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原卷版)
北京市师大附中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A. 电势B. 电容C. 电荷量D. 电场强度【答案】D【解析】A、B、C、电势、电容和电荷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不是矢量。
故A、B、C错误。
D、电场强度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
故C正确。
故选D。
【点睛】矢量与标量有两大区别:一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二是运算法则不同,矢量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运算遵守代数加减法则.2. 下列对元电荷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A. 元电荷就是电子B. 元电荷就是质子C. 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D. 元电荷是带电荷量最小的带电粒子【答案】C【解析】元电荷是一个电子带的电荷量,不是电子,也不是质子,元电荷又称“基本电量”或“元电荷”,是物理学的基本常数之一,常用符号e表示,是一个电子或一个质子所带的电荷量,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元电荷是一个电子带的电荷量,不是电子,也不是质子,是一个电子或一个质子所带的电荷量,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3. 在下列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的是A. 汽车刹车的过程B. 石块自由下落的过程C. 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D. 木箱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答案】B【解析】A、汽车刹车的过程,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所以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
B、石块自由下落的过程,由于不计空气阻力,只有重力对铅球做功,所以石块的机械能守恒,故B正确。
C、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其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两者之和增加,则机械能增加,故C错误。
D、木箱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所以物体的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判断机械能守恒常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条件法,即根据机械能守恒条件进行判断;二是总量法,即看动能与势能总和是否不变.4. 在光滑水平面上推物块和在粗糙水平面上推物块相比较,如果所用的水平推力相同,物块在推力作用下通过的位移相同,则推力对物块所做的功A. 一样大B. 在光滑水平面上推力所做的功较多C. 在粗糙水平面上推力所做的功较多D. 要由物块通过这段位移的时间决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在两次的运动过程中,拉力的大小是恒定的,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的位移A正确.考点:考查了功的计算5. 两个放在绝缘架上的相同金属球带有同种电荷,相距r,球的半径比r小得多,带电量大小分别为q和3q,相互斥力为3F。
北京师大附中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必修模块5)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ABC 中,若∠A =60°,∠B =45°,23=a ,则=b ( ) A. 23 B. 3 C. 32 D. 342. 已知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都是正数,且16113=a a ,则=5a ( )A. 1B. 2C. 4D. 8 3. 不等式121+-x x 0≤的解集为( ) A. ⎥⎦⎤ ⎝⎛-1,21 B. ⎥⎦⎤⎢⎣⎡-1,21 C. ),1[21,+∞⎪⎭⎫ ⎝⎛-∞-D. ),1[21,+∞⎥⎦⎤ ⎝⎛-∞- 4. 不等式0)12)(2(2>--+x x x 的解集为( )A. )4,2()3,(---∞B. ),4()2,3(+∞--C. ),3()2,4(+∞--D. )3,2()4,(---∞5. 已知b a b a ,,0,0>>的等比中项是1,且b a n a b m 1,1+=+=,则n m +的最小值是( )A. 3B. 4C. 5D. 66. 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5,555==S a ,则数列}1{1+n n a a 的前100项和为( ) A. 100101 B. 10099 C. 10199 D. 101100 7. 在△ABC 中,若C c B b A a sin sin sin <+,则△ABC 的形状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正三角形8. 若数列}{n a 满足121,211+-==+n n a a a ,则2013a =( ) A.31 B. 2 C. 21- D. -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 -----精校Word打印版

B. that B. that B. where
C. which C. why C. who
D. it D. how D. what
26. We still have the question of ____________ they have discovered the trade secret. 27. An ecosystem consists of the living and nonliving things in an area ____________ interact with one another. 28. I was close to being killed the other day. A car passed me at ____________ I thought was a dangerous
B. y D. whichever
33. The teacher decided to give the task to ____________ had a strong sense of duty. B. whoever C. who B. why B. which B. dictation B. controlled B. excelled at B. course B. special B. indicated B. admits B. adore B. obedience B. gesture B. sealed B. favored B. Agricultural 34. I have no doubt that he will make it, but I wonder ____________ he is ready enough. C. whether D. that C. how D. where C. favor C. survived C. fought against C. exit C. similar C. insisted C. underestimates C. pursue C. education C. shadow C. traded C. portrayed C. Rubbish 35. Henry hopes to find a job ____________ his management skills can be put to good use. 36. I suggest you apply for membership. Members can get a 15% ____________. 37. Only 12 of the 140 passengers ____________ in the plane crash. 38. Rick has always ____________ foreign language. He is a genius in language. 39. He stood at the water’s ____________ and looked across the lake. 40. This morning I mistook a stranger’s car as mine. The two cars were very ____________ in size and design. 41. Amy ____________ how to play the notes, but Lulu refused to follow her instructions. 42. Most of the students Harvard ____________ stand out in a certain way compared to others. 43. Never ask a lady about her age. Such a personal question is very likely to ____________ her. 44. In old China, parents demanded complete ____________ from their children. 45. Lulu grew up in the ____________ of her high-performing sister, Sophia. 46. According to Amy, the day she made that decision without consulting Lulu, she ____________ her fate. 47. Although Jed disagreed with Amy sometimes, he also ____________ strict parenting. 48. ____________ waste includes chemicals, plastic and oil. 49. Determin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of all the ____________ because without determination, you will end B. virtues C. emotions
2017-2018学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题一、单选题1.在△ABC中,D是边BC的中点,则=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平面向量的减法法则及共线向量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因为是的中点,所以,所以,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共线向量的性质,平面向量的减法法则,属于简单题.2.在△ABC中,AB=3,AC=4,∠A=150°,则△ABC的面积为A. 3B.C. 6D.【答案】A【解析】分析:过作交的延长线于点,则可求得的长,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得的面积.详解:如图,过作,交的延长线于点,,,且,,,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面积公式,掌握直角三角形中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3.下图是500名学生某次数学测试成绩(单位: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这500名学生中测试成绩在区间[90,100)中的学生人数是A. 60B. 55C. 45D. 50【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测试成绩落在中的频率,从而可得结果.详解: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测试成绩落在中的频率为,所以测试成绩落在中的人数为,,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直观图的主要性质有:(1)直方图中各矩形的面积之和为;(2)组距与直方图纵坐标的乘积为该组数据的频率.4.已知点A(1,2),B(3,7),向量∥,则A. ,且与方向相同B. ,且与方向相同C. ,且与方向相反D. ,且与方向相反【答案】D【解析】分析:求出向量,利用向量共线的性质列方程求出,然后判断两个向量的方向即可得结果.详解:因为,所以,,可得,解得,与方向相反,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斜率共线,向量的坐标运算,是基础题.利用向量的位置关系求参数是出题的热点,主要命题方式有两个:(1)两向量平行,利用解答;(2)两向量垂直,利用解答.5.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若,则角B的大小为A. B. C. 或 D. 或【答案】C【解析】解:因为根据余弦定理可知故选C。
最新-北京师大附中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 精品

北京市师大附中2018-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本试卷共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部分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60分)1. 在讨论人造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2r Mm GF =可知,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与2r 成反比 B. 由r mv F 2=可知,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与r 成反比C. 由r m F 2ω=可知,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与r 成正比 D. ωmv F =可知,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与r 无关2. 在下面列举的各个实例中,机械能不守恒的是A. 汽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B. 抛出的手榴弹或标枪在空中的运动(不计空气阻力)C. 拉着物体沿光滑斜面匀速上升D.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小球碰到一个弹簧,把弹簧压缩后,又被弹回来 3. 当物体做变速运动时 A. 合外力一定要对物体做功B. 对物体一定要施力、且合外力不为零C. 物体的动能一定会改变D. 物体一定有不为零的加速度,且加速度的方向不是与速度同向,就是反向4. 如图所示,两个互相垂直的力1F 和2F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物体发生一段位移后,力1F 对物体做功为J 4,力2F 对物体做功为J 3,则力1F 与2F 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A. J 7B. J 5C. J 5.3D. J 15. A 、B 两个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1:2:=B A s s 。
转过的角度之比2:1:=B A ϕ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们的周期之比2:1:=B A T TB. 它们的半径之比1:4:=B A R RC. 它们的半径之比1:2:=B A R RD. 它们的频率之比1:2:=B A f f6. 质量为m 的铅球被水平抛出,在空中下落高度为h 后的水平分速度大小为1v ,竖直分速度大小为2v 。
在平抛运动过程中,铅球动能变化量的大小为A.2121mv B. 2221mv C. 21222121mv mv - D.21222121mv mv + 7. 如图所示,B 物体在拉力F 的作用下向左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A 、B 间有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则摩擦力做功的情况是:A. A 、B 都克服摩擦力做功B. 摩擦力对A 不做功,B 克服摩擦力做功C. 摩擦力对A 做功,B 克服摩擦力做功D. 摩擦力对A 、B 都不做功8. 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质量为m 的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经时间t 落在水平面上,速度方向偏转θ角,则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 小球平抛初速度为θtan gtB. 小球着地速度为θsin /gtC. 该过程小球的速度的增量为gtD. 该过程小球的水平射程为θtan /2gt9.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U 型管内装有同种液体,开始使两边液面静止且高度差为h ,管中液柱的总长度为h 4,后来让液柱自由流动(不计一切摩擦),当两液面高度相等时,右侧液面下降的速度是A. 2ghB. 4ghC.6ghD. 8gh 10. 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通常路面都是外高内低,如图所示。
【解析】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通缉.(jī)根茎.(jīng)经幢.(zhuàng)引吭.高歌(háng)B. 丰稔.(rěn)囹圄.(yǔ)眩.晕(xuàn)五行.八作(xíng)C. 果脯.(pǔ)唁.电(yàn)剥.蚀(bō)针砭.时弊(biān)D. 中.意(zhòng)聒.噪(guō)悭.吝(qiān)喟.然长叹(kuì)【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所考查的字音多为多音字的读音。
A经幢(zhuàng)——(chuáng);B,五行八作(xíng)——(háng);C,果脯(pǔ)——(fǔ)。
点睛:高考字音题是个难点,最关键的还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记忆相当数量的字音。
下面这些方法也许会对考生有些帮助。
(1)根据词义不同辨别读音。
如“间”字,当“时间、中间” 的意思讲读“jiān”,其余读“jiàn”。
(2)根据词性辨别读音。
如“创”字,名词读“chuāng”,动词读“chuàng”。
(3)根据口语、书面语的区别辨别读音。
如“给”字,口语读“gěi”,书面语读“jǐ”,“壳”字,口语读“ké ”,书面语读“qiào ”。
(4)用简便记忆法辨音。
如“遂”字,除“半身不遂”读“suí”外,其余都读“suì”。
(5)根据《审音表》上规定的读音辨音。
如“氛”读“fēn”,“倾”读“qīng ”,“戚”读“qī”。
(6)根据古今读音习惯辨析读音。
如“说”,古汉语中一般读“shuì”,现代汉语中一般读“shuō”,(现代汉语的“游说、说客”等仍保留了古代的读音),还要注意成语当中保留了大量的古音,如“绿(lù)林好汉”、“商贾(g ǔ)云集”、“否(pǐ)极泰来”等。
20172018学年北京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8.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如下资料。其研究课题应是〔〕
A.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探讨
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
C.巴黎公社的成立和措施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9.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走向破裂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利益的冲突B.社会制度的不同
C.意识形态的对立D.处置德国的分歧
A.钱引
B.交子
C.关子
D.会子
17.清代徐扬所绘?盛世滋生图?,全卷长达1225厘米,它完整地描绘了18世纪古城苏州的市井风情。画中仅客货船只就有400余只,各种可以识别的商号招牌200余块。这表达了〔〕
A.苏州商品经济繁荣
B.农村集市贸易兴起
C.出现地域性的“商帮〞
D.政府加强控制商业
18.商朝甲骨文中的“田〞字被刻作 等不同形状,这些田字的形状特征可以用于研究〔〕
A.秦汉
B.隋唐
C.两宋
D.明清
13.在中国古代的纺织、制瓷等行业,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A.商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4.?苏州府风俗考?中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假设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从材料可知〔〕
A.认识到发开工人运动重要性
B.提出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建立国共合作为根底的统一战线
D.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革命开展道路
5.以下有关新中国外交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一边倒〞的政策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新中国的企图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北京市师大附中高一英语下学期期中试题

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英语试卷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长100分钟。
第Ⅰ卷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 5分,共7. 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你将听一遍。
1. What does the man do now?A. A teacher.B. An editor.C. A journalist.2. Where is the hospital?A. At the crossing.B. Beside a drugstore.C. Near a supermarket.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the woman want to change?A. A $10 note.B. A $20 note.C. A $50 note.4. What does the man plan to do this evening?A. Go to the gym.B. Visit Mr. Black at school.C. Attend Mr. Black’s lecture.5. What is the man doing?A. Making a suggestion.B. Making a request.C. Making a complaint.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
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his afternoon?A. Discuss a project.B. Go to a party.C. Go shopping.7. Who will the man probably invite to go with him?A. Mary.B. Lisa.C. Cook.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共60分)1.下列属于北宋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有①转运使②通判③枢密使④参知政事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下列图示呈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其主题是A.地方制度的沿革B.宰相制度的完善C.选官制度的完善D.中枢机构的演变3.19世纪末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B.人民大众与专制清政府的矛盾C.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D.中国农民和外国传教士的矛盾4.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表现在A.认识到发动工人运动重要性B.提出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建立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D.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革命发展道路5.下列有关新中国外交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一边倒”的政策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新中国的企图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③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④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万隆的亚非会议圆满成功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假如你是英国人,要想当选为首相,必须具备的条件有①成为某一政党领袖②议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③必须通过国王的任命A.①不正确,②③正确B.①②正确,③不正确C.①正确,②③不正确D.①②③均正确7.颁布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成文宪法的国家是A.英国B.德国C.法国D.美国8.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如下资料,其研究课题应是A.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探讨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C.巴黎公社的成立和措施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9.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走向破裂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利益的冲突B.社会制度的不同C.意识形态的对立D.处置德国的分歧10.下列重大国际关系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美国“9·11”事件②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②③④①D.②③①④11.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以下农作物最早由中国培植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是在A.秦汉B.隋唐C.两宋D.明清13.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A.商朝B.唐朝C.宋朝D.明朝14.《苏州府风俗考》中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从材料可知①工匠技术高超②劳务市场出现③存在失业现象④实行计日工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对比下图与下图,中国古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重大变化是A.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打破B.“草市”盛行,集镇兴起C.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D.政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监管16.北宋四川地区通行的铁钱体重值小。
大铁钱每十贯重120斤,小铁钱每十贯重65斤。
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达130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
于是政府发行了A.钱引B.交子C.关子D.会子17.清代徐扬所绘《盛世滋生图》,全卷长1225厘米,完整描绘了18世纪古城苏州的市井风情。
仅客货船只就有400余只,各种可以辨认的商号招牌200余块。
这体现了A.苏州商品经济繁荣B.农村集市贸易兴起C.出现地域性的“商帮”D.政府加强控制商业18.商朝甲骨文中的“田”字被刻作等不同形状,这些田字的形状特征可以用于研究A.井田制B.分封制C.均田制D.郡县制19.“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基于此言论,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A.农商并重B.重农抑商C.农本商末D.闭关锁国20.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影响有: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1.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②近代工业开始出现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④小农经济完全破产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2.下列企业中由李鸿章创办的是A.安庆内军械所B.福州船政局C.江南制造总局D.湖北织布局23.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其发展的直接原因是A.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B.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C.利用列强向中国输出的资本D.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24.下图为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火花(火柴商标)。
火花图面四边写有“振兴国货,挽回利权”、“顶上国货”等字样。
图中间用齿轮、麦穗组成圆形图案,内中有“五一”字样与工厂图。
作为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①洋务运动兴起②民国早期工人运动发展状况③实业救国思潮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状况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5.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出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是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③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别④形成相对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④26.下图是民国初年婚礼的照片。
照片中的新娘身着上袄下裙的传统礼服,披西式头纱,手中捧花。
这种搭配反映了①中国传统习俗受到冲击②中国新旧事物同时并存③中国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④中国社会彻底摒弃传统婚礼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7.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架设于A.上海B.北京C.台湾D.天津28.清末的一首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
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
”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C.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D.报纸宣传反映社会生活29.推动新航路开辟的最主要原因是A.《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B.欧洲社会出现“寻金热”C.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D.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30.下图中的路线序号分别对应的航海家路线是A.①迪亚士②达伽马③哥伦布④麦哲伦B.①达伽马②迪亚士③麦哲伦④哥伦布C.①哥伦布②迪亚士③达伽马④麦哲伦D.①迪亚士②哥伦布③达伽马④麦哲伦31.黑奴贸易盛行于:15—19世纪的近四百年间。
“三角贸易”路线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A.非洲欧洲B.亚洲非洲C.美洲欧洲D.欧洲欧洲32.观察下面“三角贸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推动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②给美洲带去廉价的劳动力③美国是最大奴隶贸易贩子④给非洲带来巨大人口损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3.英国世界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主要是先后打败了A.西班牙、荷兰、法国B.西班牙、法国、德国C.荷兰、葡萄牙、美国D.法国、葡萄牙、荷兰34.“新英格兰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们的立法会议上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磅;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磅……英国议会曾宣布:杀戮和剥头盖皮是上帝和自然赋予它的手段。
”马克思这段记述是要说明①西方殖民者在被征服地区进行野蛮屠杀的罪恶②资产阶级标榜“自由、平等、博爱”的虚伪性③西方殖民者的掠夺,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④西方殖民者的杀戮合法化,并得到国家的支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5.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凯伊发明“飞梭”B.珍妮纺纱机的发明C.水力织布机发明D.改良蒸汽机的使用36.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某国的国民收入增长情况,该图是指(注:柱条代表某年的数值,每个柱条之间相隔十年)A.16世纪的中国B.17世纪的意大利C.18世纪的荷兰D.19世纪的英国37.“19世纪下半叶,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
”上述状况反映了A.全球化趋势的开始B.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殖民扩张的开始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38.下列工业部门,兴起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有①汽车工业②航空工业③石油工业④电力工业A.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39.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其实质是A.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C.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D.经济全球化最初的发展阶段40.表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18701896—19001913年代78%74%72%比例由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2道题,共计40分)41.中国古代经济非常发达,近代被迫进行经济转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
——约·罗伯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1)材料一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
结合所学,从改进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和水利灌溉的角度,分别列举一例证明这一特征。
材料二宋统一南方后,于公元971年在广州设置市舶司。
这是沿袭唐制设置的第一个市舶司。
以后又在杭州、明州置市舶司,与广州市舶司合称“三司”。
《元丰市舶法》的颁布更加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外商人往来频繁,商品交易量大增,市舶收入也随之增加。
——摘编自霍贺《浅析宋代的对外贸易》(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材料三自强之道,练兵、造器固宜次第举行,然其机括则在于急造铁路。
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以及行旅、厘捐者,不可殚述。
而于用兵一道,尤为急不可缓之图。
——刘铭传1880年《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3)依据材料三,概括刘铭传的主要观点,并说出其观点的指导思想。
42.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材料一从1500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较关键的时期。
正是在这一时期里,地理大发现揭示了新大陆的存在,从而预示了世界历史的全球性阶段的来临。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里,欧洲人凭借他们在海外活动中的领导能力,上升到世界首位。
(1)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