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爱情诗美质浅谈的论文
谈谈《诗经》中的爱情诗作文

谈谈《诗经》中的爱情诗作文谈谈《诗经》中的爱情诗作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谈谈《诗经》中的爱情诗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周代,礼教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尚少禁忌,所谓:“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周礼。
媒氏》)在《诗经》中有许多男女恋情诗,而恋人之歌,多集于《国风》。
国是地区、方城之意,风即指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国风》取材于各地的民间歌曲,反映了当时各地的民俗风情。
而男女恋情,人之天性,所以在《国风》中也颇多涉及。
《诗经》第一首便是以爱情为题材的诗歌《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以《关雎》为始篇,列来众多注家的评价多为淑女以配君子,说明在我国古代爱情便成为了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
《毛诗。
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至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诗歌由内心的感发所产生,而爱情是人类最纯真的感情表露,也是最值得用诗歌来歌颂的。
《诗经》中的爱情诗类型多种多样,涉及到爱情的酸酸甜甜:有写幽会亲昵的《邶风。
静女》,有写情侣春游的欢快的《郑风。
溱洧》,有写两情野合欢娱的《召南。
野有死》,有写饱含思念的《王风。
采葛》,有写情女想情郎的《郑风。
子衿》,有写情侣闹别扭的《郑风。
狡童》,有写意中人不可求空余恨的《周南。
汉广》,有写表现意中人难以亲近的《秦风。
蒹葭》,有写失恋苦涩的《召南。
江有汜》,有写遭到家长干涉的《郑风。
将仲子》,还有反抗家长干涉的《王风。
大车》。
从以上的这些列举中我们可以看出,《诗经》中的爱情诗广泛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快乐与挫折痛哭,在阅读中我们能够体会出诗歌中充满坦诚、真挚的感情。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创作,其中描写爱情的诗篇占了很大的比重。
《诗经》中的爱情诗,褪去了脂粉与俗气,有的清纯自然,有的热烈浪漫,偶会有“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诀恋及婚姻不幸的痛苦哀怨。
它不仅向我们讲述了古代人的爱情故事,也启发了我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以及对爱情不尽的思考。
美好的邂逅。
《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是我最早接触的诗经中的诗句。
孔子曾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诗中叙述的是一个男子在河边邂逅了一位美丽的佳人,一见钟情,而倾慕追求的相思。
少女的曼妙姿态、窈窕倩影,都深深地烙在了男子的心上,让他日思夜想、无法忘怀。
他为求爱不得而痛苦,也为爱情的憧憬而感到幸福,他希望和她琴瑟和谐,钟鼓相迎。
感情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现了男女之情的率真与灵动。
初见的倾心。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郁郁苍苍,白露化而为霜,我心中所怀之人,在水的那一方。
轻轻快快的读出这句诗,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诗人那种对爱的渴望与苦涩。
爱而不能得,弥漫在心中的只有惆怅和忧伤。
诗人的爱如彼岸之花,有着那样凄迷而朦胧的美,越是无法企及,就越让人刻骨铭心、难以释怀。
甜蜜的相约。
《静女》:“静女其妹,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现,搔首踟蹰。
”这是一篇优美的民间情歌。
短短的二句诗就充分显示出作者捕捉形象的能力和刻画人物高超的艺术技巧。
写少女用“暗笔”,借男子的内心感受描绘出了一个天真活泼而又美丽多情的少女形象。
“娴静美丽的姑娘,在城角等待我,她故意躲藏起来,逗我着急。
我因没见到她而焦灼不安。
”全诗笔调明快轻灵,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激荡着动人心怀的美好感情,调皮活泼的女主人公与痴情憨厚的男主人公的形象相映成趣。
寤寐的相思。
《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诗经鉴赏论文--浅谈诗经中的爱情(精选5篇)

诗经鉴赏论文--浅谈诗经中的爱情(精选5篇)第一篇:诗经鉴赏论文--浅谈诗经中的爱情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创作,其中描写爱情的诗篇占了很大的比重。
《诗经》中的爱情诗,有的清纯而自然,有的热烈而浪漫,但也会有“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诀恋及婚姻不幸的痛苦哀怨。
杨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主要以诗经中爱情为主线,旁征博引,层层递进,带我们重游了古人的情感之路。
接下来我主要从爱情中的“相遇”,“相爱”再到“诀别”浅谈诗经中的爱情。
,相遇:伊人依新装,新颜欢心漾。
最喜欢泰戈尔的那首《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在古代的恋爱中是否亦如诗中所言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诗经·周南·关雎》)这首诗作者热情地表达了自己对一位窈窕美丽、贤淑敦厚的采荇女子的热恋和追求,表达了对与她相伴相随的仰慕与渴望,感情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现了男女之情的率真与灵动。
因此,孔圣人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有人说,在爱情方面,女方总是处于被动,即使有了心仪的人也无法表白,在古代是否真的如此呢?“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诗经·卫风·淇奥》)这首诗便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赞美了一个男子的容貌、才情、胸襟以及诙谐风趣,进而表达了对该男子的绵绵爱慕与不尽幽怀。
显然,在爱情方面女方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
落花如有意,流水情亦长。
记得,三毛曾说“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发现你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卫风·木瓜》)描述了古时候青年男女自由相会,集体相会、自由恋爱的美好,女子把香美的瓜果投给集会上的意中人,男子则解下自己身上的佩玉等作为定情信物回赠给心目中的那位姑娘。
浅析《诗经》与爱情

浅析《诗经》与爱情第一篇:浅析《诗经》与爱情浅析《诗经》与爱情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冲动,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自我选择。
《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
《诗经》中的爱情诗灿若繁星,令人赏心悦目。
在《诗经.国风》中的160篇诗作中,有50多篇是直接描写爱情的。
《诗经》产生的年代已是我国原始性的地方文化自由发展的时代,因而此期的爱情诗更多地体现出一种自由浪漫的艺术风格,表现男女青年纯真爱情的诗篇大都写的十分淳朴、热烈、率真而健康。
《诗经》中的爱情诗主要集中在《国风》中,以《郑凤》《卫风》里的情诗最为出名。
有对爱情执着、魂牵梦萦;《周南·关雎》,《秦风·蒹葭》;有写男女两情相悦、互赠情物;《卫风·木瓜》;也有写遭到家长干涉的《郑凤·将仲子》,也有反抗家长干涉的《王凤·大车》···《诗经》里德爱情诗以深入的观察。
细腻的感受,再现了周朝时爱情生活中的世情形态—悲欢离合、酸甜苦辣。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而其中的爱情诗简单而执着,是一曲曲清新和美的歌。
本文将节选《诗经》中笔者喜爱的爱情诗歌给予浅析。
《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该诗写的是郑国阴历三月上旬己日男女聚会之事。
阳春三月,大地回暖,艳阳高照,鲜花遍地,众多男女齐集溱水、洧水岸边临水祓禊,祈求美满婚姻。
一对情侣手持香草,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享受着爱情的甜蜜。
他们边走边相互调笑,并互赠芍药以定情。
”“涣涣”二字十分传神,令我们想起冰化雪消,想起桃花春汛,想起春风骀荡。
论《诗经》中的爱情

论《诗经》中的爱情论《诗经》中的爱情《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诗经》中的爱情,欢迎阅读!我国经典名著中描写爱情的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诗经》就是最为著名的作品,而在《诗经》十五“国风”中,有关爱情婚姻这个题材,占三分之一,这类诗歌异彩纷呈,绰约多姿。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类,共三百零五篇。
《诗经》都是周诗,它的产生大约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历时五百多年。
古人非常强调婚姻家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古代婚姻、家庭制度的发展变化,从群婚、对偶婚到一夫一妻制,是从蒙昧期、野蛮期到文明期到各个历史阶段相适应的。
进入阶级社会后,统治阶级认识到婚姻、家庭的重要意义,总要和各种权力干预婚姻与家庭。
下面让我们从诗经中的一些文章中去品味一下这种爱情的味道吧。
一、追求爱情《郑风·溱洧》就是反映仲春之月,令会男女的一篇诗。
郑国地处中原,三月已是暮春,草长莺飞,百花烂漫。
青年男女到溱洧水边游览,赏心悦目,倾吐胸怀。
这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欢乐插曲。
此诗,是从客观来抒写的,首先写溱洧春水之盛,点出了地点时间。
然后写士与女秉蕑而游,点出了士与女的踏青,不单纯是浏览风光。
一方面是执蕑而拔也邪恶,另一方面也暗示出要趁此机会追求爱情的欢乐,这一点从诗的下文就可以理解了,这是合乎生活实际与情理的。
再写士与女相劝诱的对话,是那么朴实、真挚、和谐、活泼、富有生活情趣。
最后又写士与女无拘无束地互相调笑,谈情说爱,不仅作了感情的交流,而且“赠之以芍药”。
这确是一幅出色的士女踏青图,生动活泼,跃然纸上。
二、相思之情爱情,有时发自单方面的。
一个男子看到汉水上的游女,心往神驰,却又可望而不可即,有说不尽的爱慕、烦恼、怅惘,于是写出了《汉广》这样的诗。
此诗的第一章,用“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起兴,也寄寓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情思。
浅析《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

浅析《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浅析《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浅析《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欢迎大家分享。
浅析《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引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的诞生。
《诗经》中的作品大都关注现实,其所反映的社会内容丰富而深刻,题材多样,尤以表现婚姻和爱情的诗歌最能体现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和情感活动,这类诗歌在《诗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从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都有其鲜明的特色,同时对后世的文学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并产生长远的影响。
一、从内容方面谈《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1、追求婚姻自由和对爱情的忠贞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开端,《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在那个社会,青年人想要追求忠贞不渝的爱情就要冲破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束缚;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封建的婚姻制度更加剧了女性的苦难。
因此,追求婚姻自由和对爱情的忠贞成为那时婚姻爱情诗中最为突出的特点。
在表达对忠贞爱情的追求方面,大胆而又委婉,其中《氓》最具代表性,“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它通过一个妇女的不同寻常的悲惨遭遇,体现出了对整个男权社会的不满,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抗精神,在最后的结尾处女子主动提出了与对方决裂,这很明显的就体现出一种坚强不屈的反抗精神。
2、乐观热情的感情基调和浓厚的民歌特色这些婚恋诗歌健康、乐观的感情基调是建立在劳动人民的社会地位和劳动生活上的。
《周礼,春官,媒氏》中说:“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写出了二月天气渐暖,人们可以适当在户外活动,经过了一个冬天的寒冷过程,男女人们身心都得到了适当的舒展,世界万物花草萌发,勾起了人们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欲望。
《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大都出现于十五国风当中。
是由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作,大胆泼辣,体质短小,带有浓烈的民歌特色。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总集的《诗经》,描写男女情爱和女性美的篇章达到了三分之一以上。
爱情是文学史上一个古老而常新的主题。
爱情诗则是这美好情感的艺术结晶。
相对于各朝代的爱情诗,《诗经》中的爱情诗显得特别的自由活泼,真实地传达了少男少女之间相互悦慕、思恋的心声,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相爱相恋的世俗生活,其内容丰富而又多彩。
这里有男女间互相悦慕之情的表白,其中充满初恋的热烈与羞涩;男女之间嬉乐游戏的描写,其中洋溢着融合和乐;也有恋爱过程中的各种感受和遭际,其中不乏对桎梏少男少女纯真情感的社会环境的揭露、嘲讽、诅咒乃至反抗,当然也有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欣喜与欢乐。
一、男女间的相互悦慕相恋首先是男女之间从心底对对方的悦慕,因此,表现男女间的相恋与相思是《诗经》爱情诗中非常突出的方面。
这里有男子对女子的悦慕,也有女子对男子的倾慕。
《诗经》的第一首诗《关雎》则是一首表现男子对漂亮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的首句以水中高地的雎鸠相向鸣叫动真情来引出男子对美貌贤淑的女子的动心。
下章紧接着写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不曾减少,白天黑夜都在想着得到她。
第三章,“辗转反侧”写思念之苦,致使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这三章都是写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并与日惧增以及“求之不得”的痛苦心情。
末二章都是写男子想象着若能与她在一起,将要“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它写出了普通老百姓对爱情幸福的热烈向往和顽强追求。
后人常用“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论文《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优秀范文五篇)

论文《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论文《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论文提纲论题:《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
论点:通过对《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的分析,论述其中爱情、婚恋诗的主要内容及其表现出来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婚恋风俗。
这些诗歌表现出了我国古代人民那种真挚纯朴的思想感情和对幸福爱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干涉婚姻的反抗。
论证过程:一、论述《诗经》的价值与地位;二、简介《诗经.国风》;三、分析《诗经.国风》中爱情、婚恋诗的主要内容及其表现出来的婚恋风俗,对待爱情的正确态度。
附参考书目论《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诗经》是我国五千年文化长河中的伟大的作品,是我们的祖先在劳动、生活和情爱中创作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之间的305篇作品。
根据其用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韵律和谐,优美质朴,内容丰富多彩,在这其中爱情、婚恋方面的诗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这些诗歌意境优美,读来朗朗上口,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广为流传。
朱熹在《诗集传》中写道:“凡诗这风者,多出于里巷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男女言情,在《诗经.国风》中,爱情婚恋几乎占了三分之一的比例,大约60多首。
在其他部分也存在,因此,可以说《诗经》是一部五光十色的婚恋风俗画。
古人为什么把爱情、婚姻当作头等大事呢?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一个家庭都依靠夫妻来战胜灾害。
婚恋之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所谓“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
性爱特别是在最近八百年间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和地位,竟成了这个时期中一切诗歌必须环绕的轴心了。
”(恩格斯《路得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就是《诗经》中婚恋诗甚多的基本原因。
《诗经》中的恋诗描写了男女间这种“最天然的关系”的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爱情诗美质浅谈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史上绚丽夺目的瑰宝。
《诗经》中的爱情诗则可谓华夏民族最古老的恋歌。
这些古老的恋歌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文坛上引发着永无休止的争论。
后世许多优秀诗人对其推崇倍至,视为学习范本,而朱熹等理学家则将其斥为“淫声”“淫奔之诗”而大加讨伐。
赞颂也好,贬斥也好,历史上的过眼烟云终不能掩饰住这些古老恋歌的熠熠光彩。
《诗经》现存三百零五篇,简称“诗三百”,采集了由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共五百多年间的各类音乐作品。
《诗经》原称《诗》,也就是配乐的歌辞。
《墨子,公孟篇》云:“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精练地概括了《诗经》可诵,可奏、可歌、可舞的音乐性质。
只是到了后来,一般认为是秦火之后,《诗经》的曲调部分逐渐亡佚,才成为纯粹的诗歌形式。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
实际上也是音乐上的分类。
宋代郑樵(1103-1162)说过:“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日‘雅’,宗庙之音曰‘颂’(《通志,点序》)。
明确地指出《诗经》包括民间歌曲、宫廷歌曲和祭祀乐舞三类不同内容和形式的音乐作品。
《诗经》的爱情诗以其健康、率真的高尚格调、自主、坚贞的情感美质以及首创的情境相揉的比兴艺术手段,奠定了其在文学、音乐艺术史上独特地位,并对后世文学、音乐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就其内容而言,《诗经》中的民间情歌诗在中间占有相当的比重,约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表现爱情生活的幸福与甜美联社的诗篇,代表作有《郑风·溱洧》、《邶风·静女》、《召南·关睢》、《召南·野有死鹿》、《卫风·木瓜》、《郑风·择兮》、《郑风·野有蔓草》等。
《卫风.木瓜》表现了人们对忠贞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从结构上看,它运用的曲调应是单纯重复的手法,这是我国上古音乐中最常用的一种曲式结构。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你送我一个木瓜,回赠你一块佩玉。
不是为了报答,是永远相爱的信物。
你送我一个木桃,回赠你一块佩玉。
不是为了报答,是永远相爱的信物。
你送我一个木李,回赠你一块佩玉。
不是为了报答,是永远相爱的信物。
爱情在这首诗里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气息。
《郑风·溱洧》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仲春三月,青年男女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地互相调笑、谈情说爱的美好情景。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阑兮。
女曰:“观手”;士曰:“既且”。
“且往观手”!洧之外。
洵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手”,士曰:“既且”。
“且往观手”!洧之外,洵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
赠之以芍药。
三月三上已展出郊外踏青,清澈的春水欢快地流淌着。
姑娘与小伙子手持驱邪的兰草,在河边相遇。
姑娘热情地邀请小伙子一同去游玩,憨厚的小伙子说:“我已经去过了呀!姑娘爽快大胆地再次相邀:何妨陪我再玩一趟!小伙子高兴地答应了。
于是二人双双携手畅游于大自然的美景中,互赠芍药表达爱慕之情。
爱情在这首诗星呈现出的自由与欢畅情态。
实令后世倍受礼教束缚的青年男女羡慕不已,也是后世文学的爱情作品难以企及的境地。
《邶风.静女》表现了一对相爱的青年男女相会的情景,格调自由而甜美。
静女其妹,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现,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篇。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关且异。
匪女之为美。
关人之贻。
诗中的女主人公不是后世被礼教调教出来的羞怯女子,她有着活泼、诙谐的天性,活泼中还带着点儿调皮。
虽然她也和小伙子一样,渴望尽快见到心上人,可好偏偏灵机一动,要考验一下对方的忠诚与耐心,便藏在城墙的角楼里观察小伙子,直到小伙子急得抓耳挠腮,姑娘才跑出来。
给焦虑中的情人一个惊喜。
约会自然是甜蜜的。
姑娘随年赠予的一束茅笋,都令小伙子钟情无限,调皮活泼的女主人公与痴情憨厚的男主人公的形象相映成趣。
《诗经》中还有些爱情诗是抒写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的,代表作有《郑风·将仲子》、《召南:标有梅》、《秦风·蒹葭》、《周南·汉广》等。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
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
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
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
不可方思。
《汉广》这首诗抒写一位男子对一位女子倾心爱慕。
却由于我们不知道的原因。
很难追求到那‘们姑娘。
相思梦难圆。
主人公只得感叹汉水宽广,划着小筏子难以过江。
而心目中的姑娘,则在江对岸,令他难以企及。
悲观失望中,他心中却还时时泛起些渺茫而甜蜜的希冀,幻想能够体体面面地迎娶心上人。
主人公一咏三叹,那份甜蜜的感叹与忧愁颇富有感染力。
《郑风·将仲子》写一位少女渴望与心上人相会,盼望情人不顾世俗礼节的束缚。
越墙爬树来看望她,却又惟恐因之召来父兄的责骂。
只得心口不一地说:将仲子,无我墙。
这里的拒绝勿宁说是鼓励,爱情的矛盾被表现得生动而有趣。
抒情是诗歌最主要的文体功能,就抒情性而言。
我们祖先的爱情诗在许多方面都显示出其独特的美质。
一、健康活泼的情感之美。
《诗经》产生于两千年前的“初民社会”。
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社会刚刚渡过了群婚制的蒙味而进入文明期。
文明之初。
严酷的封建制尚未建立。
离而今以金钱为爱情婚姻先决条件的商品经济的时代更遥远。
社会在破旧与立新的交替中,出现了一段相对自由的空白。
在空白中,男女之大防尚未建立,人际关系仍然比较开放。
正是这段空白。
成就了一方自由的土壤,滋润造就了《诗经》的爱情诗。
是美的情感乃是最真纯的情感。
《诗经》爱情诗的宝贵之处就在于它是自然天成的。
男欢女爱、两情相悦在这里自由健康地表现着,一如山野之花在清风白露中舒展着。
开放着,没有虚伪没有做作没有功利没有淫邪,一切都是自然朴实的。
就连礼教的始祖孔子也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
无邪。
”这才是人类情感最美的境界。
标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标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标有梅,顷筐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兮。
这里《召南·有梅》就是一位妙龄女子急于出嫁的独白。
红艳艳水灵灵的梅子的渐次凋落。
令女子感到一份青春易逝的伤感与焦灼,她急切地呼唤心上人早日来迎娶她。
这首诗里的大胆、直畅与率真,实令后世文学中那些羞答答的爱情汗颜。
《风·柏舟》也是一首率真的诗。
诗中女主人公自己选择了配偶,当父母出面干涉时。
她说:额前垂发的那个美少年,是我理想中的佳偶。
我誓死不改变心意,叫声天呀叫声娘,你们为何不能体谅我呢!少女表示了她誓死悍卫爱情的决心。
这种为追求幸福而顽强斗争的精神在后来的许多妇女形象如刘兰芝、祝英台、白娘子等人身上得到更为完善的发展。
《诗经》爱情诗的这种自然美质在汉以后的文学中就很罕见了,因为这短暂的空白之后。
就是一个封建礼教禁锢的时代了。
男女授受不亲。
健康自然的两情相悦被压抑被扭曲,所以后世文学中的爱情失去质朴、真纯,成为一朵畸形的花朵,显现一种病态的美。
《西厢记》中的男欢女爱透着反常,《牡丹亭》是梦中的爱情。
《倩女离魂》是魂的追随,或者风流士子留恋风尘妓女。
或者人恋花妖狐魅等等。
有这样的文学史做背景,《诗经》爱情诗的活泼与天然便成为我们民族文学的一份宝贵。
二、女主人公开朗、自主、倔强的个性美。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
岂无他人。
狂童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岂无他士。
狂童狂也且!这首《郑风·褰裳》像这位爽朗,干脆的女子给情人所下的最后通牒:你若爱我,就赶快涉过溱河来会我;你若交心,难道我就找不到别的爱人了?你这个犹犹豫豫、畏畏缩缩的样子实了太可笑了!这位姑娘性格多么爽快。
人格何等自尊!她的爱情理想是大胆而健康的,既使失恋,她也不会像后世的封建女子或郁闷成疾。
或自杀身亡,她会甩甩头忘掉过去再去寻找新的爱情。
这位姑娘的性格率真可爱。
几千年的封建文学史中,这样个性的女子也许是独此一人了。
《召南·行露》是一位女子抗拒逼婚的诗。
诗中女子被一个已婚的卑劣男子逼婚。
女子毫无惧色,斩钉截铁地说:宁愿上公堂,坐牢房。
也绝不嫁你这黑心狼!这位姑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绝精神。
令人肃然起敬。
另外,《邶风·北风》、《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个性也很鲜明。
她们身遭不幸。
但没有被痛苦压倒,在命运面前。
倔强地昂起了头。
这种倔强、自主的个性美对于女性来说,显然是极为可贵的。
三、情境相揉,形成独特的情境之美《秦风·蒹葭》便是一首情境俱美的佳作。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碧草凄凄,白露迷离。
而作者的意中人,则在河流彼岸,若隐若现。
难以企及。
越是难以企及,则越让主人刻骨铭心,难以释怀,吸引着他去排除险阻。
去追求意中人。
迷离的意境使那份柔肠百转的爱情更具艺术魅力。
《陈风·月出》更是一首优美的爱情月光曲。
溶溶月色中,男主人公看到体态婀娜的恋人。
披着柔媚的月色款款向她走来,心情激动不已。
柔和的月色衬托了爱情的美丽和温馨,两情相悦又赋予美丽的月色以灵性。
简直美不胜收。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代浩繁的诗歌海洋中,有许多可以给今天的诗者以借鉴和传承的东西。
九十年代的诗歌几近困顿。
许多诗家、理论家都在探讨诗歌的出路,寻求创作的突破,这时候。
回头读读这些丽质天成的古老的恋歌,也许能给我们今天的诗者一点启迪。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