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全部概念ppt课件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汇总PPT

16、减弱噪声的途径有: (1)在声源产生处控制(改变、减 少或停止声源振动) (2)在传播过程中(隔声、吸声和 消声)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戴护耳器, 如耳罩、耳塞、头盔等),其中最 有效的是在声源产生处控制。
17、人耳能听到声波的 频率范围在20Hz至20000Hz 之间,把它叫做可听声。
5、反映声音特性 的三个物理量是响度、 音调、音色,人们通常 将它们称为声音的三要 素。
6、音调是指声音的 高低,音调的高低决定于 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 动频率越大,声音的音调 越高。
7、声音振动的快慢 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 为赫兹,简称为赫,符 号为Hz。例如:某人的 心跳的频率是1.2Hz, 其意义是:某人的心脏 每秒跳动1.2次
14、从环保角度看, 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 工作和休息的声音或人们 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 音”都属于噪声。
15 、人们用分贝为单位来表示 声音的强弱。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 音为0dB。不同级别的声音对人们 的影响不同。为了保证人的正常睡 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为 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 超过70dB;为了保证听力不受损 伤,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
4、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 度,温度有“高”“低” 之分,而无“有”“无” 之别。
5、测量温度的仪器叫 温度计,它的原理是利 用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 的性质。
6、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所使用 的是摄氏温标,它是由瑞典物理学 家摄尔修斯首先规定的,它以通常 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度, 以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度,在0度到100度之间等分为100 份,每一等份是摄氏温标的一个单 位,叫做1摄氏度,摄氏度用符号 ℃表示。
第一章 《声现象》
初三物理课件

02 力学基础知识
力的概念与性质
01
总结词:力的定义与性 质
02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 用,具有物质性、相互 性和矢量性。
03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 点是描述力的完整要素 。
04
力的单位是牛顿,国际 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重力、弹力、摩擦力
01
02
03
04
总结词:三种基本力的介绍
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 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初三物理ppt课件
目录
• 物理基础知识 • 力学基础知识 • 声学基础知识 • 光学基础知识 • 电学基础知识 • 实验与实践
01 物理基础知识
物理学的定义与意义
总结词
理解物理学的本质和重要性
详细描述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基本性质、结构、相互作用以及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涉及到我们周围世界的各个方 面,从微观粒子到宏观宇宙,是其他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石。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人们 的生活方式。
01
02
03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的,物体的振动可以产生 声波。
声音的传播
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 和气体传播,传播速度在 不同介质中有所不同。
声速
在标准大气压下,声音在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3米/秒。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 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 高,音调越高。
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恢 复原状时对施加物体的力,存 在于弹簧、橡皮筋等物体中。
摩擦力是两个接触面之间阻碍 相对运动的力,分为静摩擦力
和动摩擦力。
牛顿运动定律
总结词
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总结PPT课件

• 7.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吸热), 气 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 汽化有两种方 式: 蒸发和沸腾. 沸腾与蒸发的区别 是: 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 在液 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 象, 而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 只在 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 5.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 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 6. 利用惯性解释:①先描述物体处于什么 状态,②再描述发生的变化,③由于惯性, 所以物体仍要保持原来的状态.
• 7. 两力平衡的条件是:①作用在一个物体 上的两个力,②如果大小相等,③方向相 反,④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力平 衡. 两个平衡的力的合力为零.
• 3.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能、功、热 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 转化.
• 17. 照相机的原理是: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 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18. 幻灯机、投影仪的原理:物体到凸透 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成倒 立、放大的实像
• 19. 放大镜、显微镜的原理是:物体到凸 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 虚像.
• 20.天文望远镜分托普勒望远镜和伽利略望 远镜。托普勒望远镜的原理是目镜焦距小, 物镜焦距大,物镜呈倒立缩小的实像几乎 在焦点上,从而显倒立缩小实像,目镜在 此基础上呈放大的虚像,即f1+f2。伽利略 望远镜目镜呈放大虚像,即f1-f2.
八年级下册
•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力的作用效果是:
力的三要素是:
•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共24张)ppt

第5章基础知识
1. ①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 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 透镜。 ②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 ③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 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凸透镜的 。 叫焦距。 2. ①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 (倒立或正立) (放大、等大或缩小)的 (实或虚) 像。 利用了这条规律。 ②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成 (倒立或正立) (放大、等大或缩小)的 (实或虚)像。 ③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焦距时,成 (倒立或正立) (放大、等大或缩小) 的 (实或虚)像。 利用了这条规律。 ④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 (倒立或正立) (放大、等大或缩小)的 (实或 虚)像。 利用了这条规律。 ⑤显微镜和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成 (虚或实)像,目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实像 (放大或缩小)。 具体的说,通常的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利用透镜多次成像.显微镜的物镜成 (倒或正 )立. (放大或缩小)的 (实或虚)像,显微镜的目镜成 (倒或正 )立. (放大或缩小)的 (实 或虚)像.由两组透镜组成的望远镜的物镜成 (倒或正 )立. (放大或缩小)的 (实或虚) 像,目镜成 (倒或正 )立. (放大或缩小)的 (实或虚)像. 3. ①眼睛可以调节晶状体的 ,从而看清楚远近不同的物体。 ②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大约是 厘米。 ③眼睛近视后焦距变 , 通过近视眼镜( 透镜)的 作用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④眼睛远视后晶状体的焦距变 ,通过远视眼镜( 透镜)的 作用,可以在视网膜上得 到实物的清晰的像,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第4章基础知识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我们身边的自然光源有 ,人造光源有 ,生物光源有 。 2.光可以在 介质和 中传播,在 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 m/s。 3.光在 介质(或真空)中传播路线是直的。 4.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会发生反射,光在反射时, 和 在 同一平面内; 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 入射角。 5.平面镜成像是因为光的 ,其特点是: 。 即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 对称。 6.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 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 折射光线向 偏折,折射角 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 7.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 8. 白光是由 混合而成. 由 , , 是光的三原色。 9.可见光谱的红光之外是 。高温物体向外辐射较强的 。紫光之外是 线。 10.眼睛之所以能看见物体,是因为 ,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 的 射,我们看到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是因为光的 射.当光照射到 表面上发生镜 面反射, 其特点是 当光照射 表面上时发生慢反射.其特点是 .两种反射的共同特点是
初中物理概念大全(课件)

初中物理概念大全初中物理概念声、光、热1。
物理研究的是关于力的、热的、光的、电的现象.2。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3.声音靠介质传播,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真空不能传声。
4.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回声。
人耳朵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
1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0。
1s,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加强(t≥2×17/340 t≥0。
1秒)。
5.声音的三要素是: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
)...感谢聆听...6。
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人们用分贝来计量噪声的强弱,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分贝;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应超过70分贝;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不应超过50分贝。
7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空气)的速度是3x108 m/s.影子、日食、月食都可以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解释. 应用:影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激光准值等。
8.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AO)、法线(ON)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AO)分居法线(ON)两侧, 反射角(∠γ)等于入射角(∠i)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反射类型:(1)镜面反射: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也平行,是定向反射(如镜面、水面);(2)漫反射: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向着不同方向,这也是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物体的原因。
9.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是: (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4)所成的像是虚像.成像原理:根据光的反射成像。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套精品PPT课件

练一练
1.从图片可以看出,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之间存在缝隙,那为什么金不容易被压缩呢?你有 什么办法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缝隙呢?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练一练
2.小明看到气象播报中提到可吸入颗粒物非 常微小,于是他就想到,用可吸入颗粒物进入空气 中来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是很好吗?他把这个想法 告诉给小英,可小英说他的想法是错误的,你认为 小明的想法对吗?若是不对,错在哪里?
1.用火烧
用温度更高 热
2.太阳晒
的物体使铁 传
使铁丝
4.用手焐
丝温度升高 递
温度升
高
3.用手搓
5.在地上摩擦 温度升高的
做
6.用锤敲
过程,往往
功
伴随着运动
7.反复弯折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
内能增加。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分子如此之小,人们通常以10-10 m为单位来量 度分子。
二、分子热运动
1.扩散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
象,叫做扩散。 实验观察1 气体扩散现象
气体扩散现象
二、分子热运动
实验观察2 液体扩散现象
10日后
20日后 30日后
固体间的扩散现象
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 会变黑,用笤帚扫都 扫不干净。
第十三章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你了解物质的尺度吗?
光年: 银河系的直径约有100 000光年。
你了解物质的尺度吗?
千米: 中国幅员辽阔,东西约5 200 km,南北约 5 500 km。
米: 姚明的身高是2.26 m。 毫米: 学生刻度尺的最小一格是1 mm。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共24张)ppt

7.冰的熔点是 ,水的凝固点是 ,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 点是 . 8.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最小分度值是 。 9.晶体熔化时 热,温度 .非晶体熔化时 热,温度 ,晶体凝固时 热,温度 非晶体没有 一定的凝固温度. 10.晶体熔化必须达到两个条件,一是 ,二是 晶体凝固必须达到两个条件,一是 , 二是 11.液体沸腾必须达到两个条件,一是 ,二是 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升高而 ,当气压一定 时,液体沸腾过程中温度 . 12.蒸发.升华.熔化过程都 热,具有 作用.
第15章基础知识
1. 摩擦起电两种电荷 相互摩擦的物体各自都可以 。自然界只有 、 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 相 ,异种电荷互相 。电荷的多少叫做 ,简称 。电荷的单位是 , 简称 ,符号是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 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 的 电荷在数量上 ,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金属中存在大量的 ,易于导电。酸、减、盐的 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也容易导电。 2. 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用导线把 、 、 连接起来,组成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叫做电路。电路 图是用 表示电路连接的图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顺次连接到电路中,这 种连接方式叫做 联。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并列连在一起再连接到电路中,这 种连接方式叫做 联。 3. 电流电流表的使用 电荷的 形成电流。规定 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流是表示 的物理量,用符号 表示,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电流表应该与被测 用电器 联;使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被测电流不得超过电流 表的 。 4.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
第14章基础知识
1. 热机 利用燃料燃烧释放出的能量 的机械,叫做热机。 是最常见的一种热机, 其中的四冲程汽油机或柴油机通过 、 、 、 四个冲程的循环进行工作。 2. 热值 某种燃料 放出的热量与其 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3. 热机的效率 热机工作时,用来 的能量与燃料 放出的热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4.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 ,也不会凭空 ,它只会从 转化成 ,或者从 转移 到 ,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 B组
初中物理全部概念 ppt课件

初中物理全部概念
1
1.声音是()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 ()不能传声。 3.声速在不同介质中的情况。 4.声音的三个特性。
初中物理全部概念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初中物理全部概念
18
61.电池串联后的电压值。 62.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63.串、并联电路电压的
特点(文字和表达式)。 64.电阻的定义、单位。
初中物理全部概念
19
65.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 (公式,可参见笔记)。 66.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67.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68.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
其作用。
初中物理全部概念
16
53.电路三种状态的定义。
54.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
55.串、并联电路的结构、 特点。
56.常见的电源是()和 (),它们的能量转化。
初中物理全部概念
17
57.电流(强度)的意义、 单位。
58.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59.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 (文字和表达式)。
60.电压的作用、单位、提 供装置。
时的异同点。 31.熔点、凝固点的定义。 32.汽化的定义、吸放热情况。
初中物理全部概念
11
33.汽化的两种方式。 34.沸腾的定义。 35.沸点的定义。 36.蒸发的定义。
初中物理全部概念
12
37.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 不同点。
38.加快、减慢蒸发的方法 39.液化的定义、吸放热。 40.液化的两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5.密度的定义、单位和换 算、公式
106.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 性质,如何理解。(笔记)
107.机械运动定义。 108.参照物的定义以及选择。
.
109.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10.速度的物理意义。 111.速度的定义、单位以及
换算。 112.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
动定义。
.
113.平均速度只能()表述变 速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情况。
114.运用()的方法可以减小 误差。
115.力的定义、单位、1N的力 大约是多大。
116.力的三要素。
.
117.力的作用效果。 118.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119.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120.惯性的定义。
.
121.二力平衡的条件。 122.力和运动的关系。
大气压与流速的关系。
73.电能表的作用。 74.电功的定义及其单位。 75.电功率的物理意义。 76.电功率的定义。
.
77.电功的单位及换算。 78.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79.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 定义、关系式。 80.电流的热效应及其能量 转化。
.
81.焦耳定律内容和公式。 82.家庭电路组成部分及
作用。 83.磁体、磁性的定义。 84.磁极和磁极间的相互
.
65.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 (公式,可参见笔记)。 66.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67.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68.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
.
69.串、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 (文字和公式)。
70.把电阻串联相当于() 把电阻并联相当于()。
71.电能的单位及换算。 72.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
()的过程。
.
(表格形式)。
.
21.温度的概念。 22.温度的单位,它是如
何规定的。 23.液体温度计的原理。 24.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
法。
.
25.物态变化(三角形结构 图、吸放热情况)。
26.熔化、凝固的定义。 27.晶体熔化的条件。 28.冰的熔点。
.
29.常见的晶体、非晶体。 30.晶体非晶体在熔化、凝固
时的异同点。 31.熔点、凝固点的定义。 32.汽化的定义、吸放热情况。
.
33.汽化的两种方式。 34.沸腾的定义。 35.沸点的定义。 36.蒸发的定义。
.
37.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 不同点。
38.加快、减慢蒸发的方法 39.液化的定义、吸放热。 40.液化的两种方法。
.
41.升华、凝华的定义及吸 放热情况。
42.雾、露、霜的成因。
43.带电的定义。 44.两种电荷的定义。
.
45.摩擦起电的定义。 46.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47.电荷量定义及单位。 48.验电器的作用。
.
49.常见的导体、绝缘体。 50.电流是如何形成的。 51.电流方向的规定。 52.电路的四个组成部分及
其作用。
.
53.电路三种状态的定义。 54.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 55.串、并联电路的结构、
初中物理需要掌 握的全部概念
.
1.声音是()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 ()不能传声。 3.声速在不同介质中的情况。 4.声音的三个特性。
.
5.音调的影响因素、响 度的影响因素。
6.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7.光在空气、真空中的
传播速度。 8.光的反射的定义。。
特点。 56.常见的电源是()和
(),它们的能量转化。
.
57.电流(强度)的意义、 单位。
58.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59.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 (文字和表达式)。
60.电压的作用、单位、提 供装置。
.
61.电池串联后的电压值。 62.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63.串、并联电路电压的
特点(文字和表达式)。 64.电阻的定义、单位。
.
133.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134.增大、减小摩擦的方
法。 135.杠杆的定义。 136.杠杆的五要素及定义。
.
137.杠杆的平衡条件。 138.杠杆的种类、特点和应
用举例。 139.定滑轮的定义和特点。 140.动滑轮的定义和特点。
.
141.定滑轮、动滑轮的实 质。
142.杠杆的种类、特点和 应用举例。
143.斜面省力的特点。 144.压力的定义及方向。
.
145.压力作用效果的影 响因素。 146.压强的物理意义。 147.压强的定义、公式。 148.压强的单位及换算。
.
149.增大、减小压强的方 法。 150.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151.液体压强的规律。 152.液体压强的公式。
.
153.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154.大气压强的测量。 155.标准大气压的值。 156.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94.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 的方向与()和()有关
95.电动机原理和能量转化。 96.电磁感应。
.
97.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98.感应电流的方向与()
()有关。 99.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 100.发电机原理和能量转化。
.
101.固液气分子特性及外在特 征。(表格)
102.质量的定义、单位及换算。 103.质量不随物体()()()
(笔记) 123.弹性形变的定义。 124.弹力的定义。
.
125.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126.常见的弹力(拉力)
(压力)(支持力) 127.重力的定义。 128.重力的方向。
.
129.重心的定义及规则物体重 心的位置。
130.摩擦力的定义。 131.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的定义及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13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10.光的反射定律。 11.在反射中光路是()的。 12.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 体的原因是( )
.
1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4.光的折射的定义。 15.折射角的定义。 16.凸、凹透镜的定义和特
点。
.
17.主光轴、光心、焦点、 焦距 的定义。
18.凸透镜对三种光线的作用。 19.凹透镜对三种光线的作用。 20.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
作用。
.
85.磁场的性质。 86.磁场方向的规定。 87.磁化的定义。 88.()发现(),这个现 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
89.电流磁场的方向与()有关。 90.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分布
与()相似,它的两端相当 ()。 91.电磁铁铁芯的作用。 9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
9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 (),这时能量如何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