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窄带干扰的UWB正交成形脉冲序列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认知的UWB窄带干扰抑制

基于认知的UWB窄带干扰抑制
78
贾占 , 红, 彪 陈 蔡晓霞 基于认知的 U B窄带干扰抑制 W
电子信患对抗技术 ・ 2 第 7卷 2 1 年 1月第 1 02 期
中图分 类号 :N 5 .1 T 99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64—23 (02 0 —07 —0 17 202 1 }1 08 5
tl aattn(S nm dpao SA)m to ,i pr ia rleshriaw v ntn A S s hc i e d wt apo m t po t pe dl aef ci s( P WF)w ih h h x e a o u o
h st o i - e u n ypo et.Ac odn o tn h aa tr o S F,tep l sc ud a i d manf q e c rp r me r y c rig t u ete p rmees fAP W h us o e l a a t otec a g drdof q e c n i n n . h i lt nrs t h w a ea a t ep le d p h n e i u n ye vr me t T es th a e r o muai u ss o t t d pi us o e l h t h v sp rse e n r b d itree cs e e t ey,a od e a toie s r y a c l h u p esst amw a ne rn e f ci l h n f v v is t u r d u es d n mial a te h h z ys sn ers l n ov stec e itn epo lm e e B s s m do e xsigc mmu ia e s e ut a d sle oxs c rbe b t nUW yt a t reit o s h e we e n h n nc —

超宽带(UWB)无线通信技术详解

超宽带(UWB)无线通信技术详解

超宽带(UWB)无线通信技术详解作者:王德强李长青乐光新近年来,超宽带(UWB)无线通信成为短距离、高速无线网络最热门的物理层技术之一。

许多世界著名的大公司、研究机构、标准化组织都积极投入到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标准化工作之中。

为了使读者对UWB技术有所了解,本讲座将分3期对UWB 技术进行介绍:第1期讲述UWB的产生与发展、技术特点、信号成形及调制与多址技术,第2期对UWB信道、系统方案及接收机关键技术进行介绍,第3期介绍UWB的应用前景及标准化情况。

1 UWB的产生与发展超宽带(UWB)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但在1989年之前,超宽带这一术语并不常用,在信号的带宽和频谱结构方面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198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首先采用超宽带这一术语,并规定:若信号在-20dB处的绝对带宽大于1.5GHz 或相对带宽大于25%,则该信号为超宽带信号。

此后,超宽带这个术语才被沿用下来。

其中,fH为信号在-20dB辐射点对应的上限频率、fL为信号在-20 dB辐射点对应的下限频率。

图1给出了带宽计算示意图。

可见,UWB是指具有很高带宽比(射频带宽与其中心频率之比)的无线电技术。

为探索UWB应用于民用领域的可行性,自1998年起,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开始在产业界广泛征求意见。

美国NTIA等通信团体对此大约提交了800多份意见书。

2002年2月,FCC批准UWB技术进入民用领域,并对UWB进行了重新定义,规定UWB信号为相对带宽大于20%或-10dB带宽大于500MHz的无线电信号。

根据UWB系统的具体应用,分为成像系统、车载雷达系统、通信与测量系统三大类。

根据FCCPart15规定,UWB通信系统可使用频段为3.1 GHz~10.6 GHz。

为保护现有系统(如GPRS、移动蜂窝系统、WLAN等)不被UWB系统干扰,针对室内、室外不同应用,对UWB系统的辐射谱密度进行了严格限制,规定UWB系统的最高辐射谱密度为-41.3 dBm/MHz.。

uwb技术原理

uwb技术原理

UWB技术原理详解1. 引言超宽带(Ultra-Wideband,简称UWB)技术是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调制和传输技术。

与传统的窄带通信技术相比,UWB技术具有更大的频谱带宽、更低的功率密度和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本文将详细解释UWB技术的基本原理。

2. UWB技术概述UWB技术是一种基于短脉冲的无线通信技术,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在时间域上使用非常短且宽带的脉冲来传输信息。

这些脉冲通常持续时间仅为纳秒级别,但频谱却非常宽广,覆盖几个GHz甚至更多。

由于这种特殊的脉冲形式,UWB技术能够实现高速数据传输、高精度定位以及低功耗通信等应用。

3. UWB脉冲生成在UWB系统中,脉冲生成是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定位功能的关键步骤之一。

一般来说,UWB系统中使用两种方法来生成宽带脉冲: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简称DSSS)和脉冲形状调制(Pulse Shape Modulation,简称PSM)。

3.1 直接序列扩频(DSSS)DSSS是一种将窄带信号扩展到宽带信号的技术。

在UWB系统中,DSSS通过将窄脉冲与一个高速伪随机码序列进行乘积运算来生成宽带脉冲。

这个伪随机码序列通常是一个具有良好相关性特性的码片序列,其周期远远小于脉冲持续时间。

具体而言,DSSS的过程如下: - 步骤1:将要传输的信息数据进行调制,得到基带信号。

- 步骤2:将基带信号与伪随机码序列进行乘积运算。

- 步骤3:将乘积结果进行滤波处理,得到宽带脉冲。

3.2 脉冲形状调制(PSM)PSM是一种通过调制脉冲形状来实现宽带通信的方法。

在UWB系统中,PSM通过改变脉冲的幅度、宽度和相位等参数来实现信息传输。

常见的PSM技术包括正弦调制、高斯调制和Hermite-Gauss调制等。

具体而言,PSM的过程如下: - 步骤1:将要传输的信息数据进行调制,得到基带信号。

- 步骤2:根据基带信号的特性,设计合适的脉冲形状函数。

基于FIR陷波窄带干扰抑制的UWB脉冲设计

基于FIR陷波窄带干扰抑制的UWB脉冲设计

性 能比较 分析 , 出最佳的 窗 函数 来设计 FR陷波器 。 以高斯脉 冲导数 为例 , 选 I 对所设 计 陷波 器
进行 仿真验 证 , 并就 陷波前后 的脉 冲波 形的通 信性 能进行 了比较 。仿 真 结果表 明 : 陷波后脉 冲 具 有 良好 的 窄带干扰 抑制 能力 , 能够和 其 它通信 系统更好 地共 存 。另外 , 此方 法不 需要 在整 个
JA h n b a , HE n , AIXio xa, HOU S a — in I Z a — io C N Ho g C a — i Z h oqo g
( lc o i E gn e n ntue Hee 2 0 3 , hn ) Eet nc n ier gIstt , fi 30 7 C ia r i i
ba e n FI n th fh ri r s n e s d o R oc e sp e e t d.Ac odig t h o i c r n o t e c mpaio fte ta e om a c fd f r rs n o h r p p r r n eo i e — f f
频段 内降低 U WB脉 冲功率 , 实现起 来简单灵 活 , 为提 高 U WB脉 冲发射 功 率 , 大 U 增 WB系统的
通 信 距 离 , 供 了一 种 可行 的 方 案 。 提
关键 词 : 宽带 ; 冲设计 ;I 超 脉 FR陷波 器 ; 干扰抑 制
UW B le De i n Ap r a h f r Na r wb n n e f r n e Pu s sg p o c o r o a d I t r e e c S p e so s d o R t h Fi e u pr s i n Ba e n FI No c l r t

基于认知无线电的超宽带系统中窄带干扰抑制技术

基于认知无线电的超宽带系统中窄带干扰抑制技术

2008年3月Journal on Communications March 2008 第29卷第3期通信学报V ol.29No.3基于认知无线电的超宽带系统中窄带干扰抑制技术周刘蕾1,朱洪波1,张乃通2(1.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3;2.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摘要:基于认知无线电的思想,在满足联邦通信委员会(FCC)频谱限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能避开多个无线电台工作频段的UWB脉冲波形设计算法,从而达到抑制窄带干扰的目的。

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脉冲比通常使用的Scholtz脉冲的性能更优,抗干扰能力更强。

且此方法不需要在整个频段内降低UWB脉冲的功率谱密度,为提高UWB脉冲发射功率,增大UWB系统的通信距离,提供了一种灵活易行的方案。

关键词:认知超宽带无线电;频谱感知;脉冲波形设计;干扰抑制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36X(2008)03-0135-06Narrowband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in UWB systembased on cognitive radio theoryZHOU Liu-lei1, ZHU Hong-bo1, ZHANG Nai-tong2(1. College of Telecommunications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03, China;2. School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China)Abstract: A novel adaptive UWB pulse shaping algorithm was presented for producing the expected spectral notches right in the frequency band occupied by the nearby wireless device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UWB waveform has a better single-link BER performance in AWGN channel, and stronger anti-jamming abilities than other conventional waveforms such as Scholtz’s monocycle, etc. Besides, the power spectral density of UWB pulse does not need to be reduced over the whole frequency band. Therefore, it is possible to expand the communication range of UWB systems by increasing the transmitted power of UWB pulse.Key words: cognitive ultra wideband; spectrum sensing; pulse waveform shaping;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1引言超宽带(UWB,ultra-wideband)技术正在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基于欠采样的脉冲UWB通信窄带干扰消除技术

基于欠采样的脉冲UWB通信窄带干扰消除技术
J I N Be n — z h o u ,Z H ANG S h e n g ,PAN J i a n ,LI N Xi a o — k a n g ,
( 1 .S t a t e Ke y La b o r a t o r y o n Mi c r o wa v e a n d Di g i t a l Co mmu n i c a t i o n,De p a r t me n t o f
( 1 .清华大 学 电子工 程 系微 波与 数字通 信 国家 重点 实验 室 ,北京 1 0 0 0 8 4 ; 2 .清 华大 学深圳 研 究生 院 , 广东 深圳 5 1 8 0 5 5 )
摘 要: 针对 窄带干扰 ( n a r r o w b a n d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NB I ) 的 存 在 会 对 脉 冲超 宽 带 ( u h r a - wi d e b a n d , UW B ) 通 信
中图分 类号 : TN 9 2 文 献 标 志 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5 0 6 X . 2 0 1 3 . 1 1 . 2 9
S u b - Ny qu i s t s a m pl i ng b a s e d n a r r o wb a nd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mi t i g a t i o n f o r i mp u l s e r a d i o UW B c o mmu ni c a t i o n 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g a t i o n s c h e me i s p r o p o s e d .W i t h t h e g o a l o f s u p p r e s s i n g NBI ,t h e f e a s i bi l i t y t o c a r r y o u t NBI d e t e c t i o n a n d s u p —

超宽带(UWB)技术

超宽带(UWB)技术

一、UWB技术简介UWB技术是一种与其它技术有很大不同的无线通信技术,它将会为无线局域网LAN和个人域网PAN的接口卡和接入技术带来低功耗、高带宽并且相对简单的无线通信技术。

超宽带技术解决了困扰传统无线技术多年的有关传播方面的重大难题,它开发了一个具有对信道衰落不敏感;发射信号功率谱密度低,有低截获能力,系统复杂度低,能提供数厘米的定位精度等优点。

UWB尤其适用于室内等密集多径场所的高速无线接入和军事通信应用中。

虽然超宽带的描述并不详细,它确实有助于将这项技术与传统的“窄带”系统分隔开,或者是更新的主要是指文献中描述的未来3G蜂窝技术的“宽带”系统。

关于超宽带和其它的“窄带”或者是“宽带”主要有两方面的区别。

一是超宽带的带宽,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所定义比中心频率高25%或者是大于1.5G赫兹。

很清楚,这一带宽明显大于目前所有通信技术的带宽。

二是,超宽带典型的用于无载波应用方式。

传统的“窄带”和“宽带”都是采用无线电频率(RF)载波来传送信号,频率范围从基带到系统被允许使用的实际载波频率。

相反的,超宽带的实现方式是能够直接的调制一个大的激增和下降时间的“脉冲”,这样所产生的波形占据了几个GHz的带宽。

UWB无线通信技术与现有的无线通信技术有着本质的区别。

当前的无线通信技术所使用的通信载波是连续的电波,形象地说,这种电波就像是一个人拿着水管浇灌草坪时,水管中的水随着人手的上下移动形成的连续的水流波动。

几乎所有的无线通信包括移动电话、无线局域网的通信都是这样的:用某种调制方式将信号加载在连续的电波上。

与此相比,UWB无线通信技术就像是一个人用旋转的喷洒器来浇灌草坪一样,它可以喷射出更多、更快的短促水流脉冲。

UWB产品在工作时可以发送出大量的非常短、非常快的能量脉冲。

这些脉冲都是经过精确计时的,每个只有几个毫微秒长,脉冲可以覆盖非常广泛的区域。

脉冲的发送时间是根据一种复杂的编码而改变的,脉冲本身可以代表数字通信中的0,也可以代表1。

超宽带(UWB)无线通信技术详解

超宽带(UWB)无线通信技术详解

超宽带(UWB)无线通信技术详解作者:王德强李长青乐光新近年来,超宽带(UWB)无线通信成为短距离、高速无线网络最热门的物理层技术之一。

许多世界著名的大公司、研究机构、标准化组织都积极投入到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标准化工作之中。

为了使读者对UWB技术有所了解,本讲座将分3期对UWB技术进行介绍:第1期讲述UWB的产生与发展、技术特点、信号成形及调制与多址技术,第2期对UWB信道、系统方案及接收机关键技术进行介绍,第3期介绍UWB的应用前景及标准化情况。

1 UWB的产生与发展超宽带(UWB)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但在1989年之前,超宽带这一术语并不常用,在信号的带宽和频谱结构方面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198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首先采用超宽带这一术语,并规定:若信号在-20dB处的绝对带宽大于1.5GHz或相对带宽大于25%,则该信号为超宽带信号。

此后,超宽带这个术语才被沿用下来。

其中,fH为信号在-20dB辐射点对应的上限频率、fL为信号在-20 dB辐射点对应的下限频率。

图1给出了带宽计算示意图。

可见,UWB是指具有很高带宽比(射频带宽与其中心频率之比)的无线电技术。

为探索UWB应用于民用领域的可行性,自1998年起,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开始在产业界广泛征求意见。

美国NTIA等通信团体对此大约提交了800多份意见书。

2002年2月,FCC批准UWB技术进入民用领域,并对UWB进行了重新定义,规定UWB信号为相对带宽大于20%或-10dB带宽大于500MHz的无线电信号。

根据UWB系统的具体应用,分为成像系统、车载雷达系统、通信与测量系统三大类。

根据FCCPart15规定,UWB通信系统可使用频段为3.1 GHz~10.6 GHz。

为保护现有系统(如GPRS、移动蜂窝系统、WLAN等)不被UWB系统干扰,针对室内、室外不同应用,对UWB系统的辐射谱密度进行了严格限制,规定UWB系统的最高辐射谱密度为-41.3 dBm/MHz.。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其. 2 ( </ ) ’
H() 以利 用 F C的规定 来 限制 频谱 范 围 : f 可 C
( 1 ) ( 2 )
附 : 其f , ( << 他 .
收 稿 日期 :07—0 —1 20 9 1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 学基金 资助项 目(07 08 63 11) 62 1 1;0 300
则经过衰减后可 以将脉冲信号的频谱限制在 F C C 规定 的范 围内 ]其中 为衰减因子 . , 设脉冲采样点数为
N, ( ) 则 4 式对应 的离 散 时域卷 积形式 为
N/ 2。Leabharlann l = 一N/ ' t t 2

[ ] [ —m = [] m hn ] n
功 率不 超过 一 13d ・ / z 4 . B m MH .
U 信号主要为基带窄脉冲形式 , WB 利用宽度在纳秒 、 亚纳秒级的基带窄脉冲序列进行通信 . 窄脉冲可
以采 用 多种不 同 的波形 , 高斯 波形 、 余 弦波 形 式 等 . 是 基 带 窄 脉 冲 中包 含 较 多 的低 频 分量 , 此在 如 升 但 因 F C关 于 U C WB通 信 功率谱 的规 定 下 , 谱利 用率 不 高 , 可 以通 过 脉 冲波 形优 化 设 计加 以改善 ]传统 频 这 . 的高斯 波形 、 升余 弦波 等形 式不 能保 证波 形之 间的正 交性 , 而 在 接 收端 用户 问存 在 较大 的干 扰 , 从 造成 误 码率 上 升 , 响系 统性 能 . 者基 于 H mfe 阵 的特征 向量 方法 , 计 了相互 正交 的 U 影 笔 ei 矩 t 设 WB脉 冲序列 , 以 可 从 根本 上消 除用户 问 干扰 . 文献 [0给 出 了用于 多带 系 统 U 1] WB成 形 脉 冲 的设 计 范 例 , 是不 能保 证在 整 但 个U WB频段 范 围 内有 较高 的频 谱利 用率 , 且没 有产 生正 交脉 冲序 列 . 并 笔者 在文 献 [ ,0 的基 础上 , 于 81] 基 Ga cmd过 程设 计 了与 IE 82 1aWL N设备 等频 谱共 存 , 且 能 消除 同频 干 扰 的 U r Sh it m E E 0 .l A 并 WB波形 , 真 仿 结果 证 明了算法 的有效性 . 根据要 求 的频谱 形 状 , 用 这种成 形 脉 冲序 列 , 利 不必 降低 U WB发 射 功率就 可 以 避免 与其 它 系统 的同频 干扰 .

要 : 出了产生 U 提 WB正交成形脉冲序 列且 能消除 窄带 同频 干扰 的新方 法 . 真结果表 明: 仿 该方 法产生 的 U WB瞬
时成 形脉 冲的功率谱 密度分布符合 F C频谱规 定的要 求 , C 具有很 高的频谱利 用率 , 既可 以降低 用户 间干扰 , 又解决 了 U WB
维普资讯
第2 8卷
第6 期
吉首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u lo JhuU i rt N t a Si c dtn oma f i o nv sy( a rl c neE io) s ei u e i
V0 . 8 N 6 1 2 o. No . 啷 v2
20 O7年 1 月 1
文章编 号 :0 7 9 5 20 )6—0 6 —0 10 —2 8 (07 0 05 5
消 除窄 带 干 扰 的 U WB正 交 成 形 脉 冲 序 列 设 计
张洪欣 , 张金 玲
( 京 邮 电 大 学 电 子 工 程 学 院 , 京 1 86 北 北 0 7) 0
1 U WB正 交成 形 脉 冲序 列 的 生 成
1 1 WB正 交成 形脉冲 序 列 .U
在设计 U WB脉 冲波形 时 , 求脉 冲频 谱 范 围在 F C规定 的 3 1~ 1 . H 频 段 , 且其 辐射 量在 满 要 C . 06G z 并 足 F C频 谱 限制 的情况下 , 可 能地使 得频 谱利 用 率最 大 . 脉 冲信 号 ()经过 冲击 响应 为 h t , C 尽 设 t ()频率 响应 为 H() f 的系统后 频谱 尽 可能 大 的分布 在 F C 定 的频 谱 限制范 围内 , 可 以获得 U 成 形脉 冲 . C规 则 WB 设 脉 冲信 号 的脉冲 宽度 为 , 则
作者简介 : 张洪欣 (99 , , 16 一)男 山东人 , 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 学 院副教 授 , 士 , 北 博 主要 从事无线 通信 与环境 电磁学
研究 .
维普资讯
吉首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第2 8卷
由此得到其冲击响应为
ht ( ):2oi (r u)一2,i c 2r t , f s c 2r t n f fs (r t n f) 其 中 : = 3 1G ; = 1 . H . j 5 . Hz 0 6G z若 日( ( )= ( , / () 4 () 3
与 窄 带 系统 同频 干扰 的 问题 .
关键词 : 超宽带( WB 技术 ; U ) 成形脉冲 ; 率谱 密度( S ) 同频 干扰 功 PD ;
中 图分 类 号 :N 1 .; 4 14 T 944 O 4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超 宽带 ( laWi Bn , Ut d ad 简称 r e ) 术可 有 效 解 决 企 业 、 庭 、 共 场 所 等 高 速 itnt 入 的需 求 技 家 公 ne e接 r 和越来越拥挤 的频率资源分配的矛盾 , 被列为未来通信的十大技术之一_ 5.WB 1 ]U 信号的带宽应大于等于 - 50MH , 0 z或其 相对 带宽 大 于 02 F C规定 其室 内实际使 用频 谱 范 围为 3 1 0 6G z有 效各 向同性 辐 射 ..C . ~1 . 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