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笔记考题整理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必背简答题

中国近代史必背简答题

中国近代史必背简答题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涉及到许多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以下是一些必背的简答题,旨在帮助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 辛亥革命是指什么?它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要革命,发生于1911年。

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的封建帝制结束,开启了近代化的道路。

这场革命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的基础,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感,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的进程。

2. 五四运动是什么?它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五四运动是发生在1919年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

它起源于北京的学生抗议活动,抗议巴黎和约中将德国在中国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这场运动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激发了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尊心,提倡了新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文化进步。

3.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什么时候?它的创始人是谁?党的早期活动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

它的创始人是陈独秀等一小部分马克思主义者。

党的早期活动主要集中在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上,通过发动工人罢工和农民起义,以争取工农利益和推翻封建统治。

4. 中国抗日战争是什么时期的事件?它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中国抗日战争发生于1937年至1945年,是中国对抗日本侵略的一场全面战争。

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加强了国共合作,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培养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什么时候?它的创始人是谁?建国初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

它的创始人是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

建国初期的主要任务包括进行土地改革,推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农业合作化和工业化进程。

以上是一些中国近代史必背的简答题,涵盖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抗日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等重要事件。

《中国近代史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必考知识整理笔记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选择题:1、清朝唯一盛世时期是康乾盛世。

2、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爆发上。

3、所谓的殖民地是指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有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5、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1856年,英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了著名的“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辛丑条约》6、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是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

1、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2、为什么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主权独立受到侵犯,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逐渐沦入国家主权受制于外国列强的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后,随着五口通商和西方商品在中国的倾销,促使中国传统的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是什么?资本帝国主义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封建势力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封建剥削制度封建地主的徒弟所有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中国资本主义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和发展是及不平衡的;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4、简述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地主阶级继续拥有大量的土地;旧的被统治阶级——农民阶级仍是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5、简述中国工人阶级为何具有无产阶级的特点?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革命性最强;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同农民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因此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2023年中国现代历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

2023年中国现代历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

2023年中国现代历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

这份文档旨在整理2023年中国现代历史考试所需的必考知识,以下是相关要点:
1. 辛亥革命(1911年)
- 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推翻了清朝统治,标志着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了解和掌握辛亥革命的起因、推动力量、革命过程以及取得
的成果。

2. 四五运动(1935-1936年)
- 四五运动是中国领导的抗日民主运动,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
的序幕。

- 熟悉四五运动的发展背景、组织形式、主要活动和影响。

3. 五四运动(1919年)
-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以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为
主要目标的爱国运动。

- 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主要内容、影响及其对中国社会
政治的影响。

4. 中国的成立(1921年)
- 了解中国的成立背景、宗旨和早期发展历程。

- 掌握中国的重要领导人及其贡献,如陈独秀、李大钊等。

5. 中国抗日战争(1937-1945年)
-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抵抗外来侵略的伟大战争。

- 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起因、战略方针、主要战役和最终胜利。

以上只是几个主要要点,希望能对你准备2023年中国现代历
史考试有所帮助。

如需更详细的知识整理,请查阅相关历史教材和
资料。

祝你考试顺利!。

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复习题集及答案

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复习题集及答案

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复习题集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抗日战争D. 中国共产党建党答案:A2. 中国开辟对外贸易的第一个通商口岸是?A. 广州B. 上海C. 大连D. 青岛答案:A3. 红船精神的主要内涵是?A. 反对帝国主义B. 反对封建主义C. 反对资本主义D. 反对压迫和剥削答案:D4.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A. 法国凡尔赛宫复仇行动B. 五四运动纪念活动C. 中共一大召开D. 上海学生抗议日本答案:D5.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哪个地点正式成立?A. 北京B. 上海C. 武汉D. 广州答案:B二、判断题1.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答案:正确2. 五四运动是中国学生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

答案:正确3.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桥梁。

答案:错误4.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北伐”战争,统一了中国。

答案:错误5.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曾积极参与国共合作,致力于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答: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转折点。

辛亥革命的背景是清朝的腐败统治、对外民族压迫以及人民对自由和民主的追求。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的封建主义统治结束,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2. 请简述五四运动的起因和影响。

答:五四运动起因于1919年,是中国学生对《凡尔赛条约》的抗议和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呼吁拒绝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追求民族独立、民主和科学。

五四运动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和民主觉醒,它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3. 请简述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三大改造。

答: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土地改革、工业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

土地改革是指解放农民、没收地主土地并分配给农民的改革,实现了土地的公有制。

中国近现代史重点题库简答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重点题库简答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题库简答答案1、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①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加速了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中国领土主权遭到更为严重的破坏。

③甲午战争的爆发及《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④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

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①政治上:中国不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国家,领土与主权的完整遭到严重破坏,司法于行政的统一不复存在。

②经济上:中国虽然有了资本主义工商业,但传统的自然经济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

③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

⑶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⑷中华民族的主要任务:①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②彻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

2、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手段: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侵略、文化奴役。

⑵危害: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主权遭到严重破坏,领土大量丧失,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巨额的战争赔款加剧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贫困;列强在华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腐朽文化入侵,传教士犯罪活动猖狂。

⑶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①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胜利,他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起点。

②三元里人民的抗争斗争成为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斗争的第一面光辉旗帜。

③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各地人民为反抗英、法和沙俄的入侵也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④甲午战争后台湾人民反对日本割占台湾的斗争。

⑤19世纪60至90年代各地接连不断的反洋教斗争。

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之际爆发的义和团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10道必背题

中国近现代史10道必背题

1.何谓中国近代以来三次历史性巨变?意义?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

各自的意义:①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大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民主共和”成为当时社会的思潮;这个时期作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已得到史学家的确认。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和国家政权性质、架构和功能性的转换。

“一五”计划建设的提前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经济、政治、教育等制度和观念文化的变革,给一度徘徊的社会主义实践注入了新的生机,被激活的生产力向国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巨大发展潜力。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已遭到破坏,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虽已产产生,但其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其中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6、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和基本内容、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和伦理道德,要求平等自由,个性解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提倡科学,反对尊孔复古思想和偶像崇拜,反对迷信鬼神,要求以理性与科学判断一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开展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笔记

我可以为您提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一些重点笔记。

1.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是清朝末年的鸦片战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2.清朝末年,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差距和社会动荡。

这些社会动荡是鸦片战争
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3.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朝统治者意识到需要进行改革,开始了辛亥革命。

4.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成为临时大总统。

5.中华民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外动乱,国民党和共产党争夺政权。

6.中华民国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初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由于战
争和其他原因,未能彻底改变国家的局面。

7.中华民国政府于1949年败给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了一系列经济和政治改革,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等原因,
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

这些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一些重点笔记。

希望能帮到您。

2024【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点梳理及答案

2024【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点梳理及答案

2024【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点梳理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冲突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冲突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冲突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冲突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冲突2.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

A.属于革命对象B.属于革命领导阶级C.属于革命力气D.什么都不是3.抗日战争成功以后是哪个列强取代了日本在中国的地位?()A.法国B.英国C.俄国D.美国4.1924—1926年的中国国民党是一个()。

A.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B.官僚资产阶级的政党C.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政治联盟D.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5.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到1919年时中国无产阶级人数约有()。

A.100万人B.200万人C.300万人D.400万人6.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封建地主土地全部制瓦解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D.英国输华商品激增7.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缘由是()。

A.帝国主义的强大B.社会制度的腐败C.经济技术的落后D.中国军队军事素养低下8.“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属于()的主见。

A.维新派B.洋务派C.革命派D.立宪派9.规定允许外国在中国办工厂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对第一次国共合作起了促进的共产国际派遣人员是()。

A.马林B.越飞C.鲍罗廷D.李德11.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最根本缘由是()。

A.列强之间的冲突B.国际舆论的指责C.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D.清政府的妥协12.二次革命失败的最重要缘由是()A.革命党人军队不足B.国民党力气涣散C.袁世凯军队强大D.袁世凯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13.五四运动是()的宏大开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现代史
第一章
1】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31
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集中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在社会结构上,形成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等级制度。

2】简述列强是如何对中国实行侵略的
1、军事侵略
2、政治控制
3、经济掠夺
4、文化渗透
3】简述列强对中国经济掠夺的方式或途径35
1、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3、对华倾销商品
4、对华资本输出
5、操控中国的经济命脉
4】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36
1、帝国主义逐步操纵中国经济命脉,控制中国政治
2、中国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中国人民
3、中国自认经济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
4、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是发展缓慢
5、因为战争,中国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6、因为受压迫,中国广大人民过着极寒交迫的生活。

5】简述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37
1、地主阶级仍然掌握国家政权
2、农民阶级仍是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
3、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
4、近代中国诞生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6】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37
1、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劳动条件差,工资待遇低,
毫无政治权利,其革命性最强。

2、它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从地区上讲主要集中于大城市,便于形成革命力量。

3、它主要是由破产的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转化而来,便于形成工农联盟。

7】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两大主要矛盾38
1、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2、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8】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极关系38
1、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
3、二者相互区别又互相联系,前者是要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后者是解决生产力
的问题。

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实现第二大任务。

第二章
9】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45
1、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2、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3、太平天国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
神支柱。

4、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10】洋务事业包括哪三个方面?
1、兴办近代企业
2、建立新式海陆军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1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48
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1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48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13】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50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子的政治改革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14】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51
1维新派自身的局限
2强大旧势力的反对
3没有军队也没发动群众
15】戊戌维新派的弱点和局限?51
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3、脱离人民群众
三章、辛亥革命
16】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53
1、外强侵略日益扩大
2、清末新政破产
3、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强大
17】试述三民主义的内容54
1、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

3、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改革社会。

18】关于革命和改良的辩论问题是什么?55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要不要社会革命
19】革命与改良大论战的意义(大论战中革命派胜利的意义)55
1、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
到革命的行列。

2、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为推翻清朝
统治奠定了思想基础。

20】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57
1、推翻了清王朝,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3、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思想解放
4、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推动了民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5、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21】辛亥革命的局限性57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2、没有充分发动群众
3、没有建立强大的革命政党
22】新文化运动的意义61
1、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2、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
3、为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条件
23】新文化运动的局限62
1、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根源
2、只依靠少数人的呐喊,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
3、思想上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形式
24】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