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第二章测试卷1

合集下载

八年级科学上第二章测试.docx

八年级科学上第二章测试.docx

八年级科学(上)第二章测试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60 分)1、地球大气层分层的依据是()A、大气的厚度 B 、大气的质量C、大气的比热 D 、大气的温度、密度等2、到西藏去旅游的人,常出现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俗称“高山反应”,这主要是因为(A、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B、高山上二氧化碳含量高,而氧气含量低C、高山上气温偏低,风力过大D、上山时能量消耗过大,导致体能下降)3、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

为了使糖在沸腾的时候不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 100℃,下列方法中可以采用的()A、用减少压强的方法除水B、用增大压强的方法除水C、添加催化剂D、让太阳晒干4、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a、b 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右图所示,根据图像,比较两物体比热是(A、 a 液体比热大B、b液体比热大C、两种液体比热一样大D、无法判断5. 下列谚语中与天气变化无关的是()(A) 东虹日头西虹雨(B) 蚂蚁迁居,天将多雨(C) 老鼠乱穿要下雨(D) 蜻蜓低飞,蜘蛛添丝天放晴)6、如果没有大气层,则下列现象中不会在地球上存在的是①艳阳高照;②细雨绵绵;③绵延长江;④美丽极光A、①②④⑥;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⑥;⑤火山爆发D、②④⑤⑥(⑥碧海蓝天)7. 下列词语中,全都描述天气的是()①四季如春②风和日丽③阴雨绵绵④温和少雨⑤终年高温⑥阴转多云⑦秋高气爽(A) ②④⑥⑦(B) ①④⑤⑦(C) ②③⑥(D) ②③⑥⑦8、在高山上,用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烧熟,这是因为()A、海拔高、气压低,液体的沸点低B、火力不够C、海拔高、气压低,液体的沸点高D、烧煮水平不高9、下列方法中不能证明空气中有水汽的是()A、打开空调时会从空调中涌出雾汽B、寒冷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进教室,感到镜片模糊不清C、用水壶烧开水,离壶口稍远处有水雾D、炎热的夏天,人从空调房中走到外面时,皮肤上会有潮湿的感觉10、上升的氢气球,升到一定高度就会破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高空中的大气压强变大,把气球压破B、气球被太阳晒破C、大气压强小,气球向外膨胀,把气球胀破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1、下列有关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船可以出海捕渔作业B、人可以躲在大树底下C、对缓解旱情和高温有好处D、台风只会给我们带来危害12、下列有关水蒸气和降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之后才有可能降水B、降水的时候,空气中可以没有水汽C、空气中只要有水汽就会降水D、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之后一定会降水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B、气温通常用装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量C、湿度表示空气所含水汽的多少,通常用相对湿度表示D、空气中的水汽凝,就形成降水14、近十几年来全球气温暖的日明,其主要原因是A、太阳活加B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幅度增加D 、洋流活繁、洪灾害繁()15、在天气上,右表示的向是A、南B、北()C、西南D、西北16.有关大气的化,下面哪句是的( )A.大气的不是固定不的B.大气的跟天气有密切关系C.大气的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D.在同一地点,不同大气的不完全相同17.云在空中而不降水,可能是由于()A.空气中的水汽不B.气温不高C.云中凝的水珠不大D.云的上升运太快18.根据右面的天气,以下正确的是( )A.我国大部分地区受高控制,天气晴好B.我国大部分地区受高控制,于阴雨天气C.我国大部分地区受低气控制,天气晴好D.我国黑江、内蒙古北部地区受低气控制,天气晴好19.保秧苗夜不致受,傍晚向秧苗田里多灌一些水,因()A .外界气温化由于水的比大,温度不会有很大的化B.水是的不良体C .夜冷是由于大,将苗浸入水中使吹不着苗D.水很冷,防不当灌水20、俗“一秋雨一凉”反映的特征是()A、台境B、冷境C、暖境D、以上法均不21、下列象可能出在低气区的是:⋯⋯⋯⋯⋯⋯⋯⋯⋯⋯⋯⋯⋯⋯⋯⋯⋯(A、一般无云B、蜻蜒得高C、空气从下往上流D、晴朗干燥)22.在人口及工集中的城市上空的和云比郊区多,原因是城市上空⋯⋯A.水蒸气增多B.埃多C.力大D.气温低()23.地受和散都比海洋快,因此海洋或近海地区气候的日差和年差小,降水多,且季分配均匀,其原因是⋯⋯⋯⋯⋯⋯⋯⋯⋯⋯⋯⋯⋯⋯⋯⋯⋯⋯( )A.海水的比比地大B.海水的比比地小C.海洋上的力比地大D.海水在不停地流,而地无此象24、民常用一种“拔罐子”的方法治腰腿疼病,拔罐子,用火将罐子里的空气加,然后将罐子猛扣在病人的皮肤上,等冷下来之后,罐子就会吸附在皮肤上,将罐子取掉之后,可察到皮肤上被拔的部位便留下了印。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第2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了它,人类将无法生存。

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地球周围没有大气层,以下现象将不再发生的是() A.用天平称物体质量B.水往低处流C.将衣服上的灰尘拍下D.用吸管喝饮料2.随着台风“山竹”消散,浙西南地区高温再现。

9月19日,龙泉最高气温达到36.4 ℃。

“36.4 ℃”一般出现在这一天的()A.午后2时B.午后4时C.中午12时D.日出前后3.下列《科学》课本中的四个实验,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4.不管是冷锋还是暖锋发生时一般都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A.降水B.降温C.升温D.干旱5.我国的海南岛气温高、长夏无冬,漠河夏季短、冬季寒冷。

造成两地气候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季风B.纬度位置C.海陆分布D.地形地貌6.小科为了探究空气的对流运动,往对流管内加满水并在B处加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证明空气对流B.该实验可类比空气的对流C.管内的水按逆时针流动D.若改在A处加热,管内的水按顺时针流动7.小科同学在学校创意实验设计中,展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个普通的乒乓球轻轻放入漏斗中,用电吹风从管口向上吹,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B.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C.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D.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8.2018年8月25日7时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五、三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

卫星从发射到进入预定轨道,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A.外层→暖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B.外层→暖层→平流层→中间层→对流层C.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对流层D.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9.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应采用的办法是()A.增加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降低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C.缩短沸腾的时间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10.王林同学绘制了“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寒潮、洪涝、干旱、台风B.台风、干旱、洪涝、寒潮C.寒潮、台风、洪涝、干旱D.干旱、寒潮、台风、洪涝二、填空题(11、14题每空1分;12、13题每空2分,共26分)11.下表所示的是某气象站在B地测得一天中以下几个时间段的气温,试回答下列问题。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1)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1)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A、空气的密度B、空气的组成成分C、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D、水汽含量的多少2、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行为与气温有关。

下列行为与气温无关的是()A、青蛙冬眠B、小狗呼吸加快C、兔子换毛D、小鸟觅食3、浙江省的气候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4、到西藏去旅游的人,常出现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俗称“高山反应”,这主要是因为()A、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B、高山上二氧化碳含量高,而氧气含量低C、高山上气温偏低,风力过大D、上山时能量消耗过大,导致体能下降5、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下列各图中表示不正确的是()6、下列现象不可以用来判断风向参照的是()A、沙尘扬起的方向B、旗帜飘扬的方向C、水波移动的方向D、石头滚落的方向7、“”在天气符号中表示()A、东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西北风8、如果没有大气层,下列现象哪些可能在地球上发生?()①地球上到处都是陨石坑②地球上的重力明显减小③天空仍然是蔚蓝色④生命都从地球上消失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9、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a、b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右图所示,根据图像,比较两物体比热是()A、a液体比热大B、b液体比热大C、两种液体比热一样大D、无法判断10、奥托·格里克表演的马德堡半球有力地证实了()A、空气的存在B、大气压的存在C、风的存在D、水汽的存在11、刮大风时,即使风平行于窗户,窗户也常常被刮开而打破,原因是()A、风对窗户的作用力太大B、窗内气压大于窗外气压C、风对窗户的作用力太小D、窗内气压小于窗外气压12、下列动物的行为与气温的变化有关的是()①蛇的冬眠②公鸡的啼鸣③知了的鸣叫④企鹅游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3、如果要在我国东部城市周围建一个对空气有污染的企业,考虑到风向的关系,图中四个地点,最佳位置应选择()A、①B、④C、②③D、都可以14、下列叙述中,说的不是天气的是A、今天后宅的温度突然降了下来B、近几年义乌的冬天好像温暖了许多C、看,天上飘着好多的云啊D、现在空气中好像能挤出水来15、义乌的新火车站在后宅,这给后宅增添了不少现代城市气息,火车站附近的同学也有了和火车“亲密”接触的机会,但火车行使的时候我们可千万别靠近他哦,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认为下列解释哪项比较合理A、月台上的空气流速比铁轨上的快,容易把人吹向铁轨B、铁轨上的空气流速比月台上的快,容易把人吹向铁轨C、铁轨有较强的磁性可能将人吸向铁轨D、看到火车人可能心情比较激动16、下列现象或做法中,跟大气压没有关系的是()A、炒海螺时要剪去尾部B、塑料挂衣钩能贴在墙上C、氢气球松手后会上升D、茶壶盖上要开一个小孔17、如图所示,是从不同高度处分别测得的大气压值,从图中可知()A、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B、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增加C、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D、大气压与高度无关18、、上升的氢气球,升到一定高度就会破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高空中的大气压强变大,把气球压破B 、气球被太阳晒破C 、大气压强小,气球向外膨胀,把气球胀破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9、某同学自己设计了一个粗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把两个橡胶皮碗对在一起,用力挤出中间的空气,如图所示,把皮碗悬吊起来,在皮碗下挂重物,逐渐增加所挂的重物,测出最多能挂的物重G ,再测出此时皮碗的直径d ,皮碗的重忽略不计,则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大气压P 的公式是 ( )A 、2d G P π=B 、d G P =C 、24d G P π=D 、G d P 241π=20、如图,把装满水的瓶子浸入水中,口朝下放置。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第1_3节测试卷(答案部分为图片)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第1_3节测试卷(答案部分为图片)

2016-2017八年级(上册)科学测试卷(四)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第1-3节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低气压地区,一般较多会出现()A.湿热天气B.寒冷天气C.阴雨天气D.晴朗干燥天气2.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层,则下列现象中仍有可能发生的是()A.细雨绵绵B.瓦蓝的天空C.喜马拉雅山D.风吹枝摇3.某地短时间里冷热、干燥、风、气压、阴晴等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的综合状况称为()A.气温B.气象C.天气D.气候4.在睛朗的下午,百叶箱(如图)内的温度与百叶箱外的温度相比较,则()A.百叶箱外温度高B.百叶箱内温度高C.一样高D.有时百叶箱内高,有时百叶外高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能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的是()A.甲图:用纸板盖住水杯,倒置后水不流出B.乙图:吸盘能吸附在墙上C.丙图:台风能掀开屋顶的瓦D.丁图:用吸管喝饮料6.下列有关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B.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平均大气冷热状况C.天气仅指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D.目前,天气预报水平低于地震预报水平7.北方地区冬天很冷,许多城市采用供应暖气的方法为居民供暖。

住房中都安装了暖气片。

为了通过对流加热空气,暖气片应安装在()A.靠近地面的墙上B.任何地方都可以C.房间的中央D.靠近天花板的墙上8.飞机在大气层中飞行主要是在平流层而不是在对流层是因为()A.平流层没有强的对流运动,而且空气流动平稳B.平流层距地面最低,有利于飞机的飞行C.对流层的温度太高了,飞机承受不了D.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但不会影响飞机的飞行9.如图所示,“豪客号”与“奥林匹克”号相撞的原因是()A.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小,压强比乙、丙处大B.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小,压强比乙、丙处小C.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大,压强比乙、丙处大D.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大,压强比乙、丙处小10.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B.气温与生命活动关系密切C.气温在25℃以下,知了就停止鸣叫,说明动物行为与气温有关D.气温即大气温度,气温测量不需要在百叶箱里进行11.下列有关对“大气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晴天、阴雨天等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D.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约为1.01×105pa12.民间常用一种“拔罐子”的方法治疗腰腿痛病。

2019-2020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测试卷

2019-2020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测试卷

2019-2020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1、在气温垂直分布图上,表示平流层的是( )A.A区B.B区C.C区D.D区2、浙江省的气候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3、、小明说:“今天夜里到明天,杭州市内有中到大雨。

”小亮说:“杭州冬季寒冷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这两句话分别描述杭州的()A.气候、天气 B.天气、气候 C.天气、天气 D.气候、气候4、下列现象不可以用来判断风向参照的是()A、沙尘扬起的方向B、旗帜飘扬的方向C、水波移动的方向D、石头滚落的方向5”在天气符号中表示()A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6、从下列选项中选出组成天气的要素( )①气温②气压③白昼④湿度⑤降水⑥黑夜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⑥D.③④⑤⑥7、下列属于降水的是( )A.雨B.雪C.冰雹D.以上都是8、近年来,我国北京等地多次出现了沙尘暴天气,黄沙铺天盖地而来,市民叫苦不迭,造成此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 )A.冷热空气对流,造成大风 B.降水太少C.风来得早,草没有长好,植被条件不好,不能固定沙尘D.北京等地周围常年乱砍滥伐,防护林不足,天然屏障被破坏9、下列动物的行为与气温的变化有关的是()①蛇的冬眠②公鸡的啼鸣③知了的鸣叫④企鹅游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下列现象或做法中,跟大气压没有关系的是()A、炒海螺时要剪去尾部B、塑料挂衣钩能贴在墙上C、氢气球松手后会上升D、茶壶盖上要开一个小孔11、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a、b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右图所示,根据图像,比较两物体比热是()A、a液体比热大B、b液体比热大C、两种液体比热一样大D、无法判断12、奥托·格里克表演的马德堡半球有力地证实了()A、空气的存在B、大气压的存在C、风的存在D、水汽的存在13、有时,我们看到天空云很多,但却不形成降水,可能是( )A.空气温度低 B.气温太高C.云层上升速度太快 D.云中凝结的水珠还不够大14、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中国铁路采用“和谐号”动车组开始了第六次大提速.高速列车经过时,若人离铁道太近很可能被吸进铁道,应特别注意安全.从科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A.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B.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C.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增大D.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减小15、如图,把装满水的瓶子浸入水中,口朝下放置。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测试卷.doc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测试卷.doc

8、近年来,我国北京等地多次出现了沙尘暴天气,黄沙铺天盖地而来,市民叫苦不迭,造 成此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 ) A.冷热空气对流,造成大风 B.降水太少 C. 风来得早,草没有长好,植被条件不好,不能固定沙尘 D. 北京等地周围常年乱砍渡伐,防护林不足,天然屏障被破坏 9、 下列动物的行为与气温的变化有关的是( ) %1 蛇的冬眠②公鸡的啼鸣③知了的鸣叫④企鹅游泳A 、@@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10、 下列现象或做法中,跟大气压没有关系的是( ) A 、炒海螺时要剪去尾部B 、型料挂衣钩能贴在墙上 C 、纣气球松手后会上升D 、茶壶盖上要开一个小孔11、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a 、b 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 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右图所示,根据图像,比较两 物体比热是()A 、a 液体比热大B 、b 液体比热大C 、两种液体比热一样大D 、无法判断 12、奥托-格里克表演的马德堡半球有力地证实了( ) 2空气的存在 B 、大气压的存在 C 、风的存在 D 、水汽的存在 13、 有时,我们看到天空云很多,但却不形成降水,可能是()A.空气温度低B.气温太高C.云层上升速度太快D.云中凝结的水珠还不够大14、 2007年4月18 LI 零时起,中国铁路采用“和谐号”动车组开始了第六次大提速.高速 列车经过时,若人高铁道太近很可能被吸进铁道,应特别注意安全.从科学的角度看,这是 因为()A.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B.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C.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增大D.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减小 15、如图,把装满水的瓶子浸入水中,口朝下放置。

将瓶了慢慢向上提起,当瓶了有选择题(每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测试卷2分,共361、 在气温垂直分布图上,表示平流层的是() A. A 区 B.B 区 C.C 区 D.D 区2、 浙江省的气候类型属于()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D 、温带季风气候3、 、小明说:“今天夜里到明天,杭州市内有中到大雨。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检测(附答案)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检测(附答案)

初中《科学》第三册教学目标检测题第二章地球的外衣——大气(1-5节)一、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40分)1. 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的……………………………………………………()A. 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B. 2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C. 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D. 15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2. 在85千米以上, 大气温度的变化是呈………………………………………()A. 迅速上升的趋势B. 逐渐下降的趋势C. .逐渐上升的趋势D. 平稳的趋势3.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的大气质量是………………………………………………()A. 1/2B. 3/4C. 2/5D. 1/34. 复杂多变的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A.. 平流层B. 暖层出C. 中间层D. 对流层5. 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那存在的是……………………………………………()A. 火山喷发B. 碧海蓝天C. 狂风暴雨D.雷电交加6. 下列词语中那些是描述气候的…………………………………………………()A. 阴转多云B. 睛空万里C. 烈日炎炎D.四季如春7. 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是A. 气温B. 降水C..气压D.风8.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A. 37摄氏度B. 30摄氏度C. 22摄氏度D. 26摄氏度9. 奥托·格里克表演的马德堡半球有力地证实了………………………………()A. 空气的存在B. 大气压的存在C. 风的存在D.水汽的存在10. 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压的密度直接相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A. 越大B. 一样C. 越小D. 越标准11. 当两船彼此接近平行行驶时,两船之间内部的流速要比外部大一些, 两船内部的压强就要比外部…………………………………………………………………………()A. 小一些B. 一样C. 大一些D. 增大12. 高气压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天气就………………………………………()A. 下雨B. 睛朗C. 冷D. 多云转阴13. 大气压的变化对人体会有一定的影响, 如睛朗的天气.一般心情…………()A. 疲倦B. 心情不宁C. 心情比较舒畅D. 情绪感到不安14. 初次进入青藏高原的内地人会产生头晕、恶心、呕吐等高山反应,是因为…()A. 海拔高,气压增大B. 海拔高,氧充足C. 海拔高,空气稀薄D. 气压减小,缺氧15. 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会……………………………………………………()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与气压无关16. 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是从………………………………………………………()A. 低气压处流向高气压处B. 高气压处流向低气压处C. 相互对流D. 静止不动17. 测量风的两个基本要素是………………………………………………………()A. 风向和风速B. 空气与气压C. 风力与风向D. 风速与气压18. 气象观测中用来观测风向和风速的是…………………………………………()A. 风的级别B. 风的方向C. 风的速度D. 风向标和风速仪19. 气体和液体的压强会随流速的增大而…………………………………………()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不明显20. 气候是……………………………………………………………………………()A.短时间的天气特征B. 瞬间的天气特征C. 稳定的天气特征D. 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二、分析填空题(40分)21. 地球上的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 我们随时都能感受的存在,人呼吸着, 、等现象膛断地发生。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第1-2节测试卷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第1-2节测试卷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第1-2节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二氧化碳B .稀有气体C .氮气D .氧气2. 电工师傅用的“测电笔”中常充入一种稀有气体,它通电时会发红光。

该气体是( )A. 氧气B. 氖气C. 氮气D. 二氧化碳3. 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有水的是( )A. 打开热水瓶盖,瓶口出现白雾B. 白色硫酸铜粉末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蓝C. 人对着镜子哈气,镜子表面起雾D. 蜡烛火焰上罩上一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珠4. 下列关于空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新鲜空气是纯净物B. 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C. 空气是一种化合物D. 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5. 下列关于空气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食品包装时充入氧气可防腐、保鲜B.灯泡中冲入氮气可以延长使用寿命C.二氧化碳可以灭火D.稀有气体常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6. 检验某集气瓶是否收集满氧气,宜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A.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B.把红热的铁丝放在集气瓶口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7. 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B.蔗糖的溶解C.酒和醋的酿造D.食物的腐烂8. 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时,烛芯会冒出一缕白烟,燃着的火柴只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

此白烟可能是 ( )A.氮气B.水蒸气C.二氧化碳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9. 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B.蜡烛能在氧气中燃烧C.氧气不易溶于水D.氧气在-218℃时变成淡蓝色固体10.如图分别是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O 2的体积分数相同B.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都含有N 2C.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CO 2的体积分数相同D.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完全相同11.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科学第二章测试卷
____班 姓名__________ 座号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它的序号填在相应空格内)共3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干冰”升华
B .车胎爆炸
C .铁生锈
D .灯泡通电发光
2、空气质量日报是环境监测部门对一个地区空气质量情况所做的监测报告。

目前计入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是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下列情况能直接造成空气污染....
的是 A .把煤作为主要燃料 B .使用含磷洗衣粉
C .随意丢弃废电池
D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故常用作保护气
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发生了分解反应
D .蒸馏水不能养鱼,是因为其中几乎不含氧分子
4、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反应是
A .呼吸作用
B .食物腐烂
C .钢铁生锈
D .蜡烛燃烧
5、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 .
B .
C .
D .
6、舞台上云雾缭绕的“仙境”跟下列物质有关
A .红磷
B .干冰
C .氧气
D .镁粉 7、鉴别氮气和CO 2的方法是 A .带火星木条 B .燃着的木条 C .澄清石灰水
D .蒸馏水 8、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A .用稀盐酸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B .用木炭烤肉串
C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D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9、下列有关CO 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 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A
C D
命题人:徐颂华 审题人:朱金凤
B
10、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主要有以下步骤:
①将药品装入试管,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后,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给试管加热,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
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④③⑥⑤⑦B.②①④③⑥⑦⑤
C.②①④③⑥⑤⑦D.②①④③⑦⑥⑤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
..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白光,产生大量白雾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产生蓝色火焰
D.蜡烛在盛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出现水雾
12、“绿色奥运”是2008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为了减轻污染,北京市为汽车加装了“催化净化器”,将汽车尾气中的CO、NO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混合气体,该气体是
A.CO2和N2 B.SO2和NO2 C.CO2和SO2 D.CO2和NH3
13、观察右图中的有关操作和现象,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
..是CO2
B.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
..是空气
C.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不
...是O2
D.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
..是N2
14、呼吸作用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状况是:
A. 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B.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 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D.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15、小明按右图所示的装置收集了半试管气体,然后将带有火星的
木条去检验该气体,观察到木条复燃,说明水生绿色植物进行光合
作用时产生了:A. 二氧化碳 B. 氢气 C. 氧气 D. 氮气
二、填空题(共38分)
16、人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其中______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呼吸时吸气是膈肌______,肋间外肌________,肋骨_____________移升,胸腔体积_________,胸腔内压力_________,气体(填吸入或呼出)。

(13分)
17、在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和,生成的新的微粒是。

(本题填名称) (3分)
18、①水 ②液氧 ③石灰石 ④高锰酸钾 ⑤干冰 ⑥稀盐酸 ⑦铜 七种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 (用序号填空)。

(2分)
1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回答问题: (1) 用磷燃烧制烟幕弹 ,属 反应(填化合、分解)(3分)
(2)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集气瓶底要先放一些 ,目的是 。

(3分)
(3)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2分)
20、请给出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具体方法(2分)
(1) 铁和铜
(2) 二氧化碳和氧气
21、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

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
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
总容积的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上面的实验证明了氧气有 的性质,同时也证明了氮气有哪些化学性质?
① ②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A ) 。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题每空1分,共6分)
22、 右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一套实验装置,装置足以维持实
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

装置气密性良好。

经数小时后,
U 形管A 、B 两处的液面的情况是: ,
同时澄清石灰水变 ,说明动物呼吸时是吸入
,产生 。

(共4分)
三、实验题(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分数见说明,共19分)
23、取用一定量...液体试剂,需使用的仪器是 、 。

(2分) 图1 太阳光
24、某探究学习小组学生为了探究该校化学实验室的一种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右图所示)可能是什么物质,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发现问题]当把黑色粉末与无色溶液混合时即产生大量气泡。

[查阅资料]本校化学实验室常见的黑色粉末有氧化铜、二氧化锰、炭粉等。

[提出假设]黑色粉末是,无色溶液是。

(只写一种假设)
[设计实验]向盛有少许黑色粉末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无色溶液;
用 _______法收集一试管气体;
[检验气体]操作方法: ____ ______ 现象: _ 。

[实验结论]此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 ,原假设成立。

(7分)
25、下列是实验室常用仪器装置图
A.B.C.D. E
(1) 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O2应选择装置和。

(2) 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装置和,此实验中分液漏斗中应放的物质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判断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3) 已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在实验室中常采用熟石灰固体和氯化铵固体混合加热的方法来制取,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10分)
四、计算题(共13分)
26、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

现有136克过氧化氢,最多能制得多少克氧气?这些氧气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是多少升?(在标准状态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K—39 Mn—55
27、实验室欲制得16克氧气,问至少需要完全分解多少克高锰酸钾(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