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 鲁迅

合集下载

《人物传记:鲁迅先生》

《人物传记:鲁迅先生》

《人物传记:鲁迅先生》?放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十七岁之前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

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886年六岁入塾,从叔祖周玉田先生初诵《鉴略》。

后往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怀鉴读。

以比目鱼对寿先生的独角兽。

1898年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改名为周树人。

第二年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

1901年毕业。

1902年二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

1904年往仙台入医学专门学校肄业。

1909年六月归国,先后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绍兴师范学校校长。

1912年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招,任教育部部员。

1920年秋季起,兼任北京大学及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

1926年任厦门大学文科教授、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

并在劳动大学,立达学园,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大夏大学,中华大学,光华大学等演讲。

鲁迅先生一生战斗,希望通过文学改变国民精神,出版作品600余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

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作品等。

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等。

学堂求学之路很艰辛1892年,11岁的鲁迅就读于家乡绍兴的寿镜吾开设的私塾三味书屋。

1893年(光绪十九年),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因为科举舞弊案而被革职下狱,鲁迅兄弟则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

周福清被判”斩监侯“,入狱8年,因此周家每年必须花费大笔礼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于是家道开始衰落,同时其父亲周伯宜也重病在床,1896年病故。

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而童年的生活场景,百草园、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带的农村等地,都成为后来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散文集《朝花夕拾》的重要素材来源。

鲁迅的童年与少年,就是一个从天上到人间的跌落过程。

鲁迅的人物传记范文800字鲁迅的人物传记作文写

鲁迅的人物传记范文800字鲁迅的人物传记作文写

鲁迅的人物传记范文800字鲁迅的人物传记作文写鲁迅的人物传记范文800字鲁迅的人物传记作文写绍兴似乎从古至今是一个出名人的城市,也可以说,这个城市是以名人而新的。

但是一踏上绍兴,脑海里便只有“鲁迅”这个深刻的印象罢。

也是因为鲁迅,给绍兴添上了些许浓郁的“书气”。

绍兴总会给予人一种“老夫子”式的感觉。

在冬天里,绍兴可算是生冷的,只不过还带一点清新,让人从沉闷中释放出来。

昨晚的雪还未化完,便堆积在檐上。

小水珠从中渗出来,极有声韵地“嗒叭”垂下来。

“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的孩提住所就坐落在绍兴市区。

第一次看见,真仿佛是几十年前的古镇,永不褪色的意蕴,与这日新月异的城市相映成趣。

在鲁迅故居的一条街上,有不少民间特色工艺品摆在那儿。

还有弥漫的臭豆腐的香味飘散,似乎再次强调了绍兴的饮食特色。

中间的水道上三三两两的停着乌篷船,似乎还在重现昔时的江南水乡。

不少戴着乌毡帽的游客与老人穿插在人群中,别有特色。

___:home.sanwen8.在这个昔日的辉煌的大户人家里,虽是大年初二,却还是挤满了前来探寻的游客,不乏有闻名而来的老外。

鲁迅的故居已大部分被修建,只留下故屋里的木板中的裂缝去探个仔细了。

最真的,还是鲁迅故居里破损不堪的椅子,还有不成样子的一触即崩的棉絮,还有鲁迅睡过的木床,反应着当年这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的点点滴滴。

我们还从被从远处“搬”来的三味书屋中看到了鲁迅所用的课桌与椅子,桌子上的那个“早”已经依稀,只是那黑白拓片还在描写着这一段“轶事”。

则在“百草园”中,或许上面的杂草们已经做了几十年的替更,但是那片土地还在,洁净的轻纱一样的雪把这方寸土地轻轻地盖住,令人不禁想觉三尺土追寻当年鲁迅的脚印。

这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从那连珠中,竟让人品味出一段江南的气息。

更像是一幅水墨画,挂在故乡的记忆中。

鲁迅走了,带来了一拨又一拨或许永无止尽的来凭吊的人们,绍兴的故居还在沉睡中,让游客忍不住多窥一眼,庸俗的土墙还在大话着上个世纪,如今,只能从一个个故事与猜想中,扪问当年时节。

人物传记名人故事与历史评价

人物传记名人故事与历史评价

人物传记名人故事与历史评价鲁迅:救国救民的文化先驱者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思想家,虽然一生经历坎坷,却以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作为一位重要的文化先驱者,鲁迅的作品不仅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也为中国文化的蓬勃发展贡献了力量。

本文将为您呈现一个人物传记:鲁迅的故事与评价。

鲁迅出生于1881年,早年在江苏嘉定读书,后赴日本留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

他不仅在医学领域有所建树,更是积极参与了反对满清政府的进步运动。

鲁迅从医期间目睹了许多社会的不公与黑暗,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产生了强烈的质疑。

因此,他决定投身文学,用他的笔为国家和民众发声。

鲁迅的作品以其犀利的文字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

他通过小说、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描绘了人们生活中的悲苦与痛楚。

其中,代表作之一的《狂人日记》就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尖锐抨击,暴露了人们的愚昧和顽固。

这篇作品以独白体的形式,展示了疯子的反常思维以及他对社会状况的深度观察。

通过这种形式,鲁迅巧妙地传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引起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此外,鲁迅的另一重要作品是《呐喊》,这本集合了杂文和小说的作品集,更进一步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并以犀利批判的手法呈现。

这些作品直接、生动地展示了人们被压迫、被愚弄的困境。

《呐喊》中的代表作《阿Q正传》也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经典之作,通过对一个自以为是的懦夫的描绘,鲁迅嘲笑了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面子观念和精神腐败。

这种犀利而幽默的风格,让《呐喊》成为一部家喻户晓的作品,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

除了对社会现象的抨击,鲁迅还探索了人性与命运的哲思。

他的作品《孔乙己》以及《药》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人性的关注和思考。

《孔乙己》以一个酒店门口的扫地老人为主人公,揭示了社会底层人物的悲剧命运以及他们在社会中的无奈。

而《药》则以药店的经历为背景,探讨了人性的善恶以及道德和利益的矛盾。

这些作品虽然简短,但折射出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引发了读者对人性和社会伦理问题的思考。

鲁迅传记人物传记

鲁迅传记人物传记

鲁迅传记人物传记鲁迅(1881年9月25日- 1936年10月19日)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巨匠,同时也是一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对中国文学和社会的影响深远,被许多人视为中国文学的启蒙者。

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鲁迅的生平事迹,探究他为什么是一位如此伟大的人物。

鲁迅的早年经历鲁迅原名周树人,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农民家庭。

他从小便展现出文学天赋,十三岁时已经开始写作,并且还培养了独特的思想和哲学观念。

1902年,鲁迅进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这对他未来的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学校里,鲁迅结识了一些民主主义者和思想家,受到了他们的教育和方向。

他开始思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并开始撰写小说和文章来表达他的观点。

鲁迅开始创作1903年,鲁迅开始创作《狂人日记》,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小说,标志着他开始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疯的人的故事,使人们开始关注精神健康问题。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发疯后,失去了对现实的认识,不停地幻想、妄想,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这个故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鲁迅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文学家。

鲁迅成为活动家1918年,鲁迅在北京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呐喊》,这本书是以对现代社会的不满为主题的一系列小说和散文集。

这本书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热议,并使鲁迅成为一位社会活动家。

他开始着手组织工会和议会,以引起政府和劳工阶层的关注。

他还开始和社会活动家刘和珍合作,建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协助民众融入这个组织,以争取权利和自由。

鲁迅的晚年鲁迅在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享年55岁。

他的离世对于中国文学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虽然他的生命只有短暂的五十多年,但他的影响却会持久不衰。

他作为一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为中国的文学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影响了几代文化人的创作和思想方式。

总结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和思想为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批判了当时的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现象。

人物传记英语作文80词鲁迅

人物传记英语作文80词鲁迅

人物传记英语作文80词鲁迅English:Lu Xun,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writers of the 20th century, was born in Shaoxing, Zhejiang Province, in 1881. Originally named Zhou Shuren, he adopted the pen name "Lu Xun" to commemorate his ancestral hometown. Lu Xun's literary works, including "A Madman's Diary" and "The True Story of Ah Q," are renowned for their sharp critic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society. He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advocating for literary reform and social change. Lu Xun's profound insights into human nature and society continue to resonate with readers worldwide, solidifying his legacy as a literary giant in Chinese history.中文翻译:鲁迅,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生于1881年浙江绍兴。

原名周树人,他采用笔名“鲁迅”以纪念他的祖籍地。

鲁迅的文学作品,包括《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以对传统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尖锐批评而闻名。

鲁迅人物传记作文1000字高中

鲁迅人物传记作文1000字高中

鲁迅人物传记作文1000字高中鲁迅无疑是近百年中国文坛中最具份量的作家,然而对我们而言,却象是一个“戴着面具的陌生人”。

怎么会这样呢?中学课本中鲁迅的文章是所有作家中最多的,选修中又有萧红详细写鲁迅先生生活状态的文章,“陌生”又从何谈起呢?首先看对鲁迅的评价。

我们所熟知的评价无外乎“尖锐”、“批判黑暗”,剩下的就是一些溢美之词。

这些评价固然很准确,可千篇一律的评价并不能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

何况对于文学作品而言,思想远重于内容,这些对内容的评价只触及血肉而无法深入骨髓。

而作品的思想性又可分为时代性和永恒性。

时代性并不是重点,因为相隔几十年,毕竟不同。

只有那些体现人性中种种善恶的文字才会永远闪耀。

“作品完成的时候,作者就死了”。

我们看文字作品不应该仅局限于那个时代的背景,也不能仅仅探索作者写作时是怎么想的。

伟大的作品会使不同的读者产生各种各样的细微感受。

说白了,这些评价,成了鲁迅作品的一张厚厚的面具,阻挡我们的视线。

其次看课本中所选的文章。

几篇文章中只有《祝福》是小说。

各种文学体裁中,我认为最能体现思想的是小说。

对于散文,可能更多地抒发什么情感,或说明什么道理。

而小说可以在一个半架空的世界里使作者更自由地设置重重“机关”,蕴含深意,进而造就不朽的杰作。

所以我觉得理解小说对理解一位作者尤为重要。

而课本选文也许是为了降低难度,只有一篇小说。

最后要看读者。

无论你爱或不爱,作品毕竟就在那里,而读一遍与读十遍的效果肯定大相径庭。

除了读者主观的原因外,客观因素也不容忽视。

毕竟每个人的经历、志趣、爱好不同,再加上读几十年前的文章,自然会感到生疏,不适应,没多大兴趣。

(这点朱自清的《背影》更突出,很多学生都认为文章并不很好)我一开始读鲁迅也是如此,不仅觉得他的文字晦涩,而且出于一种反抗权威的心理,认为他只是徒具虚名。

相比于鲁迅,徐志摩那样的文字显得更亲切,更容易抓住初次见面的读者的心。

后来知道鲁迅与徐志摩、梁实秋等人均有“交锋”,语文课本甚至不录梁实秋的文章,这令我又平添了几分厌恶,当然那时并不知道他们因何而交锋,也不了解文字与政治、阶级、立场挂钩。

鲁迅人物传记读后感

鲁迅人物传记读后感

鲁迅人物传记读后感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探索。

鲁迅的一生经历了中国的动荡时期,他深受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疾苦所感动,因此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民的热爱。

鲁迅的人物传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坚韧和有责任感的作家形象,让我们深受感动。

在鲁迅的人物传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中国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他在作品中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批判了封建制度和旧思想的愚昧,呼吁人们要觉醒,要追求自由和平等。

鲁迅的作品充满了对人性的探索,他深刻地揭示了人的自私、贪婪和残忍,但同时也表现了人的善良、勇敢和坚韧。

通过鲁迅的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现实,让我们对自己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鲁迅的一生也是一部中国现代史的缩影,他经历了清末民初的动荡时期,见证了中国的种种苦难和变迁。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鲁迅坚持了自己的信念,用自己的文字为中国的民族复兴呐喊,为人民的解放而奋斗。

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人民的热爱。

鲁迅的人物传记向我们展示了一
个真实、坚韧和有责任感的作家形象,让我们深受感动。

通过阅读鲁迅的人物传记,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的坚韧和责任感,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复杂。

鲁迅的作品和人生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更加关心社会的发展,更加热爱人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

我相信,鲁迅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让我们更加努力地为实现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而奋斗。

鲁迅人物传记读后感

鲁迅人物传记读后感

鲁迅人物传记读后感《鲁迅传》是一部生动而真实的传记,通过对鲁迅一生的描述,展现了这位伟大作家的坎坷人生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读完这部传记,我深受感动,也对鲁迅的人生和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他的作品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丑恶,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真理和艺术的追求,不断地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传记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鲁迅的成长经历,他从一个受封建礼教束缚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和文学家。

鲁迅的一生是充满了磨难和挣扎,但他始终不忘初心,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巨匠。

在传记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鲁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而且至今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他的小说《呐喊》、《彷徨》等作品,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的作品鞭挞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唤起了人们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

他的文学成就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鲁迅的一生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对真理和艺术的追求。

他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在思想上也始终保持着清醒和敏锐。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礼教的批判,对现代文学的探索,都展现了他对真理和艺术的追求。

他的一生虽然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不忘初心,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巨匠。

通过阅读《鲁迅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鲁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也对他的一生和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而且至今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挣扎,但他始终不忘初心,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巨匠。

他的作品鞭挞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唤起了人们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

他的文学成就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鲁迅的一生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对真理和艺术的追求。

他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在思想上也始终保持着清醒和敏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思想与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木刻画鲁迅

鲁迅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家, 鲁迅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家,他一直以思考民族发展问题 为创作核心。通过文学来阐发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 为创作核心。通过文学来阐发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这是 理解鲁迅最重要的地方。 理解鲁迅最重要的地方。 鲁迅一出现就以成熟的创作姿态进入文坛, 鲁迅一出现就以成熟的创作姿态进入文坛,成为让后人难 以企及的一座高峰。鲁迅自觉地背负了太多的思考, 以企及的一座高峰。鲁迅自觉地背负了太多的思考,这为 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充分的准备。 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充分的准备。 鲁迅对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手法进行了多方位的继承、 鲁迅对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手法进行了多方位的继承、吸 纳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风。 纳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风。 鲁迅创作的小说、散文、杂文很难用一种风格来概括, 鲁迅创作的小说、散文、杂文很难用一种风格来概括,而 这正是鲁迅的风格所在。 这正是鲁迅的风格所在。
• 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 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 年回国 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 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 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2年5月,首次用" 年 首次用 鲁迅"为笔名 为笔名, 鲁迅 为笔名,发表中国 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 话小说《狂人日记》 话小说《狂人日记》。 五四运动前后,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 新青年》杂志的工作。 《新青年》杂志的工作。 陆续创作出版了《 陆续创作出版了《呐 喊》、《坟》、《热 彷徨》 风》、《彷徨》、《野 朝花夕拾》 草》、《朝花夕拾》、 华盖集》 《华盖集》、《华盖集 续编》等专集。 续编》等专集。 北京阜成门内宫门口鲁迅故居
• 《汉文学史纲要》 汉文学史纲要》
本书原为鲁迅于1923年厦 年厦 本书原为鲁迅于 门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课 程时编写的讲义, 程时编写的讲义,题为 中国文学史略》 《中国文学史略》;次年 在广州中山大学讲授同一 课程时又曾使用, 课程时又曾使用,改题 古代汉文学史纲要》 《古代汉文学史纲要》。 在作者生前未正式出版, 在作者生前未正式出版, 1938年编入《鲁迅全集》 年编入《 年编入 鲁迅全集》 时改用此名。 时改用此名。该书虽然只 写到西汉两司马, 写到西汉两司马,但在这 短短的十节讲义中, 短短的十节讲义中,无论 在选材、体例和观点上, 在选材、体例和观点上, 都写出了自己的特色。 都写出了自己的特色。
鲁迅小说集《呐喊》的封面 鲁迅小说集《呐喊》
鲁迅小说集《彷徨》 鲁迅小说集《彷徨》的封面
《野草》,民国36年出版 野草》 民国 年出版
《从 百 草 园 到 三 味 书 民国影印本《朝花夕拾》 民国影印本《朝花夕拾》 屋 》
鲁迅杂文系列
正传》 《阿Q正传》电影改编剧照 正传
小说《社戏》 小说《社戏》和《祝福》的插图 祝福》
1912年,辛亥革命后所摄 年
1914年5月20日,与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会 年 月 日 员合影,摄于北京教育部, 员合影,摄于北京教育部,后排右起第三人 为鲁迅。 为鲁迅。
1917年1月26日,京师图书馆开馆纪念合影, 年 月 日 京师图书馆开馆纪念合影, 摄于北京。第二排左起第五人为鲁迅。 摄于北京。第二排左起第五人为鲁迅。
二、新文学创作实绩
——以 呐喊》 ——以《呐喊》、《彷徨》等为例 彷徨》 • 《呐喊》、《彷徨》小说集 呐喊》 彷徨》 • 《野草》、《朝花夕拾》散文集 野草》 朝花夕拾》 • 《华盖集》、《而已集》、《南腔北调 华盖集》 而已集》 花边文学》 伪自由书》 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 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等杂文集
少年时期的鲁迅
鲁迅绍兴祖居
三味书屋
如今的咸亨酒店
孔乙己塑像
韩 国 首 尔 的 孔 乙 己 酒 店
如今的鲁镇 乌篷船
• 1902年留学日本,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 年留学日本,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 年留学日本 改变国民精神。 改变国民精神。
1903年,在日本东京与东京弘文学院同 年 学合影。 学合影。后排右起第一人为鲁迅
鲁 迅
彭琳传 高二三班
• 一、感受鲁迅
——鲁迅的生平及思想发展 ——鲁迅的生平及思想发展
• 二、新文学创作实绩
——以《呐喊》、《彷徨》等为例 ——以 呐喊》 彷徨》
• 三、学术研究及翻译 • 四、思想与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一、感受鲁迅
——鲁迅的生平及思想发展 ——鲁迅的生平及思想发展 • 鲁迅( 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 鲁迅( ),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 原名周树人, 出生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人,出生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期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27年8月,在广州时所摄 年 月
1927年8月19日,与许广平等合影 年 月 日
• “四一二 事变以后,鲁迅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 四一二”事变以后 鲁迅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 四一二 事变以后, 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月到达上海。 年 月到达上海
年到1936年,鲁迅创作 从1927年到 年到 年 故事新编》 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 和大量的杂文收录在《 品,和大量的杂文收录在《而 已集》 三闲集》 已集》、《三闲集》、《二心 南腔北调集》 集》、《南腔北调集》、《伪 自由书》 准风月谈》 自由书》、《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 且介亭杂文》 《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 等中。 等中。
1933年摄于上海,是许广 年摄于上海, 年摄于上海 平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在第二届全国木刻流 动展览会上的鲁迅 摄于1936年10月8 (摄于 年 月 日上海八仙桥青年会) 日上海八仙桥青年会)
1936年3月23日大病初愈后的鲁迅在 年 月 日大病初愈后的鲁迅在 大陆新屯寓所门前
• 鲁迅的上海故居
1928年3月16日,在上海景云里寓所中 年 月 日
• 在上海与许广平结婚,并生下周海婴。 在上海与许广平结婚,并生下周海婴。
1930年9月25日,五十岁生辰全家合影 年 月 日
1930年9月25日,海婴 年 月 日 与鲁迅合影, 与鲁迅合影,鲁迅在照 片上题字: 片上题字:“海婴与鲁 一岁与五十岁” 迅,一岁与五十岁”
山阴路132弄(原施高塔路大陆新村 号,鲁 弄 原施高塔路大陆新村 原施高塔路大陆新村)9号 山阴路 迅在上海最后的寓所
• 1936年10月19日病逝,遗体葬在万国公墓。 年 月 日病逝 遗体葬在万国公墓。 日病逝,
鲁迅遗容 宋庆龄等在鲁迅墓前
巴金等人抬鲁迅的棺柩
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鲁迅公园内的鲁迅墓
三、学术研究与翻译
• 《中国小说史略》 中国小说史略》 • 《汉文学史纲要》 汉文学史纲要》 • 《域外小说集》 域外小说集》
• 《中国小说史略》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先生编撰的中国 第一部小说史专著, 第一部小说史专著, 被誉为“是一部开山 被誉为“ 的创作,搜集甚勤, 的创作,搜集甚勤, 取材甚精, 取材甚精,断制也甚 谨严” 胡适《 谨严”(胡适《白话 文学史》),是二十 文学史》),是二十 世纪的一部具有里程 碑意义的学术著作。 碑意义的学术著作。
鲁迅的大太太朱安 学生时期的许广平
1926年8月,南 年 下厦门大学任教。 下厦门大学任教。
1926年11月17日,与厦门大学教职员合影, 年 月 日 与厦门大学教职员合影, 第四排右起第一人为鲁迅
1927年1月2日,鲁迅坐 年 月 日 在厦门的坟中间留影
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 年 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 在中山大学任教。 在中山大学任教。
狂人日记九十年大型演讲会
与鲁迅长孙周令飞先生在一起
与鲁迅儿子周海婴先生在一起
1905年在日本仙台医科学校留学。鲁迅 年在日本仙台医科学校留学。 年在日本仙台医科学校留学 后排左)的胡子是房东8年后用墨添上的 年后用墨添上的。 (后排左)的胡子是房东 年后用墨添上的。 1909年在东京的和服照 年在东京的和服照
1909年,在日本东京与许寿裳等合影,前 年 在日本东京与许寿裳等合影, 排左起第一人为鲁迅 1909年,在日本东京与许寿裳等合 年 影,左坐者为鲁迅
1931年鲁迅全家与冯雪峰全家合影 年鲁迅全家与冯雪峰全家合影
全家福
1932年11月27日,在北京师范大 年 月 日 学操场演讲
1933年2月17日,与萧伯纳蔡元培合影 年 月 日
1933年5月26日,为斯诺编 年 月 日 活的中国》 译《活的中国》所摄
1934年5月10日,在上海内山完造寓所前与 年 月 日 日本铃木大拙等合影
电影《鲁迅》濮存昕等主演,2005年9月9日上映 电影《鲁迅》濮存昕等主演, 年 月 日上映
另一只眼看鲁迅
• 喜欢看电影的鲁迅 • 爱好木刻的鲁迅 • 对外国艺术颇有钻研的鲁迅 • 藏书家的鲁迅
鲁迅读书生活展
白鸽志愿讲解队的同学 在给同学们义务讲解
原市委宣 馆馆长孙郁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的 部分老师参加了开展仪式
1918年1月13日,与浙江绍兴中学校旅京同学合影,摄于北 年 月 日 与浙江绍兴中学校旅京同学合影, 京大学二院。第三排左起第二人为鲁迅。 京大学二院。第三排左起第二人为鲁迅。
1922年5月23日,北京世界语会合影 年 月 日
1923年4月15日,与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等合影 年 月 日
鲁迅先生的妻子朱安和当时的恋人许广平。 鲁迅先生的妻子朱安和当时的恋人许广平。



• “鲁迅的著作中,充满着战斗精神,创造精神,以及为劳苦大众请命 鲁迅的著作中,充满着战斗精神,创造精神, 的精神。 的精神。” ——许寿裳 许寿裳 • “如问中国自有新文学运动以来,谁最伟大?谁最能代表这个时代? 如问中国自有新文学运动以来,谁最伟大?谁最能代表这个时代? 我将毫不踌躇的回答:是鲁迅。……当我们见到局部时 当我们见到局部时, 我将毫不踌躇的回答:是鲁迅。……当我们见到局部时,他见到的却 是全面;当我们热衷去掌握现实时,他已把握了古今与未来。 是全面;当我们热衷去掌握现实时,他已把握了古今与未来。要了解 中国全面的民族精神,除了读《鲁迅全集》以外,别无捷径。 中国全面的民族精神,除了读《鲁迅全集》以外,别无捷径。” ——郁达夫 郁达夫 • “他的存在比起高尔基的存在更为清洁。” 他的存在比起高尔基的存在更为清洁。 ——(日)山本实彦 ( • “伏尔泰是高喊反抗而切恨宽容的,是他燃起了法国革命。同样的, 伏尔泰是高喊反抗而切恨宽容的,是他燃起了法国革命。同样的, 鲁迅是更努力的在激发中国大众的情绪来反抗一切精神上物质上不可 忍受的痛苦,拿鲁迅与伏尔泰相比拟,真是再恰当不过。 忍受的痛苦,拿鲁迅与伏尔泰相比拟,真是再恰当不过。对于专制制 度的反抗,他们处于不同的国度,却同是一员猛将。 度的反抗,他们处于不同的国度,却同是一员猛将。” ——(美)埃德加 斯诺 埃德加·斯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