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合集下载

诗经中最浪漫的诗

诗经中最浪漫的诗

诗经中最浪漫的诗引言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描绘爱情的诗歌。

在这些诗歌中,有一些被认为是最浪漫的。

本文将探讨诗经中最浪漫的诗,探究其浪漫之处以及传达的情感。

诗经中最浪漫的诗歌1.《秦风·无衣》2.《陈风·东门之池》3.《卫风·淇奥》4.《邶风·静女》5.《周南·关睢》《秦风·无衣》无衣之痛贬损人们的尊严和自尊,这首诗描绘了一对恋人的故事,表达了他们对彼此的深情厚意。

这首诗歌中的浪漫主要体现在两位恋人之间的深爱和承诺。

《陈风·东门之池》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女子在池塘边闲逛时被一位男子深深吸引的故事。

诗歌中用了许多描绘大自然景色的词语,给人一种恬静而浪漫的感觉。

这首诗传递了一种淡淡的爱情,让人想起那些悠悠的时光。

《卫风·淇奥》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女子对她爱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中的情感细腻动人,让人们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和切实。

这首诗歌中的浪漫主要表现在对爱人思念的描写中,展现了真挚而深沉的感情。

《邶风·静女》这首诗歌描绘了一个青年男子发自内心地爱慕一个静静坐在窗前织布的美丽女子的故事。

诗歌中的表达方式非常简洁明了,却又充满了深情。

这首诗体现了对美丽女子的崇拜和爱慕之情,给人一种真挚而短暂的浪漫旋律。

《周南·关睢》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男子对他爱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中借用了关睢的传说,通过描绘男主角深情款款的动作,传递他对爱人的深爱之情。

这首诗歌中的浪漫主要体现在男主角的行为和情感中,展现了真挚而无私的爱情。

结论诗经中有许多浪漫的诗歌,这些诗歌通过纯洁的词句和深情的意境,描绘了爱情的美好和甜蜜。

这些诗歌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了浓烈的情感和独特的浪漫,让人们深深感受到古代爱情的魅力。

诗经中的爱情诗赏析

诗经中的爱情诗赏析

诗经中的爱情诗赏析诗经中的爱情诗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雎鸠图》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3、《卷耳图》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4、《桃图》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5、《方图》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6、《鹊图》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7、《草虫图》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8、《梅图》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9、《麇图》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一、引言自古以来,爱情就是人类关注的话题,而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诗经是最早记录爱情的诗歌集。

自《诗经》问世以来,无论是在文学史上还是在文化交流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对于爱情的诗篇创作。

本文将从爱情的视角,对诗经中的爱情诗歌进行探讨。

二、诗经爱情诗的表现形式诗经爱情诗包括:婚姻诗、恋爱诗和悼亡诗。

其表现形式有多种,如说明、比喻和象征。

1. 说明说明是诗经爱情诗的一个表现形式。

多数是女性的象征性表达,如《思齐》中“胡为乎老,浸灌吾手”。

这里“浸灌”用来形容她的泪水,抒发了她思念未婚夫的心情。

2. 比喻在诗经中比喻也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表现形式。

在诗经中,这些比喻主要是关于情人之间的感情,如《车辚辚》中"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诗人通过比喻的形式,描述了一个离别的场景。

即使诗人的情人心怀不满,但是也不能阻挡彼此感情,这种比喻实际上比较符合早期雅俗共赏的文学之道。

3. 象征象征是诗经爱情诗的另一种流行表现形式。

《诗经》有许多关于爱情的象征,如红色、蛇、凤凰等。

在古代的中国文化中,许多符号都与爱情有关,而这些符号也是爱情诗中的重要元素。

例如,凤凰象征着幸福和美好的爱情;而梅花则象征着坚定不移的爱;红色代表着热情和浓厚的感情。

三、诗经爱情诗的特点1. 纪实性强诗经爱情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纪实性非常强。

它不是刻意创造的虚构的东西,而是真诚的、生动的、表达出人们真实的感情的。

2. 类比性弱正因为诗经爱情诗的纪实性非常强,所以它不像后来的爱情诗那样,表现出大量的类比性。

这是由于在诗经中,许多诗是女子对恋爱的思念之情,而她们简直不能够从别人身上发掘到类似的情感体验。

四、诗经爱情诗的主题与形式之间的联系爱情是诗经最重要的主题之一,而许多知名的爱情诗歌,也促成了学者对于古代中国爱情诗歌的认识。

诗经中的爱情诗大多描述男女之间的感情,其主题也主要是围绕婚姻和恋爱两个方面来展开的。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创作,其中描写爱情的诗篇占了很大的比重。

《诗经》中的爱情诗,褪去了脂粉与俗气,有的清纯自然,有的热烈浪漫,偶会有“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诀恋及婚姻不幸的痛苦哀怨。

它不仅向我们讲述了古代人的爱情故事,也启发了我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以及对爱情不尽的思考。

美好的邂逅。

《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是我最早接触的诗经中的诗句。

孔子曾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诗中叙述的是一个男子在河边邂逅了一位美丽的佳人,一见钟情,而倾慕追求的相思。

少女的曼妙姿态、窈窕倩影,都深深地烙在了男子的心上,让他日思夜想、无法忘怀。

他为求爱不得而痛苦,也为爱情的憧憬而感到幸福,他希望和她琴瑟和谐,钟鼓相迎。

感情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现了男女之情的率真与灵动。

初见的倾心。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郁郁苍苍,白露化而为霜,我心中所怀之人,在水的那一方。

轻轻快快的读出这句诗,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诗人那种对爱的渴望与苦涩。

爱而不能得,弥漫在心中的只有惆怅和忧伤。

诗人的爱如彼岸之花,有着那样凄迷而朦胧的美,越是无法企及,就越让人刻骨铭心、难以释怀。

甜蜜的相约。

《静女》:“静女其妹,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现,搔首踟蹰。

”这是一篇优美的民间情歌。

短短的二句诗就充分显示出作者捕捉形象的能力和刻画人物高超的艺术技巧。

写少女用“暗笔”,借男子的内心感受描绘出了一个天真活泼而又美丽多情的少女形象。

“娴静美丽的姑娘,在城角等待我,她故意躲藏起来,逗我着急。

我因没见到她而焦灼不安。

”全诗笔调明快轻灵,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激荡着动人心怀的美好感情,调皮活泼的女主人公与痴情憨厚的男主人公的形象相映成趣。

寤寐的相思。

《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总集的《诗经》,描写男女情爱和女性美的篇章达到了三分之一以上。

爱情是文学史上一个古老而常新的主题。

爱情诗则是这美好情感的艺术结晶。

相对于各朝代的爱情诗,《诗经》中的爱情诗显得特别的自由活泼,真实地传达了少男少女之间相互悦慕、思恋的心声,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相爱相恋的世俗生活,其内容丰富而又多彩。

这里有男女间互相悦慕之情的表白,其中充满初恋的热烈与羞涩;男女之间嬉乐游戏的描写,其中洋溢着融合和乐;也有恋爱过程中的各种感受和遭际,其中不乏对桎梏少男少女纯真情感的社会环境的揭露、嘲讽、诅咒乃至反抗,当然也有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欣喜与欢乐。

一、男女间的相互悦慕相恋首先是男女之间从心底对对方的悦慕,因此,表现男女间的相恋与相思是《诗经》爱情诗中非常突出的方面。

这里有男子对女子的悦慕,也有女子对男子的倾慕。

《诗经》的第一首诗《关雎》则是一首表现男子对漂亮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的首句以水中高地的雎鸠相向鸣叫动真情来引出男子对美貌贤淑的女子的动心。

下章紧接着写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不曾减少,白天黑夜都在想着得到她。

第三章,“辗转反侧”写思念之苦,致使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这三章都是写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并与日惧增以及“求之不得”的痛苦心情。

末二章都是写男子想象着若能与她在一起,将要“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它写出了普通老百姓对爱情幸福的热烈向往和顽强追求。

后人常用“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分析《诗经》的婚恋诗

分析《诗经》的婚恋诗

分析《诗经》的婚恋诗分析《诗经》的婚恋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的三百零五篇中有很多是反映社会风俗的诗,其中关于婚恋方面的尤多,几乎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分析《诗经》的婚恋诗,欢迎大家阅读。

《诗经》共计305篇,是古人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学遗产,它韵律和谐,优美质朴,内容丰富多彩,对当时社会各方面都有十分深刻的反映,同时以它独特的文学修养、文学表现方法和文学精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影响了无数诗人作家。

有关恋爱婚姻的诗篇《诗经》105篇,是其中最具生命力、最为强烈的旋律。

这些诗篇以其永恒的艺术魅力感染激动了几千年来的无数欣赏者。

究其内容,可将此类诗篇分为两大类:情恋诗与婚姻诗。

情恋诗主要表达男女恋爱期间的喜悦悲伤,而婚姻诗则主要表现夫妻婚姻生活的酸甜苦辣。

一、情恋诗爱情是人类永恒不变的美好追求,也是文学作品永远歌颂的主题。

《诗经》中的情恋诗描述了男女之间的爱慕追求、约会私赠、欢谑逗乐乃至爱情受阻和失恋的哀痛,接触到全部爱情生活、爱情心理。

它们发自恋人的肺腑,既有大胆直率的表白,也有微妙婉曲的心理活动;或借助纯真无邪的对话,描绘出情人邀约的风俗画;或借助外界景物的渲染,烘托出恼人的情思。

1.表追求表现青年男女互相爱慕追求的诗篇,表达对美好爱情和美满婚姻的向往,亦有对倾慕者由衷的称赞。

例如《诗经》首篇,《周南·关雎》,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从诗中的称谓和场面,结合时代背景可知主人公是社会上层人物。

诗中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采摘荇菜的过程中,轻盈的身姿和娴熟的手法激起了贵族男子的强烈爱慕,致使他朝思慕想,辗转反侧,坐立不安。

诗经中表现爱情的诗篇

诗经中表现爱情的诗篇

《诗经》中表现爱情的诗篇周南关雎关关雕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迹。

参差荐菜,左右流之。

霸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符菜,左右采之,窃宠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荐菜,左右笔之。

窃究淑女,钟鼓乐之。

第一章四句是总述,写小伙子“在河之州”由关雎之声而引起对漂亮苗条的姑娘的爱慕之情。

“睢鸿”预示着男女爱情的和谐专一。

第二章八句写求爱、思恋过程,“君子”想追求“淑女”,但却“求之不得”,陷入了朝思幕想、寝食不安的苦恋情形。

第三章八句主要是写打情主人公的幻觉,仿佛和那个姑娘结成了情侣,共同享受着和谐、欢乐的婚后生活。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言切而意婉。

第一章“窃窕淑女,君子好说。

”二句,直往直来,坦率而大胆。

从第二章起,细节描写增多了,小伙子由于“离寐思服”,彻夜翻来覆去,睡不踏实,这确是真情流露,是生命欲望和人性本能的自然显露。

越睡不安稳,越是心潮起伏;而人在恋爱时总是好往乐观处想,于是他想到将来结婚时场面多么热闹,婚后感情多么融洽和谐,生活多么美满幸福。

这一切遐想,都是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失眠中幻化出来的。

虽说是主观的一厢情愿,却并非可望而不可即。

《关雎》的作者以丰富而因满的想象来填充眼前无可排遣的相思,“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全诗以追求和思念为主旋律,展示了一个男子的痴情,中和平正中合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激情,代表了《诗经》的总体风格。

诗中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描绘生动传神,感情典攀动人,以重章登句、反复咏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与愿望,不愧为《诗经》开卷、列居首位的佳作。

郑风子衿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今达今,在城阙今。

一日不见,如三月今。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迷怀人。

“青青于衿”,“青青子佩”,是以悲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诗经》中12首经典爱情诗

《诗经》中12首经典爱情诗

《诗经》中经典爱情诗《诗经》中12首经典爱情诗爱情诗,抒发男女间爱情的诗,尤指男人对女人的诗,是诗的一种,是爱情表达的一种形式。

爱情诗的定义简单说来就是情人之间传达爱意的诗。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诗经》中12首经典爱情诗,欢迎大家参考!1、周南·关雎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一章四句是总述,写小伙子“在河之州”由关雎之声而引起对漂亮苗条的姑娘的爱慕之情。

“睢鸠”预示着男女爱情的和谐专一。

第二章八句写求爱、思恋过程,“君子”想追求“淑女”,但却“求之不得”,陷入了朝思暮想、寝食不安的苦恋情形。

第三章八句主要是写抒情主人公的幻觉,仿佛和那个姑娘结成了情侣,共同享受着和谐、欢乐的婚后生活。

2、郑风·子衿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

“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3、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子衿》写的是女子等待男子,表现女子等待男子的焦急心情。

《采葛》写的是男子等待女子,表现男子期盼着与女子见面的焦急心情。

全诗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里有一个感情的渐进过程:三个月……三个季度……三年。

“三秋”是指三个季度。

4、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浅谈《诗经》中的爱情魅力任时光荏苒,纵白驹过隙,总有一种东西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被消磨,而是在时间的积淀下焕发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诗经》中描写爱情的诗歌可谓是中国爱情诗的滥觞,它的低吟浅唱穿越千年的轮回仍然萦绕耳畔,如韶乐般绕梁三日,余音不绝,给我们以精神的享受。

即使没有华丽的辞藻为外衣,没有奇幻的想象作装饰,但它以其独有的古朴、诚挚、热烈,感染了历代的文人骚客,感动了华夏儿女的心灵,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熠熠生辉,成就了一段不老的传奇,让我们千古传唱。

《诗经》中的《国风》作为大多来自民间的歌唱,在更广阔的范围里展示了时人的生活和情感。

男女言情之作确实是《风》诗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诗经》里的民歌中占最多数的就属有关恋爱和婚姻的诗。

“无郎无姐不成诗”,这情形自古至今别无二致。

朱熹《诗集传序》道:“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它们有的是集体创作,你一言我一语,你一章我一节,即兴抒发,唱的是某个群体共同的声音;也有的是独自吟唱,却通过个体的具体遭遇,反映了某些普遍性的问题。

这批婚恋歌曲可谓是《风》诗中唱得最精彩动人的部分,有自由浪漫的纯真爱情,有矢志不渝的坚贞爱情,有寂寞难耐的相思之苦和求嫁心声,还有对意中人可望不可即的痛苦之情,更有封建礼数下的屈服与反抗。

这些婚歌恋曲中的人物,他们是执著追求的苦恋者,是坚贞不二的钟情者,是刻骨铭心的相思者,是大胆热烈的求爱者,是哀怨忧郁的失恋者,是赢得爱情的自豪者,是伉俪情深的恩爱者,是敢于反抗的奋斗者。

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意志信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引人入胜的风情画卷。

你我相遇在樱花烂漫的季节,一起携手走过幸福的过往。

从美丽的邂逅,到彼此相知,再到互相倾慕,最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个人人向往的美好的人生。

但人生的戏剧之处就在于它不会让每个人都称心如意,这也是人生的美妙之处。

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生与死,而是明明喜欢,却亲近不得。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女子采摘荇菜的倩影使男子“寤寐求之”、“寤寐思服”,令男子“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希望以“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思慕之情跃然纸上。

(《周南·关雎》)“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江汉之隔,遥不可及,不免失意之至,但是男子仍怀有希望不想放弃,其惆怅深挚之情令人感叹。

(《周南·汉广》)“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始终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可望而不可即,内心的焦灼之情,便可感同身受了。

(《秦风·蒹葭》)暗恋是苦涩的,没有回报,只有自己默默地承受那份悸动,默默地去付出自己的所有。

区别于这些苦恋者,那些大胆地表露心迹的求爱者,使我们体味到爱情的另一种味道。

相较于前者后者更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有爱就要大声说出来。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情感是人类最自然的天性,情感的性质对于男人和女人都是一样的。

“梅由盛而衰,犹男女之年齿也。

梅、媒声同,故诗人见梅而起兴”(《诗毛氏传疏》)。

而且龚橙在《诗本义》说“《摽有梅》,急婿也。

”此篇诗歌唱出了女性内心深处对情感寄托的欲求。

这种直截了当的择偶形式,这种毫不掩饰的求爱表白,是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两性关系的真实写照。

(《召南·摽有梅》)“萚兮萚兮,风其吹女。

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女子要求与爱人同歌,将一个女子的大胆求爱刻画的入木三分。

(《郑风·萚兮》)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没有了封建制度的束缚,男女恋爱是自由的,即使是女子,也不用担忧任何羁绊,敢于追求自己的心上人。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才敢与君绝”,对于爱情的忠贞自古皆有之,在《诗经》中也有描写。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丈夫离家远征,别后的相思却是够受的,在她寂寞无聊的日子里,那相思不但丢不了,甚至倒成为她不愿丢开的东西了,其心理的曲折复杂,让我们看清了女子对丈夫浓浓的爱意,羡慕之情油然而生。

(《卫风·伯兮》)“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何勿之思。

”丈夫久役,每当牛羊归来的黄昏时候,妻子的想念尤为深切。

不知何时才能回家,妻子只有翘首企盼,祈祷丈夫早日归来。

(《王风·君子于役》)“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戍卒之苦,思妇之悲,“城南思妇肠欲断,征人蓟北空回首。

”纵使远离千山万水,都会坚守彼此的思念,哪怕十年八年不归,此情此心都会坚如磐石,无所转移。

他们对于爱情的态度,是否给我们这个流行快餐式爱情的社会留下深刻思考呢?不是所有的爱情都会得到祝福,不是所有的恋人都能开花结果。

在中国古代社会男女青年受到来自宗法礼数的压迫,他们的爱情总会受到些阻碍,或是致使两个人的情感被硬生生地扼杀在礼教的束缚下,屈服于现实,或是奋力反击,勇敢地追寻自己的幸福。

古代社会讲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子女的恋爱活动总是受到来自父母的干涉,子女的婚姻更是需要经过父母的同意,无形中就为男女恋爱增加了重重阻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女子不敢允许她的情人踰墙来相会,因为怕父母和诸兄的责骂,又怕旁人的闲言碎语,由这段不被家人四邻理解和接受的苦恋可见,不得父母同意的恋爱也要受舆论指责。

(《郑风·将仲子》)即使如此,勇敢的人还是会不顾一切地守望爱情,《诗经》中对女子勇于追求自己幸福的描述也十分栩栩如生。

缪塞说:“妇女追求爱情的权利的献身精神常常比男子为了爱情而自我牺牲更富于人性的审美价值,更具有一种高贵纯真而优美的艺术魅力。

”当少女的婚姻受到阿母的干涉时,为了爱自主而被迫勇敢地宣称:“之死矢靡它”。

在过去的卫道士眼中,这样大胆的爱情表白和赤裸裸的恋爱生活的描写是淫奔之诗,但如此坚定的誓言却让我们看到了爱情力量的伟大。

(《鄘风·柏舟》)爱情只有经历磨炼才会更加坚固,一帆风顺的爱情是脆弱的,是不堪一击的。

冲破了重重阻隔,翻越了千山万水,若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彼此的心意更加坚定,共结连理,也可幸福一生。

如若不能,在现实的压力下,不得不分道扬镳者,或许他们的爱情还是不够深吧!有结果的爱情就是缔结婚姻,《国风》就有一部分涉及了婚娶及家庭生活的情感内容。

在古代男子的两大幸事,一是洞房花烛夜,一是金榜题名时,若能大小登科,此生算是圆满了。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星光灿烂,这个夜美不可言,目含秋波,这个人更是美不可言。

新婚之夜,新郎官儿抱得美人归,自是喜不自胜,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劳动阶级的妇女和男子比较起来地位更低,他们所受的痛苦也就更多些,在恋爱问题上也不例外。

婚姻并不能保证一辈子的幸福,婚姻的破裂,爱情的幻灭,女子沦为弃妇在《诗经》中也有描写。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女子因男子的殷勤追求而动情,“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却无奈年老色衰而被抛弃,“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卫风·氓》)明人院本《投梭记》第十二出:“常言道:‘男子痴,一时迷;女子痴,没药医’”;古罗马诗人名篇中女语男曰:“吾与子两情之炽相等,然吾为妇人,则终逊汝丈夫一筹,盖女柔弱,身心不如男子之强有力也。

”……斯达尔夫人言,爱情于男只是生涯中一段插话,而于女则是生命之全书。

在爱情这场战役中,女人的总是处于弱势局面。

“谁谓茶苦,其甘如荠。

”当初深爱自己的丈夫如今另娶他人,夫君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自己被鸠占鹊巢,纵使心有不甘,却不堪忍受夫君的凶暴,只得怀着苦涩的心情被迫离开夫家。

(《邶风·谷风》)世上最凄绝的距离莫过于此,两个人本来距离很远,互不相识,忽然有一天,他们相识,相爱,距离变得很近。

然而有一天,他们不再相爱了,本来很近的两个人,变得很远,甚至比以前更远。

但相较于后者的懦弱眷恋,前者的刚烈决绝在当时那个社会状况下更加值得我们敬佩。

既然不爱了,就潇洒地转身离开,对方失去自己是他的损失,是他看不到自己的好,三心二意的男人不值得留恋。

古代男子三妻四妾,可是女子却只能从一而终,现代社会离婚率的不断攀升,更应该让我们明白唯有找到真正爱自己的人才会拥有真正的幸福。

它们用比兴的手法,平衡匀称的语言形式,节奏有序和顿挫和谐的音乐格调,使诗歌散发出迷人的修辞和韵律美。

还有通过具体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是人物形象更加富有个性,使人印象深刻。

诗歌关注现实,书写现实,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加之以浓烈的抒情风格,使诗歌更显真挚自然,情感浓郁。

人性的感召,让我们在朗诵过程中感受主人公的身世浮沉和情感变化。

此外还有优美的风景描写,给了身心以舒适的感觉,如临其境。

《诗经》中的爱情诗虽已经历了千年的风雨,但于今还是有弥足珍贵的现实意义。

其中热切地渴望爱情,在寂寞时不就能我们以安慰吗;其中大胆地追求爱情,在暗恋时不就能给我们以勇气吗;其中勇敢地捍卫爱情,在怯弱时不就给我们以力量吗;其中执著地坚守爱情,在动摇时不就给我们以信念吗;其中理智地对待爱情,在迷茫时不就给我们以指示吗。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时光给它们以打磨,就像酒一样,窖藏的时间越长就愈加的醇香。

《诗经》带给我们的就是酒一般醇美的情感之旅!附:对老师想说的话首先,感谢老师这半个学期以来的辛苦教导,您幽默风趣的讲课形式,让我们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获得知识。

虽然将近四个小时的课堂时间,却丝毫没有让我们感到枯燥乏味,这也是我喜爱上中国古代文学课的原因之一。

其次,老师独有的人格魅力也深深地让我敬佩,没有有些老师的不苟言笑,您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让我更加喜爱您,更加喜爱这门课程。

再次,您每次为我们展示的其他关于课本知识的材料也让我开拓了视野,没有使我的目光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东西,让我的知识储存量更加丰富,见识更加宽广。

最后,为了更好地学习古代文学,我想对您提出我的几点拙见,请您批评指正。

第一,我希望老师能在讲文选的时候能从文章本身更加细致地讲解,因为有时候,对于有些讲过的篇目还是有点儿不甚理解,或许也是我上课没有认真听讲,课前没有预习的缘故吧;第二,我希望老师能留给我们更多消化吸收的时间,因为四节课的课程容量有点大,可能一时之间难以完全接受;第三,希望老师每次讲课时能给我们讲一下那些是重点,让我们在期末之前能提前准备,不至于考试临前手忙脚乱。

我想要提的问题1、《论语》、《孟子》式的语录体散文与《庄子》式的寓言体散文相比较,哪一种更利于人的理解和接受?2、入世与出世,哪一种生存方式更加适合现代人的法则?3、商周时代的婚姻与进入封建社会后的婚姻有何异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