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格列汀病例分享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阿格列汀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分析

阿格列汀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分析

替格瑞洛为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是目前唯一具有可逆性的抗血栓药物,药物自身可拮抗P2Y12受体,有起效快、疗效稳定等优势,无需经肝脏生物转化,可干扰体内纤维蛋白原的合成,从而有效起到抑制血栓形成并抗血小板凝聚等作用[2]。

替格瑞洛的应用可降低二磷酸腺苷所致血栓形成作用,对血小板活性进行抑制,预防血小板聚集,且替格瑞洛吸收快,一般1.5h 可起效,可对二磷酸腺苷发挥可逆作用,药效过后,机体组织可快速恢复正常血小板功能,替格瑞洛的使用中安全性更高,可有效对病情进行控制,并降低出血风险[3]。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间隔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相似,P>0.05。

综上所述,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心绞痛情况和血液流变学,且未增加药物使用的不安全性。

参考文献[1]陈春英.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19,40(8):142-144.[2]翟文卉.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4):1-3. [3]肖延民,蔡柳燕,孙冰.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黏附分子、脑钠肽水平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9,22(5):512-517.目前大多数糖尿病药物通过降低血糖预防并发症,对已发生的并发症是否具有治疗作用知之甚少。

阿格列汀是一种基于肠促胰素的新型口服降糖药,在降低血糖同时,是否对受损靶器官具有保护作用尚无定论,本研究旨在探究阿格列汀辅助治疗早期DN的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8年6月—2019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302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150例)和观察组(152例)。

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方法8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

研究组患者采用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参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和腰围(WC)评分、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FBG)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后,参照组BMI评分为(26.76±2.14)分,WC评分为(90.37±3.02)分;研究组BMI评分为(24.73±2.29)分,WC评分为(86.76±2.44)分;参照组BMI评分及WC评分均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963、5.8806,P<0.05)。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参照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346,P<0.05)。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bA1c为(6.46±1.02)%,FBG为(6.65±0.79)mmol/L;参照组患者的HbA1c为(7.02±1.11)%,FBG为(7.57±1.02)mmol/L;研究组患者的HbA1c及FBG水平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495、4.5100,P<0.05)。

结论将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可有效缓解患者病症,临床效果尤为显著。

关键词阿格列汀;二甲双胍;肥胖2型糖尿病肥胖2型糖尿病是指成人发病型糖尿病[1]。

其病症是由于人体体内胰岛素不能发挥有效作用及和受体结合含量少所导致的糖尿病[2]。

我国传统的二甲双胍治疗方式不能起到相应的临床效果,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3]。

在本次研究中,对一年内来本院就诊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4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分析

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4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分析

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4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分析乔春凤;陈悦;黄启佳【摘要】目的:分析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

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0.5 g,ti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阿格列汀(25 mg,qd)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类物质(R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及药物经济学价值。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体质量指数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F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ROS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C/E(676.40)低于对照组(697.32)。

结论: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可减轻患者肥胖,降低血糖,抑制氧化应激,减轻机体损伤,具有较高的药物经济学价值。

【期刊名称】《中国合理用药探索》【年(卷),期】2019(000)005【总页数】3页(P34-36)【关键词】2型糖尿病;阿格列汀;二甲双胍;疗效;药物经济学【作者】乔春凤;陈悦;黄启佳【作者单位】[1]郑州颐和医院门诊药房,河南郑州450000;[1]郑州颐和医院门诊药房,河南郑州450000;[1]郑州颐和医院门诊药房,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为临床多发病,主要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缺陷有关。

该病患者多肥胖,临床表现为口渴、乏力等。

近年来,我国居民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肥胖率上升,T2DM发生率也明显升高,影响居民身体健康[1] 。

阿格列汀病例分享

阿格列汀病例分享

随访血糖监测
空腹
早餐2h
午餐2h 晚餐2h 睡前
6.6
8.9
9.5
10.4
7.8
阿格列汀25mg Qd+二甲双胍1000mg bid
6.6
8.8
9.9
阿格列汀25mg Qd+二甲双胍1000mg bid
6.2
7.9
7.8
7.0
阿格列汀25mg Qd+二甲双胍500mg tid
6.0
7.6
7.2
阿格列汀25mg Qd+二甲双胍500mg tid
日期
1-16 1-18 1-20 1-22
项目
血糖水平 OAD剂量 血糖水平 OAD剂量 血糖水平 OAD剂量 血糖水平 O2h 午餐后2h 晚餐后2h 睡前
7.4
15.1
14.2
11.7
9.6
二甲双胍1000mg bid
7.2
13.2
13.4
10.2
9.0
二甲双胍1000mg bid
阿格列汀病例分享
医生姓名:潘毅 科 室:内分泌二科
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职称:主治医师
SACN.DPP.17.05.2657 本材料有效期至2019年01月。该信息仅作医学和科研参考,赛诺菲 不建议以任何所批准的处方信息不符的方式使用本品。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使用。
患者基本信息
• 年龄:59岁 • 性别:男 • 职业:公务员 • 就诊时间:2017年1月
What’s your choice?
Q1:需要立即开始胰岛素治
疗吗?
Q2:如何合理选择口服药?
选择的降糖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剂量的描述 • 治疗方案:继续OAD • 使用的OAD类型:

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重度肾脏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

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重度肾脏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

• 临床研究 •167外脓肿,小脑脓肿,颞叶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耳源性脑膜炎的发生比例分别是25.5%、17.7%、19.1%、27.6%、4.3%。

明显高于单侧组(P <0.01)。

笔者认为可能与胆脂瘤的破坏有关,患耳胆脂瘤是否有加重对侧耳胆脂瘤的可能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因此,双胆脂瘤临床应予高度重视[3]。

对于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诊断,从资料来看单侧组,乳突许、麦氏位诊断的阴性率高。

双侧同时发病组中CT 扫描阳性率远比其他检查方法高。

因此,笔者认为中耳腔CT 可列为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术前的常规检查[4]。

近年来,对胆脂瘤的处理原则是:既要彻底根治病变,又要尽可能的保留或重建骨性外耳道[5]。

本组1500例1654耳胆脂瘤,1642耳行开放型术式,仅有12耳做了保留外耳道的关闭术式,以清除局部小病灶为主。

术后随访,双侧组中无一复发,单侧组中,1466例中随访736例无一复发[6]。

参考文献[1] 龙官保,江山,苏宁洋.胆脂瘤型中耳炎双侧同时发病和单侧发病者的临床对比分析与前瞻性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17,52(2):99-100.[2] 王定华.胆脂瘤型中耳炎对乳突峰房的影响[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分册),2016,62(2):112-114.[3]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63-366.[4] 毛承越.耳鼻咽喉科临床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30-239.[5] 田勇泉.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53-359.[6] 田勇泉,孙爱华.耳鼻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0-130.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重度肾脏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杜 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 内分泌科,辽宁 大连 116021)【摘要】目的 本文探讨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重度肾脏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根据推荐合理使用DPP-4抑制剂

根据推荐合理使用DPP-4抑制剂

住院治疗过程:
• • • •
首先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降糖; 下泵后使用“甘精胰岛素16U皮下注射; 二甲双胍0.25,3次每日; 阿卡波糖,每日3次”控制血糖。
各种权威指南和共识陆续发表
2013年CDS指南推荐 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患者可加用DPP-4抑制剂
主要治疗路径
生活方式干预
备选治疗路径 血糖控制不达标 (HbA1C>7.0%), 则进入下一步治疗
尿素氮:7.13mmol/l,肌酐62umol/l,
8.44% 9.43 11.43 16.77 17.5 18.74 随机血糖(mmol/L) 空腹胰岛素(mIU/L) 餐后半h胰岛素(mIU/L) 餐后1h胰岛素(mIU/L) 餐后2h胰岛素(mIU/L) 餐后3h胰岛素(mIU/L) 12.5 4.63 7.85 15.59 16.79 10.52
12
2014年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 推荐DDP-4 抑制剂为一线用药
20糖尿病指南
DPP-4抑制剂地位不断提高
DPP-4 抑制剂获权威指南推荐
DPP-4抑制剂在指南中的地位一直提升,从仅 用于特定患者变更成为首选药物之一
德国糖尿病协会 国际糖尿病协会
2012 2010 2009
ADA-EASD指南 仅用于特定患者9
非劣性
对于糖尿病CV终点研究, FDA 要求95% 置信区间 上限<1.3
目前 所有的DPP-4抑制剂 都达到了 FDA对心血管安全性的 审查的要求
0
HR 1.00
0.89 1.12
1.12 为95% 置信 区间上限,小于 1.3
1
一线药物治疗
二甲双胍
生活方式干预

阿格列汀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苏丽

阿格列汀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苏丽

阿格列汀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苏丽发布时间:2021-10-22T03:24:39.610Z 来源:《航空军医》2021年7期作者:苏丽[导读] 本文对于阿格列汀在治疗2型糖尿病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南宁市第十人民医院)药剂科530105)摘要:糖尿病属于一类临床常见慢性进展性代谢疾病,全球糖尿病病人数量超出3.47亿,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型糖尿病也可以称之为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病人数量大概在所有糖尿病病人数量总数中超出90%。

以往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选择药物为磺酰脲类、胰岛素增敏剂、双胍类以及噻唑烷二酮类等,但是上述药物长时间应用能够引发胰岛β细胞进行性衰竭,病人体质量升高以及低血糖等。

现在关于二型糖尿病疾病的发病原因、避免传统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新靶点药物获得了开发,口服用药小分子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属于二型糖尿病疾病临床治疗药物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2型糖尿病;阿格列汀;研究进展;到目前为止,全球批准上市的小分子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包含阿格列汀、西格列汀、利格列汀、维格列汀以及沙格列汀等,其中阿格列汀因为上市时间比较短,在临床应用方面缺少充分的治疗效果、经济性以及安全性证据。

本文对于阿格列汀在治疗2型糖尿病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1 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关于有效性,通过最近几年已经发表的文献资料,对照显示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研究组接受其他小分子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二类进行治疗,一共纳入15篇文献资料随访,时间全部超出12周,一共包含4456例病人,总结分析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表明和安慰剂进行对比显示,阿格列汀能够降低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病人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血糖水平,提高病人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小幅度升高病人的体质量水平,两者对比差异明显[1]。

并且此项研究还对上述指标的结果是否存在种族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中包含亚裔与非亚裔,结果表明阿格列汀在治疗亚裔2型糖尿病人群中,对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达标率、空腹血糖等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非亚裔人群,两者对比差异明显。

阿戈美拉汀病例汇报

阿戈美拉汀病例汇报

中航工业西安医院 首都医科大
凝血机制正常、甲功正常、 肿瘤相关标志物正常
胸科室 神经内科
CT 检 查
中航工业西安医院 首都医科大
胸科室 神经内科
心脏彩超
中航工业西安医院 首都医科大
65%
左室射血分数
结论:心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
胸科室 神经内科
腹 部 B 超
中航工业西安医院 首都医科大
胸科室 神经内科
胸科室 神经内科
中航工业西安医院
谢谢大家
神经内科 唐天如
中航工业西安医院 首都医科大
胸科室 神经内科
健康宣教(认知行为治疗?):
内容:告知患者 ①疾病是什么 ②他要做什么 ③愈后怎么样 获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的同时。 探寻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的根源? 告诉我你需要什么,然后,我会告 诉你,没有他,怎么过。
中航工业西安医院 首都医科大
胸科室 神经内科
治疗方案: 1、主要药物治疗: 阿戈美拉汀 25mg 睡前口服。
颈 部 血 管 B 超
中航工业西安医院 首都医科大
胸科室 神经内科
其它
中航工业西安医院 首都医科大
胸科室 神经内科
90 项 症 状 测 试
中航工业西安医院 首都医科大
总分:226分 阳性项目数:54 >2分分子分:8 阳性标准: 总分:≥160分 阳性项目数:>43 任一分子分>2分
胸科室 神经内科活 MT1 和 MT2 受体, 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恢复生物节律; 通过拮抗突触后膜的 5-HT 2C 受体,可以 增加前额叶皮质 DA和 NE 的释放, 发挥 抗抑郁的作用。 当 MT 激动与5-HT 2C 受体拮抗作用 同时存在时, 可以产生独特的协同作用, 促进更多 DA 和 NE 的释放, 使抗抑郁作 用进一步加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PP-4抑制剂 GLP-1类似物
-5

-2.5
0
2.5
5
Phung OJ et al. JAMA. 2010;303:1410-1418.
DPP-4 抑制剂低血糖发生率低
一项荟萃分析纳入27个实验11198名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53-62 岁,HbA1c水平波动于6.4%-9.3%
低血糖的发生率(%)(95% CI)
阿格列汀病例分享
全能的降糖选手
病例特点
1
基本信息
中年女性,59岁。
2 3
主诉
口干、多饮13年,加重伴胸闷、憋气2天余。
现病史
患者 13 年前诊为“ 2 型糖尿病”,先后应用“中草 药”,口服降糖药降糖,血糖控制一般,多年前出 双眼视物模糊,手足麻木不适、夜间双下肢发凉。3 年前因血糖控制不佳开始应用胰岛素降糖,目前使 用“门冬胰岛素30 早20u晚18u皮下注射”降糖,血 糖监测不及时,控制欠佳,有时易发生低血糖。
DPP-4 抑制剂
α -糖苷酶
延缓肠道吸收葡萄糖 (胃肠道反应)
抑制剂
噻唑烷二酮
二甲双胍
减少肝糖原分解 改善胰岛素抵抗 (胃肠道反应)
磺脲类 格列奈类
改善胰岛素抵抗 (体重增加) 促进胰岛素分泌
(低血糖)

DeFronzo RA. Br J Diabetes Vasc Dis 2003;3(Suppl 1): S24-40.
5 6
一般检查
体重 75kg ,身高 159cm , BP145/85mmHg , BMI29.6 。
体格检查
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少量湿罗音,双足背动脉搏 动减弱,双下肢轻度水肿。余未及阳性体征。
病例特点
7
入院前检查
颅脑:左基底节区脑软化灶,胸部 CT :左 肺叶感染。 心电图:ST-T异常。 糖化血红蛋白 9.8% ,肝功、肾功、心肌酶、 TSH正常范围。 血脂:总胆固醇 6.67mmol/L ,甘油三酯 2.1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94mmol/L。 尿液分析:葡萄糖 3+,尿微量白蛋白 /肌酐 102mg/L。
磺脲类 格列奈类 噻唑烷二酮
α -糖苷酶抑制剂
2.63(0.76,9.13) 7.92(1.45,43.21) 2.04(0.50,8.23) 0.60(0.08,4.55)
DPP-4抑制剂
0.67(0.30,1.50)
0.94(0.42,2.12)
GLP-1类似物
0.1

0.5
1.0
10
20
50
Phung OJ et al. JAMA. 2010;303:1410-1418.
治疗
入院完善相关化验及检查后 给予全面系统治疗。
抗炎
降糖
降压
扩冠
抗聚
利尿 抗凝
调脂
开始的降糖方案
门冬胰岛素30 早26u晚24u
降糖
二甲双胍
1g 2/日
血糖变化
(饮食)
第一天
第二天
10.9
14.5(随机)
11.8
20.3
8.3
mmol/L
第三天
10.0
10.8
9.9 ↓ mmol/L (诺和锐30早26u,晚24u) 11.9
研究主要终点:阿格列汀心血管安全性良好
14 12 10 8 6 4 2 0 0 18 0 7983 8071 36 0 7761 7836 HR 1.00; 95% CI, 0.89–1.12 P<0.001 (非劣效性终点) P=0.99 (优效性终点)
*2年后的K-M事件发生率. HR: 危险比; K-M: Kaplan-Meier; Pbo: 安慰剂; Saxa: 安立泽®
尼欣那: 7.3%* 率/100 人-年 – 3.7
达到终点的患者(%)
安慰剂: 7.2%* 率/100 人-年 – 3.7
54 0 7267 7313
72 0 4855 4920
90 天 0 851 847
安慰剂 尼欣那
8212 8280
与安慰剂比较,尼欣那 在2年时不增加主要复合终点风险 (7.3% vs 7.2%; P<0.001 非劣性检验; P=0.99 优效性检验). 尼欣那 和安慰剂组中预设的亚组间主要终点无差异.
血糖变化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10.9 14.0
14.5(随机) 11.8 12.8
20.3
8.3
mmol/L
9.9 ↓ mmol/L 诺和锐30 早26u,晚24u 11.9 8.9 8.4
11.3 给药 15.3 10.5
血糖变化
第六天 第七天 第八天
6.7
7.7 4.8 5.4
病例特点
糖尿病病 史长。 饮食不控 制,超重。
胰岛素用量大 有低血糖发生。
病例 特点
合并严重心脑血 管疾病。
药物选择
胰岛β细胞 的保护。 不增加 体重。
低血糖风险。
药物 选择
心脑血管安 全性好。
药物选择
1
同时 兼顾
禁忌症、不良反应
2
降糖疗效
3
依从性
2型糖尿病现有口服药物治疗选择
治疗2型糖尿病
DPP-4 抑制剂不影响体重
一项荟萃分析纳入27个实验11198名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53-62 岁,HbA1c水平波动于6.4%-9.3%
体重改变的平均值(%)(95% CI)
磺脲类 格列奈类 噻唑烷二酮
α -糖苷酶抑制剂
1.99 (0.86,3.12) 0.91(0.35,1.46) 2.30(1.70,2.90) -1.80(-2.83,-0.77) -0.09(-0.47,0.30) -1.76(-2.90,-0.62)
病例特点
7
入院诊断
1、2型糖尿病伴多个并发症 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2型糖尿病性肾病 2、高血压病3级 很高危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心功能不全 4、脑梗死(陈旧性) 5、甲状腺术后 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6、高脂血症 7、肺炎
病例特点
7
入院后检查
空腹血糖12.5mmo/L。 心脏超声: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主动脉瓣 钙化。 腹部超声:脂肪肝
临床研究显示: 阿格列汀治疗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 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纳入743例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基线 HbA1c 7.0%-10.0%,接受阿格列汀或安慰剂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β细胞功能变化
HOMA-2β自基线改变(%)
25mg阿格列汀+二甲双胍 n=166
安慰剂+二甲双胍 n=180
DPP-4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患者 血糖综合管理中的优势

疗效与现有药物相似 低血糖发生风险低 不引起体重增加 可能改善疾病进展 服用方便,依从性好




阿格列汀是否更适合呢?
那么阿格列汀是否真的适合这位患者,能够面面俱 到,保护胰岛素β细胞功能,降糖效果明显,减少 胰岛素用量,不增加体重,少低血糖发生风险,心 血管安全性更好呢?。
病例特点
7
现病史
平素患者活动后、情绪激动时常出现胸闷、 憋气及心前区不适。伴头晕、恶心。2天前 如厕后突然晕倒,由邻居发现,苏醒后感 胸闷、憋气,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伴口唇 发绀、肢体活动不灵。 1天前急诊就诊,行 颅脑 CT 提示左基底节区脑软化灶,胸部 CT 提示左肺叶感染。
病例特点
4
既往史
有“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死”等病史,曾因 “甲状腺占位”行“甲状腺次全切术”,
6.0
mmol/L
6.8 ↓ mmol/L (诺和灵30R早24u,晚22u)
治疗体会
1
尼欣那可有效控制血糖,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减少胰岛素
用量,不增加体重,心血管安全性好,患者耐受性良好,不
良反应少。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每天一片,不受进食影响,应用方 便,依从性较好。
治疗体会
阿格列汀是降糖药物中较全能的降糖选手,是临床 医生的得力武器,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选择!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