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间》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朋友》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朋友》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朋友》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朋友》这个主题,培养幼儿的友好合作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交能力。

2.能够辨认朋友的特征,明确朋友的定义。

3.能够感受到朋友之间的互助、关心和包容,培养幼儿的友谊情感。

4.能够学会与朋友分享、合作和相处的技能。

教学准备:1.教具:教学图片,友谊卡片。

2.素材:故事书《我的朋友》或《亲爱的朋友》。

3.角色扮演道具:朋友证书、友谊勋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展示几张展示友谊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简单谈谈对这些图片的感受。

2.引导幼儿关注图片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提问:“你见过这样的情景吗?你知道那是怎样的人吗?”二、讲授(15分钟)1.教师朗读故事书《我的朋友》或《亲爱的朋友》,引导幼儿通过故事,了解朋友的定义和朋友之间的互动。

2.结合故事中的情境,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问题:“你有朋友吗?你知道什么是朋友吗?朋友应该是怎样的呢?”3.教师与幼儿共同制定朋友的特征,例如:关心、互助、包容、友好等,并邀请幼儿自己补充和分享。

三、实践(20分钟)1.观看友谊故事视频,例如《奇奇的朋友们》。

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视频中的朋友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方式。

2.教师布置任务,让幼儿与班级中的朋友组队完成一道简单的游戏或任务(例如,搭建积木、串珠等),引导幼儿互相帮助、合作完成任务。

3.发放友谊卡片给幼儿,让他们互相写下对朋友的感谢或赞美,并给予彼此交换、分享。

四、巩固(15分钟)1.观看友谊相关动画片段,例如《巴巴爸爸》中的《朋友歌》,带领幼儿一起唱歌,强化友谊理念。

2.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准备朋友证书和友谊勋章,让幼儿自愿扮演朋友和朋友之间的互动场景,以此表扬和鼓励友好的行为。

五、总结(5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学习内容,总结朋友的定义和特征。

2.鼓励幼儿将学到的友谊理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与家长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能够了解朋友的定义,理解朋友之间的互助、关心和包容。

《好朋友》优秀教案设计

《好朋友》优秀教案设计

《好朋友》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朋友之间的友谊。

2.培养学生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学会关爱和帮助他人。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朋友之间的友谊。

2.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关爱和帮助他人。

三、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朋友之间的情感,学会换位思考。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课文《好朋友》2.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张好朋友的照片,引导学生谈论好朋友的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与好朋友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友谊的向往。

(二)课文阅读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理解故事大意。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中朋友之间的情感。

(三)课堂讨论1.老师提问:故事中的好朋友有哪些优点?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四)案例分析1.老师出示案例:小华和小明是好朋友,有一天小华生病了,小明是怎么做的?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明的行为,探讨如何关爱朋友。

(五)实践活动1.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找朋友”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友谊。

2.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展示自己与好朋友的故事。

3.老师点评学生的表演,肯定他们的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谈谈如何成为一个好朋友。

六、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好朋友的故事。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联系。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好朋友》一文,让学生深刻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和帮助他人。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内容,加强家校联系。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注意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老师:请问同学们,你们觉得什么是朋友?学生A:朋友就是一起玩耍的人。

关于友谊的教案

关于友谊的教案

友谊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友谊的定义和意义。

2. 形成良好的友谊观念,学会分辨真假朋友。

3. 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与人沟通的信心。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友谊的意义和分类。

2. 如何在交往中保护自己。

3. 如何处理矛盾和冲突。

4. 友情的维护。

三、教学难点1. 了解朋友的本质,分辨真假朋友。

2. 学会处理人际冲突。

四、教学方法1. 活动探究法2. 群体讨论法3. 角色扮演法4. 任务型教学法五、教学内容1. 导入环节“手拉手,一起走。

”声音在耳边响起,仿佛是友谊的歌声。

同学们一边手牵手,一边进入教室,充满了课堂的温馨和友情氛围。

2. 预习环节请同学们在课前思考一个问题:“你眼中的朋友是什么样子的?”请他们自己或找一名同桌在白板展示自己的答案,进行讨论,老师及时点评。

3. 学习环节(1)了解友谊的定义及分类友谊是人类之间建立情感联系的一个重要方式。

友谊可以分为不同等级和类型。

请同学阅读课本上“友谊的分类”一节,进行交流。

(2)学会分辨真假朋友生活中,同学可能会遇到很多人,有真心待你的,也有虚伪的,如何分辨真假朋友,让自己遇到合适的友情呢?请同学阅读课本上“真假朋友”一节,进行讨论,或者在朋友相互介绍时,选择一件事情来练习,让同学分组分析这个事情,并献上自己的意见。

(3)如何在交往中保护自己朋友之间相互帮助是很重要的,但是,当遇到一些危险或处于弱势地位时,我们就需要知道如何在交往中保护自己。

请同学阅读课本上“保护自己”一节,展开群体讨论。

(4)如何处理矛盾和冲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矛盾和冲突。

如何处理矛盾和冲突很重要。

请同学阅读课本上“矛盾和冲突”一节,进行角色扮演,演练真实生活中的场景。

(5)友情的维护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的,需要长时间的维护和巩固。

请同学阅读课本上“友情的维护”一节,进行情景模拟和讨论等任务。

4. 课堂检测请同学根据课本练习册,完成单元测试。

二年级下册语文朋友之间教案:锻炼交往能力与表达能力

二年级下册语文朋友之间教案:锻炼交往能力与表达能力

二年级下册语文朋友之间教案:锻炼交往能力与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如何洁身自好;
2.熟练掌握不随意碰及别人的私人物品;
3.提高交往能力;
4.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掌握洁身自好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
1.导入
教师出示一些物品,例如:“毛绒玩具、手绘画、自己的玩具车等等”,请孩子们讨论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

2.讲解
教师要告诉孩子们,别人的东西是不随便碰的,要保持自己的洁净,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隐私和私人物品。

3.实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洁身自好的重要性,在课程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练习:
1)请孩子们列出要洁身自好的项目,然后逐渐落实。

2)给孩子们分位的空间,让他们清理、打扫、整理,把他们放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

3)请孩子们带来一些自己的玩具、衣服、书等东西,然后请他们各自讲述他们拥有的东西,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4)老师会演示如何表达自己,可以让一些孩子来进行这个演示。

4.总结
教师会指导孩子们每天练习洁身自好,以及如何尊重别人的隐私和私人物品。

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加强交往能力。

五、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讲述法
3.实践法
4.讨论法
六、教学效果
通过这个课程的教学,孩子们掌握了如何洁身自好和尊重别人的隐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能力。

此外,他们还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加强了交往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同学之间》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同学之间》教案

最新心理健康教育《同学之间》教案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理解、包容他人,提高沟通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珍惜身边的朋友。

二、教学重点1. 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关心、帮助的重要性。

2. 学会倾听、理解、包容他人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理解、包容他人。

2. 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珍惜身边的朋友。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教学视频或案例3. 小组讨论材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同学之间关系的思考。

3. 案例分析:观看一个关于同学之间关系的视频,让学生深入理解互相尊重、关心、帮助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互相尊重、关心、帮助的行为。

6. 课堂练习: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与同学之间关系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同学之间关系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并回答。

9.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校园主题活动,让学生以实际行动展示互相尊重、关心、帮助的行为。

3. 举办友谊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感人故事。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3. 学生小组讨论表现4. 学生作文质量5. 学生课后反馈八、教学反馈1.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满意度2. 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3.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4. 家长对学生的变化和成长的反馈九、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使其更贴近学生实际需求。

2. 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趣味性,增加学生参与度。

3. 针对学生薄弱环节,加强教学引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2. 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4. 强调友谊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珍惜身边的朋友。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重点二、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理解、包容他人,以及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珍惜身边的朋友。

朋友之间(教案)2022-2023学年心理健康五年级上册-全国通用

朋友之间(教案)2022-2023学年心理健康五年级上册-全国通用

朋友之间(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朋友之间的关系和交往方式。

2.学习如何维护和改善朋友关系。

3.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情感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帮助学生在交往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朋友之间的关系和交往方式。

2.维护和改善朋友关系的方法。

3.情感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了解朋友关系的维护和改善方式。

2.练习情感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1.学生掌握不同交往方式的效果和使用方法。

2.学生如何在具体情况下判断合适的沟通方式。

四、教学方法1.演示2.探究与讨论3.分组讨论4.角色扮演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朋友之间的关系和交往方式。

2.小组分组,探讨不同交往方式的利弊和应用情况。

3.学生收集总结不同交往方式的利弊和应用情况。

第二课时1.演示如何维护和改善朋友关系的方法。

2.分组讨论如何在不同情境下维护和改善朋友关系。

3.小组展示不同情境下维护和改善朋友关系的方案。

4.教师点评小组方案,总结出最有效的方法。

第三课时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情感沟通和解决问题的场景。

2.学生进行观察和评价,找出问题所在。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所在,并提供改善的方法。

4.学生自由练习情感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行总结和反思。

第四课时1.讨论和学习正确的价值观。

2.通过讲解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所处的价值观,并对照正确的价值观进行评估和反思。

3.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并与同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1.熟悉朋友之间的关系和交往方式。

2.掌握维护和改善朋友关系的方法。

3.培养和提升情感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探究和互动的方式,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情感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课堂互动的方式和评价机制,使学生在分享和表达的过程中更加自信和有趣。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朋友之间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朋友之间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朋友之间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朋友之间(2000字)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朋友之间应该有的友谊相处方式;2. 学会不同朋友之间的沟通技巧;3.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4. 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交友能力;5.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包容心。

二、教学内容1. 朋友之间的友谊相处方式2. 不同朋友之间的沟通技巧3. 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4. 社交技能和交友能力5. 同理心和包容心。

三、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法:通过讲述各种故事来让学生体会到朋友之间的友谊相处方式、沟通技巧、合作意识、社交技能和同理心。

2. 观察讲解法:教师会安排学生互相观察,并给出反馈,让学生能够分析自己的表现和别人的表现,并了解该如何改进。

3. 小组互动法:教师会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可以放开自己,同伴之间交流互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步骤1. 学生回忆和讨论那些勾起他们友情的事情和经历。

老师应鼓励他们说出来,因为听别人回忆自己的经历是有趣的。

2. 提醒学生在与自己的朋友交往时,需要注意谅解、尊重、勇气、智慧和真诚。

3. 讨论不同朋友之间的沟通技巧,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各自所了解到的沟通技巧,并汇报给全体同学。

4. 提醒学生建立和维护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友谊需要精心策划和执行,在许多方面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这一目标。

教师应让学生思考具体做法。

5. 老师会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合作,开展活动。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体会到何为团队协作精神,并相互学习。

6. 引导学生自我检查,从自己朋友圈的维护方面开始,回答以下问题:我有多少个真正的朋友?他们与我之间的关系如何?我是否有合适的方法来维护我的朋友关系?是否需要在这方面进行改进?7. 组织学生开展协作活动,非常注重对每个人的优点和弱点赞誉和提醒,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威力。

8. 最后,教师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技巧,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将这些知识和技巧应用到实践中。

《朋友之间》教学反思范文

《朋友之间》教学反思范文

本文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对《朋友之间》这个话题进行教学反思,探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即学生应该达到的预期能力。

对于《朋友之间》这个话题,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教学:1.理解和识别不同类型的朋友关系,如同性别朋友、情人、至交、好友等。

2.掌握与朋友交往的基本礼仪和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感受、解决分歧等。

3.发展自我对朋友关系的评价能力,如学会辨别虚伪的友情、拥抱真诚的友谊等。

二、教学方法针对这些目标,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1.让学生进行生动的朋友关系探究和讨论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对话匹配和合作竞赛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识别不同类型的朋友关系,并提升他们的沟通技巧和合作能力。

2.利用多媒体素材,如歌曲、电影片段、图书和图片等,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朋友关系,培养自己的审美和感性认知能力。

3.设置目标,以鼓励学生思考和自我评价。

在讨论活动中,我们可以设置问题以使学生思考自己对朋友关系的态度,让学生写下对朋友关系的评价,进行相互比较和讨论,最终为学生提供完善的自我评价环节。

三、教学策略以下是本文提出的一些教学策略。

1.创造有益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经验和观点,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的学生需求,为学生创造有益于学习的情境,适应学生具体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性别选择不同的歌曲、电影片段和图书,让学生在观察朋友关系的可视化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朋友关系。

2.区分字面理解和深层理解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我们需要给予不同的指导。

对于那些对朋友关系稍有了解的学生,我们可以让他们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探究。

而对于那些初次接触朋友关系的学生,我们则应该让他们从简单的字面理解入手。

我们可以以图文讲解等方式让学生认识朋友关系中的各种类型,并、通过讨论和表达感受的方式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交流,使学生形成全面的认识。

3.以教学生为主体,营造积极学习氛围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主体性、参与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等角度,并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朋友之间》教案
教学活动目的:
通过用多种形式介绍朋友,回忆与朋友相处时彼此的快乐和相互帮助,感悟友谊的重要性,并懂得珍惜友情。

通过交流,明白哪些行为能增进友谊,哪些行为会损害友谊,并懂得朋友之间要建立健康的友谊。

懂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教学活动重点:
1、通过回忆与朋友相处时彼此的快乐和相互帮助,感悟友谊的重要性,并懂得珍惜友情。

2、通过交流,明白哪些行为能增进友谊,哪些行为会损害友谊,并懂得朋友之间要建立健康的友谊。

教学活动难点:
懂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并懂得朋友之间要建立健康的友谊。

教学活动准备:
教师:相关课件
学生:1、收集学生难忘的点点滴滴(有相关的东西进行印证,比如小礼物、一起做的小东西等等)
2、收集古今中外朋友间友好情深的故事
教学活动过程:
一、课前游戏,引出主题
1猜字谜游戏
师:同学们,喜欢猜字迹吗?猜猜看这是个什么字?(点击花)我们来看到底是什么字?古文友表示两人结交,协力互助之意。

师:再来猜个字,这是个什么字?朋,同意吗?仔细看是不是朋字?恭喜你猜对了。

古文朋写作“鳳”,凤高翔时有多以万计的鸟群追随,因此用凤翔之形作为“朋友”的“朋”字。

请看二月互照为朋,二手互援为友,这就是朋友。

2.你平时喜欢交朋友吗?为什么喜欢?
3.师小结:是啊!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来自朋友的帮助和鼓励。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朋友”这个话题。

(板书课题:朋友之间)
二、趣味活动,解读主题
1:好朋友推介会
师导言:当看到“朋友”二字,相信很多同学的心中一定涌出许多温暖与快乐,那就请大家带着对"朋友"的这种感受,一起走进我们的好朋友推介会。

请看“温馨提示”请你给大家读一读。

先在小组内交流。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点拨要点:
预设:通过互相了解,让你们走到一起,祝愿你们的友谊长长久久。

祝贺你拥有这样的真心朋友,把掌声送给这对互帮互助的好朋友。

能把自己的生命安全放心地交到朋友的手上,这是对朋友多大的信任啊。

用你的双手抉你真心的朋友吧
你们用行动告诉我们:朋友间真正的对话是无声的。

师小结:从同学们的介绍中,我感受到了你们拥有朋友的幸福与快乐。

无论是朋友间细心的陪伴,还是祝福的话语,都成了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最得珍藏的记忆。

2.把朋友比作——
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形容你的朋友像什么,都给你哪些帮助?你会怎样描述呢?
(学生交流至少6人)
你能用身边熟悉的事物来形容朋友很棒。

你还能怎样形容你的朋友?(双点击课件)
师小结:朋友带给我们的感动太多太多,多得让人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下面让我们深情地用诗一般的语言来重温那美好的时刻吧。

(点击课件)齐读
朋友是我们疲惫时依靠的一棵大树;
朋友是我们卧病在床时的一声问候;
朋友是我们冬日寒冷时的一杯热茶;
朋友是我们遇到困难时的一把雨伞;
朋友是我们孤独寂寞时的一缕阳光;
朋友是我们忧伤郁闷时的开心果;
师:这些都是朋友对我们的意义。

那么在和朋友的交往中,我们又应该像什么呢?(停顿)我想,很多同学都有了答案,那就把这答案深深地放在心中。

此刻这些话也许能代表我们共同的心声。

(点击课件)请你来读。

师过渡: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朋友,有困难时有的转身离你而去,有的人却会一直陪伴在你左右。

相信听了下面的故事,你一定对朋友有新的认识。

(点击课件)
.请听故事“朋友”听了这个故事,你对“朋友”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学生交流
师小结:是啊,人世间最为珍贵的莫过于这种生死之交的友情了。

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3、理解"真正的朋友"
1).资料共享,提升理解
师:所以说真正的朋友能影响我们的一生啊!(点击课件):像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达40年的交往中,就建立了深厚的伟大的革命友谊。

(说起朋友之间,古今中外有许多好朋友的典范,可以说“真正的朋友”能影响你的一生。


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朋友之间友好情深的故事呢?把课前
搜集的资料先在小组内交流。

预设:钟俞之交:是啊,人的一生能够遇到一个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是很幸运的。

我们要好好珍惜。

板书:了解
管鲍之交:天下人都赞扬管的才能,但更加赞扬鲍对朋友(真诚、不计前嫌、胸怀坦荡,不计个人得失)板书:真诚、宽容我想没有人比这奉献之爱更伟大的了。

板书:奉献
以诗会友,忘年之交:扶持,帮助。

板书。

廉蔺之交:
(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他们是怎样的一对好朋友。


同学们朋友之间除了这些还有哪些行为可以让我们的这棵友谊之树结出丰硕的果实。

(板书:守信、帮助、以礼相待,换位思考,…)可是有些行为就会像毛毛虫一样侵蚀着这棵珍贵的友谊之树,给朋友带来不少烦恼。

(你真棒,不仅说出了朋友的高尚,还点出了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

)(机动)
2)友谊之树长青
①看录像,辨析。

看,前两天在我们班就出现了这一幕。

针对某段谈谈这样做好吗,为什么?
谁也曾经历过这样的事?请举手,说说你的想法。

除此之外,在学习或生活中,朋友的什么行为会让你觉得不
舒服或受到伤害?可以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简练地说说。

学生交流。

说话不算数追问:应该怎样做,才能增进友谊?
背后说坏话追问:你不希望朋友……,你就应该……
学生交流时师板书
②(机动资源)和睦相处的故事:记住的和忘却的
这个故事对你和朋友相处有什么启示?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宽容、谅解、学会忘记不快,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

③.师小结:朋友之间的相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对你真心帮助,你会发现这世上你有很多真心的朋友•••前面我们说到的换位思考,互相尊重,真诚理解等就能化解矛盾,带领我们走出困境,增进我们的友谊。

(手指黑板上的苹果说)有了他们,我们就能很好的解决友谊之树上的毛毛虫,从而增进朋友间的友谊。

画成大树笑脸。

三、提升情感,升华主题
师:朋友一生一起走,一声朋友你会懂,相信我们今天的交流,将会在你们未来的路上,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笔财富,希望大家好好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

最后老师想用一首(朋友)歌结束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交流。

这节课虽然结束了,但没有结束的是我们的友谊。

愿我们的
友谊天长地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