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出血的治疗与抢救(陈叙)
产后出血抢救流程

产后出血抢救流程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大量阴道出血,是产后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危及产妇生命。
因此,对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非常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产后出血抢救的流程。
1. 快速评估,当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症状时,医护人员首先需要快速评估产妇的病情,包括出血量、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以确定出血的严重程度。
2. 紧急处理,在评估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包括停止出血源、维持循环、输血等措施。
停止出血源的方法包括子宫按摩、宫颈夹紧、宫颈缝合等,以尽快止血。
3. 输血输液,对于产后出血严重的产妇,需要及时输血输液,以维持血容量和循环稳定。
输血输液的种类和数量应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确保及时有效地补充失血量。
4. 监测观察,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持续监测观察,包括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5. 手术处理,对于无法通过药物和其他措施控制的产后出血,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处理,包括子宫动脉 ligation、子宫切除术等,以彻底止血。
6. 术后护理,产后出血抢救结束后,产妇需要进行术后护理,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避免感染等,以确保产妇的康复和健康。
总之,对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判断能力,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产妇的病情,最大限度地保护产妇的生命安全。
同时,产妇本人及其家属也应了解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及时寻求医疗帮助,以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大家对产后出血抢救流程的了解,提高对产后出血的处理能力,保障产妇的健康和安全。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引言概述: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如果不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可能会危及产妇的生命。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分析产后出血的应急抢救预案。
正文内容:1. 早期识别和评估1.1 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以及出血量的评估。
1.2 了解产妇的病史和分娩情况:包括是否有高危因素、是否有产前出血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1.3 进行血液检测:包括血红蛋白、凝血功能等指标,以评估产妇的血液情况。
2. 快速止血措施2.1 使用药物:包括输注盐水、输注红细胞悬液、输注凝血因子等药物,以快速止血。
2.2 进行手术治疗:如子宫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等,以控制出血源。
2.3 使用压迫止血法:如通过按压子宫、按压出血点等方式,以迅速止血。
3. 保持血容量稳定3.1 输注液体:根据产妇的情况,适当输注盐水、胶体溶液等,以维持血容量稳定。
3.2 保持体位:将产妇保持在左侧卧位,有助于减少子宫压迫大血管的情况,减少出血量。
3.3 维持体温:保持产妇的体温稳定,避免出现低体温引起的凝血功能异常。
4. 迅速转运到医院4.1 通知急救车:及时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医院有产后出血的病例需要转运。
4.2 保持产妇的稳定:在转运过程中,保持产妇的体位稳定,避免剧烈晃动,以减少出血量。
4.3 提供必要的救治措施:在转运过程中,根据产妇的情况,进行必要的止血和输液处理。
5. 后续护理和复查5.1 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以及观察出血量的情况。
5.2 进行血液检测:包括血红蛋白、凝血功能等指标,以评估产妇的血液情况。
5.3 提供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帮助产妇恢复身体和心理健康,提供相关的康复指导。
总结:产后出血是一种危及产妇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抢救预案至关重要。
早期识别和评估、快速止血措施、保持血容量稳定、迅速转运到医院以及后续护理和复查是有效的应急抢救预案的关键步骤。
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

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或者产后24小时到6周内出血量超过1000毫升。
产后出血是产科急重症之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对产后出血的抢救工作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
1. 快速评估和诊断。
当发现产妇出现产后出血时,首先要进行快速评估和诊断。
评估产妇的血压、心率、呼吸、意识状态等生命体征,观察出血量和出血速度,了解产妇的产程和分娩方式,进行初步判断出血原因和程度。
2. 及时采取止血措施。
一旦确认产妇存在产后出血,要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首先是通过压迫、按摩子宫、给予子宫收缩药物等方法尽快止血。
同时,要及时留置导尿管,保持膀胱充盈,以减少子宫后位压迫,促进子宫收缩。
3. 补充液体和输血。
在进行止血措施的同时,要及时补充液体和输血,维持产妇的血容量和循环稳定。
根据产妇的情况,适当选择晶体液、胶体液和血浆等进行补液,及时输注红细胞、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等血制品。
4. 紧急手术处理。
如果经过上述措施后产妇仍未止血,或者出血速度过快,危及生命,就需要立即进行紧急手术处理。
常见的手术包括子宫切除术、子宫动脉 ligation 术、子宫动脉栓塞术等,以彻底止血。
5. 监测和观察。
在抢救过程中,要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观察产妇的意识状态、尿量、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判断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6. 术后护理和康复。
抢救工作结束后,要对产妇进行全面的术后护理和康复工作。
包括密切观察产妇的情况,预防感染和出血复发,及时处理并发症,促进产妇身心康复。
以上就是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希望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在抢救产后出血的过程中,要做到快速评估、及时止血、合理输液、紧急手术和全面护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妇的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
《产科出血问题》

前置胎盘
1剖宫产史、子宫器械操作史、多胎、妊娠高龄 多产 吸烟
2 孕晚期的发生率为1/200次妊娠 3 第16~20周超声检查
有50%可见有低置胎盘状态。 90%的30周后超声检查正常。 对高危人群超声检查应重点关注!
尤其是在剖宫连( placenta accreta) 植入( placenta increta ) 穿透( placenta percreta )
产科出血 孕产妇死亡第一位原因
一、病种
孕早期
-------异位妊娠 9-13%
孕晚期、产时 ------- 产前出血
产后
------- 产后出血80%
二、死因
出血 ----->失血性休克
三、问题
早期识别
有效止血
容量的及时补充(精品液ppt体、成分血)
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
• 既往异位妊娠史 • 输卵管手术史(结扎、复通术) • 卵管炎症的病史 • 仅用孕激素避孕 • 宫内避孕器避孕 • 宫内接触乙烯雌酚史
或阴道分娩 (监测并发症:凝血、尿量在30ml/hr以上,
子宫胎盘卒中,红细胞压积 HCT>30%) • 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
精品ppt
胎盘早剥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
• 1/3 发生在III度胎盘早剥中 如果胎儿存活,通常不常见
• 病因:消耗性、DIC • 补充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FFP) • 如果严重,可以补充因子VII或冷沉淀物 • 根据血源情况,决定转院时机 • 评估孕妇血液动力学状态和凝血状态 • 最好阴道分娩,除非有严重的阴道出血
1 期待目的:延长孕龄,增加成活能力; 监测:子宫的敏感性,出血量
2 期待的地点: 有血源,有时刻手术的条件。 分娩计划的准备 (分娩方式,术中止血方法等)。 手术时机的安排: 综合孕周、症状、 新生儿学科水平、血源、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急救探究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急救探究作者:陈翠翠等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5年第08期【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总结产科出血性休克的急救经验。
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诊的46例出血性休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病案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急救体会。
结果:本组研究的46例产科出血性休克产妇中,共有产前出血者25例,产后出血者16例,流产6例,死亡1例。
经治疗,41例产妇保留子宫,4例产妇子宫完全切除,1例产妇急救期间出现继发性多功能脏器生命体征消失。
结论:产科出血性休克发生率高,准确诊断与及时救治是控制死亡率的关键。
鉴于此,医护人员务必加强对产妇的临床管理,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以便能及时察觉出血性休克征兆,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为母婴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产科;出血性休克;临床抢救措施出血性休克为产科死亡率高的疾病之一,其发生会对母婴安危构成严重威胁[1]。
据临床统计,造成产妇出血性休克的原因主要包括:凝血功能障碍、异位妊娠、产道撕裂等[2]。
基于出血性休克起病突然,进展迅速,故需准确把握抢救时机,使产妇脱离生命危险[3]。
本文以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诊的46例出血性休克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产科出血性休克的急救经验,为进一步降低产科出血休克的死亡率略尽绵力。
详情汇报如下。
前言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诊的46例出血性休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病案资料行回顾性分析。
46例产妇年龄在22~38岁之间,平均年龄(30.0±5.2)岁;经产妇31例,初产妇15例;41例为自然分娩,5例行剖宫产;出血量500~2000ml,平均出血量(1250.0±750.0)ml。
全体产妇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模糊、四肢温度下降、脉搏异常等。
1.2方法医护人员一旦发现产妇出现失血性休克症状,应立刻通知主治医生进行救治。
产科出血的处理-经验与教训

产科出血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有效的处理对于保障母婴 安全至关重要。
出血对母婴的影响
对母亲的影响
大量出血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 贫血、感染等并发症,严重时甚 至危及生命。
对胎儿的影响
出血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生 长受限、低出生体重等,增加围 产儿死亡率。
Part
02
产科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加强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 使其充分认识到产科出血等紧 急情况的危险性和处理难度。
开展风险评估和预测的相关培 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潜在风险 的识别和预警能力。
鼓励医护人员在实践中积累经 验,通过案例分析和反思,提 高对风险的应对能力和决策水 平。
Part
06
案例分析:成功与失败的产科 出血处理案例对比
原因分析
胎盘因素
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植入 等。
凝血功能障碍
原发或继发性的凝血功能障碍, 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 障碍性贫血等。
子宫收缩乏力
由于产程延长、子宫过度膨胀、 子宫肌水肿及缺血等致子宫收缩 乏力。
软产道裂伤
急产、手术产如产钳、臀牵引时 操作不当,或胎儿过大、软产道 组织弹性差,均可使软产道受到 损伤。
处理方法
保守治疗
对于出血量少、无休克、宫口已 开全者,可予催产素静滴,同时 清除阴道内积血块,用无菌纱球
填塞阴道。
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出血量大危及 产妇生命时,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 选择性动脉造影和栓塞术已被广泛 应用于产后出血的治疗。
紧急处理流程快速评估 Nhomakorabea03成功处理产科出血的经验分享
早期识别和评估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的情况,是妇产科急危重症之一。
及时的应急抢救对于保护产妇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的标准格式,包括概述、抢救流程、抢救措施和注意事项。
一、概述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是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产后出血的应急抢救能力,确保产妇在发生产后出血时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
该预案适合于各级医疗机构的产科,旨在规范抢救流程和操作规范,减少产后出血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二、抢救流程1. 警觉和发现:产妇浮现产后出血的早期症状,如阴道出血量增多、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医务人员应及时警觉,并迅速发现产后出血的迹象。
2. 呼叫支援:医务人员应即将呼叫产科抢救团队,并通知相关科室(如输血科、手术室等)提前准备。
3. 稳定生命体征:在等待支援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应竭力稳定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功能、控制出血等。
4. 快速评估:抢救团队到达后,医务人员应快速评估产妇的病情,包括出血量、血压、心率、意识状态等,并记录相关数据。
5. 确定出血原因:通过检查和评估,确定产妇的出血原因,如子宫收缩不良、子宫破裂、子宫内膜剥脱等。
6. 采取相应措施:根据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抢救,如赋予子宫收缩药物、进行手术缝合等。
7. 监测和观察:在抢救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8. 输血和血制品应用:根据产妇的出血情况,及时输血和应用血制品,维持产妇的血容量和血红蛋白水平。
9. 完善记录和汇报:抢救结束后,医务人员应完善相关记录,包括抢救过程、治疗措施、用药情况等,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三、抢救措施1. 赋予氧气:产妇出血时,可以赋予氧气吸入,提高氧合能力,维持组织的氧供需平衡。
2. 维持静脉通畅:建立静脉通道,赋予输液和输血,维持产妇的血容量和循环功能。
3. 赋予子宫收缩药物:根据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赋予子宫收缩药物,促进子宫收缩,控制出血。
产妇产后出血的应急处置方案

产妇产后出血的应急处置方案产妇产后出血的应急处置方案如下:一、一级预案(出血量初步增加时)1.初步评估与准备:o观察产妇情况,一旦识别到产后出血,立即按压宫底并准备抢救车。
o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及时输液或输血。
2.监测与记录:o监测出血量和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等。
o留置尿管并记录尿量,注意保暖并按揉子宫,以帮助止血。
3.实验室检查和通知:o通知血库和检验科做好准备,交叉配血,以备输血需要。
o进行基础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并动态监测。
4.沟通与安慰:o积极与家属及产妇沟通,解释情况并提供心理支持。
二、二级预案(出血超过500ml且未完全控制时)1.增强监测与护理:o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包括休克指数、血氧饱和度等。
o保暖、心理护理,并监测产妇精神状态和皮温。
2.寻找原因并处理:o积极寻找出血的具体原因,如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等,并对症处理。
3.补充血容量:o及时补充血容量,首选晶体液如平衡液或生理盐水。
4.家属沟通:o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确保签字同意治疗方案。
三、三级预案(出血量超过1500ml且未得到控制时)1.全面监测:o密切监测产妇的呼吸、心电、中心静脉压等。
o定期复查凝血功能等化验指标。
2.抗休克治疗:o实施抗休克治疗,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3.针对病因治疗:o根据出血原因,继续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手术止血等。
在整个应急处置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保持冷静,迅速且准确地执行每一项措施,以确保产妇的安全。
同时,与家属的沟通也至关重要,以便及时告知病情并获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的部位 血管平滑肌 胃肠道平滑肌 支气管平滑肌 瞳孔括约肌
下丘脑温度调节改变 发热(1/8,+1.1°C)、脸部潮红
不良反应处理
产后出血剂量下,不良反应一般在24小时内消 失,无需处理 体温升高:无需处理,应与子宫内膜炎区别 血压升高:无需处理,24小时恢复正常
产后出血的外科治疗
循证医学的证据显示:主动的子宫切除和被动 的子宫切除有着很大的区别
产后出血的治疗
子宫血管结扎对控制PPH有效。(Ⅱ) 髂内动脉结扎已经应用于PPH的处理,但其有效性尚 没有被证实。它需要更多的手术技巧,若髂内静脉受 损,则病情会恶化。(Ⅱ)
宫缩剂
卡孕栓:1mg、含服或塞肛、阴道,10分钟起作用, 持续2-3小时
√子宫体和子宫下段均收缩 √因其给药方式,胃肠道反应较重
® 欣母沛
HemabateTM
通用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别名:甲基前列素 15-甲基PGF2
宫缩剂
欣母沛:
√国外从上世纪80年代用于临床,大量研究证明了 其有效性(87.8%)和安全性 √无效时,通常是存在其他原因如凝血功能障碍、 绒毛膜羊膜炎、胎盘残留和产道损伤等 √临床经验表明:用药要早效果才好,Mercier等建 议应用缩宫素15-30分钟无效后立即使用 √我们建议在高危病人(前置胎盘、多胎妊娠、羊 水过多等)可直接作为预防性应用
√不仅能够减少在操作过程中的失血 √也可防止单纯牵拉缝线压迫子宫所造成的子宫 表面切割和拉断缝线 √同时也可防止侧向滑脱的发生
盆腔血流阻断
包括:子宫动脉、卵巢动脉、髂内动脉结扎 逐步血管阻断法: 单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 行支结扎→低位子宫血管结扎→单侧卵巢血管 结扎→双侧卵巢血管结扎 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胎盘因素所致出血 胎盘娩出后间歇性出血,血色暗红伴有凝血块 软产道损伤 胎儿娩出后即刻出血,色鲜红,持续性.出血量与损伤程度 和部位有关. 凝血机制障碍所致出血 除阴道出血外,身体其它部位(皮肤、黏膜等)也有出血, 且血液不凝.
正确掌握各种止血措施
各种宫缩剂的应用时间间隔及量 按摩子宫 局部缝扎 子宫动脉结扎 宫腔填纱 背带缝合 动脉栓塞
产后出血的一般治疗
积极寻找原因,向有经验的助产士产科医生麻醉医生求助, 通知血库,检验科做好抢救准备。 体位 头、脚各抬高30,或平卧位。 呼吸管理,保持气道通畅,给氧 。 轻者:40-60%氧,6-8L/min 重者:100%氧,5-10L/min 建立静脉双通道或三通道。 配血。 出血量及生命体征监测,安放导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 基础实验室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
按摩子宫
产后出血的药物治疗
催产素--没有绝对的禁忌症,大剂量使用可能引起高 血压、水钠潴留、心血管副作用,24小时总量60单位, 麦角新碱 前列腺素类药物 前列腺素E2(PGE2)20mg直肠给药,冻存。 15-甲基前列腺素F2(欣母沛)难治性产后出血, 报道认为88%有效,配合催产素有效率达95%。 米索前列醇,仅有一项简短报道认为治疗产后出 血有效
美国1999年报道产科出血是与妊娠有关的死 亡首位原因。 WHO1990年估计全球孕产妇死亡总数中25%由 于严重出血。
2002年全国检测结果
产科出血占主要原因 产科出血49.0% (产前出血11.9%,产后出血88.1%) 农村孕产妇死亡前三位为产科出血 妊娠高血压疾病 羊水栓塞 城市孕产妇死亡前三位为产科出血 羊水栓塞 妊娠高血压疾病 前三位孕产妇死亡原因占全部孕妇死亡的70%
243±74.5
302.4±86.8
产钳分娩组
434.6±175.8
469.04±146.5
533.3±180
剖宫产组
629±215.2
649±217.3
733.7±252.5
不同国家,不同分娩方式出血不同。
阴道分娩平均500 ㏄ 剖宫产1000 ㏄ 剖宫产+子宫切除1500 ㏄ 急症子宫切除3500 ㏄
子宫动脉结扎术
结扎应在剖宫产切口下方1cm处,进针和出针尽可能避开 血管防止造成阔韧带血肿;缝合时以无创伤缝合线或肠线 经子宫动脉内1cm处进针,要求穿过肌层但不透过内膜
子宫切除术
文献报道,发生率为3-13/10,000,与阴道分 娩相比,剖宫产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仍是不可缺少的挽救生命的治疗措施之一 保守治疗无效的危急情况下,果断行子宫切除 术 根据所在医院条件、抓住抢救时机
嗜睡昏 迷
出血速度是反映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 重症包括 失血速度>150 ml/min 3小时内出血>全身血容量的50% 24小时出血超过全身血容量
正常足月单胎妊娠自然分娩与剖宫产 产后出血量测量(1985年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
产时(ml)
阴道自然分娩 组
产后2h(ml)
总出血量(ml)
209±74.9
训练有素的抢救队伍: ——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高效、经验、 多学科的抢救团队
有组织、有分工、有行动 产科、麻醉、ICU、护理、检验、药学 抢救中—行动、评价、决策不断循环
寻求帮助非常必要!
产后出血量评估
称重法或容积法 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和精神状态 休克指数 血红蛋白测定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
子宫切除术
提倡次全子宫切除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 量。前置胎盘时应行全子宫切除术 操作注意事项: √以最快的速度“钳夹、切断、下移”直至钳夹 至子宫动脉水平以下,然后缝合打结 √为避免损伤输尿管,钳夹子宫动脉时应紧贴子 宫,连续地少量钳夹组织
总结
治疗方法选择原则:先简单、后复杂;先无创, 后有创;尽量保留生育能力 一旦保守治疗方法失败,果断手术,及时切除 子宫
用法用量
起始剂量:250g (1ml)欣母沛无菌溶液 用药间隔:某些选择性病例,间隔15到90分钟多 次注射 注射次数和间隔时间,由专职医师根据病情决定 总剂量不得超过2mg(8支)
注射部位
自然分娩者
宫体注射:脐下2-3横指腹壁处常规消毒后 针刺达宫体,回抽无回血后,直接注入子宫 肌层。 宫颈注射:阴道窥器暴露后,在宫颈2点和 11点处回抽无回血后,分别注入1/2药液 臀部深部肌肉注射
出血尽可能称重 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 0.5 正常 0.5-1.0 失血<20% 500-1000ml =1 失血20-30% 1000-1500ml 1-1.5 失血30-50% 1500-2500ml ≥2 失血≥40-50% >2500ml 血色素:下降1gHb,失血量约400-500ml 红细胞数目:RBC下降100万,Hb至少下>3g
全国孕产妇死亡率
全国孕产妇死亡率由1990年88.9/10万下降到2004年43.2万/10万
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监测(1/10万)
(2006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
产后出血高危评估
0 分娩、流产史 无 <90th 百 分 位 数 (≤35cm) 无 无 无 ≥80×109 正常 顺产 轻 <80×109 ≥ 50×109 中 <50×109 ≥ 20×109 轻 中 1 1次 2 2次 3 3次 <90th百分位数 ( >35cm) 重 有 重 <20×109
产后出血的处理
产后出血>500ml
活跃出血 血压下降 脉搏升高 复苏 2条静脉通路 面罩吸氧 监测BP、P、尿量 团队合作
开始治疗 寻找原因--4T
失血>1000~1500ml 大量出血 输血:红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 用血管收缩剂支持血压 ICU-麻醉、血液、手术 子宫填塞/压迫步骤 血管栓塞/结扎/压迫缝合 子宫切除
产后出血的治疗与抢救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 陈 叙 2011.9.23.
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500ml或 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400 ml。 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致的孕产妇死亡 是可避免死亡或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 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处理。
目前我国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 占孕产妇死亡的49.9% ,产后出血占产科出 血的87.8%。
宫腔纱条填塞
B-Lynch缝合
预试验 试用两手加压 将子宫前屈
估计B-Lynch缝合 潜在的成功机会
√适用于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异常性
产后出血,普通宫缩剂无法奏效而有可能切除 子宫的病例 √应用B-Lynch术不能替代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的 一系列治疗
B-Lynch缝合
缝合过程中始终由助手维持双手压迫子宫
生命体征与出血量
血容 量% <20 脉搏 呼吸 收缩压 脉压差 毛细血 管充盈 正常 尿量 中枢神 经症状 正常
正常
14-20
正常
正常
正常
20-30 >100 >20-30 30-40 >120 >30-40
>40 >140 >40
稍下降 下降
显著下 降
偏低 低
低
延迟 延迟
缺失
减少 少尿
无尿
不安 烦躁
我国统计:阴道分娩398±238㏄,36% 的正常阴道 分娩≥400 ㏄ 。剖宫产分娩平均:475±263㏄。 临床医师应该评估每一名患者产后出血的危险,并 给予适当的处理。(Ⅲ)
产后出血的预防
加强产前保健---治疗基础疾病,识别高危因 素,有条件的转诊。 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1、胎儿娩出后预防性使用宫缩剂(缩宫素 10u肌注或5u稀释后静脉滴注,或10u+5%葡萄 糖500ml滴速100-150ml/h)。 2、胎儿娩出后(45-90秒)及时钳夹切断脐 带,有控的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 3、胎盘娩出后按摩子宫,排空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