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河海中学2020年数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常州市河海中学九年级数学上期末一模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常州市河海中学九年级数学上期末一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某同学在解关于x 的方程ax 2+bx +c =0时,只抄对了a =1,b =﹣8,解出其中一个根是x =﹣1.他核对时发现所抄的c 是原方程的c 的相反数,则原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有一个根是x =1D .不存在实数根2.关于下列二次函数图象之间的变换,叙述错误的是( ) A .将y =﹣2x 2+1的图象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y =﹣2x 2﹣2的图象 B .将y =﹣2(x ﹣1)2的图象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y =﹣2(x+2)2的图象 C .将y =﹣2x 2的图象沿x 轴翻折得到y =2x 2的图象D .将y =﹣2(x ﹣1)2+1的图象沿y 轴翻折得到y =﹣2(x+1)2﹣1的图象 3.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点(1,0),且对称轴为直线1x =-,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对于此抛物线有如下四个结论:①abc <0; ②20a b +=;③9a-3b+c=0;④若0m n >>,则1x m =-时的函数值小于1x n =-时的函数值.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③④4.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6230a x x --+=有实数根,则整数a 的最大值是( ) A .4 B .5C .6D .7 5.方程x 2=4x 的解是( )A .x =0B .x 1=4,x 2=0C .x =4D .x =2 6.已知点P (﹣b ,2)与点Q (3,2a )关于原点对称点,则a 、b 的值分别是( ) A .﹣1、3B .1、﹣3C .﹣1、﹣3D .1、37.关于y=2(x ﹣3)2+2的图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顶点坐标为(﹣3,2) B .对称轴为直线y=3C .当x≥3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D .当x≥3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8.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垂足为点P ,若CD =AP =8,则⊙O 的直径为( )A .10B .8C .5D .3 9.若一元二次方程x 2﹣2x+m=0有两个不相同的实数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1B .m≤1C .m >1D .m <110.如图,已知二次函数()2y ax bx c a 0=++≠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5个结论abc 0>①;b a c ->②;4a 2b c 0++>③;3a c >-④;()a b m am b (m 1+>+≠⑤的实数).其中正确结论的有( )A .①②③B .②③⑤C .②③④D .③④⑤11.某人到瓷砖商店去购买一种多边形形状的瓷砖,用来铺设无缝地板,他购买的瓷砖形状不可以是( ) A .正三角形B .矩形C .正八边形D .正六边形12.分别写有数字0,﹣1,﹣2,1,3的五张卡片,除数字不同外其他均相同,从中任抽一张,那么抽到负数的概率是( ) A .15B .25C .35D .45二、填空题13.直线y=kx +6k 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B ,以原点O 为圆心,3为半径的⊙O 与l 相交,则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14.若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径为3cm ,圆心角为120°的扇形,则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__________cm .15.若把一根长200cm 的铁丝分成两部分,分别围成两个正方形,则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的和最小值为_____. 16.已知二次函数,当x _______________时,随的增大而减小.17.二次函数22(1)3y x =+-上一动点(,)P x y ,当21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_____.18.从甲地到乙地有A ,B ,C 三条不同的公交线路.为了解早高峰期间这三条线路上的公交车从甲地到乙地的用时情况,在每条线路上随机选取了500个班次的公交车,收集了这些班次的公交车用时(单位:分钟)的数据,统计如下:公交车用时公交车用时的频数线路3035t≤≤3540t<≤4045t<≤4550t<≤合计A59151166124500 B5050122278500 C4526516723500早高峰期间,乘坐_________(填“A”,“B”或“C”)线路上的公交车,从甲地到乙地“用时不超过45分钟”的可能性最大.19.如图,如果一只蚂蚁从圆锥底面上的点B出发,沿表面爬到母线AC的中点D处,则最短路线长为_____.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c(a≠0)的图象过正方形ABOC的三个顶点A,B,C,则ac的值是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以△ABC的BC边上一点O为圆心的圆,经过A,B两点,且与BC边交于点E,D为BE的下半圆弧的中点,连接AD交BC于F,AC=FC.(1)求证:AC是⊙O的切线;(2)已知圆的半径R=5,EF=3,求DF的长.22.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B是直径,OD⊥AC,垂足为D点,直线OD与⊙O相交于E,F两点,P是⊙O外一点,P在直线OD上,连接P A,PB,PC,且满足∠PCA =∠ABC(1)求证:P A=PC;(2)求证:P A是⊙O的切线;(3)若BC=8,32ABDF,求DE的长.23.如图7,某中学要在教学楼后面的空地上用40米长的竹篱笆围出一个矩形地块作生物园,矩形的一边用教学楼的外墙,其余三边用竹篱笆,设矩形的宽为x,面积为y.(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生物园的面积能否达到210平方米,说明理由.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2,0),B(0,3),C(﹣4,1).以原点O为旋转中心,将△AB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其中点A,B,C旋转后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B',C'.(1)画出△A'B'C',并写出点A',B',C'的坐标;(2)求经过点B',B,A三点的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25.某水果商场经销一种高档水果,原价每千克50元.(1)连续两次降价后每千克32元,若每次下降的百分率相同.求每次下降的百分率;(2)若每千克盈利10元,每天可售出500千克,经市场调查发现,在进货价不变的情况下,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涨价措施,但商场规定每千克涨价不能超过8元,若每千克涨价1元,日销售量将减少20千克,现该商场要保证每天盈利6000元,那么每千克应涨价多少元?【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直接把已知数据代入进而得出c 的值,再解方程根据根的判别式分析即可. 【详解】∵x =﹣1为方程x 2﹣8x ﹣c =0的根, 1+8﹣c =0,解得c =9, ∴原方程为x 2-8x +9=0,∵24b ac ∆=-=(﹣8)2-4×9>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根的情况由24b ac ∆=-来判别,当24b ac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24b ac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24b ac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2.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平移变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详解】A 选项,将y =﹣2x 2+1的图象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y =﹣2x 2﹣2的图象,故A 选项不符合题意;B 选项,将y =﹣2(x ﹣1)2的图象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y =﹣2(x +2)2的图象,故B 选项不符合题意;C 选项,将y =﹣2x 2的图象沿x 轴翻折得到y =2x 2的图象,故C 选项不符合题意;D 选项,将y =﹣2(x ﹣1)2+1的图象沿y 轴翻折得到y =﹣2(x +1)2+1的图象,故D 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熟练掌握平移变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的关键.3.D解析:D 【解析】 【分析】①根据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与y 轴的交点即可判断; ②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即可判断;③根据抛物线y =ax 2+bx +c 经过点(1,0),且对称轴为直线x =﹣1可得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3,0),即可判断;④根据m >n >0,得出m ﹣1和n ﹣1的大小及其与﹣1的关系,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判断. 【详解】解:①观察图象可知: a <0,b <0,c >0,∴abc >0, 所以①错误;②∵对称轴为直线x =﹣1,即﹣2ba=﹣1,解得b =2a ,即2a ﹣b =0, 所以②错误;③∵抛物线y =ax 2+bx +c 经过点(1,0),且对称轴为直线x =﹣1, ∴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3,0), 当a =﹣3时,y =0,即9a ﹣3b +c =0, 所以③正确; ∵m >n >0, ∴m ﹣1>n ﹣1>﹣1,由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知x =m ﹣1时的函数值小于x =n ﹣1时的函数值,故④正确;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及点的坐标特征.4.B解析:B 【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判别式的意义得到a-6≠0且△=(-2)2-4×(a-6)×3≥0,再求出两不等式的公共部分得到a≤193且a≠6,然后找出此范围内的最大整数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得a-6≠0且△=(-2)2-4×(a-6)×3≥0,解得a≤193且a≠6,所以整数a的最大值为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跟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当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时,△≥0.5.B解析:B【解析】【分析】移项后分解因式,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详解】x2=4x,x2﹣4x=0,x(x﹣4)=0,x﹣4=0,x=0,x1=4,x2=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能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6.A解析:A【解析】【分析】让两个横坐标相加得0,纵坐标相加得0即可求得a,b的值.【详解】解:∵P(-b,2)与点Q(3,2a)关于原点对称点,∴-b+3=0,2+2a=0,解得a=-1,b=3,故选A.【点睛】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点关于原点对称,这两点的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7.C解析:C 【解析】∵ y=2(x ﹣3)2+2的图象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3,2),对称轴为直线x=3, ∴当3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选项A 、B 、D 中的说法都是错误的,只有选项C 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C.8.A解析:A 【解析】 【分析】连接OC ,先根据垂径定理求出PC 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OC 的长. 【详解】 连接OC ,∵CD ⊥AB ,CD=8, ∴PC=12CD=12×8=4, 在Rt △OCP 中,设OC=x ,则OA=x , ∵PC=4,OP=AP-OA=8-x , ∴OC 2=PC 2+OP 2, 即x 2=42+(8-x )2, 解得x=5, ∴⊙O 的直径为10.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D解析:D 【解析】分析:根据方程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0,即可得出关于m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实数m 的取值范围.详解:∵方程2x 2x m 0-+=有两个不相同的实数根, ∴()2240m =-->V ,解得:m <1.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牢记“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10.B解析:B 【解析】 【分析】由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判断ab 的符号,由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判断c 的符号,然后根据对称轴及抛物线与x 轴交点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给结论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Q ①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ab 0∴<,由图象可知:c 0>,abc 0∴<,故①不正确;②当x 1=-时,y a b c 0=-+<,b ac ∴->,故②正确;③由对称知,当x 2=时,函数值大于0,即y 4a 2b c 0=++>,故③正确;bx 12a=-=Q ④, b 2a ∴=-, a b c 0-+<Q , a 2a c 0∴++<, 3a c <-,故④不正确;⑤当x 1=时,y 的值最大.此时,y a b c =++,而当x m =时,2y am bm c =++, 所以()2a b c am bm c m 1++>++≠,故2a b am bm +>+,即()a b m am b +>+,故⑤正确, 故②③⑤正确,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象与二次函数系数之间的关系,二次函数2y ax bx c =++系数符号由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和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抛物线与x 轴交点的个数确定,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关键.11.C解析:C 【解析】因为正八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35︒,不能整除360度,故选C.12.B解析: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①全部等可能情况的总数;②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 因此,从0,﹣1,﹣2,1,3中任抽一张,那么抽到负数的概率是25. 故选B. 考点:概率.二、填空题13.且k≠0【解析】【分析】根据直线与圆相交确定k 的取值利用面积法求出相切时k 的取值再利用相切与相交之间的关系得到k 的取值范围【详解】∵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B 当故B 的坐标为(06k );当故A 的坐标为(解析:k k ≠0. 【解析】 【分析】根据直线与圆相交确定k 的取值,利用面积法求出相切时k 的取值,再利用相切与相交之间的关系得到k 的取值范围. 【详解】∵6y kx k =+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B , 当0,6x y k ==,故B 的坐标为(0,6k ); 当0,6y x ==-,故A 的坐标为(-6,0);当直线y=kx +6k 与⊙O 相交时, 设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h,根据面积关系可得:116|6|=22k h ⨯⨯ 解得h = ;∵直线与圆相交,即,3h r r =< ,3 解得33-k且直线中0k ≠,则k 的取值范围为:33-k ,且k ≠0.故答案为:33-k ,且k ≠0.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相交确定圆的半径与圆心到直线距离的大小关系.14.1【解析】【分析】(1)根据求出扇形弧长即圆锥底面周长;(2)根据即求圆锥底面半径【详解】该圆锥的底面半径=故答案为:1【点睛】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解题关键是理解扇形弧长就是圆锥底面周长解析:1【解析】【分析】(1)根据180n R l π=,求出扇形弧长,即圆锥底面周长; (2)根据2C r π=,即2C r π=,求圆锥底面半径. 【详解】该圆锥的底面半径=()1203=11802cm ππ⋅⋅ 故答案为:1.【点睛】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解题关键是理解扇形弧长就是圆锥底面周长.15.1250cm2【解析】【分析】设将铁丝分成xcm 和(200﹣x )cm 两部分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cmcm 再列出二次函数求其最小值即可【详解】如图:设将铁丝分成xcm 和(200﹣x )cm 两部分列二次解析:1250cm 2【解析】【分析】设将铁丝分成xcm 和(200﹣x )cm 两部分,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4x cm ,2004x -cm ,再列出二次函数,求其最小值即可. 【详解】如图:设将铁丝分成xcm 和(200﹣x )cm 两部分,列二次函数得:y =(4x )2+(2004x -)2=18(x ﹣100)2+1250, 由于18>0,故其最小值为1250cm 2, 故答案为:1250cm 2.【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列出二次函数.16.<2(或x≤2)【解析】试题分析:对于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在对称轴的左边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边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根据性质可得:当x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解析:<2(或x≤2).【解析】试题分析:对于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在对称轴的左边,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边,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根据性质可得:当x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17.【解析】【分析】先确定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再根据抛物线的性质以对称轴为界分情况求解即得答案【详解】解:∵抛物线的解析式是∴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顶点坐标是(-1-3)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当x<-1时 解析:35y -≤≤【解析】【分析】先确定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再根据抛物线的性质以对称轴为界分情况求解即得答案.【详解】解:∵抛物线的解析式是22(1)3y x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1x =-,顶点坐标是(-1,-3),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且当2x =-时,1y =-;当x =1时,y =5;∴当21x -<≤-时,31y -≤<-,当11x -<≤ 时,35y -<≤,∴当21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35y -≤≤.故答案为:35y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属于基本题型,熟练掌握抛物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8.C 【解析】分析:样本容量相同观察统计表可以看出C 线路上的公交车用时超过分钟的频数最小即可得出结论详解:样本容量相同C 线路上的公交车用时超过分钟的频数最小所以其频率也最小故答案为C 点睛:考查用频率估计 解析:C【解析】分析:样本容量相同,观察统计表,可以看出C 线路上的公交车用时超过45分钟的频数最小,即可得出结论.详解:样本容量相同,C 线路上的公交车用时超过45分钟的频数最小,所以其频率也最小,故答案为C .点睛:考查用频率估计概率,读懂统计表是解题的关键.19.【解析】【分析】将圆锥侧面展开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勾股定理即可求得蚂蚁的最短路线长【详解】如图将圆锥侧面展开得到扇形ABB′则线段BF为所求的最短路线设∠BAB′=n°∵∴n=120即∠BAB′=解析:3【解析】【分析】将圆锥侧面展开,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勾股定理,即可求得蚂蚁的最短路线长.【详解】如图将圆锥侧面展开,得到扇形ABB′,则线段BF为所求的最短路线.设∠BAB′=n°.∵64 180nππ⋅=,∴n=120,即∠BAB′=120°.∵E为弧BB′中点,∴∠AFB=90°,∠BAF=60°,Rt△AFB中,∠ABF=30°,AB=6∴AF=3,BF2263-=3,∴最短路线长为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化曲面为平面”求最短路径问题,属中档题.20.-2【解析】【分析】设正方形的对角线OA长为2m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则可得出BC坐标代入二次函数y=ax2+c中即可求出a和c从而求积【详解】设正方形的对角线OA长为2m则B(﹣mm)C(mm)A(02解析:-2.【解析】【分析】设正方形的对角线OA长为2m,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则可得出B、C坐标,代入二次函数y=ax2+c中,即可求出a和c,从而求积.【详解】设正方形的对角线OA长为2m,则B(﹣m,m),C(m,m),A(0,2m);把A,C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可得:c=2m①,am2+c=m②,①代入②得:am2+2m=m,解得:a=-1m,则ac=-1m2m=-2.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三、解答题21.(1)证明见解析;(2)29【解析】【分析】(1)连结OA、OD,如图,根据垂径定理的推理,由D为BE的下半圆弧的中点得到OD ⊥BE,则∠D+∠DFO=90°,再由AC=FC得到∠CAF=∠CFA,根据对顶角相等得∠CFA=∠DFO,所以∠CAF=∠DFO,加上∠OAD=∠ODF,则∠OAD+∠CAF=90°,于是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AC是⊙O的切线;(2)由于圆的半径R=5,EF=3,则OF=2,然后在Rt△ODF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DF的长.【详解】解:(1)连结OA、OD,如图,∵D为BE的下半圆弧的中点,∴OD⊥BE,∴∠D+∠DFO=90°,∵AC=FC,∴∠CAF=∠CFA,∵∠CFA=∠DFO,∴∠CAF=∠DFO,而OA=OD,∴∠OAD=∠ODF,∴∠OAD+∠CAF=90°,即∠OAC=90°,∴OA⊥AC,∴AC是⊙O的切线;(2)∵圆的半径R=5,EF=3,∴OF=2,在Rt△ODF中,∵OD=5,OF=2,∴【点睛】本题考查切线的判定.22.(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DE=8.【解析】【分析】(1)根据垂径定理可得AD=CD,得PD是AC的垂直平分线,可判断出P A=PC;(2)由PC=P A得出∠P AC=∠PCA,再判断出∠ACB=90°,得出∠CAB+∠CBA=90°,再判断出∠PCA+∠CAB=90°,得出∠CAB+∠P AC=90°,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AB和DF的比设AB=3a,DF=2a,先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可得OD=4,从而得结论.【详解】(1)证明∵OD⊥AC,∴AD=CD,∴PD是AC的垂直平分线,∴P A=PC,(2)证明:由(1)知:P A=PC,∴∠P AC=∠PCA.∵AB是⊙O的直径,∴∠ACB=90°,∴∠CAB+∠CBA=90°.又∵∠PCA=∠ABC,∴∠PCA+∠CAB=90°,∴∠CAB+∠P AC=90°,即AB⊥P A,∴P A是⊙O的切线;(3)解:∵AD=CD,OA=OB,∴OD∥BC,OD=12BC=182⨯=4,∵32 ABDF=,设AB=3a,DF=2a,∵AB=EF,∴DE=3a﹣2a=a,∴OD=4=32a﹣a,a=8,∴DE=8.【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圆的综合,难度适中,需要熟练掌握线段中垂线的性质、圆的切线的求法以及三角形中位线的相关性质.23.(1)y= -2x2+40x;0<x≤403;(2)不能,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设矩形的宽为x,则长为40-2x,根据矩形面积公式“面积=长×宽”列出函数的关系式;(2)令y=210,看函数方程有没有解.【详解】解:(1)设矩形的宽为x,则长为40-2x,y=x(40-2x)=-2x2+40x又要围成矩形,则40-2x≥x,x≤40 3x的取值范围:0<x≤40 3(2)令y=210,则-2x2+40x=210变形得:2x2-40x+210=0,即x2-20x+105=0,又∵△=b2-4ac=(-20)2-4×1×105<0,∴方程无实数解,∴生物园的面积达不到210平方米.【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函数关系式的求法及最值的求法,同学们应该掌握.24.(1)见解析;(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2x2+12x+3.【解析】【分析】(1)分别作出A,B,C的对应点A′,B′,C′即可.(2)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x﹣3),把B(0,3)代入求出a即可.【详解】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A′(0,2),B′(3,0),C′(1,4)(2)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x﹣3),把B(0,3)代入得到a=﹣1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2x2+12x+3.【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求抛物线解析式以及图形的旋转变换,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A′,B′,C′的坐标是解此题的关键.25.(1)20%;(2)每千克应涨价5元.【解析】【分析】(1)设每次下降的百分率为x,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可求每次下降的百分率;(2)设涨价y元(0<y≤8),根据总盈余=每千克盈余×数量,可列方程,可求解.【详解】解:(1)设每次下降的百分率为x根据题意得:50(1﹣x)2=32解得:x1=0.2,x2=1.8(不合题意舍去)答:每次下降20%(2)设涨价y元(0<y≤8)6000=(10+y)(500﹣20y)解得:y1=5,y2=10(不合题意舍去)答:每千克应涨价5元.【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应用,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到蕴含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5,D 、E 分别是边AB 、AC 上的点,将△ADE 沿DE 折叠,点A 恰好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若BF =2,则BD 的长是( )A .2B .3C .218D .2472.要得到函数y =2(x -1)2+3的图像,可以将函数y =2x 2的图像( ) A .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 B .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 C .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3.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腰长为4cm ,动点P 、Q 同时从点A 出发,以1cm/s 的速度分别沿A →B 和A →C 的路径向点B 、C 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 (单位:s),四边形PBC Q 的面积为y(单位:cm 2),则y 与x(0≤x≤4)之间的函数关系可用图象表示为( )A .B .C .D .4.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cm ,母线长为13cm ,则这个圆锥的全面积是( ) A .265cm πB .290cm πC .2130cm πD .2155cm π5.为了比较甲乙两足球队的身高谁更整齐,分别量出每人身高,发现两队的平均身高一样,甲、乙两队的方差分别是1.7、2.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队身高一样整齐 B .甲队身高更整齐C .乙队身高更整齐D .无法确定甲、乙两队身高谁更整齐6.如图1,S 是矩形ABCD 的AD 边上一点,点E 以每秒k cm 的速度沿折线BS -SD -DC 匀速运动,同时点F 从点C 出发点,以每秒1cm 的速度沿边CB 匀速运动.已知点F 运动到点B 时,点E 也恰好运动到点C ,此时动点E ,F 同时停止运动.设点E ,F 出发t 秒时,△EBF 的面积为2ycm .已知y 与t 的函数图像如图2所示.其中曲线OM ,NP 为两段抛物线,MN 为线段.则下列说法:①点E 运动到点S 时,用了2.5秒,运动到点D 时共用了4秒; ②矩形ABCD 的两邻边长为BC =6cm ,CD =4cm ;③sin ∠ABS =32; ④点E 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cm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7.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像如图所示,它的对称轴为直线1x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1x ,2x ,且110x -<<.下列结论中:①0abc <;②223x <<;③421a b c ++<-;④方程()2200ax bx c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⑤13a >.其中正确的有( )A .②③⑤B .②③C .②④D .①④⑤8.小华同学某体育项目7次测试成绩如下(单位:分):9,7,10,8,10,9,1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 A .8,10 B .10,9C .8,9D .9,109.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若△ADE 的面积为4,则△ABC 的面积为( )A .8B .12C .14D .1610.方程x 2﹣3x =0的根是( )A .x =0B .x =3C .10x =,23x =-D .10x =,23x = 11.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1:2,则它们的面积比等于( ) A .12B .1:2C .1:3D .1:412.O 的半径为5,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3,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B .相切C .相离D .无法确定13.如图,PA 是⊙O 的切线,切点为A ,PO 的延长线交⊙O 于点B ,连接AB ,若∠B =25°,则∠P 的度数为( )A .25°B .40°C .45°D .50°14.如图,AB ,AM ,BN 分别是⊙O 的切线,切点分别为 P ,M ,N .若 MN ∥AB ,∠A =60°,AB =6,则⊙O 的半径是( )A .32B .3C .323 D .315.如图,□ABCD 中,点E 是边AD 的中点,EC 交对角线BD 于点F ,则EF:FC 等于( )A .3:2B .3:1C .1:1D .1:2二、填空题16.已知矩形ABCD ,AB=3,AD=5,以点A 为圆心,4为半径作圆,则点C 与圆A 的位置关系为 __________.17.如图,已知正六边形内接于O ,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则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为______.18.若扇形的半径长为3,圆心角为60°,则该扇形的弧长为___.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28y x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C 在x 正半轴上,且OC =O B .点P 为线段AB (不含端点)上一动点,将线段OP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线段OQ ,连接CQ ,则线段CQ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20.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若干只除了颜色外其它都完全相同的小球,若袋中有红球6只,且摸出红球的概率为35,则袋中共有小球_____只. 21.如图,∠C=∠E=90°,AC=3,BC=4,AE=2,则AD=_________ .22.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若∠BOD=140°,则∠BCD=_____.23.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若点()11,A y ,()23,B y 是图象上的两点,则1y ____2y (填“>”、“<”、“=”).24.如图示,在Rt ABC ∆中,90ACB ∠=︒,3AC =,3BC =,点P 在Rt ABC ∆内部,且PAB PBC ∠=∠,连接CP ,则CP 的最小值等于______.25.将抛物线 y=(x+2)2-5向右平移2个单位所得抛物线解析式为_____.26.如图,在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 A,B,C,D 都在这些小正方形的格点上,AB、CD 相交于点E,则sin∠AEC的值为_____.27.已知3a=4b≠0,那么ab=_____.28.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5a=0有两个正的相等的实数根,则这两个相等实数根的和为_____.29.甲、乙两个篮球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都为2.07米,方差分别是2S甲、2S乙,且22S S>甲乙,则队员身高比较整齐的球队是_____.30.如图,二次函数y=x(x﹣3)(0≤x≤3)的图象,记为C1,它与x轴交于点O,A1;将C1点A1旋转180°得C2,交x轴于点A2;将C2绕点A2旋转180°得C3,交x轴于点A3;……若P(2020,m)在这个图象连续旋转后的所得图象上,则m=_____.三、解答题31.已知二次函数y=2x2+bx﹣6的图象经过点(2,﹣6),若这个二次函数与x轴交于A.B 两点,与y轴交于点C,求出△ABC的面积.32.如图,在△ABC中,AB=AC,以AC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交AB于点E,过点D 作DF⊥AB,垂足为F,连接DE.(1)求证:直线DF与⊙O相切;(2)求证:BF=EF;33.已知,如图,抛物线2(0)y ax bx c a =++≠的顶点为(1,9)M ,经过抛物线上的两点(3,7)A --和(3,)B m 的直线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直线AB 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A M 两点之间的部分(不包含,A M 两点),是否存在点D ,使得2DAC DCM S S ∆∆=?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P 在抛物线上,点Q 在x 轴上,当以点,,,A M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34.某景区检票口有A 、B 、C 、D 共4个检票通道.甲、乙两人到该景区游玩,两人分别从4个检票通道中随机选择一个检票. (1)甲选择A 检票通道的概率是 ;(2)求甲乙两人选择的检票通道恰好相同的概率.35.一个四边形被一条对角线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如果被分割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我们被称为该对角线为相似对角线.(1)如图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 为AD 的中点,1AF =,连结CE .CP ,求证:EF 为四边形AECF 的相似对角线.(2)在四边形ABCD 中,120BAD ︒∠=,3AB =,6AC =,AC 平分BAD ∠,且AC 是四边形ABCD 的相似对角线,求BD 的长.(3)如图2,在矩形ABCD 中,6AB =,4BC =,点E 是线段AB (不取端点A .B )上的一个动点,点F 是射线AD 上的一个动点,若EF 是四边形AECF 的相似对角线,求BE 的长.(直接写出答案) 四、压轴题36.已知P 是⊙O 上一点,过点P 作不过圆心的弦PQ ,在劣弧PQ 和优弧PQ 上分别有动点A 、B(不与P ,Q 重合),连接AP 、BP . 若∠APQ=∠BPQ. (1)如图1,当∠APQ=45°,AP=1,BP=22时,求⊙O 的半径;(2)如图2,选接AB ,交PQ 于点M ,点N 在线段PM 上(不与P 、M 重合),连接ON 、OP ,若∠NOP+2∠OPN=90°,探究直线AB 与ON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37.如图①,O 经过等边ABC 的顶点A ,C (圆心O 在ABC 内),分别与AB ,CB 的延长线交于点D ,E ,连结DE ,BF EC ⊥交AE 于点F . (1)求证:BD BE =.(2)当:3:2AF EF =,6AC =,求AE 的长.(3)当:3:2AF EF =,AC a =时,如图②,连结OF ,OB ,求OFB △的面积(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38.如图,函数y=-x 2+bx +c 的图象经过点A (m ,0),B (0,n )两点,m ,n 分别是方程x 2-2x -3=0的两个实数根,且m <n .(1)求m ,n 的值以及函数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y=-x 2+bx +c 与x 轴的另一交点为点C ,顶点为点D ,连结BD 、BC 、CD ,求△BDC 面积;(3)对于(1)中所求的函数y=-x 2+bx +c , ①当0≤x ≤3时,求函数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②设函数y 在t ≤x ≤t +1内的最大值为p ,最小值为q ,若p-q =3,求t 的值.39.如图 1,抛物线21:4C y ax ax c =-+交x 轴正半轴于点()1,0,A B ,交y 轴正半轴于C ,且OB OC =.(1)求抛物线1C 的解析式;(2)在图2中,将抛物线1C 向右平移n 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2C ,抛物线2C 与抛物线1C 在第一象限内交于一点P ,若CAP ∆的内心在CAB △内部,求n 的取值范围(3)在图3中,M 为抛物线1C 在第一象限内的一点,若MCB ∠为锐角,且3tan MCB ∠>,直接写出点M 横坐标M x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40.如图1,ABC ∆是⊙O 的内接等腰三角形,点D 是弧AC 上异于,A C 的一个动点,射线AD 交底边BC 所在的直线于点E ,连结BD 交AC 于点F . (1)求证:ADB CDE ∠=∠;(2)若7BD =,3CD =,①求AD DE •的值;②如图2,若AC BD ⊥,求tan ACB ∠;(3)若5tan 2CDE ∠=,记AD x =,ABC ∆面积和DBC ∆面积的差为y ,直接写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折叠得出∠DFE =∠A =60°,AD =DF ,AE =EF ,设BD =x ,AD =DF =5﹣x ,求出∠DFB =∠FEC ,证△DBF ∽△FCE ,进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A =∠B =∠C =60°,AB =BC =AC =5,∵沿DE折叠A落在BC边上的点F上,∴△ADE≌△FDE,∴∠DFE=∠A=60°,AD=DF,AE=EF,设BD=x,AD=DF=5﹣x,CE=y,AE=5﹣y,∵BF=2,BC=5,∴CF=3,∵∠C=60°,∠DFE=60°,∴∠EFC+∠FEC=120°,∠DFB+∠EFC=120°,∴∠DFB=∠FEC,∵∠C=∠B,∴△DBF∽△FCE,∴BD BF DFFC CE EF==,即2535x xy y-==-,解得:x=218,即BD=218,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折叠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C解析:C【解析】【分析】找到两个抛物线的顶点,根据抛物线的顶点即可判断是如何平移得到.【详解】解:∵y=2(x-1)2+3的顶点坐标为(1,3),y=2x2的顶点坐标为(0,0),∴将抛物线y=2x2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可得到抛物线y=2(x-1)2+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解答时注意抓住点的平移规律和求出关键点顶点坐标.3.C解析:C【解析】【分析】先计算出四边形PBCQ 的面积,得到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再根据函数解析式确定图象即可.【详解】由题意得: 22111448222y x x =⨯⨯-=-+(0≤x≤4), 可知,抛物线开口向下,关于y 轴对称,顶点为(0,8),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根据题意列出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B【解析】【分析】先根据圆锥侧面积公式:S rl π=求出圆锥的侧面积,再加上底面积即得答案.【详解】解:圆锥的侧面积=251365cm ππ⨯⨯=,所以这个圆锥的全面积=2265590cm πππ+⨯=.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圆锥的有关计算,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圆锥侧面积的计算公式是解答的关键.5.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详解】∵S 2甲=1.7,S 2乙=2.4,∴S 2甲<S 2乙,∴甲队成员身高更整齐;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方差,掌握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是解题关键6.C解析:C【解析】【分析】①根据函数图像的拐点是运动规律的变化点由图象即可判断.②设AB CD acm ==,BC AD bcm ==,由函数图像利用△EBF 面积列出方程组即可解决问题.③由 2.5BS k =,1.5SD k =,得53BS SD =,设3SD x =,5BS x =,在RT ABS ∆中,由222AB AS BS +=列出方程求出x ,即可判断.④求出BS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函数图像的拐点时点运动的变化点根据由图象可知点E 运动到点S 时用了2.5秒,运动到点D 时共用了4秒.故①正确.设AB CD acm ==,BC AD bcm ==, 由题意,1··( 2.5)721·(4)42a b a b ⎧-=⎪⎪⎨⎪-=⎪⎩ 解得46a b =⎧⎨=⎩, 所以4AB CD cm ==,6BC AD cm ==,故②正确,2.5BS k =, 1.5SD k =, ∴53BS SD =,设3SD x =,5BS x =, 在Rt ABS ∆中,222AB AS BS +=,2224(63)(5)x x ∴+-=,解得1x =或134-(舍), 5BS ∴=,3SD =,3AS =,3sin 5AS ABS BS ∴∠==故③错误, 5BS =,5 2.5k ∴=,2/k cm s ∴=,故④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题、锐角三角函数、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函数图象问题等知识,读懂图象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会设未知数列方程组解决问题,把问题转化为方程去思考,是数形结合的好题目,属于中考选择题中的压轴题.7.A解析:A【解析】【分析】利用抛物线开口方向得到a <0,利用对称轴位置得到b >0,利用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得c <0,则可对①进行判断;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对②③进行判断;利用抛物线与直线y=2的交点个数对④进行判断,利用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列出不等式即可判断⑤.【详解】∵抛物线开口向下,∴a <0,∵对称轴为直线1x =∴b=-2a >0∵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c <-1,∴abc >0,所以①错误;∵110x -<<,对称轴为直线1x =∴1212x x +=故223x <<,②正确; ∵对称轴x=1,∴当x=0,x=2时,y 值相等,故当x=0时,y=c <0,∴当x=2时,y=421a b c ++<-,③正确;如图,作y=2,与二次函数有两个交点,故方程()2200ax bx c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④错误; ∵当x=-1时,y=a-b+c=3a+c >0,当x=0时,y=c <-1∴3a >1,故13a >,⑤正确;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对于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二次项系数a 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当a >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 <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一次项系数b 和二次项系数a 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当a 与b 同号时(即ab >0),对称轴在y 轴左; 当a 与b 异号时(即ab <0),对称轴在y 轴右;常数项c 决定抛物线与y 轴交点位置:抛物线与y 轴交于(0,c ).也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8.D【解析】试题分析: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7,8,9,9,10,10,10,最中间的数是9,则中位数是9;10出现了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是10;故选D.考点:众数;中位数.9.D解析: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出DE∥BC,DE=12BC,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答案.【详解】解:∵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DE∥BC,DE=12 BC,∴△ADE∽△ABC,∵DEBC=12,∴14ADEABCSS∆∆=,∵△ADE的面积为4,∴△ABC的面积为:16,故选D.【点睛】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得出△ADE∽△ABC是解题关键.10.D解析:D【解析】【分析】先将方程左边提公因式x,解方程即可得答案.【详解】x2﹣3x=0,x(x﹣3)=0,x1=0,x2=3,故选:D.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常用方法有:配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适当的方法是解题关键.11.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解答即可.【详解】解:∵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1:2,∴这两个三角形们的面积比为1:4,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2.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可知,圆的半径大于直线到圆距离,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相交.【详解】∵⊙O的半径为5,圆心O到直线的距离为3,∴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直接根据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解答即可.13.B解析:B【解析】【分析】连接OA,由圆周角定理得,∠AOP=2∠B=50°,根据切线定理可得∠OAP=90°,继而推出∠P=90°﹣50°=40°.【详解】连接OA,由圆周角定理得,∠AOP=2∠B=50°,∵PA是⊙O的切线,∴∠OAP=90°,∴∠P=90°﹣50°=4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切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求出∠AOP 的度数.14.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判断四边形ABNM 为梯形,再由切线的性质可推出∠ABN=60°,从而判定△APO ≌△BPO ,可得AP=BP=3,在直角△APO 中,利用三角函数可解出半径的值.【详解】解:连接OP ,OM ,OA ,OB ,ON∵AB ,AM ,BN 分别和⊙O 相切,∴∠AMO=90°,∠APO=90°,∵MN ∥AB ,∠A =60°,∴∠AMN=120°,∠OAB=30°,∴∠OMN=∠ONM=30°,∵∠BNO=90°,∴∠ABN=60°,∴∠ABO=30°,在△APO 和△BPO 中,OAP OBP APO BPO OP OP ∠=∠⎧⎪∠=∠⎨⎪=⎩,△APO ≌△BPO (AAS ), ∴AP=12AB=3, ∴tan ∠OAP=tan30°=OP AP 3 ∴3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切线长定理,解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说明点P 是AB 中点,难度不大.15.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出△DEF ∽△BCF ,进而得出=DE EF BC FC ,利用点E 是边AD 的中点得出答案即可.【详解】解:∵▱ABCD ,故AD ∥BC ,∴△DEF ∽△BCF , ∴=DE EF BC FC, ∵点E 是边AD 的中点, ∴AE=DE=12AD , ∴12EF FC . 故选D .二、填空题16.点C 在圆外【解析】【分析】由r 和CA ,AB 、DA 的大小关系即可判断各点与⊙A 的位置关系.【详解】解:∵AB=3厘米,AD =5厘米,∴AC=厘米,∵半径为4厘米,∴点C在圆A外【点解析:点C在圆外【解析】【分析】由r和CA,AB、DA的大小关系即可判断各点与⊙A的位置关系.【详解】解:∵AB=3厘米,AD=5厘米,∴AC=223534+=厘米,∵半径为4厘米,∴点C在圆A外【点睛】本题考查了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关键要记住若半径为r,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有:当d>r时,点在圆外;当d=r时,点在圆上,当d<r时,点在圆内.17.【解析】【分析】根据圆的性质和正六边形的性质证明△CDA≌△BDO,得出涂色部分即为扇形AOB的面积,根据扇形面积公式求解.【详解】解:连接OA,OB,OC,AB,OA与BC交于D点∵正解析:2 3π【解析】【分析】根据圆的性质和正六边形的性质证明△CDA≌△BDO,得出涂色部分即为扇形AOB的面积,根据扇形面积公式求解.【详解】解:连接OA,OB,OC,AB,OA与BC交于D点∵正六边形内接于O,∴∠BOA=∠AOC=60°,OA=OB=OC=4,∴∠BOC=120°,OD⊥BC,BD=CD ∴∠OCB=∠OBC=30°,∴OD=1122OB OA DA ,∵∠CDA=∠BDO,∴△CDA≌△BDO,∴S△CDA=S△BDO,∴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等于扇形AOB的面积为:26022 3603ππ⨯=.故答案为:23π.【点睛】本题考查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性质,根据圆的性质结合正六边形的性质将涂色部分转化成扇形面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解析】【分析】根据弧长的公式列式计算即可.【详解】∵一个扇形的半径长为3,且圆心角为60°,∴此扇形的弧长为=π.故答案为:π.【点睛】此题考查弧长公式,熟记公式是解题关键.解析:π【解析】【分析】根据弧长的公式列式计算即可.【详解】∵一个扇形的半径长为3,且圆心角为60°,∴此扇形的弧长为603 180π⨯=π.故答案为:π.【点睛】此题考查弧长公式,熟记公式是解题关键.19.【解析】【分析】在OA上取使,得,则,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可知当⊥AB时,CP最小,由相似求出的最小值即可.【详解】解:如图,在OA上取使,∵,∴,在△和△QOC中,,解析:455【解析】【分析】在OA上取'C使'OC OC=,得'OPC OQC≅,则CQ=C'P,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可知当'PC⊥AB时,CP最小,由相似求出C'P的最小值即可.【详解】解:如图,在OA上取'C使'OC OC=,∵90AOC POQ∠=∠=︒,∴'POC QOC∠=∠,在△'POC和△QOC中,''OP OQPOC QOCOC OC=⎧⎪∠=∠⎨⎪=⎩,∴△'POC≌△QOC(SAS),∴'PC QC=∴当'PC 最小时,QC 最小,过'C 点作''C P ⊥AB ,∵直线l :28y x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A 坐标为:(0,8);B 点(-4,0),∵'4OC OC OB ===,∴AB =''4AC OA OC =-=. ∵'''OB C P sin BAO AB AC ∠==, ''4C P =,∴''C P =∴线段CQ【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垂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垂线段最短解决最值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20.【解析】【分析】直接利用概率公式计算.【详解】解:设袋中共有小球只,根据题意得,解得x =10,经检验,x=10是原方程的解,所以袋中共有小球10只.故答案为10.【点睛】此题主解析:【解析】【分析】直接利用概率公式计算.【详解】解:设袋中共有小球只,根据题意得635x=,解得x=10,经检验,x=10是原方程的解,所以袋中共有小球10只.故答案为1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概率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概率公式的运用.21..【解析】试题分析:由∠C=∠E=90°,∠BAC=∠DAE可得△ABC∽△AD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就可求出AD的长.试题解析:∵∠C=∠E=90°,∠BAC=∠DAE∴△AB解析:10 3.【解析】试题分析:由∠C=∠E=90°,∠BAC=∠DAE可得△ABC∽△AD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就可求出AD的长.试题解析:∵∠C=∠E=90°,∠BAC=∠DAE∴△ABC∽△ADE∴AC:AE=BC:DE∴DE=83∴103AD=考点: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勾股定理.22.110°.【解析】【分析】由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心角是圆周角的2倍.可求∠A=∠BOD=70°,再根据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可得∠C=180-∠A=110°【详解】∵∠BOD=140°解析:110°.【解析】【分析】由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心角是圆周角的2倍.可求∠A=12∠BOD=70°,再根据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可得∠C=180-∠A=110°【详解】∵∠BOD=140°∴∠A=12∠BOD=70° ∴∠C=180°-∠A=110°,故答案为:110°.【点睛】此题考查圆周角定理,解题的关键在于利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角度.23.>【解析】【分析】利用函数图象可判断点,都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判断与的大小.【详解】解:∵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的左侧,且开口向下,∴点,都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解析:>【解析】【分析】利用函数图象可判断点()11,A y ,()23,B y 都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判断1y 与2y 的大小.【详解】解:∵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的左侧,且开口向下,∴点()11,A y ,()23,B y 都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1y >2y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判断点A 和点B 都在对称轴的右侧.24.【解析】【分析】首先判定直角三角形∠CAB=30°,∠ABC=60°,,然后根据,得出∠ACB+∠PAC+∠PBC=∠APB=120°,定角定弦,点P 的轨迹是以AB 为弦,圆周角为120°的圆弧2【分析】 首先判定直角三角形∠CAB=30°,∠ABC=60°,()22223323AB AC BC =+=+=,然后根据PAB PBC ∠=∠,得出∠ACB+∠PAC+∠PBC=∠APB=120°,定角定弦,点P 的轨迹是以AB 为弦,圆周角为120°的圆弧上,如图所示,当点C 、O 、P 在同一直线上时,CP 最小,构建圆,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解.【详解】∵90ACB ∠=︒,3AC =,3BC =, ∴()22223323AB AC BC =+=+=∴∠CAB=30°,∠ABC=60°∵PAB PBC ∠=∠,∠PAB+∠PAC=30°∴∠ACB+∠PAC+∠PBC=∠APB=120°∴定角定弦,点P 的轨迹是以AB 为弦,圆周角为120°的圆弧上,如图所示,当点C 、O 、P 在同一直线上时,CP 最小∴CO ⊥AB ,∠COB=60°,∠ABO=30°∴OB=2,∠OBC=90°∴()2222237OC OB BC =+=+= ∴72CP OC OP =-=-故答案为7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中的动点综合问题,解题关键是找到点P 的位置.25.y =x2−5【解析】根据平移规律“左加右减”解答.【详解】按照“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规律可知:y=(x+2)2−5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y=(x+2−2)2−5,即y=x2−5解析:y=x2−5【解析】【分析】根据平移规律“左加右减”解答.【详解】按照“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规律可知:y=(x+2)2−5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y=(x+2−2)2−5,即y=x2−5.故答案是:y=x2−5.【点睛】考查了抛物线的平移以及抛物线解析式的变化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26.【解析】【分析】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由网格的特点可得Rt△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进而可得Rt△A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CF,再根据△ACE∽△BDE的相似比为1:3,根据勾股定理求【解析】【分析】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由网格的特点可得Rt△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进而可得Rt△A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CF,再根据△ACE∽△BDE的相似比为1:3,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D的长,从而求出CE,最后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求出结果即可.【详解】过点C作CF⊥AE,垂足为F,在Rt△ACD中,CD=由网格可知,Rt△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Rt△A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F=AC•sin45°=2,由AC∥BD可得△ACE∽△BDE,∴13 CE ACDE BD==,∴CE=14CD=10,在Rt△ECF中,sin∠AEC=225210CFCE=⨯=,故答案为:25.【点睛】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借助网格,利用网格中隐含的边角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7..【解析】【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将等式两边都除以3b,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两边都除以3b,得=,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决此解析:43.【解析】【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将等式两边都除以3b,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两边都除以3b,得a b =43,故答案为:43.【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析】【分析】根据根的判别式,令,可得,解方程求出b =﹣2a ,再把b 代入原方程,根据韦达定理:即可.【详解】当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5a =0有两个正的相等的实数根时, ,即解析:【解析】【分析】根据根的判别式,令=0∆,可得2220=0b a -,解方程求出b =﹣,再把b 代入原方程,根据韦达定理:12b x x a+=-即可. 【详解】当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5a =0有两个正的相等的实数根时, =0∆,即2220=0b a -,解得b =﹣a 或b =(舍去),原方程可化为ax 2﹣+5a =0,则这两个相等实数根的和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韦达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根的判别式和韦达定理。
2019 2020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有答案推荐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2分()美美专卖店专营某品牌的衬衫,店主对上一周不同尺码的衬衫销售情况统计.如下:3940414243尺码1212101220平均每天销售数量(件)41码的衬衫,影响该店主决策的统计量是(该店主决定本周进货时,增加了一些)A B C D.中位数.方差.平均数.众数22分)如图,是小明的练习,则他的得分是().(A0 B2 C4 D6分分分..分..32OABCA′B′C′OB=3OB′,则△为位似中心,将△,已知.(缩小后得到△分)如图,以点A′B′C′ABC的面积比为(与△)A13 B14 C15 D19:...:::.42ABCC=90°AC=1BC=2cosA的值是(,,.()分)在△中,∠,则A B C D....526cm8cm,则圆锥的侧面积为(,高为.()分)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22280πcm C60πcmD36πcmAB 48πcm....2xa=02x26x,则另一个根是(.(分)已知关于的方程+﹣的一个根为)1A3 B2 C3 D6..﹣.﹣.72r的圆的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是(分)半径为.()DCA2r B ....82ABCB=60°BA=3BC=5ABC沿图示中的虚线剪开,剪中,∠,.(,分)如图,在△,将△下的阴影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不相似的是()CA B... D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92tan60°= 分).(.xy= 102分)已知,则..(1126215 分)一组数据的极差为,,﹣,..(122 .如图,若让转盘自由转动一次,停止后,指针落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是(.分)132ABCOOAB=32°C= °.(.分)如图,△内接于⊙,若∠,则∠2142l232.881月份万元,.(万元,从分)某超市今年月份的销售额是月份的销售额是3 月份,该超市销售额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到.152RtABCA=90°ADBCD.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分)如图,在,△,垂足为中,∠.(⊥sinα=sinBsinβ=sinCsinB=cosCsinα=cosβ;③;④..其中正确的结论有;②162AB0240P,点,).(、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分别是(,y=2x2PPOAOB的一条边所在直线相+为圆心,上的一动点,当以为半径的圆与△是直线P 切时,点.的坐标为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68分)1781xx3=2;分)(+)解方程:﹣().(sin45°23cos60°4tan45°.(+)计算:﹣18810“”项目进行了检测,名女生.(立定跳远分)体育老师对九年级甲、乙两个班级各两班成绩如下:13 11 10 12 11 13 13 12 13 12甲班12 13 13 13 11 13 6 13 13 13乙班1“”项目的平均成绩;)分别计算两个班女生立定跳远(2)哪个班的成绩比较整齐?(1983名学生进入了决赛,组委会决定通过抽签确定表演分)校园歌手大赛中甲乙丙(.顺序.1)求甲第一个出场的概率;(2)求甲比乙先出场的概率.(206ABCDEF1ABCDEF和△如图,.(分)△和△的顶点都在边长为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3相似吗?为什么?2k=k1x4216xx是实数.).((分)已知关于,的方程(﹣﹣)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k 3k的值)(直接写出个()当的值取时,方程有整数解.226ABD1mCD,测得的高度,小明在的测角仪(.处用高为分)如图,为了测得旗杆A45°10mA60°,求前进的仰角为旗杆顶点,又测得旗杆顶点的仰角为,再向旗杆方向AB的高度.旗杆238RtABCC=90°AC=4DEFGDG分别在中,∠的顶点,(.、分)如图,在等腰,矩形△ACBCEFAB上.上,边、在1AEDDCG;)求证:△(∽△2DEFG4AE的长.)若矩形,求的面积为(CCDCAEO824ABOE⊥的中点,过点(.,分)如图,为⊙为的直径,点在⊙作直线BCDAC.、于,连接O1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试判断直线与⊙OAD=22AC=的半径.,()若,求⊙4222C2104A02B25,)个点:(,,,),(﹣(﹣,﹣.(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33D.,()1ABCMM;)在正方形网格中画出△的外接圆⊙,圆心的坐标是(DGEF4GEF2M的最大值;的弦,点的一条长为(的中点,求)若是⊙为弦1PQQMP3MB,直接写出,使得上存在一点、两点间距离小于()点在直线上,若⊙P横坐标的取值范围.点52019-2020学年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2分)美美专卖店专营某品牌的衬衫,店主对上一周不同尺码的衬衫销售情况统计如(.下:3940414243尺码1212102012平均每天销售数量(件)41码的衬衫,影响该店主决策的统计量是()该店主决定本周进货时,增加了一些A B C D.中位数.方差.平均数.众数【解答】解:由于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故影响该店主决策的统计量是众数.B.故选:22分)如图,是小明的练习,则他的得分是(.()A0 B2 C4 D6分.分分...分2=1x1,【解答】解:()x=1,∴±2=111x)错误;,所以(的解为±∴方程2sin30°=0.52)正确;),所以((33)正确;()等圆的半径相等,所以(222=4分)这三道题,小亮答对.道,得分:(×C.故选:32OABCA′B′C′OB=3OB′,则△分)如图,以点为位似中心,将△,已知缩小后得到△(.A′B′C′ABC的面积比为(与△)69115 D13 B14 CA:::...:.OB=3OB′,【解答】解:∵,∴A′B′C′ABCO,∵以点缩小后得到△为位似中心,将△ABCA′B′C′,∽△∴△=.∴=,∴D.故选:cosAAC=1BC=242ABCC=90°)分)在△,则中,∠,,(.的值是(DA BC ....BC=2ACBC=90°AC=1Rt,中,∠△,【解答】解:在,=AB==,∴=cosA==,∴C.故选:8cm6cm52,则圆锥的侧面积为(.(分)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高为)222280πcmA36πcm B C 48πcm60πcmD....=10=,【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圆锥的母线长6=12π2πr=2π,∵圆锥的底面周长为×12π,∴圆锥的侧面展开扇形的弧长为710=60π12π.××∴圆锥的侧面积为:C.故选:22a=0x62xx).(﹣分)已知关于,则另一个根是(的方程的一个根为+ 63D2 A3 BC..﹣.﹣.t,【解答】解: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31t=2t=,,解得根据题意得﹣+﹣3.即方程的另一个根是﹣A.故选:r27)的圆的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是(.(分)半径为DBA2r C....OB=OA=r,【解答】解:如图所示,;ABC,是正三角∵△形由于正三角形的中心就是圆的圆心,且正三角形三线合一,ABCBO的平分线;所以是∠=30°OBD=60°,×∠BD=r?cos30°=r?;BC=2rr=×根据垂径定理,.B.故选:ABCBA=3ABC28B=60°BC=5沿图示中的虚线剪开,剪.(分)如图,在△中,∠,,,将△8下的阴影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不相似的是()CA B... D .A.阴影部分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故两三角形相似,故本选【解答】解:项错误;B.阴影部分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故两三角形相似,故本选项错误;C.两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故两三角形相似,故本选项错误.D.两三角形的对应边不成比例,故两三角形不相似,故本选项正确.D.故选: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tan60°92.(分).tan60°的值为【解答】解:.故答案为:.xy=1026.(,则分)已知.=,【解答】解:∵xy=6.∴6.故答案为:11262157.(.分)一组数据,,﹣,的极差为9=61=7.【解答】解:极差)﹣(﹣7.故答案为212停止后,指针落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是.(.分)如图,若让转盘自由转动一次,= ;【解答】解:指针停止后指向图中阴影的概率是:.故答案为:132ABCOOAB=32°C=58°.(.,则∠分)如图,△内接于⊙,若∠OB,【解答】解:如图,连接OA=OB,∵AOB是等腰三角形,∴△OAB=OBA,∴∠∠OAB=32°,∵∠OAB=OBA=32°,∴∠∠AOB=116°,∴∠C=58°.∴∠58.故答案为10142l232.881月份万元,.(万元,从分)某超市今年月份的销售额是月份的销售额是320%到.月份,该超市销售额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x21x)万元,,则二月份销售额为+【解答】解:设该超市销售额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2x21万元,()三月份销售额为+2=2.881x2,+根据题意得:)(x=0.2=20%x=2.2(不合题意,舍去).解得:﹣,2120%.答:该超市销售额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20%.故答案为:152RtABCA=90°ADBCD.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中,∠.(,分)如图,在,垂足为sinα=sinBsinβ=sinCsinB=cosCsinα=cosβ.其中正确的结论有①②③④;③;④.;②A=90°ADBC,,【解答】解:∵∠⊥αβ=90°Bβ=90°BC=90°,++∠,∠,∠∠+∠∴∠α=Bβ=C,∠∠∴∠,∠sinα=sinB,故①正确;∴sinβ=sinC,故②正确;cosC=RtABCsinB=,△,∵在中sinB=cosC,故③正确;∴sinα=sinBcosβ=cosC,,∵∠sinα=cosβ,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③④.162AB0240P,点,的坐标分别是(,))(.、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y=2x2PPOAOB的一条边所在直线相+为半径的圆与△上的一动点,当以为圆心,是直线110P20).,(﹣(切时,点的坐标为,),,),(﹣11024AB0,、【解答】解:∵点、(的坐标分别是(),,)2xABy=,﹣∴直线+的解析式为2Py=2x上的一动点,是直线∵点+0C1PAAB,∴两直线互相垂直,即(﹣⊥),且,PA=POPAB,与边相切时,当圆ACPA=PCP的中点,,即为∴1P;(﹣∴,)xPAOPOAOP轴上,相切时,,即与边⊥当圆点在01PC;∴,点与)重合,坐标为(﹣yPPOBOPBO轴上,⊥相切时,当圆点在与边,即20PA;点与,重合,坐标为(∴)102P01,,),),(﹣(﹣,故符合条件的,点坐标为()10021.),(﹣(﹣,,故答案为(),,)分)9小题,满分68三、解答题(共2=x31178x;+(.((分)﹣)解方程:)4tan45°sin45°3cos60°2 .+(﹣)计算:22=03x1x,【解答】解:(+)方程整理,得+因式分解,得=012xx,)()(++于是,得1=0x2=0x,,++1=2x=x;解得﹣,﹣21124123=×(×)原式+×﹣4=11.5﹣+1.5=.﹣18810“”项目进行了检测,分)体育老师对九年级甲、乙两个班级各立定跳远名女生.(两班成绩如下:13 11 10 12 11 13 13 12 13 12甲班12 13 13 13 11 13 6 13 13 13乙班1“”项目的平均成绩;(立定跳远)分别计算两个班女生2)哪个班的成绩比较整齐?(=131110121113131213121=12(分)+(+++++,++【解答】解:(+))12131313111361313=13=12(分)++.++++)++(+“”12分;立定跳远故两个班女生项目的平均成绩均为22222=1.21211124=1312123122S102,﹣)))+×(]﹣+)(+(×()﹣×[×(﹣甲22222=4.4612121211S=1271312,﹣)+(]﹣)×[×()﹣)++(﹣(乙22SS,∵<乙甲∴甲班的成绩比较整齐.1983名学生进入了决赛,组委会决定通过抽签确定表演分)校园歌手大赛中甲乙丙.(顺序.1)求甲第一个出场的概率;(2)求甲比乙先出场的概率.(1)∵甲、乙、丙三位学生进入决赛,【解答】解:(=P;∴(甲第一位出场)2)画出树状图得:(1336种情况,∵共有种等可能的结果,甲比乙先出场的有=P=.∴(甲比乙先出场)DEFABCABCDEF1206和△和△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如图,△.(的顶点都在边长为分)相似吗?为什么?DEFABC相似.理由如下:【解答】解:△和△EF=2AB=2DE=AC=2BC=2DF=,,,,,由勾股定理,得,= == ==,∵,,===,∴DEFABC.∴△∽△2k41x=k216xx是实数.)(,.(﹣分)已知关于的方程()﹣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k30222k的值)、个()当的值取﹣时,方程有整数解.、(直接写出22=0xk5x41.﹣﹣【解答】()证明:原方程可变形为+22209414k=4k5=,﹣×+×(∵△(﹣)﹣>)k为任何实数,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不论22=0x245xk.()解:原方程可化为﹣+﹣∵方程有整数解,14x=为整数,∴k022时,方程有整数解.取,﹣,∴226ABD1mCD,测得的高度,小明在.(的测角仪分)如图,为了测得旗杆处用高为A45°10mA60°,求旗杆顶点,又测得旗杆顶点的仰角为的仰角为,再向旗杆方向前进AB的高度.旗杆AG=x.【解答】解:设RtAFG中,在△AFG=tan,∠∵FG=,∴RtACGGCA=45°,在中,∵∠△CG=AG=x,∴DE=10,∵=10x,﹣∴5x=15+解得:,51=165AB=15+.+∴+516AB+约为(答:电视塔的高度)米.15238RtABCC=90°AC=4DEFGDG分别在△,矩形中,∠、,.(分)如图,在等腰的顶点ACBCEFAB上.上,边在、1AEDDCG;)求证:△∽△(2DEFG4AE的长.的面积为(,求)若矩形1ABCC=90°,)证明:∵△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解答】(B=A=45°,∴∠∠DEFG是正方形,∵四边形AED=DEF=90°DGAB,∴∠,∠∥CDG=A,∴∠∠C=90°,∵∠AED=C,∠∴∠AEDDCG;∽△∴△2AEx,(的长为)解:设RtABCC=90°AC=4,△,∵等腰中,∠AB=4B=45°A=,∠∴∠,DEFG4,∵矩形的面积为DE?FE=4AED=DEF=BFG=90°,∴∠,∠∠BF=FG=DE=AE=x,∴EF=42x,﹣∴2x=44x,)(即﹣==xx解得.21AE的长为.∴CCDCAEOO824ABE⊥为,的中点,过点作直线.(分)如图,为⊙的直径,点在⊙BCDAC.、于,连接161CD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试判断直线(与⊙AC=O2AD=2的)若半径.,,求⊙(1OC,()相切,连接【解答】解:C为的中点,∵1=2,∠∴∠OA=OC,∵1=ACO,∠∴∠2=ACO,∠∴∠ADOC,∥∴CDAD,∵⊥OCCD,∴⊥CDO相切;∴直线与⊙2CE,()连接AC=AD=2,,∵ADC=90°,∵∠=CD=,∴CDO的切线,是⊙∵CD2=AD?DE,∴DE=1,∴=CE=,∴C为的中点,∵BC=CE=,∴ABO的直径,∵为⊙ACB=90°,∴∠AB==3.∴17O1.5.的半径为∴⊙25104A02B22C22)(﹣(﹣,.(,﹣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个点:,(),,),D33)(.,1ABCMM10),的坐标是()在正方形网格中画出△(﹣的外接圆⊙;,圆心2EFM4GEFDG的最大值;(的弦,点)若的中点,求是⊙的一条长为为弦3PMBMQPQ1,直接写出上存在一点、,使得()点两点间距离小于在直线上,若⊙P横坐标的取值范围.点1M10),【解答】解:()如图所示;;(﹣10)故答案为(﹣.,182MDMGME,)连接,(,EM=FM=GEF,为弦的中点,∵点EFMG,∴⊥EF=4,∵EG=FG=2,∴1MG=,∴GM1为半径的圆上,在以为圆心,∴点GDMDGDG=DMGM,∴当点最大,此时在线段+延长线上时DM==5,∵DG51=6;的最大值为∴+3Px,)设(点的横坐标为= MBPPQ1,及延长线上且两点间距离等于、当点位于线段,时,==或∴=2x2+或解得|﹣|,p P点在第三象限,∵此时x0,∴<2x=2+﹣或﹣,﹣∴21Px2PQ﹣<﹣时点+;即当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两点间距离小于PBMPQ1PQAM=xx||,当|点位于线段及延长线上且|、两点间距离等于:时,则:M=,=x||,解得P点在第一或二象限,∵此时x=±,∴19xP1PQ;<时点即当、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两点间距离小于2x2xP+<;或﹣<﹣综上所述,点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20。
精品解析:江苏省常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 tan30︒的值等于()A. 3B. 3C. 1D. 3【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得解.【详解】3 tan303︒=.故选:A.【点睛】此题属于容易题,主要考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失分的原因是没有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 泰勒斯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他最早提出了命题的证明.泰勒斯曾通过测量同一时刻标杆的影长,标杆的高度。
金字塔的影长,推算出金字塔的高度。
这种测量原理,就是我们所学的()A. 图形的平移B. 图形的旋转C. 图形的轴对称D. 图形的相似【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在同一时刻的太阳光下物体的影长和物体的实际高度成比例即可判断;【详解】根据题意画出如下图形:可以得到ABE CDE,则AB CD BE DEAB即为金字塔的高度,CD即为标杆的高度,通过测量影长即可求出金字塔的高度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根据实际情况画出图形即可求解.3. 若代数式x 2的值与2x 的值相等,则x 的值是( )A. 2B. 0C. 2或﹣2D. 0或2【答案】D【解析】【分析】先列方程x 2=2x ,然后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详解】解:根据题意得x 2=2x ,移项得x 2﹣2x =0,x (x ﹣2)=0,x =0或x ﹣2=0,所以x 1=0,x 2=2.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用,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4. 如图,半圆的直径为AB ,圆心为点O ,C 、D 是半圆的3等分点,在该半圆内任取一点,则该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A. 3πB. 6πC. 12D. 13【答案】D【解析】【分析】由C 、D 是半圆的3等分点知∠AOC=∠COD=∠BOD=60°,据此得S 扇形AOC =S 扇形COD =S 扇形BOD =13S半圆,再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C、D是半圆的3等分点,∴∠AOC=∠COD=∠BOD=60°,∴S扇形AOC=S扇形COD=S扇形BOD=13S半圆,∴该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为1=3COD S S扇形半圆,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概率公式,求概率时,已知和未知与几何有关的就是几何概率.计算方法是长度比,面积比,体积比等.5. 某同学对数据16,20,20,36,5■,51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中一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被墨水涂污看不到了,则计算结果与被涂污数字无关的是()A. 中位数B. 平均数C. 方差D. 众数【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中位数、平均数、方差、众数的定义来求解即可.【详解】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都与被涂污数字有关,而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20与36的平均数,与被涂污数字无关.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平均数、方差、众数的定义,属于基础题型.6.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和是28cm,面积是96cm2.设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xcm,依题意,可列出方程为()A. x(14﹣x)=96B. 12x(14﹣x)=96C. 12x(28﹣x)=96 D. x(28﹣x)=96【答案】C【解析】【分析】设一条直角边的长为x cm,则另一条直角边的长为(28-x)cm,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面积是96cm2,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详解】解:设一条直角边的长为xcm,则另一条直角边的长为(28﹣x)cm,根据题意得:12x(28﹣x)=96,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7. 如图,在△ABC中,AC=4,D是AC上一点,AD=1,M、N分别是BD、BC的中点,若∠ABD=∠ACB,则AMAN的值是()A. 14B.13C.12D.23【答案】C 【解析】【分析】通过证明△ABD∽△ACB,可得AD AB AMAB AC AN==,从而求解【详解】解:∵M、N分别是BD、BC的中点,∴AM,AN分别是△ABD,△ABC的中线,∵∠ABD=∠ACB,∠BAD=∠CAB,∴△ABD∽△ACB,∴AD AB AM AB AC AN==,∴14AB AB=,∴AB=2,∴12=AMAN,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8. 如图,两个正六边形ABCDEF、EDGHIJ的顶点A、B、H、I在同一个圆上,点P在ABI上,则tan∠API 的值是()A. 23B. 22C. 2D. 1【答案】A【解析】 【分析】连接AE ,EI ,AH ,过点J 作JM ⊥EI 于M ,证明90AIH ∠=︒,设HI JI JE a ===,求出AI 即可.【详解】解:如图,连接AE ,EI ,AH ,过点J 作JM ⊥EI 于M .∵ABCDEF 是正六边形,∴∠DEF =∠F =120°,∵F A =FE ,∴∠FEA =∠F AE =30°,∴∠AED =90°,同法可证,∠DEI =∠EIH =90°,∴∠AED +∠DEI =180°,∴A ,E ,I 共线,设HI JI JE a ===,∵JM ⊥EI ,∴EM =MI =32a ,∴AI =2EI =,∵∠API =∠AHI ,∴tan ∠API =tan ∠AHI =AI HI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解直角三角形,圆周角定理等知识,解题关键是正确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9. 若x =3y (y≠0),则x y=_____. 【答案】3【解析】【分析】直接利用比例的性质变形求出答案.【详解】解:∵x =3y (y≠0), ∴x y=3. 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比例的性质,正确将已知变形是解题关键.10. 数据6,5,10,6,7的极差是_____.【答案】5【解析】【分析】根据极差的定义,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即可【详解】解:这组数据最大的是10,最小的是5,所以这组数据的极差为10﹣5=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极差,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差.11. 已知圆弧所在圆的半径为4,所对的圆心角为60°,则这条弧的长是_____. 【答案】43π 【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弧长公式l=180n R π计算可得. 【详解】解:此扇形的弧长为604180π⨯=43π, 故答案为43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弧长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弧长公式l=180n R π. 12. △ABC ,△DEF 的条件如图所示,则n 的值是_____.【答案】6【解析】【分析】通过证明△ABC ∽△EFD ,可得AB BC EF DF =,即可求解. 【详解】解:∵∠A =50°,∠B =60°,∴∠C =70°,∵∠B =∠F =60°,∠C =∠D ,∴△ABC ∽△EFD , ∴AB BC EF DF=, ∴392m m n =, ∴n =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本题的关键.13. 在△ABC 中,∠C =90°,AC =3,BC =4,则sin ∠ABC =_____. 【答案】35【解析】【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先求出AB 的长,再求出∠ABC 的正弦值.【详解】解:在△ABC 中,∠C =90°,AC =3,BC =4,∴AB =22AC BC +=2234+=5.∴sin ∠ABC =AC AB =35. 故答案为:35.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掌握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边角间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4. 写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二次项系数为1,且两个根分别为3、﹣2.所写的一元二次方程为_____.【答案】x 2﹣x ﹣6=0【解析】【分析】由二次项系数为1,设一元二次方程为x 2+px +q =0,两根分别为3、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解答,【详解】解:∵二次项系数为1,∴设此一元二次方程为x 2+px +q =0,∵两根分别为3和﹣2.∴p =﹣(3﹣2)=﹣1,q =3×(﹣2)=﹣6,∴这个方程为:x 2﹣x ﹣6=0.故答案为:x 2﹣x ﹣6=0.【点睛】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当二次项系数为1,1x ,2x 是方程x 2+px +q =0的两根时,有1212,x x p x x q +=⋅=是解题关键.15. 正方形ABCD 、正方形FECG 如图放置,点E 在BC 上,点G 在CD 上,且BC =3EC ,则tan ∠F AG =_____.【答案】1 5【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以设EC=a,然后即可得到AD、DG和AG的长,然后作FH⊥AG,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可以得到AH和FH的长,从而可以得到tan∠FAG的值.【详解】解:作FH⊥AG于点H,∵正方形FECG,设EC=FG=a,则BC=AD=CD=3a,∵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90°,DG=BE=2a,∴AG,∴sin∠DAG=13,∵AD∥GF,∴∠HGF=∠DAG,∴sin∠HGF∵sin∠HGF=HF GF,∴HF a解得HF=13a,∴HG=13a,∴AH=AG﹣HG﹣13a,∴tan∠F AH=FHAH=15,即tan∠F AG=1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形函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6. 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AE是⊙O的弦,且AE⊥BC,垂足为D.若cos∠EAC=31010,CE=2,则△OAB的面积是_____.【答案】3【解析】【分析】如图,延长AO,交⊙O于F,连接BF,FE,由AF是直径,可得∠AEF=90°,可证BC∥FE,可证CE=BF=2,由cos∠EAC=31010ABAF,设AF=10x,AB=310x,由勾股定理AF2=AB2+BF2,可求x=10,利用面积公式△OAB的面积=12S△ABF即可.【详解】解:如图,延长AO,交⊙O于F,连接BF,FE,∵AF是直径,∴∠AEF=90°,又∵AE⊥BC,∴BC∥FE,∴BF CE=,∴∠EAC=∠BAF,∴CE=BF=2,∵cos∠EAC=310,∴cos∠BAF=31010ABAF=,设AF=10x,AB=310x,∵AF2=AB2+BF2,∴100x2=4+90x2,∴x=10,∴AB=6,∴△OAB的面积=12S△ABF=12×12×AB×BF=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圆中平行弦的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三角形面积,掌握圆中平行弦的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第17、19、22、24题每题8分,第18、23题每题7分,第20、21题每题6分,第25题10分,共68分)17. (1)解方程:x2﹣4x=12;(2)计算:sin30°+3cos30°tan45°.【答案】(1)x1=6,x2=﹣2;(2)1【解析】【分析】(1)采用分解因式法解方程;(2)将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1)x 2﹣4x ﹣12=0, (x ﹣6)(x +2)=0, x ﹣6=0或x +2=0, 所以x 1=6,x 2=﹣2;(2)原式=1122+⨯, 13=22+, =1.【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特殊三角函数值的计算,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特殊三角函数值的计算,熟记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是关键.18. 某商店1~6周销售甲、乙两种品牌冰箱的数量如表(表Ⅰ)所示(单位:台):现根据表Ⅰ数据进行统计得到表Ⅱ:(1)填空:根据表Ⅰ的数据补全表Ⅱ; (2)老师计算了乙品牌冰箱销量的方差: S 乙2=16[(13﹣10)2+(12﹣10)2+(7﹣10)2+(11﹣10)2+(10﹣10)2+(7﹣10)2]=163(台2).请你计算甲品牌冰箱销量的方差,根据计算结果,建议商家可多采购哪一种品牌冰箱?为什么? 【答案】(1)10、10、10.5;(2)2=1S 甲,216=3乙S ,甲品牌冰箱的销售量比较稳定,建议商家可多采购甲品牌冰箱,理由见解析 【解析】【分析】(1)将两种品牌冰箱销售量重新排列,再根据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概念求解即可;(2)先计算出甲品牌冰箱销售数量的方差,再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即可. 【详解】解:(1)甲品牌销售数量从小到大排列为:9、9、10、10、10、12, 所以甲品牌销售数量的平均数为92103126⨯+⨯+=10(台),众数为10台,乙品牌销售数量从小到大排列为7、7、10、11、12、13, 所以乙品牌销售数量的中位数为10112+=10.5(台), 补全表格如下:故答案为:10、10、10.5;(2)建议商家可多采购甲品牌冰箱, ∵甲品牌冰箱销量的方差2S 甲=16×[(9﹣10)2×2+(10﹣10)2×3+(12﹣10)2]=1,S 乙2=163,∴2S甲<S 乙2,∴甲品牌冰箱的销售量比较稳定,建议商家可多采购甲品牌冰箱.【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也考查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19. 学校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开设了社团课.现有以下社团:A .篮球、B .机器人、C .绘画,学校要求每人只能参加一个社团,甲和乙准备随机报名一个社团. (1)甲选择“机器人”社团的概率是 ;(2)请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甲、乙两人选择同一个社团的概率. 【答案】(1)13;(2)13【解析】【分析】(1)属于求简单事件的概率,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可得;(2)用画树状图列出所有的等可能结果,从中确定符合事件的结果,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可得. 【详解】解:(1)有3种社团:A .篮球、B .机器人、C .绘画,甲选择“机器人”社团一种情况,甲选择“机器人”社团的概率是13,故答案为:13;(2)画树状图如图:共有9个等可能的结果,甲、乙两人选择同一个社团A或B或C的结果有3种情况,∴甲、乙两人选择同一个社团的概率为31 93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求简单事件的概率和两步操作事件的概率,用表格或树状图表示总结果数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20. 网络购物已成为新的消费方式,催生了快递行业的高速发展.某快递公司2020年9月份与11月份投递的快递件数分别为10万件和14.4万件,假定每月投递的快递件数的增长率相同,求该快递公司投递的快递件数的月平均增长率.【答案】该快递公司投递的快递件数的月平均增长率为20%.【解析】【分析】设该快递公司投递的快递件数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该快递公司今年9月份及11月份投递的快递件数,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该快递公司投递的快递件数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依题意,得:10(1+x)2=14.4,解得:x1=0.2=20%,x2=﹣2.2(不合题意,舍去).答:该快递公司投递的快递件数的月平均增长率为20%.【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1. 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D、B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ABE与△CDE相似吗?为什么?【答案】△EDC∽△EBA,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到∠EDC=∠B,于是利用AA定理可证明△EDC∽△EBA.【详解】解:△EDC∽△EBA,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内接于⊙O,∴∠EDC=∠B,而∠DEC=∠BEA,∴△EDC∽△EB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难度适中.22.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x﹣n2+5=0.(1)当m=1时,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是1,求n的值;(2)若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①求m、n满足的关系式;②在x轴上取点H,使得OH=|m|,过点H作x轴的垂线l,在垂线l上取点P,使得PH=|n|,则点P到点(3,4)的距离最小值是.【答案】(1)±2;(2)①m2+n2=5;②55【解析】【分析】(1)把m=1,x=1代入方程得1+2-n2+5=0,然后解关于n的方程即可;(2)①利用判别式的意义得到△=4m2-4(-n2+5)=0,从而得到m与n的关系;②利用勾股定理得到225P在以O5m n的位置关系判断点P到点(3,4)的距离最小值.【详解】解:(1)把m=1,x=1代入方程得1+2﹣n2+5=0,解得n=±22,即n的值为±22;(2)①根据题意得△=4m2﹣4(﹣n2+5)=0,整理得m2+n2=5;②∵OH=|m|,PH=|n|,∴OP=22+=5,m n即点P在以O点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上,∴原点与点(3,4)的连线与⊙O的交点P使点P到点(3,4)的距离最小,∵原点到点(3,4)的距离为22+=5,34∴点P到点(3,4)的距离最小值是5﹣5.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b2-4ac有如下关系: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也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23. 图1是放置在水平面上的可折叠式护眼灯,其中底座的高AB=2cm,连杆BC=40cm,灯罩CD=34cm.(1)转动BC、CD,使得∠BCD成平角,且∠ABC=150°,如图2,则灯罩端点D离桌面l的高度DH是cm.(2)将图2中的灯罩CD再绕点C顺时针旋转,使∠BCD=150°,如图3,求此时灯罩端点D离桌面l的高度DI.【答案】(1)(3+2);(2)灯罩端点D离桌面l的高度DI为(3)cm.【解析】【分析】(1)作BE⊥DH于点E,根据题意求出BD,根据正弦的定义求出DE,进而求出DH;(2)过点D作DE⊥l于E,过点C作CG⊥BH于G,CK⊥DE于K,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K,根据正弦的定义求出KE,进而求出DI.【详解】解:(1)如图2,作BE⊥DH于点E,∵AB⊥AH,DH⊥AH,∴四边形ABEH是矩形,∴∠EBA=90°,EH=AB=2cm,∴∠DBE=150°﹣90°=60°,∴ED=BD•sin60°=3(cm),∴DH=ED+EH=(3)cm,∴连杆端点D离桌面l的高度DE为(3)cm,故答案:(3);(2)如图3,过点D作DE⊥l于E,过点C作CG⊥BH于G,CK⊥DE于K,则四边形ABEI、CGEK为矩形,∴EI=AB=2cm,KE=CG,∠KCG=90°,∴∠DCK=150°﹣30°﹣90°=30°,∴DK=12DC=17(cm),在Rt△CBG中,CG=BC•sin CBG=40×3=203(cm),∴DI=DK+KE+EI=DK+CG+EI=17+203+2=(203+19)cm,答:灯罩端点D离桌面l的高度DI为(203+19)cm.【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矩形和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24. 如图,已知△OAB,点A的坐标为(2,2),点B的坐标为(3,0).(1)求sin∠AOB的值;(2)若点P在y轴上,且△POA与△AOB相似,求点P的坐标.【答案】(1)22;(2)点P的坐标为(0,3)或(0,83).【解析】【分析】(1)证明∠AOB=45°,可得结论.(2)分两种情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解即可.详解】解:(1)如图,过点A作AH⊥OB于H.∵A(2,2),∴AH=OH=2,∴∠AOB=45°,∴sin∠AOB=22.(2)由(1)可知,∠AOP=∠AOB=45°,OA=2,当△AOP′∽△AOB时,OAOA=OPOB,可得OP′=OB=3,∴P′(0,3),当△AOP∽△BOA时,OAOB=OPOA,∴2322,∴OP=83,∴P(0,83),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0,3)或(0,83).【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5. 如图1,在矩形ABCD 中,AB =6cm ,BC =8cm ,点P 以3cm /s 的速度从点A 向点B 运动,点Q 以4cm /s 的速度从点C 向点B 运动.点P 、Q 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 秒(0<t <2),⊙M 是△PQB 的外接圆. (1)当t =1时,⊙M 的半径是 cm ,⊙M 与直线CD 的位置关系是 ; (2)在点P 从点A 向点B 运动过程中. ①圆心M 的运动路径长是 cm ; ②当⊙M 与直线AD 相切时,求t 的值.(3)连接PD ,交⊙M 于点N ,如图2,当∠APD =∠NBQ 时,求t 的值.【答案】(1)52,相离;(2)①5;②t =12;(3)t =43【解析】【分析】(1)首先作出辅助线,利用矩形的性质得到PQ 为M 的直径,再通过勾股定理即可求出M 的半径;然后利用中位线定理求出圆心M 到直线CD 的距离MK ,即可判断与M 与直线CD 的关系.(2)首先得到圆心M 的运动路径为OB ,再根据勾股定理和矩形的性质即可求出OB 的长,利用直线与圆相切的性质将FM 和ME 用含有t 的式子表示出来,再通过EF FM ME =+即可求解出t 的值;(3)先作出辅助线,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全等的判定定理HL 证明Rt APD Rt GPQ △≌△,再根据勾股定理得到22222DC CQ DQ DG QG +==+,即可求解出t 的值. 【详解】解:(1)如图1,过M 作KN AB ⊥于N ,交CD 于K , ∵四边形ABCD 是矩形,∴90ABC ∠=︒,AB CD ∥,∴M 的直径是PQ ,KN CD ⊥,当t =1时,AP =3,AQ =4,∵AB =6,BC =8,∴PB =6﹣3=3,BQ =8﹣4=4,∴PQ 2234+5,∴M 的半径为52cm , ∵MN BQ ∥,M 是PQ 的中点,∴PN =BN ,∴MN 是PQB △的中位线, ∴114222MN BQ ==⨯=, ∴58262MK =-=>, ∴⊙M 与直线CD 的位置关系是相离; 故答案为:52,相离; (2)①如图2,由P 、Q 运动速度与AB ,BC 的比相等,∴圆心M 在对角线BD 上,由图可知:P 和Q 两点在t =2时在点B 重合,当t =0时,直径为对角线AC ,M 是AC 的中点,故M 运动路径为12OB BD =, 由勾股定理得:226810BD =+=,则圆心M 的运动路径长是5cm ; 故答案为:5;②如图3,当⊙M 与AD 相切时,设切点为F ,连接FM 并延长交BC 于E ,则EF AD ⊥,EF BC ⊥,则BQ =8﹣4t ,PB =6﹣3t ,∴PQ =10﹣5t ,∴1055522t PM FM t -===-, BPQ 中,13322ME PB t ==-, ∵EF FM ME =+,∴5353622t t -+-=, 解得:12t =; (3)如图4,过D 作DG ⊥PQ ,交PQ 的延长线于点G ,连接DQ ,∵APD NBQ ∠=∠,NBQ NPQ ∠=∠,∴APD NPQ ∠=∠,∵90A ∠=︒,DG PG ⊥,∴8AD DG ==,∵PD =PD ,∴Rt APD Rt GPQ △≌△(HL ),∴3PG AP t ==,∵105PQ t =-,∴3(105)810QG t t t =--=-,∵22222DC CQ DQ DG QG +==+,∴22226(4)8(810)t t +=+-∴231080t t -+=, (2)(34)0t t --=,解得:12t =(舍),243t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矩形、圆的性质的综合应用,需要对于图形的几何关系熟练的掌握和应用,属于较难的综合类题型.。
2020初三数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2020初三数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二次函数y =x 2﹣6x 图象的顶点坐标为( )A .(3,0)B .(﹣3,﹣9)C .(3,﹣9)D .(0,﹣6)2.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若40A ∠=︒,则C ∠=( )A .110︒B .120︒C .135︒D .140︒3.如图,ABC ∆与A B C '''∆是以坐标原点O 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若点A 是OA '的中点,ABC ∆的面积是6,则A B C '''∆的面积为( )A .9B .12C .18D .24 4.如图,CD 为O 的直径,弦AB CD ⊥于点E ,2DE =,8AB =,则O 的半径为( )A .5B .8C .3D .105.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 ①c >0;②b 2-4ac <0;③ a -b +c >0;④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A .4个B .3个C .2个D .1个6.如图,在□ABCD 中,E 、F 分别是边BC 、CD 的中点,AE 、AF 分别交BD 于点G 、H ,则图中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与□ABCD 的面积之比为( )A .7 : 12B .7 : 24C .13 : 36D .13 : 727.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 ,母线为5cm ,则圆锥的侧面积是 ( )A .30πcm 2B .15πcm 2C .152π cm 2D .10πcm 28.若直线l 与半径为5的O 相离,则圆心O 与直线l 的距离d 为( ) A .5d <B .5d >C .5d =D .5d ≤ 9.对于二次函数2610y x x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其图象的对称轴为过(3,1)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B .其最小值为1.C .其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D .当3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10.如图,四边形ABCD 中,90BAD ACB ∠=∠=,AB AD =,4AC BC =,设CD 的长为x ,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A .2225y x =B .2425y x =C .225y x =D .245y x =11.抛物线2(1)2y x =-+的顶点坐标是( )A .(﹣1,2)B .(﹣1,﹣2)C .(1,﹣2)D .(1,2) 12.如图,BC 是A 的内接正十边形的一边,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①BC BD AD ==;②2BC DC AC =⋅;③2AB AD =;④512BC AC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3.某同学在解关于x 的方程ax 2+bx +c =0时,只抄对了a =1,b =﹣8,解出其中一个根是x =﹣1.他核对时发现所抄的c 是原方程的c 的相反数,则原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有一个根是x =1D .不存在实数根14.关于二次函数y =x 2+2x +3的图象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它开口向下;②它的对称轴是过点(﹣1,3)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③它与x 轴没有公共点;④它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3,0).A .1B .2C .3D .415.如图,△AOB 为等腰三角形,顶点A 的坐标(2,5),底边OB 在x 轴上.将△AOB 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A′O′B ,点A 的对应点A′在x 轴上,则点O′的坐标为( )A .(203,103)B .(163,453)C .(203,453) D .(163,43) 二、填空题16.若m 是方程2x 2﹣3x =1的一个根,则6m 2﹣9m 的值为_____.17.已知点P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PA >PB ,AB =4 cm ,则PA =____cm .18.若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2x 2+x -3=0的两个实数根,则x 1+x 2=____.19.将抛物线y=﹣2x 2+1向左平移三个单位,再向下平移两个单位得到抛物线________;20.在▱ABCD 中,∠ABC 的平分线BF 交对角线AC 于点E ,交AD 于点F .若AB BC =35,则EF BF的值为_____.21.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像开口方向向上,则a ______0.(用“=、>、<”填空)22.某电视台招聘一名记者,甲应聘参加了采访写作、计算机操作和创意设计的三项素质测试得分分别为70、60、90,三项成绩依次按照5:2:3计算出最后成绩,那么甲的成绩为__.23.抛物线228y x x m =++与x 轴只有一个公共点,则m 的值为________.24.一元二次方程x 2﹣3x+2=0的两根为x 1,x 2,则x 1+x 2﹣x 1x 2=______.25.在Rt △ABC 中,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6和8,则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长为_____.26.如图,点G 为△ABC 的重心,GE ∥AC ,若DE =2,则DC =_____.27.将抛物线y =-5x 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是________.28.如图,在△ABC 中,AC :BC :AB =3:4:5,⊙O 沿着△ABC 的内部边缘滚动一圈,若⊙O 的半径为1,且圆心O 运动的路径长为18,则△ABC 的周长为_____.29.若二次函数24y x x =-的图像在x 轴下方的部分沿x 轴翻折到x 轴上方,图像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翻折后的图像与原图像x 轴上方的部分组成一个形如“W ”的新图像,若直线y =-2x +b 与该新图像有两个交点,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30.如图,四边形ABCD 中,∠A =∠B =90°,AB =5cm ,AD =3cm ,BC =2cm ,P 是AB 上一点,若以P 、A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BC 相似,则PA =_____cm .三、解答题31.经过某十字路口的汽车,可能直行,也可能向左转或向右转.如果这三种可能性大小相同,求两辆车经过这个十字路口时,下列事件的概率:(1)两辆车中恰有一辆车向左转;(2)两辆车行驶方向相同.32.已知函数y=ax2+bx+c(a≠0,a、b、c为常数)的图像经过点A(-1,0)、B(0,2).(1)b=(用含有a的代数式表示),c=;(2)点O是坐标原点,点C是该函数图像的顶点,若△AOC的面积为1,则a=;(3)若x>1时,y<5.结合图像,直接写出a的取值范围.33.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C于点D、E,BE交AD于点F,AB =AD.(1)判断△FDB与△ABC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2)BC=6,DE=2,求△BFD的面积.34.某公司研发了一种新产品,成本是200元/件,为了对新产品进行合理定价,公司将该产品按拟定的价格进行销售,调查发现日销量y(件)与单价x(元/件)之间存在一次函数关系y=﹣2x+800(200<x<400).(1)要使新产品日销售利润达到15000元,则新产品的单价应定为多少元?(2)为使公司日销售获得最大利润,该产品的单价应定为多少元?35.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点D是AC边上一点,过点D作DE⊥BD,交AB于点E,若BD=10,tan∠ABD=12,cos∠DBC=45,求DC和AB的长.四、压轴题3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任意三点A,B,C,给出如下定义:若矩形的任何一条边均与某条坐标轴平行,且A,B,C三点都在矩形的内部或边界上,则称该矩形为点A,B,C的外延矩形.点A,B,C的所有外延矩形中,面积最小的矩形称为点A,B,C的最佳外延矩形.例如,图中的矩形,,都是点A,B,C的外延矩形,矩形是点A,B,C的最佳外延矩形.(1)如图1,已知A (-2,0),B (4,3),C (0,).①若,则点A ,B ,C 的最佳外延矩形的面积为 ;②若点A ,B ,C 的最佳外延矩形的面积为24,则的值为 ; (2)如图2,已知点M (6,0),N (0,8).P (,)是抛物线上一点,求点M ,N ,P 的最佳外延矩形面积的最小值,以及此时点P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3)如图3,已知点D (1,1).E (,)是函数的图象上一点,矩形OFEG 是点O ,D ,E 的一个面积最小的最佳外延矩形,⊙H 是矩形OFEG 的外接圆,请直接写出⊙H 的半径r 的取值范围.37.如图 1,抛物线21:4C y ax ax c =-+交x 轴正半轴于点()1,0,A B ,交y 轴正半轴于C ,且OB OC =.(1)求抛物线1C 的解析式;(2)在图2中,将抛物线1C 向右平移n 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2C ,抛物线2C 与抛物线1C 在第一象限内交于一点P ,若CAP ∆的内心在CAB △内部,求n 的取值范围(3)在图3中,M 为抛物线1C 在第一象限内的一点,若MCB ∠为锐角,且3tan MCB ∠>,直接写出点M 横坐标M x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38.如图,已知抛物线234y x bx c =++与坐标轴交于A 、B 、C 三点,A 点的坐标为(1,0)-,过点C 的直线334y x t=-与x 轴交于点Q ,点P 是线段BC 上的一个动点,过P 作PH OB ⊥于点H .若5PB t =,且01t <<.(1)点C 的坐标是________,b =________;(2)求线段QH 的长(用含t 的式子表示);(3)依点P 的变化,是否存在t 的值,使以P 、H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Q 相似?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9.如图,正方形ABCD 中,点O 是线段AD 的中点,连接OC ,点P 是线段OC 上的动点,连接AP 并延长交CD 于点E ,连接DP 并延长交AB 或BC 于点F ,(1)如图①,当点F 与点B 重合时,DE DC等于多少; (2)如图②,当点F 是线段AB 的中点时,求DE DC 的值; (3)如图③,若DE CF ,求DE DC的值.40.如图,PA 切⊙O 于点A ,射线PC 交⊙O 于C 、B 两点,半径OD ⊥BC 于E ,连接BD 、DC 和OA ,DA 交BP 于点F ;(1)求证:∠ADC+∠CBD =12∠AOD ; (2)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将二次函数解析式变形为顶点式,进而可得出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详解】解:∵y =x 2﹣6x =x 2﹣6x +9﹣9=(x ﹣3)2﹣9,∴二次函数y =x 2﹣6x 图象的顶点坐标为(3,﹣9).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顶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D解析: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计算∠C 的度数.【详解】∵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A =400,∴∠C =1800-400=1400,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利用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3.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位似图形的性质,再结合点A 与点A '的坐标关系可得出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再根据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BC 与△A B C '''是以坐标原点O 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A 为O A '的中心, ∴△ABC 与△A B C '''的相似比为:1:2;∵位似图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A B C '''的面积等于4倍的△ABC 的面积,即4624⨯=.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位似图形的性质,位似是特殊的相似,熟记位似图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4.A解析:A【解析】【分析】作辅助线,连接OA ,根据垂径定理得出AE=BE=4,设圆的半径为r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连接OA ,设圆的半径为r ,则OE=r-2,∵弦AB CD ⊥,∴AE=BE=4,由勾股定理得出:()22242r r =+-,解得:r=5,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及其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灵活运用勾股定理等几何知识点来分析、判断或解答. 5.C解析:C【解析】【分析】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判断a 与0的关系,由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判断c 与0的关系,然后根据抛物线与x 轴交点及x=-1时二次函数的值的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详解】解:由图象可知,a <0,c >0,故①正确;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则b²-4ac>0,故②错误;∵当x=-1时,y>0,即a-b+c>0, 故③正确;由图象可知,图象开口向下,对称轴x >-1,在对称轴右侧,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而在对称轴左侧和-1之间,是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故④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项系数a 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当a >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 <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一次项系数b 和二次项系数a 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当a 与b 同号时,对称轴在y 轴左; 当a 与b 异号时,对称轴在y 轴右.常数项c 决定抛物线与y 轴交点:抛物线与y 轴交于(0,c ).抛物线与x 轴交点个数由判别式确定:△=b 2-4ac >0时,抛物线与x 轴有2个交点;△=b 2-4ac=0时,抛物线与x 轴有1个交点;△=b 2-4ac <0时,抛物线与x 轴没有交点.6.B解析:B【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想办法证明BG=GH=DH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AD ∥BC ,AB=CD ,AD=BC ,∵DF=CF ,BE=CE , ∴12DH DF HB AB ==,12BG BE DG AD ==, ∴13DH BG BD BD ==, ∴BG=GH=DH ,∴S △ABG =S △AGH =S △ADH ,∴S 平行四边形ABCD =6 S △AGH ,∴S △AGH :ABCD S 平行四边形=1:6,∵E 、F 分别是边BC 、CD 的中点, ∴12EF BD =, ∴14EFC BCDD S S =, ∴18EFC ABCD SS =四边形, ∴1176824AGH EFCABCDS S S +=+=四边形=7∶24,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性质,题目的综合性很强,难度中等.7.B解析:B【解析】试题解析:∵底面半径为3cm ,∴底面周长6πcm∴圆锥的侧面积是12×6π×5=15π(cm 2), 故选B . 8.B解析:B【分析】直线与圆相离等价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大于半径,据此解答即可.【详解】解:∵直线l 与半径为5的O 相离, ∴圆心O 与直线l 的距离d 满足:5d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属于应知应会题型,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 ,圆的半径为r ,当d >r 时,直线与圆相离;当d =r 时,直线与圆相切;当d <r 时,直线与圆相交. 9.D解析:D【解析】【分析】先将二次函数变形为顶点式,然后可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判断A 、B 、D 三项,再根据抛物线的顶点和开口即可判断C 项,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解:()2261031y x x x =-+=-+,所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 =3,顶点坐标是(3,1);A 、其图象的对称轴为过(3,1)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说法正确,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其最小值为1,说法正确,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因为抛物线的顶点是(3,1),开口向上,所以其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说法正确,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当3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说法错误,所以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属于基本题型,熟练掌握抛物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0.C解析:C【解析】【分析】四边形ABCD 图形不规则,根据已知条件,将△ABC 绕A 点逆时针旋转90°到△ADE 的位置,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问题转化为求梯形ACDE 的面积问题;根据全等三角形线段之间的关系,结合勾股定理,把梯形上底DE ,下底AC ,高DF 分别用含x 的式子表示,可表示四边形ABCD 的面积.【详解】作AE ⊥AC ,DE ⊥AE ,两线交于E 点,作DF ⊥AC 垂足为F 点,∵∠BAD=∠CAE=90°,即∠BAC+∠CAD=∠CAD+∠DAE∴∠BAC=∠DAE又∵AB=AD ,∠ACB=∠E=90°∴△ABC ≌△ADE (AAS )∴BC=DE ,AC=AE ,设BC=a ,则DE=a ,DF=AE=AC=4BC=4a ,CF=AC-AF=AC-DE=3a ,在Rt △CDF 中,由勾股定理得,CF 2+DF 2=CD 2,即(3a )2+(4a )2=x 2, 解得:a=5x , ∴y=S 四边形ABCD =S 梯形ACDE =12×(DE+AC )×DF =12×(a+4a )×4a =10a 2 =25x 2. 故选C .【点睛】本题运用了旋转法,将求不规则四边形面积问题转化为求梯形的面积,充分运用了全等三角形,勾股定理在解题中的作用.11.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顶点式2()y a x h k =-+,顶点坐标是(h ,k ),即可求解.【详解】∵顶点式2()y a x h k =-+,顶点坐标是(h ,k ),∴抛物线2(1)2y x =-+的顶点坐标是(1,2).故选D .12.C解析:C【解析】①③,根据已知把∠ABD ,∠CBD ,∠A 角度确定相等关系,得到等腰三角形证明腰相等即可;②通过证△ABC ∽△BCD ,从而确定②是否正确,根据AD =BD =BC ,即BC AC BC AC BC -=解得AC ,故④正确. 【详解】①BC 是⊙A 的内接正十边形的一边,因为AB =AC ,∠A =36°,所以∠ABC =∠C =72°,又因为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ABD =∠CBD =12∠ABC =36°=∠A , ∴AD =BD ,∠BDC =∠ABD +∠A =72°=∠C ,∴BC =BD ,∴BC =BD =AD ,正确;又∵△ABD 中,AD+BD >AB∴2AD >AB, 故③错误.②根据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易证△ABC ∽△BCD , ∴BC CD AB BC=,又AB =AC , 故②正确, 根据AD =BD =BC ,即BC AC BC AC BC -=,解得BC=12AC ,故④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的几何综合,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圆的基本性质和几何图形的性质. 13.A解析:A【解析】【分析】直接把已知数据代入进而得出c 的值,再解方程根据根的判别式分析即可.【详解】∵x =﹣1为方程x 2﹣8x ﹣c =0的根,1+8﹣c =0,解得c =9,∴原方程为x 2-8x +9=0,∵24b ac ∆=-=(﹣8)2-4×9>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根的情况由24b ac ∆=-来判别,当24b ac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24b ac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24b ac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14.B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分析判断即可.【详解】①y =x 2+2x +3,a =1>0,函数的图象的开口向上,故①错误;②y =x 2+2x +3的对称轴是直线x =221-⨯=﹣1, 即函数的对称轴是过点(﹣1,3)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故②正确;③y =x 2+2x +3,△=22﹣4×1×3=﹣8<0,即函数的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故③正确;④y =x 2+2x +3,当x =0时,y =3,即函数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是(0,3),故④错误;即正确的个数是2个,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特征,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根据二次函数解析式求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15.C解析:C【解析】【分析】利用等面积法求O'的纵坐标,再利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求其横坐标.【详解】解:过O′作O′F ⊥x 轴于点F ,过A 作AE ⊥x 轴于点E ,∵A 的坐标为(2∴OE=2.由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线合一得OB=2OE=4,在Rt △ABE 中,由勾股定理可求AB=3,则A′B=3,由旋转前后三角形面积相等得OB AE A'B O'F22⋅⋅=,即453O'F2⋅⋅=,∴O′F=453.在Rt△O′FB中,由勾股定理可求BF=22458433⎛⎫-=⎪⎪⎝⎭,∴OF=820433+=.∴O′的坐标为(2045,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的旋转变化;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面积公式.二、填空题16.3【解析】【分析】把m代入方程2x2﹣3x=1,得到2m2-3m=1,再把6m2-9m变形为3(2m2-3m),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详解】解:∵m是方程2x2﹣3x=1的一个根,解析:3【解析】【分析】把m代入方程2x2﹣3x=1,得到2m2-3m=1,再把6m2-9m变形为3(2m2-3m),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详解】解:∵m是方程2x2﹣3x=1的一个根,∴2m2﹣3m=1,∴6m2﹣9m=3(2m2﹣3m)=3×1=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17.2-2【解析】【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点的定义,知AP是较长线段;则AP=AB,代入运算即可.【详解】解:由于P为线段AB=4的黄金分割点,且AP是较长线段;则AP=4×=cm,故答案为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点的定义,知AP是较长线段;则AB,代入运算即可.【详解】解:由于P为线段AB=4的黄金分割点,且AP是较长线段;21cm,则=)故答案为:(2)cm.【点睛】此题考查了黄金分割的定义,应该识记黄金分割的公式:较短的线段=,难度一般.18.【解析】【分析】直接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x1+x2═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若方程两个为x1解析:12- 【解析】【分析】直接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x 1+x 2═12b a -=- 故答案为12-.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若方程两个为x 1,x 2,则x 1+x 2=b a -,x 1•x 2=c a. 19.【解析】【分析】根据抛物线平移的规律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平移后的抛物线为.【点睛】此题考查抛物线的平移规律:对称轴左加右减,函数值上加下减,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是解题的关解析:()2231y x =-+-【解析】【分析】根据抛物线平移的规律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平移后的抛物线为()2231y x =-+-.【点睛】此题考查抛物线的平移规律:对称轴左加右减,函数值上加下减,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20..【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边的关系,进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AFB =∠EBC ,∵B 解析:38.【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边的关系,进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AFB =∠EBC ,∵BF 是∠ABC 的角平分线,∴∠EBC =∠ABE =∠AFB ,∴AB =AF , ∴35AB AF BC BC ==, ∵AD ∥BC ,∴△AFE ∽△CBE , ∴35AF EF BC BE ==, ∴38EF BF =; 故答案为:38.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1.>【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直接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a 的关系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因为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方向向上,所以有>0.故填>.【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二次解析:>【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直接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a 的关系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因为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像开口方向向上,所以有a >0.故填>.【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二次项系数a 与抛物线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图像开口方向向上,a >0;图像开口方向向下,a <0. 22.74【解析】【分析】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详解】甲的成绩=,故答案为:74.【点睛】此题考查加权平均数,正确理解各数所占的权重是解题的关键.解析:74【解析】【分析】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详解】甲的成绩=70560290374523,故答案为:74. 【点睛】 此题考查加权平均数,正确理解各数所占的权重是解题的关键.23.8【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得,即可得到关于m 的方程,解出即可.由题意得,解得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性质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当时,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公共点;当时,抛物线与x解析:8【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得,即可得到关于m的方程,解出即可.由题意得,解得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性质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当时,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公共点;当时,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公共点.24.1【解析】【分析】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x1+x2=3,x1x2=2,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详解】解:根据题意得:x1+x2=3,x1x2=2,所以x1+x2-x1x2=3-2=解析:1【解析】【分析】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x1+x2=3,x1x2=2,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详解】解:根据题意得:x1+x2=3,x1x2=2,所以x1+x2-x1x2=3-2=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时,x1+x2=-ba,x1x2=ca.25.5【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是斜边的长进行求解即可.【详解】由勾股定理得:AB==10,∵∠ACB=90°,∴AB是⊙O的直径,∴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直径是10;∴这解析:5【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是斜边的长进行求解即可.【详解】由勾股定理得:AB=2268=10,∵∠ACB=90°,∴AB是⊙O的直径,∴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直径是10;∴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长为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9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26.【解析】【分析】根据重心的性质可得AG:DG=2:1,然后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得==2,从而求出CE,即可求出结论.【详解】∵点G为△ABC的重心,∴AG:DG=2:1,∵GE解析:【解析】【分析】根据重心的性质可得AG:DG=2:1,然后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得CEDE=AGDG=2,从而求出CE,即可求出结论.【详解】∵点G为△ABC的重心,∴AG:DG=2:1,∵GE∥AC,∴CEDE=AGDG=2,∴CE=2DE=2×2=4,∴CD=DE+CE=2+4=6.故答案为:6.【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重心的性质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掌握重心的性质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7.y=-5(x+2)2-3【解析】【分析】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向下平移纵坐标减求出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再利用顶点式解析式写出即可.【详解】解:∵抛物线y=-5x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解析:y=-5(x+2)2-3【解析】【分析】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向下平移纵坐标减求出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再利用顶点式解析式写出即可.【详解】解:∵抛物线y=-5x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新抛物线顶点坐标为(-2,-3),∴所得到的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5(x+2)2-3.故答案为:y=-5(x+2)2-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掌握平移的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是关键.28.30【解析】【分析】如图,首先利用勾股定理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由题意得圆心O所能达到的区域是△DEG,且与△ABC三边相切,设切点分别为G、H、P、Q、M、N,连接DH、DG、EP、EQ解析:30【解析】 【分析】如图,首先利用勾股定理判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由题意得圆心O 所能达到的区域是△DEG ,且与△ABC 三边相切,设切点分别为G 、H 、P 、Q 、M 、N ,连接DH 、DG 、EP 、EQ 、FM 、FN ,根据切线性质可得:AG =AH ,PC =CQ ,BN =BM ,DG 、EP 分别垂直于AC ,EQ 、FN 分别垂直于BC ,FM 、DH 分别垂直于AB ,继而则有矩形DEPG 、矩形EQNF 、矩形DFMH ,从而可知DE =GP ,EF =QN ,DF =HM ,DE ∥GP ,DF ∥HM ,EF ∥QN ,∠PEF =90°,根据题意可知四边形CPEQ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可得△DEF ∽△ACB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DE ∶EF ∶FD =AC ∶CB ∶BA =3∶4∶5,进而根据圆心O 运动的路径长列出方程,求解算出DE 、EF 、FD 的长,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GP 、QN 、MH 的长,根据切线长定理可设:AG =AH =x ,BN =BM =y ,根据线段的和差表示出AC 、BC 、AB 的长,进而根据AC ∶CB ∶BA =3∶4∶5列出比例式,继而求出x 、y 的值,进而即可求解△ABC 的周长. 【详解】∵AC ∶CB ∶BA =3∶4∶5,设AC =3a ,CB =4a ,BA =5a (a >0) ∴()()()222222=345AC CB a a a BA ++== ∴△ABC 是直角三角形,设⊙O 沿着△ABC 的内部边缘滚动一圈,如图所示, 连接DE 、EF 、DF ,设切点分别为G 、H 、P 、Q 、M 、N , 连接DH 、DG 、EP 、EQ 、FM 、FN , 根据切线性质可得: AG =AH ,PC =CQ ,BN =BMDG 、EP 分别垂直于AC ,EQ 、FN 分别垂直于BC ,FM 、DH 分别垂直于AB , ∴DG ∥EP ,EQ ∥FN ,FM ∥DH , ∵⊙O 的半径为1∴DG =DH =PE =QE =FN =FM =1, 则有矩形DEPG 、矩形EQNF 、矩形DFMH ,∴DE =GP ,EF =QN ,DF =HM ,DE ∥GP ,DF ∥HM ,EF ∥QN,∠PEF =90° 又∵∠CPE =∠CQE =90°, PE =QE =1 ∴四边形CPEQ 是正方形, ∴PC =PE =EQ =CQ =1,∵⊙O 的半径为1,且圆心O 运动的路径长为18, ∴DE +EF +DF =18,∵DE ∥AC ,DF ∥AB ,EF ∥BC , ∴∠DEF =∠ACB ,∠DFE =∠ABC , ∴△DEF ∽△ABC ,∴DE :EF :DF =AC :BC :AB =3:4:5, 设DE =3k (k >0),则EF =4k ,DF =5k , ∵DE +EF +DF =18, ∴3k +4k +5k =18, 解得k =32, ∴DE =3k =92,EF =4k =6,DF =5k =152,根据切线长定理,设AG =AH =x ,BN =BM =y ,则AC =AG +GP +CP =x +92+1=x +5.5,BC =CQ +QN +BN =1+6+y =y +7,AB =AH +HM +BM =x +152+y =x +y +7.5,∵AC :BC :AB =3:4:5,∴(x +5.5):(y +7):(x +y +7.5)=3:4:5, 解得x =2,y =3,∴AC =7.5,BC =10,AB =12.5, ∴AC +BC +AB =30. 所以△ABC 的周长为30. 故答案为30. 【点睛】本题是一道动图形问题,考查切线的性质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确定圆心O 的轨迹,学会作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综合运用上述知识点.29.【解析】 【分析】当直线y=-2x+b 处于直线m 的位置时,此时直线和新图象只有一个交点A ,当直线处于直线n 的位置时,此时直线与新图象有三个交点,当直线y=-2x+b 处于直线m 、n 之间时,与该新图 解析:18b -<<【解析】【分析】当直线y=-2x+b处于直线m的位置时,此时直线和新图象只有一个交点A,当直线处于直线n的位置时,此时直线与新图象有三个交点,当直线y=-2x+b处于直线m、n之间时,与该新图象有两个公共点,即可求解.【详解】解:设y=x2-4x与x轴的另外一个交点为B,令y=0,则x=0或4,过点B(4,0),由函数的对称轴,二次函数y=x2-4x翻折后的表达式为:y=-x2+4x,当直线y=-2x+b处于直线m的位置时,此时直线和新图象只有一个交点A,当直线处于直线n的位置时,此时直线n过点B(4,0)与新图象有三个交点,当直线y=-2x+b处于直线m、n之间时,与该新图象有两个公共点,当直线处于直线m的位置:联立y=-2x+b与y=x2-4x并整理:x2-2x-b=0,则△=4+4b=0,解得:b=-1;当直线过点B时,将点B的坐标代入直线表达式得:0=-8+b,解得:b=8,故-1<b<8;故答案为:-1<b<8.【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函数与x轴交点、几何变换、一次函数基本知识等内容,本题的关键是确定点A、B两个临界点,进而求解.30.2或3【解析】【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当若点A,P,D分别与点B,C,P对应,与若点A,P,D分别与点B,P,C对应,分别分析得出AP的长度即可.【详解】解:设AP=xcm.则解析:2或3【解析】【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当若点A,P,D分别与点B,C,P对应,与若点A,P,D 分别与点B,P,C对应,分别分析得出AP的长度即可.【详解】。
江苏省常州市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Word版,含简单答案)

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 九 年 级 数 学 2020年1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已知x=2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ax=0的一个根,则a 的值为 ( ) A.-2 B.2 C.21 D.21 2.小明同学对数据26, 36, 46,5■,52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中一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被墨水涂污看不到了,则分析结果与被涂污数字无关的是 ( ) A. 平均数B. 方差C. 中位数D. 众数3.河堤横断面如图所示,斜坡AB 的坡度=1:3 ,AB= 6m ,则BC 的长是 ( )A.3m B .3m C.33m D.6m(第3题) (第6题) (第7题)4. 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为1:3,则它们的面积比为 ( ) A. 1:9B. 1:6C. 1:3D. 6:15.如果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母线长为6,那么它的侧面积等于 ( ) A.9πB. 18πC.24πD. 36π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P 经过点A (0,3)、O (0, 0)、B (1,0),点C 在第一象限内的AB 上,则∠BCO 的度数为 ( ) A.60°B. 45°C.30°D.15°7. 如图,△ABC 和阴影三角形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则与△ABC 相似的阴影三角形为 ( )8.某校数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制作了如下的三角函数计算图尺:在半径为1的半圆形量角器中,画一个直径为1的圆,把刻度尺CA 的0刻度固定在半圆的圆心O 处,刻度尺可以绕点O 旋转.从图中所示的图尺可读出sin ∠AOB 的值是 A. 85 B. 87 C.107 D.5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9.若2a=3b ,则ba=______. 10.若∠A 是锐角且tan A=3, 则∠A=_______.11.不透明袋子中有2个红球和4个蓝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袋子中随机取出1个球是红球的概率是_________.12 .如图,电线杆上的路灯距离地面8m,身高1.6m 的小明(AB )站在距离电线杆的底部(点O )20m 的A 处,则小明的影子 AM 长为________m.13. 某楼盘2018年初房价为每平方米20000元,经过两年连续降价后,2020 年初房价为16200元。
2020初三数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2020初三数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 1.二次函数y=﹣(x ﹣1)2+5,当m≤x≤n 且mn <0时,y 的最小值为2m ,最大值为2n ,则m+n 的值为( )A .B .2C .D .2.如图,△ABC 的顶点在网格的格点上,则tanA 的值为( )A .12B .105C .33D .10103.如图,CD 为O 的直径,弦AB CD ⊥于点E ,2DE =,8AB =,则O 的半径为( )A .5B .8C .3D .104.某大学生创业团队有研发、管理和操作三个小组,各组的日工资和人数如下表所示.现从管理组分别抽调1人到研发组和操作组,调整后与调整前相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团队平均日工资不变B .团队日工资的方差不变C .团队日工资的中位数不变D .团队日工资的极差不变5.如图,某水库堤坝横断面迎水坡AB 的坡比是13BC=50m ,则应水坡面AB 的长度是( )A .100mB .1003mC .150mD .503m6.如图,以AB 为直径的⊙O 上有一点C ,且∠BOC =50°,则∠A 的度数为( )A .65°B .50°C .30°D .25° 7.已知52x y =,则x y y -的值是( ) A .12 B .2 C .32 D .238.分别写有数字﹣4,0,﹣1,6,9,2的六张卡片,除数字外其它均相同,从中任抽一张,则抽到偶数的概率是( )A .16B .13C .12D .239.已知a 是方程x 2+3x ﹣1=0的根,则代数式a 2+3a+2019的值是( )A .2020B .﹣2020C .2021D .﹣2021 10.如图,AB 是O 的直径,AC 切O 于点A ,若70C ∠=︒,则AOD ∠的度数为( )A .40°B .45°C .60°D .70° 11.sin60°的值是( )A .B .C .D .12.用配方法解方程2890x x ++=,变形后的结果正确的是( )A .()249x +=-B .()247x +=-C .()2425x +=D .()247x += 13.如图,已知一组平行线////a b c ,被直线m 、n 所截,交点分别为A 、B 、C 和D 、E 、F ,且 1.5AB =,2BC =, 1.8DE =,则EF =( )A.4.4 B.4 C.3.4 D.2.414.如图,□ABCD中,点E是边AD的中点,EC交对角线BD于点F,则EF:FC等于()A.3:2 B.3:1 C.1:1 D.1:215.已知点P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P>PB),AB=4,那么AP的长是()A.252-B.25--C.251-D.52二、填空题16.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G为CD边中点,连接AG并延长交BC边的延长线于E 点,对角线BD交AG于F点.已知FG=2,则线段AE的长度为_____.17.一元二次方程290x的解是__.18.在比例尺为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为3cm,则A、B两地的实际距离为_____km.19.如图,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任意转动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时,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为____.20.在△ABC中,∠C=90°,若AC=6,BC=8,则△ABC外接圆半径为________;21.某一时刻身高160cm的小王在太阳光下的影长为80cm,此时他身旁的旗杆影长10m,则旗杆高为______.22.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是⊙O上的一点,若BC=6,AB=10,OD⊥BC于点D,则OD 的长为______.23.如图,已知正方ABCD 内一动点E 到A 、B 、C 三点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13+,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_____24.在Rt ABC ∆中,90C ∠=︒,12AC =,9BC =,圆P 在ABC ∆内自由移动.若P 的半径为1,则圆心P 在ABC ∆内所能到达的区域的面积为______.25.如图,直线l 经过⊙O 的圆心O ,与⊙O 交于A 、B 两点,点C 在⊙O 上,∠AOC =30°,点P 是直线l 上的一个动点(与圆心O 不重合),直线CP 与⊙O 相交于点Q ,且PQ =OQ ,则满足条件的∠OCP 的大小为_______.26.圆锥的母线长是5 cm,底面半径长是3 cm,它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____.27..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五次数学测验中他们成绩的平均分相等,方差分别是2.3,3.8,5.2,6.2,则成绩最稳定的同学是______.28.如图,45AOB ∠=,点P 、Q 都在射线OA 上,2OP =,6OQ =,M 是射线OB 上的一个动点,过P 、Q 、M 三点作圆,当该圆与OB 相切时,其半径的长为__________.29.圆锥的底面半径是4cm ,母线长是6cm ,则圆锥的侧面积是______cm 2(结果保留π).30.把函数y =2x 2的图象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新函数的图象,则新函数的表达式是_____.三、解答题31.解方程(1)x 2-6x -7=0;(2) (2x -1)2=9.32.解方程:(1)x 2﹣2x ﹣1=0;(2)(2x ﹣1)2=4(2x ﹣1).33.如图,二次函数22y ax ax c =-+ (a < 0) 与 x 轴交于 A 、C 两点,与 y 轴交于点 B ,P 为 抛物线的顶点,连接 AB ,已知 OA :OC=1:3.(1)求 A 、C 两点坐标;(2)过点 B 作 BD ∥x 轴交抛物线于 D ,过点 P 作 PE ∥AB 交 x 轴于 E ,连接 DE , ①求 E 坐标;②若 tan ∠BPM=25,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4.表是2019年天气预报显示宿迁市连续5天的天气气温情况.利用方差判断这5天的日最高气温波动大还是日最低气温波动大.12月17日 12月18日 12月19日 12月20日 12月21日 最高气温(℃)10 6 7 8 9 最低气温(℃) 1 0 ﹣1 0 335.如图,点P 是二次函数21(1)14y x =--+图像上的任意一点,点()10B ,在x 轴上.(1)以点P 为圆心,BP 长为半径作P .①直线l 经过点()0,2C 且与x 轴平行,判断P 与直线l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若P 与y 轴相切,求出点P 坐标;(2)1P 、2P 、3P 是这条抛物线上的三点,若线段1BP 、2BP 、3BP的长满足12323BP BP BP BP ++=,则称2P 是1P 、3P 的和谐点,记做()13,T P P .已知1P 、3P 的横坐标分别是2,6,直接写出()13,T P P 的坐标_______.四、压轴题36.研究发现:当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时,该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如图1,已知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对角线AC BD =,且AC BD ⊥.(1)求证:AB CD =;(2)若O 的半径为8,弧BD 的度数为120︒,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3)如图2,作OM BC ⊥于M ,请猜测OM 与AD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7.已知:在ABC 中,,90AC BC ACB ︒=∠=,点F 在射线CA 上,延长BC 至点D ,使CD CF =,点E 是射线BF 与射线DA 的交点.(1)如图1,若点F 在边CA 上;①求证:BE AD ⊥;②小敏在探究过程中发现45BEC ︒∠=,于是她想:若点F 在CA 的延长线上,是否也存在同样的结论?请你在图2上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并通过测量猜想BEC ∠的度数. (2)选择图1或图2两种情况中的任一种,证明小敏或你的猜想.38.如图1,有一块直角三角板,其中AB 16=,ACB 90∠=,CAB 30∠=,A 、B 在x 轴上,点A 的坐标为()20,0,圆M 的半径为33,圆心M 的坐标为()5,33-,圆M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 轴向右做平移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 ()1求点C 的坐标;()2当点M 在ABC ∠的内部且M 与直线BC 相切时,求t 的值;()3如图2,点E 、F 分别是BC 、AC 的中点,连接EM 、FM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EMF 90∠=?若存在,直接写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9.如图,抛物线2)12(0y ax x c a =-+≠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点C .直线122y x =-经过点,B 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过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BC于M.设点P的横坐标是t.①当PCM∆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②当点P在点B右侧时,存在直线l,使点,,A C M到该直线的距离相等,求直线解析式y kx b=+(,k b可用含t的式子表示).4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任意三点A,B,C,给出如下定义:如果矩形的任何一条边均与某条坐标轴平行,且A,B,C三点都在矩形的内部或边界上,则称该矩形为点A,B,C的覆盖矩形.点A,B,C的所有覆盖矩形中,面积最小的矩形称为点A,B,C的最优覆盖矩形.例如,下图中的矩形A1B1C1D1,A2B2C2D2,AB3C3D3都是点A,B,C的覆盖矩形,其中矩形AB3C3D3是点A,B,C的最优覆盖矩形.(1)已知A(﹣2,3),B(5,0),C(t,﹣2).①当t=2时,点A,B,C的最优覆盖矩形的面积为;②若点A,B,C的最优覆盖矩形的面积为40,求直线AC的表达式;(2)已知点D(1,1).E(m,n)是函数y=4x(x>0)的图象上一点,⊙P是点O,D,E的一个面积最小的最优覆盖矩形的外接圆,求出⊙P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分析】由m≤x≤n和mn<0知m<0,n>0,据此得最小值为2m为负数,最大值为2n为正数.将最大值为2n分两种情况,①顶点纵坐标取到最大值,结合图象最小值只能由x=m时求出.②顶点纵坐标取不到最大值,结合图象最大值只能由x=n求出,最小值只能由x=m求出.【详解】解:二次函数y=﹣(x﹣1)2+5的大致图象如下:.①当m≤0≤x≤n<1时,当x=m时y取最小值,即2m=﹣(m﹣1)2+5,解得:m=﹣2.当x=n时y取最大值,即2n=﹣(n﹣1)2+5,解得:n=2或n=﹣2(均不合题意,舍去);②当m≤0≤x≤1≤n时,当x=m时y取最小值,即2m=﹣(m﹣1)2+5,解得:m=﹣2.当x=1时y取最大值,即2n=﹣(1﹣1)2+5,解得:n=52,或x=n时y取最小值,x=1时y取最大值,2m=-(n-1)2+5,n=52,∴m=11 8,∵m<0,∴此种情形不合题意,所以m+n=﹣2+52=12.2.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D、AD的长,根据正切为对边比邻边,可得答案.解:如图作CD ⊥AB 于D,CD=2,AD=22, tanA=21222CD AD ==,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运用: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余弦为邻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3.A解析:A【解析】【分析】作辅助线,连接OA ,根据垂径定理得出AE=BE=4,设圆的半径为r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连接OA ,设圆的半径为r ,则OE=r-2,∵弦AB CD ⊥,∴AE=BE=4,由勾股定理得出:()22242r r =+-,解得:r=5,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及其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灵活运用勾股定理等几何知识点来分析、判断或解答.4.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方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详解】 解:调整前的平均数是:26042804300443⨯+⨯+⨯⨯=280; 调整后的平均数是:260528023005525⨯+⨯+⨯++=280; 故A 正确; 调整前的方差是:()()()222142602804280280430028012⎡⎤-+-+-⎣⎦=8003; 调整后的方差是:()()()222152602802280280530028012⎡⎤-+-+-⎣⎦=10003; 故B 错误; 调整前: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为:260,260,260,260,280,280,280,280,300,300,300,300;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280,则中位数是280,调整后: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为:260,260,260,260,260,280,280,300,300,300,300,300;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280,则中位数是280,故C 正确;调整前的极差是40,调整后的极差也是40,则极差不变,故D 正确.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方差、中位数和极差的概念,掌握各个数据的计算方法是关键.5.A解析:A【解析】∵堤坝横断面迎水坡AB 的坡比是1,∴BCAC ,∵BC=50,∴,∴100==(m ).故选A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计算即可.【详解】解:由圆周角定理得,1252A BOC∠=∠=︒,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7.C解析:C【解析】【分析】设x=5k(k≠0),y=2k(k≠0),代入求值即可.【详解】解:∵52 xy=∴x=5k(k≠0),y=2k(k≠0)∴52322 x y k ky k--==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性质及化简求值,根据题意,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8.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概率公式直接计算即可.【详解】解:在这6张卡片中,偶数有4张,所以抽到偶数的概率是46=23,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随机事件的概率,随机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灵活利用概率公式是解题的关键.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将a代入已知方程,即可求得a2+3a的值,然后再代入求值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2+3a﹣1=0,解得:a2+3a=1,所以a2+3a+2019=1+2019=2020.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掌握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0.A解析:A【解析】【分析】先依据切线的性质求得∠CAB的度数,然后依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得到∠CBA 的度数,然后由圆周角定理可求得∠AOD的度数.【详解】解:∵AC是圆O的切线,AB是圆O的直径,∴AB⊥AC,∴∠CAB=90°,又∵∠C=70°,∴∠CBA=20°,∴∠AOD=40°.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CBA=20°是解题的关键.1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答即可.【详解】sin60°=,【点睛】本题考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记几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关键.12.D解析:D【解析】【分析】先将常数项移到右侧,然后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配方后进行判断即可.【详解】2890x x ++=,289x x +=-,2228494x x ++=-+,所以()247x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配方法的一般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 13.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列出比例式,然后代入求解即可.【详解】解:∵////a b c ∴AB DE BC EF= 即1.5 1.82EF = 解得:EF=2.4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利用定理正确列出比例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出△DEF ∽△BCF ,进而得出=DE EF BC FC,利用点E 是边AD 的中点得出答案即可.解:∵▱ABCD ,故AD ∥BC ,∴△DEF ∽△BCF , ∴=DE EF BC FC, ∵点E 是边AD 的中点, ∴AE=DE=12AD , ∴12EF FC =. 故选D .15.A解析:A【解析】根据黄金比的定义得:12AP AB = ,得1422AP =⨯= .故选A. 二、填空题16.12【解析】【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出AB ∥CD ,进而可得出△ABF ∽△GDF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2,结合FG=2可求出AF 、AG 的长度,由CG ∥AB 、AB=2CG 可得出CG 为△E解析:12【解析】【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出AB ∥CD ,进而可得出△ABF ∽△GDF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AF AB GF GD==2,结合FG =2可求出AF 、AG 的长度,由CG ∥AB 、AB =2CG 可得出CG 为△EAB 的中位线,再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求出AE 的长度,此题得解.【详解】∵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B =CD ,AB ∥CD ,∴∠ABF =∠GDF ,∠BAF =∠DGF ,∴△ABF ∽△GDF ,∴AF AB GF GD==2,∴AF =2GF =4,∴AG =6. ∵CG ∥AB ,AB =2CG ,∴CG 为△EAB 的中位线,∴AE =2AG =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F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17.x1=3,x2=﹣3.【解析】【分析】先移项,在两边开方即可得出答案.【详解】∵∴=9,∴x=±3,即x1=3,x2=﹣3,故答案为x1=3,x2=﹣3.【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解析:x1=3,x2=﹣3.【解析】【分析】先移项,在两边开方即可得出答案.【详解】x-=∵290∴2x=9,∴x=±3,即x1=3,x2=﹣3,故答案为x1=3,x2=﹣3.【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熟练掌握该方法是本题解题的关键.18.15【解析】【分析】由在比例尺为1:5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图上距离AB=3cm,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可求得两地的实际距离.【详解】解:∵比例尺为1:500000,量得两地的距离解析:15【解析】【分析】由在比例尺为1:5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图上距离AB=3cm,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可求得两地的实际距离.【详解】解:∵比例尺为1:500000,量得两地的距离是3厘米,∴A、B两地的实际距离3×500000=1500000cm=15km,故答案为15.【点睛】此题考查了比例尺的性质.注意掌握比例尺的定义,注意单位要统一.19.【解析】【分析】用红色区域的圆心角度数除以圆的周角的度数可得到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详解】解:因为蓝色区域的圆心角的度数为120°,所以指针落在红色区域内的概率是=,故答案为.【解析:2 3【解析】【分析】用红色区域的圆心角度数除以圆的周角的度数可得到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详解】解:因为蓝色区域的圆心角的度数为120°,所以指针落在红色区域内的概率是360120360=23,故答案为2 3 .【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概率:求概率时,已知和未知与几何有关的就是几何概率.计算方法是利用长度比,面积比,体积比等.【解析】【分析】先确定外接圆的半径是AB,圆心在AB的中点,再计算AB的长,由此求出外接圆的半径为5.【详解】∵在△ABC中,∠C=90°,∴△ABC外接圆直径为斜边AB、圆心是AB的解析:5【解析】【分析】先确定外接圆的半径是AB,圆心在AB的中点,再计算AB的长,由此求出外接圆的半径为5.【详解】∵在△ABC中,∠C=90°,∴△ABC外接圆直径为斜边AB、圆心是AB的中点,∵∠C=90°,AC=6,BC=8,∴2222AB AC BC,6810∴△ABC外接圆半径为5.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的运用、三角形外接圆的确定.根据圆周角定理,直角三角形的直角所对的边为直径,即可确定圆的位置及大小.21.20m【解析】【分析】根据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列出比例式,计算即可.【详解】解:设旗杆的高度为xm,根据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得到160::10,解得.故答案是:20m.解析:20m【解析】【分析】根据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列出比例式,计算即可.解:设旗杆的高度为xm,=:10,根据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得到160:80x=.解得x20故答案是:20m.【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4【解析】【分析】根据垂径定理求得BD,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得即可.【详解】解:∵OD⊥BC,∴BD=CD=BC=3,∵OB=AB=5,∴在Rt△OBD中,OD==4.故答案为4.解析:4【解析】【分析】根据垂径定理求得BD,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得即可.【详解】解:∵OD⊥BC,∴BD=CD=1BC=3,2∵OB=1AB=5,2∴在Rt△OBD中,=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垂径定理及其勾股定理,熟记定理并灵活应用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3.【解析】【分析】将△ABE绕点A旋转60°至△AGF的位置,根据旋转的性质可证△AEF和△ABG 为等边三角形,即可证明EF=AE,GF=BE,所以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EA+EB+EC=GF+E解析:2【解析】【分析】将△ABE 绕点A 旋转60°至△AGF 的位置,根据旋转的性质可证△AEF 和△ABG 为等边三角形,即可证明EF=AE,GF=BE,所以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EA+EB+EC=GF+EF+EC≥GC ,表示Rt △GMC 的三边,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详解】解:如图,将△ABE 绕点A 旋转60°至△AGF 的位置,连接EF,GC,BG ,过点G 作BC 的垂线交CB 的延长线于点M.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m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B=BC=2m,∠ABC=∠ABM=90°,∵△ABE 绕点A 旋转60°至△AGF ,∴,,60,AG AB AF AE BAG EAF BE GF ==∠=∠=︒=,∴△AEF 和△ABG 为等边三角形,∴AE=EF,∠ABG=60°,∴EA+EB+EC=GF+EF+EC≥GC ,∴GC=13∵∠GBM=90°-∠ABG =30°,∴在Rt △BGM 中,GM=m ,3m ,Rt △GMC 中,勾股可得222GC GM CM =+,即:222(32)(13)m m m ++=+,解得:2m =, ∴边长为22m =2.【点睛】 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勾股定理.能根据旋转作图,得出EA+EB+EC=GF+EF+EC≥GC 是解决24.24【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做图,圆心在内所能到达的区域为△EFG ,先求出AB 的长,延长BE 交A C 于H 点,作HM ⊥AB 于M ,根据圆的性质可知BH 平分∠ABC ,故CH=HM,设CH=x=HM ,根解析:24【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做图,圆心P 在ABC ∆内所能到达的区域为△EFG ,先求出AB 的长,延长BE 交AC 于H 点,作HM ⊥AB 于M ,根据圆的性质可知BH 平分∠ABC ,故CH=HM,设CH=x=HM ,根据Rt △AMH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 的值,作EK ⊥BC 于K 点,利用△BEK ∽△BHC ,求出BK 的长,即可求出EF 的长,再根据△EFG ∽△BCA 求出FG ,即可求出△EFG 的面积.【详解】如图,由题意点O 所能到达的区域是△EFG ,连接BE ,延长BE 交AC 于H 点,作HM ⊥AB 于M ,EK ⊥BC 于K ,作FJ ⊥BC 于J .∵90C ∠=︒,12AC =,9BC =,∴15=根据圆的性质可知BH 平分∠ABC∴故CH=HM,设CH=x=HM ,则AH=12-x ,BM=BC=9,∴AM=15-9=6在Rt △AMH 中,AH 2=HM 2+AM 2即AH 2=HM 2+AM 2(12-x )2=x 2+62解得x=4.5∵EK ∥AC ,∴△BEK ∽△BHC , ∴EK BK HC BC =,即14.59BK = ∴BK=2,∴EF=KJ=BC-BK-JC=9-2-1=6,∵EG ∥AB ,EF ∥AC ,FG ∥BC , ∴∠EGF =∠ABC ,∠FEG =∠CAB ,∴△EFG ∽△ACB , 故EF FG BC AC =,即6912FG =∴圆心P 在ABC 内所能到达的区域的面积为12FG×EF=12×8×6=24, 故答案为2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5.40°【解析】:在△QOC 中,OC=OQ ,∴∠OQC=∠OCQ ,在△OPQ 中,QP=QO ,∴∠QOP=∠QPO ,又∵∠QPO=∠OCQ+∠AOC ,∠AOC=30°,∠QOP+∠QPO+∠解析:40°【解析】:在△QOC 中,OC=OQ ,∴∠OQC=∠OCQ ,在△OPQ 中,QP=QO ,∴∠QOP=∠QPO ,又∵∠QPO=∠OCQ+∠AOC ,∠AOC=30°,∠QOP+∠QPO+∠OQC=180°,∴3∠OCP=120°,∴∠OCP=40°26.216°.【解析】【分析】【详解】圆锥的底面周长为2π×3=6π(cm),设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n°,则=6π,解得n=216.故答案为216°.【点睛】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解析:216°.【解析】【分析】【详解】圆锥的底面周长为2π×3=6π(cm),设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n°,则π5180n ⨯=6π, 解得n=216.故答案为216°.【点睛】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正确理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与原来的扇形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圆锥的母线长是扇形的半径,圆锥的底面圆周长是扇形的弧长. 27.甲【解析】【分析】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情况,方差越小越稳定,据此可判断.【详解】∵2.3<3.8<5.2<6.2,∴,∴成绩最稳定的是甲.故答案为:甲.【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解析:甲【解析】【分析】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情况,方差越小越稳定,据此可判断.【详解】∵2.3<3.8<5.2<6.2,∴2222甲乙丁丙<<<S S S S ,∴成绩最稳定的是甲.故答案为:甲.【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概念,正确理解方差所表示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28.【解析】【分析】圆C 过点P 、Q ,且与相切于点M ,连接CM ,CP ,过点C 作CN ⊥PQ 于N 并反向延长,交OB 于D ,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垂径定理,即可求出ON 、ND 、PN ,设圆C 的半径为r ,再解析:4223-【解析】【分析】圆C 过点P 、Q ,且与OB 相切于点M ,连接CM ,CP ,过点C 作CN ⊥PQ 于N 并反向延长,交OB 于D ,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垂径定理,即可求出ON 、ND 、PN ,设圆C 的半径为r ,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用r 表示出CD 、NC ,最后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求出r .【详解】解:如图所示,圆C 过点P 、Q ,且与OB 相切于点M ,连接CM ,CP ,过点C 作CN ⊥PQ 于N 并反向延长,交OB 于D∵2OP =,6OQ =,∴PQ=OQ -OP=4根据垂径定理,PN=122PQ = ∴ON=PN +OP=4 在Rt △OND 中,∠O=45°∴ON=ND=4,∠NDO=∠O=45°,242ON =设圆C 的半径为r ,即CM=CP=r∵圆C 与OB 相切于点M ,∴∠CMD=90°∴△CM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M=DM=r ,22CM r =∴NC=ND -CD=42r根据勾股定理可得:NC 2+PN 2=CP 2即()222422r r -+=解得:124223,4223r r +==DM >OD ,点M 不在射线OB 上,故舍去)故答案为:23.【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和切线的性质,掌握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的结合和切线的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9.24π【解析】【分析】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扇形,先计算出圆锥的底面圆的周长,然后利用扇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圆锥的底面半径为4cm,∴圆锥的底面圆的周长=2π•4=8π,解析:24π【解析】【分析】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扇形,先计算出圆锥的底面圆的周长,然后利用扇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圆锥的底面半径为4cm,∴圆锥的底面圆的周长=2π•4=8π,∴圆锥的侧面积=12×8π×6=24π(cm2).故答案为:24π.【点睛】本题考查了圆锥的侧面积的计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扇形,扇形的弧长为圆锥的底面周长,扇形的半径为圆锥的母线长.也考查了扇形的面积公式:S=12•l•R,(l为弧长).30.y=2(x﹣3)2﹣2.【解析】【分析】利用二次函数平移规律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由函数y=2x2的图象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新函数的图象,得新函数的表达解析:y=2(x﹣3)2﹣2.【解析】【分析】利用二次函数平移规律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由函数y=2x2的图象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新函数的图象,得新函数的表达式是y=2(x﹣3)2﹣2,故答案为y=2(x﹣3)2﹣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变换,熟知“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31.(1)x1=7,x2=-1;(2)x1=2,x2=-1【解析】【分析】(1)根据配方法法即可求出答案.(2)根据直接开方法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1)x2-6x+9-9-7=0(x-3) 2=16x-3=±4x1=7,x2=-1(2)2x-1=±32x=1±3x1=2,x2=-1【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观察所给方程的形式,分别使用配方法和直接开方法求解.32.(1)x=2;(2)x=52或x=12.【解析】【分析】(1)根据配方法即可求出答案.(2)根据因式分解法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1)∵x2﹣2x﹣1=0,∴x2﹣2x+1=2,∴(x﹣2)2=2,∴x=.(2)∵(2x﹣1)2=4(2x﹣1),∴(2x﹣1﹣4)(2x﹣1)=0,∴x =52或x =12.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33.(1)A (-1,0),C (3,0);(2)① E (-13,0);②原函数解析式为:2515522y x x =-++. 【解析】【分析】(1)由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求出对称轴为x=1,过点P 作PE ⊥x 轴于点E,所以设A (-m ,0),C (3m ,0),结合对称轴即可求出结果;(2) ①过点P 作PM ⊥x 轴于点M ,连接PE ,DE ,先证明△ABO △EPM 得到AO EM OB PM =,找出OE=a c-,再根据A (-1,0)代入解析式得:3a+c=0,c=-3a ,即可求出OE 的长,则坐标即可找到;②设PM 交BD 于点N ;根据点P (1,c-a ),BN ‖AC ,PM ⊥x 轴表示出PN=-a ,再由tan ∠BPM=25PN BN =求出a ,结合(1)知道c ,即可知道函数解析式. 【详解】(1)∵二次函数为:22y ax ax c =-+(a<0), ∴对称轴为2122b a x a a-=-=-=, 过点P 作PM ⊥x 轴于点M ,则M (1,0),M 为AC 中点,又OA :OC=1:3,设A (-m ,0),C (3m ,0),∴231m m -+=, 解得:m=1,∴A (-1,0),C (3,0),(2)①做图如下:∵PE ∥AB ,∴∠BAO=∠PEM ,又∠AOB=∠EMP ,∴△ABO△EPM , ∴AO EM OB PM= , 由(1)知:A (-1,0),C (3,0),M (1,0),B (0,c ),P (1,c-a ),∴11OE c c a+=-, ∴OE=a c -, 将A (-1,0)代入解析式得:3a+c=0,∴c=-3a ,∴133a a OE c a =-== , ∴E (-13,0); ②设PM 交BD 于点N ;∵22y ax ax c =-+(a<0),∴x=1时,y=c-a ,即点P (1,c-a ),∵BN ‖AC ,PM ⊥x 轴∴NM= BO=c ,BN=OM=1,∴PN=-a ,∵tan ∠BPM=25, ∴tan ∠BPM=25BN PN =, ∴PN=52, 即a=-52, 由(1)知c=-3a ,∴c=152; ∴原函数解析式为:2515522y x x =-++. 【点睛】 此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4.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先算出各组数据的平均数,再利用方差公式计算求出各组数据的方差比较大小即可.【详解】 ∵x 高=()110+6+7+8+9=85⨯(℃), x 低 =()11+01+0+3=0.65⨯-(℃),2S 高=()()()()()222221108687888985⎡⎤⨯-+-+-+-+-⎣⎦=2(℃2) 2S 低=()()()()()22222110.600.610.600.630.65⎡⎤⨯-+-+--+-+-⎣⎦=1.84(℃2) ∴2S 高>2S 低∴这5天的日最高气温波动大.【点睛】本题考查方差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方差公式:S 2=()()()()22123221...n x x x x x x x x n ⎡⎤-+-+-++-⎢⎥⎣⎦.35.(1)①P 与直线相切.理由见解析;②()1,1P 或()5,3P -;(2)91,4⎫-⎪⎭或91,4⎛⎫- ⎪⎝⎭.【解析】【分析】(1)①作直线l 的垂线,利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及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证明线段相等即可;②利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及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构建方程即可求得答案.(2)利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分别求得各线段的长,根据“和谐点”的定义及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构建方程即可求得答案.【详解】(1)①P 与直线相切.如图,过P 作PQ ⊥直线l ,垂足为Q ,设()P m n ,.则()2221PB m n =-+,()222PQ n =- 21(1)14n m =--+,即:()2144m n -=- ()()2222221442PB m n n n n PQ ∴=-+=-+=-=PB PQ ∴= P ∴与直线l 相切.②当P 与y 轴相切时PD PB PQ ==∴()222m n =- ,2m n ∴=-,即:2n m =±代入()2144m n -=-化简得:2650m m -+=或2250m m ++=.解得:11m =,25m =. ()1,1P ∴或()5,3P -.(2)已知1P 、3P 的横坐标分别是2,6,代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得:1324P ⎛⎫ ⎪⎝⎭,,32164P ⎛⎫- ⎪⎝⎭,,设()2P mn ,, ∵点B 的坐标为()10,,()2144m n -=-∴154BP ==,3294BP ==,22BP n ===-,依题意得:12323BP BP BP BP ++=,即2132BP BP BP =+, 5292244n -=+,即:1724n -=, ∴254n =(不合题意,舍去)或94n =-, 把94n =-,代入()2144m n -=-得: ()2113m -=直接开平方解得:11m =,21m =,∴()13,T P P 的坐标为:91,4⎫-⎪⎭或91,4⎛⎫-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二次函数的性质,利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及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构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四、压轴题36.(1)见解析;(2)96;(3)AD=2OM ,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弦、弧、圆心角的关系证明;(2)根据弧BD 的度数为120°,得到∠BOD=120°,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出BD ,根据题意计算即可;(3)连结OB 、OC 、OA 、OD ,作OE ⊥AD 于E ,如图3,根据垂径定理得到AE=DE ,再利用圆周角定理得到∠BOM=∠BAC ,∠AOE=∠ABD ,再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OBM=∠AOE ,则可证明△BOM ≌△OAE 得到OM=AE ,证明结论.【详解】解:(1)证明:∵AC=BD ,∴AC BD =,则AB DC ,∴AB=CD ;(2)如图1,连接OB 、OD ,作OH ⊥BD 于H ,∵弧BD 的度数为120°,∴∠BOD=120°,∴∠BOH=60°,则BH=32OB=43, ∴BD=83,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12×AC×BD=96;(3)AD=2OM ,连结OB 、OC 、OA 、OD ,作OE ⊥AD 于E ,如图2,∵OE ⊥AD ,∴AE=DE ,∵∠BOC=2∠BAC ,而∠BOC=2∠BOM ,∴∠BOM=∠BAC ,同理可得∠AOE=∠ABD ,∵BD ⊥AC ,∴∠BAC+∠ABD=90°,∴∠BOM+∠AOE=90°,∵∠BOM+∠OBM=90°,∴∠OBM=∠AOE ,在△BOM 和△OAE 中,OMB OEA OBM OAE OB OA ∠=∠⎧⎪∠=∠⎨⎪=⎩,∴△BOM ≌△OAE (AAS ),∴OM=AE ,∴AD=2OM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综合题: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矩形的性质、会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线段相等的问题是解题的关键.37.(1)①详见解析;②图见解析,猜想∠BEC=45°;(2)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①证明△ACD ≌△BCF ,得到∠CAD=∠CBF 即可得到∠AEF=∠BCF=90°即可; ②根据已知条件画图即可;(2)取AB 的中点M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到点A ,B ,C ,E 四点在同一个圆M 上,再利用圆周角定理即可证明.【详解】解:(1)①∵,90AC BC ACB ︒=∠=,CD CF =∴在△ACD 与△BCF 中,AC BC ACD ACB CD CF =⎧⎪∠=∠⎨⎪=⎩∴△ACD ≌△BCF (SAS )∴∠CAD=∠CBF又∵∠AFE=∠BFC∴∠AEF=∠BCF=90°,∴BE ⊥AD②图如下所示:猜想∠BEC=45°,(2)选择图1证明,连接CE ,取AB 的中点M ,连接MC ,ME。
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

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一、选择题1.二次函数y =x 2﹣6x 图象的顶点坐标为( ) A .(3,0)B .(﹣3,﹣9)C .(3,﹣9)D .(0,﹣6) 2.抛物线2(1)2y x =-+的顶点坐标是( ) A .(﹣1,2)B .(﹣1,﹣2)C .(1,﹣2)D .(1,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是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的一部分,给出下列命题:①a +b +c =0;②b >2a ;③方程ax 2+bx +c =0的两根分别为﹣3和1;④b 2﹣4ac >0,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方程(1)(2)0x x --=的解是( )A .1x =B .2x =C .1x =或2x =D .1x =-或2x =-5.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讲述了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的动人故事.一上映就获得全国人民的追捧,第一天票房约3亿元,以后每天票房按相同的增长率增长,三天后累计票房收入达10亿元,若把平均每天票房的增长率记作x ,则可以列方程为( ) A .3(1)10x += B .23(1)10x +=C .233(1)10x ++=D .233(1)3(1)10x x ++++=6.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若抛掷6次都是正面朝上,则抛掷第7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 A .小于12B .等于12C .大于12D .无法确定7.已知点O 是△ABC 的外心,作正方形OCDE ,下列说法:①点O 是△AEB 的外心;②点O 是△ADC 的外心;③点O 是△BCE 的外心;④点O 是△ADB 的外心.其中一定不成立的说法是( ) A .②④B .①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为(0,3),点B 为(2,1),点C 为(2,-3).则经画图操作可知:△ABC 的外心坐标应是( )A .()0,0B .()1,0C .()2,1--D .()2,0 9.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 2+kx-3=0有一个根为1,则k 的值为( )A .−2B .2C .−4D .4 10.已知一组数据2,3,4,x ,1,4,3有唯一的众数4,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2B .3C .4D .511.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福禄寿喜”图(如图)由四个图案构成.这四个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12.有一组数据:4,6,6,6,8,9,12,13,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 A .6 B .7C .8D .913.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DE ∥BC ,AD :DB =1:2,,则:ADE ABC S S ∆∆=( ), A .19B .14C .16D .1314.如图,点A ,B ,C ,D 的坐标分别是(1,7),(1,1),(4,1),(6,1),以C ,D ,E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则点E 的坐标不可能是A .(6,0)B .(6,3)C .(6,5)D .(4,2) 15.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 +a ﹣1=0没有实数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2B .a >2C .a <﹣2D .a >﹣2二、填空题16.若a 是方程223x x =+的一个根,则代数式263a a -的值是______.17.若记[]x 表示任意实数的整数部分,例如:[]4.24=,21⎡⎤=⎣⎦,…,则123420192020⎡⎤⎡⎤⎡⎤⎡⎤⎡⎤⎡⎤-+-+⋅⋅⋅⋅⋅⋅+-⎣⎦⎣⎦⎣⎦⎣⎦⎣⎦⎣⎦(其中“+”“-”依次相间)的值为______.18.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将边长为4的正方形铁丝框ABCD 变形为以A 为圆心,AB 为半径的扇形 (忽略铁丝的粗细),则所得的扇形DAB 的面积为__________ .19.如图,Rt △ABC 中,∠C =90°,AC =4,BC =3,点D 是AB 边上一点(不与A 、B 重合),若过点D 的直线截得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并且平分△ABC 的周长,则AD 的长为____.20.一个不透明的袋中原装有2个白球和1个红球,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要使摸出红球的概率为23,则袋中应再添加红球____个(以上球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 21.已知点11(,)A x y ,22(,)B x y 在二次函数2(1)1y x =-+的图象上,若121x x >>,则1y __________2y .(填“>”“<”“=”)22.若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且AC >BC ,则AC =_____AB (用含无理数式子表示).23.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是120°.它的半径是3cm .则扇形的弧长为__________cm . 24.已知关于x 的方程230x mx m ++=的一个根为-2,则方程另一个根为__________. 25.点P 在线段AB 上,且BP APAP AB=.设4AB cm =,则BP =__________cm . 26.如图,O 半径为2,正方形ABCD 内接于O ,点E 在ADC 上运动,连接BE ,作AF ⊥BE ,垂足为F ,连接CF .则CF 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27.如图,∠XOY=45°,一把直角三角尺△ABC 的两个顶点A 、B 分别在OX ,OY 上移动,其中AB=10,那么点O 到顶点A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_____.28.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b ,c 为常数,且a ≠0)的图像上部分点的横坐标x 和纵 坐标y 的对应值如下表 x … -1 0123 … y…-3 -3 -1 39…关于x 的方程ax 2+bx +c =0一个负数解x 1满足k <x 1<k +1(k 为整数),则k =________.29.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430x x +-=,配方后的方程为2(2)x n +=,则n 的值为______.30.如图,在△ABC 中,AC :BC :AB =3:4:5,⊙O 沿着△ABC 的内部边缘滚动一圈,若⊙O 的半径为1,且圆心O 运动的路径长为18,则△ABC 的周长为_____.三、解答题31.已知二次函数y =(x -m )(x +m +4),其中m 为常数. (1)求证:不论m 为何值,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有公共点.(2)若A (-1,a )和B (n ,b )是该二次函数图像上的两个点,请判断a 、b 的大小关系. 32.如图1,矩形OABC 的顶点A 的坐标为(4,0),O 为坐标原点,点B 在第一象限,连接AC , tan ∠ACO=2,D 是BC 的中点, (1)求点D 的坐标;(2)如图2,M 是线段OC 上的点,OM=23OC ,点P 是线段OM 上的一个动点,经过P 、D 、B 三点的抛物线交x 轴的正半轴于点E ,连接DE 交AB 于点F.①将△DBF 沿DE 所在的直线翻折,若点B 恰好落在AC 上,求此时点P 的坐标; ②以线段DF 为边,在DF 所在直线的右上方作等边△DFG ,当动点P 从点O 运动到点M 时,点G 也随之运动,请直接写出点G 运动的路径的长.33.某射击队教练为了了解队员训练情况,从队员中选取甲、乙两名队员进行射击测试,相同条件下各射靶5次,成绩统计如下: 命中环数6 7 8 9 10 甲命中相应环数的次数 0 1 3 1 0 乙命中相应环数的次数221(1)根据上述信息可知:甲命中环数的中位数是_____环,乙命中环数的众数是______环;(2)试通过计算说明甲、乙两人的成绩谁比较稳定?(3)如果乙再射击1次,命中8环,那么乙射击成绩的方差会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4.超市销售某种儿童玩具,如果每件利润为40元(市场管理部门规定,该种玩具每件利润不能超过60元),每天可售出50件.根据市场调查发现,销售单价每增加2元,每天销售量会减少1件.设销售单价增加x 元,每天售出y 件. (1)请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当x 为多少时,超市每天销售这种玩具可获利润2250元?(3)设超市每天销售这种玩具可获利w 元,当x 为多少时w 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35.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22y x =--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抛物线212y x bx c =++经过A 、B 两点,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 . (1)直接写出点A 和点B 的坐标; (2)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3)D 为直线AB 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①连接DO 交AB 于点E ,若DE :OE=3:4,求点D 的坐标;②是否存在点D ,使得∠DBA 的度数恰好是∠BAC 度数2倍,如果存在,求点D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四、压轴题36.如图,等边ABC 内接于O ,P 是AB 上任一点(点P 不与点A 、B 重合),连接AP 、BP ,过点C 作CMBP 交PA 的延长线于点M .(1)求APC ∠和BPC ∠的度数; (2)求证:ACM BCP △≌△;(3)若1PA =,2PB =,求四边形PBCM 的面积; (4)在(3)的条件下,求AB 的长度.37.如图1,有一块直角三角板,其中AB 16=,ACB 90∠=,CAB 30∠=,A 、B 在x 轴上,点A 的坐标为()20,0,圆M 的半径为33,圆心M 的坐标为()5,33-,圆M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 轴向右做平移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1求点C 的坐标;()2当点M 在ABC ∠的内部且M 与直线BC 相切时,求t 的值;()3如图2,点E 、F 分别是BC 、AC 的中点,连接EM 、FM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EMF 90∠=?若存在,直接写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8.翻转类的计算问题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出现的频率很大,因此初三(5)班聪慧的小菲同学结合2011年苏州市数学中考卷的倒数第二题对这类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市河海中学2020年数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OA 、OB 是⊙O 的半径,C 是⊙O 上一点.若∠OAC =16°,∠OBC =54°,则∠AOB 的大小是( )A .70°B .72°C .74°D .76°2.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0ax bx ++=的一个根是1x =-,则2015a b -+的值是( ) A .2011B .2015C .2019D .20203.分别写有数字0,﹣1,﹣2,1,3的五张卡片,除数字不同外其他均相同,从中任抽一张,那么抽到负数的概率是( ) A .15B .25C .35D .454.下列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是( ) A .x 2﹣x +3=0 B .x 2﹣3x +2=0 C .x 2﹣2x +1=0 D .x 2﹣4=0 5.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 2+kx-3=0有一个根为1,则k 的值为( )A .−2B .2C .−4D .46.10件产品中有2件次品,从中任意抽取1件,恰好抽到次品的概率是( ) A .12B .13C .14D .157.关于2,6,1,10,6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 B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 C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6D .这组数据的方差是10.28.抛物线2(1)2y x =-+的顶点坐标是( ) A .(﹣1,2)B .(﹣1,﹣2)C .(1,﹣2)D .(1,2)9.如图,分别以等边三角形ABC 的三个顶点为圆心,以边长为半径画弧,得到的封闭图形是莱洛三角形,若AB=2,则莱洛三角形的面积(即阴影部分面积)为( )A .3π+B .3π-C .23π-D .223π- 10.二次函数y =x 2﹣2x +1与x 轴的交点个数是( )A .0B .1C .2D .311.如图,随意向水平放置的大⊙O 内部区域抛一个小球,则小球落在小⊙O 内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 )A .12B .14C .13D .1912.下列条件中,一定能判断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的是( ) A .都含有一个40°的内角 B .都含有一个50°的内角 C .都含有一个60°的内角D .都含有一个70°的内角13.如图是二次函数y =ax 2+bx+c 图象的一部分,图象过点A(﹣3,0),对称轴为直线x =﹣1,下列结论:①b 2>4ac ;②2a+b =0;③a+b+c >0;④若B(﹣5,y 1)、C(﹣1,y 2)为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则y 1<y 2.其中正确结论是( )A .②④B .①③④C .①④D .②③14.受益于电子商务发展和法治环境改普等多重因素,“快递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匹“黑马”,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为600亿件,预计2020年快递量将达到950亿件,若设快递平均每年增长率为x ,则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600(1+x )=950 B .600(1+2x )=950 C .600(1+x )2=950 D .950(1﹣x )2=600 15.一组数据10,9,10,12,9的平均数是( )A .11B .12C .9D .10二、填空题16.已知一组数据:4,4,m ,6,6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17.若a 是方程223x x =+的一个根,则代数式263a a -的值是______. 18.O 的半径为4,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2,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19.如图,四边形ABCD 是半圆的内接四边形,AB 是直径,CD CB =.若100C ∠=︒,则ABC ∠的度数为______.20.抛物线y =3(x+2)2+5的顶点坐标是_____.21.当a≤x≤a+1时,函数y=x 2﹣2x+1的最小值为1,则a 的值为_____.22.已知点11(,)A x y ,22(,)B x y 在二次函数2(1)1y x =-+的图象上,若121x x >>,则1y __________2y .(填“>”“<”“=”)2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60A ∠=︒,32AD AB =.以A 为圆心,AB 为半径画弧,交AD 于点E ,以D 为圆心,DE 为半径画弧,交CD 于点F .若用扇形ABE 围成一个圆维的侧面,记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r ;若用扇形DEF 围成另一个圆锥的侧面,记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r ,则12r r 的值为______.24.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若∠BOD=140°,则∠BCD=_____.25.如图,已知△ABC 是面积为3的等边三角形,△ABC ∽△ADE ,AB =2AD ,∠BAD =45°,AC 与DE 相交于点F ,则△AEF 的面积等于_____(结果保留根号).26.将一枚标有数字1、2、3、4、5、6的均匀正方体骰子抛掷一次,则向上一面数字为奇数的概率等于_____.27.若m是方程2x2﹣3x﹣1=0的一个根,则6m2﹣9m+2020的值为_____.28.若一个圆锥的主视图是腰长为5,底边长为6的等腰三角形,则该圆锥的侧面积是____________.29.某服装店搞促销活动,将一种原价为56元的衬衣第一次降价后,销售量仍然不好,又进行第二次降价,两次降价的百分率相同,现售价为31.5元,设降价的百分率为x,则列出方程是______________.30.已知学校航模组设计制作的火箭的升空高度h(m)与飞行时间t(s)满足函数表达式21220=-++,则火箭升空的最大高度是___mh t t三、解答题31.(1)如图①,在△ABC中,AB=m,AC=n(n>m),点P在边AC上.当AP=时,△APB∽△ABC;(2)如图②,已知△DEF(DE>DF),请用直尺和圆规在直线DF上求作一点Q,使DE是线段DF和DQ的比例项.(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32.已知二次函数y=x2-2x+m(m为常数)的图像与x轴相交于A、B两点.(1)求m的取值范围;(2)若点A、B位于原点的两侧,求m的取值范围.33.将矩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α(0°<α<360°),得到矩形AEFG.(1)如图,当点E在BD上时.求证:FD=CD;(2)当α为何值时,GC=GB?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34.某市射击队为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人参加省比赛,对他们进行了四次测试,测试成绩如表(单位: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甲9887乙10679(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别计算甲、乙两名运动员的平均成绩;(2)分别计算甲、乙两人四次测试成绩的方差;根据计算的结果,你认为推荐谁参加省比赛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35.(1)如图①,点A ,B ,C 在O 上,点D 在O 外,比较A ∠与BDC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点A ,B ,C 在O 上,点D 在O 内,比较A ∠与BDC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3)利用上述两题解答获得的经验,解决如下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③,已知点()1,0M ,()4,0N ,点P 在y 轴上,试求当MPN ∠度数最大时点P 的坐标.四、压轴题36.问题提出(1)如图①,在ABC 中,2,6,135AB AC BAC ==∠=,求ABC 的面积.问题探究(2)如图②,半圆O 的直径10AB =,C 是半圆AB 的中点,点D 在BC 上,且2CD BD =,点P 是AB 上的动点,试求PC PD +的最小值.问题解决(3)如图③,扇形AOB 的半径为20,45AOB ∠=在AB 选点P ,在边OA 上选点E ,在边OB 上选点F ,求PE EF FP ++的长度的最小值.37.如图1,有一块直角三角板,其中AB 16=,ACB 90∠=,CAB 30∠=,A 、B 在x 轴上,点A 的坐标为()20,0,圆M 的半径为33,圆心M 的坐标为()5,33-,圆M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 轴向右做平移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1求点C 的坐标;()2当点M 在ABC ∠的内部且M 与直线BC 相切时,求t 的值;()3如图2,点E 、F 分别是BC 、AC 的中点,连接EM 、FM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EMF 90∠=?若存在,直接写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8.如图,Rt ABC ∆中,90C ∠=︒,4AC =,3BC =.点P 从点A 出发,沿着A CB →→运动,速度为1个单位/s ,在点P 运动的过程中,以P 为圆心的圆始终与斜边AB 相切,设⊙P 的面积为S ,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s )(07t <<). (1)当47t <<时,BP = ;(用含t 的式子表示) (2)求S 与t 的函数表达式;(3)在⊙P 运动过程中,当⊙P 与三角形ABC 的另一边也相切时,直接写出t 的值.39.如图,抛物线y =x 2+bx +c 交x 轴于A 、B 两点,其中点A 坐标为(1,0),与y 轴交于点C (0,﹣3).(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1,连接AC ,点Q 为x 轴下方抛物线上任意一点,点D 是抛物线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直线AQ 、BQ 分别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M 、N .请问DM +DN 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求出这个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3)如图2,点P 为抛物线上一动点,且满足∠PAB =2∠ACO .求点P 的坐标. 40.如图1(注:与图2完全相同)所示,抛物线212y x bx c =-++经过B 、D 两点,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 ,与y 轴相交于点C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M ,求四边形ABMC 的面积(请在图1中探索)(3)设点Q 在y 轴上,点P 在抛物线上.要使以点A 、B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请在图2中探索)【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 解析:D 【解析】 【分析】连接OC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AC=∠OCA=16°;∠OBC=∠OCB=54°求出∠ACB 的度数,然后根据同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求解. 【详解】 解:连接OC∵OA=OC ,OB=OC∴∠OAC=∠OCA=16°;∠OBC=∠OCB=54° ∴∠ACB=∠OCB-∠OCA=54°-16°=38° ∴∠AOB=2∠ACB=76°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掌握相关性质定理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方程解的定义,求出a-b ,利用作图代入的思想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0ax bx ++=的解是x=−1, ∴a−b+4=0, ∴a−b=-4,∴2015−(a−b)=2215−(-4)=2019.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3.B解析:B试题分析: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①全部等可能情况的总数;②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 因此,从0,﹣1,﹣2,1,3中任抽一张,那么抽到负数的概率是2 5 .故选B.考点:概率.4.C解析:C【解析】【分析】先根据方程求出△的值,再根据根的判别式的意义判断即可.【详解】A、x2﹣x+3=0,△=(﹣1)2﹣4×1×3=﹣11<0,所以方程没有实数根,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x2﹣3x+2=0,△=(﹣3)2﹣4×1×2=1>0,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x2﹣2x+1=0,△=(﹣2)2﹣4×1×1=0,所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x2﹣4=0,△=02﹣4×1×(﹣4)=16>0,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能熟记根的判别式的意义是解此题的关键.5.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把x=1代入方程得关于k的一次方程1-3+k=0,然后解一次方程即可.详解:把x=1代入方程得1+k-3=0,解得k=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6.D【解析】 【分析】由于10件产品中有2件次品,所以从10件产品中任意抽取1件,抽中次品的概率是21105=. 【详解】解:()21P 105==次品 .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概率公式求事件的概率,根据题目找出全部情况的总数以及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是解此题的关键.7.C解析:C 【解析】 【分析】先把数据从小到大排列,然后根据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再利用求方差的计算公式求出这组数据的方差,再逐项判定即可. 【详解】解: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2,6,6,10, 中位数为:6; 众数为:6;平均数为:()112661055⨯++++=;方差为:()()()()()2222211525656510510.45⎡⎤⨯-+-+-+-+-=⎣⎦.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概念定义,熟记定义以及方差公式是解此题的关键.8.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顶点式2()y a x h k =-+,顶点坐标是(h ,k ),即可求解.【详解】∵顶点式2()y a x h k =-+,顶点坐标是(h ,k ),∴抛物线2(1)2y x=-+的顶点坐标是(1,2).故选D.9.D解析:D【解析】【分析】莱洛三角形的面积是由三块相同的扇形叠加而成,其面积=三块扇形的面积相加,再减去两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分别求出即可.【详解】过A作AD⊥BC于D,∵△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C=2,∠BAC=∠ABC=∠ACB=60°,∵AD⊥BC,∴BD=CD=1,33∴△ABC的面积为12BC•AD=1232⨯3S扇形BAC=2602360π⨯=23π,∴莱洛三角形的面积S=3×23π﹣3﹣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扇形的面积计算,能根据图形得出莱洛三角形的面积=三块扇形的面积相加、再减去两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解此题的关键.10.B解析:B【解析】由△=b2-4ac=(-2)2-4×1×1=0,可得二次函数y=x2-2x+1的图象与x轴有一个交点.故选B.11.B解析:B【解析】【分析】针扎到内切圆区域的概率就是内切圆的面积与外切圆面积的比.【详解】解:∵如图所示的正三角形,∴∠CAB =60°,∴∠OAB =30°,∠OBA =90°,设OB =a ,则OA =2a ,则小球落在小⊙O 内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22142a a ππ=.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问题,掌握圆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2.C解析:C【解析】试题解析:因为A,B,D 给出的角40,50,70可能是顶角也可能是底角,所以不对应,则不能判定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故A ,B ,D 错误;C. 有一个60的内角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所有的等边三角形相似,故C 正确. 故选C.13.C解析:C【解析】【分析】 根据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可得△=b 2﹣4ac>0,可对①进行判断;由抛物线的对称轴可得﹣2b a=﹣1,可对②进行判断;根据对称轴方程及点A 坐标可求出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可对③进行判断;根据对称轴及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可对④进行判断;综上即可得答案.【详解】∵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b 2﹣4ac >0,即:b 2>4ac ,故①正确,∵二次函数y =ax 2+bx+c 的对称轴为直线x =﹣1,∴﹣2b a=﹣1, ∴2a =b ,即:2a ﹣b =0,故②错误.∵二次函数y =ax 2+bx+c 图象的一部分,图象过点A (﹣3,0),对称轴为直线x =﹣1, ∴二次函数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为(1,0),∴当x=1时,有a+b+c=0,故结论③错误;④∵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对称轴x=﹣1,∴当x<﹣1时,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5<﹣1则y1<y2,则结论④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a≠0),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侧;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侧;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位置:抛物线与y轴交于(0,c);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由△=b2-4ac决定:△>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 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14.C解析:C【解析】【分析】设快递量平均每年增长率为x,根据我国2018年及2020年的快递业务量,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详解】设快递量平均每年增长率为x,依题意,得:600(1+x)2=95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5.D解析:D【解析】【分析】利用平均数的求法求解即可.【详解】这组数据10,9,10,12,9的平均数是1(10910129)10 5++++=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掌握平均数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6.8【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是5,求m 值,再根据方差公式计算,方差公式为: (表示样本的平均数,n 表示样本数据的个数,S2表示方差.)【详解】解:∵4,4,,6,6的平均数是5,∴4+4解析:8【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是5,求m 值,再根据方差公式计算,方差公式为:2222121n S x x x x x x n (x 表示样本的平均数,n 表示样本数据的个数,S 2表示方差.)【详解】解:∵4,4,m ,6,6的平均数是5,∴4+4+m+6+6=5×5,∴m=5,∴这组数据为4,4,m ,6,6,∴22222214545556565=0.85S ,即这组数据的方差是0.8.故答案为:0.8.【点睛】本题考查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的定义,掌握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9【解析】【分析】根据方程解的定义,将a 代入方程得到含a 的等式,将其变形,整体代入所求的代数式.【详解】解:∵a 是方程的一个根,∴2a2=a+3,∴2a2-a=3,∴.故答案为:9解析:9【解析】【分析】根据方程解的定义,将a 代入方程得到含a 的等式,将其变形,整体代入所求的代数式.【详解】解:∵a 是方程223x x =+的一个根,∴2a 2=a+3,∴2a 2-a=3,∴()2263=32339a a a a --=⨯=.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方程解的定义及代数式求值问题,理解方程解的定义和整体代入思想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相交【解析】【分析】由圆的半径为4,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2,利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半径大于直线到圆距离,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相交.【详解】解:∵⊙O 的半径为4,圆心O 到直线L 的解析:相交【解析】【分析】由圆的半径为4,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2,利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半径大于直线到圆距离,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相交.【详解】解:∵⊙O 的半径为4,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2,∵4>2,即:d <r ,∴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故答案为:相交.【点睛】本题考查知道知识点是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若d <r ,则直线与圆相交;若d>r ,则直线与圆相离;若d=r ,则直线与圆相切.19.50【解析】【分析】连接AC ,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出,再利用圆周角定理求出,,计算即可.【详解】解:连接AC ,∵四边形ABCD 是半圆的内接四边形,∴∵DC=CB∴∵AB 是直解析:50【解析】【分析】连接AC ,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出DAB ∠,再利用圆周角定理求出ACB ∠,CAB ∠,计算即可.【详解】解:连接AC ,∵四边形ABCD 是半圆的内接四边形,∴DAB 180DCB 80∠∠=︒-=︒∵DC=CB∴1CAB 402DAB ∠=∠=︒ ∵AB 是直径∴ACB 90∠=︒∴ABC 90CAB 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圆周角定理,熟记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20.(﹣2,5)【解析】【分析】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式,可直接写出顶点坐标.【详解】解:由y =3(x+2)2+5,根据顶点式的坐标特点可知,顶点坐标为(﹣2,5).故答案为:(﹣2,5).【点解析:(﹣2,5)【解析】【分析】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式,可直接写出顶点坐标.【详解】解:由y=3(x+2)2+5,根据顶点式的坐标特点可知,顶点坐标为(﹣2,5).故答案为:(﹣2,5).【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熟知二次函数的顶点式是解题的关键,即在y=a(x-h)2+k中,顶点坐标为(h,k),对称轴为x=h.21.2或﹣1【解析】【分析】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找出当y=1时x的值,结合当a≤x≤a+1时函数有最小值1,即可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当y=1时,有x解析:2或﹣1【解析】【分析】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找出当y=1时x的值,结合当a≤x≤a+1时函数有最小值1,即可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当y=1时,有x2﹣2x+1=1,解得:x1=0,x2=2.∵当a≤x≤a+1时,函数有最小值1,∴a=2或a+1=0,∴a=2或a=﹣1,故答案为:2或﹣1.【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二次函数的最值,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找出当y=1时x的值是解题的关键.22.【解析】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若x1>x2>1 时,y1>y2 .故答案为>解析:12y y >【解析】抛物线()2y x 11=-+的对称轴为:x=1,∴当x>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若x 1>x 2>1 时,y 1>y 2 .故答案为> 23.1【解析】【分析】设AB=a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别求出弧长EF 与弧长BE ,即可求出的值.【详解】设AB=a ,∵∴AD=1.5a ,则DE=0.5a ,∵平行四边形中,,∴∠D=120解析:1【解析】【分析】设AB=a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别求出弧长EF 与弧长BE ,即可求出12r r 的值. 【详解】设AB=a , ∵32AD AB = ∴AD=1.5a ,则DE=0.5a ,∵平行四边形ABCD 中,60A ∠=︒,∴∠D=120°,∴l 1弧长EF=12020.5360a π⨯⨯⨯=13a π l 2弧长BE=602360a π⨯⨯⨯=13a π ∴12r r =12l l =1 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弧长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弧长公式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4.110°.【解析】【分析】由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心角是圆周角的2倍.可求∠A=∠BOD=70°,再根据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可得∠C=180-∠A=110°【详解】∵∠BOD=140°解析:110°.【解析】【分析】由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心角是圆周角的2倍.可求∠A=12∠BOD=70°,再根据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可得∠C=180-∠A=110°【详解】∵∠BOD=140°∴∠A=12∠BOD=70°∴∠C=180°-∠A=110°,故答案为:110°.【点睛】此题考查圆周角定理,解题的关键在于利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角度.25.【解析】【分析】如图,过点F作FH⊥AE交AE于H,过点C作CM⊥AB交AB于M,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AB的长,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E是等边三角形,可得出A E的长,根据角的和差【解析】【分析】如图,过点F作FH⊥AE交AE于H,过点C作CM⊥AB交AB于M,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AB的长,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E是等边三角形,可得出AE的长,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EAF=∠BAD=45°,设AH=HF=x,利用∠EFH的正确可用x表示出EH的长,根据AE=EH+AH列方程可求出x的值,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答案.【详解】如图,过点F作FH⊥AE交AE于H,过点C作CM⊥AB交AB于M,∵△ABC CM⊥AB,∴12×AB×CM=3,∠BCM=30°,BM=12AB,BC=AB,∴CM=22AB BM-=3 AB,∴12×AB×3AB=3,解得:AB=2,(负值舍去)∵△ABC∽△ADE,△ABC是等边三角形,∴△ADE是等边三角形,∠CAB=∠EAD=60°,∠E=60°,∴∠EAF+∠FAD=∠FAD+BAD=60°,∵∠BAD=45°,∴∠EAF=∠BAD=45°,∵FH⊥AE,∴∠AFH=45°,∠EFH=30°,∴AH=HF,设AH=HF=x,则EH=xtan30°=33x.∵AB=2AD,AD=AE,∴AE=12AB=1,∴x+3x=1,解得x=33 33-=+.∴S△AEF=12×1×33-=334-.故答案为:33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E是等边三角形、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并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关键.26..【解析】【分析】根据概率公式计算概率即可.【详解】∵在正方体骰子中,朝上的数字共有6种,为奇数的情况有3种,分别是:1,3,5,∴朝上的数字为奇数的概率是=;故答案为:.【点睛】解析:12.【解析】【分析】根据概率公式计算概率即可.【详解】∵在正方体骰子中,朝上的数字共有6种,为奇数的情况有3种,分别是:1,3,5,∴朝上的数字为奇数的概率是36=12;故答案为:12.【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求概率问题,掌握概率公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7.2023【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可知:2m2﹣3m﹣1=0,∴2m2﹣3m=1,∴原式=3(2m2﹣3m)+2020=3+2020=2解析:2023【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可知:2m2﹣3m﹣1=0,∴2m2﹣3m=1,∴原式=3(2m 2﹣3m )+2020=3+2020=2023.故答案为:2023.【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8.15π.【解析】【分析】根据圆锥的主视图得到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3,母线长为5,然后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和扇形的面积公式求解析:15π.【解析】【分析】根据圆锥的主视图得到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3,母线长为5,然后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和扇形的面积公式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3,母线长为5,所以这个圆锥的侧面积=12×5×2π×3=15π. 【点睛】本题考查圆锥侧面积的计算,掌握公式,准确计算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29.=31.5【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第一次降价后的售价为,第二次降价后的售价为,据此列方程得解.【详解】根据题意,得:=31.5故答案为:=31.5.【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析:()2561x -=31.5【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第一次降价后的售价为()561x -,第二次降价后的售价为()2561x -,据此列方程得解.【详解】根据题意,得:()2561x -=31.5故答案为:()2561x -=31.5.【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理解第二次降价是以第一次降价后的售价为单位“1”的. 30.56【解析】【分析】将函数解析式配方,写成顶点式,按照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抛物线开口向下,当x=6时,h 取得最大值,火箭能达到最大高度为56m .故解析:56【解析】【分析】将函数解析式配方,写成顶点式,按照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21220h t t =-++=2(23636)120t t -+-+-=2(6)56t --+,∵10a =-<,∴抛物线开口向下,当x=6时,h 取得最大值,火箭能达到最大高度为56m .故答案为:56.【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熟练掌握配方法及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31.(1)2mn;(2)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分析即可;(2)直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结合做一角等于已知角进而得出答案.【详解】(1)解:要使△APB∽△ABC成立,∠A是公共角,则AB ACAC AP=,即m nn AP=,∴AP=2mn.(2)解:作∠DEQ=∠F,如图点Q就是所求作的点【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变换,正确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32.(1)m<1;(2)m<0【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b2-4ac>0然后利用根的判别式确定取值范围;(2)由题意得:x1x2<0,即m<0,即可求解;【详解】解:(1)∵二次函数y=x2-2x+m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A、B两点则方程x2-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2-4ac>0,∴4-4m>0,解得:m<1;(2)∵点A、B位于原点的两侧则方程x2-2x+m=0的两根异号,即x1x2<0∵12cx x ma==∴m<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要求学生对函数基本性质、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等的求解熟悉,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好的题目.33.(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运用SAS判定△AED≌△FDE,可得DF=AE,再根据AE=AB=CD,即可得出CD=DF;(2)当GB=GC时,点G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分两种情况讨论,依据∠DAG=60°,即可得到旋转角α的度数.【详解】(1)由旋转可得,AE=AB,∠AEF=∠ABC=∠DAB=90°,EF=BC=AD,∴∠AEB=∠ABE,又∵∠ABE+∠EDA=90°=∠AEB+∠DEF,∴∠EDA=∠DEF,又∵DE=ED,∴△AED≌△FDE(SAS),∴DF=AE,又∵AE=AB=CD,∴CD=DF;(2)如图,当GB=GC时,点G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点G在AD右侧时,取BC的中点H,连接GH交AD于M,∵GC=GB,∴GH⊥BC,∴四边形ABHM是矩形,∴AM=BH=12AD=12AG,∴GM垂直平分AD,∴GD=GA=DA,∴△ADG是等边三角形,∴∠DAG=60°,∴旋转角α=60°;②当点G在AD左侧时,同理可得△ADG是等边三角形,∴∠DAG =60°,∴旋转角α=360°﹣60°=300°.【点睛】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 )与性质的运用,解题关键是掌握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 )与性质的运用.34.(1)甲的平均成绩是8,乙的平均成绩是8,(2)推荐甲参加省比赛更合适.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即可得甲、乙两名运动员的平均成绩;(2)根据方差公式即可求出甲、乙两名运动员的方差,进而判断出荐谁参加省比赛更合适.【详解】(1)甲的平均成绩是:(9+8+8+7)÷4=8,乙的平均成绩是:(10+6+7+9)÷4=8,(2)甲的方差是:()()()()22229-8+8-8+8-8+7-148⎡⎤⨯⎣⎦=12, 乙的方差是:()()()()2222-8+6-8+7-8+9-814⎡⎤⨯⎣⎦10=52. 所以推荐甲参加省比赛更合适.理由如下:两人的平均成绩相等,说明实力相当;但是甲的四次测试成绩的方差比乙小,说明甲发挥较为稳定,故推荐甲参加省比赛更合适.【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算术平均数,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方差、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35.(1)B BAC DC >∠∠;理由详见解析;(2)BDC BAC ∠>∠;理由详见解析;(3)()10,2P , ()30,2P -【解析】【分析】(1)根据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构建圆周角,然后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比较即可;(2)根据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构建圆周角,然后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比较即可;(3)根据圆周角定理,结合(1)(2)的结论首先确定圆心的位置,然后即可得出点P 的坐标.【详解】(1)CD 交O 于点E ,连接BE ,如图所示:BDE ∆中BEC BDC ∠>∠又BAC BEC ∠=∠∴B BAC DC >∠∠(2)延长CD 交O 于点F ,连接BF ,如图所示:BDF ∆中BDC BFC ∠>∠又BFC BAC ∠=∠∴BDC BAC ∠>∠(3)由(1)(2)结论可知,当OP=2.5时,∠MPN 最大,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