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HJ-1A、B卫星轨道参数
常见国产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的简介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常见国产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的简介本文介绍了常见国产卫星数据的简介、数据时间、传感器类型、分辨率等情况。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产品级别说明◆1A级和1C级产品均为相对辐射校正产品,只是不同卫星选用的生产参数不同。
◆2级,2A级和2C级产品均为系统几何校正产品,只是不同卫星选用的生产参数不同。
其中:■GF-1卫星和ZY3卫星归档产品为1A级,ZY1-02C卫星数据归档产品级别为1C级,其他卫星归档级别为2级!◆归档产品是指:该类产品已经存在于系统中,仅需要从存储系统中迁移出来.即可供用户下载的数据。
◆生产产品是指:该类产品不是已经存在的产品,需要对原始数据产品进行生产,然后再提供给用户下载的数据。
■当用户需要的产品级别是上述归档的级别,直接选择相应的产品级别,然后查询即可!■当用户需要的产品级别不是上述归档的级别,就需要进行生产.本系统提供GF-1卫星和ZY3卫星2A级的生产产品,ZY1-02C卫星2C级的生产产品,在选择需要的级别查询后,无论有没有数据,在查询结果页上方有一个“查询0级景”按钮,点击此按钮后,进行数据查询,如果有数据,选择需要的产品直接订购,即可选择需要的产品级别。
国产卫星一、GF-3(高分3号)1.简介2016年8月10日6时55分,高分三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高分三号卫星是中国高分专项工程的一颗遥感卫星,为1米分辨率雷达遥感卫星,也是中国首颗分辨率达到1米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
2.数据时间2016年8月10日-现在3.传感器SAR:1米二、ZY3-02(资源三号02星)1.简介资源三号02星(ZY3-02)于2016年5月30日11时17分,在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三号02星发射升空。
这将是我国首次实现自主民用立体测绘双星组网运行,形成业务观测星座,缩短重访周期和覆盖周期,充分发挥双星效能,长期、连续、稳定、快速地获取覆盖全国乃至全球高分辨率立体影像和多光谱影像。
HJ星参数

HJ星: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星(HJ-1A /1B星)于2008年9月6日上午11点25分成功发射,HJ-1-A星搭载了CCD相机和超光谱成像仪(HSI),HJ-1-B星搭载了CCD相机和红外相机(IRS)。
在HJ-1-A卫星和HJ-1-B卫星上均装载的两台CCD相机设计原理完全相同,以星下点对称放置,平分视场、并行观测,联合完成对地刈幅宽度为700公里、地面像元分辨率为30米、4个谱段的推扫成像。
此外,在HJ-1-A卫星装载有一台超光谱成像仪,完成对地刈宽为50公里、地面像元分辨率为100米、110~128个光谱谱段的推扫成像,具有±30°侧视能力和星上定标功能。
在HJ-1-B卫星上还装载有一台红外相机,完成对地幅宽为720公里、地面像元分辨率为150米/300米、近短中长4个光谱谱段的成像。
各载荷的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HJ-1-A卫星和HJ-1-B卫星的轨道完全相同,相位相差180°。
两台CCD相机组网后重访周期仅为2天。
其轨道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HJ-1-A、B卫星轨道参数。
HJ卫星主要技术指标

4主要技术指标
4.1 轨道
表1-轨道主要技术指标
4.3 有效载荷
4.3.1宽覆盖多光谱可见光相机
HJ-1-A,HJ-1-B星上均装载有宽覆盖多光谱可见光相机,主要技术指标如表3。
表3-覆盖多光谱可见光相机主要技术指标
4.3.2超光谱成像仪
超光谱成像仪装载在HJ-1-A卫星上,主要技术指标见表4。
观
测模式:星下点垂直观测、左右侧摆倾斜观测。
表4-超光谱成像仪主要技术指标
4.3.3红外相机
观测模式:星下点垂直观测。
红外相机装载在HJ-1-B卫星上,主要指标见表5。
表5-红外相机主要技术指标
4.3.5 S-波段合成孔径雷达
S-波段合成孔径雷达装载在HJ-1-C卫星上,主要指标见表7。
表7-S-波段合成孔径雷达主要技术指标
4.6 工作模式
表9-有效载荷工作模式主要技术指标
4.7卫星寿命
卫星寿命:≥3年
HJ-1-A 卫星Ka通信试验寿命:≥1年。
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在轨运行十周年回顾与展望

41 概述2008年9月6日,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简称环境减灾一号A、B,HJ -1A/B)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升空,至2018年9月6日,已整整运行10年。
在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的精心运营管理下,目前双星仍在按业务需求开展遥感任务,成为我国寿命最长的遥感卫星。
环境减灾一号A 星(左图)、B 星(右图)在轨示意图2 在轨运行情况HJ -1A/B 卫星入轨后,于2008年10月13日完成双星轨道控制,形成180°相位星座布设。
为维持双星相位,2010年5月22日、2012年3月7日至3月10日对星座相位维持实施了二次轨控。
2014年,卫星降交点地方时已由标称值10∶30漂移到9∶20左右,整星发电能力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
2014年3月11日开始对星座实施了卫星倾角的调整,增加0.3056°,使得卫星降交点地方时开始向正午漂移。
2016年以后,卫星相位差拉大,环境减灾一号A、B 卫星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HJ -1A/B over the Past Ten Years白照广(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在轨运行十周年回顾与展望Space International 国际太空 · 2018·9Reviews★专题综述Space International 国际太空·总第477期5考虑到卫星处于寿命末期,卫星以保寿命运行为主,未再进一步进行轨道调整。
经过10年的运行,卫星太阳电池阵发电电流相对入轨初期衰减0.6~1.8A 左右。
目前卫星能源仍能满足负载运行要求。
卫星运行姿态稳定,整体工况良好。
姿态指向精度维持在0.1°以内,姿态稳定精度维持在0.01°/s 以内。
星上温度环境适宜,蓄电池组温度水平一直保持在3.3~8.8℃正常范围内,其他舱内设备保持在0~30℃以内,随运行时间整体上呈微微上涨趋势,平均每年增加0.5℃。
中国对地观测卫星介绍分解

资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号卫星传感器的基本参数
4)高密度磁记录器
除了上述三种遥感器外,资源一号卫星在星上还 配有一台高密度磁记录器,用以记录所需地区的 CCD相机观测数据,待卫星进入地面站接收范围 内,再将记录数据进行回放,并由地面站进行接 收。星上高密度磁记录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为:记 录/重放码速率为53Mb/s;误码率≤1×10-6;记 录/重放时间均不小于15分钟。
卫星主要技术指标为: 轨道类型:太阳同步轨道 轨道高度:863公里 轨道倾角:98.79º 轨道偏心率:0.00188 轨道周期:102.332分钟 轨道回归周期:10.61天 轨道降交点地方时:08.34(1999年7月4日) 卫星重量:950公斤 卫星平均功率:229瓦 星体尺寸:1.42米×1.42米×1.20米柱型六面体 太阳帆板:对称安装在星体外侧,总长度为10.556米
2)红外多光谱扫描仪(IRMSS)
红外多光谱扫描仪(IRMSS)有1个全色波段、2 个短波红外波段和1个热红外波段,扫描幅宽为 119.5公里。可见光、短波红外波段的空间分辨率 为78米,热红外波段的空间分辨率为156米。 IRMSS带有内定标系统和太阳定标系统。
3)宽视场成像仪(WFI)
宽视场成像仪(WFI)有1个可见光波段、1个近红外波段, 星下点的可见分辨率为258米,扫描幅宽为890公里。由 于这种传感器具有较宽的扫描能力,因此,它可以在很短 的时间内获得高重复率的地面覆盖。WFI星上定标系统包 括一个漫反射窗口,可进行相对辐射定标。
遥感卫星具体参数表格

2007年9月18日
重复周期:93 min
0.45m
11bit
全色波段
全色波段
306km2
Worldview-2卫星
美国
2009年10月6日
重复周期:93 min
0.5m
16bit或
8bit
全色波段
全色波段
66km×65.6km
1.8m
多光谱波段
多光谱波段
有4个谱段:红.绿.蓝.近红外,还
有海岸.黄.红边.近红外2波段
MSS4-7
可见光-近红外
180km×180 km
Landsat-3
陆地卫星
美国内务部和美国国家宇航局
1975年1月22日
重复周期:18天
80m
MSS是128量级
MSS4-7
可见光-近红外
180km×180 km
Landsat-4
陆地卫星
美国内务部和美国国家宇航局
1978年3月5日
重复周期:16天
80m
32m
10bit
多光谱波段
绿.红.近红外
600km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
中国
巴西
1999年10月14日
重复周期:26天
19.5m
8bit
CCD相机
可见光-近红外(1-5波段)
全色波段
258m
宽视场成像仪
可见光-近红外
(10-11波段)
6-8波段:78m
9波段:
156m
红外多光谱扫描仪
可见光-近红外(6波段)
名称
发射机构(国家)
发射时间
时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
辐射分辨率
卫星轨道参数计算

卫星轨道平面的参数方程:1cos()p e rr :卫星与地心的距离P :半通径(2(1)p a e 或21p b e ) θ:卫星相对于升交点角 ω:近地点角距卫星轨道六要素:长半径a 、偏心率e 、近地点角距ω、真近点角f (或者卫星运动时间t p )、轨道面倾角i 、升交点赤径Ω。
OXYZ─赤道惯性坐标系,X轴指向春分点T ;ON─卫星轨道的节线(即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N为升交点;S─卫星的位置;P─卫星轨道的近地点;f─真近点角,卫星位置相对于近地点的角距;ω─近地点幅角,近地点到升交点的角距;i─轨道倾角,卫星通过升交点时,相对于赤道平面的速度方向;Ω─升交点赤经,节线ON与X轴的夹角;e─偏心率矢量,从地心指向近地点,长度等于e;W─轨道平面法线的单位矢量,沿卫星运动方向按右旋定义,它与Z轴的夹角为i;a─半长轴;α,δ─卫星在赤道惯性坐标系的赤经、赤纬。
两个坐标系:地心轨道坐标系、赤道惯性坐标系。
地心轨道坐标系Ox0y0z0:以ee1为x0轴的单位矢量,以W为z0轴的单位矢量,y0轴的单位矢量可以由x0轴的单位矢量与z0轴的单位矢量确定,它位于轨道平面内。
赤道惯性坐标系:OXYZ,X轴指向春分点。
由地心轨道坐标系到赤道惯性坐标系的转换:1.先将地心轨道坐标绕W旋转角(-ω),旋转矩阵为R Z(-ω);2.绕节线ON旋转角(-i),旋转矩阵为R X(-i);3.最后绕Z轴旋转角(-Ω),旋转矩阵为R Z(-Ω);经过三次旋转后,地心轨道坐标系和赤道惯性坐标系重合。
在地心轨道坐标系中,卫星的位置坐标是:0 0 0cos sin 0x r f y r fz地心轨道坐标系到赤道惯性坐标系的转换关系是:000()()()cos cos sin cos sin sin cos cos cos sin sin sin cos =cos sincos cos sin sin sincos cos cos sin cos sin sin cos sin cos z x z x x y R R i R y z z i i i r f i i i i ii2sin 0cos sin()sin sin()cos(1)=sin cos()cos sin()cos 1cos sin()sin r f f f i a e f f ie ff i赤道惯性坐标系下的坐标确定后,可与r 、α、δ联系起来,关系式如下:1222()2arctan arctan(1)1cos 1cos y xz x y p a e re fe f若卫星六要素都已知,则可以解出α、δ。
国内卫星资源表

1B
1990.9.3
现已退役
民用
1C
1999.5.10
现已退役
民用
1D
2002.5.15
现已退役
民用
风云二号
2A
1997.6.10
现已退役
对亚太地区气象情况进行监测
民用
2B
2000.6.25
现已退役
民用
2C
2004.10.19
国家气象局
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第一颗业务卫星
民用
多光谱扫描辐射仪:两维扫描;自旋一周:取得4条可见光扫描线,3条红外和1条水汽扫描线。自旋1周后,镜筒步进1次,进行下一条扫描。步进2500步,取图时间为25.5分钟。取完图后镜筒快速回扫,准备进行下一次观测。 轨道高度约35800公里。视角:17.4×17.4度。视域:20×20度, 光谱通道:5个,光波范围 3.5~ 4微米的通道能观察地上高温热源行。发现森林大火, C星一天发回 28张图像,可观测火灾的发展情况和走势。每 1个像素相当于地面 5公里的距离
资源三号卫星
2012.1.9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高精度民用立体测绘卫星
民用
一台2.5米分辨率的全色相机和两台4米分辨率全色相机,一台10米分辨率的多光谱相机,包括蓝、绿、红和近红外四个波段,光谱范围分别为0.45-0.52μm,0.52-0.59μm,0.63-0.69μm,0.77-0.89μm。可对地球南北纬84度以内地区实现无缝影像覆盖,回归周期为59天,重访周期为5天。设计工作寿命为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