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电子信息产品2

合集下载

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构建

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构建

• 注:5W1H——Why—为什么干这件事?(目的) What—怎么回事?(对象)Where—在什么地方执行? (地点)When—什么时间执行?什么时间完成?(时 间)Who—由谁执行?(人员)How—怎样执行?采取 那些有效措施?(方法)
25
3 评审能源管理现状
方针目标 评 审
组织机构
能源利用 管理过程
4 标准宣贯培训
• 培训目的:传达意图和决策; • 培训对象:领导层、管理层、内审员及关键岗位; • 培训内容:节能意识、体系标准内容、初始能源评审内容、 体系建立的目的和初步计划。
18
(二)初始能源评审
1 前期准备
• 确定评审范围:至少覆盖能源管理体系建立的范围。 • 组织精干力量,成立评审组: – 最高管理者任命评审组长; – 评审组成员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和节能法律法规知识; – 具备相关的评审技巧和能力。
工作 小组
负责体系策划阶段的组织和实施; 由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组成。
16
(一)能源管理体系前期工作
3 制定工作计划
工作内容:PDCA各阶段、 过程的内容 进度:每个过程完成 的期限
工作 计划
参与部门:各个过程 参与的部门、人员及职责 负责人:由谁总负责
17
(一)能源管理体系前期工作
8
一、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进展
• 2012年12月24日,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四部门发布 《关于印发广东省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及认证试点名单(第 一批)的通知》(粤经信节能〔2012〕980号) • 广东省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及认证试点名单(第一批) • 一、试点市(2个) 佛山市 江门市 • 二、试点行业(5个) 皮革行业 塑料行业 水泥行业 钢铁行业 陶瓷行业 • 三、试点企业(206个)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合同5篇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合同5篇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合同5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合同甲方:(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地址:(详细地址)电话:(联系电话)邮箱:(电子邮箱)乙方:(认证机构名称)地址:(详细地址)电话:(联系电话)邮箱:(电子邮箱)鉴于甲方经过认真准备和努力,已经通过了乙方进行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并获得相关证书。

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就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事项达成以下协议:第一条问题范围1.1 乙方将为甲方提供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服务,包括能源管理体系审核、认证证书颁发等流程。

第二条甲方责任2.1 甲方应按照乙方的要求,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企业信息,并积极配合乙方进行审核工作。

2.2 甲方应当全面了解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标准、要求,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和维护能源管理体系,并确保其运行有效。

第三条乙方责任3.1 乙方将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为甲方提供专业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服务,严格保密甲方的相关信息。

3.2 乙方应结合实际情况,专业评估甲方的能源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相关认证标准,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第四条证书有效期4.1 甲方获得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有效期为(具体日期至具体日期),逾期未进行复审,认证证书将自动失效。

第五条保密条款5.1 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获知的对方商业秘密和技术机密,应予以保密,未经对方书面许可,不得向任何第三方透露或使用。

第六条合同变更6.1 合同的任何变更,须经双方书面协商一致,变更内容应当以书面形式记录并签字盖章。

第七条法律适用7.1 合同的履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争议解决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提交乙方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八条其他条款8.1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生效,至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有效期届满终止。

8.2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企业盖章):乙方(认证机构盖章):法定代表人签字:法定代表人签字:日期:日期:以上是关于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合同的主要内容,甲乙双方均需严格履行合同约定,确保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理解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理解
消耗有关的因素,它是造成能源损失和浪费的原因。能源因素 是能源管理体系控制的对象,通过对能源因素,特别是对重要 能源因素的控制,从而使组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实现组织能源管理绩效的持续改进。
能源方针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能源管理 的宗旨和方向。注:为确保能源方针的实现, 组织应制定具体的能 源目标和指标。 理解要点 :
从以下方面识别能源因素
联合信诚 培训教材
燃料燃烧合理性(可燃性气体排放、空气系数、渣中含碳量、 燃烧设备的热效率)
传热的合理性(管道、装置保温和保冷) 燃料和热载体的泄漏 余热的回收利用(余热、余能、余压、可燃性废物利用) 热的综合利用和用能设备合理配置(高品位热能的梯级利用、
能源因素举例
供热管网热散失; 蒸汽的泄漏; 锅炉的煤消耗; 高温烟气的排放; 炼油厂的炼油气(含烃气体)的排放 炼钢高炉余压气体放散 余热的利用程度 输电线路电损 变压器损耗
联合信诚 培训教材
联合信诚 培训教材
能源因素的识别需要 详细到工序和设备
以铸件制造为例: ——熔化工序的电力消耗; ——退火工序的煤油消耗; ——干燥工序的液化气的消耗; ——铸件处理工序的重油消耗; ——铸造工序的重油消耗
热电冷联产、热源和用热设备的合理匹配) 供电的合理性(供电方式合理性、功率因素、线损率)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合理性(节能型电机的使用、电动机功率
在经济运行范围内、变频器的采用)
能源因素识别
联合信诚 培训教材
热量/冷量的辐射和传导散失 燃料、热载体和耗能工质的跑、冒、滴、漏 能源的消耗 载热性余能的利用 可燃性余能的利用 余压的利用 输变电线损
注2:本标准所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指加 强用能管理、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 和社会 可以承受的措施和方法,减少组织运营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能 源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即节能。

《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

《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

《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节能管理,推动节能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能源效率标识,是指表示用能产品能源效率等级等性能指标的一种信息标识,属于产品符合性标志的范畴。

第三条国家对节能潜力大、使用面广的用能产品实行统一的能源效率标识制度。

国家制定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确定统一适用的产品能效标准、实施规则、能源效率标识样式和规格。

第四条凡列入《目录》的产品,应当在产品或者产品最小包装的明显部位标注统一的能源效率标识,并在产品说明书中说明。

第五条列入《目录》的产品的生产者或进口商应当在使用能源效率标识后,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授权的机构(以下简称授权机构)备案能源效率标识及相关信息。

第六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负责能源效率标识制度的建立并组织实施。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节能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地方节能管理部门)、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各级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地方质检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所辖区域内能源效率标识的使用实施监督检查。

第二章能源效率标识的实施第七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制定《目录》和实施规则。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认监委制定和公布适用产品的统一的能源效率标识样式和规格。

第八条能源效率标识的名称为“中国能效标识”(英文名称为chinaenergylabel),能源效率标识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一)生产者名称或者简称;(二)产品规格型号;(三)能源效率等级;(四)能源消耗量;(五)执行的能源效率国家标准编号。

第九条列入《目录》的产品的生产者或进口商,可以利用自身的检测能力,也可以委托国家确定的认可机构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依据能源效率国家标准,确定产品能源效率等级。

数据中心能源管理体系

数据中心能源管理体系

数据中心能源管理体系1范围本标准提出了数据中心按照GB/T23331-2012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其能源管理体系的系统性指导建议。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固定式数据中心,移动式数据中心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119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 12497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GB/T 13234用能单位节能量计算方法GB/T 13462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GB/T 15316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 15910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9762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T 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9456-2012 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 31347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要求通信机房项目GB 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174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 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411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6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710电子工程节能设计规范JR/T 0011银行集中式数据中心规范SL 604水利数据中心管理规程YD/T 2442互联网数据中心资源占用、能效及排放技术要求和评测方法YD/T 2542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总体技术要求YD/T 2543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能耗测评方法YD 5193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工程设计规范YD5194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工程验收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 23331-2012界定的以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数据中心 data center为集中放置的电子信息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建筑场所,可以是一栋或几栋建筑物,也可以是一栋建筑物的一部分,包括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

绿色数据中心相关认证-2023

绿色数据中心相关认证-2023

组织认证名称简要说明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管局办公室银保监会办公厅能源局综合司组织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

绿色数据中心评估对评估体系中的电能使用效率、节能措施、能源管理制度、水资源利用、资源循环利用、有害物质控制、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基础设施环境8个单元及加分项全部进行评估。

数据中心能源综合利用等级评估在工信部节能司的指导下,中国电子学会开展数据中心能源综合利用等级评估专项试点工作,对经审查、测试(如需要)、评估后达标的数据中心(单位)颁发相应等级证书。

按照“独立、客观、公正和科学”的原则,由数据中心(单位)自愿向评估机构提出评估申请,按照《中国电子学会数据中心能源综合利用等级评估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称“办法”)和《中国电子学会数据中心能源综合利用等级评估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称“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

数据中心绿色等级评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信部新闻宣传中心、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绿色网格(中国)共同开展,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具体承担。

“数据中心绿色等级评估”的等级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AAAAA级别。

对于运行满一年以上的数据中心,申请“运行类A-AAAAA”;对于运行未满一年的数据中心,申请“设计类A-AAAAA”数据中心低碳等级评估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工信部新闻宣传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开展,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具体承担。

根据能源和碳利用效率、低碳节能技术与方案、低碳战略与管理等三个维度进行评估。

对各个维度的具体项目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并设置了创新性探索,购买绿色电力证书,造林和再生林、土壤固碳,资源回收,算力算效提升等加分项目(满分10分),由总分(满分共110分)得到该数据中心对应的等级(1A—5A)。

数据中心算力等级评估评估指标由算力/算效和通用类/智算类/超算类两个维度组成,算力为CP,算效为CE;通用类为N,智算类为H,超算类为S;算力和算效等级分别为从1级到5级,5级为最优。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注册收费标准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注册收费标准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注册收费标准北京赛西认证有限责任公司(原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认证中心)北京赛西认证有限责任公司《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注册收费标准》(以下简称《收费标准》)依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发布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CNAS-CC190)及国家相关规定制定。

当这些文件发生变更或修订时,赛西认证将适时修订本《收费标准》,以满足国家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

一、固定费1、申请费:1000元2、注册费:1000元3、证书费:1000元4、年金:2000元/年注:固定费用=申请费+注册费+证书费+年金,二、认证审核费认证费=固定费+初次认证审核费用初次认证审核费=初次认证审核人日数*3000元/人日备注:初次认证审核人日数=D+H+Ms,具体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核定:审核人日数确定方法:1、企业基本信息⏹上年度综合能耗万吨标准煤⏹主要能源结构()种:❒电❒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太阳能❒风能❒蒸汽❒热水❒汽油❒柴油❒其它()。

⏹用能设备有()个类别(注:工业锅炉、煤气发生炉、火焰加热炉、火焰热处理炉、工业电热设备、工业热处理电炉、泵类机组及液体输送系统、空压机组与压风系统、热力输送系统、供配电系统、制冷与空调系统、空气分离设备、内燃机拖动设备、电动加工与电动工艺设备、电解电镀生产设备、电焊设备、用汽设备、活塞式单级制冷机组及其功能系统、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蒸汽加热设备等)⏹是否存在租赁外包场所:❒否❒是(场所名称及数量:)⏹是否涉及多场所❒否❒是(请提供《多场所一览表》)⏹多场所是否需要子证书❒否❒是2、审核时间计算方法审核时间=D+H+MS备注:在计算审核时间过程中,当客户的管理体系较成熟或审核组可获得且经证实的以往能源管理体系绩效时,可不增加此项。

根据EnMS成熟车工年度来适当增加≥1.5人日。

能源管理复杂程度P计算:P = Ra×40% + Rb×25% + Rc×35%式中:P ——能源管理复杂程度值;Ra——年综合能耗系数;Rb——能源结构系数;Rc——用能环节系数;Ra、Rb和Rc的取值方法:三、培训费培训费为8000元/天,共三天。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提供了DB37/TI013-2009《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实施指南,包括对标准模式、要求以及要点等进行诠释,对DB37/T1013-2009的实施路径和方法提出指导性建议。

本标准采用DB37/T1013-2009相同的条款结构,以便对照。

本标准由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节能协会、德州市节能监察支队、山东长润节能服务公司、德州市能源利用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世岩、尹洪坤、代兵、徐峰、任香贵、张涛、李族、慕晓燕、张士波。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1范围本标准为以下对象提供实施指南:a)应用DB37/T1013-2009的工业企业。

b)其他相关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DB37/T IOU-2009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要求3术语和定义DB37/T1013-2009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能源管理体系要求4.1总要求用能单位应将能源管理体系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根据其规模、性质和能力等状况确定能源管理体系边界,边界范围内的能源利用和管理活动应符合DB37/T1013-2009的要求。

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应通过以下活动进行:a)体系策划●识别评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贯彻执行情况;●评价能源利用和管理现状;●确定能源基准、标杆;●识别评价能源因素;●制定能源方针、目标、指标;●确定能源管理职责,配备资源;●建立内、外部信息交流机制;●将策划的结果形成文件。

b)体系实施●对实体系范围内机员实施培训●执行体系文件,对能源利用过程进行控制,包括能源规划、设计、采购、贮存、加工转换、传输分配、使用、回收利用等过程;●全过程监视和测量;●对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必要时实施应急预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ER

电子信息产品行业 以集成电路晶圆制造为主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电子信息产品行业

Page i 目录 0.前言 ....................................................................................................................................................... 1 1.范围 .......................................................................................................................................................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术语和定义 ........................................................................................................................................... 2 4.电子信息产品行业能源管理基本情况 ............................................................................................... 4 4.1行业背景概述 ............................................................................................................................... 4 4.2典型工艺描述 ............................................................................................................................... 5 4.3行业能源结构及特点 ................................................................................................................. 10 5.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在电子信息产品行业的应用指南 ..................................................................... 13 5.1行业能源管理要点 ..................................................................................................................... 18 5.2 通用设施设备能源管理要点 .................................................................................................... 29 5.3 行业设施设备能源管理要点 .................................................................................................... 33 5.4 能源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要求................................................................................. 33 附录A:电子信息产品行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必备条件 ............................................................... 34 附录B:电子信息产品行业能源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要求 ............................................... 37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电子信息产品行业

1 0.前言 本文件是GB/T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在电子信息产品行业应用的技术指南和认证规则要求。鉴于电子信息产品行业涉及面甚广,产品众多,在编制《电子信息产品行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时难以覆盖所有产品和过程,本文件对电子信息产品行业的生产工艺及产品进行了筛选和归纳,把重点放在电子信息产品行业的重要耗能产品的主要生产过程,为电子信息产品行业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提出了的技术指南,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行业能源管理基本情况、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在行业中的应用等。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性使用本文件的相关过程。

1.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电子信息行业实施能源管理体系和认证机构实施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GB/T 4754-2011)》之分类,电子信息产品行业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9大类)中的诸多产品制造,如计算机制造(391)、通讯设备制造(392)、广播电视设备制造(393)、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394)、视听设备制造(395)、电子器件制造(396)、电子元件制造(397)。本规范适用以上产品制造过程的能源管理体系实施和认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国务院关于“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2011年8月  十二部委联合制定的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2011年12月  201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  能源管理体系行业认证实施规则的编制要求-摘自国认可[2010]26号  GB/T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  GB/T 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 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  GB/T 13234-2009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 GB/T 15587-2008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 GB/T 22336-2008 企业节能标准体系编制通则  GB/T 15316-2009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 GB/T 3484-2009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 DB 12/046.87-2008 集成电路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  DB 31/T506-2010 集成电路晶圆能耗限值标准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电子信息产品行业 2  GB/T 16665-1996 空气压缩机组及供气系统节能监测方法  GB 21520-2008 计算机显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GB 24500-2009 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GB 21454-2008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 GB 19153-2003 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 HJ/T 360-2007 清洁生产标准 彩色显(示)像管  HJ/T 450-2008 清洁生产标准印制电路板制造业  2011 上海产业能效指南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共7批)

3.术语和定义 3.1集成电路 是一种把电路(主要包括半导体装置,也包括被动元件等)小型化的方式,并通常制造在半导体晶圆表面上。

3.2 芯片封装技术 芯片封装技术就是将内存芯片包裹起来,以避免芯片与外界接触,防止外界对芯片的损害的一种工艺技术。空气中的杂质和不良气体,乃至水蒸气都会腐蚀芯片上的精密电路,进而造成电学性能下降。芯片的封装技术多种多样,有DIP、POFP、TSOP、BGA、QFP、CSP等等,种类不下三十种

3.3 集成电路晶圆产品能源消耗总量 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总量指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工艺准备、工艺试验系统的各种能源消耗量和损失量之和。包括电、蒸汽、天然气、煤油、柴油、重油、轻油。

3.4集成电路晶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企业在生产每一平方厘米的晶圆产品时所耗用的能量,折合成电量单位:千瓦小时(kwh/cm2)。

3.5集成电路晶圆制造找能耗限额 集成电路晶圆制造企业在生产运行或制造后单位产品的最大允许综合能耗。单位可以是:千瓦时/平方厘米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电子信息产品行业 3 3.6集成电路产品生产系统 指从硅圆片通过近百台设备通过掺杂、沉积、光刻、蝕刻等工序加工成集成电路成品的加工系统

3.7新型平板显示器件 薄膜场效应晶体管LCD(TFT-LCD)、等离子显示屏(PDP)、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激光显示、3D显示等新型平板显示器件及关键部件

3.8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指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生产单位(产量或产值)产品所需的能耗、物耗以及能源和物质利用的效率、重复利用率等。能效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标杆值、行业平均水平、限额值与准入值三部分。或以清洁生产技术等级表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