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胶的提取工艺及新技术应用研究
果胶的提取与应用

果胶的提取与应用一、果胶的提取根据酯化度(羟基酯化的百分数)不同,将果胶分为高甲氧基果胶和低甲氧基果胶,其中酯化度大于50%的为高甲氧基果胶,即高酯果胶(HMP),酯化度小于50%的果胶为低甲氧基果胶,即低酯果胶(LMP)。
果胶的提取方法主要有酸提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酶与微生物提取法、微波法、螯合剂法等。
1、酸提法酸提取法是将植物细胞中不溶的原果胶在热酸性的条件下转变成可溶性果胶,并将其提取出来。
酸提取法会对果胶的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提取工艺较为成熟,国内外均采用此法生产果胶。
因此,酸提取法的研究也更加深入,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酸提法,对混合酸提法有了更多的研究。
如利用磷酸和亚硫酸的混合酸比单独一种酸的提取效果要好很多,提取果胶的色泽好,得率高。
混合酸提取效果往往要优于单独使用一种酸的提取效果,所以,单独的酸提取法会逐步被混合酸提取法取代。
2、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又称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利用超声波的频率>20kHz使细胞破碎或崩解,加速果胶溶出。
在提取工艺中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一般与其他方法一起使用,提高果胶的产量和质量,不影响果胶的成分,对果胶品质的破坏也较小。
但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受设备的影响,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果胶的规模化工业生产。
3、微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是利用微波的电效应和化学效应,使植物组织崩解,加速果胶的溶出。
微波提取常作为辅助提取与其它方法联用,具有工艺简单,提取时间短,得率高,产品质量好的优点。
但受设备影响,工业化生产成本和规模上受限制。
4、酶与微生物提取法酶与微生物提取法是利用酶或微生物降解果胶中的大分子物质或将不溶性果胶转化成水溶性果胶,进而将果胶提取出来。
酶法提取的果胶保留了原有的多种营养成分,可用于饲料。
酶解法提取果胶,具有低消耗、无污染、反应条件易于控制等优点。
微生物提取法本质上也是利用微生物产生的果胶酶酶解提取果胶的方法。
利用微生物产生的果胶酶酶解提取的果胶相比于其他方法制得的果胶品质高、灰分含量低、色泽好、中性糖含量高。
实验五十五果胶的提取

实验五十五 果胶的提取一、目的要求1. 了解果胶的性质和提取原理。
2. 掌握果胶的提取工艺。
3. 了解果胶在食品工业中的用途。
二、仪器药品圆底烧瓶、漏斗、吸滤瓶等0.3%盐酸溶液、1%氨水、95%乙醇、柑橘皮、活性炭等 三、实验原理果胶广泛存在于各类水果和蔬菜中。
例如苹果中的含量为0.7~1.5%,蔬菜南瓜中的果胶含量最多,达到7~17%。
其用途是用作酸性食品的胶凝剂、增稠剂等。
果胶是一种分子中含有几百到几千个结构单元的线性多糖,平均分子量大约在50000~180000之间,其基本结构是以α-1,4苷键结合而成的聚半乳糖醛酸,在聚半乳糖醛酸中,部分羧基被甲醇酯化,剩余部分与钾、钠或铵等离子结合。
高甲基化果胶分子的部分链节如下所示:HH OOH HCOOCH 3H OHOHH OOH HCOOCH 3H OO HOHOHOH H HCOOHO HOHOH OHH HCOOCH 3在果蔬中果胶多以原果胶存在。
在原果胶中,聚半乳糖醛酸可被甲醇部分酯化,并以金属桥(特别是钙离子)与多聚半乳糖醛酸分子残基上的游离羧基相连接,其结构如下:HH OOH H COOCH 3H OH OOHH OOH HCOOCH 3H OHOOHOOH HOHH HCOOHO OHHOH H HCOO H HOOH HCOOCH 3HH OH O HHOOHH OO COOHOH HH OH HCOOCOOCH 3HOHOHOHH HCOOOH COOCH 3CaCa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时这种金属离子桥(离子键)被破坏,即可得可溶性果胶。
再进行纯化和干燥即为商品果胶。
世界上柑橘年产量超过5×108t ,其果皮约占20%,为提取果胶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也是目前我国常用的一种原料。
所以本实验采用柑橘皮为原料,采用酸法萃取,酒精沉淀这一种最简单的工艺路线来提取果胶。
四、实验步骤1. 原材料的预处理[注1]称取新鲜柑橘皮5 g 用清水漂洗干净,加水20 mL ,加热到90℃,保持10分钟以达到灭酶的目的。
果胶的提取

从果皮中提取果胶一、目的要求1.学习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的方法。
2.进一步了解果胶质的有关知识。
二、实验原理果胶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主要分布于细胞壁之间的中胶层,尤其以果蔬中含量为多。
不同的果蔬含果胶物质的量不同,山楂约为6.6%,柑橘约为0.7~1.5%,南瓜含量较多,约为7%~17%。
在果蔬中,尤其是在未成熟的水果和果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果胶,再进行脱色、沉淀、干燥即得商品果胶。
从柑橘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在食品工业中常用来制作果酱、果冻等食品。
三、实验药品、仪器、装置仪器:恒温水浴、布氏漏斗、抽滤瓶、玻棒、尼龙布、表面皿、精密pH试纸、烧杯、电子天平、小刀、真空泵、柑橘皮(新鲜)。
试剂:1.95%乙醇、无水乙醇。
2.0.2 mol/L盐酸溶液3.6 mol/L氨水4.活性炭四、操作步骤1.称取新鲜柑橘皮20 g(干品为8 g),用清水洗净后,放入250 mL烧杯中,加120 mL水,加热至90 ℃保温5~10 min,使酶失活。
用水冲洗后切成3~5 mm大小的颗粒,用50 ℃左右的热水漂洗,直至水为无色,果皮无异味为止。
每次漂洗都要把果皮用尼龙布挤干,再进行下一次漂洗。
2.将处理过的果皮粒放入烧杯中,加入0.2 mol/L的盐酸以浸没果皮为度,调溶液的pH 2.0~2.5之间。
加热至90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40 min,保温期间要不断地搅动,趁热用垫有尼龙布(100目)的布氏漏斗抽滤,收集滤液。
3.在滤液中加入0.5%~1%的活性炭,加热至80 ℃,脱色20 min,趁热抽滤(如橘皮漂洗干净,滤液清沏,则可不脱色)。
4.滤液冷却后,用6 mol/L氨水调至pH 3~4,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地加入95%酒精溶液,加入乙醇的量为原滤液体积的1.5倍(使其中酒精的质量分数达50%~60%)。
酒精加入过程中即可看到絮状果胶物质析出,静置20 min后,用尼龙布(100目)过滤制得湿果胶。
果胶提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果胶的基本性质和功能。
2. 掌握果胶提取的原理和方法。
3. 优化果胶提取工艺,提高提取效率。
4. 分析影响果胶提取效果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尤其是柑橘类水果的果皮、果肉和果核中。
果胶具有优良的增稠、稳定、凝胶和粘合性能,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采用酸浸提法提取果胶,利用果胶在酸性条件下溶解的特性,通过调节提取液的pH值、提取时间和温度等条件,提高果胶的提取效率。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柑橘皮(新鲜或干燥)2. 盐酸3. 乙醇4. 水浴锅5. pH计6. 电子天平7. 烧杯8. 玻璃棒9. 过滤器10. 蒸发皿仪器:1. 磁力搅拌器2. 恒温水浴锅3. 分光光度计4. 真空干燥箱四、实验方法1. 样品准备:将柑橘皮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称取一定量备用。
2. 提取:将样品与盐酸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放入烧杯中,调节pH值为2.0,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提取一定时间。
3. 分离:提取完成后,将混合液过滤,得到滤液。
4. 醇沉:将滤液加入无水乙醇,充分搅拌,静置过夜,使果胶沉淀。
5. 干燥:将沉淀物用布氏漏斗抽滤,再用真空干燥箱干燥至恒重。
6. 称重:称取干燥后的果胶样品,计算提取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提取率:本实验中,果胶提取率随提取时间延长而增加,但超过一定时间后,提取率变化不大。
这说明在一定时间内,果胶的提取效果较好,超过一定时间后,提取效果趋于稳定。
2. pH值:当pH值为2.0时,果胶的提取率最高。
pH值过低或过高都会降低提取率。
3. 提取时间:本实验中,提取时间为2小时时,果胶提取率最高。
4. 温度:提取温度对果胶提取率有显著影响。
温度过高会导致果胶分解,降低提取率;温度过低则提取效率降低。
5. 醇沉:在果胶提取过程中,醇沉是提高提取率的关键步骤。
通过醇沉,可以将果胶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果胶样品。
果胶提取工艺

权利要求书1、一种不使用酒精的果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破碎将含有果胶的原料物质粉碎至粒径为40-60目;(2)浸泡将破碎后的原料浸泡于50-60℃的水中,浸泡时间为30-45min,原料和水的重量比为1:8-12;(3)除杂用离心机将浸泡后的原料和水的混合物离心分离,离心机的转速为3500-4000r /min,离心时间10-12min,将下层湿渣,再按步骤(1)的方法浸泡15-20min,再次离心分离,以除去果渣中可溶性糖及部分色素等杂质;(4)提取将离心所得湿渣加入到酸性介质中进行酸解提取果胶,调节pH 值至1.5-2.0,提取温度为85-90℃,3-4小时后,离心分离,收集上层清液,将下层湿渣加入到相同体积的酸性介质中再次酸解,如此重复三次,将收集的上层果胶酸解清液用氨水调节pH值为4.2-4.4,静置2-4小时后,用离心分离法除去蛋白质;(5)漂白在除去蛋白质的上层清液中加入少量的Na2SO3,进行初次漂白;(6)离子交换将初次漂白后的上层清液用串联的阴、阳离子交换柱进一步提纯果胶,流速为0.8-1.2BV/h,收集流出液;(7)浓缩用真空泵将流出液进行真空浓缩,浓缩温度为40-42℃,压力为0.08-0.09Mpa,浓缩至固态物含量在8-10%为宜;(8)干燥将浓缩的果胶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粉碎料粒径为40目;所述步骤(2)中浸泡时的料液比为1:10;所述步骤(3)中离心机的转速为4000r /min,离心时间为10min;所述步骤(4)中的提取时间为2-3小时;步骤(6)离子交换法中所述的的阴离子树脂型号为D290和阳离子树脂型号D061,离子交换时的流速为1BV/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含果胶的原料物质包括,但不下于下列物质:苹果皮、橙皮、橘子皮、胡萝卜;步骤(4)中所述的酸性介质选自稀硫酸溶液、稀盐酸溶液中的一种。
3实验-果胶的提取

3果胶的提取方法目前,提取果胶的工艺主要有四种:醇析法、离子交换法、盐沉淀法及微生物法。
3.1 醇析法醇析法是一种最古老的工业果胶生产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植物细胞中的非水溶性果胶在稀酸中转化成水溶性果胶。
常用的酸有盐酸、六偏磷酸、草酸等。
经酸萃取后得到很稀的果胶水溶液,将得到的果胶水溶液浓缩后,这种方法的工艺比较成熟,各种工艺条件比较容易控制,而且果胶产品不含杂质,颜色较好。
其工艺流程如下:原料→预处理→酸提→脱色→浓缩→沉析→干燥→成品。
何立芳等研究发现在醇析法中,浸提温度、浸提时间、酸度及浸提剂用量都对提取率有较大的影响。
温度过高,果胶易分解,果胶胶凝度很低,质量不好;温度过低,速度太慢,提取率低,故浸提过程温度一般控制在80~90℃之间。
酸度大,果胶提取率高,主要原因是果胶水解逐渐强烈之故。
但酸度过大,果胶胶凝度会下降,故一般浸提液的pH值调节在1.5~2.5之间。
随着浸提时间的提高,提取率和胶凝度有所提高,但浸提时间达到一定后,产品提取率增大变得很缓慢,且产品颜色加深,影响质量,从节能和生产效率的角度出发,时间控制在45~60min为佳[5]。
韦鑫等研究发现,果胶的提取率除了与浸提温度、浸提时间、酸度及浸提剂用量有关外,还与果胶酶和水质有关。
未经过预处理的果胶由于果胶酶的存在,会分解果胶,从而影响果胶产量;自来水由于其中含有部分Ca2+、Mg2+离子,这些离子对果胶有一定的封闭作用,以致影响果胶产量[5]。
黄秀山,高凤芹研究发现,用95%的乙醇等体积沉淀效果好;用无水乙醇则会增加成本;用稀释后的乙醇萃取不完全,使得产品产量降低[6]。
醇析法的主要缺点是整个工艺耗时较长,酒精用量多,酒精回收能耗较多。
3.2 盐沉淀法盐沉淀法就是在酸抽提出果胶后,采用铁盐、铝盐或者铁铝混合盐来沉淀果胶,从而把果胶分离出来,再通过乙醇的清洗和干燥过程,得到果胶产品。
其生产工艺如下:原料处理→酸萃取→过滤→加盐沉淀→过滤→盐析后处理→干燥→果胶成品[9]。
果胶的生产工艺

果胶的生产工艺果胶的生产工艺是指将果胶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最终得到可以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各个领域的果胶产品。
以下是果胶的生产工艺的主要步骤:1. 原料选择:果胶的主要原料是某些富含果胶的水果,如苹果、柠檬、橙子等。
选择成熟度适当、品质良好的水果作为果胶的原料。
2. 植物材料的清洗:将选好的水果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确保植物材料的卫生安全。
3. 植物材料的切碎:将经过清洗的水果进行切碎或研磨,使其更易于提取果胶。
4. 果胶的提取:将切碎的水果放入提取器中,用水或溶剂进行提取。
提取的方法可以是水浸提取、酸浸提取或碱浸提取,不同的提取方法会对果胶的品质和特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5. 果胶的澄清:将提取得到的果胶液通过澄清工艺去除其中的悬浮物、杂质和杂质物。
澄清的方法可以是沉淀法、过滤法或离心法。
6. 果胶的浓缩:将澄清的果胶液进行浓缩,使其含固量达到一定的要求。
浓缩的方法可以是真空浓缩或蒸发浓缩。
7. 果胶的凝胶化:将浓缩后的果胶液进行凝胶化处理,使其形成果胶凝胶。
凝胶化的方法可以是热凝胶法、酸凝胶法或碱凝胶法,取决于不同的果胶产品的需要。
8. 果胶的干燥:将凝胶化后的果胶进行干燥处理,将其含水量降低到合适的范围。
干燥的方法可以是自然干燥、热风干燥或真空干燥。
9. 果胶的粉碎:将干燥后的果胶进行粉碎,使其颗粒大小均匀,便于包装和使用。
10. 果胶的包装:将粉碎后的果胶进行包装,以便储存和销售。
以上是果胶的生产工艺的主要步骤,不同的生产厂家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
果胶的生产工艺的完整掌握对于保证果胶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生产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各个环节的参数和条件,确保果胶产品的安全和稳定性。
果胶的提取

果胶的提取果胶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包括果实、蔬菜、木材、草等。
它具有优良的稳定性、胶凝性、黏着性、润滑性、水溶性等特点,因此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纸张、印刷、油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果胶的提取是一项重要的工艺过程,其目的是从天然原料中分离出纯净的果胶。
目前,常用的果胶提取方法包括热水法、酸法、碱法、酶解法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和特点。
1. 热水法热水法是一种简单、经济、环保的果胶提取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高温水溶解果胶,再通过沉淀、过滤、干燥等步骤得到纯净的果胶。
这种方法适用于果胶含量较高的原料,如柠檬、苹果、橙子等。
2. 酸法酸法是一种常用的果胶提取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酸性溶液将果胶从原料中分离出来。
常用的酸包括盐酸、硫酸、醋酸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果胶含量较低的原料,如葡萄、草莓、桃子等。
3. 碱法碱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果胶提取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碱性溶液将果胶从原料中分离出来。
常用的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某些特殊的原料,如木材、草等。
4. 酶解法酶解法是一种新兴的果胶提取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酶类将果胶从原料中分离出来。
常用的酶包括果胶酶、纤维素酶等。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环保、无毒副作用等优点,适用于某些难以用传统方法提取果胶的原料。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提取果胶,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原料的选择:应选择果胶含量高、成熟度适宜的原料。
2. 操作条件的控制:应根据不同的提取方法选择适宜的操作条件,如温度、pH值、酶的种类和浓度等。
3. 提取后的果胶质量检测:应对提取后的果胶进行质量检测,如检测其纯度、分子量、颜色、pH值等指标。
4. 应用领域的选择:应根据果胶的性质和质量选择适宜的应用领域,如食品、医药、化妆品等。
总之,果胶的提取是一项重要的工艺过程,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果胶的应用效果。
因此,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果胶提取技术,以满足不同领域对果胶品质和数量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卷第1期衡水学院学报Vol. 10, No. 1 2008年2月 Journal of Hengshui University Feb. 2008果胶的提取工艺及新技术应用研究王敏,王倩,吴荣荣(衡水学院 生命科学系,河北 衡水 053000)摘 要:对不同原料(柑桔皮、木瓜、向日葵盘、甘蔗渣、松树皮和西瓜皮)中果胶的提取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阐述了果胶生产过程中新技术(膜分离技术、微波等)的应用及对果胶产品质量的影响.关键词:果胶;膜分离技术;微波中图分类号:TS2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65(2008)01-0075-03果胶是一种亲水性植物胶,是以半乳糖醛酸为主的复合多糖类物质,存在于高等植物的叶、根、茎的细胞壁内,与细胞彼此粘合在一起,尤其是果实和叶中的含量多.商品化果胶有液体果胶和果胶粉,根据原料、生产工艺的不同,果胶的色泽从乳白色到淡黄褐色各不相同.果胶具有良好的乳化、增稠、稳定和胶凝作用,早在食品、纺织、印染、烟草、冶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另由于果胶具有抗菌、止血、消肿、解毒、止泻、降血脂、抗辐射等作用,还是一种优良的药物制剂基质,近年来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2].1 果胶生产工艺目前国内以柑桔皮为主要原料,国外也主要以柑桔皮为原料,同时也有以柠檬皮渣、苹果皮渣等果实皮渣为原料生产果胶.我国果胶资源丰富,柑桔皮、甜菜压粕、苹果皮渣、柠檬皮渣、向日葵盘等均含有大量果胶,已成为具有工业化生产价值的主要原料.1.1 果胶的提取原理果胶提取基本原理是将在植物体中的水不溶性果胶原分解为水溶性果胶,并使之与植物中的纤维素、淀粉、天然色素等分离,从而获得一定纯度的果胶.果胶生产工艺主要分预处理、萃取、浓缩、沉淀、干燥等5个步骤.1.2 不同原料提取果胶1.2.1 从柑桔皮(柚子皮)中提取果胶[3]柑桔皮→浸泡→绞碎→提取→过滤→浓缩→沉淀→洗涤→干燥→粉碎→筛分→成品1.2.2 从木瓜中提取果胶木瓜渣→捣碎→钝化果胶酶→脱苦、脱色→压干→水解萃取→过滤→活性碳脱色→真空浓缩→沉淀→洗涤→干燥→粉碎→包装1.2.3 从向日葵盘和杆中提取果胶向日葵盘和杆→干燥→粉碎→脱色→离心分离→洗涤→提取→沉淀→过滤→清洗→干燥→过筛→包装1.2.4 从甘蔗渣中提取果胶甘蔗渣→破碎→水洗→脱色→萃取→过滤→活性炭脱色→真空浓缩→乙醇沉淀→洗涤→离心分离→干燥→粉碎→过筛→成品1.2.5 从松树皮中提取果胶松树皮→破碎→浸泡→萃取→过滤→真空浓缩→活性炭脱色→沉淀→洗涤→分离→干燥→粉碎→过筛→包装→成品收稿日期:2007-11-01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06212803)作者简介:王敏(1977-),女,河北衡水市人,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讲师,工学硕士.76 衡水学院学报第10卷1.2.6 从西瓜皮中提取果胶[4]西瓜皮→清洗→蒸煮→压榨→萃取→过滤→脱色→真空浓缩→乙醇沉淀→压滤→醇液洗涤→干燥→粉碎→过筛→成品1.2.7 从苹果渣中提取果胶[5]H2SO4 AL2(SO4)3↓ ↓湿苹果渣→ 干燥 →粉碎过筛→ 水解→ 热过滤→ 滤液→ 沉淀→离心分离→ 脱盐→ 过滤 →洗涤→ 脱色→ 干燥→ 粉碎→ 果胶1.2.8 从籽瓜皮中提取果胶[6]滤渣→二次浸提↓ ↓鲜瓜皮→切碎→灭酶→漂洗→酸液浸提→趁热过滤→滤液→冷却→脱色→乙醇沉淀→过滤→真空干燥→包装→成品除了从以上原料中提取果胶外,还有从香蕉皮、芒果皮和甜菜渣中提取果胶的报道.2 新技术在果胶提取中的应用近年来,为了提高果胶的质量,国内外科研人员都在尝试着把新的加工技术应用到果胶制备中,并取得一些成果,有些已应用到实际生产中.2.1 微波技术在果胶提取中的应用微波是一种波长为1 mm至1 m,频率300 MHz~300 GHz的高频电磁波,具有很强的热效应和化学效应.当物料随外电场的方向做定向排列,产生高速摆振,结果造成分子间的碰撞与摩擦而产生热能,使物料内部温度上升,扩散系数增大;同时,碰撞和摩擦还会促使物料中细胞的破裂,使萃取物渗出并溶解在溶剂中[7].采用微波加热可减少加热时间,而且受热均匀,不会破坏果胶长链结构,得率和质量都有所提高.现报道采用微波法提取果胶的有甜菜废粕、西番莲果皮[8]、柠檬皮[9]等.2.2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果胶干燥中的应用真空冷冻干燥就是把含有大量水分的物料预先冷冻,使物料中的游离水结晶,冻结成固体,然后在高真空条件下使物料中的冰晶升华,待冰晶升华后除去物料中部分吸附水,最终得到残留水分为1 %~4 %左右的干制品.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生产的产品能够最大限度保持色、香、味、形不变,营养物质分布均匀,复水性好.果胶是多糖类胶体化合物,既具有胶体的性质,又具有糖的诸多性质.在干燥过程中,温度高低对果胶的干燥速度有重要影响.如在较高温度下因残留的色素发生褐变而使果胶变黑;此外,由于果胶中可能还存在过氧化酶、多酚氧化酶等,容易引起酶促褐变,也会造成果胶颜色加深[10].而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所得果胶成品色泽呈淡黄色,溶解性好,果胶性质也没有发生改变,效果较好.2.3 膜分离技术在果胶提取中的应用由于膜分离过程不需要加热,可防止热敏物质失活、杂菌污染,无相变,集分离、浓缩、提纯、杀菌为一体,分离效果高,操作简单,费用低,特别适合食品工业的应用.周仲实[11]采用超滤膜装置对果胶提取液进行处理,初步浓缩除去大部分对胶凝度无贡献的杂质后,再经电渗析脱去大部分盐酸和无机离子,所得提取液可直接干燥获得高品质的果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3 发展前景果胶是一种安全的天然食品添加剂,是受FAO/WHO 食品添加剂联合委员会推荐以GMP的公认安全的食品添加剂.据有关专家预计,果胶的需求量在很长时间内仍将以每年15 %的速度增长.我国每年消耗约 1 500t以上果胶,80 %依靠进口,而且需求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呈高速增长趋势.因此,在我国大力开展对果胶的研究与开发,探索提高我国果胶产量和质量的新方法和新资源,不仅能为我国食品加工领域广泛地应用优质果胶提供理论依据,还将为推动国产果胶生产的发展,提高我国果胶生产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做出贡献.第1期 王 敏,等 果胶的提取工艺及新技术应用研究 77参考文献:[1]赵利,王杉.果胶的制备及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综述[J].食品科技,1995(5):32-34.[2]单杨.柑桔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J].中国食品科学,2006,6(1):423-428.[3]唐渝,陈翠娟.柚子皮中果胶提取及脱色工艺[J].食品科学,1998,19(11):29-31.[4]王丽华.西瓜皮果胶提取工艺研究[J].安徽科技,2002(10):10.[5]邓红,宋纪荣.盐析法从苹果渣中提取果胶的工艺条件研究[J].食品科学,2002,23(3):57-60.[6]梁琪,蒋玉梅,毕阳.籽瓜瓜皮中果胶的提取及脱色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2,23(10):48-49.[7]龚冉,杨海燕,贺昱,等.微波法萃取甜菜废粕中果胶的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4,27(1):77-80. [8]纵伟,梁茂雨,张世涛.微波辅助提取西番莲果皮中果胶的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2):63-65.[9]李明元.利用微波辅助技术提高柠檬皮果胶提取率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5):91-94.[10]张静,袁慧新.几种食品干燥新技术的进展与应用[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3,21(1):29-32.[11]周仲实.膜分离技术在果胶提取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科技,2003,23(2):51-55.The Technology of Pectin Extraction and ApplicationWANG Min, WANG Qian, WU Rong-rong(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Hebei 053000,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echnology of extracting pectin from different materials, such as orange peel, Chinese flow-ering quince, sunflower plate, broken sugar cane bits, pine bark, and watermelon rind ; and illust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iques(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microwave, etc.)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ing pectin and the effect to the quality of pectin.Key words: pectin;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microwave(责任编校:魏彦红英文校对:安晓红)(上接第74页)因子之一,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高温抑制卡尔文循环的活性,阻碍同化产物从叶片运出[7].本试验所测植物叶面温度均在26.7~29.3ºC之间,对各种植物均为适宜温度,因而它与光合速率之间未显示明显关系.有待进一步试验测定叶温的日变化和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以阐明不同叶温条件对植物的光合速率的影响.参考文献:[1] 姜卫兵,庄猛,韩浩章,等.彩叶植物呈色机理及光合特性机理研究进展[J].园艺学报,2005,32(2):352-358.[2] 王学奎.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4-136.[3] 李六林,杨佩芳,田彩芳,等.树莓光合特性的研究[J].园艺学报,2003,30(3):314-316.[4] 蔡永萍,陶汉之,程备力.对玉米叶片蒸腾、光合若干特性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23(4):474-477.[5] 梅杨,李海蓝,谢晋,等.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43(2):363-368.[6] 庄猛,姜卫兵,花国平,等.金边黄杨与大叶黄杨光合特性的比较[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1):39-42.[7] 杨甲定,赵哈林,张铜会,等.温度对绿豆离体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6):599-600.Studies on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eenhouse FlowerCUI Xing-guo(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Hengshui University,Hengshui,Hebei 053000,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zations of ten flowerplants cultivated in the greenhouse.They were chlorophyll contents,net photosynthetic rate,trunspiration rate,stomatal conductance,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and Surface temperuture of leav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were related to chlorophyll contants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 obviously,and it had some relation with intercellular CO2 contents and little relation with surface temperature.Key words: greenhouse flower;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net photosynthetic rate(责任编校:魏彦红英文校对:安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