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龙泉青瓷融入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一)
青瓷读后感瓷器的韵味之美

青瓷读后感瓷器的韵味之美青瓷读后感──瓷器的韵味之美瓷器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代表着华夏民族的智慧和精湛工艺。
其中,青瓷作为中国特色的一种瓷器,历史悠久,制作精良,散发着独特的韵味之美。
阅读关于青瓷的资料,我深感这种古朴而纯粹的艺术形式,不仅传承了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更以其独特的审美风格深深地吸引了我。
青瓷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正是在这个时期,青瓷的技艺才逐渐成熟。
唐代的青瓷以其釉色独特,造型简洁大方而闻名。
无论是那种蓝灰色的釉彩,还是那种如柔石般光洁的质感,都令人陶醉。
阅读相关的文献和研究,我深受唐代青瓷的独特美感所打动,仿佛能够从中感受到那个繁盛而又充满诗意的时代。
青瓷之美还在于它那独有的古朴之感。
无需过多的雕饰和修饰,它自身所散发出的素雅之美足以让观者沉醉其中。
就如同一位淡泊的文人,他身上没有一丝一毫的虚饰,但他的内心深处却蕴含着世间最为纯粹的情感和思想。
青瓷给人的感觉也是如此,它以端庄自若的姿态展示着自己的魅力,让人忍不住更深入地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与此同时,我也被青瓷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青瓷的烧制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技巧,需要烧制师傅经过层层筛选、淘洗瓷土,制作出均匀细腻的陶瓷胎体,再施以釉料,通过高温烧制而成。
整个过程需要严密的控制温度、烧制时间等参数,并经历多次施釉、滋釉等环节的反复,方能制作出色彩艳丽、质地纯净的青瓷。
这种制作过程的复杂性和繁琐性,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瓷器工艺的神奇和艰辛。
正因为如此,青瓷才能够呈现出独特的韵味之美。
这种独特的美感令我不禁想起了古人对瓷器的赞美之词:“白者洁高明,青者质盈碧。
”这句诗语既赞美了瓷器质地的纯净和洁白,也赞叹了青瓷的高质感和碧绿色的釉彩。
青瓷独有的色泽和光洁,赋予了它一种高雅、纯净的美感,它在视觉上给人以舒适和宁静的感受。
读完关于青瓷的资料,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瓷器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
青瓷既是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的工艺美术,更承载着中国人民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美的独特理解。
浅谈龙泉青瓷艺术创作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浅谈龙泉青瓷艺术创作中的几个基本问题摘要】龙泉青瓷的艺术创作,应该怎样正确看待青瓷的造型与传统?怎样处理龙泉青瓷艺术创作中的“有”与“无”和天人合一的关系?这些实际创作中常常需要思考的问题,常常会引起一些纷争。
本文结合对南宋龙泉青瓷的研究和现代青瓷艺术创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龙泉青瓷艺术创作器形“有”与“无” 天人合一关于龙泉青瓷的艺术创作,怎样正确看待龙其青瓷的现代与传统的关系?怎样处理龙泉青瓷艺术创作中的“有”与“无”?怎样正确处理青瓷艺术创作中天人合一的关系?一、正确认识南宋龙泉青瓷的完美器形任何精美的器物,一旦完成完美的组合成型就是一个标准器形,它就具有了无敌的魅力,因其独一无二。
特别是名窑,如南宋龙泉三足鬲式炉,无论怎么仿都难以仿出那种黄金比例。
南宋龙泉窑的东西基本如此,南宋龙泉窑的器型最典型要数琮式壁瓶、青釉凤耳瓶、荷叶盖罐、折沿洗等器物。
但是无论怎么看,那时的龙泉青瓷,一出来就是一个标准器,甚至无论是普品,精品还是龙泉官窑型制都一样。
什么原因呢?一是当时曾在唐和五代盛极一时的越窑青瓷业已见凋敝零。
二是南宋初年,北方大批窑工“随驾南来”,“袭故京遗制”,水平高、底子厚,南北瓷艺两相融合,工艺上更是精益求精。
三是驰名中外的粉青、梅子青釉瓷器在南宋龙泉窑中烧制成功,把龙泉青瓷推上单色釉的顶峰,南宋龙泉窑得到空前的发展,龙泉青瓷进入鼎盛时期。
四、是龙泉官窑青瓷的烧制,专门为皇家烧制精品青瓷,更要求小心谨慎,各项工艺更要炉火纯青。
所以无论是白胎(灰白)和黑胎厚釉两大类青瓷,都有高质量的要求。
南宋绍兴元年至绍兴十九年时及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宋朝廷令地方州府为宫廷代烧的官窑瓷器。
龙泉窑在这一时期发挥了重大作用,龙泉青瓷的烧制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
无论是瓷化程度的提高,还是瓷器紧密度的提高。
南宋龙泉窑都到了中国制瓷业发展的高潮和无与伦比的顶峰。
非遗世界龙泉青瓷“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但这使龙泉窑形成两种不同的烧制方法。在南宋中晚期出现了一类黑胎开片瓷器,即所谓哥窑瓷,与 着名的官、汝、定、钧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特点是"胎薄如纸,釉厚如玉,釉面布满纹片,紫口铁足,胎
5 龙泉青瓷的传承人
2007 年 6 月 5 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浙江省龙泉市的徐朝兴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26 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徐朝兴,1943 年生于浙江龙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龙泉青瓷传承人。1982 年作品《52 公分迎宾大挂盘》,获第二届全国陶瓷设计评比—等奖、获艺术瓷总分第一名,被誉为当代“国宝”,收藏 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
而弟弟则延续着原来地烧制技术,一直沿用至今,并被誉为“雪拉同”,从此也就开创了龙泉青瓷哥 弟窑在釉色、泥土等方面富有各自特色却各不相容,平分秋色的面。
龙泉青瓷开创第二春,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在砖窑里调制泥土收缩比例,掌控烧窑温 度,并克服来之釉色配方的困难,在一方面要保持哥弟窑特色的同时,又融入新的时代特色,并要将二者 完美结合,使新的瓷器技术既有丰富的裂纹,又有光滑的手感和整体感。这就是哥弟结合。
南宋
南宋财政困难,鼓励外贸,因之龙泉窑进入鼎盛阶段,新的制瓷作坊大量涌现,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窑场达 260 多处,遍布县境南区和东区沿溪一带。其时,龙泉青瓷产品远销国内外。
元代
青瓷生产规模继续扩大,产品品种增多,器型增大。龙泉境内瓷窑发展到 330 多处,大窑村仍为龙泉 窑系中工艺造诣最高之地,是龙泉窑的支柱和骨干。
中国青瓷之都——龙泉

中国青瓷之都——龙泉摘要:浙江龙泉青瓷在瓷器工艺领域中独树一帜,被誉为瓷中至尊,被推崇为青瓷皇冠上一颗灿烂的明珠。
古往今来,人们用“雨过天晴”“西湖碧波”“重降河水”“千蜂翠色”等美好词句形容龙泉青瓷润泽透剔的釉色。
关键字:龙泉,青瓷正文:除了大名鼎鼎的景德镇,中国还有六个瓷都,其中之一就是龙泉。
瓷器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对人类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
陶瓷文化以其博大精深闻名于世,从陶到瓷,是以青瓷烧成为起点的,其胎质、型制、釉色、装饰所蕴涵华夏文化的广博内容,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取向,文化心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古代龙泉青瓷,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的一部分。
浙江龙泉青瓷在瓷器工艺领域中独树一帜,被誉为瓷中至尊,被推崇为青瓷皇冠上一颗灿烂的明珠。
古往今来,人们用“雨过天晴”“西湖碧波”“重降河水”“千蜂翠色”等美好词句形容龙泉青瓷润泽透剔的釉色。
龙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浙江西南部,与江西、福建两省接壤,以出产青瓷著称。
文物普查发现,这里烧制青瓷的古代窑址有五百多处,仅龙泉市境内就有三百六十多处,这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史称龙泉窑。
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名窑。
一、历史发展轨迹据文献记载,浙江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兴于北宋,在南宋时达到了鼎盛。
古代龙泉名窑是宋代“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之一,历史悠久,驰名中外。
它以瓷质细腻,色泽青翠晶莹,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秀丽著称于世,素有“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之美誉。
龙泉青瓷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五代到北宋早期、北宋后期到南宋、元明。
1、五代到北宋早期五代时期,当地的老百姓利用本土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和瓯窑的制瓷技术与经验,开始烧制青瓷。
这一时期的青瓷作品制作粗糙,窑业规模也不大。
但是,到五代和北宋,吴越国的统治者为了俯首称臣,每年向中原君主供上不计其数的"秘色瓷",以示修好。
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青瓷龙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浙江西南部,与江西、福建两省接壤,以出产青瓷著称。
文物普查发现,这里烧制青瓷的古代窑址有五百多处,仅龙泉市境内就有三百六十多处,这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史称龙泉窑。
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名窑。
翟翕武在1959年5月于龙泉瓷厂时赞叹“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绿时”。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于2009年9月30日正式入选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龙泉青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青瓷源流南朝龙泉劳动人民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婺窑、瓯窑的制瓷经验,开始烧制青瓷。
龙泉查田下保村出土“永初元年”(420)墓葬品中有青瓷“鸡首壶”、“鸡冠壶”、“莲瓣碗”等8件青瓷,皆灰胎青黄釉,为龙泉青瓷的创始年代提供了可靠例证。
此时的龙泉窑业规模不大,操作简单,制作粗糙。
宋代经五代至北宋早期,龙泉窑业已初具规模,大窑、金村、安福等地已发现当时窑址49处,仅大窑(琉田)村就发现北宋中后期窑址12处。
金村窑址最下层为北宋早期产品,皆淡青色釉青瓷。
胎壁薄而坚硬,质地细腻,呈淡淡的灰白色。
该时期以烧制民间瓷为主,但也有部分上等瓷器被征为贡品。
宋代庄季裕《鸡肋篇》谓:“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乞讨色,钱氏所贡,盖同于此。
”太平兴国七年(982)宋太宗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州窑务兼理龙泉窑务。
元祐七年(1092)龙泉至青田的在溪大规模疏浚整治。
水上交通的开发,使龙泉窑沿大溪从南区向东区延伸,为龙泉青瓷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龙泉青瓷南宋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加之北方汝窑、定窑遭战争破坏和越窑、婺窑、瓯窑相继衰落,南宋统治者为解决财政困难,鼓励外贸,因之龙泉窑进入鼎盛阶段,新的制瓷作坊大量涌现,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窑场达260多处,遍布县境南区和东区沿溪一带。
窑场最多最密、产品质量最优为大窑、金村与查田溪口一带,仅大窑村周围已发现南宋窑场28处,大窑村后有土名“官厂”地,民间传当时有“京官”住此监造青瓷。
赞美龙泉青瓷的句子

赞美龙泉青瓷的句子赞美龙泉青瓷的句子:1. 龙泉青瓷以其独特的釉色和纹饰,展现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卓越之处。
2. 龙泉青瓷在制作工艺上精益求精,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匠人的智慧和心血。
3. 龙泉青瓷的瓷胎质地坚实,釉面光泽细腻,给人以触感上的愉悦。
4. 龙泉青瓷所采用的青瓷釉料,色泽自然纯正,给人以清新雅致之感。
5. 龙泉青瓷的造型设计独特别致,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融入了现代审美。
6. 龙泉青瓷在历史上享有盛誉,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瑰宝之一。
7. 龙泉青瓷的制作过程严谨细致,需要经历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完美的作品。
8. 龙泉青瓷的青釉色调独特鲜明,极富观赏价值,堪称中国陶瓷之美。
9. 龙泉青瓷因其独特的青色釉料而得名,其釉色在光线下变幻莫测,深浅交错,令人陶醉。
10. 龙泉青瓷的纹饰精美细腻,常以植物、动物等自然元素为主题,寓意丰富多样。
龙泉青瓷是中国传统陶瓷的重要品种之一,享有盛誉于世。
其制作工艺独特,釉色纹饰精美,堪称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瑰宝之一。
龙泉青瓷以其独特的青色釉料而得名,釉色自然纯正,给人以清新雅致之感。
青瓷釉料在烧制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独特的青色,使得龙泉青瓷在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
龙泉青瓷的制作过程繁琐严谨,需要经历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完美的作品。
首先,匠人会选取优质的陶土,经过粉碎、筛选等步骤,制成坯体。
然后,将坯体进行成型,经过修整、干燥等步骤,形成最初的造型。
接下来,匠人会进行精细的修整和雕刻,赋予作品独特的纹饰和造型。
最后,将作品进行烧制,经过高温烧制后,龙泉青瓷才能展现其真正的魅力。
龙泉青瓷的造型设计别致,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既保留了古代陶瓷的传统元素,又加入了现代艺术的创新和个性化。
瓶、罐、盘、碗等各种器型都能见到龙泉青瓷的身影,每一件作品都展现了匠人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龙泉青瓷的釉色变化多样,常以深浅交错的青色釉面为主,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
青瓷釉料在烧制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独特的青色,使得龙泉青瓷充满了神秘和变幻之感,令人为之倾倒。
龙泉青瓷传承发展现状

龙泉青瓷传承发展现状龙泉青瓷是中国传统的名瓷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青瓷之一。
它起源于浙江省龙泉市,距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
龙泉青瓷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独特的青瓷釉色而闻名于世。
如今,龙泉青瓷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成为中国传统瓷艺的重要代表。
龙泉青瓷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需要经过上千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完美的青瓷作品。
从挑选原料到制作胎瓷,再到上釉、修割、烧制等,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匠人们的精心打磨和细致耐心。
而且,龙泉青瓷还有其独特的烧制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是控制瓷窑的温度和烧落物等条件,只有正确的烧制才能使青瓷釉色达到最佳效果。
如今,传承龙泉青瓷的匠人越来越少。
这主要是由于制作龙泉青瓷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练习,非常考验匠人的耐心和毅力。
同时,现代化生活的冲击也导致了传统制作工艺的衰落。
许多年轻人更愿意从事高薪职业,而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传统手工艺。
因此,龙泉青瓷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为了保护和传承龙泉青瓷这一宝贵的传统文化,龙泉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们设立了青瓷制作培训班,吸引更多的青年参与到龙泉青瓷的制作中来。
通过传承师徒制度和系统的培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龙泉青瓷。
其次,政府还大力支持青瓷产业的发展,鼓励匠人们进行创新和实验,提高青瓷作品的文化艺术价值,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最后,他们还加强了对龙泉青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通过各种形式的展览和推广活动,向公众传递龙泉青瓷的独特之处。
这些努力得到了成果。
如今,龙泉青瓷在国内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和知名度。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购买龙泉青瓷的作品,一些作品甚至成为收藏家追逐的对象。
同时,龙泉青瓷也在各种艺术展览和交流活动中展示自己的魅力,为中国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龙泉青瓷的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的变化,以及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的崛起,都对传统制作工艺产生了影响。
因此,龙泉青瓷的制作者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良,拓宽市场渠道,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瓷乐融合: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传承与创新研究

瓷乐融合: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传承与创新研究龙泉青瓷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陶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的特点是采用青花绘制装饰,瓷器胎质坚密,釉面光滑,通透如玉。
龙泉青瓷制作技艺自唐代传承至今,在不断变化与发展中保持着原有的特色和魅力。
瓷乐融合是对龙泉青瓷制作技艺进行传承与创新研究的一种方法。
传统的龙泉青瓷烧制主要包括原料的选择、制胎、修胎、刻模、贴图案、烧瓷等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陶工需要使用传统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操作,繁琐而费时。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技术的创新,现代工艺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瓷乐融合的研究就是要将传统的制作技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实现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瓷乐融合的研究可以通过改进传统的制作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传统的制作方法中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耗费时间和人力,而现代技术可以通过自动化和机械化的手段来提高制作效率。
可以使用CAD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和制作,利用3D打印技术来制作复杂的花纹和图案。
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还可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精细程度。
瓷乐融合的研究还可以通过引入新的材料和工艺来丰富龙泉青瓷的艺术表现形式。
目前,传统的龙泉青瓷主要采用石英、长石、硼砂等原材料制成,通过控制烧制温度和时间来实现特定的瓷质效果。
现代科技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例如引入氧化铜等金属元素来改变釉面的颜色和光泽度,引入纳米颗粒来增加瓷器的硬度和耐磨性。
这样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艺术表现空间,还可以增加瓷器的实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瓷乐融合的研究还可以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方式来推动龙泉青瓷的艺术发展。
传统的龙泉青瓷以花鸟、山水等传统文化元素为主题,这些图案和纹饰都有着特定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需要创新的设计来满足新的需求和期待。
可以引入现代艺术元素和风格,使用抽象和简约的表达方式来创作独特的艺术品。
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交流和融合,可以提高龙泉青瓷的艺术品位和观赏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龙泉青瓷融入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一)
摘要:龙泉青瓷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成长的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龙泉青瓷
注重人生,长于伦理;强调人与自然共生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圆满中和之美。
关键词:龙泉青瓷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0引言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国陶瓷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蕴藏着中华民族卓
绝超凡的才智华彩,折射出东方文明的神光异彩,成为世界文化中璀璨的明珠。被称为瓷中
至尊的龙泉青瓷更以其高超的烧制技术,超凡脱俗的釉色,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浓
郁的文化色彩。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人文、自然、奇偶、会通精神,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既有观念文化
(思想理论,传统观念文化主要是儒家、道家、法家和佛家学说)、历史文物(如青铜器、
玉器、书法、绘画等),也包含社会制度和关文学、史学、医药养生、农学、天文历算等。
可以说,有将进两千年历史的龙泉青瓷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成长的艺术,是中华民族
文化的缩影。其以精巧多姿的造型、绚丽多彩的纹饰和缤纷的色彩记述着中国文明的进程,
时刻昭示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从整体上看,龙泉青瓷注重人生,长于伦理;强调人与自然
共生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圆满中和之美。
1注重人生,长于伦理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其哲学核心是孔子提出的“仁”
学说
儒家思想往往以玉比喻人的许多美德,玉几具有了特殊含义,龙泉青瓷的“类玉”则是该类传
统文化思想的一个典型代表。孔子论玉说:“夫玉者,君子比德焉。”龙泉青瓷滋润敦厚,委
婉含蓄的秉性,闲散清远的自然美,又符合中庸、中和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诚如民过是古
玩家赵汝珍先生所云:“古代视玉之重,几乎物可与争衡,用玉之广亦无物可以拟举,凡国
家重要典信无不以玉为之,重要典礼无不以玉成之。社会人文庶民活动往往以玉为中心,故
国家玺印、祭礼乡宴,朝会征聘、盟誓歃血、乐器律器、男女发饰服饰、男人冠饰带饰、女
人耳饰腕饰、文房用器、酒器、食器、饮器佩饰、笏版等无一不用玉。在众多的八仙、祥瑞
(福、禄、寿)以及凤凰(百鸟之王,象征大富大贵,大吉大利)和鹤(象征长寿和气节),
竹(竹与祝谐音,寓意百岁志喜,百岁安寿)等题材中,类玉的龙泉青瓷自然深受古人的欢
迎,其器形及功用大量涉及玉器的文化、艺术、习俗乃至宗教、政治等范畴。由此可见,在
审美活动的发生与审美境界的构成问题上,龙泉青瓷艺术是极为重视作为主体的人的作用。
2主张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融进了中国人对宇宙和生活的特殊体悟
中国古代哲学中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强调“天人合一”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具根源性的
一个观念。老子认为天下事物是由道中产生的,而道则是本乎自然,也是有一定规律的。这
种思想是中国传统美学中“观物取象”的命题的扩大延伸。《考工记》记载:“天有时,地有气,
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季节气候,地理环境,材料的自然美感,人
工的巧作这四因素才能创造出精良的器物,天时,地气,材美,工巧这四者的相合,就是自
然因素(“天”)与人为因素(“人”)的相合,龙泉青瓷从早期青瓷的青黄、淡黄到后来的纯
青等色,浓艳浅淡,但都无不以青为尚。所组成层翠欲染,青瓷有“雨过天青”之雅,有阿拉
伯人称“海洋绿”之幽,更有“类玉”、“类冰”之青,兼得苍天、青山、绿水、碧玉之万般灵秀。
釉色是青瓷艺术形式美的极重要因素,釉色之中饱含着窑匠们对大自然独到的感悟。这融和
着山水之色、大自然灵魂之色的青绿,一旦沾染附着于瓷器,立刻提升了青瓷的品位。且看
古人对龙泉青瓷釉色美的评价,“如蔚蓝落日之天,远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浅草初春”。
亲自去过龙泉,见过瓯江源头之水后你就会赞叹,原来青瓷的颜色与这瓯江之水色相似,青
碧如水。龙泉青瓷色本自然,有着大地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