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同模拟三套

合集下载

物理竞赛高中三年安排

物理竞赛高中三年安排

首先,物理竞赛成绩不取决于物理成绩,而是数学高一上学期高中教材及配套练习册,两个月更高更妙的物理,一个月(此书较简单实用)任一本物理竞赛习题集、同时可以顺便准备一下期末考试寒假去找物理实验培训或者讲座、顺便学微积分下学期应该会有预赛,要去参加大学教材及配套练习册一个月程稼夫的力学、电磁学(一共4本,此两本必做)一套竞赛习题集200道、准备期末暑假可以选择实验培训,或者去听讲座高二假期参照高一上学期报名参加物理竞赛,考前可以有针对性的复习考试后总结经验,查缺补漏,哪差补哪准备期末下学期做练习册、做砖头吧高三参加竞赛、考上了就准备决赛,省一准备保送自主,再惨就回去高考吧高一新生如何准备高中物理竞赛1.你先把高考物理课程的龙门专题做完。

高一生首先要把基础课程学完,当时我们都是一年结束高中三年的物理课的,这里面龙门专题就要跟上你自学(或者是学校竞赛辅导讲的基础课)的进度。

一般到了你高二的时候,你就可以开始学习和做竞赛书了。

如果你的龙门专题完成的比较快,那么早一点学习竞赛理论知识也是可以的。

微积分用不上,但是小量分析必须会做!(其实就是微积分的推导过程)为什么说不要依赖于微积分呢?因为在IPHO以前的物理竞赛题解题思路与大学物理题是不一样的,如果你依靠微积分,那么高中物理竞赛书的思路你永远都学不会!所以,去学小量分析吧~当你弄明白了竞赛题的思路,可以适当的学一下微积分。

2.竞赛书首先是金牌之路,你要看的是讲解和例题,这些理论知识与高中课本非常不一样。

如果你能看懂其中的80%,那就可以做后面的练习题了。

当书后习题的80%你都会做的情况下,你可以同时进行下一本书。

3.然后是白皮(我忘记叫什么了,我们当年比较追捧旧版白皮,旧版好像是粉边白色的),这本书非常推荐,它的解题思路与金牌之路有很大不同,个人认为要比金牌灵活但是在理论上讲得更广一些(刚才百度了下好像是范晓辉写的?反正一般你去卖竞赛书的书店应该都知道)。

4.还有一本绿皮,我当年后做的,印象比较深刻。

2024届高考强基3套卷全国卷(一)高效提分物理试题

2024届高考强基3套卷全国卷(一)高效提分物理试题

2024届高考强基3套卷全国卷(一)高效提分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共8题)第(1)题CSST是我国自己研发的大型空间天文望远镜,它拟以“天宫”空间站为太空母港,平时观测时远离空间站并与其共轨独立飞行,在需要补给或者维修升级时,主动与“天宫”交会对接,停靠太空母港,其原理如图所示。

正常工作时,CSST与空间站在同一轨道上运行,当需要补给时,CSST在P位置变轨至虚线所示Ⅱ轨道,在Ⅱ轨道运动一圈后,与空间站恰好对接,设空间站轨道半径为R,正常运行时,CSST与地球连线和空间站与地球连线夹角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工作时,空间站位于CSST轨迹后方B.CSST在Ⅰ轨道P点的加速度大于在Ⅱ轨道P点的加速度C.CSST在Ⅱ轨道的半长轴为D.在完成补给后,CSST需要减速变轨才能回到正常工作时的位置第(2)题空间站在地球外层的稀薄大气中绕行,因气体阻力的影响,轨道高度会发生变化。

空间站安装有发动机,可对轨道进行修正。

图中给出了国际空间站在2020.02-2020.08期间离地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则空间站( )A.绕地运行速度约为B.绕地运行速度约为C.在4月份绕行的任意两小时内机械能可视为守恒D.在5月份绕行的任意两小时内机械能可视为守恒第(3)题用激光笔照射透明塑料制成的光盘边缘时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入射点O和两出射点P、Q恰好位于光盘边缘等间隔的三点处,空气中的四条细光束分别为入射光束a、反射光束b、出射光束c和d、已知光束a和b间的夹角为,则( )A.光盘材料的折射率B.光在光盘内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三分之二C.光束b、c和d的强度之和等于光束a的强度D.光束c的强度小于O点处折射光束的强度第(4)题装有砂粒的试管竖直静浮于水面,如图所示,将试管竖直提起少许,然后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在一定时间内试管在竖直方向近似做简谐运动,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以下描述试管振动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第(5)题赫兹在研究电磁波的实验中偶然发现,接收电路的电极如果受到光照,就更容易产生电火花。

东北三省三校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有答案)

东北三省三校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有答案)

东北三省三校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19年哈师大附中高三三模物理学科【参考答案】14.D 15.C 16.C 17.D 18.C 19.BD 20.AD 21.ABD22.(1)远小于2分(2)2.50 1分 2.00 2分等于1分23.(1) 3分(2) 2分1.2 2分300 (3) 2分AB24.(1)物块上滑过程中,加速度a1,mg sinθ+f+F=ma11分,f=μN1分,N-mg cosθ=01分,联立解得a1=15m/s2上滑过程经历的时间t1= v0a1=2s2分,上滑过程的位移x1=v022a1=30m 2分(2)因为x1sinθ=18m<h=20m,所以物块未从斜面顶端飞出。

1分物块下滑,撤去F之前的下滑过程中,加速度a2沿斜面向下,mg sinθ+F-f=ma21分,解得a2=1m/s2经历的时间t2=t - t1=1s 1分,v1= a2t2=1m/s 1分;恒力F撤去,物块加速度a3沿斜面向上,f - mg sinθ=ma31分,解得a3=1m/s2,经历的时间t3=v1a3=1s速度减为02分25. (1)Ft=mv1+mv2 2分v2=2m/sE=BL(v1-v2) 1分E=0.08VI=E/2r 1分I=0.4AF安=BIL 1分F安=0.016NF安=ma1分a=0.08m/s21分(2) Ft=2mv共1分v共=3m/sI F安=mv21分I F安= BILt =qBL1分q = Et/2r=△Φ/2r1分△Φ=BL(x ab-x cd)1分x ab=55mF x ab=mv共2/2+2Q1分Q =7.35J2分(3) 2Q= I有22rt2分I有=3.5A1分33.(1)BCD 5分(2)设开始时B中压强为p1,p1S=kH+mg①V1=HS T1=T加热达到平衡后,B中压强为p2,p2S=kL+mg②V2=LS T2=3T其中S为气缸横截面积,m为活塞质量,k为弹簧的倔强系数由题给条件有kH=mg③p1V1/T1= p2V2/T2④可得L2+LH-6H2=0解得L=2H⑤①②③④⑤各2分34.(1) BCE 5分(2)①由题意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分析得知,此时P点向下运动,Q点向上,它们周期相同,则T=2×(0.2 s+1 s)=2.4 s;3分②根据图象可知,λ=12 m,2分则波速v=λT=122.4m/s=5 m/s;2分③经过2.8 s质点M第二次回到平衡位置。

2024年天津武清区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全真演练物理试卷(基础必刷)

2024年天津武清区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全真演练物理试卷(基础必刷)

2024年天津武清区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全真演练物理试卷(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某跳水运动员身高1.8m,训练时从10m跳台双脚朝下自由下落。

小潘同学利用手机连拍功能,连续拍了几张照片,其中两张连续照片中显示运动员双脚离水面的实际高度分别为5.0m和2.8m,取g=10m/s2,估算手机连拍的时间间隔( )A.1×10-1s B.2×10-1s C.1×10-2 s D.2×10-2 s第(2)题图甲为家庭常用的燃气灶实物图,灶面上有一个支架。

共有五个均匀分布的支承面,对放在上面的厨具起到支撑作用。

现把一个蒸锅放在支架上,并抽象成示意图乙,已知支架的每个支承面与水平方向成角。

蒸锅和里面的食物总重计为G,则每个支承面给蒸锅的支持力为(忽略蒸锅和支承面之间的摩擦力)( )A.B.C.D.第(3)题在某均匀介质中,波源A、B相距。

时刻两波源开始振动,波源A只振动了半个周期,B连续振动,振动图像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两个波源形成的波以相向传播。

则两波源开始振动时计时,内A形成的波遇到B形成波的波峰个数为( )A.5B.6C.7D.8第(4)题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甲所示,氢原子的光谱图如图乙所示。

已知光谱中谱线为氢原子从能级跃迁到能级时辐射的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谱线对应的是氢原子从能级跃迁到能级发出的光B.谱线对应的是氢原子从能级跃迁到能级发出的光C.谱线对应的是氢原子从能级跃迁到能级发出的光D.谱线对应的是氢原子从能级跃迁到能级发出的光第(5)题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的大小,其原理如图所示。

仪器中有一根轻质金属丝,悬挂着一个金属球。

若某次受到沿水平方向来的风时,稳定后,金属丝偏离竖直方向夹角为。

已知风力F与风速v的大小关系为,k为常量,金属球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风速大小为()A.B.C.D.第(6)题如图所示,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两个小球A、B,球A的质量为1kg。

2024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下学期三模高效提分物理试题(基础必刷)

2024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下学期三模高效提分物理试题(基础必刷)

2024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下学期三模高效提分物理试题(基础必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2023年11月1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已知卫星质量为m,围绕地球的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环绕周期为T,已知引力常量为G,卫星围绕地球的运动可以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受到的向心力为B.卫星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C.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D.地球的平均密度为第(2)题登上火星是人类的梦想,中国将在今年首次实施火星着陆探测任务。

若将地球和火星的公转均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忽略行星自转的影响,根据下表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行星半径质量/公转轨道半径/地球火星A.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比地球的大B.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比地球的小C.火星绕太阳运动的加速度比地球大D.火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比地球小第(3)题铀核裂变的产物是多样的,一种典型的轴核裂变是生成和原子核X,同时放出三个中子,核反应方程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X的中子数为87B.原子核X的中子数为89C.的比结合能比X的比结合能小D.的比结合能比X的比结合能大第(4)题如图所示,很多餐厅推出了机器人送餐服务,机器人沿直线前进的最大加速度为。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

为保证餐盘在水平托盘上不滑动,餐盘与托盘间动摩擦因数至少为( )A.0.06B.0.03C.0.3D.0.6第(5)题定义“另类加速度”,A不变的运动称为另类匀变速运动。

若物体运动的A不变,则称物体做另类匀变速运动。

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全真演练物理试题

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全真演练物理试题

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汽车沿直线匀加速上坡过程中,所受阻力恒定,则( )A.汽车机械能守恒B.汽车机械能减少C.汽车机械能增加D.汽车功率不变第(2)题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在F1、F2和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F2>F3B.F3>F1>F2C.F2>F1>F3D.F3>F2>F1第(3)题2021年4月29日,我国在海南文昌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送入预定轨道。

核心舱运行轨道距地面的高度为左右,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接近。

则该核心舱的( )A.角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小B.周期比地球同步卫星的长C.向心加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大D.线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小第(4)题分别用a、b两束光照射同一光电效应设备,得到光电流与光电管两极间电压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束光频率相同B.b光的衍射现象比a光更容易观察C.b光的强度大于a光的强度D.若两种单色光分别照射基态氢原子时都能使其能级跃迁,则b光使其跃迁能级更高第(5)题宇宙中行星的半径,各自相应卫星环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轨道半径与周期的关系如图所示,若不考虑其它星体对的影响及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星的质量之比为B .行星的密度之比为C.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D.行星的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第(6)题金属钛由于其稳定的化学性质,良好的耐高温、耐低温、抗强酸、抗强碱,以及高强度、低密度,被美誉为“太空金属”。

2024届山西省吕梁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物理高频考点(基础必刷)

2024届山西省吕梁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物理高频考点(基础必刷)

2024届山西省吕梁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物理高频考点(基础必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一物体恰能在一个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静止,设斜面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

若沿此斜面方向用力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设此过程中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则( )A.为零,为零B.为零,不为零C.不为零,为零D.不为零,不为零第(2)题在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有关放射性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射线是发生α衰变时产生的,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个B.氡的半衰期为3.8天,16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就一定只剩下2个氡原子核C.衰变成要经过6次β衰变和9次α衰变D.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第(3)题打桩机是基础建设行业必备的装备之一、假设打桩机上质量为m的重锤,以速度v竖直向下落在铁桩上,经过相互作用的时间后重锤停止向下运动,则在相互作用时间内,重锤对铁桩的平均作用力大小是( )A.mg B.C.D.第(4)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变小B.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共有6个中子变成质子C.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遏制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D.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原子的总能量增大,电子的动能也增大第(5)题潘多拉是电影《阿凡达》虚构的一个天体,其属于阿尔法半人马星系,即阿尔法半人马星系B-4号行星,大小与地球相差无几(半径与地球半径近似相等),若把电影中的虚构视为真实的,地球人登上该星球后发现:自己在该星球上体重只有在地球上体重的n倍(),由此可以判断( )A.潘多拉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倍B.潘多拉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n倍C.若在潘多拉星球上发射卫星,最小发射速度是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n倍D.若在潘多拉星球上发射卫星,第二宇宙速度是11.2km/s第(6)题如图甲,一名登山爱好者正沿着竖直崖壁向上攀爬,绳的一端固定在较高处的A点,另一端拴在人的腰间C点(重心处),在人向上攀爬的过程中可以把人简化为图乙的物理模型:脚与崖壁接触点为O点(可自由转动),人的重力G全部集中在C点,O到C点可简化为轻杆,AC为轻绳,已知OC长度不变,人向上攀爬过程中到达某位置后保持O点不动,缓慢转动OC来调整姿势,某时刻AOC构成等边三角形,则( )A.脚对崖壁的压力与崖壁对脚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在此时刻,轻绳对人的拉力与人的重力的合力不一定沿杆C.在虚线位置时,OC段承受的压力比在实线位置时更小D.在此时刻,轻绳AC承受的拉力大小为T1;当OC水平时,轻绳AC承受的拉力大小为T2,则第(7)题利用激光笔可以在荧光纸上留下印迹的特点,有同学进行如下操作: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其下端固定一激光笔,让笔沿竖直方向自由振动,激光笔发射的激光可以垂直射到竖直放置其后的荧光纸上,将荧光纸以速度v水平向左拖动,在荧光纸上留下如图所示波形图,其中P、Q两点位于波峰,间隔为;M点位于波谷,P、M竖直间距为,则( )A.激光笔振幅为B.激光笔在留下P、Q两点时加速度均为零C.激光笔在留下P、M两点时加速度相同D.激光笔的振动周期为第(8)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标志着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B.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的总和C.气体压强仅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D.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且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评卷人得分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024届高考强基3套卷全国卷(一)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基础必刷)

2024届高考强基3套卷全国卷(一)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基础必刷)

2024届高考强基3套卷全国卷(一)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多次在国际大赛上摘金夺银,为祖国赢得荣誉。

在某次速滑接力赛中,接棒的运动员甲提前站在交棒的运动员乙前面,并且开始向前滑行,待乙追上甲时,猛推甲一把,使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冲出,如图所示。

在乙推甲的过程中,忽略运动员与冰面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则( )A.甲对乙的冲量大小一定等于乙对甲的冲量大小B.甲、乙的动量变化一定相同C.甲的动能增加量一定等于乙的动能减少量D.甲和乙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第(2)题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不顾国际舆论启动了福岛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

据悉核污水中多达64种放射性元素,其中影响危害最大的是碳14和碘129。

碳14的半衰期约5370年,碘129的半衰期更长,约1570万年。

碳14的衰变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衰变方程中Y为质子B.Y粒子对应的射线可以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C.的比结合能比碳14的要小D.核污水排入大海中,浓度下降可以导致核废料半衰期变长第(3)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库仑认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并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C.法拉第最早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D.密立根最早较精确地测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第(4)题一个钍核中,有()A.232个质子,90个中子B.90个质子,232个中子C.142个质子,90个中子D.90个质子,142个中子第(5)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迫振动的频率总等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B.波长越短的电磁波越容易发生衍射C.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可测量心脏血液的流速D.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时频率不变,波长变短第(6)题如图所示,A、B、C、D为正方形的四个顶点,O为正方形的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O F E C

B

A

θ ω O

C M

L

B

A

r A

α

第二套模拟测试题(复赛) 姓名 学号 一、某一构件由两个菱形组成,AB和DE是两根硬杆,各焦点都用铰链连接,大菱形的边长是2l,小菱形的边长是l,现设法使顶点F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运动,求: (1)C点的加速度多大? (2)当两个菱形都是正方形,F点的速度为ν时,A点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二、长为L的杆AO用铰链固定在O点,以角速度ω围绕O点转动,在O点的正上方有一个定滑轮B,一轻绳绕过B滑轮的一端固定在杆的A端,另一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C,O、B之间的距离为h,求: (1)当AB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时,重物的运动速度; (2)此时绳上的张力为多少?

三、一对半径为r的轻轮安装在一根细轴上它们共同以某一速度ν沿图示的平面向右滚动。斜面与平面接触的顶角A处足够粗糙(即轮不会产生滑动),斜面与水平面成α角,要求轮从平面滚动到斜面时不要离开顶角,问ν的最大值为多少? B A

四、一架大型民航飞机在降落到机场前撞上一只正在飞行的天鹅,试估算,天鹅转击飞机的力为多少(只要数量级正确即可)?

五、有一汽缸,除底部外都是绝热的。上面是一个不计重量的活塞,中间是固定的导热隔板,把汽缸分成相等的两部分A和B,上下各有1mol氮气,现从底部将350J的热量传送给气体,求: (1)A、B内的气体温度各改变了多少? (2)它们各吸收了多少热量? 若是将中间的隔板变成一个导热的活塞其他条件不变,则A、B的温度又是多少?(不计一切摩擦)

六、两个绝缘的相距较远的球形导体,半径分别为r1、r2,带电后电势分别为ν1和ν2,若用细导线将两个球连接起来,求在导线上放出的电量。 H G F E D C B A 七、一个正方形的导线框ABCD,边长为l,每边的电阻为R,在它中点处内接一个小一些的正方形线框EFGH,然后在各边中点在内接一个更小的正方形导线框 一直下去,直至无穷。如果所有正方形导线框用的导线都是相同的,所有接触点接触良好。求: (1)A、C两点之间的电阻 (2)A、B两点之间的电阻

八、在一焦距为f的薄透镜的一侧放置一个球心位于主光轴的球面,试证明当球心与透镜光心的距离u以及球面半径R满足一定条件时,此球面通过透镜所成的像也是一球面。 第二套模拟试题(复赛)答案 一、(1)因为OC:CF=2:1,所以C点的加速度ac是F点的加速度的2/3,即 3ac=2a (2)A点的加速度由它的切向加速度aA||和法向加速度aA⊥构成 由于AC杆的长度不会变化,因此A点的切向加速度应该和C点的加速度的沿AC杆的分量相同,即 aA||=aCcos45°

aA||=23a 为了求出aA⊥,先要设出A点的速度νA

νC=2ν/3

νA=23

因此 aA⊥=2229Avvll

||AAAaaa 二、如图,A点的速度 νA=ωL

由△OAB可知 sinsinLh

sinsinhL



因为β=

22

所以cossin sincosMALhvvL

(2)因为OA杆作匀角速度转动,所以A点相对O点只有向心的速度 22()nL

aLL

将此加速度分解成沿BA方向和垂直于BA方向两个分量,沿BA方向的分量

L O

B A ωL δ

h

β

θ

α 22222

cos()()(cos)sinnnaaLLLh



 这就是M上升的加速度,因此绳上的的张力

222sinMTMgMaMgMLh

三、由于没有滑动,所以滚过平面与拐角时,轮对的轴绕O点转动,如图。若能脱离拐角,轮对拐角的压力以及摩擦力匀等于零。设在角β下发生脱离,此时轮对速度记为ν1,那么应满足下式

2cosmvmgr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22

1(1cos)22mvmvmgr

由以上方程所确定的角β只要不小于α,则轮对实际上就不会脱离拐角,因此 coscos 由以上可得,不脱离拐角条件为 (3cos2)vgr

如果2arccos3,则ν为任意值都要脱离拐角。 四、此类估算的题目往往要我们学生做两个工作:(1)将实际情况近似成一个物理模型。(2)对一些题目中未给出而我们不必需的物理量做出合理的假设。 (1)因为天鹅的飞行的速度比飞机的速度小得多,因此可近似认为天鹅静止。撞击后天鹅被迫获得了和飞机相同的速度(好似一肉饼贴在飞机上) (2)设天鹅长L=0.5m,重mg=5kg,飞机降落前速度为ν=180km/h(即50m/s) 撞击时间t=L/ν=0.01s

撞击力F=4550()0.012.510mvNtN 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里,对飞机是很危险的。 五、A、B中间的隔板导热,因而A、B两部分的气体温度相等,B中温度升高后将等压膨胀. 设末态时A、B温度为T′,对B部分气体有 VVTT



B部分气体对外做功为

mg α O

β PVWPVVTRTT

A、B两部分气体的内能增量为 5252ERTRT

根据热力学定律得 EQW

即7.026QTKR 对A部分气体有 5145.82AQRTJ

对B部分气体有 204.2BAQQQJ 若将A、B之间位置固定的导热板换成可自由滑动的绝热板,则B部分的气体温度将不会发生变化.因为A、B部分气体的压强相等,故A部分气体对B部分气体做功总是等于B部分气体对大气做功,即B对外做的净功为零.而A部分气体则作等压膨胀,其对外做功可表示为

AWPVRT 这一过程A部分气体内能的增量可表示为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72AQWERT

代入数据得11.5ATK 注:本题在求第二问时,还可直接用公式pQrCT,这样比较简单. 六、两球形导体相距较远,意即不计一个球上的电荷在另一个球上产生的电势.两导体球用导线相连后电势必定不变,这样这两个导体球电荷重新分布后所带的电量可求. □解:设两个孤立导体球的带电量分别为Q1和Q2,则

1212

12

,QQUKUKrr

两孤立导体球储存的总电量可表示为 2211221122

11

2222UrUrWQUQUKK

两导体求用细线相连后带电量分别为Q1′、Q2′,则有

512AERT12121212

QQQQQQKKrr

易得121122121212(),()rrQQQQQQrrrr 两导体球在细线相连后贮有的总电量可表示为 12121

22121122

1212

11()()22()()2()2(QWQQUQQKrKQQUrUrrrKrr



)

所以,在导线上放出的能量为 21212

122rrUUWWWKrr()()

注:在用导线相连后的两孤立导体球贮能时也可认为是两电容器并联,12CCC总,直接用212

122QQWCC()()求,其中C1、C2为孤立导体球的电容.

七、(1)将A接电源的正极,C接电源的负极,由于内外层的对称性,J、L两处的内外是可以断开的,由于IJ=AB/2,所以RAB=2RIK(均含内部无数多个内接正方形),图1可等效成如图2.图2中E和F、H和G的电势肯定相等,可以互联,因此图2可等效成图3,图3中所有的电阻根据导线的长度都可以算出,这样解一个有关RAC的方程,即可求出RAC

(2)求出RAC之后求RAB并不困难.因为AB=2EF,所以剥去最外层框之后的2ACEGRR.当

A、B分别接电源的正负极时,由于都处于电路中的中点,因此F、H两处内外是可以断开的.图1可以等效为土4,即可求出RAB. 八、由于球心在主光轴的球面物与透镜相对主光轴所具有的旋转对称性,球面物成球面像的问题可简化为圆环物成圆环像的问题. 如图所示,在透镜左侧的物光空间建立O—xy坐标系,O取在光心,x轴放置在主光轴上且指向左方,y轴在图中垂直向上.圆环物的圆心坐标为(u,0),半径为R,所有物点满足圆方程 (x-u)2+y2=R2 在透镜右侧的像光空间建立O′—x′y′坐标系,该坐标面其实与O—xy坐标面重合,O′仍取光心,x′轴也放置在主光轴上但指向右方,y′轴与y轴平行. 物点(x,y)对应的像点记为(x′,y′),根据透镜成像公式几横向放大率公式,有

1111xfxxfxxfxxfyyyxf









由此可得 222

2

()xfyyf

利用(1)式,

2222

2

222

2

()()1()()xfyRxufxfRxfuuff







展开、整理后,即为 222222

22

12()()yRfuxRfuuxffRu



L K J I H G

F E D A C D C B A

G E

F R2x

H B A

1

2ACR

D C A C

E

G

H B

F

1/2RAC

D

x O′ O y u R x′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