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照教材:无线电发射和接受原理

合集下载

无线电发射与接收原理

无线电发射与接收原理

无线电发射与接收原理无线电发射与接收原理是基于电磁波理论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和原理:一、无线电发射原理:1.信号调制:首先,需要传输的信息(如声音、图像等)通过调制器转换为电信号。

根据不同的通信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比如AM(幅度调制)、FM(频率调制)、PM(相位调制)等。

2.高频振荡:将调制后的信息信号加载到一个高频载波上,这个过程通常由高频振荡器完成,产生特定频率的无线电信号。

3.功率放大:为了使信号能传播更远的距离,需经过功率放大器对带有信息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

4.天线发射:最后,经放大的无线电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

天线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量,并按照一定的方向和模式在空间中传播。

二、无线电接收原理:1.天线接收:远处发射台发出的电磁波经过空间传播后,被接收端的天线捕获并将其还原为相应的电信号。

天线依据其设计和构造特性,选择性地接收某一频段的电磁波。

2.选频放大:接收到的信号往往非常微弱且包含各种干扰,因此要通过前端的射频放大器(RF Amp)和滤波器(Filter)进行初步放大和选择性接收,只允许所需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通过。

3.解调:从放大后的高频信号中提取出原始的信息信号。

解调器执行与发射端相反的过程,例如对于AM信号,使用检波器恢复音频信号;对于FM信号,则采用鉴频器来恢复原来的音频。

4.后续处理:解调出来的信号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放大或净化,然后送到音频输出设备,如扬声器或显示器,从而重现原来的声音或视频信息。

总结来说,无线电发射就是将低频信息信号装载到高频载波上并通过天线发射出去,而接收则是利用天线捕捉到这些电磁波,经过一系列的信号处理还原出原始的信息内容。

无线电发射、接收原理(讲稿)

无线电发射、接收原理(讲稿)

• 产生高频振荡电流的电路叫作高频振荡电 路,它一般是由一个线圈(用字母 L 表示) 和电容(用字母 C 表示)构成的回路组成, 所以叫 LC 振荡电路,如图 所示:
• 在电路( a )中,电容 C 经由一个开关 K 和电池组并 联,电池组向 C充电。当 C 充满电荷时,两极板间的电 场最强,其两端的电 压也最大(等于电池组的电压)。 这时开关没有把线圈接入, LC回路呈开路状态,电路中 的能量全部是电能。
9、怎样的振荡电路才能有效向外辐射电磁波呢?
• 为了有效地发送电磁波, 就要使振荡电路 中的电场和磁场尽可能地分布到周围空间, 这 就必须对闭合振荡电路加以变化。把电 容器的极板尺寸加大,并 把极板间的距离 也相应变化和增大,就会使电容器内部电 场向 外辐射增多。如果继续变化,直 至把 两个极板变成两条导线,一 条伸入高空成 为天线,另一条埋 入地下成为地线,就变 成了如图所示的开放式振荡电路。
从技术上: 模拟式→→数字式(数字
调频收音机)
发展历程
矿石收 音机
集成电
路收音 机
DPS收 音机
电子管 收音机
晶体管 收音机
未来收 音机
矿石收音机
我们习惯把那些不使用电源,电路里只有一个半 导体元件的收音机统称为“矿石收音机”。矿石收音 机是指用天线、地线以及基本调谐回路和矿石(方 铅矿)做检波器而组成的没有放大电路的无源收音 机,他是最简单的无线电接收装置,主要用于中波 公众无线电广播的接收。1910年,美国科学家邓 伍迪和皮卡尔德用矿石来做检波器,故由此而得名。 由于矿石收音机无需电源,结构简单,深受无线电 爱好者的青睐,至今仍有不少爱好者喜欢自己DIY 和研究。但它只能供一人收听,而且接收性能也比 较差,当时客观上也制约了无线电广播的普及和发 展。

无线电发射接收原理

无线电发射接收原理

无线电发射接收原理
无线电通信是利用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技术。

其发射接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 调制:发射端先将要传输的信号进行调制,将其转换为适合在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信号。

常用的调制方式有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两种。

模拟调制将模拟信号通过调幅、调频或调相等方式编码到载波信号中,而数字调制则是将数字信号转化为离散的二进制码,通过改变载波的部分特性来传输信息。

2. 放大:调制后的信号被放大器放大,以增加信号强度,使其能够在空间中传播。

3. 发射:信号经过放大后,通过天线传输到空中。

天线作为信号的发射器,将电磁波信号转换为空间中的电磁场,并将其辐射出去。

4. 接收:接收端的天线接收到发射端发送的电磁波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5. 解调:接收端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恢复成原始的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解调的方式与调制相对应,通过提取信号中的调制信息进行还原。

通过以上步骤,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实现了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无线电通信技术在广播、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和传播》 讲义

《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和传播》 讲义

《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和传播》讲义一、无线电波的概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线电波无处不在。

从手机通信到广播电视,从卫星导航到无线网络,无线电波在信息传递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那么,什么是无线电波呢?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波,它的频率范围非常广泛,通常被分为不同的频段。

这些频段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无线电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其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约为 3×10^8 米每秒。

二、无线电波的发射要实现无线电通信,首先需要将信息加载到无线电波上并发射出去。

这就涉及到无线电波的发射过程。

1、振荡器振荡器是产生高频振荡电流的设备。

它就像是一个源头,为后续的发射提供了基础的高频信号。

2、调制有了高频振荡电流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将需要传递的信息(比如声音、图像等)加载到这个高频电流上,这个过程叫做调制。

调制分为调幅和调频两种方式。

调幅(AM)是使高频振荡电流的振幅随着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在广播中,声音信号的强弱会改变高频电流的振幅。

调频(FM)则是让高频振荡电流的频率随着信号变化。

在调频广播中,声音的变化会导致高频电流的频率发生改变。

3、天线经过调制后的高频电流需要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天线的形状和尺寸会影响发射的效果。

一般来说,天线的长度与所发射无线电波的波长有一定的关系。

三、无线电波的传播无线电波发射出去后,就会在空间中传播。

其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地波传播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无线电波称为地波。

地波传播比较稳定,适用于中波和长波的传播。

但地波的传播距离有限,而且容易受到地面障碍物和地面电气特性的影响。

2、天波传播被发射到空中的无线电波,在经过电离层的反射后回到地面,这种传播方式称为天波传播。

天波传播适用于短波通信,可以实现远距离的传播。

但电离层的状态会随着时间和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这会影响天波传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空间波传播直接从发射天线传播到接收天线的无线电波称为空间波。

空间波主要适用于超短波和微波的传播,常用于卫星通信、雷达和无线电视等。

执照教材无线电发射和接受原理.

执照教材无线电发射和接受原理.
¾ 按功用则可分为飞行仪表、发动机仪表和其他设备仪表。 飞行仪表又可分为大气数据系统、仪表姿态系统仪表、航 向系统仪表和指引系统仪表等。
27
1、测量仪表
①飞行仪表用于测量飞机的各种运动参数。 大气数据系统仪表有高度表、升降速度表、指示空速表、
马赫数表(或称M数表)、大气静温温度表和空气总温温度表等 姿态系统仪表有地平仪、转弯仪和测滑仪等 航向系统仪表有磁罗盘、陀螺罗盘和陀螺磁罗盘等 指引系统仪表有姿态指引仪、水平指引仪和一些重要数据
¾ 航空仪表在仪表板上的排列也有一些原则。
30
三、传感器用敏感元件的分类与基本原理
¾ 传感器是能把被测物理量或化学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 系的电量输出的装置。
¾ 在航空电子系统中,利用传感器测量出飞机的飞行参数、姿 态、发动机工作状态参数以及其它所需的物理量。
¾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和其它辅助件组成,有时 也将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辅助电源做为传感器的组成部 分。
6
二、调幅信号的解调
¾ 输入是调幅波,则输出即是原调制信号。
检波器的输入和输出波形 7
三、调频信号的解调
¾ 在无线电接收机中,是利用鉴频器来实现对调频信号的解 调的。
8
1.9.3 无线电发射机
一、无线电发射机的功用
¾ 无线电发射机的功用是产生所需的无线电发射信号。
二、调幅发射机的基本结构
¾ 在无线电调幅发射机中,可分为低电平调幅和高电平调幅 电路。
指引 ②发动机仪表是指发动机工作系统中的各种参数测量仪表。转速
表(螺旋桨转速表,或低压涡轮和高压涡轮转速表)、进气压 力表和气缸头温度表(两表用于活塞式发动机)、扭矩表和排 气温度表、压力比表(或推力表)和喷气温度表(两表用于涡 轮喷气或涡轮风扇发动机)、燃油压力表、滑油压力表、滑油 温度表、燃油油量表(指汽油油量表或煤油油量表)、燃油流 量表、滑油油量表、发动机振动指示器、油门指位表和散热器 风门指位表等

无线电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PPT课件 教科版

无线电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PPT课件 教科版

声音信号的传送
话筒前的人
返回
信号发射机房
振荡器
返回
电视信号发射上的 信号发射天线
无线电信号发射塔
返回
彩塔接收天线
电报大楼上的接收天线
返回
收音机内的 接收装置就 是一个简单 的调谐电路
小结 问题1 问题2 发射电磁波为什么要用开放电路? 电磁波的调制有哪两种方式? 什么叫电谐振?
问题3
问题4
调频 调制 调幅
活动二 问题1
无线电波的传播
无线电波的有哪几种传播方式?各有何特点?
长波
短波
微波
问题2 同步地球通讯卫星的作用?为什么说:“合理设置三 颗同步通信卫星,其信号就几乎可以覆盖全球”?
问题3 微波为什么采用直线的传播的方式?它有哪些运用?
活动二 问题1
无线电波的接收
如何从许多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中把需要的选出来?
电谐振:当接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 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 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 ,这种现象 叫电谐振. 调谐 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调谐,能够 调谐的接收电路叫做调谐电路。
检波(解调)
无线电波发射和接受流程图
振荡电流 发射
信号
调制
无线电波的发射 无线电波的接收
输出
解调
调谐电路
返回
+++
+++
--- ---
天线
开放电路 振 荡 器
L1
L2
地线
无线 实 电波 由开 际 放电 的 路发 射出 发 去
振荡器电路
射 装 置
问题5 发射电磁波是为了利用它传递某种信号。例如无 线电报传递的是电码符号,无线电广播传递的是 声音,电视广播传递的不仅有声音,还有图像。 这就要求发射的电磁波随信号而改变。电磁波是 怎样传递这些信号的呢?

无线 发射 接收 原理

无线 发射 接收 原理

无线发射接收原理
无线发射接收原理是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技术。

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由发送端和接收端组成。

在发送端,首先需要将要传输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麦克风、摄像头或计算机等设备完成。

然后,这个电信号经过调制器进行调制,将其转换成适合传输的高频信号。

接下来,经过放大器放大的信号被送入天线。

天线将电信号转换成无线电波,然后将其以指定的频率发射出去。

无线电波在空气中传播,可能会被障碍物衰减和反射,但仍然能够到达接收端。

在接收端,天线接收到发射端发出的无线电波,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接收到的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后,进入解调器。

解调器会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将其转换回原始的信息信号。

最后,经过处理和放大的信号再次转换成人们可以理解的语音、图像或数据等形式,供使用者使用。

无线发射接收原理的关键在于无线电波的传输和转换。

通过合理设计和使用天线,可以使无线电波有效地传输和接收信息。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广播、电视、雷达等领域。

它的优点是无需通过有线连接,能够传输信号的距离远,并且能够同时传输多路信号。

课件1:4.3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课件1:4.3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使它跟要接收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这个电磁
波在调谐电路中激起较强的感应电流,于是就
选出了这个电台。
5. 解调:使声音或图像信号从接收到的感应(高频振荡)电流中还原出来,
这个过程是调制的逆过程,叫做解调。调幅波的解调也叫检波。如图:
电磁波发射和接收流程图
振荡电流
信号
调制
发射
电磁波的发射
电磁波的接收
输出
D.天线将电磁波传输到电视机内
3 . 世界各地有许多无线电台同时广播,用收音机一次只能收听到某一电台的播
音,而不是同时收听到许多电台的播音,其原因是( D )
A.因为收听到的电台离收音机最近
B.因为收听到的电台频率最高
C.因为接收到的电台电磁波能量最强
D.因为接收到的电台电磁波与收音机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相同,产生了电谐振
用来携带信号的高频电磁波叫作载波。
在电磁波调制发射技术中,使载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作调制。
调制
调幅
调频
①调幅 使高频电磁波的振幅随信号的强弱而变叫做调幅。
调幅广播(AM)一般使用中波和短波波段。
载波
信号



①调频 频使高频电磁波的频率随信号的强弱而变叫做调频。
调频广播(FM)和电视广播都采用调频的方法来调制,通常使用
微波中的甚高频(VHF)和超高频(UHF)波段。
载波
信号



3.无线电波的发射
由振荡器(常用LC振荡电路)产生高频振荡电流,用调制器将需要传送的电信号调
制到振荡电流上,再耦合到一个开放电路中激发出无线电波,向四周发射出去。
1. 接收原理 电磁波在传播时遇到导体会使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所以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
二、航空仪表的配置
航空仪表指示器主要集中在驾驶舱;其他地方:如灭火 瓶、氧气瓶、冷气瓶和液压系统的储压瓶等设备上有些压 力表,燃油加油口处有油量表;传感器装在被测系统便于 准确测定参数的位置处;其余电子设备基本上集中在电子 设备舱。 对有正副驾驶员的飞机,飞行仪表基本上是双套的,其余 仪表为单套。飞行仪表集中在左右仪表板上(即正副驾驶 员的正前方仪表板)。两人都需要观察的单套仪表分布在 中央仪表板(主要是发动机仪表)和中央操纵台或是驾驶 舱的顶板上。少量仪表因正副驾驶员在工作上的分工或是 个人需要(如氧气设备)分布在左右操纵台和侧面板上。 所有仪表设备的控制电门和保险电门都分布在便于驾驶员 操纵的仪表板、操纵台、驾驶盘、顶板和侧板上。 航空仪表在仪表板上的排列也有一些原则。
28
2、计算仪表
• 计算仪表是指飞机上的一些领航(或称导航)和系统性能方面的 计算仪表(或称计算器、计算机),如自动领航仪、航行计算 器、飞行指引仪(或系统)、惯性导航仪(或系统)、性能管理 系统中的性能管理计算机和飞行管理系统中的飞行管理计算机 等。
3、调节仪表
• 这里所说的调节仪表是指维护范围的一些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 如自动驾驶仪、马赫配平系统、调整片自动配平系统、倾斜阻尼 器、偏航阻尼器和自动油门系统等。
• 具有弹性变形特性的物体称为弹性元件。
2、线绕式电位计
• 它主要作为一种把机械的线位移或角位移转换为与其成一定函数关系 31 的电阻式电压的传感元件来应用。
3、电容式传感器
• 电容测量技术不但可广泛地用于位移、振动、角度、加速度等机 械量的精密测量,而且还逐步地扩大应用于压力、差压、液面、 料面、成分含量等方面的测量。
4、压电式传感器
• 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以某些物质的压电效应为基础的。 • 常见的压电材料有石英、钛酸钡、锆钛酸铅等。
1.10.2 天线的基本概念
一、天线的功用
天线的功用是将无线电发射设备产生的射频信号能量转 换成电磁波有效地辐射到空中去。
二、天线的方向性
所谓方向性,是指在距发射天线相同距离的球面上,不 同方向所接收到的信号的能量不同。或者说,天线将其 所发射的能量集中在某些方位,而其它方位较小甚至没 有。 天线的方向性可用天线的方向性图表示,也可用天线的 主瓣宽度――波瓣宽度表示。天线的增益系数同样也可 表明天线的方向性特性。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简称双边带调制(简写为 DSB)。
3
3、单边带调制波
抑制载波的单边带调制,简称单边带调制,用SSB表示。 它除了保持双边带调制波节省发射机功率的优点外,还将已 调信号的频谱宽度压缩一半。
4
三、调频
所谓调频,就是设法使载波的瞬时频率或瞬时相位在 调制信号的控制下变化,而已调波的振幅保持不变。 调频波的特点:占用的频带较宽,抗干扰能力较强,失 真小。通常利用调频波来传送要求失真较小的音乐等 信号。调频主要用于调频广播、广播电视、通信及遥 测等。
5
1.9.2 信号解调
一、解调的基本概念
接收机收到已调制的高频信号后,为了获得信息,需要将 载波去掉,即从调幅波或调频波中提取出原有的调制信 号。这种反调制过程,称作解调。
6
二、调幅信号的解调
输入是调幅波,则输出即是原调制信号。
检波器的输入和输出波形
7
三、调频信号的解调
在无线电接收机中,是利用鉴频器来实现对调频信号的解 调的。
2、选择性
• 选择性表示接收机选择所需信号抑制其他信号及干扰的能力。
3、保真度
• 也可用失真度来表示。
4、频率准确度与稳定度
• 频率准确度指所指示频率与实际接收频率之间的误差。频率稳定度指 13 接收机的接收频率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程度。
二、超外差接收机的基本组成
无线电接收设备的基本任务,是在接收端从无线电信号 中提取系统所需的信息。 接收机可以分为高频、检波和低频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1、高频电路 2、变频 3、中频放大器
20
1、方向性图和主瓣宽度
2、天线增益系数 天线增益系数是指在输入功率相等的条件下,实际天 线与理想无方向性天线在空间同一点处所产生的能流密度 之比。
21
1.10.3 无线电波的传播
一、大气层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电离层对电波传播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电离层随季 节而变化;白天的电子浓度比晚上大。
二、电波的传播方式
一、传输线的类型与特 点
常用的传输线有同轴线 与平行双线两类。机载 设备中以同轴线的应用 最为普遍。
16
二、分布参数
分布参数导致传输线上电压电流波形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传输线的分布参数指分布在整个传输线上的电阻(电导)、 电感和电容。 传输线对信号源所呈现的阻抗,与线长和信号频率直接相 关;传输线越长、信号频率越高,则分布电阻越大。
二、定向耦合器
定向耦合器用以从传输能量的主波导中耦合很小一部分能量 26 到副波导中去,以输往测量仪器或实现其他目的。
1.11 航空仪表与传感器基础
一、航空仪表的分类
按照航空仪表的结构,通常可将其分为模拟式仪表数字式 仪表两大类。
• 模拟式仪表是纯机械结构或采用仪表、机械与电气相结合的仪表 (简称机电仪表) • 数字式仪表则是机械、电气、数字计算与电子显示相结合的仪 表。
23
3、空间波
• • • • 空间波包括直接波和地面反射波。 电波沿视线直接传播到接收点,称为直接波 经地面反射后到达接收点的电波,叫地面反射波 超短波和微波是利用空间波来传播的,空间波传播也称为视 线传播。
4、散射波
• 利用电离层或对流层的不均匀性散射传播到接收点
24
三、各波段电波的传播特点
1、超长波和长波的传播特点
• 中频放大器的增益及通带直接影响接收机的灵敏度及选择性等 指标。
5、检波器
• 检波器把高频信号变换成低频信号,即实现对已调高频信号的 解调。
6、低频放大
• 放大低频信号,使其满足扬声器、耳机等终端器件的需要。
14
两次变频超外差式接收机
15
1.10 天线和无线电波
1.10.1 传输线的基本概念
传输线主要用于传输高 频电磁能。无线电收发 设备与天线之间的高频 馈线就是一种常见的传 输线。
3、放大器 放大器可分为电压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两类。电压放 大器可有效放大信号的幅度,但对所放大信号的功率无明 显要求。功率放大器则不然,主要要求将信号的功率放大 到所要求的值。 4、调制器 调制器用以实现对载波信号的调制。
10
发射机方框图
11
三、调频发射机的基本结构
1、直接调频电路 在射频振荡器中实现调 频。 直接调频电路通常利用变 容二极管的特性来实现。 2、间接调频电路 由调相实现调频的方法称 为间接调频。
30
三、传感器用敏感元件的分类与基本原理
传感器是能把被测物理量或化学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 系的电量输出的装置。 在航空电子系统中,利用传感器测量出飞机的飞行参数、姿 态、发动机工作状态参数以及其它所需的物理量。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和其它辅助件组成,有时 也将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辅助电源做为传感器的组成部 分。 以下主要按检测对象和效应来介绍光敏传感器、温度传感 器、力敏传感器、磁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湿度传感器、 离子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硅片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1、弹性敏感元件
• 表面波传播方式 • 传播稳定、传播距离长、绕射能力强、地面吸收少 • 奥米伽导航、潜艇导航
2、中波的传播特点
• 地波传播方式 • 传播距离比长波近、地面吸收大 • 无线电罗盘
3、短波的传播特点
• 天波传播方式 • 高频通信
4、超短波和微波的传播特点
• 空间波传播方式 • 视线范围,直线传播保密性较好 • 甚高频通信与甚高频导航系统
17
18
三、行波和驻波
行波:ρ=1,当负载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时,传输到末 端的能量被负载全部吸收,线上只有入射波,没有反射 波,传输线工作在行波状态。负载与传输线电阻匹配状 态。 驻波状态:ρ=∞如果传输线末端开路或短路,则线上为 纯驻波。理想的无耗开路线和短路线的输入阻抗总是呈现 为电抗性的,这表明开路线是不消耗输入电源的能量的。 复合波: ρ>1当负载不是准确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时, 传输线上既有行波又有驻波,两者合成称为复合波。 驻波系数(也称驻波比)ρ:驻波系数等于电压最大值(腹 值)与最小值(节点电压)的比值。通常,用驻波系数来 衡量负载匹配的状况。负载阻抗偏离传输线特性阻抗越 多,线上的驻波成分越多,驻波系数就越大。越接近匹配 状态,应接近于1。 19
按工作原理可将航空仪表分为测量仪表、计算仪表和调节 仪表等。 按功用则可分为飞行仪表、发动机仪表和其他设备仪表。 飞行仪表又可分为大气数据系统、仪表姿态系统仪表、航 向系统仪表和指引系统仪表等。
27
1、测量仪表
①飞行仪表用于测量飞机的各种运动参数。 大气数据系统仪表有高度表、升降速度表、指示空速表、 马赫数表(或称M数表)、大气静温温度表和空气总温温度表等 姿态系统仪表有地平仪、转弯仪和测滑仪等 航向系统仪表有磁罗盘、陀螺罗盘和陀螺磁罗盘等 指引系统仪表有姿态指引仪、水平指引仪和一些重要数据 指引 ②发动机仪表是指发动机工作系统中的各种参数测量仪表。转速 表(螺旋桨转速表,或低压涡轮和高压涡轮转速表)、进气压 力表和气缸头温度表(两表用于活塞式发动机)、扭矩表和排 气温度表、压力比表(或推力表)和喷气温度表(两表用于涡 轮喷气或涡轮风扇发动机)、燃油压力表、滑油压力表、滑油 温度表、燃油油量表(指汽油油量表或煤油油量表)、燃油流 量表、滑油油量表、发动机振动指示器、油门指位表和散热器 风门指位表等
25
1.10.4 波导器件
一、波导
波导的基本功用是传输微波电磁能量。当工作频率达到几千 兆赫或更高时,传输低频信号用的平行双线和同轴线的损耗 显著增大,是无法正常传输电磁能量的,只能用波导来传 输。 波导通常是用铝、铜等金属制成的封闭金属导管,其内壁镀 银,以减少损耗。 波导的形状,以矩形截面波导为主应用最为普遍,其次是圆 形波导。 波导的尺寸是有严格限制的,一定尺寸的波导只能用于传输 一定波段的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