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文综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唐山一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命题人:陈玉珍 刘瑜素说明:1、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答题纸上。
卷Ⅰ(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300°化为弧度是 ( ) A.34π- B.35π- C .32π- D .65π- 2.⎪⎭⎫ ⎝⎛-π 623sin 的值等于( ) A. 21 B. 21- C.23 D.23- 3.若[]πα2,0∈,且ααααcos sin sin 1cos122-=-+- 则α的取值范围是( ) A. ⎥⎦⎤⎢⎣⎡2,0π B.⎥⎦⎤⎢⎣⎡ππ,2 C.⎥⎦⎤⎢⎣⎡ππ23, D.]2,23[ππ 4. 已知α是三角形的内角,51cos sin =+αα,则αtan 的值为( ) A.43- B.34- C.4334--or D.53- 5. 已知函数)0,)(4sin()(>∈+=ωπωR x x x f 的最小正周期为π,将)(x f y =的图像向左平移||ϕ个单位长度,所得图像关于y 轴对称,则ϕ的一个值是( )A . 2πB .83π C . 4π D .8π 6.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2,0[()232cos(ππ∈+=x x y ,的图象和直线21=y 的交点个数是( )A .0B .1 C. 2 D. 47. 函数y = sin ⎪⎭⎫ ⎝⎛-x 2 4π的单调增区间是( )A.⎥⎦⎤⎢⎣⎡+-8π3π 8π3πk k ,,k ∈Z B.⎥⎦⎤⎢⎣⎡++8π5π 8ππk k ,,k ∈Z C.⎥⎦⎤⎢⎣⎡+-83ππ 8ππk k ,,k ∈Z D.⎥⎦⎤⎢⎣⎡++87ππ 83ππk k ,,k ∈Z 8. 函数)32sin(2π+=x y 的图像( ) A .关于原点对称 B .关于点(-6π,0)对称C .关于y 轴对称D .关于直线x=6π对称9.要得到函数y=cos(42π-x )的图象,只需将y=sin 2x 的图象( ) A .向左平移2π个单位 B.同右平移2π个单位C .向左平移4π个单位 D.向右平移4π个单位10. 已知α、β是第二象限的角,且βαcos cos >,则 ( )A.βα<B.βαsin sin >C.βαtan tan >D.以上都不对 11. 函数)22(cos ln ππ<<-=x x y 的图象是( )12. 函数y=Asin(ωx+φ)(A >0,ω>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f(1)+f(2)+f(3)+…+f(11)的值等于( ) A.2 B.22+C.222+D.222--卷Ⅱ(非选择题 共72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每小题4分,共16分。
河北省唐山一中14—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政治(附答案)

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年级政治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将卷Ⅱ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3.Ⅱ卷答题纸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卷Ⅰ(选择题共80分)一.选择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2分,计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康师傅矿物质水在其新推出的广告中声称“选取了优质水源”,其实却是自来水,这在客观上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众多网友纷纷指责康师傅涉嫌虚假宣传。
据此回答1、2题。
1.康师傅的虚假宣传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这种行为()。
A.有利于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B.是扰乱市场正常秩序的犯罪行为C.体现了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D.损害了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市场经济中,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
A.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B.凡不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企业、商品均不允许进入市场C.国家运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D.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非法垄断及其他非法竞争行为3.利率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优惠利率政策促进农业发展。
该政策效应的传导路径是()。
①贷款利率下降②农业投资增加③农业生产水平提高④农业贷款增加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近几年,某县农民看到樱桃西红柿的价格很高,有利可图,于是纷纷种植。
当地县政府在进行充分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果断采取措施:一方面命令农民不要盲目种植,另一方面了解市场信息,建议农民改种粮食作物,并对种植粮食作物的农民予以经济方面的支持(如每亩地补贴50元)。
结果,大多数改种粮食作物的农民因粮价上涨及政府补贴获利颇丰。
据此回答4、5题。
4.“农民纷纷种植樱桃西红柿”这一行为反映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①这是市场调节盲目性弊端的表现②是市场调节滞后性弊端的表现③说明了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④有利于实现农民增收和当地资源的有效利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下列对当地政府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试题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出题人:蔡云赵永新陈雪征审核人:蔡云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2. 回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题意的。
图1为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M、N分别为EH、HF的中点,H日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
读图完成1-2两题。
1.下列时段中,北京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短的是A.EMB.MHC.HND.NF2.据图可推知,该地A.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分明B.可能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C.气候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较大D.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影响图2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3-4题。
3.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C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A.990米、301米B.950米、201米C.850米、499米D.799米、501米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1100米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读甲、乙两地区图,回答5-6题。
5.下列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的比例尺较小B.乙图所示地区在甲图所示地区的东方C.甲图表示的实际范围更大D.甲到乙地区的最短航线方向为先东南,后东北6.有关甲、乙两区域气候上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区域亚热带气候分布的北界比乙区域偏北B.甲区域温带气候分布的南界比乙区域偏北C.乙区域一月更加温暖的原因是该区域此时不受来自大陆冷空气的影响D.甲区域一月更加寒冷的原因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的影响我国古老的气候谚语源远流长,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
唐山一中201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图1图2图3图4唐山一中2014届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第Ⅰ卷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福岛核电站泄露的放射性物质131I 与127I 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B .pm 2. 5含有铅、镉、铬、钒等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C .除去SO 2中混有的少量HCl ,使气体通过盛有饱和NaHSO 3溶液的洗气瓶D .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可在瓷坩埚中将氢氧化钠固体熔化后测其导电性 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1 mol/L 的MgCl 2溶液中所含Cl -数为2N A B .32 g O 2和O 3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为2N AC .标准状况下,2.24 L CCl 4中含分子数为0.1N AD .1molCl 2参加反应时,转移2 N A 电子9.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氯气和溴化亚铁溶液反应:C12+2Br -=2Cl -+Br 2B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氢钠溶液:Ba 2+ +H ++OH -+SO 42-=BaSO 4↓+H 2O C .蛋壳溶于食醋中:CaCO 3+2H +=Ca 2+ +CO 2↑+ H 2O D .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Na + Cu 2+ = Cu + 2Na + 10.下列各环境下的离子组合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c(HCO 3-)=1×10-1mol/L 的溶液中Na +、AlO 2-、CH 3COO -、K + B .由水电离出的c(H +)=1×10-14mol/L 的溶液中CO 32-、NH 4+、SO 42-、K +C .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Fe 2+、Cl -、NO 3-、Na +D .能使pH 试纸呈红色的溶液中Mg 2+、Cl -、NO 3-、SO 42-11.下列图示实验合理的是( )A .图1为证明非金属性强弱:S > C > SiB .图2为制备少量氧气C .图3为配制一定浓度硫酸溶液D .图4为制备并收集少量NO 2气体 12.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隔膜左侧溶液的质量增加,隔膜右侧溶液的液面升高B .ZnSO 4溶液与CuSO 4溶液可以互换C .X 与滤纸接触处有氧气生成D .Y 与滤纸接触处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红13.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可发生反应:2FeCl 3+H 2S=2FeCl 2+S↓+2HCl 。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数学(文)试题.pdf

说明: 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黑色钢笔或黑色签字笔答在试卷上。
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卷Ⅰ(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计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2、已知i是虚数单位,则复数的虚部等于( ) A. B. C. D. 1 3、已知向量,,则的最大值为( )A.1B.C.3D.9 4、在等差数列中,前n项的和为,若,则( )A.54B.45C.36D.27 5、下列四个命题中的真命题为( )A. R,使得;B. R,总有;C. R, R ,D. R, R , 6、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左上所示,则这个 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等于( ) A. B. C. D. 7、要得到函数的图像, 只需将函数的图像( )A.向左平移个单位B. 向右平移个单位C. 向左平移个单位D. 向右平移个单位 8、按照如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执行,若输出的结果为15, 则M处的条件可为( ) A. B. C. D. 9、函数 的单调递增区间( ) A. B. C. D. 10、过抛物线的焦点F作直线交抛物线于A、 B两点,O为抛物线的顶点,则△ABO是一个 ( )A.等边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不等边锐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 11、已知函数,若,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2、已知函数,则( )A.2012B.2011C.2010D.2009 第II卷 160名学生中抽取容量为20的样本,将160名学生从1——160 编号。
按编号顺序平均分成20组(1—8号,9—16号,……153—160号),若第16组 应抽出的号码为126,则第一组中用抽签方法确定的号码是______________. 14、已知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__. 15、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若过且倾斜角为600的直线与 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1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16、已知直线与函数的图象恰有三个不同的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 . 三、解答题:(大题共6个小题满分70分,17题10分,其余各题均12分.) 17.(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 (1)求; (2),求数列.. (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递增区间; (2)若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为锐角,且,求面积的最大值.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某为了了解毕业生的体能状况,从中毕业班中抽取进行铅球测试,8.0米(精确到0.1米)把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后,分成6组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如图),已知从左到右前5个小组的频率分别为0.040.10,0.14,0.28,0.30 .第6小组的频数是7.(1) (2)(、的成绩均为优秀,求两人至少有1人入选的概率.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在如图所示的多面体ABCDE中,AB平面ACD,DE平面ACD,AC=AD=CD=DE=2,AB=1. (1)请在线段CE上找到点F的位置,使得恰有直线BF∥平面ACD,并证明这一事实;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点(0,)且斜率为的直线与椭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和(1)求的取值范围; ()设椭圆与轴正半轴、轴正半轴的交点分别为,是否存在常数,使得向量与共线?如果存在,求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已知函数.时,求函数的极值; ()在区间上单调试求的取值; ()设函数,,如果存在,对任意都有成立,试求的最大值. 18. 解:(Ⅰ)=———2分 的最小正周期为;————————————————————3分 , 的增区间为————————————5分 (Ⅱ)∵ ∴, ∴, ∴.∵为锐角,即,∴ ∴.————————————————————7分 又,由余弦定理得:, 即,, ∴.—————————————————————————9分 ∴.—————————10分 20. 解答: 如图, (1)由已知AB⊥平面ACD,DE⊥平面ACD,∴,……………3分 ∴四边形ABFH是平行四边形,∴, 由平面ACD内,平面ACD,平面ACD;……………6分 (2)取AD中点G,连接CG、EG,则CGAD, 又平面ABED平面ACD,∴CG平面ABED, ∴即为直线CE与平面ABED所成的角,……………9分 设为,则在中, 有. ……………12分 22. 解:(1)时,,∴, 令,则,,………………2分 、和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00+极大值极小值即函数的极大值为1,极小值为; ………………4分 (2), 在区间上是单调函数在区间内,,这不可能, 若,则符合条件, 若,则由二次函数的性质知 ,即,这也不可能, 综上可知当且仅当时在区间上单调 ∴不等式①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即,∴,且,∴,这关于的不等式在区间上有解, ∴,即,,,又,故, 从而. 高考学习网: 高考学习网: H E F G C D A B k=2k S=S+k M S=0 k=1 结束 输出S 否 是 开始。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届高三12月月考试题政治试题(附答案)

唐山一中高三年级12月份调研考试政治试题说明: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11页,第Ⅱ卷12至13页2.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做选择题时,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选涂答案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答题卡及答题纸一并交回。
4.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第1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卷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H公司与美国某公司签订服装出口合同,约定服装单价为24美元,一年后交货。
H 公司生产一件服装的成本是144人民币元。
签订合同的同时汇率为1美元=6.32人民币元,交货时为1美元=6.27人民币元。
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H公司交货时的利润率比签约时的利润率A. 上升0.83%B. 下降0.76%C. 下降0.83%D. 上升0.76%2.智能手机价格(P)与需求量(Q)的关系如图所示。
假设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曲线中的A向B方向移动时,传统手机需求量增加B.需求量由QA向QB移动时,智能手机企业的利润增加C.价格由PA向PB移动时,充电设备需求量上升D.价格由PA向PB移动时,处于买方市场3.甲、乙、丙是传统的贸易伙伴国,布料是乙、丙两国对甲国出口的大宗商品。
面对世界经济低迷不振,乙国布料行业通过技术革命劳动生产率提高5%,而丙国宣布对甲国货币贬值5%,如果其他条件均不变,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有:①有利于该地区开展良性贸易竞争②影响该区域正常贸易秩序③甲国增加进口乙国服装,减少进口丙国服装④甲国减少进口乙国服装,增加进口丙国服装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4.马克思说:“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
”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论断相符的是A.张老师从单位分到需要的住房 B.房地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的购房热情C.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 D.100平米以下的房子已经没有了市场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河北唐山一中2014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题试文综试题解析-历史汇总

第Ⅰ卷(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共12题,48分)24.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过去,中国是和外界有接触的,但是,这种接触从来没有多到足以影响它所特有的文化以及科学的格调。
”李约瑟强调的是A.中国科技文化得益于外来文化B.中国科技文化具有独立的特质C.中国的文化与科学发展不平衡D.中国统治者对外来文化的排斥25.西汉学者贾谊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
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脚趾)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身心担心无法依靠)。
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
”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A.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B.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C.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D.严惩官吏腐败,加强专制主义26.《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一书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27.交子始发于宋真宗时,四川的地方官和商人“患蜀人铁钱重,不便交易”,于是由十六家富户以各自资产作为保证主持发行。
后因富户资本变化产生了纠纷,政府遂设益州交子务接管,“私造者禁之”,交子也从此成为四川等地的法定货币。
这反映出当时A.宋代地方有相当独立的货币发行权B.富户大贾操纵商业流通与交换C.政府官办专营能彻底避免纠纷D.纸币在商品流通领域作用越来越大28.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的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原来的麻木状态唤醒似的。
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A.鸦片战争期间的爱国官兵抗英斗争B.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C.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D.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29.1922年爱因斯坦访问中国时曾说:(上海)这个城市表明欧洲人同中国人的社会地位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近年来的革命事件……特别可以理解了。
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0分)1.硅被誉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据2001年12月的《参考消息》报道,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硅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在地球上有丰富的硅资源,如石英、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都是单质硅B.在野外,用硅、烧碱的混合物可以制取氢气C.硅的性质稳定,不与任何酸反应D.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所以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考点:硅和二氧化硅.专题:碳族元素.分析:A.石英、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B.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氢气;C.硅常温下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氢气;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解答:解:A.石英、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故A错误;B.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氢气,在野外,用硅、烧碱的混合物可以制取氢气,故B正确;C.硅常温下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氢气,故A错误;D.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硅及化合物的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明确硅和二氧化硅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2.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对孕妇和儿童危害尤其严重”.我国政府已启动了“酱油补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 ) A.氧化铁B.四氧化三铁C.铁单质D.铁元素考点: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应用.分析:根据人体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判断,铁在人体中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的.解答:解:人体中的铁元素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的,这里的铁是指铁元素.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难度不大,注意食品、药品、饮料中的某些成分大都是指的元素,它们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3.下列物质按照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 A.胆矾、漂白粉、苛性钠、氨水、乙醇B.水玻璃、硫酸、胆矾、次氯酸、乙醇C.苛性钠、胆矾、乙醇、次氯酸、漂白粉D.乙醇、漂白粉、胆矾、氢氧化铜、二氧化硫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纯净物是指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指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据此可以分析各个选项中各种物质的所属类别.解答:解:A.氨水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水玻璃是硅酸钠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不是化合物,故B错误;C.苛性钠、胆矾均属于纯净物,乙醇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乙醇、漂白粉、胆矾、氢氧化铜、二氧化硫分别属于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判断及各种物质的成分掌握,难度中等.4.下列物质的俗称、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及其用途均正确的是( )A.磁铁矿﹣﹣Fe2O3﹣﹣炼铁B.胆矾﹣﹣CuSO4•5H2O﹣﹣波尔多液C.蓝宝石﹣﹣SiO2﹣﹣饰品D.纯碱﹣﹣NaHCO3﹣﹣焙制糕点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磁铁矿的主要成分Fe3O4;B.胆矾为五水硫酸铜的,化学式为:CuSO4•5H2O;C.蓝宝石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铝,水晶和玛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D.纯碱为碳酸钠的俗名,化学式为:Na2CO3.解答:解:A.磁铁矿的主要成分Fe3O4,不是氧化铁,故A错误;B.胆矾为五水硫酸铜的俗名,其化学式为CuSO4•5H2O,可用于制备波尔多液,故B正确;C.二氧化硅为水晶和玛瑙的主要成分,蓝宝石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铝,化学式为:Al2O3,故C错误;D.纯碱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碳酸氢钠的俗名为小苏打,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化学式、俗名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明确常见物质的组成、化学式与俗名的关系即可解答,注意区分苏打与小苏打、磁铁矿与赤铁矿的主要成分的区别.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B.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O﹣+Cl﹣C.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4Br﹣+3Cl2═2Fe3++2Br2+6Cl﹣D.向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Al3++2SO42﹣+2Ba2++4OH﹣═AlO2﹣+2BaSO4↓+2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化亚铁和碘、水;B.次氯酸为弱电解质,需要保留分子式;C.氯气足量,亚铁离子和溴都被氯气氧化;D.氢氧化钡少量,氢氧化铝不溶解,反应生成沉淀.解答:解:A.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中,碘离子被铁离子氧化,正确的离子反应为:2I﹣+2Fe (OH)3+6H+=2Fe2++6H2O+I2,故A错误;B.氯气溶于水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次氯酸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HClO+Cl﹣,故B错误;C.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 ﹣,故C正确;D.氢氧化钡少量,铵根离子比氢氧化铝结合氢氧根离子能力强,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NH4++Al3++2SO42﹣+2Ba2++4OH﹣=NH3•H2O+Al(OH)3↓+2BaSO4↓,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的书写,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及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题目难度中等.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6.实验室保存下列试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NaOH溶液存放在带橡胶塞的细口玻璃瓶中B.氯水存放在棕色细口玻璃瓶中,并置于冷暗处C.浓硫酸存放在带橡胶塞的细口玻璃瓶中D.金属钠用煤油液封于广口玻璃瓶中考点:化学试剂的存放.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因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有硅酸钠(Na2SiO3)生成;B.见光易挥发、易分解的液体要储存在细口棕色试剂瓶中;C.浓硫酸有强氧化性;D.金属钠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须隔离空气保存.解答:解:A.因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有硅酸钠(Na2SiO3)生成,硅酸钠是一种粘合剂,所以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带有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盛装,而应在带橡胶塞的玻璃瓶,故A正确;B.氯水见光易分解,且氯水是液体,所以应该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故B正确;C.浓硫酸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故C错误;D.金属钠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须隔离空气保存,钠和煤油不反应且大于煤油密度,所以少量的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试剂的存放,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7.9.2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2H216O)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A.0.2 mol中子B.0.4 mol电子C.0.2 mol质子D.0.4 mol分子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钠和重水反应方程式为:2Na+2D2O=2NaDO+D2↑,根据钠的质量计算生成D2的物质的量,再结合D2的原子构成判断正误,注意一个D2中含有2个电子、2个中子、2个质子.解答:解:钠的物质的量=,钠和重水反应方程式为:2Na+2D2O=2NaDO+D2↑,根据方程式知生成n(D2)=n(Na)=,A.一个D2分子中含有2个中子,所以一共含有中子0.2mol×2=0.4mol,故A错误;B.一个D2分子中含有2个电子,所以一共含有中子0.2mol×2=0.4mol,故B正确;C.一个D2分子中含有2个质子,所以一共含有中子0.2mol×2=0.4mol,故C错误;D.含有分子0.2molmol,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一个D2分子中含有2个中子,而H2中没有中子,为易错点.8.在下列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含有AlO2﹣的溶液中:Na+、Al3+、NO3﹣、Cl﹣B.使淀粉碘化钾变蓝的溶液中:K+、HCO3﹣、S2﹣、SO42﹣C.能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K+、NO3﹣、Cl﹣、Fe3+D.透明溶液中:Na+、MnO4﹣、Cl﹣、SO42﹣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偏铝酸根离子与铝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B.使淀粉碘化钾变蓝的溶液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硫离子;C.能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含有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铁离子能够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不产生氢气;D.Na+、MnO4﹣、Cl﹣、SO42﹣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解答:解:A.AlO2﹣、Al3+之间发生双水解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使淀粉碘化钾变蓝的溶液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S2﹣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 错误;C.能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为酸性或碱性溶液,溶液中含有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Fe3+能够与氢氧根离子反应,NO3﹣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与铝反应不产生氢气,故C错误;D.Na+、MnO4﹣、Cl﹣、SO42﹣离子之间不反应,为透明溶液,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为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如: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9.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冶炼的本质是将化合态金属还原为游离态,冶炼方法由金属的活泼性决定B.Cu的湿法冶炼是将金属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从而置换出铜C.Fe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加入石灰石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碳D.由于Al的活泼性强,故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AlCl3的方法生产Al考点: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专题:金属概论与碱元素.分析:A、金属冶炼是工业上将金属从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中还原出来.金属的活动性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B、湿法炼铜:Fe+CuSO4=Cu+FeSO4,利用铁的活动性比铜强;C.加入石灰石的目的是造渣,就是和铁矿石里的二氧化硅形成硅酸钙炉渣;D、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解答:解:A、金属冶炼的本质是将化合态金属还原为游离态,活泼金属采用电解法冶炼,不活泼的金属采用直接加热法冶炼,大部分金属的冶炼都是在高温下采用氧化还原反应法,故A正确;B、Cu的湿法冶炼是将金属铁投入到CuSO4溶液中,从而置换出铜,不能用钠,钠能与水反应,故B错误;C、Fe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加入石灰石的目的是和铁矿石里的二氧化硅形成硅酸钙炉渣,故C错误;D、由于Al的活泼性强,工业上采用电解Al2O3与冰晶石熔融混合物的方法生产铝,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所以不用电解AlCl3的方法生产铝,故D错误;故选:A.点评:金属的活泼性不同,冶炼方法不同,活泼金属采用电解法冶炼,不活泼的金属采用直接加热法冶炼,大部分金属的冶炼都是在高温下采用氧化还原反应法.10.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①SiO2;②Al(OH)3;③(NH4)2CO3;④Na2CO3;⑤NaHSO3;⑥NaHSO4.A.②③⑤B.①②③⑥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⑥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弱酸的酸式盐、弱酸的铵盐、氨基酸、蛋白质都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弱酸的酸式盐、弱酸的铵盐、氨基酸、蛋白质都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碳酸铵属于弱酸的铵盐、亚硫酸氢钠属于弱酸的酸式盐,所以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氢氧化铝、碳酸铵、亚硫酸氢钠;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和强碱溶液反应;碳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能和盐酸反应;硫酸氢钠溶液呈强酸性,和稀盐酸不反应,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及时总结归纳元素化合物知识,题目难度不大.11.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6 g O3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B.7.8 g Na2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C.0.1 mol Fe与0.1 mol 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D.标准状况下,11.2 L H2O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1个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个,质量和微粒数目之间的关系式:N=nN A;B.根据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和O元素的化合价分析;C.等物质的量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铁过量,反应的电子转移根据氯气计算;D.标准状况下,水的状态不是气体.解答:解:A.O3是氧的单质,只含有氧原子,1个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个,所以16gO3中所含氧原子个数为:N=nN A×3=×3×N A=N A,故A正确;B.7.8g过氧化钠为0.1mol,与足量水反应,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 A,故B错误;C.等物质的量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铁过量,反应的电子转移根据氯气计算,转移电子数0.2N A,故C错误;D.标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水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2.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的是( )A.Fe(OH)3B.FeCl2C.H2SiO3D.NaHCO3考点: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硅酸的性质及制法.专题:碳族元素;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A、氢氧化亚铁和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B、铁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C、硅酸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D、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解答:解:化合反应的概念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A、可以实现,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故A不符合;B、铁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方程式为:Fe+2FeCl33FeCl2,故B不符合;C、硅酸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故C符合;D、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O2+H2O═2NaHCO3,故D不符合;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铁的氢氧化物、硅酸制备、碳酸氢钠制备反应、铁的氯化物的制取反应,考查了化合反应的概念,难度中等.13.如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1g C3H6、1g M气体在相同体积的容器中压强和温度的关系,试据图形判断M气体可能是( )A.SO2B.CO C.C3H8D.Cl2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相等,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体积越大,在体积相等的容器中,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结合n=解答该题.解答:解: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相等,在体积相等的容器中,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1g C3H6的物质的量为mol,由图象可知在温度为50℃时,两种气体的压强之比为1.2:0.8,则物质的量之比为1.2:0.8,设气体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0.8:1.2,x=28,只有B符合,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明确图象的意义及温度相同时p与n成正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4.下列各反应中,划线的反应物能够完全消耗的是( )A.溶于水的氯气B.足量的一氧化碳与氧化铝C.足量的MnO2与浓盐酸共热D.足量的铁与浓硫酸共热考点: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镁、铝的重要化合物;铁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该过程为可逆过程;B.氧化铝与一氧化碳不反应;C.二氧化锰只能够与浓盐酸反应,与稀盐酸不反应;D.浓硫酸在加热条下能够与铁反应,稀硫酸与铁在常温条件下就能够反应.解答:解: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该过程为可逆过程,不能进行到底,氯气不能完全消耗,故A错误;B.氧化铝与一氧化碳不反应,故B错误;C.二氧化锰足量,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变稀,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所以盐酸不会完全消耗,故C错误;D.浓硫酸、稀硫酸在加热条件下都能与铁反应,只有铁过量,硫酸最终完全消耗,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明确反应发生的条件是解题关键,注意浓硫酸在冷的条件下与铁发生钝化,加热能够与铁反应.15.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BD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固体的灼烧应在坩埚中;B.过滤应用玻璃棒引流;C.苯的密度比水小,应从上口倒出;D.碘易升华,蒸馏时,冷凝管应从下端进水,上端出水.解答:解:A.不能在烧杯中高温灼烧固体,烧杯易炸裂,固体的灼烧应在坩埚中,故A 错误;B.过滤应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浊液外漏,故B错误;C.苯的密度比水小,应从上口倒出,防止污染,故C错误;D.碘易升华,蒸馏时,冷凝管应从下端进水,上端出水,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体考查化学实验操作,题目难度不大,物质的分离方法取决于物质的性质,根据物质的性质的异同选取分离方法.16.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B.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均降低,原理不相同C.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一定含有SO42﹣D.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铁质容器储运,说明铁与冷的浓硫酸不反应考点:常见阳离子的检验;常见阴离子的检验.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A、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但是原溶液中可能存在铁离子;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C、氯化钡与硫酸根生成硫酸钡沉淀,与银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D、铁与浓硫酸钝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解答:解:A、原溶液中若存在铁离子,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不能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故A错误;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导致浓度减小,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导致浓度减小,两者原理不同,故B正确;C、氯化钡与硫酸根生成硫酸钡沉淀,与银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故原溶液不一定含有SO42﹣,故C错误;D、铁与浓硫酸钝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阳离子与阴离子的检验、浓硫酸的性质,属于中等难度题目.17.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②过量Ba(OH)2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④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A.只有②③④⑤B.只有①②⑤C.只有②③⑤D.全部考点:钠的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物质的溶解性来分析能够反应且有沉淀生成,注意沉淀必须是白色的,据此分析解答.①最终得到红褐色Fe(OH)3沉淀;②Ba(OH)2过量,最终只有白色硫酸钡沉淀;③最终由碳酸钙沉淀;④最终由氢氧化铝白色沉淀;⑤最终有碳酸氢钠白色沉淀.解答:解:①金属钠投入到烧杯中的FeCl2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2Na+2H2O=2NaOH+H2 ↑,3NaOH+FeCl3=Fe(OH)3↓+3NaCl,所以最终生成的沉淀是红褐色的,所以不符合,故①错误;②过量Ba(OH)2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最终只有白色硫酸钡沉淀,故②正确;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a(OH)2+2NaHCO3=CaCO3↓+2H2O+Na2CO3,碳酸钙是白色沉淀,所以有白色沉淀生成,故③正确;④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二氧化碳过量,偏铝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沉淀不溶解,所以符合条件,故④正确;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发生的反应为:Na2CO3+H2O+CO2=2NaHCO3,碳酸氢钠的溶解性小于碳酸钠的溶解性,所以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会析出碳酸氢钠晶体,所以产生白色沉淀,故⑤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分析应用,主要是试剂量不同产物本题的产物判断,反应现象的分析应用,掌握物质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8.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反应情况正确的是( )含0.01molKOH和0.01molCa(OH)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2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图示题.分析: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开始先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当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再和氢氧化钾反应,最后将碳酸钙溶解;B、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硫酸钡白色沉淀;C、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开始铝离子和硫酸根逐渐形成沉淀,然后形成的氢氧化铝逐渐溶解,直到只剩余硫酸钡为止;D、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出现沉淀,然后沉淀逐渐溶解.解答:解: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开始先和氢氧化钙反应,会逐渐生成碳酸钙沉淀,沉淀量逐渐增大,当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再和氢氧化钾反应,此时沉淀量不变,当氢氧化钾消耗完毕时,将碳酸钙逐渐溶解,沉淀量逐渐减少,故A 错误;B、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硫酸钡白色沉淀,直到最大量,然后不再减少为止,故B正确;C、假设n(KAl(SO4)2)=2mol,则n(Al3+)=2mol,n(SO42﹣)=4mol,当加入n(Ba(OH)2)=3mol时,Al3+完全沉淀生成2mol Al(OH)3,此时SO42﹣剩余1mol,继续加入1mol Ba(OH)2,此时发生的反应为Ba2++SO42﹣═BaSO4、Al(OH)3+OH﹣═AlO2﹣+2H2O,生成1molBaSO4沉淀,同时有2molAl(OH)3溶解,因此沉淀的物质的量减少,最后保持不变,根据分析可知图象应该只有一段上升的过程,故C错误;D、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出现沉淀,然后过量的盐酸又将沉淀逐渐溶解掉,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课本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并且要考虑反应的先后顺序问题,属于偏难题.19.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新的氢微粒,该微粒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的,关于这种微粒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氢元素的一种新的同素异形体B.是氢元素的一种新的同位素C.该微粒比普通氢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D.该微粒的组成可用H3表示考点:核素.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这种微粒是由3个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这种新粒子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的,其质子数为3,电子数为2的一种离子,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该粒子为微观粒子,而同素异形体的分析对象为单质,则不是氢的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B.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为同位素,该粒子与H的质子数不同,则不是氢的同位素,故B错误;C.普通H2分子有2个原子核,而这种新粒子有3个氢原子核,故C正确;D.粒子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的,而H3表示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3个电子构成,故选C.点评:本题以信息的形式考查原子的构成,明确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结合所学知识来解答,难度不大.20.将镁和铝的混合物5.1g投入500mL 2mol/L稀盐酸中,生成氢气0.5g;再加入4mol/L 的NaOH溶液,当生成沉淀的质量最多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与沉淀质量的最大值均正确的是( )A.250 mL、13.6 g B.500 mL、5.6 gC.125 mL、10.2 g D.1000 mL、7.8 g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Mg、Al与盐酸发生反应: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生成氢气物质的量为=0.25mol,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HCl为0.25mol×2=0.5mol<0.5L×2mol/L=1mol,故金属完全反应,盐酸有剩余,再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HCl+NaOH=NaCl+H2O,AlCl3+3NaOH=Al(OH)3↓+3NaCl,MgCl2 +2NaOH=Mg(OH)2↓+2NaC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一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文综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2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75分)本题共95个小题,其中1-80每题2分,81-95每题1分,共175分。
请注意:51-60每题有两个正确选项,选对1个得1分,选对2个得2分,不选或错选不得分。
其它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储蓄存款是一种投资方式。
假设某储户有6万元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年利率为3.50%。
一年后物价平均水平上涨了5%,与存款时相比,则该储户到期后的存款收益实际购买力是( ) A. 2 100元B.2 000元 C.1 995元D.2 205元2.根据统计,在银行吸收的居民储蓄中,活期存款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居民之所以选择活期存款是因为( )A.活期储蓄不受存期和金额限制,非常灵活B.活期比定期更安全、可靠C.活期储蓄比定期收益高D.银行对活期储蓄有特殊的优惠政策3.一般来说,当经济发展过快、物价上涨幅度过大时,政府为抑制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手段是( )A.提高存贷款利率,降低税率B.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财政支出C.扩大货币供应量,提高税率D.提高存贷款利率,减少财政支出读漫画《以“诚”相“贷”》。
据此回答4—5题。
4.发放贷款是商业银行的( ) A.基础业务,为其他业务的开展提供资金来源B.主体业务,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C.唯一业务,是银行对客户的负债D.辅助业务,银行对此收取一定的服务费5.之所以要以“诚”相“贷”,是因为诚信( )①影响着银行的资金安全②决定信贷资产数量③是经济活动健康发展的保证④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条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6.《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条规定: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
随着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各家商业银行都把“存款第一、效益第一”作为立行的根本宗旨。
商业银行以此为根本宗旨的根本原因是( )A.商业银行以经营商业存款为主要业务B.银行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C.保证商业银行职能的发挥D.商业银行是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
利润高、效益好才能在同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7.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稳定经济增长。
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是( )A.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人民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稳定经济增长B.存款准备金率下调——银行信贷规模扩大——财政投资增加——稳定经济增长C.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货币供应量减少——物价持续下降——稳定经济增长D.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货币供应量增加——投资和消费增加——稳定经济增长8.发行债券是企业或政府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
下列围绕债券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②根据发行者的不同,可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③债券比储蓄存款收益高,但风险也大④相对于发行者而言,它是一种集资手段,而对购买者则是一种投资方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9.当股市阳光灿烂时居民的储蓄存款纷纷流入股市,当股市阴雨低迷时,银行存款又急剧增加。
这一经济现象说明( )①我国居民的投资意识增强②投资股市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③居民投资方式具有灵活性④居民的投资理念不断更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10.华尔街流行一句话:市场一定会用一切办法来证明大多数人是错的。
这提醒人们( ) A.投资只是少数人的事情B.资本市场的生命力就在于复杂性C.投资要树立风险意识D.资本市场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11.发行国债是政府重要的融资手段,投资国债是人们的一种理财方式。
投资者购买了国债意味着( )①投资者成了政府的股东②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③获得了国家的信用担保④政府承诺到期还本付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2.丘吉尔说过:“如果我办得到,我一定把保险这两个字写在家家户户的门上,因为我深信,透过保险,每一个家庭只要付出微不足道的代价,就可以免除遭受永劫不复的灾难。
”这说明商业保险( )A.是规避风险的投资B.以利润回报为主要目的C.能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D.是筹集闲散资金的有效方式13.我国的金融市场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了储蓄存款、债券和股票等多种理财的方式。
这些投资理财的方式各有优劣。
对几种投资方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储蓄存款作为无风险的投资方式,利国利民②保险具有保障和互助特征,可以降低风险损失③投资股票的收益来自于企业利润,分享红利④国债利率较其他债券低,但风险相对较小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4.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消息一出,中国A股市场投资者人心振奋,股票指数一度创出年内新高。
对此两种现象内在关联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资本从银行流入股市的预期增加,刺激了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②居民普遍取出存款改投股市,改变了股票市场的总体供求关系③上市企业还贷压力减轻,利润预期增加导致其每股预期收益增加④释放货币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提升投资者对宏观经济的信心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5.近年来,我国财政投入优先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基层和群众倾斜。
财政投入的“三个倾斜”,体现了( )①财政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功能②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③国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④统筹城乡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发展的需要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16.下列选项中,对赤字的正确认识是( ) A.出现赤字是财政收支平衡的常态B.赤字是指中央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情况C.适度赤字有利于经济发展D.赤字大小以国债的多少衡量17.2013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以下属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有( )①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②增加国有企业上缴财政的利润③控制信贷规模,缓解通胀压力④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的投入A.①③B.①④C.②③④ D.①②④18.2012年首期最大发行总额为500亿元的电子式储蓄国债于3月10日发售。
这一政策发挥影响的路径是( )①增加财政收入②增加国内需求③扩大政府投资④刺激经济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②-④-①D.②-④-③-①19.2012年9月7日,云南省彝良县发生5.7级地震,因灾死亡人数81人,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37.04亿元。
中央财政9月8日拨付云南省地震救灾和恢复重建资金10.5亿元。
通过国家拨付救灾资金可以看出( )A.国家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B.国家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C.国家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D.国家财政是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经济手段20.2012年,某省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增加到720. 9亿元,将新建改建600所公办幼儿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城乡养老保障水平、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等。
材料表明①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②财政具有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③财政能调节资源配置,是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④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应以财政支出为前提A.①③B.①② C.③④ D.②③21.新农保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结构。
政府补贴分为两部分:一是政府财政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二是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给予补贴。
这说明国家( )A.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B.支持基础设施行业建设,促进资源合理配置C.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D.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22.国家对网络买卖虚拟货币取得的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这一行为( )①说明税收具有随意性②刺激了网络买卖虚拟货币的消费行为③能够增加财政收入,维护国家利益④可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23.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这样的情景:购买商品时,当消费者向商家索要发票时,消费者就要多付钱;如果不需要发票,则可以享受到一定的打折优惠。
商家的行为( )A.是一种偷逃国家税款的行为B.是一种抗税行为C.最终有利于消费者D.是骗税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24.右边漫画《中国腾飞,坚强保证》启示我们,作为公民要A.了解税收基本特征B.参与税收征管,关注税收使用C.依法自觉诚信纳税D.反对偷税漏税等触犯刑法的行为25.2012年10月1日起安徽和江苏继上海、北京之后,将作为新梯队加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阵营,福建、广东、天津、湖北和浙江等省市还将陆续启动改革试点。
一年来“营改增”在中国步步推进,逐渐深入。
营业税改增值税有利于( )①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②避免重复征税③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④促进社会分工,加速产业升级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26.漫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②公民要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③我国税收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④税款的缴纳是公民行为,税收的使用是政府行为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27.“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税负水平削减,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
从2011年起中国税改大幕就已开启:提高个税起征点,使一大批工薪族增加了收入;提高增值税起征点,有效减轻了企业税负,为小微型企业助力……实行结构性减税( )①意味着我国的税收将大幅下降②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③是运用行政手段调控经济的重要体现④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表现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28.管理好通胀预期必须关注物价的上涨。
一般来说,从防止物价过快上涨角度看,可采取调节利率、汇率和变动财政收支等多种手段。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①提高利率→投资下降→生产资料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②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③征收消费税→消费者税负增加→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④扩大政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A.①③ B.①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9.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 A.是对非劳动收入的否定B.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C.能更好地实行按劳分配D.有利于增加个体劳动者的收入分配30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