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第13课: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南昌起义
1、背景:大革命失败后
2、时间:1927年8月10日
3、地点:南昌
4、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5、结果:占领南昌城
6、作用(意义):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二、井冈山会师
1、秋收起义:(1)领导人:毛泽东
(2)地点:湘赣边界地区
(3)结果:失败,损失惨重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时间:1927年10月
1928年初(建立根据地)
(2)意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井冈会师:(1)时间:1928年初
(2)领导人:朱德、陈毅
4、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军长:朱德
(2)党代表:毛泽东
(3)政治部主任:陈毅
(4)意义:井冈山根据地得到巩固
5、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三、星火燎原
1、时间:1929年初
2、领导人:毛泽东、朱德
3、建立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为中华革命根据地)
4、建立湘赣革命根据地:(1)领导人:彭德怀
(2)基础:井冈山根据地
5、建立各地根据地:(1)领导人:方志敏、徐向前、贺龙、邓小平等共产党人
(2)时间:1930年(共有15处)
(3)意义: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6、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1931年11月
(2)地点:江西瑞金
(3)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4)首都:瑞金
(5)临时中央政治主席:毛泽东
(6)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兼红军总司令:朱德。
第13课红军建军与万里长征

②农村敌人势力比较薄弱,农村人 口多,群众基础好。
因此,以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为 落脚点,可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
简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意义?
1927年,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建立农村 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代表 了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 确道路
7、一位历史学家在评论1935年的一次会议 时说:“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是史无 前例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一个里程 碑。”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8、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重点】:
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 和遵义会议。
【难点】:
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一、南昌起义
自主学习、了解历史 快速阅读 ,找出下列知识 点,要求了解历史事实、梳理 历史线索。并在课本上圈点批 画出来,力求准确。
请同学们看课本66页,回答以下问题:
1、我党为什么要发动南昌起义? 2、时间是什么时候? 3、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有哪些? 4、有什么历史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粉碎敌人四次“围剿”情况(1930—
1933)
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国民党 兵力
红军兵力
红军歼敌 领导人 数
10万 20万 30万
4万 3万 3万
1.5万 3万多 3万多 3个师
周恩来 朱德
毛泽东
50万
7万
红军长征:
原因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红军不怕远征难
——说课稿
沁阳六中
庞普光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 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我将从说 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四 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 1、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主要讲述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 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他在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承 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地位。(长征为人 留下的长征精神,直到现在仍具有很强的时代 意义。) (2)本课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 命传统教育的重要素材。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小组内形成答案,教师出示长征图进行进一步的补充
3、教学过程的第三个环节,思维拓展。 出示纪念长征的图片,提出问题,我设计 的意图是贴近学生生活,点明纪念长征的现实 意义,从而进一步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 目标。
图片展示过之后,引导学生总结:
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互帮互助的 革命英雄主义,我们要热爱中国共产党、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珍惜今 天的幸福生活等。
四、板书设计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 1、红军长征的原因 2、红军长征初期的困难 3、遵义会议 二、长征的胜利 1、长征的胜利 2、长征胜利的意义 这样板书形式的设计,清晰明了,重点突出,对 纷繁复杂的知识体系作了整理概括,可以帮助学生更 加条理的理解这段历史。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
设计意图: 这一步骤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 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学生自学为主设 计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长征的胜利: 导入语 遵义会议以后,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他究 竟会领导中央红军走出怎样的一片天地呢?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学习本课的第二目。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60页的《中国工农红军长 征示意图》找出红军所经过的省份、河流等; 2、阅读教材总结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第13课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第13课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经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指导学生分析“中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使学生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的有关史实,学习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建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归纳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人民的光明前途而抛头颅、洒热血,与国民党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他们不怕困难、敢于同敌人作斗争、坚信必胜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难点中国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8月1日是我国的什么节日?跟什么历史事实有关?(设置悬念,激发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探究新课一、南昌起义问题:1、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共为什么要发动武装起义?2、南昌起义有谁领导,在什么时候发生的,结果怎样?3、起义胜利以后,南昌起义的这支部队又到哪儿去了呢?为什么要这样?4、南昌起义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们把那一天作为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老师补充:1、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将对革命者斩尽杀绝的政策,高举起革命的大旗,进行武装起义,这说明当时进行武装起义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3、起义胜利后,部队撤离南昌,南下广东。
在国民党优势兵力的围攻下,起义军在转战中失败。
保存下来的部队一部分转移到广东海陆丰地区,另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入湘南,开展游击战。
二、井冈山会师问题:1、简述秋收起义的发动时间、目的、领导人和经过。
2、秋收起义的部队为什么要向井冈山进军?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它的建立有什么意义?老师补充:①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无法夺取政权;②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海拔多在800~1000米之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第13课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第13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制作:石凡敬审核:初中历史组使用时间:2017-11【学习目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 知道南昌起义的基本史实,了解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2. 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3. 了解红军长征的基本史实及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探究红军长征铸就的伟大的长征精神。
【预习导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武装斗争1.南昌起义:年8月1日(八一节),、贺龙、叶挺、等人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在湖南举行了秋收起义。
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与毛泽东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组建了第四军。
4.意义(1) 、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二、红军长征5.时间:1934年10月—年10月。
6.原因:。
7.起止点:江西瑞金——甘肃 (红军大三主力会师)。
8.主要经过: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
9.遵义会议(1)______年1月长征途中,贵州。
(2)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_________的转折点。
10.长征的意义:是中国革命的关键。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难点释疑难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其基本内容是:中国民主革命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动农民武装起义,建立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政权结合起来,使之建成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战略基地。
第13课: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活动一:南昌起义
材料一:南昌起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
革命大旗擎在手,终归胜利属人民。
材料二: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
材料三: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净打光。
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1)材料一所指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的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怎样的著名论断?会后领导了什么起义?
(3)材料三的歌谣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表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
▲拓展探究
材料三体现的这种精神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拓展探究答案
活动二: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
了南昌起义。
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PPT课件1 岳麓版

小 结
武装反抗国民党, 南昌起义第一枪; 秋收起义湘赣边, 进军农村向井冈。 革命根据地开创, 两军会师军旗扬; 中国革命危转安, 星火燎原势高涨。
知识检测: 1、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有周恩来 贺龙 朱德 ---、----等人,其影 武装反抗国民党 响在于打响了------- 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秋收起义的领导 人是----。 毛泽东 2、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权的 三湾改编 事件是-------。
动 脑 筋
比较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斗争 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井冈山斗争的胜利说明什么道理?
本课知识点综述
1、南昌起义:1927.8.1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 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 反动派统治的总方针; 3、秋收起义:1927、9 放弃进攻城市, 开辟井 冈山革命根据地; 4、三湾改编: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5、井冈会师:两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3、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土地革命 4、八七会议通过了----- 武装反抗 -和---- 国民党反动统 治的总方针。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5.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 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在
南昌
6、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 的军队是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这 讲起“八一”历史长, 首 歌 南昌打响第一枪; 谣 涉 朱德率领队伍走, 及 进军湘南改红军; 了 哪 秋收暴动毛泽东, 些 历 闹的湘东遍地红; 史 事 井冈山上朱毛合, 件 ? 创建四军建奇功。
八七会议的作用
八七会议给处在思想组织涣 散的中国共产党人,指明了 新的出路。 (补充)会议撤销了陈独秀 总书记的职务,选举了新的 临时中央政治局。
2.秋收起义
八年级历史上13——26课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13——26课复习提纲第13课五四运动知识要点:五四运动的背景、时间、地点、导火线、口号、先锋、主力军、中心、经过、转折点、结果、性质、影响。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青年节的由来)1、背景: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2、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3、爆发:1919、5、4北京学生天安门前举行游行4、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反映五四运动反对帝反封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1919、6、3北京学生再次游行2、主力军、中心:前期学生(先锋)、北京;后期工人、上海。
3、转折点:6月5日,上海的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无产阶级)担当了运动的主力,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4、结果: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人职务,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
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五四运动的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新”:的体现——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新的指导理论:马克思主义。
★2、五四精神:民主和科学的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创新精神。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敢于牺牲,核心是爱国主义。
第14课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知识要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时间、地点、标志、一大和二大的内容及意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表现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思想基础)1、时间:五四运动前后2、代表之作:李大钊1918年发表的《法俄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1919年《新青年》刊载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3、意义: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课型:新授主备人:审核:时间:2013-9 -28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南昌起义。
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
讲述中
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
2、通过收集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的有关史实,学习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长征
三、教学难点:
中国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演示文稿
四、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8月1日是我国的什么节日?生:“八一建军节”。
师:回答得非常好。
那么“八一建军节”跟什么历史事实有关?(设置悬念,激发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不要着急。
我想,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就会找到答案的。
导入新课:师: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共为什么要发动武装起义?
师:回答得真不错。
这说明当时进行武装起义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出示挂图(油画:《南昌起义》)
现在,请同学们看这幅油画,结合课文以及你所收集到的有关南昌起义的历史资料,来给大家讲一讲“南昌起义”。
(选一名有较强表达能力的学生讲述)师:起义胜利以后,南昌起义的这支部队又到哪儿去了呢?
师:起义部队为什么要撤离南昌南下广东,为什么又在南下广东中受到严重损失?(要求学生同桌讨论)
师:那么,要想革命成功,应该准备哪些条件呢?(要求同学们各抒己见)师:队伍怎么壮大呢?
师:说得好!国民党的军队占领着大城市,力量又非常强大,革命队伍少,
不能在大城市里打败国民党,只能到农村去。
虽然这次起义由成功转为失败,但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谁来说一说南昌起义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要求学生整理思考后回答)
师:为什么以“八一”作为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生:因为通过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创建了自己的第一支队伍。
三、师:谁来给大家讲一讲秋收起义?。
(要求学生阅读第二目第一段大字,大家推荐一位同学讲解)
生: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湖南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起义。
因为是在农
民秋收时候发动的起义,所以叫秋收起义。
这次起义的目的是攻占长沙,但起义
军在进攻长沙时,遭到数倍敌人的围攻,损失严重。
毛泽东当机立断,率部队向
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师:投影出示问题:
(1)起义军在进攻长沙时,损失严重。
这说明了什么?
(2)秋收起义的部队为什么要向井冈山进军?
(3)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四、出示油画《井冈山会师》)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画,画面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生:井冈山会师。
师:谁来给同学们讲一下井冈山会师的故事?
师:当时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师:这条道路正确吗?(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教师明确)
在当时来讲,这一决策显然是正确的。
因为中国革命要想取得胜利,就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仅仅依靠工人阶级,革命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师:突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革命摇篮。
投影1928―1930年中国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这幅图反映了什么?
生:(观察讨论)中共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越来越多,革命队伍发展壮大。
六、当堂反馈:
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给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启示是()
A、必须进行武装斗争
B、必须克服“左”倾错误
C、必须进行土地革命
D、必须将工作重心转移的农村
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陆海丰革命根据地
D、陕甘革命根据地
七: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