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选修二第四单元概述、各课教案及测试[教案2][岳麓版]岳麓版.doc
选修2教案4文档

2016年3月21 日第四周第一节第四课灰姑娘的时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课文学习掌握常用词语:无暇、诱发、自鸣、猛然、雇佣、偷懒、何等、处罚、侵犯2.通过课文学习掌握常用句型:……无论……还是……3.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逐步积累学习经验,丰富学习手段。
4.领悟本课中的记叙、场面描写、人物描写。
5.在课文学习和真实交际中,扩展听说读写和语言交际能力。
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自己查字典来了解课文中生字和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全班分享和交流。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学习,学会与同学相处,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预习指导1.借助工具书查找课文中遇到的生字词语,按照学习提示中的要求自主学习词语,课堂教师注意检查、落实。
2.要求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作者毕淑敏的情况。
3.让学生搜集有关处理人际关系的资料,培养同学间和谐相处的能力。
(三)任务设计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掌握课文的内容和描写方式。
2.分析课文的结构,深刻领会课文中每句话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3.从作者处理问题的过程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一课时阅读理解课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基本理解课文中讲述的故事情节,人物的特点,并能够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复述课文大意。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理解中世纪时钟的出现给人民的生活、生产和伦理习惯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按照事件的发生循序复述课文。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阅读法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导入1:老师让学生给大家讲给灰姑娘的故事,使学生感悟约定时间是多么重要。
导入2:让学生说出灰姑娘没有遵守约定的时间就是什么后果。
二、阅读课文1.方法和任务:通过自读、小组内讨论交流初读感受。
1.预设问题:(1)作者为什么一开始就讲灰姑娘的故事?(2)文灰姑娘的故事与文章的主题有什么关系?(3)公共时钟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座钟呢?2.预设问题:(5)作者是如何确定要从17世纪之前的机械时钟史中去寻找答案的?(6)仔细想想,作者说的“第一个凝团被解开了”,其具体答案是什么?3.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主要的收获和未解决的问题。
精品课件:数学湘教选修2-2第4章4.5

3.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在区间[a,b]上有定义的函数f(x),且恒有f(x)≥0, 那么定积分表示由直线x=a,x=b(a≠b)和曲线 y=f(x)所围成的_曲__边__梯__形__的__面__积_____. 4.定积分和曲边梯形面积的关系 设曲边梯形在x轴上方的面积为S上,在x轴下方的面 积为S下,则
1.已知梯形 ABCD 的两底长分别为 3,5,高为 3,
则该梯形的面积是_1_2___.
2.你还记得如何计算平面“曲边图形”的面积
吗?如半径为 2 的圆的面积是_4_π____;半径为 1,
圆心角为π的扇形的 4
π
面积是_8______.
知新益能
1.曲边梯形 由直线x=a,x=b(a≠b),y=0和曲线_y_=__f_(x_)____ 所围成的图形称为曲边梯形(如图).
思考感悟 1.求曲边梯形的面积时,对曲边梯形进行“以 直代曲”的操作,怎样才能使所求得的曲边梯形 面积的误差尽量小呢? 提示:为了减小近似代替的误差,需要先分割再 分别对每个小曲边梯形“以直代曲”,而且分割 的曲边梯形数目越多,得到的面积的误差越小.
2.定积分的概念 设 f(x)是在区间[a,b]上有定义的函数,在 a,b 之
5.微积分基本定理
如果 f(x)是在[a,b]上有定义的连续函数,F(x) 在[a,b]上可导并且 F′(x)=_f_(_x_) ___,则
abf(t)dt= _F_(_b_)_-__F_(_a_) __.
思考感悟 2.导数与定积分有怎样的联系? 提示:导数与定积分都是微积分学中两个最基本 、最重要的概念,运用它们之间的联系,我们可 以找出求定积分的方法,求导数与定积分是互为 逆运算.
【解】 (1)由直线x=-1,x=3,y=0以及y= 3x+1所围成的图形,如图所示:
2016-2017学年湘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_第4章、导数及其应用单元复习课件2

1 3an 例3 在数列{an}中,a1= , an+ 1= ,求 a2、 2 an+3 a3、a4 的值,由此猜想数列{an}的通项公式,并用 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猜想. 1 3 3 3 3 【解】 a1= = , a2= , a3= , a4= ,猜想 2 6 7 8 9 3 an=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n+ 5 3 1 ①当 n=1 时,a1= = ,猜想成立. 1+ 5 2 ②假设当 n=k(k≥ 1, k∈ N+ )时猜想成立,
法二: (综合法 ) 1 ∵ + 4(1- cosα)≥4, 1- cosα 1 π (1- cosα>0,当且仅当 cosα= ,即 α= 时取等号 ) 2 3 1 ∴ 4cosα≤ . 1- cosα ∵ α∈(0, π),∴ sinα>0. sinα ∴ 4sinαcosα≤ . 1- cosα sinα ∴ 2sin2α≤ . 1- cosα
设二次函数f(x)=ax2+bx+c(a≠0)中的a、 b、c都为整数,已知f(0)、f(1)均为奇数,求证: 方程f(x)=0无整数根. 【证明】 假设方程f(x)=0有一个整数根k, 则ak2+bk+c=0① ∵ f(0) = c, f(1) = a + b+ c都为奇数,∴ a+ b 必为 偶数. 当k为偶数时,令k=2n(n∈Z),则ak2+bk=4n2a +2nb=2n(2na+b)必为偶数,与①式矛盾; 当 k 为奇数时,令 k = 2n + 1(n ∈ Z) ,则 ak2 + bk = (2n+1)(2na+a+b)为一奇数与一偶数乘积,必为 偶数,也与①式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 综上可知方程f(x)=0无整数根.
反证法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命题的方法,它从命题结 论的反面出发引出矛盾,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 反证法的理论基础是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从 逻辑角度看,命题:“若 p 则 q”的否定是“若 p 则綈 q”,由此进行推理,如果发生矛盾,那么 就说明“若 p 则綈 q”为假, 从而可以导出“若 p 则 q”为真,从而达到证明的目的.
高二数学选修2-2第三、四章(教案)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高二科目:数学授课人:授课时间:序号:教学过程(1)()2xy f x==,()y f x''==,单调增(或减)区间为;(2)1()()2xy f x==,()y f x''==,单调增(或减)区间为;(3)3()log xy f x==,()y f x''==,单调增(或减)区间为;(4)13()log xy f x==,()y f x''==,单调增(或减)区间为学生活动:通过以上几个例子,确认函数的导数的正负与函数的单调性之间的关系。
3、抽象概括如果在某个区间内,函数()y f x=的导数()0f x'>,则在这个区间上,函数()y f x=是增加的;如果在某个区间内,函数()y f x=的导数()0f x'<,则在这个区间上,函数()y f x=是减少的;三、例题分析例:求函数32()233616y f x x x x==--+的递增区间与递减区间师生活动:根据导数公式表,先求出()f x',然后根据()0f x'>(或小于0),分别求解两个不等式教师指导:2()6636f x x x'=--,学生可能会把原函数和导函数混为一谈,教师给学生分析是通过导数的正负来确定原函数的单调性的。
数形结合:由单调区间及一些特殊的点,画出函数32()233616y f x x x x==--+的草图,进一步来认识该函数。
四、课堂练习课本59页,练习1、2五、课堂小结1、导数的正负与函数单调性之间的关系2、求单调区间的方法六、作业布置求函数()1lny f x x==+的单调区间教后反思审核人签字: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高二科目:数学授课人:授课时间:序号:审核人签字: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高二科目:数学授课人:授课时间:序号:课题第三章§1.2函数的极值第 1课时审核人签字: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高二 科目:数学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序号: 教 学 过 程x),(1--∞-1),(31-3),(∞+3 )(x f' + 0 -0 +)(x f↑ 极大值↓ 极小值↑四、课堂练习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并根据单调区间求该函数的极值。
高中历史 第4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知识点一“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1.“二十一条”(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2)出现:1915年1月,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政府递交。
(3)目的: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2.巴黎和会(1)和会召开: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战胜国在巴黎召开。
(2)和会议题:商讨处理战败国以及维护世界和平。
(3)中国诉求:希望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
(4)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知识点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1.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2.概况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1)北京政府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2)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知识点三五四精神1.爱国救亡: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
它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民主科学: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3.文化启蒙: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图解历史] 五四运动[误区警示] 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尖锐,即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不是民族矛盾。
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误区警示] 五四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了三个卖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只是取得了初步胜利,并未彻底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不能说取得彻底胜利。
[深度点拨]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主题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史料探究]1.五四运动的背景史料由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00万,增至战后的200万……文化斗争是中国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
小结与复习-湘教版选修2-2教案

小结与复习-湘教版选修2-2教案一、教学目标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了解英国的政治、文化、社会及艺术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天才爱因斯坦2.英国的文化和礼仪3.苏格兰风情4.大卫·贝克汉姆5.罗宾汉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听、说、读、写、演讲等,通过多方位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相关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天才爱因斯坦1.让学生听一段关于爱因斯坦的介绍2.讨论爱因斯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的贡献3.让学生展示所做的爱因斯坦相关的研究成果2. 英国的文化和礼仪1.向学生介绍一些英国文化和礼仪知识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英国文化和礼仪与中国的异同3.让学生可以根据所了解的知识,模拟一些英国人的社交场合3. 苏格兰风情1.让学生欣赏一些苏格兰风情的文化作品2.让学生了解苏格兰的历史和地理位置3.让学生分组展示苏格兰文化的方方面面4. 大卫·贝克汉姆1.向学生介绍大卫·贝克汉姆的相关信息2.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并完成相关的阅读题目3.让学生模拟一次电视采访,问答关于贝克汉姆的相关问题5. 罗宾汉1.向学生介绍罗宾汉的历史和传说2.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并完成相关的阅读题目3.让学生分组进行罗宾汉的诠释表演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的课堂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基础的不同,需要更好的个性化教育,以满足针对不同学生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对学生的及时的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高中数学选修二第四章教案

高中数学选修二第四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的性质和图像;2. 理解导数的概念,掌握导数的计算方法;3. 能够应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函数的概念和性质2. 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3. 导数的概念4. 导数的计算方法5. 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导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难点: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函数和导数的概念:某物体在某一刻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何描述?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是否有规律可循?2. 概念讲解(1)函数的概念:根据引入的问题讲解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导数的概念:介绍导数的定义和求导公式,解释导数的物理意义。
3. 计算方法(1)导数的计算方法:介绍导数的基本计算方法,包括用导数的定义求导数和使用导数的性质简化计算。
(2)练习导数的计算方法。
4. 实际问题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使用导数解决问题,如速度、加速度和曲线的切线等问题。
5. 综合练习布置几道综合练习题,让学生综合运用函数和导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6. 总结与评价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并评价自己的学习收获和表现。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堂练习题;2. 作业本上完成相关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引入函数和导数的概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在导数的计算方法和实际问题应用方面也有了详细讲解,以便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希望学生在课后能够加强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物理选修2全套教案

物理选修2全套教案
教案标题:物理选修2全套教案
教案建议和指导:
1. 教案概述
- 介绍选修2课程的目标和重点,概述整个教案的内容和结构。
2. 教学目标
- 确定学生在学习物理选修2课程时应达到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3. 教学资源
- 列出适用于物理选修2课程的教材、参考书、实验设备等教学资源。
4. 教学内容
- 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详细列出每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和学习重点。
5. 教学策略
- 提供适合物理选修2课程的教学策略,包括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6. 教学活动
- 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实验操作、问题解答等,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7. 评估方法
- 提供合适的评估方法,包括课堂测验、作业、实验报告等,以评估学生对物理选修2课程的掌握程度。
8. 教学计划
- 制定一个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教学单元的时间安排、教学内容和评估活动的安排。
9. 教学评价
- 提供教学评价的指导,包括教学反思、学生反馈和教学改进等方面的建议。
10. 教学延伸
- 提供一些教学延伸的建议,如参观实验室、邀请专家讲座等,以拓展学生对物理选修2课程的学习和理解。
以上是针对物理选修2全套教案的建议和指导。
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可以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教案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单元导航【单元概述】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阵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阶级开始提出独立的奋斗目标,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欧洲早期发生的三大工人运动即是欧洲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
在工人阶斗争和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基础上,第一国际成立,指导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1871年,巴黎爆发革命,巴黎公社建立,这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这为第二国际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为第二国际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和组织的建立为第二国际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第二国际在恩格斯的领导下,指导了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网络结构】【知识链接】1.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工人阶级争取经济利益的罢工斗争,往往遭到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国家政权的暴力镇压。
工人们从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想从根本上改善自己的处境,就必须改变政治上的无权地位,展开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已从经济斗争发展到独立的政治斗争。
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武装起义,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质;英国的宪章运动,则是世界上第一次具有全国规模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从一开始就做到了法国和英国工人在运动结束时才做到的事情,即意识到无产阶级的本质。
在此以前,工人阶级有时也参加政治斗争,但在那些斗争中无产阶级只是追随资产阶级去反对自己敌人的敌人,即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进行反封建斗争。
现在,工人阶级是为了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去进行独立的斗争,并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这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独立的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也为科学理论的创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2.法国1831年和1834年里昂工人起义里昂是法国中南部的一个重要城市,一向是丝织业的中心。
19世纪早期,当地的丝织业以工场手工业为主,家庭手工业同时大量存在。
丝织工人多半是小作坊主和帮工。
他们给资本家订货加工,按件计酬。
1831年,里昂有三万多帮工和八千多小作坊主。
他们反对资本家任意压低工资,要求订出工资标准。
资本家开始时被迫答应,马上又食言。
11月21日晨,丝织工人们离开作坊,走上街头。
他们的旗帜上写着“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23日,起义工人完全占领了里昂市。
政府从外地调来大批军队镇压。
12月初,起义被镇压下去。
1834年4月,里昂工人再次起义。
这一次他们不仅提出增加工资,而且提出了建立共和国的口号。
在里昂城内,工人同军队激战4天,最后失败。
3.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西里西亚是德意志的纺织业中心,主要生产亚麻布。
这里的纺织工人一面受到工厂主的沉重剥削,一面还须向封建地主缴纳所谓的“纺织税”。
工人们饥寒交迫,不胜其苦。
1844年6月4日,西里西亚的一个纺织城镇彼得尔斯瓦尼达渥的织工们在一个资本家的住宅窗下唱革命歌曲,遭到军警毒打和逮捕。
次日,愤怒的工人起来战斗,政府派军队镇压,起义失败。
4.共产主义者同盟1836年,一些德意志政治亡命者在巴黎秘密组成了“正义者同盟”,成员是以缝纫工人为主的手工业工人和空想社会主义者。
同盟一面进行宣传组织,一面进行革命的密谋活动;发展很快,在英国伦敦、瑞士和德意志等许多地方建立了支部,领导中心也迁到伦敦,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组织。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正义者同盟发挥了重要影响并积极参与同盟的活动。
1847年春天,同盟邀请马克思和恩格斯加入,并指导改组工作,马克思和恩格斯欣然允诺。
这一年,同盟代表大会召开,恩格斯参加,马克思因经济困难未能亲自参加。
大会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建议,决定将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共产主义者同盟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对欧洲的工人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1848年以后,该同盟遭到各国反动政府的进一步迫害,1852年自动解散。
5.第一国际及其解散第一国际成立以后,积极推动了各工人运动的发展,到19世纪70年代,欧洲各国都建立了第一国际的支部。
1872年9月,第一国际在海牙召开第五次代表会议以后,国际总委员会迁往美国纽约。
当时,欧洲各国的资产阶级政府加紧了对第一国际的迫害,第一国际继续活动已非常困难;同时,国际工人运动已经发展到了需要在各国建立独立的工人政党的时候,第一国际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此外,总委员会在美国同欧洲各国的联系日益困难,以会员会费为主要来源的国际经费逐渐减少。
1876年7月,第一国际在美国费城召开代表会议,通过了解散国际的决议。
6.第二国际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特点由于当时国际工人运动继续向广泛的方向发展,参加第二国际的各国党都根据本国的情况独立自主地制定自己的斗争策略。
因此,第二国际在组织上不强调集中统一,而是松散的联合。
它不再像第一国际那样,是一般工人组织和团体的领导与权力中心,而是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和团体在尊重独立自主原则上的一种组织形式。
它成立时,既没有建立类似第一国际总委员会那样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常设机构,也没有发表类似第一国际.《成立宣言》、《共同纲领》那样的纲领性文件。
在活动方式上,第二国际的基本制度是每隔几年召开一次国际性的代表大会,讨论国际工人运动共同关心的重大原则和战略问题。
代表大会的决议对各国党只有道义上的尊重性,而没有组织上的强制性。
课堂导学第12课 宪章运动【课程目标】简述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斗争的基本史实,认识欧洲早期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对欧洲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预习笔记】【知能点拨】1.英国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独立地提出了选举权要求,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改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理解英国宪章运动产生的历史原因:①由于工业革命的的推动,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从而为宪章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②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这为宪章运动提供了阶级基础;③1832年的议会改革使资产阶级得到了选举权,而工人阶级却仍然处于政治上无权的地位;④工人阶级创造了极大的社会财富,而自己的处境却十分悲惨。
2.英国宪章运动的影响宪章运动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它在英国历史及国际工人运动历史上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阶级的独立的全国性政治运动,它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对以后的国际工人运动起了很大的借鉴作用。
面对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强大力量,英国政府不得不有所让步,1847年,它被迫实施对女工和少年男工的十小时劳动日法案。
成千上万的宪章运动参加者迁居美国、澳大利亚等世界上许多地方,带去民主思想,促进了当地民主运动的发展。
【例题精析】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对于"独立"含义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工人阶级已经意识到自身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而存在的B.工人阶级已经提出自己独立的政治要求和主张C.工人阶级在斗争中不再追随资产阶级居从属地位D.工人运动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解析]题干中的“独立”是相对于此前的无产阶级的地位而言,解题时先要看清这是一个否定式选择,然后分析19世纪30年代工人运动的显著特点。
当时工人阶级虽然在斗争方式、方向等方面有很大突破,但还没有走上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答:D【目标检测】一、选择题1.19世纪30、40年代工人运动的发展,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历史条件包括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②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阵营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④无产阶级觉悟的提高和斗争性加强⑤科学共产主义诞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⑤D.③④⑤2.欧洲的早期工人运动有①法国里昂两次工人起义②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③英国宪章运动④巴黎公社起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英国宪章派组织的第三次请愿活动发生在A.1832年B.1839年C.1942年D.1848年二、非选择题4.简述宪章运动发生的原因。
第13课 国际工人运动【课程目标】说出第一国际推动各国工人参加民主运动、巴黎公社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和第二国际争取工人民主权利的斗争史实,认识近代以来人类在民主化领域的进步,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不懈斗争的结果。
【预习笔记】【知能点拨】1.学法指导学习本课要注意理顺线索,就大的问题来说,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是一级线索,要注意分析其背景,了解其内容,掌握其作用。
就小的问题来说,第一国际、巴黎公社、第二国际是二级线索,也要注意分析其背景,了解两个国际组织的活动,了解巴黎公社的经过和措施,掌握去历史作用。
2.对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可以从成立背景、主要活动及作用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例题精析】比较全面地体现19世纪工人运动特点的是A.人法国二月革命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C.法国巴黎六月起义D.巴黎公社革命[解析]正确分析19世纪工人运动的特点,结合这几次无产阶级运动的斗争内容、形式和取得的成果。
答案:D【目标检测】一、选择题1.第一国际成立后在推动各国工人运动发展方面做的最主要工作是A.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B.增强各国无产阶级的组织性C.领导巴黎公社革命D.组织工人罢工2.镇压巴黎公社的法国当权者是A.法兰西第二共和国B.以梯也尔为首的临时政府C.法兰西第二帝国D.七月王朝3.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主要表现在A.废除旧的军队、警察、法庭等,建立新的国家机构B.规定工作人员的年薪一律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C.实行一系列保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措施D.接管逃亡资本家工厂,交工人合作社管理4.第二国际瓦解的主要原因是A.马克思、恩格斯相继逝世B.列宁主义的诞生C.多数政党在一战中倒向本国帝国主义政府D.第二国际组织涣散二、非选择题5.试用19世纪70年代以前的有关史实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之间的关系。
教学检测一、选择题1.欧洲早期工人运动的条件有①工业革命推动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②欧洲工人阶级队伍壮大③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④第一国际的指导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下列关于欧洲早期工人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发生于1831-1834年B.英国宪章派得名于名为“人民宪章”的请愿书C.德国在1844年发生了全国性的纺织工人起义D.英国宪章运动开始于1832年3.关于英国宪章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宪章运动开始于1832年B.运动中没有发生暴力行为C.运动未产生任何效果D.运动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产生了深远影响4.首次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是A.正义者同盟B.共产主义者同盟C.《共产党宣言》D.第一国际5.共产主义者他们解散于A.1848年B.1852年C.1854年D.18646.导致共产主义者同盟解散的直接原因是A.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B.共产主义者同盟遭到迫害C.同盟内部发生分裂D.第一国际成立7.第一国际建立后,领导各国工人为进行罢工斗争①缩短工时②提高工资③建立工人组织④得到政治权利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④8.第一国际成立后在推动各国工人运动发展方面做的最主要工作是A.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B.增强各国无产阶级的组织性C.领导巴黎公社革命D.组织工人罢工9.第一国际成立后的活动不包括A.支持各国工人进行罢工斗争B.领导英国工人参加选举改革运动C.组织各国工人支持波兰和爱尔兰民族独立斗争D.组织各国工人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10.法国1871年3月18日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普法战争法国失败B.普鲁士大军围困巴黎C.政府军偷袭国民自卫军D.法国临时政府腐败11.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主要表现在A.废除旧的军队、警察、法庭等,建立新的国家机构12.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的时间是1871年A.3月18日B.3月20日C.3月26日D.3月28日13.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主要表现在A.废除旧的军队、警察、法庭等,建立新的国家机构B.规定工作人员的年薪一律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C.实行一系列保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措施D.接管逃亡资本家工厂,交工人合作社管理14.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通过了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是为了纪念A.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B.法国巴黎革命C.英国宪章运动D.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5.第二国际成立的最重要的社会前提是( )A.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B.工人阶级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相结合C.各国工人阶级展开大规模的反抗斗争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世界性发展二、非选择题16.第二国际成立的条件有哪些?17.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有何异同?第12课宪章运动一、选择题1.B 2.A 3.D二、非选择题4.①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②工人阶级创造了巨额财富,而自己却日益贫困;③1832年的英国议会选举赋予了资产阶级选举权,工人却依然被排斥于议会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