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_选择恰当地抒情方式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标准版)

3、抒议结合点情理
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其它关键处
加入议论、抒情句子点染,既能使记
叙文更具真情实感,又能达到升华主
题、点明主旨的作用。
例文: 九月二十日,学校礼堂灯火通明,这里正召 开一年一度的三好学生表彰大会。听到主席念出 我的名字时,我感到呼吸急促起来,心中在快乐 地大喊:“我评上了,我被评上了!”此时在我 眼里,主席台不再那么高高在上了,校长的眼神 也异常柔和,一切都那么美好,我觉得自己好像 要飞起来了。排队走上主席台,看到学兄学姐从 容淡定地接过证书,我不停地提醒自己:“严肃, 淡定!”但在接过证书的那一瞬间,我还是忍不 住裂开嘴笑了。真的很开心,何必假装严肃呢! 在热烈的掌声中,我裂开的嘴就像那本合不上的 证书一样,始终保持着最大的张开度。
直接抒情
魏巍《我的老师》中直接抒发对老 师的敬仰之情“在一个孩子的眼 睛里,她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 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助我们洗 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 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 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妈妈忘怀?不, 永远不会。 ——《再见了,亲人》 这段开头,把志愿军战士对朝鲜妈妈深深 的敬意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直接抒发了出来, 是很典型的直接抒情。
就是通过叙述某件事来抒发感情。 就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
•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 3、托物言志(融情于物);选择一些
可以借用事物,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来自艺术 表现手法表达某种感情、道理、风格、精神和 品质,这就是托物言志。
• 4、议论抒情(融情于理)
三、技 艺 拔 高 我们怎么把自己胸中 之情化为纸上文字呢?
1、化虚为实显真情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终结版)

直接抒情
比如当我们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 情不能自已时会说“浩瀚兮,大海!” 再比如在魏巍《我的老师》中直接抒 发对老师的敬仰之情: “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她的老师是 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 啊”。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助我 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 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 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妈妈 忘怀?不,永远不会。 ——《再见了,亲人》
间接抒情(融情于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 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 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 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 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 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 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 的。
间接抒情(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的作用:
烘托人物的心情; 渲染气氛; 交代背景; ④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⑤深化作品主题。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 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 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 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 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 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 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 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 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记得那年春上,奶奶生日,家里又揭不开锅了,
你从外边借回一元钱,买了三斤豆腐。豆腐做好了, 你一筷子夹给奶奶,一筷子夹给我,我让你吃,你说 你嫌豆腐有一股豆味儿,反胃。婶娘,我那时真傻, 还以为那是真的,就三口两口扒吃了豆腐,后来在厨 房里,却见你吞着野菜吃,我才知道你是哄了我。我 后悔地哭了起来,你却笑了,说我懂事,让我以后长 大有钱了,再给你买多多的豆腐吃。可到现在,我一 块豆腐也还未给予你买了吃,你却死了。
选择恰当地抒情方式1

记事抒情(融情于事)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托物言志(融情于物) 议论抒情(融情于理)
(2)选择恰当得抒情方式
①根据抒情得位置选择抒情方式
②根据文章得内容选择抒情得方式
(3)间接抒情得主要技法
①描摹人物 ②细化动作 ③细化景物 ④巧用修辞
活动一:小试牛刀 修改下面一篇例文。参照上节课得学习,运用恰当得抒情方式和抒情手法,使文章情感饱满。
教师导入本课中心
片段二之所以比片段一好,就在于作者在叙事之外运用了一种表达方式使文字充满情意和张 力,这种表达方式叫抒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我们写文章,总要表情达意,直接或间接 地抒发和表露作者得感情,这就是抒情。
记叙中得抒情,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得过程中,用饱含感情得语言,把自 己内心得情感(或喜或悲,或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和表达出来。
3.写作中,尝试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可以直接表达对某人某物得感情,也可以把感情渗入叙事、 写景中,也可以托物言志。
①请同学们带着情感深情自由朗读这些充满生命力得句子。 ②请同学选出自己喜欢得句子深情试读并谈谈对这个句子得感受。
三、如何抒情
1.活动:通过以上文段得集锦,探讨文章常用得抒情方式和抒情方法。 话题一:通过“文海拾贝”环节探寻文章常用得抒情方式。 话题二:通过“有情品读”环节探讨怎样才能让抒情饱满丰盈。
⑤一天下午,妈妈一如既往得来学校接我回家。我一路上沉默不语,一想到刚发下来得成绩,我
得心情就像阴沉得天空一样。这次考试说马虎那都是借口,没有认真检查才是事实。试卷发下来
时,我得眼睛被那火红得“72”晃花了,心里满满都是懊悔,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当初没有看仔
细些?又想到妈妈看到成绩时得表情和动作,心一下子就凉了。回到家里,妈妈也看出了我得失落,
写作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写作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写作文题】每个人可能都有烦恼,每个烦恼也许都有一段小故事。
试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融入并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不少于500字。
【写作导航】1.明确写作内容。
每个人都可能会有烦恼,比如:妈妈总是拿你和别人比较,说你这不行那不行;在班级里表现得还不错,但总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很喜欢跳舞,家人却不支持;唱歌总是跑调,每次上音乐课都很尴尬……想一想,你有什么烦恼?哪些可以作为写作素材?虽然文章的材料丰富多彩,但要注意选材应力求新颖。
新颖的材料,会使人耳目一新。
2.选择恰当的文体。
本文适合写成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应做到心手相应、详实叙事。
“我手写我心”,流露出个人的真情实感,让文章跳动着纯真的个性化的情感节奏,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自己的烦恼等因素交代清楚,让人在读透整个事情的同时,也能读懂你的烦恼,从而引发共鸣。
3.写烦恼可采取多种形式。
可借用电影艺术中剪辑画面、组接镜头的方法来谋篇布局;可运用日记或书信来展开情节;可用问答对话法来切入点题;还可通篇在段落结构上采用排比这一修辞手法来组织全文等。
总之,要以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倾诉心中的愁闷。
比如诉说自我的烦恼时,可采用片段连缀的方法,以“烦忧如水、烦忧似酒、烦忧若茶”这三个小标题串联成篇,生动展现烦恼的情状以及走出烦恼的历程,以此抒发心中深沉的感悟。
不论采用何种形式,在写作中都要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可直接抒情,也可将情感渗透在叙述和描写中。
通过抒情表现主题,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佳作欣赏】我的烦恼进入中学后,烦恼就像满天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其中最让我懊恼的就是那些没完没了的补习和做题。
使我再也没有了双休日。
“女儿,看爸爸又给你买什么好东西啦!”老爸还没进门就大声叫着。
我丢下正在“啃”的《数学宝典》,又惊又疑地跑出去。
当看到爸爸怀中抱着的是一堆可恶的学习资料时,我的惊喜之情顿时幻化成了美丽的肥皂泡。
“初中是人生较为关键的时刻,可不能再像小学时那样贪玩了。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间接抒情常见的情况
1、写人抒情 在现实生活中,对人们情感触动最深的对 象首先是人,包括自身即亲人和朋友。写作者因 人而动情,但在文章中有时所抒之情并不局限于 所写之人,而是在更大的范围内抒写更深的情怀。 2、就是抒情 生活中的各种时间牵动了写作者的感情, 因而使得叙事包含着鲜明的主观感情色彩,在 回 忆往事,陈述经历、体验时,这种带有感情 色彩的叙述最为常见。
抒情方式。因为抒情诗直率的,所以使人感
到诚挚真内涵。在写作中,这
种方式不可多用,避免浅、空、浮的毛病。
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就是针对或凭借一定的外物, 曲折地抒发情感,即托物抒怀。间接抒情诗 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使感 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 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何为抒情?
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抒情的 方式可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其具体来 分又分为借景抒情法、触景生情法、咏物 寓情法、咏物言志法、直抒胸臆法、融情 于事法和融情于理法。
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直截了当地表露倾诉自己
的感情,即直抒胸臆。这是一种不用借托、
直陈肺腑的抒情方式,是一种高度性格化的
的疾痛——糖尿病。
她的头歪向枕头一边,痛苦地用手抓挠胸口。 床架上方,则挂着一枚我一九三二年赢得耐斯市
少年乒乓球冠军的银质奖章。
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得我十三岁时,和母亲住在法国东南部的耐斯
城。母亲没有丈夫,也没有亲戚,够清苦的,但她经 常能拿出令人吃惊的东西,摆在我面前。她从来不吃 肉,一再说自己是素食者。然而有一天,我发现母亲 正仔细地用一小坏碎面包擦那给我煎牛排用的油锅。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判断哪是直接抒情,哪是间接抒情, 分别位于文章什么位置,有什么抒情效果。
• 1.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留下了眼泪。我觉 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 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羚羊木雕》 •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 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荷叶 母亲》
写作提示
1.围绕话题,选取材料。(选材)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就是引发谈 话的由头。由某个设想好的“话题”所引出的 作文就是“话题作文”。话题不能作为文题。 话题“爱”的选材非常的广泛。选材的依据就 是你自己认为最熟悉的,最有把握的,有话可 写,较新颖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话题作文 一定要紧扣话题选材。
例文点评
• 九月二十日,学校礼堂灯火通明,这里正召开 一年一度的三好学生表彰大会。听到主任念出 我的名字时,我感到呼吸急促起来,心中在快 乐地大喊:“我评上了,我被评上了!”此时 在我眼里,主席台不再那么高高在上了,校长 的眼神也异常柔和,一切都那么美好,我觉得 自己好像要飞起来了。排队走上主席台,看到 学兄学姐从容淡定地接过证书,我不停地提醒 自己:“严肃,淡定!”但在接过证书的那一 瞬间,我还是忍不住咧开嘴笑了。真的很开心, 何必假装严肃呢!在热烈的掌声中,我咧开的 嘴就像那本合不上的证书一样,始终保持着最 大的张开度。
点评
• 小作者获奖的兴奋和喜悦的心情,除了直抒胸臆外, 还借助对事件经过的叙述以及语言、动作、神态、心 理等描写来展现。 • 小作者刚刚得知自己被评为“三好生”的激动心情, 是通过呼吸急促、心中快乐地大喊等描写体现出来的。 然后通过对主席台、校长眼神感觉要飞起来的描写, 写出喜悦当中的骄傲与自豪之情。最有意思的是上台 领奖过程的心理和神态描写。小作者本想模仿学兄学 姐的样子从容淡定地接受证书,可是“真的很开心, 何必假装严肃呢”一句直接抒情,写出内心的真实感 受,于是“我咧开的嘴就像那本合不上的证书一样, 始终保持着最大的张开度”,比喻生动形象,描写自 然传神,再次抒发了自己抑制不住的喜悦之情。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
11.从没有见过开得这样盛得藤萝,只见一片 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 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 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 中的最浅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紫藤萝瀑布》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 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 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 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 绿是自然的颜色。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 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 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 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 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
抒情的作用
一篇记叙文,在叙述描写中适当 地穿插抒情,是一种极好的点染,会 使细节得到点化,情感得到渲染,主 旨得以明确,主题得到升华。
23
•
在写作中,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 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
• 比如: •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黄河颂》) • 这几句诗就鲜明、直接地抒发了作者对黄 河的敬仰、对祖国英雄儿女的赞颂之情。
活动二:朝花夕拾
(一)文章不是无情物----文海拾贝 • 3.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 意和她接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我的老师》 • 4.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她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 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我的老师》 • 5.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 了喜悦,企盼着新一天快些到来。啊!世界上还有比 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再塑生命的人》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 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 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 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 通俗的比如歌词“太阳当空照,花儿 对我笑”,借太阳和花来表达感情。它的 呈现形态是把情感和人、事、景、物融为 一体,可表述为:
• 记事抒情(融情于事);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 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 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 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 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当我在 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的面 朝墙壁和小窗。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 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但我并不感到狐独。我忘 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 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 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主题得到升华。
23
•
在写作中,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 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
• 比如: •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黄河颂》) • 这几句诗就鲜明、直接地抒发了作者对黄 河的敬仰、对祖国英雄儿女的赞颂之情。
•
除了直接抒情以外,作者的情感也往往渗 透在叙述和描写中。
• 【提示】
• 1.选择想要表现的情感,回忆自己产生这种 情感的情境。
• 2.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采用直接抒情和间
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别了,那年的我
一个人失落的时候,总会患得患失,惶恐不安。不知从何 时起,自己变得如此的敏感,千疮百孔的心和脆弱的神经让我不
再敢奢望未来。时光荏苒,光阴不再。我真的也很希望自己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