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的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心得体会 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学习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学习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学习心得体会《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学习心得体会据说自古以来,就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流传,载誉进古今中外,以证明中国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与精湛的音乐技艺,而我国民族音乐这一脉续传至今则又显示出其丰富多彩的面貌。

我有幸参加到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越剧院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活动中,在这次的活动中,我通过赏析、对比、比较的过程,让我认识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音乐和文化的深刻异同,也为我增长了很多知识的同时,给我的是生活增添了更多的乐趣,也学会了尊重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活动当天上午,我们先听取了讲解员关于中国各民族知识的讲解,从中发现各个民族及民族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演唱方式,非常有趣。

比如藏传佛教,释迦牟尼佛开示了《金刚经》,把佛经朗诵的技艺传给藏民,佛音像泰茶叶一样在藏地流传。

随后,我们在越剧院里观看了一剧越剧,以及来自不同民族的文艺演出。

观看过程中,她们穿着民族服装,唱着民族歌曲,表演着民族舞蹈,在舞台之上映衬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音乐艺术表演,让我深深被他们所感染激发,赞叹他们天赋超凡技艺上精,下俭朴质素,既朴实又壮丽,有中国特色。

此外,我还思考到,民族音乐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它既表达了民族的文化,又印证着民族的历史。

因此,我们应该致力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尊重民族文化,并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形式的现代化的同时,保留民族历史蕴藏的文化底蕴,也再次确认了文化认同的重要性,以及个人文化发展的必要性,这样才不会造成文化断层或整体缺失。

最后,在这次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活动中,我认识到了音乐是由不同文化背景产生的,借由不同文化背景,音乐这种语言在形式上产生了差异,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音乐文化,形成了一种独特美,把各民族美丽的音乐氛围传递给世人。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感想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感想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感想在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这门课程后,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这门课程不仅仅是一堂音乐课,更是一次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入探究和了解,让我对中国音乐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习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风格以及民俗民间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从古老的宫廷音乐到广大的农村民间音乐,每一种音乐形式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课程中,我最深受启发的是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和传统音乐的演变。

在古代,中国音乐是与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表演形式,更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

古代的音乐不仅受到宫廷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等民间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这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和创新,也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丰富多彩。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了解了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比如西南地区的苗族、彝族音乐文化,东北地区的锡伯族、朝鲜族音乐文化,华北地区的汉族音乐文化等。

每个地区的音乐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有的倾向于舞蹈音乐,有的注重器乐音乐,有的侧重声乐音乐,每种音乐文化都体现了不同地区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更加全面地认识了中国的音乐文化多样性,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不同地区的音乐传统和特色。

在课程中我还学习了民俗民间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民俗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生活为主题,以民间为载体,表达了民间的生活情感和历史文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民俗民间音乐的真挚和淳朴,也更加全面地认识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感想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感想

音乐为生活增添一抹亮色通过本学期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学习,我对音乐的思想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前,我只是喜欢聆听音乐,享受音乐给心灵带来的那份惬意和舒心。

现在,我认识到,音乐它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

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同时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

一个学期下来,我不仅聆听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有古典派的,浪漫主义派的,也有许多流行音乐的嘻哈摇滚派。

一、对中国古典音乐的认识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

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

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

唢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堪称经典。

还有传统的地方戏曲也在同学们的讲授中,我才更加的了解到原来戏曲的魅力是如此的巨大,名角的身段和唱功让人惊艳,非常赞叹。

喜欢李玉刚的贵妃醉酒,魅力无法阻挡的感觉。

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提升了对祖国的爱。

二、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音乐的发展历史更是一部丰满的史诗。

在当今的乐坛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是Rap音乐,其中周杰伦便是一位现代音乐的代表人,但是即使在人们看来如此现代的音乐人,在他的音乐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传统的音乐元素,如在《菊花台》,这首曲子的结尾用的便是我国云南的传统乐器葫芦丝。

再如当今的年轻人所喜欢的歌曲《苏三说》与《One Night in Beijing》更是大胆的吸取了我国传统艺术京剧中的音乐元素,受到人们的欢迎。

回归传统是一种趋势,我国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

立足于传统并且与现代的音乐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这是一种必然。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感想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感想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感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一门让人颇有收获的课程。

在这门课上,我们不仅学习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还深入了解了民间音乐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学习,我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自己的音乐修养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我得以领略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各个民族之间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

我在课程中了解到了藏族的泛音唱法和蒙古族的长调歌曲,这些传统音乐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还有汉族的京剧音乐、苗族的芦笙、傣族的傣乐、壮族的竹竽、朝鲜族的莲花萨,这些音乐形式各具特色,但又共同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传统。

通过学习这些音乐,我对中国的多元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加珍惜祖国的文化遗产。

除了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形式和风格,我在课程中还学习了民间音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间音乐作为人民群众生活和劳动的产物,一直以来都承载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文化传承。

乡村里的山歌、农民的劳作歌谣、少数民族的舞蹈音乐,都是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记录了古老的传统、体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与情感。

在一个国家的音乐传统中,民间音乐的地位至关重要,因为它代表着一种真实性和情感的流露,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通过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我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这门课程中,我接触到了很多我之前从未了解过的音乐形式,比如蒙古族的长调歌曲、朝鲜族的莲花萨等,这些音乐形式都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在老师的引领下,我开始学习如何鉴赏这些音乐,如何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以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审美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都更加深刻。

除了审美能力的提升,课程还让我在表达能力上有了更多的突破。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音乐形式和历史文化,还有机会尝试自己去演奏、编曲和表演。

民族音乐赏析心得体会(通用9篇)

民族音乐赏析心得体会(通用9篇)

民族音乐赏析心得体会(通用9篇)民族音乐赏析篇1这学期学了《少数民族音乐赏析》这门课程。

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周课程。

可是真的学到了挺多的知识。

虽然现在已经是大二的后半学期了,在新疆待了快两年了,但是新疆的地域特色,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一直是一无所知。

老实说,跟其他同学一样,我也很少认真听选修课,但是这个课我听起来还是比较认真的。

因为感觉这个讲的挺有意思的,每天上完课之后很疲惫,晚上还可以听听不同风格的音乐,放松一下,感觉挺好。

我知道了新疆有7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5个直辖市,知道了,南疆北疆以天山为划分等一些基本常识。

记得老师说过一首歌,刀郎的新疆好,其中有一句歌词是:弹起你的冬不拉啊。

在一次演唱时,有人说冬不拉不能代表新疆的乐器,于是改成了:弹起你的热瓦普啊。

因为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

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

这是哈萨克族人民喜爱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他们用冬不拉伴奏,自弹自唱。

在音乐上可分为歌唱性和说唱性两种,歌唱性有固定的唱词,旋律悠扬、宽广、而明快,擅长演奏哈萨克族民间的混合拍子,伴奏、合奏、独奏都能应用自如,是冬不拉弹唱艺术在音乐上的主要特征。

人们把即席作词演唱歌者称为“阿肯”,意即游唱诗人。

曲调分为歌唱性和说唱性两种,节奏多用混合拍子。

可奏出三度、四度、五度、六度和八度的和音。

音量较小,一股用于自弹自唱、独奏和合奏等。

热瓦甫,又称热瓦普、拉瓦波、喇巴卜。

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

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相传创制于十四世纪。

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

民间流传的喀什热瓦普,全长130厘米。

民间歌曲,是各少数民族用以表达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艺术形式。

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被称誉为歌海、音乐之乡。

歌声伴随着他们的劳动生产、社交、娱乐等活动。

民族音乐赏析有感

民族音乐赏析有感

民族音乐赏析有感民族音乐是世界各国不同民族的音乐艺术形式,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情感。

每一个民族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历史传统和文化精神。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民族音乐赏析为主题,分享我对民族音乐的感受和体会。

首先,我想谈谈我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赏析。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民族音乐也是多姿多彩、博大精深。

中国的民族音乐包括了各个少数民族的音乐形式,如蒙古族的长调、藏族的古老吟唱、壮族的锣鼓舞曲等等。

每一种音乐形式都展现了不同民族的独特魅力,让人感受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我记得曾经听过一场蒙古族长调的表演,那种悠扬的声音和深沉的情感让我震撼不已,仿佛能听到大草原上的风声和马蹄声,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除了中国的民族音乐,我还对日本的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日本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的国家,其民族音乐也是多种多样、富有特色。

日本的民族音乐以箏曲、民间歌谣、民间舞蹈等形式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日本的箏曲。

箏曲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音乐形式,以箏为主要乐器,配以笛子、鼓等乐器演奏。

箏曲的音乐旋律优美动人,富有东方韵味,让人仿佛置身于日本古老的宫廷之中。

我曾经听过一场箏曲的演奏,那种清澈悠扬的音乐让我感受到了日本文化的深厚底蕴,让我对日本的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了中国和日本的民族音乐,我还对西方国家的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西方国家的民族音乐以其多样性和包容性而闻名于世,不同国家的民族音乐各具特色,却又有着共同的西方音乐风格。

例如爱尔兰的民间音乐以其欢快的舞曲和悠扬的小夜曲而闻名,希腊的民族音乐则以其热情奔放的舞蹈和富有悲壮情感的歌曲而著称。

我曾经听过一场爱尔兰的民间音乐表演,那种欢快的音乐旋律和富有活力的舞蹈让我感受到了爱尔兰人民的热情和豪放,让我对西方国家的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

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

编号: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甲方:乙方:签订日期:年月日X X公司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整理的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体会1首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源远流长,蕴藏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重视民族民间音乐。

我们还要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和艺术学科独特的功能,同时运用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实施美育,这将可以极大提高教育的感染力、可行性和深刻性,用民族民间音乐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审美的陶冶达到思想的升华。

其次教师应该是一个具有广博知识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高素质人才。

作为审美教育为主导者的教师,既要有相当水平的专业知识,还要兼有其他辅助知识。

教师只有具备多方面的丰富知识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才可能把握住作品精髓之所在,做到言简意赅,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主题思想,分析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同时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领略韵味,理解作品丰富的表现力,把握住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

教师对授课的内容有个通盘设计,合理布局,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不仅感受到所学音乐的内容美,同时也能体验到学习过程的韵律美。

最后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是审美的主体,运用本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不仅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加教育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培养学生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终实现综合审美的目的。

总之,运用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不仅是个美学问题,同时也是个教育问题。

教师只有充分的挖掘民族民间音乐,打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宝库,从中吸取营养,才能激起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的热情,才能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

我将不懈努力实现我的目标使我的音乐课堂熠熠生辉。

民族音乐鉴赏的学习心得感受(精选7篇)

民族音乐鉴赏的学习心得感受(精选7篇)

民族音乐鉴赏的学习心得感受民族音乐鉴赏的学习心得感受(精选7篇)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

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民族音乐鉴赏的学习心得感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民族音乐鉴赏的学习心得感受篇1对于教龄已有20多年时间的我来说,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

第一次参加如此高规格的培训,这辈子也许也是最后一次,所以我非常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培训机会,更希望通过参加此次培训,能在教学能力、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上有较大提升。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

在培训期间,每天的感觉是紧张而又充实,忙碌而又愉快,感触甚深。

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我得到的不仅仅是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理念的提升,一种带着教育改革投身于教育事业的执着信念。

国培计划带给了我太多的思考、太多的感动、太多的成长经历。

在这12周的培训中,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理论学习阶段,以专家授课为主,第二阶段为专业知识和技能实践为主,第三阶段以企业实践和结业为主。

第一个给我们授课的是吴灵芬老师。

她被人们称为合唱妈妈,听了她的讲座,才真正懂得和指挥的真谛。

“合唱中没有我,只有我们。

”——这是吴灵芬老师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合唱理念。

吴老师说:指挥是逻辑指挥,不是打拍子。

肢体语言要准确,核心字要准确,她强调动感教学。

吴老师的讲座,不仅让我充实了更多的合唱与指挥的理论知识,更让我领略了我国著名指挥家的风采,开阔了全新的视野。

另一位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陈家海老师。

陈家海老师有着丰富的从事合唱指挥教学的实践经验,及合唱指挥经验。

他的幽默风趣感染着每一位参加培训的老师,大家激情高涨,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

漂亮的文琪老师对合唱排练的独到见解和逐字逐句、深入细致的合唱排练工作,让我更加了解了一个优秀的合唱作品背后要付出多少艰辛的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xx民族民间音乐赏析》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选修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一课,在黄老师的教导下,我对中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艺术素养与艺术鉴赏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通过这次选修课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其实在我选择选修课的时候只是为了修够我所需的学分,并不太在意学的是什么。

我本人是所谓的没有音乐细胞的人,对于音乐的了解仅仅局限在对音乐的兴趣上,认为好听就听,而不能对其有深刻的认识,如音乐中所包含的感情,展现了什么样的意境,富含什么样的寓意等,那是我们无法体会出来的。

之所以会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也算是一种巧合吧。

谁知,竟由一开始的硬着头皮来上课,到盼着每周三的晚上来上课,最后,课程将结束时,竟飘飘然,感觉自己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似乎也可以尝试着去理解音乐,触摸音乐。

大千世界最不能缺少的是声音,而声音中最美妙的是音乐。

音乐是世界上所有声音的诠释,是社会生活的调味剂。

没有音乐世界将枯燥乏味,生活也将死气沉沉,没有活力。

因此音乐丰富我们的生活,陶冶了我们的情操。

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对音乐的观点有了新的改变。

通过对音乐鉴赏课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选中国民族音乐鉴赏课之前,我认为音乐只是用来听的。

其实不然,音乐的功能不只是这些,所谓的音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

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因为是鉴赏课,所以我除了老师上课放的乐曲以外,我自己还特地在网上下载了一些比较传统的民族音乐来欣赏。

例如《高山流水》、《百鸟朝凤》、《春江花月夜》等等。

自己听一下,加上老师上课所讲的,我自己开始对民族音乐有了更一步的认识。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统一的概念,它包含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类艺术,如壮族山歌、蒙古族的牧歌、汉族的方言歌谣等等。

我们不一定要具备很多音乐知识或者有高层次的欣赏水平,只要“打开耳朵”去听音乐即可。

在欣赏音乐时,便会感受到到旋律是优美的或者是动听的,并且凭直觉去选择个人觉得悦耳的歌曲或乐曲去欣赏,同时我们也可以从更深的层面去体会歌曲和乐曲中的情感和内涵。

我们可以通过反复的欣赏同一首歌或者乐曲,通过联想,通过思考,从而得出这首歌曲或者乐曲所渲染的感情。

更进一步地,我们可以去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风格、体裁以及其音乐语言的特点和作者生平等等,更深层的体味音乐作品的内涵。

这个过程中,我们就需要对音乐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以及具备一定得欣赏能力。

而在更深入的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我们既可以获得欣赏过程中的快感,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

我认为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有利于培养自己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素养。

民间音乐,顾名思义,当然是来自于民间了。

所谓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民乐在其性质反映了本民族的历史进程、现实状态及人民的日常生活。

只有用心聆听才能真切地体会民间艺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才能了解大千世界的绚丽多姿。

比如听一曲《美丽草原我的家》,我们能领略大草原的辽阔壮美和牧民的幸福生活。

欣赏《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等,我们可以认识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视野。

如此不胜枚举。

这样的鉴赏课,比枯燥的书籍更能启迪人。

其次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

面对民族民间音乐日益式微的今天,在高校开展民乐教育,可以扩大民乐的普及面,提高其影响力,促进民乐的复兴。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有利于丰富我们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我们的精神品位和艺术素养。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课已然结束,在此感谢老师专业知识的传授,使我从简单的“听歌”这样的肤浅理解,到懂得欣赏音乐元素的基本欣赏方法的转变。

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就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或许真的是这样:
我们不一定都要成为音乐家,但是懂得欣赏音乐就是我们对音乐最直接的热爱的表现形式。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通过聆听这种方式,阅读并分析有关音乐的背景和材料,从而得到了审美的愉悦。

如今,通过音乐常识这门课,我学习到了有关音乐的基本常识,在老师的教导下,我懂得了如何去鉴赏音乐和如何去欣赏音乐,并深深的感悟到了音乐中不仅能产生赞扬、歌颂人或事物的效果,而且人的喜、怒、哀、乐;对事物的叙述;激发我们的激情;对人或事物的讽刺等,都可以在音乐中完美的展现出来,这也需要有一定的音乐鉴赏、欣赏水平才能体会得到,现在我学会了如何去鉴赏、欣赏音乐,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将在音乐的音符中过得更加的多姿多彩。

总的来说,这门课程的学习提高了我的个人素质的修养,并且对民族音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具备了一些音乐鉴赏的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

艺术学院:08美术学专业姓名:
xx学号: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