漏,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厂外环境:检查厂外环境中的二氧化硫浓度,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3)应急处理:制定二氧化硫泄漏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泄漏时能迅速应对。

脱硫化学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

脱硫化学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

脱硫化学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摘要脱硫系统在燃煤电厂、石油化工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虽然脱硫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仍有很多化学危险源需要被辨识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脱硫化学危险源的分类和辨识方法,并提出一些常用的控制措施,以期能够给相关行业提供一些参考。

一、脱硫化学危险源分类化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的物质、设备或场所。

将脱硫化学危险源分类,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1. 气体型脱硫化学危险源气体型脱硫化学危险源是指可能对人员造成危害的气态物质,如CO、H2S等。

这些物质具有毒性、易燃等特点,有可能对人体造成窒息、中毒等伤害。

2. 液态脱硫化学危险源液态脱硫化学危险源是指可能对人员造成危害的液态物质,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酸等。

这些物质具有强酸性、腐蚀性、毒性等特点,有可能对人体造成眼睛、皮肤、上呼吸道等损伤。

3. 固态脱硫化学危险源固态脱硫化学危险源是指可能对人员造成危害的固态物质,如硫酸盐、石膏等。

这些物质在长期的操作中可能对人员造成呼吸道和皮肤的损伤,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4. 火灾、爆炸危险源脱硫过程中,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容易引发火灾、爆炸等危险。

如氢气可能因反应过程中的压力变化、温度升高等因素导致爆炸;二氧化硫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也可能爆炸。

二、脱硫化学危险源辨识方法脱硫化学危险源辨识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脱硫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与评估的过程。

脱硫化学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1. 现场调查法现场调查法就是对脱硫系统进行现场勘查,识别潜在危险源。

该方法充分考虑到脱硫系统在不同的工况下可能存在的隐患,可以较真实地反映出可能存在的危险。

2. 分析化学物质的性质通过对脱硫过程中涉及的化学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确定其可能产生的危险,如具有毒性、易燃、腐蚀等特性的化学品。

3. 脱硫工艺流程分析法通过对脱硫工艺流程的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及其潜在影响,为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液体二氧化硫生产的危险源分析

液体二氧化硫生产的危险源分析

液体二氧化硫生产的危险源分析液体二氧化硫生产的危险源分析一:液体二氧化硫生产工艺简述目前采用柠檬酸钠法制备液体二氧化硫较多。

其工艺为:来自硫酸生产装置的二氧化硫炉气经冷却、浓硫酸洗涤、除沫、电除雾器除雾等净化处理后,进入吸收塔,用经补足调整柠檬酸钠溶液浓度的贫液吸收二氧化硫得富吸收液,经换热低压蒸汽解吸脱出二氧化硫。

解吸后的吸收液(贫液)经冷却换热后进入吸收塔循环使用,并不断补充新鲜的柠檬酸钠溶液。

脱出的二氧化硫气体,经冷却冷凝分离、浓硫酸干燥然后压缩液化、冷凝得液体二氧化硫成品。

根据需要分别进入液体二氧化硫储槽或充装钢瓶。

二:液体二氧化硫生产中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二氧化硫、柠檬酸、碳酸钠、硫酸。

三:危险品的理化特性1:二氧化硫⑴物理性质外观性状:无色气体,具有窒息性特臭溶解性:溶于水、乙醇稳定性:不稳定熔点:-75.5℃沸点:-10℃密度:相对密度(水=1) 1.43⑵健康危害:健康危害: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

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

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

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

⑶危险特性:不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⑷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450米,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脱硫专业危险点分析

脱硫专业危险点分析

脱硫危险点分析
根据脱硫系统的特点应重点对触电、机械伤害、灼烧、中毒、高空坠落等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
生产过程中存在噪声、振动、高温、毒物、粉尘等有害因素。

产生噪声和振动的主要部位有增压风机、氧化风机、空压机、石灰石卸料间振动给料机、湿式球磨机、以及真空皮带脱水机等,作业人员长时间接触、逗留,会受到噪声职业危害;氧化风机房区域,环境气温较高,长期作业可能会引发高血压、心肌受损、消化功能障碍等病症;有毒危害部位主要是在脱硫废水处理站中加HCL、FeCLSO4、有机硫、絮凝剂和助凝剂,若操作不当或者防护用具使用不当,会对人员产生中毒危害;增压风机区域烟气泄露,长期低密度接触可发生慢性结膜炎、鼻炎支气管炎等;脱硫石灰石的运输、转运、制浆过程中产生的石灰石粉尘,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长期吸入可能产生肺病。

电厂脱硫工程中SO2排放风险分析及评估

电厂脱硫工程中SO2排放风险分析及评估

电厂脱硫工程中SO2排放风险分析及评估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电厂脱硫工程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在电厂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S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

由于SO2的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电厂脱硫工程中的SO2排放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电厂脱硫工程中SO2排放的相关风险,并提供相应的评估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厂脱硫工程中SO2排放的主要风险。

SO2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长期暴露于SO2环境中对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害。

它还会与水蒸气转化为二氧化硫酸,形成酸雨,对土壤、植被和水体造成损害。

因此,降低电厂脱硫工程中SO2排放的风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需要进行电厂脱硫工程中SO2排放风险的评估。

首先要进行的是详尽的风险识别。

通过仔细分析电厂脱硫工程的各项工艺、设备和操作环节,确定可能导致SO2排放的因素。

这可能包括燃煤种类、燃烧温度、燃烧方式以及脱硫设备的操作效率等。

然后,我们需要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化评估。

常用的方法包括风险矩阵、风险指数等。

风险矩阵是一种以概率和后果两个维度进行评估的方法,将可能的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风险指数是一种根据影响评估和概率评估计算得出的综合评估值。

通过这些定量化的评估方法,我们可以对电厂脱硫工程中SO2排放相关的风险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和控制。

为了减少电厂脱硫工程中SO2排放的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选择高质量的燃煤,尽量减少含硫量高的燃料使用。

其次,优化燃烧设备和工艺参数,确保燃烧效率和燃烧产物中SO2的含量尽量低。

第三,合理设计和选择脱硫设备,确保其脱硫效率达到国家标准。

此外,加强对脱硫设备的运行管理,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及时进行故障排查和处理。

在设计和建设电厂脱硫工程时,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确保其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

选择合适的脱硫工艺和设备,以保证其达到环保排放标准。

此外,加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液体二氧化硫 化学物质

液体二氧化硫 化学物质

液体二氧化硫化学物质
液体二氧化硫是一种危险的有毒气体,它主要是从大气中放出的物质,在大气污染,工业
污染和火山爆发等有害物质的形成过程中排放出来。

它是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硫原子组成的
一种物质,其分子式为S2O2。

液体二氧化硫具有非常强烈的气味,刺激性气味,暗红色液体,在空气中很快就会挥发掉,一般情况下,它在一秒钟内就会完全挥发,不久就会让人感到不适。

吸入液体二氧化硫会
影响人的呼吸和嗅觉,同时还会导致许多呼吸性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和炎症
等病症。

此外,它还会严重破坏森林,对植物的叶片造成破坏,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引起植物枯
萎现象,使植物死亡,形成森林氧化作用,淡化林地气息,甚至影响心理健康。

因此,应尽可能减少液体二氧化硫的排放,可以通过控制污染源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或采取一些绿色工业技术来改善空气质量,最后,正确处理和污染原料、废气和废水,以
减少污染。

二氧化硫对工人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

二氧化硫对工人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
2SO2 + O2——SO3 SO3 + H2O——H2SO4 由于烟气中含有 As2O3 ,致使催化剂中毒, 降低了 SO2 的转化率。
有限, 因此不能普遍采用。 氧化锌法:对于铅锌冶炼厂可采用氧化锌法处理 SO2 。如湖南水口山矿务局第四冶
炼厂就是采用此法。氧化锌法是以氧化锌为吸收剂,生成的亚硫酸锌渣全部返回锌精矿沸 腾炉焙烧,分解出 SO2 气体可用于制取浓 SO2 。
V2O5 氧化法: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 SO2 浓度一般低于 315 % ,不适合直接回 收制造 SO2 。沈阳冶炼厂为了实现 SO2 的治理. 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改革,采用密闭式鼓 风炉, 同时改造了排烟系统,严格控制炉口和烟道的负压, 降低了漏风率,从而提高了 SO2 的 浓度(4 %~5 %) ,达到了制酸的要求。利用 V2O5 作催化剂,使 SO2 氧化为 SO3 ,利用稀硫 酸吸收 SO3 ,制造 H2SO4 ,反应如下:
在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矿石中的硫与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及少量的三氧化硫并扩散 到生产车间,对产业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如果不采取治理措施,生产车间的 SO2 浓度将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四倍,严重损害了产业工人的身心健康, 因此,必须采取有 效的防治措施。
1因易溶于水,故大部分被阻滞在上呼吸道。在湿润的粘膜上 生成具有腐蚀性的亚硫酸,一部分进而氧化为硫酸,使刺激作用增强,如果人体每天吸入浓度 为 100 ppm 的 SO2 ,8 h 后支气管和肺部将出现明显的刺激症状,使肺组织受到伤害。有色 金属冶炼过程中不但产生 SO2 气体,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SO2 和粉尘的联合作用,对产 业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重大的损害。因为 SO2 随飘尘气溶胶微粒进入人体肺部深层,毒 性将增加 3~4 倍,导致肺泡壁纤维增生。如果增生范围波及广泛,形成肺纤维性变,发展下 去可使肺纤维断裂形成肺气肿。据某冶炼厂统计,300 名接触 SO2 的职工,有 30 %的人患 有不同程度的支气管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Y-AQ-09076(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液体二氧化硫生产的危险源分析Hazard analysis of liquid sulfur dioxide production液体二氧化硫生产的危险源分析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液体二氧化硫生产的危险源分析一:液体二氧化硫生产工艺简述目前采用柠檬酸钠法制备液体二氧化硫较多。

其工艺为:来自硫酸生产装置的二氧化硫炉气经冷却、浓硫酸洗涤、除沫、电除雾器除雾等净化处理后,进入吸收塔,用经补足调整柠檬酸钠溶液浓度的贫液吸收二氧化硫得富吸收液,经换热低压蒸汽解吸脱出二氧化硫。

解吸后的吸收液(贫液)经冷却换热后进入吸收塔循环使用,并不断补充新鲜的柠檬酸钠溶液。

脱出的二氧化硫气体,经冷却冷凝分离、浓硫酸干燥然后压缩液化、冷凝得液体二氧化硫成品。

根据需要分别进入液体二氧化硫储槽或充装钢瓶。

二:液体二氧化硫生产中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二氧化硫、柠檬酸、碳酸钠、硫酸。

三:危险品的理化特性1:二氧化硫⑴物理性质外观性状:无色气体,具有窒息性特臭溶解性:溶于水、乙醇稳定性:不稳定熔点:-75.5℃沸点:-10℃密度:相对密度(水=1)1.43⑵健康危害:健康危害: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

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

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

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

⑶危险特性:不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⑷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450米,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⑸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⑹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⑺灭火方法:本品不燃。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

在上风处灭火。

切断气源。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2:硫酸⑴物理性质外观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溶解性:与水混溶稳定性:稳定熔点:10.5℃沸点:330.0℃密度:相对密度(水=1)1.83⑵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对眼睛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烧伤以至溃疡形成。

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

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⑶危险特性: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

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

具有强腐蚀性。

⑷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

合理通风,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

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⑸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⑹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

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

立即就医。

⑺灭火方法:砂土。

禁止用水。

3:柠檬酸⑴物理性质外观性状:白色结晶粉末,无臭。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不溶于苯,微溶于氯仿。

稳定性:稳定闪点:100℃熔点:153℃密度:相对密度(水=1)1.665⑵健康危害:具刺激作用。

在工业使用中,接触者可能引起湿疹。

⑶危险特性: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⑷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⑸防护措施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⑹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⑺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4:碳酸钠⑴物理性质外观性状:白色粉末或细颗粒(无水纯品),味涩。

溶解性: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等。

稳定性:稳定熔点:851℃密度:相对密度(水=1)2.51⑵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直接接触可引起皮肤和眼灼伤。

生产中吸入其粉尘和烟雾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结膜炎,还可有鼻粘膜溃疡、萎缩及鼻中隔穿孔。

长时间接触本品溶液可发生湿疹、皮炎、鸡眼状溃疡和皮肤松驰。

接触本品的作业工人呼吸器官疾病发病率升高。

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⑶危险特性:具有腐蚀性。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⑷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⑸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⑹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⑺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泡沫。

四:危险源分析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爆炸、火灾、电气伤害、腐蚀、中毒和化学灼伤,同时还存在着其它危险有害因素。

⑴物料输送过程中的危险性分析①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钢瓶从叉车上滑落在地上,引起钢瓶泄漏、崩裂。

二氧化硫钢瓶本体腐蚀引起泄漏。

二氧化硫钢瓶控制阀门失灵引起泄漏。

二氧化硫钢瓶至岗位过程中碰撞引起钢瓶泄漏、崩裂。

电动葫芦失灵、吊钩失效二氧化硫钢瓶掉在地上,引起钢瓶泄漏、崩裂。

二氧化硫输送钢瓶接头未接好、接管本体腐蚀老化引起泄漏。

二氧化硫输送钢瓶接头处未放垫圈、垫圈老化未换、接头螺纹失效引起泄漏。

二氧化硫输送管线的法兰处因螺栓腐蚀、垫圈老化引起泄漏。

二氧化硫输送管线的阀门腐蚀、填料磨损等原因引起泄漏。

二氧化硫输送管线的本体腐蚀引起泄漏。

②贫液、富液(柠檬酸-柠檬酸钠液)贫液、富液输送管线的法兰处因螺栓腐蚀、垫圈老化引起泄漏。

贫液、富液输送管线的本体腐蚀引起泄漏。

贫液、富液输送管线的阀门腐蚀、填料磨损等原因引起泄漏。

贫液、富液输送泵本体腐蚀、填料磨损引起泄漏。

贫液、富液输送泵本体的原因引起泵的裂缝、打碎等产生泄漏。

贫液、富液输送泵进口阀未开、出口阀未开产生泵的干摩擦或压力增高而引起泄漏。

③硫酸(废硫酸)硫酸输送管线的法兰处因螺栓腐蚀、垫圈老化引起泄漏。

硫酸输送管线的本体腐蚀引起泄漏。

硫酸输送管线的阀门腐蚀、填料磨损等原因引起泄漏。

硫酸输送泵本体腐蚀引起泄漏。

硫酸输送泵本体的原因引起泵的裂缝、打碎等产生泄漏。

⑵物料储存过程中的危险性分析(储槽和计量槽)①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钢瓶本体腐蚀引起泄漏。

二氧化硫钢瓶控制阀门失灵引起泄漏。

二氧化硫钢瓶受到撞击引起泄漏。

二氧化硫储槽本体腐蚀引起泄漏。

二氧化硫储槽进出口短接、排污短接、液位计短接等法兰处因螺栓腐蚀、垫圈老化引起泄漏。

二氧化硫储槽进出口短接、排污短接、液位计短接腐蚀引起泄漏。

二氧化硫储槽进出口、排污、液位计阀门腐蚀、填料磨损等原因引起泄漏。

二氧化硫储槽液位计玻璃板裂缝、紧固螺栓腐蚀、垫圈老化引起泄漏。

②硫酸(废硫酸)硫酸储槽本体腐蚀引起泄漏。

硫酸储槽进出口短接法兰处因螺栓腐蚀、垫圈老化引起泄漏。

硫酸储槽进出口短接腐蚀引起泄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