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集体备课
心理健康教育集体备课记录表

这课《经得住诱惑得考验》,需要学生得配合,会说敢说。由于课前预习要很好地布置,比如发放预习单,可以使得学生活跃度提高.在讨论环节,要让所有得学生积极参与,否则会有个别小组对任务不清楚,讨论不积极,或未参与其中。
涂人俊:
这课书上得内容很少,需要教师自己设计开发。可以把本课内容顺序进行了重新得整合。把有哪些不良诱惑及其危害与拒绝不良诱惑内容整合,并根据学生实际增加、拓展一些内容,使本课得内容脉络更清晰,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顺畅。
田艳玲:
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得主体地位。以抽签得方式,每组选择一方面结合导学案进行讨论怎样拒绝不良诱惑并总结出方法。组织学生分组学习,找出身边得诱惑,以抽签得方式选择一个进行并讨论该怎样对待这些诱惑,找到拒绝诱惑得方法,记录合作学习得成果。再分小组展示。本组与其她组得同学可以对她得分析质疑、补充。老师给予必要得点拨、评价、引导与归纳。同学们讨论学习得积极性会很高,实现了充分自主学习。通过学生得情景再现,体验、感受,思考,以及师生之间得多向交流,使上课得气氛更与谐更活跃。学生讨论与精彩得发言让学生本人与其她同学及老师受益匪浅,深化她们对自身经验得体验,同时也可以让老师更全面地认识了解了学生。
1、读小强得故事,说说自己得瞧法?ﻫ2、自己最难抵抗得诱惑就是什么?ﻫ同桌交流。ﻫ四、导学“活动二":
1、读小丽得故事,讨论:您就是否赞同小丽得行为?为什么?
2、您会给小丽那些建议?
五、导学“分享屋”:
1、进一步明白不良诱惑得坏处。ﻫ2、学会抵制不良诱惑。瞧小贴士,并结合自己得实际交流.ﻫ六、导学“拓展园":
还记得历史上曾经得英雄夫差,经不起美人软语温存得诱惑,终至成了亡国之君得下场;亦记得著名演员刘晓庆,经不起金钱得诱惑,偷税漏税锒铛入狱得辛酸经历;犹记得童话中得宰相经不起半壁江山得诱惑,出卖大蛇朋友,终遭“贪心不足蛇吞象”得报应。冥冥之中,冷峻得历史,残酷得现实,梦幻得童话,都有无数音符蹦出来,在天地间汇集,组成“经得起诱惑"得五字真言,大大得挂在天空。ﻫ善良得七仙女明白了,她抛弃瑶台仙界锦衣玉食无忧无虑得生活,丢弃高高在上得公主身份,毅然决然得飞向穷小子董永,从此,写下七夕鹊桥相会这美丽浪漫得神话;红脸得关云长听到了,在曹操得金玉美人面前不为所动,毅然骑上千里马,过五关斩六将,继续着桃园三结义得故事;朴实得邓稼先瞧到了,她摒弃国外优厚得物质待遇,义无反顾得回到百废待兴得祖国,用“两弹一星"开创了历史得新纪元。武当山特发学生得学习兴趣,可以以“猜猜瞧”游戏,激发了学生得好奇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得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气氛比较活跃,可以从一开头就抓住学生得心,激发兴趣,吸引学生。比如新闻播报,视频播放“虚假中奖信息诱惑人”,老师设问,引出课题。接下来让学生列举身边得不良诱惑,以及不良诱惑带来得危害,一网打尽(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调动学生得主体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并增强她们对不良诱惑危害得认识,能够认识到要拒绝不良诱惑。
心理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心理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心理课教学质量,我校心理教研组于2022年10月20日开展了主题为“心理课教学策略探讨”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研讨交流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成长。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心理教师对心理课教学策略的认识和理解;2. 探讨有效的心理课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成长。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开始,心理教研组成员共同研讨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心理课教学策略。
首先,大家分享了各自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共同探讨了以下教学策略:(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3)注重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4)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2. 教学观摩为了更好地了解心理课教学策略在实践中的应用,教研组成员观摩了一节心理课。
观摩过程中,大家认真记录了教学过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课堂氛围等方面进行了评价。
3. 研讨交流观摩结束后,教研组成员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了研讨交流:(1)如何将教学策略应用到实际教学中?(2)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氛围?(3)如何更好地进行家校合作?在研讨过程中,大家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见解。
以下是一些交流内容:(1)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2)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3)在实践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游戏、心理测试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心理学知识;(4)家校合作方面,教师可以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四、活动总结本次心理课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研讨交流等形式,教师们对心理课教学策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青春的情绪集体备课记录

青春的情绪集体备课记录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体会青春期情绪的特点,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
能力目标:能够认识和把握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
知识目标:了解情绪的分类,了解影响情绪的因素以及情绪对个人观念和行动带来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一)内容分析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为“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和“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本单元接续青春生命成长的主题,旨在从“情绪—情感—情操”这条完整的发展线索来呈现学生的品德心理成长,并对学生的道德与价值观进行引导。
本课内容聚焦初中学生在身心发展关键期的情绪特点和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相关生活事件的困惑,帮助学生了解情绪的多样性、影响情绪的因素和情绪对个人的影响,激发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应对青春期的情绪。
(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情绪的分类和作用。
教学难点:情绪的青春色调。
三、学情分析本册教材的第一课已初步涉及情绪调节的知识,本课承接第一课,初中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面对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的矛盾心理,情绪上也会出现波动,有时相当激烈、粗暴甚至失控,平常小事在他们那里也可能引起很强烈的反应。
他们有时情绪高涨、热情洋溢,有时又消极低沉、孤独压抑。
通过本课,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健康的人格,保持健康的心态,使学生终身受益。
四、教学过程导入评价任务:抓手游戏(感受情绪)规则:全体起立,每个人伸出左手食指,抵住左边人的右手掌掌心,伸出右手掌抵住右边人的左手食指,当听到“开始”时,立即抓住右边人的手,同时防止左手指被别人抓。
反馈指导:准备状态时的感受、逃脱时的感受、被抓住时的感受、没有抓住对方手指时的感受、抓住对方手指时的感受。
小结:这些“紧张、焦急、高兴”的感受就是情绪。
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情绪活动无时无处不在,人人皆有情绪。
心理健康工作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我校开展了心理健康工作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素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素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和方法。
2. 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提高课程实施效果。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三、教研内容1.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目标2.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框架与方法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4.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5.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四、教研过程1. 集体备课本次教研活动以集体备课为起点,教师们共同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目标、理论框架和方法。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为后续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 教学观摩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本次教研活动安排了教学观摩环节。
教师们观摩了优秀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并对其进行了点评。
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思考,从中汲取教学经验。
3. 经验交流在经验交流环节,教师们分享了各自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通过交流,教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4. 案例分析本次教研活动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教师们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教师们提高了对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认识,学会了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 师资队伍建设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们探讨了以下问题:(1)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2)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3)如何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教师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七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集体备课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集体备课
心
理
健
康
教
、
学
活
动
设
计
2014年第一学期修订版
—
目录
第一课学会学习从学会设计开始 (2)
第二课习惯决定命运 (5)
第三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8)
第四课记忆锦囊 (10)
第五课专注你的视线 (13)
第六课创意点亮生活 (16)
—
第七课意志——成功的助力器 (18)
第八课我爱我自己 (20)
第一课学会学习从学会设计开始
|
第二课习惯决定命运
第三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四课记忆锦囊
?
第五课专注你的视线
第六课创意点亮生活
第七课意志——成功的助力器
第八课我爱我自己。
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下)

敖溪小学2014至2015学年第二学期集体备课资料学校:敖溪小学年级:六年级学科:心理健康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集体备课记录表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下)第1课青春前期的生理变化与保健教学时间:2015年3月7日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与理解青春前期的生理正常变化。
2、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保健知识。
3、知道学生掌握一定的保健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青春前期的生理正常变化。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青春前期的生理正常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你们正处在生理发展的什么时期吗?师:你知道此刻你会有哪些生理变化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讲解分析1、讲解并提出问题。
师:生理上的变化是各种各样的。
生;讨论交流。
2、生:思考:第一性征:(指刚出生的婴儿从生殖器外形就能识别是男还是女。
)第二性征:(男女在身体外形上的性别差异。
)生:回答。
3、师:我们应该怎样保健呢?三、师生总结:四、课外拓展想一想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板书设计:青春前期的生理变化与保健第一性:征内脏功能第二性:征性机能成熟第2课见义勇为好榜样教学时间:3月24日[主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心育目标]: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见义勇为行为。
2、培养学生正确而适当的见义勇为行为。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教师讲述陈渝舍己救人的故事,组织学生讨论:“同学们,听了陈瑜同学的故事你有何感想呢?当你遇见陈渝同学相同的情景,你会怎么办?”二、活动体验1、小品表演《遇见坏人》,组织学生表演一个学生遇见一个坏人正在干坏事,虽然这名学生感到很害怕,但他一想到十佳少年赖宁的故事,想到自己作为一个学生有责任阻止坏人的行为,就鼓足了勇气,挺身上去,用自己的智慧和坏人作斗争,最后终于将坏人绳之以法。
表演结束后,老师应指出这名学生的行为就是见义勇为,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不做胆小鬼,做一个聪明勇敢的小学生。
2、按小组学生相互讲述自己收集的见义勇为的故事。
心理健康第三次集体备课

教学
目标
《我要举手发言》
1.鼓励、培养学生积极举手发言的意识。
2.学生养成学会思考、主动举手发言的好习惯。
3.体会积极举手被充分肯定的正向体验,培养积极勇敢的品质。
《我有不同意见》
1.通过活动初步了解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2.通过交流分享,学生初步掌握爱学习、勤思考、多想办法可以使头脑更加聪明。
3.通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初步的创新意识,在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通过活动初步了解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鼓励培养学生积极举手发言的意识。
2.通过交流分享,学生初步掌握爱学习、勤思考、多想办法可以使头脑更加聪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积极举手被充分肯定的正向体验,培养积极勇敢的品质。
2.通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初步的创新意识,在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解决的
问题
低年级的孩子,刚进入小学的校园不久。学校学习的生涯刚刚开始,养成勤动脑、多思考的习惯,对其今后的生活、学习的帮助都是非常大的。
总结
这次集体备课解决了本单元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会后由将郇梦本次备课记录做好并上交。下次集体备课定于5月18日,主备人李瑞,请大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
附主备教案一课时:
每课
教学
重点
难点
《我要举手发言》
1.鼓励学生举手发言。
2.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
3.回答错误了没有关系,积极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我有不同意见》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激发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Hale Waihona Puke 研究过程及思路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相关推荐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计划(通用5篇)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
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优秀的心理素质和完美的人格。
自信是一个人成才素质的重要因素,是人格的核心部分。
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关心学生,让自信在心中扎根,显得尤为重要。
二、活动目标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提高对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2.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友好、诚实守信、开拓创新、向上追求、不畏困难的精神。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消除心理困扰和行为偏差,树立人生理想,具备个人发展能力。
三、实施步骤1.提高小学生对校园生活(尤其是高一高二)的适应能力,培养他们开朗、合群、乐于学习、自助的独立人格。
2.培养学生与老师和同学沟通的能力,不断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增强自我调节、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环境不适带来的孤独、依赖、困惑和沟通障碍。
对这些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指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整自我,改善心理健康,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1.渗透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在一切教育活动和班级工作中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在三至六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3.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
通过学校的各种途径(心理咨询室定期开放,耳语邮箱,绿色热线),对有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的学生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事后建立心理档案。
4.建立学校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用良好的行为和正确的方式影响和教育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 心理健康 备课内容 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备课时间 2012-10-23 主讲人
参加人员 心理备课组全体教师
主
讲
人
备
课
内
容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父母既为社会做贡献,又为家庭操劳,很辛苦。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使学生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用自己的实际行
动为父母增添欢乐。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认识到自己长大了,培养初步的家庭责任感。
重
难
点
重点:知道父母既为社会做贡献,又为家庭操劳,很辛苦。
难点: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父母增添欢乐。
教学过程
个
性
化
修
改
一、导入新课:1、小故事:淘淘的爸爸是一名电焊工。每天起早贪黑
地工作。为了一家人的生活,爸爸挺直的背也累弯了,细长的手指也
粗了,白发也长出来了。看着爸爸现在的样子,淘淘心疼极了。他暗
暗地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好好孝顺父母。
2、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3、引题: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二、心海导航
1、从小到大,爸爸妈妈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们,他们是我们最亲
的人,我们最离不开的就是爸爸妈妈。每当我们发生了不顺心的事,
爸爸妈妈总是第一个来关心我们安慰我们,教会我们怎样分辨是非,
教会我们处理问题的方法。
2、心理小故事: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有一
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而且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
母亲熬汤药,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
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每次煎完药,自己总是先尝一尝,看看汤
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刘恒孝顺母亲
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
3、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生汇报)
4、心理小游戏:爸爸生病了躺在床上,这时你能为爸爸做些什么呢?
想想在我们生病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在为我们做些什么。(小组讨论,
汇报)
5、师小结。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可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孝敬父母是在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亲情也是众多情感中
最重要、不可缺失的一种情感。
6、名言:一个人如果让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
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7、爸爸妈妈为了我们一直辛苦操劳,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1)学会体谅父母,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尽
量少给父母添麻烦,了解父母的辛苦。
(2)认识到自己长大了,培养初步的家庭责任感。
8、这些让父母伤心的话,你说过吗?
(1)好了,好了,知道,真哆嗦!
(2)说了你们也不懂,别问了!
(3)叫你们别收拾我的房间,你们看,东西都找不到!
(4)我已经长大了,别管我!
(5)不为我创造好的条件,为什么要生我!
(6)再也不爱你们了!
三、议一议:
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在爸爸、妈妈生日到来时,你打算为爸
爸、妈妈准备什么样的礼物呢?
四、心灵日记: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给爸爸妈妈做一张心意卡,
把自己最想对他们说的话写在上面。
五、总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
们成长,为我们倾注了毕生的心血。无论是严父还是慈母,他们以不
同的方式表达对我们的爱。请同学们回家后将“心意卡”送给自己的父
母。最后,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牢记父母给予的一切,用真情
和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的辛苦和恩情。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