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杀虫剂作用方式的知识

合集下载

农药除害虫原理

农药除害虫原理

农药除害虫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毒杀作用:农药可以直接杀死害虫,通过接触、吸入或摄入等方式,使害虫体内发生毒性作用,导致害虫中毒、死亡。

2. 干扰行为:一些农药可以通过干扰害虫的行为,使其失去繁殖、觅食、逃避天敌等能力。

例如,一些杀虫剂可以释放出引诱剂,吸引害虫前往接触,从而将害虫杀死。

3. 抑制生长:一些农药可以抑制害虫的生长和繁殖,例如杀螨剂可以抑制螨类的生长和繁殖,杀虫剂可以抑制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4. 诱导作用:一些农药可以诱导害虫的基因表达,使其发生不利的变化。

例如,一些杀虫剂可以诱导昆虫产生遗传缺陷,导致其后代无法正常繁殖。

5. 物理作用:一些农药可以通过物理作用来驱赶或杀死害虫,例如驱避剂可以通过释放出刺激性的气味,使害虫远离植物或防治区域。

这些原理的共同作用,使得农药可以有效地保护农作物和植物免受各种害虫的侵害,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但是,在使用农药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种类、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对非目标生物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0种常用杀虫剂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20种常用杀虫剂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20种常用杀虫剂的使用方法和效果杀虫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家庭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化学制剂,用于消灭或控制各种有害昆虫。

下面将介绍20种常用杀虫剂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1.氯虫硫:氯虫硫能有效控制大多数害虫,如蚜虫、白蚁和螨虫。

使用时应按照说明进行稀释喷洒,施药后害虫会迅速死亡。

2.乌灵脲:乌灵脲对各类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是对蚜虫、茎螟和菜蛾等害虫的防治效果显著。

3.拟除虫菊酯:拟除虫菊酯可有效防治钻心虫和蛀茎虫等害虫,使用时应注意保护作物。

4.灭多威:灭多威对各类害虫有很强的驱杀作用,能长时间保持有效。

使用时应避免与其他农药混用。

5.百菌清:百菌清广谱杀菌剂,可用于防治果树、蔬菜和灌木等的病虫害。

6.苯咪硫磷:苯咪硫磷对多种害虫都有很好的杀灭效果,但对哺乳动物有一定的毒性。

7.美拍威:美拍威可有效控制蚜虫、蓟马和红蜘蛛等害虫,施药后会迅速消灭害虫。

8.速灭杀菌剂:速灭杀菌剂可用于果树、蔬菜和庭院花卉等病虫害防治,对消灭病毒、病菌和病虫有显著效果。

9.甲胺磷:甲胺磷可用于防治庄稼作物和果树的多种害虫,如斜纹夜蛾和螟虫等。

10.噻虫嘧磷:噻虫嘧磷对多种蚜虫和飞虱等害虫有强烈的驱杀效果,但不宜过量使用。

11.灭蚜净:灭蚜净是一种绿色环保杀虫剂,对蚜虫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且不会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影响。

12.敌百虫:敌百虫是常用的杀虫剂之一,它对各类害虫有较好的驱杀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作物。

13.溴氰菊酯:溴氰菊酯能有效防治蓟马、花叶螨和柿蛾等害虫,但对鱼类和蜜蜂具有一定的毒性。

14.灭害松:灭害松可用于庭院和公园的蚊虫和害虫防治,施药后害虫会迅速消亡。

15.敌杀死:敌杀死是一种杀虫杀螨剂,适用于温室和花卉的害虫防治,有效控制各种害虫。

16.苦乐星:苦乐星对各类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时应按照说明进行喷洒,能迅速杀死害虫。

17.剧毒滴剂:剧毒滴剂可用于家庭防虫和公共卫生防治,对苍蝇和蚊虫等有强烈的驱杀效果。

喷雾杀虫剂原理

喷雾杀虫剂原理

喷雾杀虫剂原理
喷雾杀虫剂是一种常见的杀虫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喷雾装置将杀虫剂以微细液滴的形式喷洒在空气中。

当昆虫接触到这些液滴时,杀虫剂就会通过昆虫的呼吸道或皮肤渗透进入昆虫体内,从而达到杀灭昆虫的效果。

喷雾杀虫剂的杀虫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窒息作用:喷雾杀虫剂中的活性成分会堵塞昆虫的呼吸道,阻止氧气进入昆虫体内,导致昆虫窒息而死亡。

2. 神经毒性作用:喷雾杀虫剂中的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成分能够干扰昆虫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影响昆虫的运动、感觉和食欲等,最终导致昆虫的神经系统瘫痪而死亡。

3. 胃肠道毒性作用:一些喷雾杀虫剂还能通过昆虫的食物,被昆虫摄入到体内后对其胃肠道产生毒性作用,破坏昆虫的消化系统,导致昆虫无法正常摄取和消化食物,最终死亡。

由于喷雾杀虫剂能够将杀虫剂均匀地喷洒到空气中,并且微细液滴易于被昆虫吸入,因此具有较高的杀虫效果。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使用喷雾杀虫剂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喷雾剂误触及人体或食物。

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按照说明书的指引正确使用,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以避免喷雾杀虫剂残留对健康造成影响。

杀虫剂杀虫原理

杀虫剂杀虫原理

杀虫剂杀虫原理
杀虫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化学药剂对害虫进行毒杀。

其主要成分能够干扰害虫的生理活动和代谢过程,从而导致害虫死亡。

杀虫剂通常分为接触性和内服性两类。

接触性杀虫剂涂覆在害虫体表,通过直接接触而使害虫中毒和死亡。

内服性杀虫剂则通过害虫摄食含药物的饵料或植物组织,进入害虫体内,从而达到毒杀效果。

杀虫剂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机磷化合物、氨基甲酸酯、咪唑类、大环内酯等。

这些化学物质在进入害虫体内后,通过与害虫的神经系统、酶系统或其他生理过程发生作用,影响害虫的正常生理活动。

例如,有机磷杀虫剂能够抑制酯酶的活性,从而使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在神经突触中积累,导致神经冲动传递异常,最终引发麻痹和死亡。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则能够抑制神经递质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停留时间增加,产生神经传递紊乱和抑制作用。

除了直接对害虫产生毒杀效果外,杀虫剂的选择和使用也要考虑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以及环境的安全性。

合理使用和控制剂量,遵循使用说明,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常见的杀虫剂用途及使用方法

常见的杀虫剂用途及使用方法

常见的杀虫剂用途及使用方法杀虫剂是一种用于杀灭和控制害虫的化学药剂。

它们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家庭和公共场所,用于预防和控制各种害虫。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杀虫剂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1.杀菌剂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和控制各类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感染。

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包括铜剂、有机对应铜剂和多菌灵等。

使用方法通常是将杀菌剂稀释后喷洒在受感染的植物上,或者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

2.杀虫剂杀虫剂广泛用于农业、园艺和家庭领域,用于杀灭和控制各类昆虫和害虫。

常见的农业杀虫剂有有机磷杀虫剂、拟除虫菊酯、拟除虫菊酰胺等。

使用方法根据不同的杀虫剂类型而有所不同,通常可以通过喷洒、洒粉、涂抹或浸泡的方式使用。

3.除草剂除草剂用于消除田间和农田中的杂草和不需要的植物。

常见的除草剂有草甘膦、草铵膦和草除隆等。

使用方法通常是通过喷洒或涂抹在杂草上,或者将除草剂稀释后浸入土壤中。

4.驱虫剂驱虫剂主要用于驱赶和杀灭各类害虫,如蚊子、苍蝇、蚂蚁和跳蚤等。

常见的驱虫剂包括氯菊酯、敌敌畏和氯丹等。

使用方法通常是将驱虫剂喷洒在需要驱虫的区域或直接涂抹在身体上,也可以使用驱虫剂的烟雾剂等。

5.杀鼠剂杀鼠剂用于控制和消灭各类老鼠和啮齿动物。

常见的杀鼠剂有毒饵和捕鼠器等。

使用方法通常是将杀鼠剂放置在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如墙角、田间或仓库等,并远离儿童和宠物。

在使用杀虫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适当的杀虫剂:不同的害虫需要不同的杀虫剂,使用前要确保选择正确的杀虫剂。

3.防护措施:使用杀虫剂时,应佩戴合适的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和安全眼镜,以避免与皮肤、眼睛或呼吸系统接触。

4.儿童和宠物安全:在使用杀虫剂时,要将其远离儿童和宠物,并将其放置在他们无法触及的地方。

5.储存和处理:正确储存和处理杀虫剂,避免暴露在阳光、高温或潮湿的环境下,并遵守当地的处理和废弃物管理规定。

总结起来,杀虫剂是一种重要的工具,用于控制和预防各类害虫。

正确选择和使用杀虫剂对保护农作物的生长、预防疾病传播和维护环境卫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杀虫剂作用方式

杀虫剂作用方式

杀虫剂作用方式
1.神经毒剂作用:这种类型的杀虫剂可以影响昆虫的神经系统,导致其瘫痪或死亡。

它们可以通过作用于神经递质或神经元信号转导途径来实现这一点。

2. 肠毒剂作用:这种类型的杀虫剂会被害虫摄入,然后在其肠
道内杀死害虫。

它们可以通过影响害虫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来实现这一点。

3. 空气毒剂作用:这种类型的杀虫剂可以通过空气中的气体或
气溶胶形式杀死害虫。

它们可以通过影响害虫的呼吸系统来实现这一点。

4. 接触毒剂作用:这种类型的杀虫剂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害虫来
杀死它们。

它们可以通过破坏害虫的表皮或干扰其细胞膜来实现这一点。

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对不同的害虫有不同的作用方式。

因此,在选择杀虫剂时,需要根据目标害虫的类型和生活习性选择合适的杀虫剂,以达到最佳的杀虫效果。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杀虫剂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使用时要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

- 1 -。

杀虫剂的工作原理

杀虫剂的工作原理

杀虫剂的工作原理
杀虫剂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杀死或控制害虫的生长、繁殖和食欲:
1. 神经毒剂作用:许多杀虫剂通过作用于害虫的神经系统来杀死害虫。

这些杀虫剂可以干扰害虫的神经功能,如阻断神经传递物质、抑制酶的活性或影响神经膜通透性等。

害虫暴露在这些化合物下会引起瘫痪、麻痹或经历其他神经毒性效应。

2. 窒息作用:一些杀虫剂可以通过阻止害虫的呼吸或损害害虫的气道结构,从而阻止害虫获取氧气,造成窒息死亡。

3. 殖民作用:部分杀虫剂可以对害虫的生殖系统产生影响,妨碍害虫的繁殖能力或导致发育异常,最终导致害虫死亡或减少其种群数量。

4. 胃毒性作用:某些杀虫剂可以通过害虫食用杀虫剂或接触含有杀虫剂的植物组织来杀死害虫。

这些杀虫剂会进入害虫的体内,并对其内脏器官和生理功能产生毒性影响。

5. 接触毒性作用:一些杀虫剂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害虫的外表或外骨骼来杀死害虫。

这些杀虫剂在与害虫接触时会破坏害虫的表皮或进入害虫体内,从而对其组织和细胞产生毒性作用。

6. 植物保护作用:有些杀虫剂具有植物保护作用,可以在植物上形成保护层,防止害虫对植物造成伤害或入侵。

综上所述,杀虫剂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影响害虫的神经系统、呼吸、生殖功能以及直接接触造成的毒性作用来消灭或控制害虫。

杀虫剂的作用原理

杀虫剂的作用原理

杀虫剂的作用原理
杀虫剂的作用原理是基于它们对昆虫体内生理系统的影响。

它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达到杀灭昆虫的目的:
1. 神经系统麻痹:部分杀虫剂能够阻断昆虫神经系统内的特定通道或受体,干扰神经递质的释放或接受信号,从而引起昆虫麻痹和死亡。

2. 呼吸系统损害:部分杀虫剂能够刺激昆虫呼吸系统,使其受到损害或产生功能障碍,导致昆虫无法正常进行呼吸和氧气交换。

这通常通过进入昆虫的气门,影响气道功能实现。

3. 消化系统瘫痪:一些杀虫剂可以干扰昆虫的消化酶的正常工作,破坏其消化道内的化学过程和营养吸收功能。

这将导致昆虫无法摄取足够的能量和养分,最终导致饥饿和死亡。

4. 生长发育抑制:某些杀虫剂可以干扰昆虫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它们可能会影响昆虫的脱皮、变态或成虫产卵等生理过程,从而阻止昆虫正常的生命周期,导致其不能繁殖或继续生长。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杀虫剂可能有着不同的作用原理和靶点,并且昆虫对杀虫剂的耐受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

因此,科学合理的使用杀虫剂、轮换使用和结合其他防治方法是保持其有效性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杀虫剂是主要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城市卫生害虫的药品。

杀虫剂要对有害害虫发挥杀虫作用,首先要求以一定的方式侵入虫体,到达作用部位,然后才是如何在害虫体内靶标部位起作用,这种杀虫刑侵入害虫体内并到达作用部位的途径和方法称为杀虫剂的作用方式。

常规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有胃毒、触杀、熏蒸三种,特异性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有引诱、忌避与拒食、不育、调节生长发育等多种。

1.触杀作用(actionofcontactpoisoning)
药剂通过害虫表皮接触进入体内发挥作用使害虫中毒死亡,这种作用方式称为接触杀虫作用,简称触杀作用,具有触杀作用的杀虫剂称触杀剂,这是现代杀虫剂中最常见的作用方式,大多数拟除虫菊酯类及很多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品种都有很好的触杀作用。

害虫表皮接触药剂有两条途径:一是在喷粉、喷雾或放烟过程中,粉粒、雾滴或烟粒直接沉积到害虫体表;二是害虫爬行时,与沉积在靶标表面上的粉粒、雾滴或烟粒摩擦接触。

药剂与害虫接触后,就能从害虫的表皮、足、触角或者气门等部位而进入害虫体内,使害虫中毒死亡,以触杀作用为主的杀虫剂,如氰戊菊酯,对于体表具有较厚蜡质层保护的害虫如介壳虫常常效果不佳。

无论是哪一条途径,触杀作用杀虫剂在使用时都要求药剂在靶体表面(害虫体壁和农作物叶片等)有均匀的沉积分布。

研究表明,农药喷雾时害虫对细雾滴的捕获能力优于粗雾滴(参见生物最佳粒径理论),另外,细雾滴在靶体叶片上的沉积分布也均匀,因此,触杀杀虫剂喷雾作业时应该采用细雾喷洒法。

生物靶标表面的不同结构也会影响其与农药雾滴的有效接触,例如,介壳虫体表以及水稻、小麦等作物叶片,由于存在较厚蜡质层,较难被药浓润湿,因此,采用喷雾法时还应采取措施,使药液对靶体表面有良好的润湿性能和粘附性能。

2.胃毒作用(actionofstomachpoisoning)
药剂通过害虫口器摄人体内,经过消化系统发挥作用使虫体中毒死亡称胃毒作用,有胃毒作用的杀虫剂称胃毒剂。

胃毒杀虫剂只能对具有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发生作用,例如,鳞翅目(幼虫)、鞘翅目和膜翅目等害虫。

敌百虫是典型的胃毒剂,药液喷洒在甘蓝叶片上,菜青虫嚼食菜叶就把药剂吃进体内,中毒死亡。

胃毒农药是随同作物一起被害虫嚼食而进入消化道的,由于害虫的口器很小,太蛆而坚硬的农药颗粒不容易被害虫咬碎进入消化道;与植物体粘附不牢固的农药颗粒也不容易被害虫取食。

胃毒杀虫剂在植物叶片上的沉积量及沉积的均匀度,与胃毒作用的效果相关。

要充分发挥胃毒作用,从施药技术方向考虑.要求药剂在作物上有较高的沉积量和沉积密度,害虫只需取食很少一点作物就会中毒,作物遭受损失就比较小。

3.内吸杀虫作用[actionofsystemicpoisoning)
药剂被植物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发生传导而传送到植物体的其他部分发挥作用,这种作用方式称为内吸杀虫作用。

内吸作用很强的杀虫剂称为内吸杀虫剂,如乐果、克百威、吡虫啉等,内吸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如蚜虫、螨类、介壳虫、飞虱等,不易用于防治非刺吸式口器的害虫。

内吸作用可以通过叶部吸收、茎秆吸收和根部吸收等多种途径,所以,内吸药剂施药方式多样化。

茎秆部吸收一般采取涂茎和茎秆包扎等施药方法,根部吸收则通过土壤药剂处理、根区施药以及酒根等施药方法,叶部的内吸作用则主要通过叶片施药方法。

目前发现的内吸杀虫剂,大多是以向植株上部传导为主,称为向顶性传导作用。

叶片处理的内吸杀虫剂很少向下传导,喷撤在植物叶片上的内吸杀虫剂,如果分布不均匀,往往也不能获得理想的杀虫效果。

所以,并不是内吸药剂就可以随意喷药,也应注意施药质量。

4.熏蒸作用(actionoffumigantposioning)
药剂以气体状态经害虫呼吸系统进入虫体,使害虫中毒死亡的作用方式,称为熏蒸杀虫作用。

典型的熏蒸杀虫剂都具有很强的气化性,或常温下就是气体(如溴甲烷、硫酰氟),熏蒸杀虫剂的使用通常采用熏蒸消毒法。

由于药剂以气态形式进入害虫体内,因此,熏蒸消毒在施药技术方面有两方面的要求:
必须密闭使用,防止药剂逸失,例如,溴甲烷、氯化苦土壤熏蒸消毒时需要在土壤表面覆盖塑料膜,磷化铝粮仓消毒时需要整个粮仓密闭等。

②要求有较高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较高的温度利于药剂在密闭空间扩散,对于土壤熏蒸,较高的温湿度还有利于增加有害生物的敏感性,增加熏蒸效果。

熏蒸消毒实施过程中容易造成人员中毒事故,因此,需要受过专门培训的技术人员操作实施。

很多杀虫剂并不局限于一种作用方式,像氟虫腊(fipronil)等,常常是几种作用方式都起作用(表2-1)。

对于取食植物叶片为主的害虫,例如,粉纹斜蛾,胃毒作用为主;但对于棉铃虫这种取食棉铃幼蕾为主的害虫,害虫在植物叶片上爬行过程中,也能通过摩擦捕获药剂,此时触杀作用在害虫防治中也起重要作用,因此,对于这类害虫要选择兼有胃毒和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在施药过程中要求药剂沉积分布均匀,增加害虫捕获药剂的几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