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神经阻滞联合腰部核心肌群肌力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骶管阻滞和联合神经干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疗法 , 故非于本疗法巳成 LDH 的基本方法L.1 J 硬
角以下,能正常生活及轻度工作,但劳累受凉后仍
有不适感,一般为症状及体征稍改善,腰腿痛有所
减轻, VAS 评分 5~7. 局部压痛较前减轻,直腿
抬高试验 60' 角以下,基本能正常生活及轻微工 作,但劳累受凉后仍有较明显的不适感,差为治疗
for
tl'(到国,tment
of lombar
in饵-,
YANG Shi-guang. YlJAN Ai --wu. GU(】 Xi 一拙 , et al. 1-' ain Medicine Clinic 01 Longgang Ce nrral Hospirol , Shenzhen 518116 , China
tebral Disc H e.r nilltion
回到,
作者单位,
10. 3969Jj. i飞也 1672-9533.2010.02.006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疼痛门诊
102
腰椎间盘突出症Cl umbar
农用德痛学杂志 2010 年 4 月第 6 卷第 2 翻
Pain
Clin 1.April2ιω . Vol.6 . Nα2
A 、 B 组的优良率分别为 40.0% 06 / 40 例〉和
82.5% (23 /40 例) .两组的且有效率分别为 65.0 % (26 / 10 例〉和 92.5 % (37 / 10 例). B 组明
R凶 ults
Aft巳.r Olle oourse of t.r elltment , the total excell创 lt IInd good mtes w凹 e 40. 0%06/40 casω〉
改良骶管神经阻滞联合手法推拿、中药口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 1 一 般 资 料 6 . 0例 均 为 门 诊 患 者 , 符 合 国 家 中 医 药 管 均 理 局 19 年 发 布 的《 94 中医 病 症 诊 断 疗 效 标 准 》 相 关 诊 断 标 中 准, 并经 C 检 查 确 诊 。将 患 者 按 就 诊 顺 序 随 机 分 成 2组 。 T
突 出症 。方 法 治 疗 组 于骶 裂 孔 处 将 穿 刺针 刺入 骶 管 , 入 3 L复 合 镇 痛 液 , 时联 合 手 法推 拿 、 药 口服 。 对 照 注 0m 同 中 组 予 中药 口服 联 合 手 法推 拿 治 疗 。 结论
口服 联 合 手 法推 拿 治疗 。
骶 管神 经 阻滞 联 合 手 法 推 拿 、 药 口服 治 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效 果 优 于 中 药 中
・3 1 ・ 55
改 良骶 管神 经 阻滞 联合 手 法 推拿 、 中药 口服 治 疗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徐风 莲 , 王 亮
( 浙江省 宁海县 中医 医院 , 浙江 宁海 3 5 0 ) 1 6 0
[ 要 ] 目的 摘 根 据 骶 管 及 椎 间 盘 的 解 剖 及 功 能 特 点 , 用 骶 管神 经 阻滞 联 合 手 法推 拿 、 药 口服 治 疗 腰椎 间 盘 运 中
射 生 理 盐水 和 空 气全 无 阻力 , 也无 皮 肤 隆起 , 实针 尖 确 实 在 证 骶 管腔 内 , 于骶 管 注 入 复 合 镇 痛 液 , ~ 1 n注 完 , 时 注 5 0mi 同 意 观察 患 者 反 应 。骶 管 注 射 治 疗 7d1次 , 为 1个 疗 程 。 4次
13 疗 效 判定 标 准 治 愈 : 腿 痛 及 棘 突 旁 压 痛 消 失 , 腿 . 腰 直 抬高 7 上, 恢复原工作 , 0以 能 随访 6个 月 疗 效 巩 固 ; 转 : 好 腰
观察臭氧骶管注射、阻滞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价值

观察臭氧骶管注射、阻滞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价值发表时间:2019-03-07T16:22:11.907Z 来源:《心理医生》2019年第4期作者:李传明蔡晓辉[导读] 分析应用臭氧骶管注射、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
(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上海 201800)【摘要】目的:分析应用臭氧骶管注射、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80例,均给予臭氧骶管注射、阻滞治疗,观察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
结果:治疗1~6个月后,临床效果显著,疼痛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联合臭氧骶管注射、阻滞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臭氧骶管注射;阻滞;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040-02腰椎间盘突出症(PLID)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发病率,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顾客疾病,极易发展为腰椎椎管狭窄症,致病原因与工作、运动、劳动损伤所造成的椎间退化、受损有关,同时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与生活。
症状以活动受限和腰腿疼痛为主,临床上关于该病的治疗主要有两种,即保守与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具有很大的风险,且会造成很大创伤,而保守治疗尽管风险小但是见效缓慢、耗时长。
现选取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就如何更好地开展治疗而展开详细的探究。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男49例、女31例,年龄29~76岁,平均年龄(52.3±8.5)岁;仰卧挺腹实验(+),直腿抬高试验在45~60度之间;病程4~10年年;疼痛为两种,即急性与慢性。
1.2 方法取患者的俯卧位,将一软枕放置在腹部,用手对尾骨尖进行触及,沿着尾骨中线向上进行触摸,关于穿刺点的选择为触及一U形凹陷处,即骶裂孔,通过常规消毒后将无菌单铺好,进行局部麻醉,见效后在凹陷处使用7号穿刺针,进针时与皮肤保持70度角,即骶裂孔韧带、皮下组织和皮肤达到骶管,即阻力小时不见,落空感(+)、血液与脑脊液(-),将3ml 1%利多卡因(试验量)注入骶管内,5分钟后双下肢能够正常的活动,麻醉平面位于T12以下,然后将20ml 0.5%利多卡因镇痛液注射到骶管内,其中包括5ml 2%利多卡因、1mg维生素B12、10ml曲安奈德、12ml 0.9%生理盐水,然后将30ug/ml医用臭氧10ml注射到骶管内,顺利穿刺。
骶管阻滞结合内服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疗效观察

均符 合 国家 中医药 管理 局颁 布 的《 中医病证 诊 断疗 效 标准 》 中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的诊 断标 准 ¨ J 。
2 方 法
2 . 1 骶 管 阻滞 药物 组 成 J : 醋酸 强 的松 龙 注 射 液
4 讨
论
5 0 m g , 2 % 利多 卡 因 5 m L, 维生素 B : 0 . 5 g ,维 生 素 B 1 0 . 1 g , 注 射用水 1 0 m L , 按无 菌操 作法 用 2 0 m L的 注射器 , 7号 针头 吸好 药 液 , 备 用 。操 作 方 法 : 病 人 采
起, 从 而诱 发 发生 腰腿疼 痛 麻木 j 。
通 过骶 管注 射 类 固醇 类 药 物 以及 神 经 营 养 药 物 达到 消除 即时刺 激作 用 , 能 改 善 局部 循 环 ,能很 好 阻 断致炎 物质 的作 用循 环 J , 抑制 纤维 细胞 和 肉芽组 织 形成 , 使 水 肿消 退 , 黏 连松 解 , 并阻止组织胺等释放 ,
1 临床 资料
本组 8 6例 , 男5 2例 , 女3 4例 。年 龄 2 3~ 8 5岁 ,
中位 数 4 3 . 5岁 。病 程 3 d至 4年 , 其 中少 于 6个 月者 5 5例 , 超过 6个 月者 3 1例 。单 节 段 突 出 6 4例 , 双 节 段 以上 突 出 2 2例 , 其中L 3 突出 1 6例 , L ~ 突出 4 4 例, L s 突 出 2 5例 。8 6例 病 人 均有 不 同程度 的腰 痛 伴有 单侧 或双 侧下 肢放 射痛 , 直腿 抬 高试 验 及 加强 试
・
4 4・ ( 总3 6 4 )
中医正骨 2 0 1 4年 5月 第 2 6卷 第 5期
骶管注射配合强刺激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骶管注射配合强刺激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5-12-11T15:58:43.27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作者:龚鑫敖[导读] 湖南省张家界市中医医院腰椎间盘突出病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的部分有着不同的退行性改变之后。
龚鑫敖湖南省张家界市中医医院湖南张家界 427000摘要:目的研究骶管注射配合强刺激性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病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法分组,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组30例。
治疗组患者应用骶管注射治疗配合强刺激性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性。
结果从研究中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要比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大43.34%,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并且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取骶管注射配合强刺激性推拿手法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低,有一定的价值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骶管注射;推拿;腰椎间盘突出病症腰椎间盘突出病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的部分有着不同的退行性改变之后,在外力的因素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遭受到了破坏,从而产生腰部疼痛,造成了腰椎间盘突出病症。
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病症的主要特点便是疼痛[1]。
腰椎间盘突出病症的治疗方式有很多,如针灸、按摩、推拿以及一些西医治疗,均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疗程长,患者难以坚持下去,且依旧会复发,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此,本文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式的研究,详细报告如下,以供临床状参考研究。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病症的患者60例,通过随机分组,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组30例。
骶管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因素有密切关系 : 1病程短者易 效 , () 病程 长者难治。
收稿 日期 :0 8 0—2 20 —1 4
骶 管 阻滞 治 疗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疗 效观 察
钟 坚娥 , 书俊 , 良志 , 子 慧 魏 马 张
脉等经络的联系 , 使之脉气通畅, 阴阳协调, 营卫气血
得 以疏通 , 增强 面部针 刺 感应 。 据观察 体会 , 灸 治疗 面神 经 炎 主 要 与 以下 几 个 针
[] 钟宾谟 . 5 针灸治疗面神经 炎的临床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 ,05 j. 20 ,
2 ()2 15 :3—2 4
版社 ,99 67 19 :3
面神经炎的要穴 。诸穴相伍 , 运用透刺法加强阳明与
阳明经 , 阳与 少 阳经 , 阳与太 阳经 , 明与督 脉 、 少 少 阳 任
[ ] 华裕鹏 , 4 王幼奇 . 针药并用治疗急性面神经炎 1 例[] 针灸临床 0 0 J. 杂志 , O , (1 :1 1 2 7 2 1) l — 2 O 3
者; ②陈旧性心肌梗死 ; ③慢性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 ④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 室早 ; ⑤高血压 ; ⑥糖尿病 ; ⑦脊
髓肿瘤 或 肿 瘤 压 迫 所 致 者 ; 过 敏 体 质 。其 中 男 5 ⑧ 6
骶管阻滞疗法是近年来应用较广 的非手术治疗 方法。
笔 者 自 20 07年 9月 至 20 08年 3月采 用 骶 管 阻滞 疗 法
针灸 临床 杂志 2O 年第 2 卷第 o 期 O9 5 4
经筋失养 , 筋肌纵缓不 收而致病 。现代医学认 为其 J 发病机理可能是因病毒感染 、 局部神经的缺血性水肿 , 尤其是在面神经管及茎乳突孔中的神经干缺血 、 水肿 , 导致神经变性 , 出现神经机能障碍 , 而使面部表情肌瘫 痪。通过对大量临床资料 的分析研究 , 肯定了针药结 合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处方配穴是在古代针灸学家 理论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总结而成 。面神经炎多气血 不足、 正气 亏虚。而 阳明经行 于面部 , 为多气多血之
骶管神经阻滞与核心肌力训练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43-48.[3]Lebl D R,Bono C M.Update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 -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2015,23(11):648-60.[4]Karpova A,Arun R,Davis A M,et al.Predictors of surgical out -come in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J].Spine,2013,38(5):392-400.[5]Tetreault L A,Kopjar B,Vaccaro A,et al.A clinical prediction model to determine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undergoing surgical treatment:data from the prospective,multi-center AOSpine North America study[J].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Series A,2013,95(18):1659-1666.[6]Karpova A,Arun R,Cadotte D W,et al.Assessment of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an it predict surgi -cal outcomes in degenerative compressive myelopathy?A systemat -ic review[J].Spine,2013,38(16):1409-21.[7]Karpova A,Arun R,Davis A M,et al.Reliability of quantit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thods in the assessment of spinal canal stenosis and cord compression in cervical myelopathy [J].Spine,2013,38(3):245-252.[8]Karpova A,Craciunas S,Chua S Y,et al.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MRI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to assess spinal cord compres -sion in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a prospective study[J].Ev -idence-Based Spine-Care Journal,2010,1(02):56-57.[9]Hirabayashi K,Miyakawa J,Satomi K,et al.Operative results and postoperative progression of ossifica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ossifi -cation of cervical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J].Spine,1981,6(4):354-364.骶管神经阻滞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治疗方案,通过向骶孔注入相应药物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1]。
骶管滴注联合神经干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骶管滴注联合神经干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仲根娣【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后突出,刺激和(或)压迫脊神经或脊髓,产生以根性坐骨神经痛为主要症状的腰腿痛[1].临床上多采用非手术疗法[2]:如卧硬板床、针灸、理疗、牵引、神经阻滞治疗、镇痛药等,但疗效报道不一.寻找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工作的目标.笔者应用骶管滴注联合坐骨神经干阻滞治疗该病,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年(卷),期】2011(032)005【总页数】1页(P397)【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骶管滴注;坐骨神经;神经阻滞【作者】仲根娣【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疼痛科,江苏,常州,21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后突出,刺激和(或)压迫脊神经或脊髓,产生以根性坐骨神经痛为主要症状的腰腿痛[1]。
临床上多采用非手术疗法[2]:如卧硬板床、针灸、理疗、牵引、神经阻滞治疗、镇痛药等,但疗效报道不一。
寻找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工作的目标。
笔者应用骶管滴注联合坐骨神经干阻滞治疗该病,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6例,男57例,女 49例,年龄 20~77岁,平均49.04岁,病程3 d~15个月,均为门诊病例;无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溃疡,均有腰痛伴下肢放射痛,腰部运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根据CT、MRI和体征检查得以确诊。
1.2 治疗方法骶管滴注治疗:患者取膝胸卧位,由两侧髂后上棘连线的距离,各斜向下内会合,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其下角处为骶裂孔。
或由尾骨尖向上4.5~5 cm有一凹陷处为骶裂孔。
骶裂孔即为穿刺部位,局部常规消毒,用9号针尖注射器抽取1%利多卡因1~2 ml局麻,垂直刺入骶尾韧带,有落空感,此时针尖与皮肤呈 20~45°角,再进针 2~3 cm,回吸无血液、脑脊液后,接上输液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3969/j.issn.1008 ̄0287.2018.03.010 临床论著 骶管神经阻滞联合腰部核心肌群肌力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郭㊀凯摘要:目的㊀探讨骶管神经阻滞联合腰部核心肌群肌力训练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ꎮ方法㊀将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ꎬ对照组给予骶管神经阻滞治疗ꎬ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腰部核心肌群肌力训练治疗ꎮ治疗后4㊁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JOA㊁ODI㊁VAS评分及炎症因子白介素 ̄6(IL ̄6)㊁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ꎮ结果㊀治疗后4㊁12周ꎬ两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 05)ꎬODI评分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 05)ꎬ但观察组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 05)ꎬODI评分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 05)ꎮ治疗后12周与治疗后4周比较ꎬ观察组3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ꎬ对照组JOA评分有所下降ꎬODI评分与VAS评分有所升高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ꎮ治疗后12周ꎬ两组血清IL ̄6㊁TNF ̄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 05)ꎬ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 05)ꎮ结论㊀骶管神经阻滞联合腰部核心肌群肌力训练治疗有利于缓解LDH患者疼痛ꎬ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ꎬ增强患者脊柱稳定性及腰椎功能ꎮ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ꎻ骶管神经阻滞ꎻ腰部核心肌群肌力训练ꎻ腰椎功能ꎻ炎症因子中图分类号:R681.53ꎻR614.4ꎻR455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8-0287(2018)03-0284-03Theeffectsofsacralblockcombinedwithcoremusclegrouptraininginthetreatmentoflum ̄bardischerniation㊀GUOKai㊀(DeptofOrthopaedicsꎬ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ospitalofJinanCityꎬJinanꎬShandong㊀250012ꎬChina)Abstract:Objective㊀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ectofsacralblockcombinedwithcoremusclegrouptraininginthetreatmentoflumbardischerniation(LDH).Methods㊀The100patientswithLDHweredividedintotheobser ̄vationgroup(n=50)andthecontrolgroup(n=50)byusingtherandomdigitaltablemethod.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sacralblockꎬandtheobservationgroupunderwentcombinedwiththemusclestrengthtrainingofthelumbarcoremusclegrouponthebasisofthecontrolgroup.At4weeksand12weeksaftertreatmentꎬtheJOAscoreꎬODIscoreꎬVASandthelevelsofIL ̄6andTNF ̄α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㊀At4weeksand12weeksaftertreatmentꎬthescoresofJOAinthetwogroupswerehigherthanbeforethetreatment(P<0 05)ꎬandthescoresofODIandVASwerelowerthanthosebeforethetreatment(P<0 05).ButJOAscoreintheobservationgroupwas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P<0 05)ꎬandthescoresofODIandVASwerelow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P<0.05).At12weeksaftertreatmentꎬcomparedwiththe4weeksaftertreatmentꎬ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3scoresoftheobservationgroup(P>0.05)ꎬtheJOAscoreinthecontrolgroupwasdecreasedꎬandthescoresofODIandVASincreasedꎬbutthedifferencewasno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 05).At12weeksoftreatmentꎬthelevelsofserumIL ̄6andTNF ̄αinthetwogroupswerelowerthanthosebeforethetreatment(P<0 05)ꎬandthedecreasein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P<0 05).Conclusions㊀ComparedwiththetreatmentofsacralblockꎬcombinedwithcoremuscletraininghelpstorelievepaininLDHpatientsanddepressionandanxietyꎬreducethelevelofinflammatoryfactorsinpatientswithlumbarspinalstabilityandenhancethefunctionofpatients.Keywords:lumbardischerniationꎻsacralblockꎻlumbarcoremusclestrengthtrainingꎻlumbarfunctionꎻinflammatoryfactors作者单位:济南市中医医院骨科ꎬ山东济南㊀250012作者简介:郭㊀凯ꎬ男ꎬ主治医师ꎬ主要从事手足外科研究ꎬE ̄mail:565248558@qq.com㊀㊀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病理机制复杂ꎬ既存在突出椎间盘组织对神经根的机械㊁化学及免疫刺激ꎬ又有由于腰椎间盘突出造成的腰椎力学结构改变等因素ꎬ故临床针对LDH患者多给予综合治疗ꎮ骶管482 临床骨科杂志㊀JournalofClinicalOrthopaedics㊀2018Junꎻ21(3)神经阻滞是治疗LDH的常见方法ꎬ通过向骶孔注射利多卡因㊁维生素㊁醋酸曲安奈德等药物ꎬ能提高骶管内压力ꎬ促使腰椎间盘向内回缩ꎬ同时受损神经营养供给得到一定程度改善ꎻ另外利多卡因对患者局部神经根具有麻醉作用ꎬ能迅速缓解疼痛[1]ꎮ近年来研究[2]发现肌力减退是LDH患者腰椎不稳的主要诱因之一ꎬ腰部核心肌群训练有助于增强机体核心肌力ꎬ从而提高脊柱稳定性并减轻疼痛ꎮ本研究选择我科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ꎬ旨在探讨骶管神经阻滞联合腰部核心肌群肌力训练治疗对LDH患者腰椎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ꎬ报道如下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病例选择㊀纳入标准:①腰椎CT或MRI检查显示L1~S1任一节段LDHꎻ②年龄18~75岁ꎻ③腰椎间盘轻-中度包容性突出或非包容性中度突出(突出部分<5mm)ꎬ合并坐骨神经痛及明显神经根受压体征ꎻ④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ꎮ排除标准:①无法按时随访ꎻ②机体重要脏器功能不全ꎻ③先天性脊柱或四肢畸形ꎻ④近5年内有脊柱或四肢外伤史ꎻ⑤入院前接受过相关治疗ꎻ⑥髓核组织脱出或游离于椎管内ꎻ⑦有甲状腺疾病ꎻ⑧有开放手术治疗LDH史ꎻ⑨凝血功能障碍ꎮ1.2㊀病例资料㊀共纳入100例ꎬ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ꎮ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ꎬ每组50例ꎮ①观察组:男32例ꎬ女18例ꎬ年龄32~71(49 5ʃ12 9)岁ꎻ病程7~20(12 7ʃ5 2)个月ꎻ突出节段:L3~42例ꎬL4~518例ꎬL5~S113例ꎬ多节段17例ꎮ②对照组:男35例ꎬ女15例ꎬ年龄31~72(50 2ʃ11 9)岁ꎻ病程10~26(15 7ʃ4 6)个月ꎻ突出节段:L3~43例ꎬL4~519例ꎬL5~S111例ꎬ多节段17例ꎮ两组患者治疗前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ꎮ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ꎮ1.3㊀治疗方法㊀患者入院后均完善相关检查ꎬ择期行骶管神经阻滞治疗ꎬ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首先确定骶管裂孔部位ꎬ经局部消毒后在无菌环境下进行骶管麻醉ꎬ局麻药品为1ml利多卡因+2mlVitB12+2mg醋酸曲安奈德+适量生理盐水ꎬ推注至患者小腿部有肿胀感时停止ꎬ每周治疗1次ꎬ连续治疗4周ꎮ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ꎬ包括:康复宣教㊁纠正坐姿㊁避免重体力劳动㊁给予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ꎬ减轻神经水肿㊁营养神经药物)对症治疗及中频脉冲电疗等ꎮ观察组在上述干预基础上辅以腰部核心肌群肌力训练ꎬ包括:单桥运动(患者仰卧位ꎬ将双手置于身体两侧ꎬ一侧腿置于40cm高平板上ꎬ同时抬起另一侧腿ꎬ该动作每次维持15sꎬ重复练习10次后换另一侧腿进行训练)㊁双桥运动(患者仰卧位ꎬ双手置于身体两侧ꎬ双腿屈曲ꎬ抬臀挺腰ꎬ随着其腰背肌力增强可逐渐增加训练难度ꎬ如慢慢过渡到双手抱头卧位ꎬ上述动作每次维持15sꎬ重复训练10次)㊁仰卧抬腿训练(患者仰卧位ꎬ以双臂支撑床面ꎬ头部逐渐后仰ꎬ骨盆贴近床面ꎬ抬高双侧下肢并维持15~30sꎬ重复训练10次)㊁俯卧撑和膝手平衡训练(患者保持爬跪姿势ꎬ以单手及对侧膝关节作为支撑ꎬ将另一侧上肢及对侧下肢抬起ꎬ该动作每次维持10sꎬ重复练习10次换另一侧肢体进行训练)ꎬ上述各项练习每天训练1次ꎬ共持续训练4周ꎮ1.4㊀疗效评定㊀治疗后4㊁12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ꎬ主要观察指标包括:JOA㊁ODI㊁VAS评分及炎症因子白介素 ̄6(IL ̄6)㊁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ꎮ1.5㊀统计学处理㊀应用SPSS19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ꎮ计量资料以 xʃs表示ꎬ比较采用t检验ꎻ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ꎮ2㊀结果2.1㊀两组JOA㊁ODI㊁VAS评分比较㊀见表1ꎮ治疗后4㊁12周ꎬ两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ꎬODI评分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ꎻ3项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表1㊀两组治疗前后JOA㊁ODI㊁VAS评分比较(n=50ꎬ分ꎬ xʃs)㊀时㊀间观察组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对照组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㊀治疗前10.9ʃ1.644.2ʃ1.97.1ʃ0.810.8ʃ1.743.9ʃ1.87.0ʃ0.9㊀治疗后4周18.4ʃ1.4∗ә30.3ʃ1.5∗ә4.0ʃ0.9∗ә15.3ʃ1.6∗35.1ʃ1.3∗5.5ʃ0.7∗㊀治疗后12周20.0ʃ1.8∗ә28.1ʃ1.6∗ә3.2ʃ0.8∗ә13.9ʃ1.4∗39.3ʃ1.5∗5.9ʃ0.6∗㊀㊀与治疗前比较:∗P<0.05ꎻ与对照组比较:әP<0.05582 临床骨科杂志㊀JournalofClinicalOrthopaedics㊀2018Junꎻ21(3)学意义(P<0 05)ꎮ观察组3项评分治疗后12周与治疗后4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ꎻ对照组治疗后12周与治疗后4周比较ꎬJOA评分有所下降ꎬODI㊁VAS评分有所升高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ꎮ2.2㊀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㊀见表2ꎮ治疗后12周ꎬ两组血清IL ̄6㊁TNF ̄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 05)ꎬ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ꎮ表2㊀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n=50ꎬμg/Lꎬ xʃs)时㊀间观察组IL ̄6TNF ̄α对照组IL ̄6TNF ̄α治疗前138.5ʃ32.6㊀2.1ʃ0.7㊀134.8ʃ33.6㊀2.2ʃ0.7㊀治疗后12周87.6ʃ16.4∗ә1.0ʃ0.4∗ә114.4ʃ21.6∗1.5ʃ0.5∗㊀㊀与治疗前比较:∗P<0 05ꎻ与对照组比较:әP<0 053㊀讨论㊀㊀LDH是由多种因素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破损ꎬ进而使髓核组织从破裂口突出刺激神经根ꎬ最终引起疼痛及腰椎功能障碍ꎬ长期慢性疼痛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ꎮ目前ꎬ临床关于LDH的确切病因尚未明确ꎮ研究表明[4]ꎬLDH均不同程度与腰部肌力㊁腰椎稳定性下降有关ꎮ核心区是机体承上启下的枢纽及桥梁ꎬ核心肌力训练通过加强核心肌群肌力以及周围肌腱㊁韧带等结缔组织弹性ꎬ有助于运动时其运动链更符合力学规律ꎬ使机体处于稳固状态ꎬ从而更好地维持躯干协调性及平衡能力[5]ꎮ近年来ꎬ核心肌群的肌力训练在康复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ꎬ该训练是一种非平衡性力量训练ꎬ能通过神经–肌肉系统积极调整不稳定身体状态ꎬ强化本体感受器感知能力ꎻ同时ꎬ核心肌群肌力训练涉及整个躯干㊁骨盆及腹部肌肉系统ꎬ特别是位于深层的小肌肉群ꎬ能充分动员机体核心稳定肌群参与收缩ꎬ从而增强腰椎肌力㊁改善腰椎稳定性[6]ꎮ另外ꎬ骶管神经阻滞也被证实能有效缓解LDH患者临床症状ꎬ增强患者腰椎功能[7]ꎮ㊀㊀本研究结果显示ꎬ治疗后4周ꎬ对照组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 05)ꎬODI评分与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 05)ꎻ但治疗后12周与之比较ꎬJOA评分有所下降ꎬODI评分与VAS评分有所升高ꎬ提示骶管神经阻滞对LDH确有治疗作用ꎬ但骶管神经阻滞对LDH患者核心肌群肌力及腰椎稳定性无改善作用ꎬ且疗效维持时间也较短ꎮ而观察组患者在骶管神经阻滞基础上辅以核心肌群肌力训练治疗ꎬ能增强患者骶棘肌㊁臀大肌㊁臀中肌㊁腹肌㊁屈髋肌及腰背部等多处核心肌群力量ꎬ进而提高腰椎功能及稳定性ꎮ治疗后4㊁12周ꎬ观察组JO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 05)ꎬODI评分与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 05)ꎬ且观察组治疗后12周与治疗后4周3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ꎬ提示骶管神经阻滞与腰部核心肌群肌力训练联合治疗更有利于改善LDH患者腰椎功能ꎬ且疗效维持时间较长ꎮ相关文献报道[8]ꎬ血清中IL ̄6及TNF ̄α水平与LD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ꎬ经臭氧治疗后ꎬ发现症状改善明显患者其IL ̄6㊁TNF ̄α水平较症状改善不佳患者明显下降ꎮ本研究结果显示ꎬ两组治疗前血清IL ̄6㊁TNF ̄α水平均呈高表达ꎬ提示LDH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偏强ꎻ治疗后12周ꎬ观察组血清IL ̄6㊁TNF ̄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 05)ꎬ提示骶管神经阻滞与腰部核心肌群肌力训练联合治疗更有利于降低LDH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ꎬ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ꎬ这也可能是其治疗LDH的机制之一ꎮ㊀㊀综上所述ꎬ骶管神经阻滞与腰部核心肌群肌力训练联合治疗更利于缓解疼痛ꎬ改善LDH患者腰椎功能ꎬ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ꎬ增强患者脊柱稳定性ꎬ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ꎮ参考文献:[1]㊀李占波.骶管阻滞疗法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ꎬ2013ꎬ11(3):26-27.[2]㊀温优良ꎬ李㊀智ꎬ邓卫兵ꎬ等.骶管注射配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ꎬ2014ꎬ17(18):2132-2135.[3]㊀王㊀洋.骶管滴注加脊柱无创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ꎬ2013ꎬ35(4):563-564.[4]㊀全德伟ꎬ杨㊀波ꎬ赵成亮ꎬ等.不同体位骶管灌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ꎬ2016ꎬ22(1):145-147.[5]㊀黄㊀茹ꎬ陈景洲ꎬ徐艳文ꎬ等.核心肌群肌力训练对腰椎压缩性骨折引起的疼痛影响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ꎬ2016ꎬ22(12):947-948.[6]㊀栗㊀岩.核心肌力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高龄老年人群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ꎬ2016ꎬ38(8):605-607.[7]㊀董军立ꎬ刘凤阁.骶管注射联合椎旁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J].实用疼痛学杂志ꎬ2014ꎬ10(5):383-385.[8]㊀徐传华ꎬ张利君.臭氧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TNF ̄α和IL ̄6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ꎬ2014ꎬ12(2):316-317.(接收日期:2018-03-14)682 临床骨科杂志㊀JournalofClinicalOrthopaedics㊀2018Junꎻ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