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马河(水库)

合集下载

浅谈当前水库水利经济发展与对策

浅谈当前水库水利经济发展与对策

水库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得到更长足的发展。

如何把水库管理好,建立科学、良性的管理、运行、维护、发展机制,使其能够长期发挥应有的效益,这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

现在许多水库管理单位,面临以下困境:工程水价达不到测算标准水价,农田灌溉水费收取率低,发电收入低,水利旅游无资金投入的现象,工程管理科技含量少,企业管理人才缺乏等。

产生上述问题,既有体制原因,也有机制原因。

既有先天不足,也有后天失调。

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改革,大胆探索,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使其水管单位的管理工作和职工收入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我处(滕州市马河水库)也于90年代初遇到上述发展困境,下面和大家探讨交流一下是如何破解这些难题的。

水库一般具有防洪、供水、发电、灌溉和水库旅游等综合功能,在全面充分发挥各项功能,综合效益的同时,要千方百计做好工程管理与经济收入相结合的文章,才能进一步增强水管单位的综合实力,使之逐步走向工程管理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经营创收促进工程管理发展的良性循环的路子。

1.防洪保安全防洪抗旱、保安全、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等是纯公益性服务,体现社会效益,不能提通过市场经营得到直接的经济回报,防洪工程项目(大坝、闸门等)的管理维护经费应由公共财政负担和水利资金或防洪经费用开支。

马河水库于1960年5月建成,总库容1.38亿立方,受当时技术条件制约,加之40多年的运行,水库枢纽工程存在着严重质量隐患。

到2000年初被省列为病险水库,我处积极争取上级下拨资金9830万元,于2002年6月开始了为期三年多的马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

工程完工后,防洪标准由千年一遇,提高到五千年一遇。

防洪调度、控制基本实现现代化,办公设施也有了很大改观。

对于库区水源地,要全力保护,对影响水库大坝运行安全的现象,污染水源的行为,水管单位要依法治水,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处相继于2005年4月成立了水政执法中队,2006年7月滕州市公安局驻马河水库派出所挂牌成立。

滕州名胜

滕州名胜

滕州名胜滕州名胜古迹众多,滕州的曾用名蕃阳。

古有“蕃阳八景”,今有“滕县八景”。

分别为:龙岭晴云、谷翠双峰、微湖夜月、趵突跳珠、池莲四面、文公古台、真仙灵柏、浮屠峙玉;新八景为;荆河公园、薛国故城、墨子故里、皇城遗址、马河水库、夜泊艺苑、龙泉广场、水上善园等。

统称为古滕八景。

老八景龙岭晴云龙岭即滕州北部的龙山。

因形状似龙,雨过天晴,祥云缭绕,绚烂多彩,故名。

有诗赞曰:"云自从龙沛作霖,夕阳新霁豁芳林。

知时好慰逢年望,出岫原存济世心。

彩焕轮团瑞霭,文成锦绣散高岑。

雨底事关民膜,恒顾丰穰岁不。

谷翠双峰谷山位于县城东北约30里处,因双峰并起景色奇丽而得名。

有诗赞曰:"迁从幽谷愧凡才,又览层峦眼界开。

万笏朝天环汉表,两山排闼净尘埃。

云容入画分还合,春鸟和鸣去复来。

群峭碧摩霄顶峙,新诗真拟赋蓬莱。

微湖夜月微湖夜月指水光月下的微山湖景色。

在皓月当空的夏秋之夜,清风徐来,微波轻泛,划一只轻舟,约二三知音,采几枝湖莲,品几杯美酒,唱几首渔歌,真是其乐无穷。

有诗赞曰:"含壑万顷自茫然,秋月扬辉淡诸烟。

翠嶂眉横双黛远,澄波心浸一珠圆。

薛邾省入渔樵地,淮泗能通咫尺天。

回首岳阳楼下景,携朋曾泛洞庭船"。

趵突跳珠趵突跳珠,荆泉的美称。

荆泉历史悠久,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

明弘志四年,工部主事黄肃奉命总督泉源来到荆沟村。

"忽见两泉源源汹涌,势如趵突,且味甘醴,南北对峙,于是手书一诗,并刻石碑于荆泉北侧"。

时至今日,泉水喷涌,成为滕州城区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用水的主要水源。

祥见《荆泉清流贯古今》。

池莲四面池莲四面滕州古城的一大美景。

明朝初年,知州薛义创建荆河坝堰,引河水穿过黄山桥,进入护城壕。

壕内植莲,"自是清波如练、层城如霞……水光在楼,花光在水,香光在游人衣裙。

每当夏初深秋,红萼绿盖,掩映行人;朗月画舫,歌呼水面,恍惚置身西子湖中。

"有诗赞曰:"置身曾到凤凰池,又睹芙蓉艳锦陂。

马河水库大坝砂壳加固的试验xOt-究

马河水库大坝砂壳加固的试验xOt-究

上坡 比1 : 3 . 0 , 高程 1 0 5 . 0 0 n i 设一戗 台 , 宽2 n。 I 背水坡为草
皮 护坡 。 坝前砂壳为砾质 粗砂 , 质较 纯 , 级 配不 均 , 含 小砾 石 , 相对密度 0 . 2 9~ 0 . 6 1 , 松散 ~中密状 。高程 1 0 3 I l l 以上 由 于受风浪破坏 及加 固, 含 块石 较 多 ; 高程 1 0 3 m以下 砂壳
HAN Gu a n g,HUANG S o n g,ZHANG T i n g— k a i
( 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Wa t e r C o n s e va r n c y S u ve r y D e s i g n I n s t i t u t e , J i n a n 2 5 0 0 1 3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I n t h i s pa pe r ,a n e x t e n s i v e e x pe ime r n t a l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h a s be e n c a r r i e d o u t r e g a r d i n g s a n d s h e l l v i b r o lo f t a t i o n a n d d o u b l e p r e s s u r e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me t h o d s o f da ms . Th e t e s t i n g r e s u l t s h o ws g o o d r e l i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s e t wo s t r e n g t h e ni n g me t h o d s .The e x p e ime r n t a l pr o g r a m p r e s e n t e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c a n

滕州市河湖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划定绩效目标申报表

滕州市河湖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划定绩效目标申报表
项目申报必要性
政府依法履职、新时期治水方铜口思路、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谐生态、提高管理水平"现代化"、确保"水安全、水生态、水文明”的需要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实施计划明细
序号
项目实施内容
实施开始时间
实施结束时间
1
对城郭河、郭河、北沙河、新薛河、界河5条市级重要河道;团结河、房庄河、薛王河等13条中小型河道;马河水库干渠、户主水库干渠等6条干渠;马河水库、户主水库、滕州市南水北调调蓄水库等29座水库,进行界线测绘,确定管理保护范围,安装界桩、公示牌,建立信息系统。
滕州市河湖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划定绩效目标申报表
项目基础信息
单位名称
滕州市城乡水务局本级
项目编号
-2023-0022
项目名称
滕州市河湖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划定
立项年度
2019
业务年度
2023
开始时间
2023-01-01
结束时间
2023-12-31
项目类别
其他支出
专项分类
归口处室
农业科
预算项目类别
功能科目
项目批复
转移支付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7
项目立项阶段
项目批复
477.12
477.12
477.1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
项目立项阶段

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马河水库溢洪道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马河水库溢洪道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马河水库溢洪道加固工程中的应用1 工程概况马河水库位于南四湖流域湖东区北沙河上游,地处滕州市城区东北15km,东郭镇马河村西北400m处。

该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40km2,总库容为1.38亿m 3,兴利库容0.6989亿m 3。

水库主要包括主坝、副坝、溢洪道(含溢洪闸)与东西放水洞、电站等工程。

本次施工内容为:溢洪道浆砌石边墙加高,原溢洪道底板和边墙表面喷射商品混凝土加固,挑坎改造,尾水渠土石方开挖,改建溢洪道上公路桥。

2 施工工艺过程2.1 砌石面表层处理试验马河水库溢洪道始建于1978年,经过20多年的运行,溢洪道整个花岗岩表层已经风化,底板部位也存在大量污垢,要把整个砌石表层清除1~3mm,达到新鲜岩面,处理比较困难。

根据不同的施工部位,采用三种施工方案进行处理试验。

方案1:传统人工凿除法;方案2:火烤法;方案3:喷砂处理法。

通过各方案试验分析比较,人工凿除法工效比较慢,且处理成本比较高,火烤法和喷砂处理法施工成本相差不大,但两者各有利弊,火烤法只适合处理比较干净的砌石面,如果砌石表面污秽比较多,则无法进行处理。

喷砂处理法工效最快,但受天气影响比较大。

本工程中,采用了方案2和方案3两种方法结合进行施工。

2.2 喷射商品混凝土试验覆喷射商品混凝土施工溢洪道总喷射商品混凝土面积为39728m2,其中溢洪道底板为29l10m2,溢洪道边墙为10718m2,喷射商品混凝土厚度仅为5cm。

为提高过水能力.喷射商品混凝土面要求抹光处理,且平整度≤ 1 %。

2.2.1 原材料选择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

砂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大于2.5;石子采用石灰岩石子,粒径为0.5~1cm。

为提高商品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及改善抗冲性能,提高商品混凝土抗折强度并降低其脆性,在喷射商品混凝土中加入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7kg /cm3。

混合物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不得使用枵水2-含量超过混合用水量1%的水。

浅论当前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论当前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水 利工 程 J JI
韩 宜 李源存在 的问题 与对策
( 山东省滕 州市马河水库( 东郭镇驻地 ) 山东 滕 州 2 7 0 ) , 7 5 0
摘 要: 针对我 国 水资源开发利 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 出了建立节约型社会 , 在 提 加强新建项 目的论证分析, 大集雨技术推 广和治污力度 , 加 树立 大水利全流域意识等 多项合理 , 有序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 水资源哥发 ; 建议 ; 水资源 l水资源开发 甲现状 0 ,大部分地区仍采用落后的大 田漫灌方式 , 几十米的地方修建 了一条 隧道式 的地下水库 , . 4 l 水资源概 况 _ 1 . 6 一方面 , 可存蓄暴雨集 中时的 渠道渗漏水现象严重 ,工业万元产 值用水量 是 可存水 1 亿 。 我 国多年平均年 降水 总量 690 m , 10 亿 】 折 发达国家的 1 —O ,城市生活用水浪费亦 十 雨水 ; 02倍 另一方面 , 也可以利用存蓄的雨水进行 抽 合 降水 深 68 m,低于 全球 降水 深 (0m 分严重。 4m 80 m) 三是水污染现象严重 , 大量未经任何处 水蓄 能发 电和解决城市枯水时 的用水危机。在 1%, 9 降水量 中约 5 % 6 消耗 于蒸 发散发 ,4 4 %形 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泊 , 了水体 , 响 我国北 方缺水严 重 的大 都市 可以考 虑这种 方 污染 影 成河川径流 。全 国河川年平均径 流总量 2 0 0 了水资源的利用 。 70 四是地下水超采现象严重 。 五 法 , 虽然投资较大 , 从各方 面 比较 , 但 恐怕要 比 亿 m, 3 居世界第六 位 ; 人均 占 河川水 量 20 是区域经济 发展很 少考虑水资源 的承载能力 , 从几千千米外调水划算得多 。 有 60 为世界人均水量 的 2 %, 世界第 l9 , 水资源贫乏地 区盲 目引进高耗水工业项 目, 5 居 I位 种 3 加大对 污水 的处理力度 . 4 是全球 1 个贫水国之一。 3 地下水资源量多年平 植高耗水农作物 , 思想上存在短期行为 , 不顾 长 我 国已是水污染非常严重 的国家 , 为了给 均 80 00亿 m,扣除地表水 与地下水相互转 化 远利益。 六是节水 意识还没有在全社会形 成 , 人 子孙后代 留下一片净水 和一方净土 ,我们必须 而重 复 的部 分 ,我 国水 资源 总量 为 2 0 0 8 0 亿 们还没有普遍认识和感觉到水 资源短缺 的程度 高度重视对环境污染 的治理 ,通过各种手段坚 m 3 和严重性 , 政府 的宣传力度不够 。 七是水作为一 决杜绝和防止未经任何处理 的污水直接排入河 我国水资 源的时空分 布与人 口、 耕地分 布 种商品 , 还没有真正进入市场, 还靠 政府行政 干 道 , 制止一切为了眼前利益 和局部利益 , 长 不顾 状况极不协调 。时间上 , 年降水的 7%~ 0 预, 的价值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 全 0 9% 水 八是流域上下 远影响地盲 目引进高污染项 目的行为。 集 中在 6 9 ~ 月份 ,冬季很少 ;年际间变化也很 游各省 区经济发展水 平不一 , 经济结构不 同, 省 3 树立大水 利、 . 5 全流域的战略意识 大, 年度之间降水量最多与最少的 比值 , 南方为 情差别很大 ,还不能实行对全 流域 的水资源进 国家水利政策的调整和改变 , 流域 内工业 23 , 为 3 5 ; ~ 倍 北方 ~ 倍 年度之间河川径流量最 行统一管理和协调。 黄河虽然 自 19 年开始实 和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区域重大工业项 目和 99 大与最小 的比值 , 长江、 珠江 、 松花江为 2 3 , 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但也只是对进入干 水利项 目的上马,都 ̄x 整个水资源的开发利 ~倍 , l - 黄河为 4倍 , 淮河为 1 倍 , 河则高达 2 5 海 O倍 。 流和部分支流的径流实行统一管理 ,并没有实 用产生深远的影 响。 以, 所 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 空间上 , 水资源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 , 长江流域 现真正意义上的对全 流域 的水资源进行统一管 究和科学的分析论证 , 多方案 比较 , 站在整个流 及其以南地区耕地仅 占全 国耕 地 3 %, 8 水资源 理 。九是 国家与之相关 的法律法规 的制定没跟 域而不是 局部区域 , 把不利影 响、 负面影响 、 长 却 占全 国 8 %以上 ; 0 占全 国耕 地 6 %的淮河 流 上 , 2 缺乏有效 的水资源管理利用的法制保障 , 执 远影响 、 全流域影响考虑充分。 如上马一个 蓄水 域 及其 以北地区 , 资源量不足全 国的 2 , 法力度不够。 水 % 0 项 目或调水项 目,不仅要考虑对当地 带来 的利 其 中黄 、 、 、 四河流域 内耕 地面积 占全国 淮 海 辽 3措施及建议 益和影响, 还要考虑项 目对上游 、 和其他 区 下游 的 4 %, 2 但河川年径 流量只 占全 国的 8 水 资 %, 3 建立节 水型社会 , . 1 大力营造节水 氛围 , 域产生的影响 ,要对项 目的必要性进行详细论 源 总量 只占全 国的 9 %。时空分布不均匀 和年 加大宣传 教育力度 , 增强节水意识 证, 并与节水等方案进行 比较 , 能否通过节水等 际变化大, 造成水旱灾害加重和供水矛盾尖锐 , 在 缺水严 重地区 , 政府加 大投入 ; 制定切 措施获得 同样多的水资源量 , 资较省 、 而投 风险 决定了我 国江河整治 、 资源开发利用 的任务 实有效 的政治法规 ; 水 采取强制措施 , 推广应 较低、 大力 负面影响叉较小。 非常艰巨 , 水管理工作非常复杂。 用节水新材料 、 新设备、 新技术。对于浪费水 的 3 依据《 . 6 水法 》 规定 , 开发利用水资源 , 维 1 水资源开 发利用状况 . 2 行为 , 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加以制止 , 逐渐在全 持河 流健康生命 2 0 年全 国用水 总量 59 亿 m , 中农 社会形成 自 00 48 其 觉节约用水的 良 好氛 围。大力进行 《 法》 水 第三 章第二 十条规定 , 开发 、 利用 业用水 38 亿 r , 6. 工业用水 l3 亿 工业 、 74 n 占 8 %; 3 8 19 农业 、 城市生 活用 水节水技术 的挖 潜 、 改 水 资源, 当坚持兴利与除害相结合 , 应 兼顾上下 m , 2 . 生活用 水 5 5 r , 1. 从 造 , 占 O %; 7 7 亿 n 占 0 %。 3 5 努力提高水的利用率。 目 , 前 在水资源开发 游 、 左右岸和有关地区之 间的利益 。 充分发挥水 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 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 利用方面 , 全 比起节水措施来 , 人们更热衷于通过 资源的综合效益 , 并服从 防洪 的总体安排。 维持 到 2%, 0 水资源开发利用 程度最高 的海 河流域 修建 蓄水 、 水 、 拦 调水工 程来 增加水资源 量 , 应 河 流健康生命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密切联 地 表水控 制利用率达到 9 %, 4 平均 区浅层 地下 改 变 这 一 状 况 。 系的。 要依据《 水法》 规定 , 流的整个流域去 从河 水 开采 率 为 10 0 %,水 资 源 总量 消 耗率 达 到 3 加强对新建项 目的论证分 析 ,杜绝或 考虑 问题 ,制定一个全流域各行各业都能遵守 . 2 9 %。 6 从用水指标分析 , 国人均用水量 4 0 限制引进高耗水 、 全 3m , 高污染的项 目 的政策 , 实行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协调, 依 万元 G P D 用水量 6 0 万元工业 产值用水 量 1m , 在引进 、 上马新 工业项 目时 , 应对 当地 水 法管理水资源 , 到水资源 的开发利用合理、 做 有 7 m , 田灌溉亩均用水量 4 9 83 农 7m , 城镇生 活人 资源的承载能力进行充分 的分析论证 ,对项 目 序 , 才能维持河流健康生命 。不然 , 就现在于流 均用水量为每天 29 , 1 L 农村生活人均用水量为 的需水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特别是在 水资源管理和流域支流水资源管理相 脱离的做 每天 8L 9 。黄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5 0 3 8m , 供水 严重缺水 的干旱或半干旱地区 , 杜绝或限制 法 , 要 要达到维持河流健康生命是困难的。 区人 口 13 0 5 0 万人 ,供水 区灌溉面积 1 00 10 万 引进 高耗水 、 高污染的项 目。 已有的高耗水 项 对 作者简介 :韩 宜,山东省滕 州市马河水库 亩, 引水量 35 m,19 年 )水资源利用率 目, 9 亿 (97 , 要通过节水技术改造和进行 污水 治理来提 ( 东郭镇驻地 ) , 工程 师。 6 %, 中农业用水 比例 8%, 8 其 0 供水 区人均水资 高水 的利用率 。 同时, 要改变传统的高耗水农 作 源量 3 9 。 7 m ,流域 内总库容 ( 有效库 容)7 亿 物种植模式 , 54 引种��

水利水电工程计价管理的定位与策略 何涛

水利水电工程计价管理的定位与策略 何涛

水利水电工程计价管理的定位与策略何涛摘要:本文对马河水库灌区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合理配置进行研究分析,对马河水库灌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同时对指导马河水库灌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马河水库;灌区;供水量;需水量;供需平衡一、灌区现状马河水库灌区包括下游的引水自流灌区和直接从库内、干渠提水的库灌区两部分组成,涉及东郭、龙阳、界河、大坞、北辛5个镇(街),163个村(居),15.5万人。

灌区作物种植以小麦、玉米等大田粮食为主,是滕州市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根据调查资料,灌区内现状的作物复种指数为170%,灌区内小麦单产480kg,玉米单产500kg。

马河水库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8万亩;灌区骨干工程有总干渠2条,支渠47条,总长175km,其中南干渠5.86km,北干渠29.004km;灌区渠道中干渠防渗护砌31.06km,支渠防渗处理35km;干渠上共有建筑物468座。

现状干支渠存在老化破损、淤积严重,输水能力降低,输水损失较大等问题,干支渠系建筑物完好率不足50%,配套不齐全。

二、灌区现状供水量分析1. 地表水资源量1)灌区内地表径流量灌区内地表径流量主要依靠灌区内河道拦河坝、闸的拦蓄利用,据《山东省水文图集》查得灌区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26mm,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42.4mm,模比系数Kp50%=0.85,计算得50%频率径流量为576.41万m3。

2)马河水库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40km2,总库容13800万m3,调洪库容9471万m3,兴利库容6989万m3。

3)水体渗漏补给地下水量包括沟渠水塘等渗漏量,根据《滕州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项目片区沟渠密度,确定水体渗漏补给模数为3.2万m3/km2。

4)地下水资源总量经计算,P=50%时,马河水库中型灌区地下水资源总量1683.87万m3,其中各因数量为降雨量673.49mm,土地面积11.43km2,降水入渗补给量1180.26万m3,灌溉回归补给量259.78万m3,水体渗漏补给地下水量243.82万m3。

喷涂聚脲在马河水库渡槽防渗的实践运用

喷涂聚脲在马河水库渡槽防渗的实践运用

■【建设与施工喷涂聚脲在马河水库渡槽防渗的实践运用孙中强1赵波2闫宗彦2徐晓平2郑建:_、工程概况马河水库地处滕州市城区东北15km处,龙山和谷山之间,坐落于南四湖流域的北沙河上游,依偎在龙山脚下,为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由滕州北部及邹城前相村一带的山川河流汇聚而成。

马河水库于1959年11月动工兴建,I960年5月建成蓄水。

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40km2,水面跨邹城、滕州两市,南北约6km,总库容1.38亿m+,兴利库容0.7亿m+。

目前灌区内渠系淤积,过流能力下降,由于受当时投资条件的限制,所建工程标准低,建筑物配套少且周围由于渗流掏空,形成漏水通道,严重漏水、跑水,有的形成输水卡脖段,影响渠系正常输水,尤其是几处渡槽渗漏更为严重。

后来虽结合其他水利建设对灌区进行了维修和配套,但没能解决根本问题。

经研究,决定采用A in+1102聚脲防腐防水材料对渗漏部位进行防水修补,施工面积约10278m2,最终从根源上解决渡漕渗水、漏水问题,杜绝了水资源浪费。

二、材料性能优势Air++1102聚脲防腐防水材料具有以下明显的技术优势:(1)1002固含量,不含VOC,对环境友好。

(2)不含催化剂,快速固化,可在任 意曲面喷涂成型而不产生流挂现象,106凝胶,1m in即可达到步行强度。

(3 )对水气、湿度不敏感。

喷涂型聚脲防腐防水材料的施工工序为:基材处理(打磨底材!清洁吸尘)陷修补(刮腻子!打磨吸尘)!涂 刷混凝土专用封闭底漆!喷涂聚脲防 腐层!检查验收1.基材处理混凝土的表层状态直接决定了聚脲涂层在其表面的附着能力,混凝 土表面的水分、灰尘、油污、微生物、疏松层及内聚强度都会对涂层附着力产生极大的影响,必须对表层进行处理。

混凝土表面的缺陷孔、裂缝对喷涂后涂层的完整性有极大影响,必 须进行修补。

因该项目长期浸水,混 凝土处于饱和状态,应完全晾干后再进行施工。

⑴打磨对混凝土表面采用“磨光机+金 刚轮磨片”进行打磨,除去未清洁掉的 污垢、表面疏松层等,同时暴露出底下 的孔洞以便修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一、工程概况和特点1.1工程位置马河水库位于南四湖流域湖东地区北沙河上游,地处滕州市城区东北15公里,东郭镇马河村西北400米处。

马河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40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1.38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6989亿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养殖、发电、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益为一体的大(二)型水库。

水库主要包括主坝、副坝、溢洪道(含溢洪闸)、东西放水洞及电站等工程。

本次除险加固工程内容包括:主副坝加固工程、溢洪道加固改造工程、重建溢洪闸工程、东西放水洞加固工程、电站改造工程、新建防汛公路桥工程及管理设施建设等。

1.2投标范围本合同段为Ⅱ合同段,招标内容包括:拆除原主、副坝上游护坡石、防浪墙、坝顶公路以及主坝上游坝脚压重。

1.3工期要求(1)开工日期:2002年8月10日(2)竣工日期:2002年9月20日总工期:40天1.4水文、气象及工程地质(1)水文、气象马河水库地处北沙河流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

区内气候四季界限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夏季温湿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

据多年气象资料统计,该区冬夏气温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13.7℃,七月份最高,月平均气温27℃,极端最高气温40.5℃;一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2.3℃,极端最低气温-20℃,多年平均封冻日期为十二月底,最后开河日期为二月上旬,封冻期约一个半月,最大冻土深38厘米。

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726.2毫米,降水主要集中于汛期的六九月份,其中七八月份为主汛期,降水次数多,雨量大。

多年汛期平均降水量为523.1毫米,约占年降水量的72%。

(2)工程地质水库库区位于鲁中隆起区西部、尼山穹隆西南缘,受长期剥蚀作用,冲沟较发育,区内主要河流为北沙河,河床宽约200.0米,地貌可分为剥蚀地形河堆积地形两种,坝址地面高程一般在94.0米至110.0米之间。

主坝心墙岩性主要为壤土,呈褐色~褐黄色,土质不纯,常夹有小块石及砂粒,局部为砂壤土或粉质粘土。

土层呈可塑状态,具中等压缩性。

106.0米高程以下,心墙填筑质量较好,106.0米高程以上在钻探过程中有漏浆现象,渗漏量较大,填筑质量差。

心墙天然密度1.91~2.05 g/cm3,天然干容重1.53~1.73 g/cm3,含水量18.42~25.20%。

坝前砂壳为砂质粗砂,呈浅黄色~棕黄色,级配不均匀,质地较纯。

砂层相对密度0.30~0.6l,松散~中密状态,天然密度 1.5~1.64g/cm3,天然干容重1.41~1.58g/cm3,含水量4.1~5.1%。

主坝坝基岩性组合简单,主要由第四系冲积堆积的壤土和砾质粗砂,局部为砾质中砂、上更新统洪积堆积的壤土、残坡积堆积的砾质粘土及太古界花岗片麻岩组成。

l.5对外交通条件膝州市交通网十分发达,104国道、343省道、345省道、241省道均横穿膝州市区,起自滕州的膝夏县级公路自水库下游穿过,并与坝顶路相接。

以上道路可作为本工程的施工对外交通路。

大坝工程施工期间,坝顶路中断,需修筑临时对外交通路与膝夏路相接,由甲方负责修筑。

同时根据需要修筑场内临时交通路,临时道路由承包人负责修筑。

1.7工程特点(1)本工程拆除项目多,但数量较小。

压重工程量大,拆除数量与压重数量不均衡,外购乱石量大,工期十分紧张;(2)本工程对外公路交通条件便利,多条国道、省道横贯滕州市区,起自滕州的滕夏县级公路自水库下游穿过,并与坝顶路相连接,施工交通条件良好,但施工场地狭窄;(3)本工程项目内重点工程是主坝上游坝脚压重,其准备工作优先安排,同时处理好与拆除施工之间的干扰;(4)各种天然建材储备丰富。

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与原则2.1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⑪山东省滕州市马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施工设计图以及设计说明书。

⑫有关水利堤防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

⑬依据当地交通、气候、工程地质、施工环境等施工条件。

⑭合同开竣工日期及总工期。

⑮结合我单位同类工程施工经验、施工技术实力及机械化施工水平。

2.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⑪满足招标文件的工期、质量要求、确保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

⑫采用成熟的技术和工艺,按创优质工程目标,高标准、高起点组织施工。

⑬实施分工序分部施工,加强现场组织指挥,保证各项作业按流水线施工。

⑭倒排工期,上足施工机械设备和劳动力,保证工程按期完成。

三、质量目标本工程创优规划: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0%,争创省优工程。

四、施工总布置4.1项目经理部的设立和组织机构框图我单位中标后,对本工程实施项目法管理,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和四部二室组成。

项目经理代表我单位全权负责该工程的施工组织和管理。

项目副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协助项目经理的工作。

四部二室即工程技术部、计划财务部、设备物资部、质量安全部、中心实验室和综合办公室,各职能部门将分工负责,对下属各队直接进行现场指挥、技术指导和质量监控、物资设备保障等职能<项目经理部组织框图详见附图>。

项目经理部设在何岭村,以便于能就近管理控制。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框图4.2人员、设备、材料进场方式及动员周期接到中标通知书三天内项目部全体人员进驻施工现场,在何岭村附近租用民房,组织施工队伍、机械设备进场,一周内人员设备全部进场,机械设备由我总公司下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就近调遣,以便尽快形成大干势态。

4.3中心试验室设立(1)中心实验室和项目经理部设在一起,以便于统一调度。

(2)中心试验室机构框图(见附图)现场试验室机构框图4.4临时设施布置4.4.1驻地建设及临时生产生活房屋由于施工工期短,项目部以租用民房形式为主,设在何岭村附近。

下属各队生产生活房屋在各施工点附近搭盖临时活动房屋。

具体位置见平面总布置图。

4.4.2施工交通便道场外土石方运输便道,利用既有乡村道路拓宽加固,每隔200米设一处汇车道,使路面宽度最窄处保持4.0m。

4.4.3用水、用电⑪施工用水:采用潜水泵在水库中直接抽取。

⑫施工用电:采用由业主指定的主降压变电站供应,并配备一定容量的事故备用电源的形式。

位置见平面布置图。

4.4.4 机械停放场和设备维修站机械停放场和设备维修站设在何岭村。

4.5通讯联络项目部、机械设备停放场设程控电话一部,项目部各部门负责人、调度员、质检工程师、各施工队队长均配备移动手机和传呼机。

土石方施工队和测量队各配对讲机一对。

以保证通讯指挥畅通,并与业主、监理部保持联系接受施工指令、反馈施工信息。

4.6材料供应方式材料以外供方式为主,自身开采为辅。

片石、块石由业主直接供应,运到现场。

4.7平面总布置图<附图>五、施工总进度和各主体工程施工总顺序5.1施工总进度横道图施工进度见施工进度横道图<附图>5.2各主体工程施工总顺序5.2.1各主体工程施工总顺序详见施工进度斜道图<附图>5.2.2单位工程施工顺序说明单位工程施工顺序:砌石拆除、坝脚拆除料运输压重同时在2002年8月10日开工,只要场内交通便道保持畅通,各主体工程项目可以保证平行作业互不制约。

料场石方开挖运输压重在拆除料运输压重和外购乱石压重开工5天后施工,以后拆除工程、压重工程、干砌块石同时施工,以确保在较短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

六、主体工程施工方案6.1土石方及拆除工程6.1.1一般要求(1)自身开挖土方应首先满足自身填筑要求;(2)自身平衡后剩余的开挖土石方及拆除方应由近至远用于其他项目的填筑,充分利用开挖与拆除方。

(3)主体工程项目完工后的零星项目开挖剩余方,应就近整平堆放,减少弃土占地量。

6.1.2施工方法(1)拆除工程主坝上游护坡石采用人工拆除,胶轮车运输至上游坡脚压重。

东西副坝干砌石与浆砌石采用人工拆除,挖掘机配自卸车运输。

拆除时首先拆除主坝防浪墙,然后由上而下拆除主坝坝坡干砌块石。

再拆除西副坝的防浪墙和上游砌石护坡及排水沟,最后拆除东副坝的防浪墙和砌石护坡及排水沟。

(2)土石方挖移本标段土方开挖8054m3,其中,坝顶路混杂土清除2778 m3,直接采用挖掘机配自卸车运至业主指定的风化料场弃置。

坝顶心墙土方1852m3,采用挖掘机开挖,推土机运至下游坝坡补坡。

料场表层土清除3424 m3,采用推土机推至料场边缘,以不妨碍石方开挖为原则。

料场石方开挖13695 m3,采用松动爆破施工,挖掘机挖装,自卸车运输至坝脚分层填筑。

6.1.3机械配置与形象进度按合同工期结合当地气候特点,拆除工程按25工作日/月;土石方开挖按20工作日/月,80%机械完好率进行机械设备配置。

(1)机械配置(2) 形象进度拆除工程:18815 m3,工期25天(日历天,以下未注明者均同),施工强度753 m3/工作日。

土石方开挖:21749 m3,工期30天,施工强度1088 m3/工作日。

6.2坝脚压重工程6.2.1一般要求(1)符合压重要求的拆除方就近利用。

(2)抛石压重体应选用新鲜、坚实且粒径较大、具有一定抗风化能力和抗浸水能力的石块。

监理认为不合格的填筑料,一律不得使用。

(3)压重料:100.5米以下利用拆除料和业主供货的外购乱石;100.5米以上采用风化岩料场开采的风化石。

(4)施工作业面统一管理、统一铺料、统一碾压,严禁出现界沟。

相邻的分段作业面均衡上升,减少施工接缝。

(5)压重料压实后空隙率不得大于30%,粒径小于5mm的不得超过20%。

6.2.2施工方法为了很好地控制抛石量,使抛石施工满足设计要求,避免过抛或欠抛和抛投不均匀。

拟将各抛石区划分成若干抛石档格,档格尺寸为顺河岸方向20m间距,垂直方向以设计计。

计算出各档格抛石量,施工时以档格为单元,按各单元抛石量控制抛投,即按“网格控制法”进行抛石控制。

(1)施工定位本标段工程施工时,我方拟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建立抛石区域内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抛石施工抛石前,先根据设计断面图对拟抛的区域进行断面复测,精确计算各网格(档格)中的投石量。

抛投在100.5米以下,由原坝脚向外推移抛填至设计位置后,表层用振动碾压实3遍。

100.5米以上部分压重采用分层抛投,由振动碾震动压实,不得零抛散堆。

上、下级台表面不平整度小于+20cm,其上用碎石找平。

施工过程中作好记录,对不符合要求之处及时补足。

6.2.3机械配置与形象进度根据工期要求及当地气候特点,抛石压重工程按25工作日/月,80%机械完好率进行机械设备配置。

压重工程:84837 m3,工期35天,施工强度2424 m3/天。

6.2.4质量检测方式及控制措施(1)检测方法100.5米以下,检测手段采用全站仪和水下测深仪进行抛投检测。

达不到设计断面要求,则通知继续抛投,直至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100.5米以上,抛石密实度检测是控制压重质量的根本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