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简介范文
《模具设计与制造》说专业

专业基础课
毕业设计
理论 课程
实训 课程
顶岗实习
模具拆装、课程设计、数控加工、 三维仿真、CAD/CAM软件应用 实训等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二)课程设置
总 学 时: 2398学时 公共基础课:654学时,占27% 专 业 课:1088学时,占53% 专业核心课:320学时,占17.4 % 素质拓展课:64学时,占2.6%
工学结合 基本能力
专业素养
(三)培养模式
实行“分层递进、产学结合、231三 段式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课程设置)
(一)课程体系
体系构建
模具设计
岗
模具制造与工艺
位
能
设备维护与维修
力
模具生产管理
知识基础
能力训练
综合提高
公共基础课程 设计课程 理论课程
设备操作类 加工方法类 模具设计类 工艺编制类
实际生产 趣味伴行 产学结合
适度够用
重点培养
个性选择
(一)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
英语、高数、思想道德修 养与法律基础等
公共基础课
材料成型设备、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 料模具设计 、模具制造工艺学、UG、 专业核心课
车工技术等
机械制图、工程材料与热处理、互换性 与技术测量 、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 液压与气动技术 、电工与电子技术等
(二)培养规格
知识要求
1、具备高等数学、英语、机械制图、Auto CAD、公差与配合、金属材料及热 处理、塑料成型工艺、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
2、具备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相关专业知识; 3、具备冲压成型设备、塑料成型设备结构、性能及正确使用维护知识; 4、具备模具CAD/CAM设计和模拟分析知识、模具UG三维建模知识。
说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模具使用
能操作常 用成型设 备 能进行模 具调试及 维护 能编制成型 工艺 会分析产 品缺陷 会编制成 型技术文 件
模具制造
能编制模具 加工工艺 会操作加工 机床 会编制热处 理工艺 会装配模具 会编制模具 装配工艺 能看懂模具 总装图
模具设计
能进行产 品结构分 析 能进行模 流分析 能制定模具 结构 能进行模具 CAD设计 CAD设计 会编制技术 文件
四、师资队伍
根 据 学 院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统 筹 规 划 发 扬 模 具 技 术 系 “ 求 真 务 实、 奋 发 进 取” 精 神
教学团队
国家级教 学团队
省级优秀 教学团队
常州市红 旗班组
四、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
培养途径
企业实践 参加培训 学术交流 课程建设 社会服务 能力竞赛 “双师” 双师” 素质教师 比例达 92.3% 92.3%
基本素质拓展课程: 基本素质拓展课程: 按学院文学、体育、 按学院文学、体育、 艺术等公共选修课程
二、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 课程开发
课程体系结构 课程结构 教学结构
以 典 型 岗 位 技 术 能 力 为 主 线
模具制图 典型模 具设计
模具 CAD/CAM
以 典 型 模 具 零 部 件 为 载 体
轴套类零件 图样绘制与 识读 模架类零件 图样绘制与 识读 腔体类 …… 以模具制图为例
实地走访 问卷调查 电话访问 网络联系
一、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规格 素 质
具有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 具有职业道德 具备团队精神 具备一定的文化知 识 具备语音表达能力 具备社会活动能力 具有健康体魄
知 识
§掌握模具制图知识 掌握模具制图知识 §掌握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掌握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知识 §掌握机械加工知识 掌握机械加工知识 §掌握注射成型工艺、注 掌握注射成型工艺、 掌握注射成型工艺 射模具设计与加工知识 §掌握模具制造相关知识 掌握模具制造相关知识 §掌握软件相关知识 掌握软件相关知识 §了解模具企业管理相关 了解模具企业管理相关 知识 §了解冲压成形与模具相 了解冲压成形与模具相 关知识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优势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优势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湖南长沙410200)
一.专业优势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12人,其中从企业引进了4名实践经验丰富、教学经验兼备的工程师任教,师资具备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和实际项目经验。
专业实训条件完善,拥有模具设计制造中心和先进制造技术中心组成的校内实训基地,共16个专业实验实训室,其中注塑机、模具雕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等大型设备35台。
校外拥有三一重工、中南传动机械厂、富士康科技集团等顶岗实训基地6个;专业与周边多家企业合作,将系列产品项目的实施与企业需求元素贯穿于教学始终,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
二.就业优势
本专业主要面向机械、模具、汽车、航空、医药等行业,可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产品结构设计与开发、设备调试与管理、数控操作与编程、生产技术管理等相关工作岗位的技术工作。
与富士康科技集团、三一重工、东莞汇新模具公司、株洲日新模具有限公司、南通科技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丰汽车模具公司、北京殷华激光快速成形与模具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博洋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简历范文2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简历范文2 导读:本文是关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简历范文2,希望能帮助到您!
志愿者经历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东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最高学历:高中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2009-07
专业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二:
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所学专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2006-09 2009-07 广东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中级证、钳工中级证、数控铣高级证 01899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一般粤语水平:优秀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熟练运用AutoCAD、Solideworks、Office中的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中等的电脑知识操作,获得中级计算机证,熟悉钳工相关工作,获得钳工中级证书;掌握数控铣床技术,获得数控铣床高级证书。
具有一定的普通话,粤语流利。
详细个人自传
本人性格开朗、活跃,乐观向上,爱好广泛,拥有较强的组
织能力和适应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与同学相处和睦融洽,乐于助人,对工作认真负责。
能够积极参加学校及班级组织的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模 具 设 计 与 制 造 专 业 -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1、专业简介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指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模具设计、工艺设计、模具制造、模具维修、质量管理等工作,适应机械模具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随着“模具是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是黄金”的认识深入人心以及制造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模具专业越来越多地受到考生的关注,这也是近年来该专业学子走俏的原因。
中国的制造业在国际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这主要体现在中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量占世界第一位,中国从事制造业的从业人员占世界第一。
由于发展迅猛,所以出现了严重的人才缺口。
这其中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重。
国家在十一五规划里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模具制造行业。
2、主修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英语二,线性代数,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模具工程材料,液压与气压传动,热工学基础,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计算机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数控技术,特种加工、模具寿命与失效。
3、毕业去向毕业生从事机械制造、电器自动化、数控技术、模具制造、注塑模具设计等工作。
工业设计专业1、专业简介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是指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
工业设计分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传播设计、设计管理4类;包括造型设计、机械设计、电路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规划、室内设计、建筑设计、UI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动画设计、展示设计、网站设计等。
工业设计又称工业产品设计学,工业设计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美学,人机工程学,机械构造,摄影,色彩学,方法学等,是一门综合性将工业产品加以美化与功能化的学科。
本专业主要以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社会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特色,使学生在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工业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工作方法,接受工业设计师的基本训练。
使学生具有综合处理人-产品-环境-社会系统的各种关系的能力和素质;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个性发挥能力,先进的设计思想、敏锐的分析思辨能力、熟练的设计表达能力及审美评价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创新、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技术。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简介

关于对UG学院教学计划编制的思考和说明三维产品设计专业方向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三维产品设计及工艺、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UG软件进行产品设计、分析和制造,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机械与计算机结合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
毕业生任职岗位:1、在设计部门从事新产品研发工作,2、在制造部门从事工艺规程制定及工装设计工作,3、机电产品的生产工艺与实施及现场管理。
4、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管理工作。
5、在产品销售部门从事销售工程师工作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要求:(1)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具备机械制造的工艺分析与实施能力,掌握机械加工及装配的常规工艺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先进技术及其发展动向。
(2)掌握UG三维产品设计和工程图生成技术,能阅读和草绘机械加工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正确标注尺寸等技术要求。
(3)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掌握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的基本知识。
(4)能熟练使用UG软件完成对机电产品的设计、分析、制造、装配。
(5)掌握机、电、液技术在设备及装备中的应用技术知识。
(6)掌握计算机在专业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7)了解企业管理及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知识。
主干课程:1、三维设计及工程图技术2、工程力学3、机械原理4、机械设计5、电工与电子技术6、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7、机械制造技术 8、现代设计方法9、机械系统设计 10、数控加工技术11、UG高级设计应用12、液压与气动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及工艺、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UG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分析和制造,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
毕业生任职岗位:1、从事冷冲压及塑料制品的生产工艺规程制定与实施及现场管理。
2、从事冷冲模、塑料模等模具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修工作。
模具专业介绍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1:35:3111:35:3111:35Saturday, October 24,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2420.10.2411:35:3111:35:31October 24,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4 日上午1 1时35 分20.10. 2420.1 0.24
模具常规机加工 模具特种加工 数控机床(数控加工中心)加工 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 模具计算机辅助制造 模具装配 模具生产技术管理 机械类相关行业的相关岗位
随着中国的世界制造业中心地 位的确立,中国模具工业必将得到 长足的发展,给同学们提供广阔的 施展才华的空间。
祝愿同学们能够通过三年的校 内学习和不断的实践锻炼,发展成 为模具行业的高级技术人才!
汽车模具系列 Moulding Die For Automotive
反光镜玻璃模
绝缘陶瓷模
保险杠注射模
密封圈挤出模
轮毂压铸模
轮胎橡胶模
大型覆盖件模
模具的分类
根据生产工艺和生产对象的不同模具可以分为:
注塑模具:以注塑工艺生产各种塑料零件。 吹塑模具:以吹塑工艺生产空心塑料制品:瓶、桶。 冲压模具:以冲压工艺对金属板件进行成型加工。 锻造模具:生产各种锻造件:发动机曲轴等。 压铸模具:以压铸工艺生产金属铸件:发动机外壳等。
模具行业现状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模具工业已经成为一个技术 密集型产业。数控技术、CAD/CAM技术、快速模型 制造技术、精密高效数控加工技术、特种加工技术 等先进制造技术和相应的先进设备已在模具工业中 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现代模具工业已属于高新 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领域。 模具行业从业人员平均素质偏低,掌握上述先进制 造技术和先进设备的模具专业人员成为模具企业的 急需人才。 国内技术含量较高的中、高档模具还远不能适应国 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精密、复杂的冲压模具和塑料 模具、轿车覆盖件模具、电子接插件等电子产品模 具等高档模具仍有很大一部分依靠进口。因此,国 内模具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模具设计与制造

模具设计与制造(本科)专业简介
2008-6-17(已有 779 人浏览) 【加入收藏】【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来源:
3.英语(二)
《大学英语自考教程》(上、下册),高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三版),崔忠圻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5.模具工程材料
《模具工程材料》,康俊远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6.成型设备概论
《材料成型设备》,王卫卫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7.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韩进宏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8.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孙洪祥、柳金甫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版)。
9.计算机软件基础
《计算机软基础》,崔俊凯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版)。
10.塑料成型技术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齐晓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11.冲压成型技术
《冲压成型技术》,康俊远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2.计算机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谢颖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3.现代模具制造技术
《模具设计与制造》,谢昱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4. 创业理论与实务
《创业理论与实务》迟英庆等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
15.现代生物学导论(第5、6、10、11、12、16章不做考试要求)
《基础生命科学》(第二版),吴庆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对UG学院教学计划编制的思考和说明
三维产品设计专业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三维产品设计及工艺、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UG软件进行产品设计、分析和制造,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机械与计算机结合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
毕业生任职岗位:
1、在设计部门从事新产品研发工作,
2、在制造部门从事工艺规程制定及工装设计工作,
3、机电产品的生产工艺与实施及现场管理。
4、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管理工作。
5、在产品销售部门从事销售工程师工作
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要求:
(1)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具备机械制造的工艺分析与实施能力,掌握机械加工及装配的常规工艺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先进技术及其发展动向。
(2)掌握UG三维产品设计和工程图生成技术,能阅读和草绘机械加工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正确标注尺寸等技术要求。
(3)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掌握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的基本知识。
(4)能熟练使用UG软件完成对机电产品的设计、分析、制造、装配。
(5)掌握机、电、液技术在设备及装备中的应用技术知识。
(6)掌握计算机在专业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7)了解企业管理及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知识。
主干课程:
1、三维设计及工程图技术
2、工程力学
3、机械原理
4、机械设计
5、电工与电子技术
6、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
7、机械制造技术 8、现代设计方法
9、机械系统设计 10、数控加工技术
11、UG高级设计应用 12、液压与气动技术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及工艺、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UG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分析和制造,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
毕业生任职岗位:
1、从事冷冲压及塑料制品的生产工艺规程制定与实施及现场管理。
2、从事冷冲模、塑料模等模具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修工作。
3、能熟练使用UG软件完成模具的CAD/CAM工作。
4、从事冲压及塑料新产品的开发工作。
5、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管理工作。
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要求:
(1)掌握机械加工及装配的常规工艺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先进技术及其发展动向。
(2)掌握UG三维产品设计和工程图生成技术,能阅读和草绘机械加工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正确标注尺寸等技术要求。
(3)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掌握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的基本知识。
(4)能用UG软件完成对模具的设计、分析、制造、装配。
(5)掌握机、电、液技术在设备及装备中的应用技术知识。
(6)掌握计算机在专业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7)了解企业管理及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知识。
主干课程:
1、三维设计及工程图技术
2、机械原理
3、机械设计
4、电工与电子技术
5、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
6、机械制造技术
7、冷冲模设计与KDA技术 8、注塑模设计与CAD技术
9、数控编程及应用 10、冲压模设计与KDA技术
11、特种加工 12、液压与气动技术
课群结构:
课程拓朴图:
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第四学年
教学安排建议
1. 建立专门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把握教学的工作方向
成立由学院、UGS公司和UG用户方面的技术专家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企业需求和技术的发展变化情况,通过调查分析研讨等活动,帮助学校制定教学方案,参与教学的监控和评估,并对毕业生的就业进行指导和帮助。
2. 建立和编制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应打破传统的按照学科进行教材编写的模式,开发与生产实际、技术发展及应用密切结合的综合性的、案例式的课程和教材。
这样可以将若干科目的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的课程体系;形成紧密围绕市场和企业需求的并符合技术发展的新的教材体系和教学项目。
3.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
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行动式”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课堂说教式的授课方式,加强工程软件的应用,建设并用好多媒体教学系统,充分利用好本校CAI等教学资源,少讲多练,实行个性化教育,努力创造能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条件,确立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努力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增强学生适应企业和解决综合技术问题的能力。
4.实行教育与证书培训相结合,建立高效合理的学科和技能训练的培养体制
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训与考评工作,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学生必须在通过英语、计算机等考核考证,还必须通过UGS公司的UG 设计师或UG工艺师论证,在获得资格证书的基础上才颁发给学位证书,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5. 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与应用
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法来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要特别注重聘请UGS公司和UG用户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工程师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参加UGS公司组织的培训和去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的机制,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提高教师的执业能力。
6. 依托UGS公司和和UG用户,加强校企合作
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和技术资源,校企合作,进行学生的技能训练和教师的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到企业中去参与相关的设计、制造、装配和技术服务等活动,学校同时也为UG用户的企业员工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