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公民道德与法律知识道德简答题

合集下载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历年简答试题及答案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历年简答试题及答案

2010.1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答: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可概述为三个方面:其一,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二,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三,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作贡献。

42.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答:第一,培养强烈的爱国情感,保持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第二,自觉维护全国各民族的团结,促进社会的完全统一;第三,努力学习和工作,以实际行动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

43.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道德产生的条件有哪些?答:(1)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劳动创造了首先产生的主客观条件。

(2)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首先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

(3)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正是有了自觉的常识,人才会有意识地建立关系并改变调整关系,才会产生道德。

44.简述法律适用的概念与特征。

答:法律适用是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处理具体案件的活动。

其特征是:(1)法律适用的主体是司法机关;(2)法律适用的是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3)法律适用过程或结果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45.简述行政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答:(1)行政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具体来说,它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以生的各种社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行政的基本原则有:①行政合法性原则;②行政合理性原则;程序正当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联系实际阐述追求理想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答:(1)追求理想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①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正想越高远,实现理想就越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奋斗。

②理想是实现具有曲折性,通向理想的道路是笔直的,而是充满了曲折。

③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理想不是现实状态的简单延伸,而是要对自我的现实作出较大的改变才能实现。

思修与法律基础重点简答题:第五章---第八章

思修与法律基础重点简答题:第五章---第八章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涵养良好品德公民基本道德的(内容)含义?“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

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对公民道德要求的高度概括。

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利于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

公共生活的含义?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

公共生活的特点?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3、活动结果的相关性公共秩序的含义?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公共秩序对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1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2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人们社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3有序的公共生活为人们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4有序的公共生活体现出人们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的提高,是国家现代化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社会公德的含义和特点?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特点:基础性、全民性、相对稳定性。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文明上网。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是什么?)1、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社会道德是维护公共场所正常秩序和安定环境、维护现实社会生活的最低准则,是人们现实社会生活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人人必须自觉遵守。

2、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3、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职业和职业道德的(内容)含义?职业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

劳动是职业的基础,职业是劳动分工后的表达形式。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答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答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答重点(1)1、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答: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体现在:首先,一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不可能只有自我价值而没有社会价值,也不可能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

其次,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也就是说,当人们在追求自我需要满足的时候,如果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这时便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了起来。

2、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有哪些?答: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因此,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增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

3、理想的作用是什么?答:理想的作用有:第一,是人生的指路明灯。

第二,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第三,是人生的力量源泉。

第四,是防腐拒变的思想武器。

4、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是什么?答: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一般可依据三方面标准:一是这种理想是不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合乎历史的发展方向;二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脱离,是不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三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为社会的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不是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5、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答: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其原因是:第一,社会实践是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一标准。

第二,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知识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实践。

第三,社会实践是真理性认识上升社会主义信念的关键环节。

6、简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答: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第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第二,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第三,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第四,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公民道德建设知识问答题(100有答案)

公民道德建设知识问答题(100有答案)

公路段公民道德建设知识学习竞赛活动参考题第一部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一、选择题(共80题)1.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 )建设的高潮。

中国人民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毛泽东)A.文化B.文艺C.文明答案:A2.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这个方向是不可动摇的,要有“富贵不能( ),贫贱不能( ),威武不能( )”的骨气来坚持这个方向。

这样的青年,才是真正的模范青年。

(毛泽东)A.淫、移、屈B.移、屈、淫C.屈、淫、移答案:A3.我们主张家庭( ),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双方互相靠拢,和和气气过光景。

(毛泽东)A.和睦B.富裕C.人丁兴旺答案:A4.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泽东)A.一个有威望的人B.一个有能力的人C.一个有道德的人答案:C5.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完全是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 )、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

(邓小平)A.法律B.制度C.道德答案:C6.中国人民( ),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邓小平)A.有志气B.有骨气C.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答案:C7.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100年。

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 )。

(邓小平)A思想教育 B勤俭节约C艰苦创业答案:C8.人们支持人权,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权。

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

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 ),国家是立不起来的。

(邓小平)A.独立B.特色C.形象答案:C9. 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作用。

答案版2013年01月自学测验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历年真题及答案

答案版2013年01月自学测验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历年真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3706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答案)章节-页更多自考资料请百度搜自考一点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现实生活中,当人遇到特殊困难或重大打击时,如果没有一种力量来支撑,人就会垮下来。

这时起着精神支柱作用,支撑着人的精神和意志,使人在困难和逆境中振作起来,战胜艰难险阻的是(A)1-19A.人的理想信念B.人的主观想象C.人的经济实力D.人的思想感情2.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

其中,认定某种工作为社会所需要、为自己所喜爱,并不断取得成绩,成就一番事业。

这属于(B)1-16A.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C.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D.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3.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C)2-44A.实现共产主义B.脱贫致富奔小康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4.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中,统一性表现在(D)1-34A.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B.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第 1 页C.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D.理想来源于现实,现实中孕育着理想5.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到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从浴血八年的全民族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B)2-40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C.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D.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6.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是(A)2-50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D.人文主义7.培育爱国情感是报效祖国的基础。

道德规范考试简答题与论述题

道德规范考试简答题与论述题

道德规范考试简答题与论述题1、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①爱国守法②明礼诚信③团结友善④敬业奉献⑤勤俭自强2、道德具有哪些功能?答:道德具有认识功能、服务功能、调节功能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答: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4、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①平等原则②自愿原则③公平原则④诚信原则⑤禁止权力滥用原则5、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怎样划分的?依据是什么?答.民法通则以我国公民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为依据,以年龄、智力和精神状态为条件,把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6、什么是正当防卫?它有哪些构成要件?答:正当防卫,是对危害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正在实施侵害的行为采取不超过必要限度的制止性的损害行为。

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有:①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②不法侵害正在进行;③具有防卫意识;④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⑤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伤害。

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法律规定行使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是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侵害而实行防卫。

二是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实行防卫。

三是不需是针对进行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防卫。

四是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7、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答.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了科学阐述。

所谓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在职业活动中,如何做到诚实守信?答:作为一种职业道德规范,诚实守信就是指真实无欺,遵守承诺和契约的品德和行为。

公民道德建设知识问答简答、论述

公民道德建设知识问答简答、论述

四、简答题1、什么是社会公德?社会公德(social ethics; social morals)简称“公德”。

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是生活与社会中的人们为了我们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

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

它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与“私德”相对,这里的“公德”是指与国家、组织、集体、民族、社会等有关的道德;而“私德”则指个人品德、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的道德。

2、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主要内容。

职业道德一方面涉及到每个从业者如何对待职业,如何对待工作,同时也是一个从业人员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的表现;是一个人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发展的成熟阶段,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另一方面,职业道德也是一个职业集体,甚至一个行业全体人员的行为表现,如果每个行业,每个职业集体都具备优良的道德,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肯定会发挥重要作用。

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有哪些特点?第一,《纲要》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第二,《纲要》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第三,《纲要》体现了原则与规范的统一;第四,《纲要》体现了自律与他律的统一;第五,《纲要》体现了任务与方法的统一。

4、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答: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是什么?⑴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⑵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适应;⑶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⑷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 ⑸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⑹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套。

道德和法律知识的考试题目以及答案

道德和法律知识的考试题目以及答案

道德和法律知识的考试题目以及答案道德知识与法律知识,是弘扬和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同时也是人们完善思想道德修养和建设法律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为你整理的道德和法律知识考试试卷,希望对你有用!道德和法律知识考试试卷选择题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年制定的宪法。

A.1949B.1975C.1982D.19542. 中学生某甲,1992年4月5日生。

2006年3月28日,他故意把一同学打成重伤,某甲对于他的这一行为( )。

A.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C.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不负刑事责任3. 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是( )。

A.宪法B.民法C.刑法D.行政法4. 下列有关代理行为的法律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代理人必须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活动B.代理人必须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活动C.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D.代理人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独立作出意思表示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所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爱国主义B.人道主义C.科学主义D.革命英雄主义6. 被告人甲实施盗窃时,因被他人查觉而未得逞,仓皇逃跑。

甲的行为( )。

A.是犯罪预备B.是犯罪未遂C.是犯罪中止D.是犯罪既遂7. 我们应当确立的高尚的人生目的是( )。

A.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B.金钱拜物教的人生目的C.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人生目的D.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的人生目的8. 下列处罚方式中,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的是( )。

A.罚款B.罚金C.拘役D.剥夺政治权利9. 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订相应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应如何为什么服务?
为什么服务不仅仅是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答:每个公民不论职业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的形式做到为什么服务。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敬业开拓、服务上乘,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也是为人民服务。

先公后私,尽职尽责、诚实劳动也是为人民服务;为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利用一技之长,做好工作,手法经营,也是为人民服务。

2、为什么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首先,集体主义原则体现了按劳分配、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要求。

其次,集体主义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精神。

再次,集体主义根植于经济生活的公平要求,它也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形式。

3、培养家庭美德就是培养亲情的过程。

1)亲情的培养,有赖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
2)亲情的凝聚和升华,有赖于家庭文化的培养
3)邻里友情是亲情的延生和扩展,是协调邻里关系的情感基础。

4、培养职业精神,践行职业职业道德
1)首先要端正职业态度——职业态度本质是工作态度
2)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包括维持个人生活、实现个人价值和承担社会义务三个方面
3)还要学习职业道德知识
4)其最终目的,在与提升职业生涯中的人生境界
5、怎样做一个有公德,讲文明,求和谐的公民
1)克服私心,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处理好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关系。

如:在公共场所抽烟、乱扔垃圾、破坏公物等,既是对他人权益、公共利益的漠视与不尊重,也是对自身利益的损害。

2)充满爱心,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爱心是遵守公德的情感起点和根基。

一个人只有充满爱心,才会关心、尊重他人,才会热爱集体,维护公共利益。

3)遵守公德,人人有责——社会公德的整体水平与每个人的行为息息相关,它直接影响着社会公德的状况。

6、加强个人品德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1)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完善自己的人格。

2)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有助于明辨是非善恶荣辱,避免走弯路,入歧途,从而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

3)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有利于树立积极的职业态度,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从而促进职业的成功。

4)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7、道德要求的广泛性要求与先进性要求的关系
广泛性要求是先进性要求的前提和基础,先进性要求是广泛性要求的方向和趋势。

一方面先进性要求日益为人民所接受而成为广泛性道德过程。

另一方面,新的先进性要求不断产生与提出的过程。

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道德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8、简答:为什么名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P20
9、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实意义
a.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b.是凝聚人心的坚强纽带,
c.是全体公民为人处世的精神指南,
d.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10、好逸恶劳表现
1)、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不勤勉
2)、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3)、不尊重劳动人民
4)、劳动观念淡薄
5)、不爱岗敬业,功利心理、自傲心理严重,瞧不起普通劳动者
11、新劳动观的表现
1)、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
2)、尊重和保护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
3)、一切合法收入都应得到保护
4)、形成与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社会观念
5)、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12、核心价值观中“三个倡导”之间的关系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

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特点)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的原则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扎根中华历史文化土壤,传承中国传统价值的精华。

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广泛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符合人类最美好的价值追求.
第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制度层面的价值取向,规定着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第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其精神内核和根本原则。

14、如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
一要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蕴含的价值资源
二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
三要积极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