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大剂量口服地高辛中毒死亡1例

合集下载

案例分析案例1某男,24岁。患者因20min前口服敌敌畏15ml而入院治疗

案例分析案例1某男,24岁。患者因20min前口服敌敌畏15ml而入院治疗

案例分析案例1某男,24岁。

患者因20 min前口服敌敌畏15 ml而入院治疗。

体检:嗜睡状,大汗淋漓,呕吐数次。

全身皮肤湿冷,无肌肉震颤。

双侧瞳孔直径2~3 mm,对光反射存在。

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基本正常。

双肺呼吸音粗。

化验:WBC14.2×109/L,中性93%。

余未见异常。

诊断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入院后,用2%碳酸氢钠水洗胃,静脉注射阿托品10 mg/次,共3次。

另静注山莨菪碱l0 mg,碘解磷定1 g,并给青霉素、庆大霉素及输液治疗后,瞳孔直径为5~6 mm,心率72次/min,律齐,皮肤干燥,颜面微红。

不久痊愈出院。

讨论:(1)对口服有机磷中毒的病人洗胃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如何正确使用阿托品?(3)为什么在使用M受体阻断剂时,又给予碘解磷定治疗?案例2某女,45岁。

患者上腹绞痛,间歇发作已数年。

入院前40天,患者绞痛发作后有持续性钝痛,疼痛剧烈时放射到右肩及腹部,并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经某医院诊断为:胆石症,慢性胆囊炎。

患者入院前曾因疼痛注射过吗啡,用药后呕吐更加剧烈,疼痛不止,呼吸变慢,腹泻却得到控制。

患者来本院后,用抗生素控制症状,并肌内注射度冷丁50 mg、阿托品0.5 mg,每3~4小时一次,并行手术治疗。

术后患者伤口疼痛,仍继续用度冷丁50 mg、阿托品0.5 mg,10天后痊愈出院。

出院后仍感伤口疼痛,继续注射度冷丁。

病人思想上很想用此药,如果一天不注射,则四肢怕冷、情绪不安、手脚发麻、气急、说话含糊、甚至发脾气、不听劝说,一打针就安静舒服。

现每天要注射度冷丁4次,每天300~400 mg,晚上还需加服巴比妥类方能安静入睡。

讨论:(1)入院前用吗啡,入院后用度冷丁,根据何在?如此应用是否合适?(2)患者出院后为什么要继续用度冷丁?(3)为什么用吗啡后呕吐更剧烈,呼吸变慢,疼痛不止而腹泻却得到控制?(4)为什么在用度冷丁时伍用阿托品?案例3患者,女,22岁。

老年患者口服地高辛对自我心率监测的护理

老年患者口服地高辛对自我心率监测的护理

老年患者口服地高辛对自我心率监测的护理【摘要】目的:探析口服地高辛的老年患者加强自我心率监测及护理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1月-2022年9月接受口服地高辛治疗的64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自我心率监测及针对性护理。

统计用药过程中中毒率,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统计低钾血症(≤3.5mmol/L)、肝肾功能异常、地高辛血药浓度过高(>2.0 μg/L)患者发生率。

结果:64例老年患者中,2例发生中毒反应,发生率为3.13%。

其中低钾血症2例(3.13%),平均血K+浓度2.43-3.5mmol/L(3.04±0.25)mmol/L;肝功能异常1例(1.56%),肾功能异常5例(7.81%);地高辛血药浓度过高6例(9.38%)。

结论:口服地高辛的老年患者加强自我心率监测及护理效果良好,有助于预防及控制地高辛中毒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

【关键词】老年;地高辛;心率监测;护理随着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流行,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且老年群体为高发患者,发病率极高[1]。

针对心血管疾病患病人群,临床一般首选药物保守治疗,其中地高辛为中效强心苷类药物,其疗效已经获得临床认可,并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中;但该药物用药安全性仍存在较大争议,其强心作用可能导致患者心率增加,加重患者心脏负荷,导致机体形成代偿性改善,继而使得病症恶性发展[2]。

对于此,临床认为有必要加强药物风险监测,保障用药安全[3]。

同时护理工作是监测用药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实施环节,有着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研究将对口服地高辛的老年患者加强自我心率监测及护理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试验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21年1月-2022年9月接受口服地高辛治疗的64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一般资料如下:男38例,女26例,年龄65-84岁(73.65±10.21)岁;原发疾病:心肌梗死13例,心房颤动7例,冠心病25例,慢性心力衰竭19例;合并症:高血压19例,糖尿病10例。

医生们注意啦,处方大剂量洛哌丁胺,竟可致患者死亡!

医生们注意啦,处方大剂量洛哌丁胺,竟可致患者死亡!

医生们注意啦,处方大剂量洛哌丁胺,竟可致患者死亡!/原标题:FDA:大剂量洛哌丁胺可致严重不良心脏事件洛哌丁胺常用于急性腹泻和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腹泻。

近日,FDA发布警告,有患者服用大剂量洛哌丁胺后发生了严重不良心脏事件,部分可致死亡。

(FDA官网)FDA指出,OTC类洛哌丁胺的每日最大剂量为8mg,而处方类洛哌丁胺最大剂量则为16mg。

高于推荐剂量的洛哌丁胺可能导致原因不明的心脏事件,包括QT间隔延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或其他室性心律失常、晕厥及心脏骤停。

FDA建议,腹泻持续时间超过两天的患者应该停用洛哌丁胺并联系医生,发生晕倒、快心率、心律失常或无反应时需直接向医务人员寻求帮助。

若医生怀疑患者出现洛哌丁胺中毒情况,则应停用洛哌丁胺并启动必须的治疗;若洛哌丁胺摄入量可疑,则应测量患者血压;若出现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且药物治疗无效时,应考虑电起搏或心脏电复律治疗。

(原文刊载于6月16日《医师报》)回音壁:7.书名:《解密华西》作者:桂克全推荐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樊荣相关评论:《解密华西》打破了人们印象中以宏大规模和硬件建设为特色的华西模式。

华西的真正魅力在于她敢为天下先的管理创新:服务型管理、人力资源分层管理、科研和后勤上的集约化管理、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等。

以石应康老院长为带头人的一批华西领导,努力奋斗20春秋,为中国特色的医院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华西特色和华西精神才是我们值得学习和推崇的地方。

从华西医院的崛起,一窥中国近几十年来医疗领域的风云变化。

《解密华西》就是一本医疗界的《联想风云》,值得一读!6.书名:《中国高血压防治追梦半世纪》上下册主编:刘力生5.书名:《八卦医学史》作者:烧伤超人阿宝4.书名:《寻梦如歌》主编:吴艳琳3.书名:《常见贫血及保健咨询》主编:夏乐敏2.书名:《连接组:造就独一无二的你》作者:[美] 承现峻1.书名:《大国担当》——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疫情纪实作者:王锦秋洪建国当期编辑:张璐。

心力衰竭患者洋地黄中毒先兆的观察

心力衰竭患者洋地黄中毒先兆的观察

心力衰竭患者洋地黄中毒先兆的观察关键词心力衰竭洋地黄中毒先兆临床上心力衰竭病人应用洋地黄治疗比较普遍,而洋地黄治疗中导致洋地黄中毒的初期表现的临床观察更显十分重要,我科于2005年7月~2006年4月共治疗了50例心力衰竭病人,均应用了洋地黄,其中6例出现了洋地黄中毒,由于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无1例死亡。

1 临床资料50例中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6例,出现洋地黄中毒者2例,风湿性心脏病18例,中毒3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中毒1例,心肌病4例,无中毒者。

应用地高辛剂量口服0.125mg~0.25mg,用药第3天至第10天出现洋地黄中毒表现,有4例查血清地高辛浓度分别为1.6ng/ml 1例,1.8ng/ml 1例;2.5ng/ml 2例;6例洋地黄中毒病人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早呈二联律3例,频发多源室早并形成阵发性室速,房颤并发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加速性自主心律、房性心动过速2:1传导各1例,同时有胃肠道反应3例,视物模糊1例。

2 中毒先兆的表现2.1 心率的改变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症状得到控制后,心率由快速变慢或转至正常后,又出现心率增快或低于60次/min,则提示洋地黄中毒。

前者是洋地黄中毒引起异位兴奋产生房性心动过速,后者是洋地黄中毒对窦房结自律性及窦房传导抑制作用出现心动过缓,或对房室结的直接抑制作用引起房室传导阻滞,这种心率的改变情况在开始和没有中毒前病人往往无自觉症状,但我们对洋地黄服用者勤测心率,脉搏是可以早期发现的。

2.2 节律的改变观察病人时听诊心律或触脉搏不规律,应考虑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室早是最早发现的心律失常,患者原有室早,服用洋地黄后室早增多也提示洋地黄中毒。

偶可见房早,如患者原有窦性心律,突发房颤,或原有房颤,突然心室率增快,应当考虑洋地黄中毒早期引起的房颤。

另外洋地黄中毒时发生的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病人常无自觉症状,听诊时心律和触脉搏都难以发现,应及时做心电图。

地芬尼多中毒死亡1例分析

地芬尼多中毒死亡1例分析

作者: 刘国斌
作者机构: 山西省忻州市公安局刑事技术处,034000
出版物刊名: 刑事技术
页码: 64-65页
主题词: 地芬尼多中毒 致死血浓度 分析
摘要:地芬尼多中毒死亡见诸报道的较少,笔者接触过1例,现报道如下。

1案例资料死者李某,女,22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

因恋爱受挫,于2004年9月16日晚20时许吞服地芬尼多(眩晕停)240片(现场发现地芬尼多片空包装10板,每板24片)。

20时20分被送人医院,当时呼之不应,表情呈惊恐状,全身频繁发生阵发性抽搐,查体:Bp100/65mmHg,R20次/min,P120次/min。

患者中度昏迷,双侧瞳孔均散大,约4mm,对光反应迟钝,心音低钝。

经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缓慢推注安定10mg、清水洗胃等措施,仍频繁抽搐,之后患者心跳、呼吸停止,颜面青紫,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注射强心剂、呼吸兴奋剂、胸外心脏按摩等措施抢救,抢救无效于当晚21时20分死亡。

口服大剂量盐酸地芬尼多致死亡一例

口服大剂量盐酸地芬尼多致死亡一例

匿药Z
口服大剂 量盐酸地 芬尼 多致死亡 一例
黄素 伟 田 甜
中 国人 民解放军第二五一 医院
[ 摘
致死的病人 , 现报道如 下。
急诊科
河北
张家 口 0 7 5 0 0 0
要] 盐酸地芬尼 多为强效抗 晕止吐药 , 目前临床报道 多为其过 量服 用 , 少见 致死病例 报道 。我科 曾收 治一例 口服 大剂量 地芬尼 多
[ 关 键词] 盐酸地芬尼 ; 过量服 用; 病例报 道 [ 中图分类号] R 9 1 [ 文献标 识码 ] A
1 病 例 资 料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5 6 7 5 . 2 0 1 5 . 3 . 2 3 6 收, 1 . 5— 3 h 血药浓度可 达高峰 , 药物 说 明书上示单 次顿 服 1 0 0 m g 后 2 h 达峰浓度为 0 . 3 5 g / m L ; 而顿服 1 2 0 0 m g ( 4 8片 ) 后 的峰浓度 可达 3 . 9 7 v g / m L , 可根据此对无 条件进行 毒物 检测 的患者进 行血 药浓 度 的换算 , 本例的峰浓度约为 1 6 . 5 4 i x g/ m L 。该 药入 血后 , 主要 由肝 脏代 谢 , 大量服 用可 严重 损害 肾脏 的功能 , 还 可作用 于 中枢神 经 系 统, 引起脑水肿 甚至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J , 造成 患者死亡。临床对 该药过 量后 的治 疗无特效解 毒药 , 一旦怀疑 其 中毒 , 应尽 快送 毒检 , 且 送检 血液 需尽 快进行检测 , 因其在 血 液保 存液 中以一 级代 谢动 力学 方 式分 解 。 在治疗上 , 应尽 早给予洗 胃、 导泻 、 补液促排 、 保护重 要脏器 等对症 支 持处理措施 , 同时尽快行血 液净化 , 以便 能快 速的 清除体 内 的毒物 , 避免其对各 系统造 成进~步的损害 。在治 疗时 , 还 应注意给 予降温 、 脱水等处理措施 , 由以亚低 温脑保 护最 为重要 , 国外 有研 究证 明 , 该 措施在降低致残率 和( 或) 死亡率 上效 果显著 。其在 降低脑细胞耗

口服“rush”中毒死亡1例

口服“rush”中毒死亡1例

口服“rush”中毒死亡1例
裴明;彭光洋;唐志龙;李正东;邹冬华;张建华;秦志强;陈忆九
【期刊名称】《法医学杂志》
【年(卷),期】2021(37)6
【摘要】1案例1.1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赵某,男,39岁,同性恋。

某年4月16日,赵某通过社交平台联系上冒充同性恋的刘某,两人至一宾馆约会。

刘某在洗手间洗澡期间,其同伙三人闯入房间,以解救刘某为由敲诈勒索赵某,并于当日凌晨01:45左右强迫其喝下“rush”(“rush”瓶见图1)。

数分钟后赵某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急促、面色潮红、神志不清等症状,嫌疑人第一时间全部逃离现场,之后赵某报警,被送至医院抢救。

【总页数】5页(P883-887)
【作者】裴明;彭光洋;唐志龙;李正东;邹冬华;张建华;秦志强;陈忆九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司法部司法鉴定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司法鉴定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徐州市公安局物证鉴定所;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
【相关文献】
1.口服中药中毒死亡案毒物检验
2.口服普萘洛尔中毒死亡1例
3.口服草甘膦除草剂合并乙醇中毒死亡1例
4.口服清水催吐致急性水中毒死亡1例
5.口服盐酸地芬尼多中毒死亡14例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药物中毒死亡案例

药物中毒死亡案例

药物中毒死亡案例药物中毒是指因摄入、吸入或接触药物或化学物质而引起的中毒症状。

在临床上,药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毒事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药物中毒死亡案例时有发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下面就几个药物中毒死亡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安眠药中毒死亡。

某女性患有失眠症,长期服用安眠药来帮助入睡。

然而,由于长期服用安眠药,导致药物耐受性增加,需要不断增加用药剂量才能达到同样的镇静效果。

在一次失眠严重的夜晚,她误服了过量的安眠药,导致呼吸抑制、心脏停跳而死亡。

案例二,抗抑郁药中毒死亡。

一名男性患有抑郁症,长期服用抗抑郁药来控制症状。

然而,由于长期用药,他逐渐产生了对药物的依赖性。

在一次情绪低落的时候,他误服了过量的抗抑郁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案例三,止痛药中毒死亡。

一名年轻女性在月经期间出现严重疼痛,误服了过量的止痛药来缓解疼痛。

然而,她并没有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服用,导致药物在体内积聚过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最终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

以上案例反映了药物中毒死亡的一些常见原因:长期用药导致耐受性增加、药物依赖性产生、误服过量药物等。

这些情况都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和重视。

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医生在开具处方药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规划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长期用药导致耐受性增加和药物依赖性产生。

其次,患者在服用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来,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以免出现药物中毒的危险。

最后,家属和社会应该加强对药物中毒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药物中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应该认识到药物中毒死亡是一种可以预防的悲剧,只有加强宣传教育和合理用药,才能有效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重视药物的正确使用,健康用药,远离药物中毒的危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