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 第1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1节 元素周期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知识点一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一、电子层
1.概念
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运动的 能量不同的区域简化为 不连续 的
壳层,称作电子层。
2.不同电子层的表示及能量关系
各电
序号(n)
12 3 4 567
子层
符号
K LMNO PQ
(由 与原子核的距离
内到外)
能量
由小到大 由低到高
二、电子的能量
1.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 不同
答案:D
4.已知一般情况下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具有相似
的化学性质。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为 中,与氟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下列原子
解析:与氟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应为 7。根 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及相应原子结构示意图,只有 D 中氯原子 与氟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如 Na:
Na+:
Ne:
(2)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和同周期的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如 Cl:
Cl-:
Ar:
3.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由以上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可知: 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
答案:(1)硅 (3)氟
(2)硼 (4)氖
题组三 “10 e-”微粒
6.与 OH-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粒子是( )
A.H2O
B.F-
C.Na+
D.NH3
解析:OH-有 9 个质子,10 个电子,符合的只有 B 项。
答案:B
7.A+、B+、C-、D、E 五种粒子(分子或离子),它们都分别含有 10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1章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含答案)

第1章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一、单选题1.试根据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推测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碳酸铯比碳酸氢铯稳定B.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C.可能存在过氧化铯D.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钾后面2.在原子结构中,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电子数B.原子序数C.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3.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4.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已知X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且与R同周期。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大小:R3+<X+<M2-B. Y与M组成的化合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原因之一C.将YM2通入Ba(NO3)2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D. M的氢化物的熔、沸点高于Z的氢化物的熔、沸点5.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是由周期和族构成的B.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称为周期,纵行称为族C.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横行为一个周期D.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列为一个族6.以下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A.碱金属的原子半径比较为Li<Na<K<Rb<CsB.碱金属单质的密度比较为Li<Na<K<Rb<CsC.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比较为Li>Na>K>Rb>CsD.碱金属单质还原性比较为Li<Na<K<Rb<Cs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在周期表中所在周期数越大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序数等于其原子核外电子数8.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A.核外电子数B.最外层电子数C.核电荷数D.中子数9.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
若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5个电子,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d的单质可与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B. 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比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弱C. b的氢化物比c的氢化物稳定D.原子半径:a>b>c10.在1~18号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元素有()A. 1种B. 2种C. 3种D. 4种11.A、B两种元素为同一族第三周期和第四周期元素,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①x+2②x+8③x+18④x+32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1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同一横行元素性质基本相同B.同一横行元素原子序数从左到右依次递增C.同一纵行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D.同一纵行元素电子层数自上而下依次递增13.下列事实中,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①盐酸的酸性比氢硫酸的酸性强②氯化氢的稳定性比硫化氢强③相同条件下,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而硫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④氯气能与硫化氢反应生成单质硫⑤酸性强弱:硫酸<高氯酸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14.关于碘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碘水中的分子只有水分子和碘分子B.碘水呈紫黑色C.碘水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碘水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15.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7周期第ⅡA族元素,关于其叙述不正确的是()A.镭的金属性比钙弱B.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C.镭在化合物中呈+2价D.碳酸镭难溶于水二、双选题16.(双选)下列关于元素的金属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锂、钠、铷三种元素中,铷的原子半径最大,金属性最强B.第ⅡA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Mg(OH)2>Ca(OH)2C.铁、钙、铷三种金属元素中,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铷>钙>铁D.在化合物中化合价越高,金属性越强17.(双选)铊是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铊在周期表中位于第6周期,与铝是同主族元素,元素符号是Tl,以下对铊的性质推断不正确的是()A.铊是易导电的银白色金属B.能生成+3价离子C.氢氧化铊是两性氢氧化物D. Tl3+的氧化性比Al3+强18.(双选)卤素从氟到碘,有关的变化规律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半径依次减小B.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依次减弱,原子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C.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由易变难,生成卤化氢的稳定性减弱D.前面的卤素单质都可将其后面的卤素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19.(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铷的原子半径比钠小B.铷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比钠多C.铷失去电子能力比钠强D.铷的最外层电子数比钠多三、填空题20.根据下面的元素周期表的图示,回答问题。
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整合提升课件鲁科必修第二册鲁科高一第二册化学课件

第八页,共三十页。
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yuán sù)周期律
解析:选 D。由题中信息和图示可知 W 位于第 2 周期,X、Y、 Z 位于第 3 周期,结合 W 与 X 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 8,且族序 数相差 2,可知 X 为 Al,W 和 Z 分别为 N 和 P,Y 为 Si。原 子半径:N<Al,A 项正确;常温常压下,单质硅呈固态,B 项 正确;由非金属性:P<N 可知,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PH3<NH3, C 项正确;Al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Al(OH)3 是典型的 两性氢氧化物,并非强碱,D 项错误。
12/11/2021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页。
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yuán sù)周期 律
解析:根据“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2 倍”可推 断 b 元素为碳,根据“c 的氢化物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可推 断 c 元素为氮,则 d 元素为氧,e 元素为钠,a 元素为氢。
答案:(1)第 2 周期ⅣA 族 (2)Na2O2、Na2O (3)O BC
12/11/2021
第二页,共三十页。
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yuán sù)周期律
2.数目规律 (1)元素种数最多的是ⅢB 族(32 种)。 (2)同周期ⅡA 族与ⅢA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有以下三种情 况:第 2、3 周期(短周期)相差 1;第 4、5 周期相差 11;第 6、 7 周期相差 25。 (3)同主族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 ⅠA、ⅡA 族,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元素的原 子序数+上一周期元素的种数; ⅢA~ⅦA 族,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元素的原 子序数+下一周期元素的种数。
12/11/2021
第九页,共三十页。
高中化学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本章总结课件 鲁科版必修2

2.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是一个该核素原子的质量与一个
12 6
C原子质量的
1 12
的比
值,单位为1,可以不写。如:
16 8
O原子的质量为2.657×10-
26kg,
12 6
C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则
16 8
O的相对原子质量
为:21..695973××1100--2266kkgg=15.998。 12
A.此元素有3种同位素 B.其中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80 C.其中质量数较小的同位素原子占原子总数的12 D.此元素的单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60
第十六页,共34页。
解析 因该元素的同位素构成的双原子单质分子只有3 种,这表明存在两种同位素(设为aX、bX),它有aXaX、aXbX、 bXbX三种双原子分子,若a<b,则2a=158,2b=162,可求得 两种同位素的质量数分别为79、81。
第二十二页,共34页。
例3 X和Y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失去电子形 成与Ne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小于Y的原子半 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金属性强于Y的金属性 B.常温下,X和Y都不能从水中置换出氢 C.Y元素的氢氧化物的碱性强于X元素的氢氧化物的碱性 D.X比Y更易失电子
第十八页,共34页。
(2)比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一般来 说,碱性越强,元素原子失电子的能力越强。
(3)通过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判断失电子能力强弱,在水 溶液里若mXn++nY===mX+nYm+则Y比X失电子能力强。
(4)比较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弱,一般来说,对主族元素而 言,最高价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金属元素原子失电子 能力越弱。
高中化学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2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鲁科版必修2

对象
单质之间
原子之间
化学 性质
相似,一定条件 下可以相互转变
几乎完全 相同
实例
金刚石与石墨、C60; 红磷与白磷;O2与O3
11H 与21H
【思考与交流】
4.因为3157Cl 的质量数是35,因此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约为35。 提示:不对,通常所说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该 元素中各核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而不是指该元素的 某种核素的质量数。
(1)原子: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2)阳离子:质子数 > 核外电子子: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电荷数
3.质量数
定义
质 量
符号
数 公式
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A A =Z + N
质子数
中子数
4.原子的表示方法
提示:属于同种元素,但不是同种原子。
【思考与交流】
3.互为同位素的原子有何异同点?
提示: 相同点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同
化学性质相同
中子数、质量数不同 不同点
物理性质不同
拓展延伸 1.“二同”的区别与联系
同素异形体
同位素
概念
同种元素组成结构 不同的单质之间互 为同素异形体
质子数相同而中 子数不同的同一 元素的不同核素 互为同位素
A.3:1 B.1:1 C.1:3 D.1:4
质子
构成
中子
原
子
电子
结
质子数决定 元素种类
中子数决定同一 元素的不同核素
电子数决定元素 的化学性质
元素 核素 同位素
构
数量关系
构成微粒 质量关系 的关系 电性关系
高中化学 必修二 第一章 物质结构和结构元素周期律 知识点

必修二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知识点一、原子结构质子(Z 个)原子核 注意:中子(N 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原子)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 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3.元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 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 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 (7个横行) 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 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 主族:ⅠA ~ⅦA 共7个主族族 副族:ⅢB ~ⅦB 、ⅠB ~ⅡB ,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 (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山东省聊城市高中化学第1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1节元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学习目标】1.简单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及结构。
3.了解周期、族等概念。
4.理解原子结构与其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自主学习】一、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和编排原则1.发展历程2.编排原则[议一议]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依据是相对原子质量( )(2)一个横行即是一个周期,一个纵行即是一个族( )(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是同族元素( )(4)每一周期都是碱金属元素开始,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常见族的特别名称:第ⅠA族(除氢):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________元素;0族:________________元素。
点拨[议一议]1.元素周期表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哪一族?2.现行元素周期表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哪一周期?【难点突破】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例1下表中的实线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请在表中用实线补全元素周期表的边界,并注明族序数和周期序数。
归纳总结1.周期2.族3.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到ⅡB共10个纵行,包括了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共60多种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
特别提醒元素周期表中主、副族的分界线:(1)第ⅡA族与第ⅢB族之间,即第2、3列之间;(2)第ⅡB族与第ⅢA族之间,即第12、13列之间。
4.认识周期表中元素相关信息变式训练1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含元素最多的族是第ⅢB族B.元素周期表有18个族C.第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三、四周期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例2根据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微粒的符号及其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
鲁教版高一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复习

鲁教版高一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复习教学目的1. 熟悉原子核、核外电子排布的综合知识2. 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理解“位-性-构”的关系重点、难点:原子核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知识分析:1. 原子结构原子原子核质子个,带正电荷中子个,不带电荷质子数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种类核素:、至少一项不同同位素:同异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核外电子电子数个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最高正价、族序数质子数和电子数决定原子呈电中性运动特征体积小运动速率高接近光速无固定轨道电子云比喻小黑点的意义原子轨道轨道球形、轨道纺锤形、轨道梅花形等排布规律ZA XZNA Z NZ NZ NZs p d()()()()(),()(),(),()()()()()()⎧⎨⎪⎪⎩⎪⎪⎫⎬⎪⎪⎭⎪⎪⎧⎨⎪⎩⎪⎧⎨⎪⎩⎪⎧⎨⎪⎪⎩⎪⎪→=+→→→→12123():()()(),,12223821832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排布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个层不超过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个nK⎧⎨⎪⎪⎪⎪⎩⎪⎪⎪⎪⎧⎨⎪⎪⎪⎪⎪⎪⎪⎪⎪⎪⎪⎪⎩⎪⎪⎪⎪⎪⎪⎪⎪⎪⎪⎪⎪⎧⎨⎪⎪⎪⎪⎪⎪⎪⎪⎪⎪⎪⎪⎪⎪⎪⎪⎩⎪⎪⎪⎪⎪⎪⎪⎪⎪⎪⎪⎪⎪⎪⎪⎪2.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结构呈周期性变化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大小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正价:,负价:--元素的得失电子能力呈周期性变化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1182317 414→→+→+→→⎧⎨⎪⎪⎪⎪⎩⎪⎪⎪⎪元素周期表排列原则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列结构周期个短周期、、周期-含、、种元素长周期、、周期-含、、种元素不完全周期周期最多容纳种元素族个主族由长周期、短周期共同构成共个副族完全由长周期构成共个族,,纵列族稀有气体()()()()()()()()()()(~)()(~)()()123712328845618183273216778910⎧⎨⎪⎪⎩⎪⎪-⎧⎨⎪⎩⎪--⎧⎨⎪⎪⎪IA VIIAIB VIIBVIII⎩⎪⎪⎪⎧⎨⎪⎪⎪⎪⎪⎩⎪⎪⎪⎪⎪⎧⎨⎪⎩⎪⎫⎬⎪⎭⎪⎧⎨⎪⎪⎪⎪⎪⎪⎪⎪⎪⎪⎪⎪⎩⎪⎪⎪⎪⎪⎪⎪⎪⎪⎪⎪⎪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同周期同主族()()12 3. 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性质同周期(左→右) 同主族(上→下) 原子序数 小→大(依次递增1) 小→大电子层结构 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电子层数递增1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0族除外) 逐渐增大 失电子能力 得电子能力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金属性 非金属性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1→+7) 非金属元素负价(-4→-1) 负价=-(8-族序数) 主族元素最高正价数=族序数 稀有气体化合价为0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减弱 酸性逐渐减弱 碱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形成难易及其稳定性形成逐渐变容易 稳定性逐渐增强形成逐渐变困难 稳定性逐渐减弱4.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学习目标】1.简单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及结构。
3.了解周期、族等概念。
4.理解原子结构与其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自主学习】一、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和编排原则1.发展历程2.编排原则[议一议]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依据是相对原子质量( )(2)一个横行即是一个周期,一个纵行即是一个族( )(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是同族元素( )(4)每一周期都是碱金属元素开始,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常见族的特别名称:第ⅠA族(除氢):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________元素;0族:________________元素。
点拨[议一议]1.元素周期表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哪一族?2.现行元素周期表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哪一周期?【难点突破】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例1下表中的实线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请在表中用实线补全元素周期表的边界,并注明族序数和周期序数。
归纳总结1.周期2.族3.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到ⅡB共10个纵行,包括了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共60多种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
特别提醒元素周期表中主、副族的分界线:(1)第ⅡA族与第ⅢB族之间,即第2、3列之间;(2)第ⅡB族与第ⅢA族之间,即第12、13列之间。
4.认识周期表中元素相关信息变式训练1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含元素最多的族是第ⅢB族B.元素周期表有18个族C.第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三、四周期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例2根据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微粒的符号及其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
微粒: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位置: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第三周期第ⅣA族的元素原子序数是:________。
(3)N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相邻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
(4)短周期元素中,族序数=周期序数的元素有:______________。
(5)短周期元素中,族序数=周期序数2倍的元素有:____________。
(6)短周期元素中,周期序数=族序数2倍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1.元素周期表在元素推断中的应用(1)利用元素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推断。
本方法常用于确定原子序数小于18的元素。
①应用关系等式一:周期序数=电子层数;等式二: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等式三: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②实例(ⅰ)X元素是第三周期第ⅠA族元素,则该元素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1,即为钠元素。
(ⅱ)Y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6,则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ⅥA族。
(2)利用短周期中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关系推断。
(3)利用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上阳下”推断。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如a X(n+1)+、b Y n+、c Z(n+1)-、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为d M则它们的原子序数关系为a>b>d>c。
2.元素原子序数差的确定方法(1)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差。
(2)同主族相邻两元素原子序数的差值情况。
①若为ⅠA、ⅡA族元素,则原子序数的差值等于上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
②若为ⅢA族至0族元素,则原子序数的差值等于下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
变式训练2 俄罗斯科学家用含20个质子的钙的一种原子轰击含95个质子的镅原子,结果4次成功合成4个第115号元素的原子。
这4个原子生成数微秒后衰变成第113号元素。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15号元素在第六周期B.113号元素在第七周期ⅢA族C.115号和113号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D.镅元素和115号元素不在同一周期【规律总结】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位置的方法——稀有气体定位法1.比大小定周期比较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与0族元素的序数大小,找出与其相邻近的0族元素,那么该元素就和序数大的0族元素处于同一周期。
2.求差值定族数(1)若某元素原子序数比相应的0族元素多1或2,则该元素应处在该0族元素所在周期的下一个周期的ⅠA族或ⅡA族。
(2)若比相应的0族元素少1~5时,则应处在同周期的ⅦA~ⅢA族。
(3)若差为其他数,则由相应差值找出相应的族。
【当堂过关】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是原子的核电荷数B.元素周期表有十六个纵行,也就是十六个族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属于同一族D.电子层数相同的粒子,对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2.下列各图若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代表原子序数),其中合理的是( )3.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符合的一组是( )A.Be、Na、AlB.B、Mg、SiC.O、P、ClD.C、Al、P4.元素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的原子比B的原子原子序数大1B.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的元素,与C位于同一周期C.B的原子与D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的元素,与B位于同一主族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表中所列元素中: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主族元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族。
(2)下列__________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A.a,c,hB.b,g,kC.c,g,lD.d,e,f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学习目标】1.了解碱金属、卤素原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了解碱金属、卤素原子的结构特点,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得出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变化规律是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________,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金属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①与O2反应[(2)化合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 )(3)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4)碱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活泼,易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5)Li在空气中加热生成LiO2( )2.钾与水(含酚酞)反应的实验现象能表明钾的一些性质,请连一连。
(1)钾浮在水面上A.钾与水反应放热且钾的熔点较低(2)钾熔化成闪亮的小球B.钾与水反应剧烈,放出的热使生成的H2燃烧钾球四处游动,并有,微的爆鸣声 C .钾的密度比水小(4)溶液变为红色D .钾与水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二、卤族元素 1.原子结构 (1)完成表格:(2)得出结论:卤族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变化规律是随着原子序数增大,电子层数逐渐________,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
2.卤族元素单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F 2 Cl 2 Br 2 I 2颜色: ———————————————————→浅黄绿色 黄绿色 深红棕色 紫黑色颜色 熔、沸点:———————————————————→ 气体 气体 液体 固体 逐渐 密度:———————————————————→ 逐渐 水溶性:———————————————————→反应 溶解 溶解 微溶 逐渐 (2)化学性质 ①与H 2反应 a.填写下表:b.得出结论:从F2到I2,与H2反应所需要的条件逐渐________,反应剧烈程度依次________,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________。
②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a.填写下表:,相应卤素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提醒因为F2能与H2O发生反应(2F2+2H2O===4HF+O2),所以F2不能从其他卤化物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卤素单质。
[议一议]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代表卤素)(1)卤素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X2+H2O===HXO+HX表示( )(2)HX都极易溶于水,它们的热稳定性随核电荷数增加而增强( )(3)卤素单质的颜色从F2―→I2按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加深( )(4)将F2通入NaCl溶液中可置换出Cl2( )2.已知还原性I->Br->Cl->F-,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原因。
【难点突破】一、碱金属元素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例1下列对碱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碱金属元素的单质具有强还原性,可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单质B.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都是过氧化物C.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D.单质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递增而升高归纳总结碱金属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1.相似性原子都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化学性质活泼,它们的单质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它们都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单质及水反应。
碱金属与水反应的通式为2R+2H2O===2ROH+H2↑(R表示碱金属元素)。
2.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
(1)(2)与O2的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更加复杂,如Li与O2反应只能生成Li2O,Na与O2反应还可以生成 Na2O2,而K与O2反应能够生成KO2等。
(3)与H2O的反应越来越剧烈,如K与H2O反应可能会发生轻微爆炸,Rb与Cs遇水发生剧烈爆炸。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CsOH的碱性最强。
变式训练1 下列各组比较不正确的是( )A.锂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B.还原性:K>Na>Li,故K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钠C.熔、沸点:Li>Na>KD.碱性:LiOH<NaOH<KOH二、卤素单质的相似性、递变性和特性例2 下列对卤素的说法不符合递变规律的是( ) A.F 2、Cl 2、Br 2、I 2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B.HF 、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 C.F -、Cl -、Br -、I -的还原性逐渐增强D.卤素单质按F 2、Cl 2、Br 2、I 2的顺序颜色变浅,密度增大 归纳总结卤素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1.相似性(X 表示卤素元素)卤素原子都容易得到一个电子使其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它们的单质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