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

合集下载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引言概述: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小学生的健康和安全,教育他们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匡助他们了解如何避免感染艾滋病毒。

一、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1.1 艾滋病的定义和传播途径艾滋病是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毒感染。

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小学生应该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避免接触感染源。

1.2 艾滋病的症状和预防方法艾滋病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头痛等,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免疫系统衰竭。

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包括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针具、拒绝与感染者共用个人卫生用品等。

1.3 艾滋病的治疗和支持艾滋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可以通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来控制病情。

小学生应该了解到艾滋病患者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关爱,避免歧视和偏见。

二、艾滋病的预防措施2.1 推广正确的性教育小学生应该接受正确的性教育,了解性行为可能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教育他们要尊重自己和他人,不要过早从事性行为。

2.2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小学生应该养成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牙刷、毛巾等个人卫生用品的习惯。

这样可以避免通过接触感染艾滋病病毒。

2.3 避免与感染者的血液接触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与感染者的血液接触,不要与他人共用针具、注射器等。

如果受伤出血,应该及时清洁伤口并寻求医疗匡助。

三、正确使用安全套3.1 了解安全套的作用小学生应该知道安全套是一种有效的避孕和防止性病传播的方法。

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3.2 学会正确使用安全套小学生应该学会正确使用安全套,包括如何打开、戴上和取下安全套。

他们还应该知道安全套的保存方法和有效期限。

3.3 强调安全套的重要性教育小学生要时刻强调安全套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减少艾滋病的传播风险。

四、拒绝共用针具和注射器4.1 了解共用针具和注射器的危害小学生应该了解共用针具和注射器可能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小学艾滋病宣传教案(精选7篇)

小学艾滋病宣传教案(精选7篇)

小学艾滋病宣传教案小学艾滋病宣传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艾滋病宣传教案(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艾滋病宣传教案(精选7篇)1活动口号:携手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活动主管:学校体艺卫负责计划制定、实施、总结、归档,以备检查。

活动时间:初步计划为20xx年3月,按学校工作安排有所调整。

活动协办:学校医护室活动事项:1.学校宣传:安排相应的宣传栏,进行“艾滋病防治宣传”展板的制作。

2.学校工作:安排学校医护人员进行艾滋病宣传讲解工作,正视疑惑。

3.体艺卫处: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落实相关日常宣传活动。

4.校医护室:确保学校相关健康检查,关注学生健康问题,适时引导。

5.年级工作:各年级进行“艾滋病防治”周会,由班主任介绍相关知识。

6.班级工作:班主任注意学生动向,适时适度介绍相应预防知识。

活动方式:1.学校宣传以“展板”、“广播”为主。

2.学校专人负责讲解艾滋病宣传预防工作,注意做好相关人员X工作。

3.体艺卫处注意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引导,以免思想紧张焦虑。

4.学校医护室购置相应的宣传资料、准备相应预防措施。

5.各年级组长负责对班主任、科任教师进行传达,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6.班级工作以“周会”、“师生小组交流”为主,尽量保证学生的`个人隐私。

经费安排:1.宣传展板制作费用,视情况而定。

2.学校医护室需要购置相应器械,以备不时之需。

3.各年级、各班级宣传资料印制。

4.学生心理调整相关用具。

小学艾滋病宣传教案(精选7篇)2一、活动主题今年活动主题仍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英文主题为Getting to Zero),副标题为“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旨在号召全社会积极投身于艾滋病防治工作,共同承担防治责任和义务,群策群力,各展所长,遏制艾滋病的流行。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预防艾滋病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艾滋病,以下是一些关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

一、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

HIV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艾滋病会损害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体无法抵抗其他疾病和感染。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1. 血液传播: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如共用针头、注射器、刺耳针等。

2. 性传播:与感染者发生性行为,包括性交、口交和肛交。

3. 垂直传播:孕妇感染HIV病毒,可通过妊娠、分娩和母乳喂养将病毒传给婴儿。

三、如何预防艾滋病?1. 培养正确的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换洗衣物和床上用品等。

2. 避免与感染者接触:不与感染者共用针头、注射器等,避免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

3. 安全性行为:不进行早婚、早孕和不安全的性行为。

对于有性行为的人群,应正确使用避孕套。

4. 拒绝毒品:不使用毒品,避免通过共用针头等方式感染HIV病毒。

5. 安全医疗: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手术。

6. 母婴防护:孕妇要进行艾滋病病毒筛查,如果感染HIV病毒,应接受治疗并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将病毒传给婴儿。

四、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感染者?1. 尊重和关爱:艾滋病感染者也是我们社会的一部分,应该给予他们尊重和关爱,避免歧视和排斥。

2. 保护个人隐私:不要公开感染者的艾滋病状况,尊重他们的隐私权。

3. 传播正确信息:帮助他人正确了解艾滋病,避免传播错误信息和恐慌情绪。

五、艾滋病常见误区1. 艾滋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艾滋病不会通过空气传播,只有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才会感染。

2. 普通接触会感染艾滋病:普通接触,如握手、拥抱、分享餐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3. 艾滋病可以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因为病毒无法在蚊虫体内生存和繁殖。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引言概述: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小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预防艾滋病知识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的五个关键方面。

一、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1.1 艾滋病的定义和传播途径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免疫系统疾病。

它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小学生应该了解这些传播途径,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1.2 艾滋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艾滋病早期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头痛等,但这些症状并不明显。

预防艾滋病的关键是避免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者体液,特别是不要共用针头、避免不安全性行为等。

1.3 艾滋病的治疗和支持艾滋病虽然无法治愈,但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并延缓疾病发展。

同时,艾滋病患者也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小学生应该学会尊重和关心患者。

二、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2.1 勤洗手洗手是预防艾滋病的基本措施之一。

小学生应该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殊是在接触到外界物品后、上厕所后、饭前饭后等时刻。

2.2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个人卫生对预防艾滋病非常重要。

小学生应该保持身体清洁,勤洗澡、换洗衣物,并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用品。

2.3 健康饮食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艾滋病。

小学生应该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

三、拒绝毒品和不良行为3.1 拒绝接触毒品毒品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学生应该明确拒绝接触任何形式的毒品,避免受到毒品的诱惑。

3.2 避免不良行为不良行为如共用针头、不安全性行为等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小学生应该明白这些行为的危害性,并坚决避免参预其中。

3.3 寻求匡助和支持如果小学生身边发生了毒品或者不良行为的事情,他们应该及时寻求成人的匡助和支持,以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健康。

四、加强健康教育4.1 学校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包括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卫生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小学生的健康意识。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
标题: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
引言概述: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为了巨大威胁。

尽管小学生在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较低,但他们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正文内容:
1. 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1.1 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2 了解艾滋病的症状和发展过程
1.3 了解艾滋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2. 强调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2.1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2 避免接触他人的血液或者体液
2.3 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和针头
2.4 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
2.5 健康饮食和锻炼,增强免疫力
3. 传播正确的艾滋病防控观念
3.1 教育小学生正确使用避孕套的重要性
3.2 强调拒绝与目生人共用个人卫生用品
3.3 鼓励小学生与家人、老师或者医生交流,获取正确的艾滋病防控知识
4. 培养正确的人际交往和性教育观念
4.1 教育小学生尊重他人的身体边界
4.2 强调拒绝不安全性行为的重要性
4.3 培养小学生正确对待性别和性取向的观念
5. 加强艾滋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5.1 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
5.2 在课堂上引入艾滋病防控知识
5.3 鼓励小学生参预艾滋病防治志愿者活动
总结: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强调预防措施、传播正确观念、培养正确的人际交往和性教育观念以及加强宣传和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小学生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希翼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和支持。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预防艾滋病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健康教育内容,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病毒感染,它会伤害人体免疫系统,导致机体对抗疾病的能力下降。

为了匡助小学生了解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时常洗手:使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双手,特殊是在接触伤口、血液或者其他体液后。

- 不共用个人用品: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指甲剪等个人卫生用品,以免传播病毒。

- 妥善处理血液和体液:避免直接接触他人的血液或者体液,如需处理,请戴上手套或者使用其他适当的防护措施。

2. 安全性行为:- 避免性行为:小学生应了解性行为是成年人之间的行为,他们应该避免进行任何形式的性接触。

- 了解性传播疾病:小学生应该了解艾滋病可以通过性行为传播,以及其他一些性传播疾病,如性病等。

- 保持单一性伴侣:在成年后,如果选择有性行为,应该与单一性伴侣建立稳定的关系,减少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 使用安全套: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果选择有性行为,应该使用正确和一致的安全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3. 拒绝使用毒品:- 小学生应该明白毒品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包括增加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 拒绝尝试毒品:小学生应该坚决拒绝尝试任何毒品,包括吸食、注射或者其他形式的使用。

- 远离毒品环境:小学生应该避免与毒品相关的环境和人群接触,如吸毒者、毒品交易场所等。

4. 健康教育和意识提高:- 学习艾滋病知识:小学生应该通过正规的健康教育课程学习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包括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

- 提高意识:小学生应该认识到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了解到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

5. 消除艾滋病歧视和偏见:- 小学生应该了解艾滋病患者也是正常的人,他们不应该受到歧视和偏见。

- 尊重和支持:小学生应该尊重艾滋病患者的权利和尊严,赋予他们支持和理解。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引言概述: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为了巨大威胁。

为了匡助小学生了解并预防艾滋病,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相关知识,希翼能够提高小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一、艾滋病的基本知识1.1 艾滋病的定义: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疾病,它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1.2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包括共用针具、输血和器官移植等方式;性接触传播主要是通过性行为,特别是无保护性行为;母婴传播是指孕妇感染HIV后将病毒传给胎儿或者婴儿。

1.3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艾滋病的预防主要包括正确使用安全套、不共用针具、避免与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避免接触他人的血液等。

二、艾滋病的症状和诊断2.1 艾滋病的早期症状:艾滋病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等,这些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容易被忽视。

2.2 艾滋病的晚期症状:艾滋病晚期症状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免疫系统衰竭,包括反复发作的严重感染、恶性肿瘤、消瘦、腹泻等。

2.3 艾滋病的诊断方法:艾滋病的诊断主要通过检测抗体和病毒核酸,包括ELISA、西方印迹、PCR等检测方法。

三、艾滋病的治疗和护理3.1 艾滋病的治疗方法:目前,艾滋病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抗病毒治疗包括使用多种药物,例如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和抗病毒联合治疗等。

3.2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艾滋病患者需要得到全面的心理支持和匡助,包括家庭、朋友和专业人士的关爱和支持。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方法可以匡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3.3 艾滋病患者的生活护理:艾滋病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度锻炼等。

同时,他们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定期进行体检等。

四、艾滋病的社会影响和预防教育4.1 艾滋病的社会影响:艾滋病不仅对个人健康造成威胁,还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标题: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引言概述: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预防艾滋病知识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包括小学生。

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需要了解如何预防艾滋病,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健康意识。

一、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1.1 接触感染: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和乳汁传播。

1.2 母婴传播:孕妇感染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或在分娩过程中传染给新生儿。

1.3 性传播:性行为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包括不安全的性行为、多个性伴侣等。

二、如何预防艾滋病2.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共用牙刷、剪刀等个人用品。

2.2 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避免早恋、性行为,坚持性伴侣间的忠诚。

2.3 拒绝注射毒品:不使用他人的注射器,避免注射毒品。

三、正确使用安全套3.1 选择合适的安全套:应选择有质量保证的正规品牌的安全套。

3.2 使用正确:在性行为前正确佩戴安全套,并避免破损。

3.3 使用后处理:使用后将安全套包装好丢弃,不要重复使用。

四、保持健康生活方式4.1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均衡饮食,增强身体免疫力。

4.2 锻炼身体: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4.3 定期体检:定期到医院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并治疗。

五、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控活动5.1 参加相关宣传活动:了解艾滋病知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5.2 支持感染者:尊重感染者权利,不歧视、不隔离感染者。

5.3 向周围人传播正确知识:帮助他人了解艾滋病,共同预防传播。

结语:小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正确使用安全套、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控活动,小学生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为建设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每个小学生都能牢记这些知识,健康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材料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疫病。

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对机体起着良好的“防御”作用,抵抗各种病原体的袭击。

但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后,人体的这种良好防御系统便会受到破坏,防御功能减退,因而这时病原体经血行及破损伤口长驱直入。

此外,身体中一些不正常的细胞,例如癌细胞,也同样乘机迅速生长、大量繁殖起来,发展成各类癌瘤。

也就是说,艾滋病病人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

艾滋病自1985年进入我国至今已有近万人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据有关部门推测,在今后几年内艾滋病发展趋势是:发达中国家是呈下降趋势,而发展中国家则呈急剧上升趋势。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经
1、性接触传染
由于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体液中,男女不洁性行为可以导致艾滋病病毒迅速传播。

目前,性接触传播已成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2、血液传播
目前通过输血传播艾滋病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一些非洲国家和地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几乎大部分非洲国家,主要以非志愿献血为主,他们大多是青壮年,都处在性活动高潮的年龄段,这意味着他们所提供的血液很可能具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机会。

将这些血及血液制品输给其它病人,便可能感染艾滋病。

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及针头是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媒介。

3、母婴传播
患有艾滋病或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将艾滋病病毒直接传染给胎儿子,另外还能够在产前、产程中(出生时通过产道)和产后(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

三、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艾滋病是一个健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可能成为艾滋病流行的直接或间接受害者。

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

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

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

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

2、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

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

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因为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

当他们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时,其家庭经济状况就会很快恶化。

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3、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20-45岁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国家的保卫者。

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

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

4、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
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

艾滋病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要消灭艾滋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培养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从”我”做
起。

四、艾滋病的预防
艾滋病蔓延很快,而且目前无特效药。

但是,只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是可以减少其发病率的。

1、加强艾滋病的监测检疫。

由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与国外人士交往日趋频繁,随之入境的人数也急剧上升,这就要求卫生检疫部门,对入境人员进行严格检查,对艾滋病抗体阳性者,坚决不允许入境。

2、加强治安管理。

严格取缔卖淫和嫖娼活动,对与外国人及外籍人员发生性接触的妇女应做艾滋病抗体的检查。

坚决杜绝与艾滋病抗体阳性或艾滋病病人发生性接触,患有艾滋病的妇女应避免怀孕。

3、消除静脉滥用药物的现象
特别是静脉药,不共用针头、注射器和药物。

不共用牙刷、剃须刀或其它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物品。

4、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
对所有供血者,都要进行严格的抗体检测、凡抗体阳性者应坚决禁止供血、血浆、器官、其他组织或精液。

特别要加强对进口血液制品的检测,禁止被污染的血液制品入库。

5、严格消毒,避免医源性感染
医务人员在接触艾滋病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手套、防止病人使用过的针头和医疗器机刺伤皮肤。

避免直接和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物直接触。

病人的衣物及物品可用1:10漂白粉或1:10氯酸钠液消毒。

病人收尸体需用料袋封包后火化。

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废弃物品都需要装入密封塑料袋内处理或烧毁。

6、对危险人群进行密切的监测,彩集血清进行检测
我国目前重点检测对象是;①应用过国外进口的血液制品的病人,特别是1981年至1984年期间应用过进口的第Ⅷ因子的血友病病人;②与来华的外国旅游观光者或国外留学生有过性关系者;③长期驻华的外宾、留学生来华的旅游观光者(尤其是从艾滋病高发国家来
的);④我国长期驻外人员、劳工(特别是输过外国人血液及血液制品者)以及外交人员;⑤某些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⑥对艾滋病病人及与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的接触者。

7、大力普及艾滋病知识,做好宣传工作
五、消除一些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途经的顾虑
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艾滋病病毒是通过唾液、泪液、汗液、握手、拥抱等接触或昆虫传播的,说明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染。

艾滋病病毒也不会通过空气、饮水、食品、以及未消费的餐具、衣服被褥、货币等物品而传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