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章节复习与测试》_88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章节复习与测试》_5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章节复习与测试》_5

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章节复习与测试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能够运用地理数据、图表和地图分析工业的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地理实践力)
(二)举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解释不同地方的人们对工业进行区位选择的依据。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三)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判断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问题关系的初步意识,树立绿色发展、共同发展、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人地协调观)
二、教学重难点
(一)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二)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评价。

三、教学方法
(一)案例分析法;(二)比较法;(三)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用具
(一)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二)地图。

五、教学课型复习课
六、教学用时一课时
十类常见工业区位图表的判读
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析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指导学生研究各类常见工业区位图表,掌握一般规律,提升判读能力。

分析《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测试中的重难点。

一、合作探究选择题练习1-2题,5-6题,22-23题,引导学生归纳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

二、分析非选择题26、27、28题,引导学生掌握区域工业发展的条件分析方法和全面性、主导性、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四项原则。

区位条件全球视野以及合作共赢的理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测试卷 【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测试卷 【解析】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电动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但与传统汽车的加油站相比,目前充电站数量太少。

下面甲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示意图”,乙图为“美国建成和拟建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布图”,回答下列两题。

1.甲图体现了影响充电站(桩)选址的主导因素是()A.技术B.市场C.原料D.动力2.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工业布局规划图”,合理的是()A. AB. BC. CD. D下图是“我国某种工业类型的空间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3.该工业类型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原料B.资金C.资源D.技术4.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鲁尔区落户,其主要原因是()①鲁尔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①鲁尔区公共设施不齐全,劳动力素质较低①鲁尔区用地紧张①鲁尔区环境污染比较严重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下图为“我国某企业集团某产品生产、销售流程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下列对该集团产品生产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产品可能是服装B.该产品的研发主要在墨西哥进行C.该产品主要销往发展中国家D.其生产过程体现了工业分散下图是“某跨国公司工业投资地域变化图”,a、d两国均为发达国家,b、c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

据此完成以下三题。

6.跨国公司投资的地域变化,说明了()A.发展中国家政局不稳,是造成投资变化的主要原因B.劳动力丰富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唯一的区位优势C.跨国公司进行全球化经营使世界经济陷入混乱状态D.不同时期影响同一产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也可能不同7.下列关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20世纪50年代之前,这里是传统工业区;之后发展高技术工业,成了新工业区B. 20世纪50年代之前,这里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C.人们把意大利的尚未工业化地区称为“第三意大利”D.其工业大多以重工业为主8.跨国公司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

人教版本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测试卷详解

人教版本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测试卷详解

人教版本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测试卷详解人教版本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测试卷详解人教版本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测试卷详解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1小题)1.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区位选择时考虑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 . 原材料B . 技术C . 劳动力D . 市场工业生产需要多方面的投入,同一工业区具有大致相同的特征。

读图,回答下列三题。

2.图中阴影区域与中国温州地区工业生产特点相似的是( )A . 分布在小城镇B . 科技水平相当高C . 企业规模大D . 产品更新周期短下图为“棉布和钢材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与其他企业的关联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下列两题。

3.我们知道钢材生产企业与棉布生产企业相比,钢材生产企业所在的地区更容易形成大的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A . 汽车制造企业能够带来更高的利润B . 与汽车制造企业相关联的企业需要在地域上集聚,从而容易形成城市C . 汽车制造工业有较为单一的生产流程,所以容易形成城市D . 人们喜欢在汽车制造企业附近定居而不愿意在棉布生产企业周围定居读“甲、乙两工业区位置图”,回答下列各题。

4.甲、乙两工业区发展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A . 煤炭资源丰富B . 廉价的劳动力资源C . 农产品资源丰富D . 便利的水陆运输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发展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该城市准备规划建设一个高新科技工业园,该工业园应布局在( )A . ①处B . ①处C . ①处D . ①处读“广州工业地域变化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6.关于广州工业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工业区都集中分布在珠江沿岸B . 外地迁入企业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C.外地迁入企业以钢铁及机械制造工业为主D.工业主要从老城区向东部、南部迁移7.下列各厂之间具有工业产品联系的是()A.服装、鞋帽、雨伞、包带B.家具、纺织、食品、印刷C.汽车、水泥、农机、化肥D.纺织、织布、印染、服装工业地域形成有两种情况,按性质分有两种类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卷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加工出口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利用外资、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扩大对外贸易而设立的以制造、加工或装配出口商品为主的区域,其产品全部或大部供出口,落户企业享受快速通关、保税、免税及退税等诸多优惠。

图为全球加工出口区(图中黑点)分布图,完成以下三题。

1.设立开发加工出口区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进口比重B.改善环境质量C.加强资源管理D.增加外汇收入2.下列关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①鲁尔区内水源充沛,铁矿资源十分丰富①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基础①鲁尔区内河航运极为发达,但不能直通海洋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读“某类型企业迁移动因图”,完成以下两题。

3.影响该类型企业迁移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政策和市场B.原料和交通C.劳动力与燃料D.燃料和原料2016年1月上映的《星球大战7》获得北美票房冠军,电影以超卓、逼真的特效给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下图为“电影特效制作流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电影特效产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科技、市场B.廉价劳动力、地价C.科技、交通D.市场、地价读“某类工业收益性空间界限的区位模型图”,回答以下两题。

5.该工业布局的最佳区位是 ()A. aB. cC. dD. f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瓦轴集团)是中国轴承工业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轴承工业的故乡和摇篮。

瓦房店市轴承及相关企业总数超过300家。

除拥有各类规模不等的轴承生产、加工企业200余家外,还包括市区内轴承包装、销售、维修企业100多家。

读图,完成以下三题。

6.该市向郊区扩散的轴承企业(部门),主要是()A.生产企业B.销售企业C.研发中心D.信息中心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

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得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

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章节复习与测试》_133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章节复习与测试》_133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重点与考点1、掌握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理解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2、掌握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二、知识点梳理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选择是重点也是难点。

对污染严重的工业,我们首先要弄清其污染类型,然后根据布局原则进行合理布局(见教材图 4.6)。

需要注意的是:对有大气污染工业进行布局时,当地的盛行风向判断要准确,如伦敦盛行西风(西南风)、北京、孟买季风方向也不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高技术产业、食品工业要求环境质量比较高,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应是优质的环境。

四、典题解析例1.(2006.高考四川卷)右图中M1为能源地,M2为原料地,M3为市场,P1、P2分别为甲、乙两企业所在地。

据此回答(1)—(2)题。

(1) 当企业甲选择在P1时,则该企业可能是A.印刷工业B.电解铝工业C.电子工业D.制糖工业(2) P2是企业乙的运费最低点。

以P2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是企业乙的等运费线,即企业乙从P2点移动而产生的单位产品运费(货币单位:元)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

假设劳动力费用(货币单位:元)从P2点向周围降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在P2点为50元,L1点为42元,L2点为28元,L3点为20元,L4点为15元。

当综合考虑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时,企业乙将从P2点移向A. L1点B. L2点C. L3点D. L4点解析:由图中可知,企业P1距M2原料地很近,说明该企业原料占企业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 、 、 、 、 、 、 、 、 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不同工业主导因素不同) 原料导向型工业—接近 市场导向型工业—接近 动力导向型工业—接近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接近 技术导向型工业—接近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 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 信息的通达性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成本的比例大,制糖业属原料指向型工业由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图中P2所在点运费低,但劳动力费用高,企业成本较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章节复习与测试》_11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章节复习与测试》_110

我们的家园第四章章节复习一、教学目标:1.掌握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2.结合具体情境,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渗透人地关系和谐共生的理念二、教学重难点:1.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2.尺度思想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转换应用三、学习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导入多媒体展示本课学习目标读重点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展示章节总结成果学习的连贯性环节一 1.希沃授课助手,拍照2.点评鼓励3.幻灯片示范衔接过渡观看视频环节二 1.我们来看一则新闻,并找出关键信息2.引导归纳:赤泥库,坝体裂缝,碱液漏出衔接过渡接下来我们从地理的角度来解读一下这一新闻事件环节三 1.谷歌地图,找到研究对象,原则沟赤泥库2.推测:可能造成什么影响3.怎么解决(补充铝生产工艺流程)1.找库2.找坝3.推测问题,思考解决方法合作探究如此问题严重的企业当初怎么会布局在我们回龙?衔接过渡信发铝业对我们当地的影响远不止一座赤泥库,下面我们再来看一段视频。

观看视频:令人绝望的生活环境简答结合所学,说出本地污染严重的原因衔接过渡信发铝业目前的处理结果可能是停产整顿。

请你为本县经济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补充:交口三宝农业发展风电(棋盘山)新能源小结:回龙乡位于交口县东南部,主要工业部门是煤炭工业,铝冶炼等传统工业部门。

目前矛盾突出,我们试图找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兼顾企业效益、环境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发展途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4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章末测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4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章末测试

章末过关检测卷(四)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3分。

以下各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代号选出,填在题后括号里)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葡萄酒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酿造而成.近年来,我国葡萄酒产量及消费量快速增长。

1.据图文材料分析,影响葡萄酒产业布局最主要的一组区位因素是(B)A.原料、劳动力B。

原料、市场C.技术、市场 D。

交通、能源解析:原料、市场是影响葡萄酒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2。

对图中葡萄酒产业特点的描述,符合图文信息的是(D)A。

以工业为基础,产业部门单一B.地域文化决定了葡萄酒的产量C.工业产品间都有“上下游"联系D。

产业结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念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以葡萄酒生产为中心,可以带动当地农业、服务业发展,促进生产结构多样化;工业产品中油类、药类等之间没有“上下游”联系。

由于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都得到了有效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读“某类型企业迁移动因图”,回答3~5题。

3.影响该企业类型的主要区位因素是(D)A.政策和动力 B。

原料和市场C。

交通和劳动力 D.燃料和原料解析:从图中信息可以得出原料和燃料对该企业的影响程度最大,因此影响该企业类型的主要区位因素为燃料和原料。

4.该企业类型可能是(A)A.建筑材料业 B。

啤酒工业C.电器装配工业D.服装加工业解析:用排除法。

啤酒工业属于市场指向型;电器装配工业属于劳动力指向型;服装加工业属于劳动力指向型.5。

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考虑,该企业类型可以开发的原料资源是(C)A。

生活污水B。

工业废水C。

煤矸石和煤渣D。

化工企业排放的废气解析:煤矸石和煤渣可以作为建筑材料业的原料。

读阳逻(湖北武汉)循环工业体系示意图,回答6~8题。

6.该循环工业体系的核心企业最有可能为(D)A.制衣厂B.饮料厂C。

箱包厂 D。

发电厂解析:从核心工业向周边企业提供的热、电分析,核心工业应该是电厂。

7。

在该循环工业体系中,各类工业布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A.共用基础设施B.环境因素C.工业联系 D。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四章 工业的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单元测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四章 工业的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单元测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工业的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上海华谊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商之一,2008年以来在安徽无为县经济开发区的煤化工、氟化工和汽车轮胎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实现了“编队出海”的目标。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华谊集团“编队出海”主要是为()A. 减轻环境污染B. 增加就业机会C. 发挥集约效应D. 调整产业结构(2)除政策因素外,华谊“编队”布局在该县经济开发区主要是由于()A. 劳动力丰富廉价B. 水陆交通便利C. 可用土地面积大,地租低D. 与上海地缘相近2.近年来,随着海洋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国际游艇制造业发展步伐加快,游艇业面临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福建省福州、厦门等地游艇制造业得到了显著发展。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福建省游艇制造业具有的竞争优势是()A. 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运输成本低B. 国内消费能力强,游艇市场需求量大C. 造船技术先进,游艇品质好D. 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低廉(2)下列地区中不属于福建省游艇出口主要对象的是()A. 非洲B. 东南亚C. 大洋洲D. 北美洲3.如下图所示表示某大型企业所属分厂在各地的分布,据图回答题。

该企业最有可能是()A. 啤酒厂B. 制糖厂C. 冶金厂D. 高级时装厂4. 20世纪初期,美国东北部传统工业城市底特律成为世界上汽车产业最集中的地区,20世纪50年代是底特律工业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转折点,90年代成为“问题城市”、危机泛滥,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底特律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是()A. 环境污染严重B. 交通十分拥堵C. 空间优势削弱D. 产业结构单一(2)下列产业与汽车产业有“投入—产出”联系的是()A. 纺织工业B. 钢铁工业C. 化学工业D. 食品工业5.关于工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随着交通运输的日益紧张,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B. 高技术产品企业由于技术含量高,对环境的适应性越来越强C. 信息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D. 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6.许多海外华侨乐意回自己家乡投资建厂,最主要的原因是()A. 乡土情感B. 气候宜人C. 交通发达D. 资源丰富7.河北曲阳县是中国著名的雕刻之乡,曲阳石雕以汉白玉为主要原料,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海外,随着当地汉白玉的减少,近年来,曲阳大量从外地采购石料,同样是雕刻之乡,福建惠安的雕刻企业数量是曲阳的一半,从业人数与曲阳相当,年产值却是曲阳的三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工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
社会经济:
劳动力数量、原料、能源因素对工业的影响在减弱;
市场、劳动力素质、信息通讯的影响在加强;
交通一直都是对工业布局有很大的吸引力。

考虑经济效益: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考虑环境效益:
污染大气的工业:设置在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或与主导风向
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区。

污染水源的工业:设置在河流下游;
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远离农田和居民。

从经济效益考虑不同类型工业的区位选择:
三: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分散新兴工业区的分散——跨国公司:工业原料(或零部件)及产品的运输量小,甚至可以空运;
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

传统工业区的分散: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态,环境污染严重。

工业联系:生产联系、空间联系。

工业地域工业区
工业城市
自发形成的,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
规划建设的,共同利用基础设施、信息和廉价劳动力。

工业集聚传统工业区的集
聚:
新兴工业区的集
聚:
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产品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取得规模效益。

我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利用,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导致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