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三中2011届高三第六次检测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江西省南昌三中2011届高三第六次月考历史

江西省南昌三中2011届高三第六次月考历史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1届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第小题2分,共50分。

1.“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世异则事异‟。

”这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学说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C.墨子的“兼爱”思想D.庄子的“齐物”观点2.翻阅《汉书·百官公卿表》,对以下两幅图片上官职的记载,你从中能够看到的句子是()图一图二A.图一:“御史大夫,秦官,银印青绶,掌武事。

”B.图一:“丞相,秦官,金印紫绶,为百官之长。

”C.图二:“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

”D.图二:“太尉,秦官,银印青绶,掌副丞相。

”3.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曾对某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

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沈既济所评价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是()A.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B.九品中正制使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阀步入仕途C.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D.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4.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下面的文物之所以作为一座丰碑值得后人缅怀,主要由于()A.清政府土崩瓦解之势,已成横流之决 B.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美梦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6.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天水三中、天水九中、新梦想高考复读学校2024届高三11月考试历史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天水三中、天水九中、新梦想高考复读学校2024届高三11月考试历史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天水三中、天水九中、新梦想高考复读学校2024届高三11月考试历史试题1.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南部,属于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遗址。

考古发掘至今,该遗址陆续发掘出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管理者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

据此可知当时该文明区域()A.已经掌握了夯土建城技术B.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幅提升C.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方式D.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2. 关于老子和道家,教材的叙述是老子为“春秋后期楚国人”,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观点主要“见于《老子》一书”。

但有学者说.“关于老子其人,记载歧异……其生活年代可能与孔子同时,但现在所见托其名的《老子》一书则写成于战国时期,有关思想观点的形成要晚于儒、墨学说”,由此认为,道家思想真正产生于战国时期。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对于有争论的历史观点,需要考古学的进展来证实与证伪B.教科书的权威性大于学者的观点,故应以教科书的观点为准C.历史的基本事实通过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有可能逐步澄清D.历史学应像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提倡百家争鸣,避免价值判断3. 《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

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

”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

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

这些治理方式旨在()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4. 《晋书》记载鲜卑族曾居“洛阳四市”“改务农业”;同一时期位于东北地区的高句丽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铁制农具、车具、锅形生活用具;十六国时期的北燕冯素弗墓出土了文房四宝;孝文帝在位期间“迁都洛阳”“讲汉语、穿汉服”。

这反映当时()A.南北方文化的交流和交融B.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C.农耕文化已取得主导地位D.吸取了汉族先进生产方式5. 安史之乱后,全国户口从九百万户骤减到一百九十余万户,虽然其中有相当人口是在战乱中死亡,但大部分主要是逃亡。

甘肃天水中考试题历史卷(解析版)

甘肃天水中考试题历史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5分)1.中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面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请问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墨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道家思想。

老子是春秋晚期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老子主张: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2.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三项伟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请问它们是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A.罗马人B.印度人C.日本人D.阿拉伯人【答案】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3.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一组是()①《农政全书》——徐光启②《天工开物》——宋应星③《三国演义》——罗贯中④《水浒传》——施耐庵⑤《红楼梦》——董其昌⑥《西游记》——吴承恩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⑥C.①②③④⑥D.②③④⑤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的有关知识。

《农政全书》的作者是徐光启,因此①正确;《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因此②正确;《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因此③正确;《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因此④正确;《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因此⑤错误;《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因此⑥正确。

所以①②③④⑥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4. 在中国近代史上,1856—1860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义和团运动【答案】A【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5.“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统治仍须努力。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1级高三第6次模拟考试数学(文科)试题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1级高三第6次模拟考试数学(文科)试题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4高三第6次模拟考试数学(文科)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R U =,集合},2{R x y y M x ∈==,集合)}3lg({x y x N -==,则()=N M C U ( )A .{}3≥y y B.{}0≤y y C.{}30<<y y D.∅2.i 是虚数单位,复数231i i -⎛⎫ ⎪+⎝⎭表示的点落在哪个象限( )A .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3.在长为12cm 的线段AB 上任取一点C ,现作一矩形,邻边长分别等于线段AC 、CB 的长,则该矩形面积大于20cm 2的概率为( ) A.16 B. 13 C. 23 D. 454.如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若输出的结果是31,则判断框中整数M 的值是( )A .3B .4C .5D .65.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其中正(主)视图中半圆的半径为1,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3242π-B .243π- C .24π- D .242π-6.设1F 、2F 分别为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若在双曲线右支上存在点P ,满足212PF F F =,且2F 到直线1PF 的距离等于双曲线的实轴长,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45 B. 35C.2D. 2 7.已知()21sin ,42f x x x π⎛⎫=++ ⎪⎝⎭()f x '为()f x 的导函数,则()f x '的图像是( )8.定义一种运算bc ad d c b a -=*),(),(,若函数)2,38(tan)ln ,1()(xx x f π*=,0x 是方程0)(=x f 的解,且10x x <,则)(1x f 的值( ) A .恒为正值 B .等于0C .恒为负值D .不大于09.已知m 21log <n 21log <0,则( )(A)n <m <1 (B)m <n <1 (C)1<m <n (D)1<n <m10.命题:p x R ∈且满足sin 21x =.命题:q x R ∈且满足tan 1x =.则p 是q 的( )A. 充分非必要条件B. 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1.函数)1ln(+=x y 与xy 1=的图像交点的横坐标所在区间为( ) A.(0,1) B.(1,2) C.(2,3) D.(3,4)12.抛物线22(0)y px p =>的焦点为F ,已知点,A B 为抛物线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90AFB ∠=.过弦AB 的中点M 作抛物线准线的垂线MN ,垂足为N ,则MN AB的最大值为( )C.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正三棱锥的侧面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侧面的面积为21,则它的外接球体积为14.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延长BA 至E ,使1AE =,连接 EC 、ED , 则sin CED ∠=15.已知直线1y kx =+与曲线3y x ax b =++切于点(1,3),则b 的值为__________.16.已知ABC ∆面积S 和三边c b a ,,满足:8,)(22=+--=c b c b a S ,则ABC ∆面积S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已知等差数列{}n a 满足62,10253=-=a a a .(Ⅰ)求n a ;(Ⅱ)数列{}n b 满足()()11212n n n n b a n --⎧⎪=⎨⎪⎩为奇数为偶数 , n T 为数列{}n b 的前n 项和,求2n T .18.(12分)已知点)2,1(A 是离心率为22的椭圆C :)0(12222>>=+b a ay b x 上的一点,斜率为2的直线BD 交椭圆C 于B 、D 两点,且A 、B 、D 三点不重合.(1)求椭圆C 的方程;(2)ABD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9.(12分)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PA ⊥底面ABCD ,PA =2,∠PDA=45,点E 、F 分别为棱AB 、PD 的中点.(1)求证:AF ∥平面PCE ;(2)求三棱锥C -BEP 的体积. 20.(12分)为了解某班学生喜爱打篮球是否与性别有关,对本班5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了如下的列联表:已知在全部50人中随机抽取1人抽到喜爱打篮球的学生的概率为35. (1)请将上面的列联表补充完整;(2)是否有99.5%的把握认为喜爱打篮球与性别有关?说明你的理由;(3)已知喜爱打篮球的10位女生中,321,,A A A 还喜欢打羽毛球,123B B B ,,还喜欢打乒乓球,12C C ,还喜欢踢足球,现在从喜欢打羽毛球、喜欢打乒乓球、喜欢踢足球的8位女生中各选出1名进行其他方面的调查,求1B 和1C 不全被选中的概率.(参考公式:d c b a n d b c a d c b a bc ad n K +++=++++-=,))()()(()(22) 21.(12分)函数x x f sin )(=.(1)令)(),()(),()(*'1'1N n x f x f x f x f n n ∈==+,求)(2014x f 的解析式;(2)若x ax x f cos 1)(+≥+在[]π,0上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按所做第1请考生在第22、23、24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题计分。

六校201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

六校201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

2011届六校高三毕业班联合考试试卷〔11月〕历史学科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页,总分值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和考生号,用2B铅笔将自己的考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列图反映的中央机构示意图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2.2009年,中国多个省份进行了“省直管县”试点。

现在的省县制最早应追溯到古代的郡县制。

以下关于郡县制的表述,正确的有①郡县制最早是秦朝统一全国后开始实施的②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③郡的最高长官称监御史④是一种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④3.影响古希腊政治文明产生的相关因素中,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A、古希腊的地理环境B、海外贸易及经济文化交往活动C、东方文明的影响D、古罗马法律的影响4.《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三条规定“如果手或者棒子打断自由人的骨头,则应缴纳罚金300阿司,如为奴隶,则为150阿司”。

由此你不能得到的信息是:A、《十二铜表法》重点保护贵族和平民的利益B、《十二铜表法》本质上是自由人对奴隶阶级的统治工具C、《十二铜表法》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奴隶的利益D、《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的标题有可能是“伤害法”5.2008年以来,英国深陷经济危机泥潭,布朗可谓是内外交困,大失人心,最终于2010年辞职。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试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试

天水市一中2014届第六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24.《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D.说明了中国古代统治者重视民【答案】A【KS5U解析】考察传统思想中的人文主义。

分析题干,理解《老子》、《孝经》、《左传》、《易·贲卦·象辞》观点的含义,可见其共同的特点是都体现了人的作用,即体现了人文精神。

故应选A。

25.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下列图片说明了()戽斗手摇翻车脚踏翻车高转筒车A.水患治理的不断进步B.经营方式的个体化C.水利设施的广泛修筑D.灌溉工具的多样化【答案】D【KS5U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农业灌溉工具。

题干中四幅图片都是中国古代农业灌溉工具,反映的是灌溉工具的发展变化。

既有人力的,也有水力的;既有简单的人力工具,也有复杂的机械工具。

故应选D。

26.唐中宗曾未经中书、门下两省径自封拜官职。

但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时称“斜封墨敕”。

这个故事主要说明()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B.皇权受到相权的制约C.三省六部制瓦解D.科举选官尚未实施【答案】B【KS5U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唐朝时候,实行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门下省负责审批,尚书省执行。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相权分散。

这既有利于加强君权,也对君权形成一定的制约。

材料正是这种现象的体现。

故应选B。

27.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全国卷一)(答案解析版)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全国卷一)(答案解析版)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1.(2分)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考点】1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本题考查了西周的政治制度,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的能力。

【解答】A项错在有效控制,因为分封制下受封者享有较强独立性;B项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是在百家争鸣时期法家思想的体现;分封制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对后世影响深远。

故选C项;土地与人口控制在受封者而非国家手中,D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西周的政治制度,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

2.(2分)如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

该图反映出(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考点】2V: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考查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考查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根据图示可知,隋唐时期各地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使用的货币不相同,这实际上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

A项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表明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而隋唐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北方。

故A项错误。

B项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主要使用金银作为货币,但无法体现发展速度快慢,B 项缺乏足够信息支持,应排除。

甘肃省天水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甘肃省天水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甘肃省天水二中2011-2012年第二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一.单选题(请将正确的答案代号填在答题栏中,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计60分)1 《明实录》记载:“禁频海民不得私出海”;“敢有私下诸藩互市者必置之重法”;明朝“命使出疆,周于四维,足履其境者三十六人,声闻于耳者三十一”。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明初海禁政策A.只是禁止私人的海外贸易 B.始终没有真正实施.禁止外国华贸易 D.易于拓展海外市场2 假如你为一部以唐玄宗时期为历史背景的古装电影担任历史顾问,你认为以下情节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项是A.富商凭借棉布生意一次赚了上万两白银B.市场上大宗交易都使用交子.富商的屋内摆放着一件精美的青花瓷D.长安城里有很多的外国商人3 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技术的进步 B社会分工的扩大经济结构的巨变D商品经济的发展4 伴强化训练着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主要表现在A重工业的比重增长 B轻工业的生产逐步下降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迅速 D汽车工业的发展最为迅速5下列有关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工业兴起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②都由洋务派创办③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④产生于中国封建经济瓦解的过程中A①②③B①③④②③D②③④6下列事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是①洋务运动②外国对华资本输出③戊戌变法④辛亥革命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②④D①③④7决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因素是A民族资产阶级由封建地主、官僚和商人转而B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中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D在中外反动势力压迫的夹缝中求生存8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A先进国家几乎同时进行 B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与技术结合紧密 D整个革命进程的时间较短9 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奠定初步强化训练强化训练的是A三大改造的完成 B没收官僚资本使之成为国营经济B国民经济的恢复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10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国际垄断集团形成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确立 D资本主义生产社会的趋势加强11 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遇到的困难,洋务派兴办了一批民用企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水三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六次检测试题 历史 一,选择题 12、随着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产生与加强,中国古代出现了避讳制度,即要避免使用本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秦朝初年改“正月”为“端月”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1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1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A.分封制、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15、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材料中“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指的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B.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D.闭关锁国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16、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即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7、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演讲:“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演讲表明 ①民族危机已十分严重②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③蒋介石彻底放弃反共政策④国民政府准备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花好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19、中新网2009年8月4日电,一项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逾八成受访台湾民众不反对胡锦涛与马英九会面,其中72%的民众希望在马英九本届任期内举行,30%的民众希望胡锦涛能来台湾。促使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有() ①两岸之间人员往来、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增多 ②两岸“三通”的基本实现 ③国共两党交往的不断增多 ④“一国两制”在台湾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提出了一个战略设想,简称为“和平鸽”战略。“和平鸽”战略的基本结构是:“和平鸽”的身体前部是亚洲国家联合会(待建),东翼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西翼是亚欧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的升级),身体后部(南方)是南美、大洋州和非洲国家,联合国是“和平鸽”的头部。“和平鸽”的地理概念结构如图所示。以上材料能说明() ①中国已经放弃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②中国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③中国正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和平外交 ④中国正积极致力于新型的区域合作 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1、迪特尔·拉夫在《德意志史》中记载:‚1888年即位的新皇威廉二世说:‘我认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打翻在地’。‛1890年宰相俾斯麦被迫辞职。由此,我们可推断德意志的政体是 () A.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B.典型的三权分立共和制 C.法律至上的君主立宪制D.成熟的议会共和制 22、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这是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评论。变成“野蛮人”的最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造就的巨大财富 B.工业城市造成的环境污染 C.工业革命推动的殖民掠夺 D.工业革命带来的人性贪婪 23、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复返了。”上述材料表明 () A.火车的出现对社会关系也产生了巨大冲击B.英国的火车票价非常便宜 C.保守人士反对火车的出现D.铁路是由民主人士积极倡导修建的 38、中国的现代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个层面,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32分) 材料一京师同文馆当时主要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这与传统的儒家学院大不相同,因此也遭到那些守旧士大夫们的强烈反对。这不,没开馆呢,京师上下便谣言四起,当时流传一副对联说‚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子弟拜异类为师‛,也有骂‚胡闹!胡闹!教人都从了天主教‛,更有士大夫危言耸听地说,‚未同而言,斯文将丧‛(暗嵌‚同文‛二字);‚孔门弟子,鬼谷先生,试图把京师同文馆给打下去‛。在一片反对声浪中,奕得了一个‚鬼子六‛的绰号(奕排行老六,又常与洋鬼子打交道,故得此名)……在守旧派士大夫的鼓噪下,很多有意投考同文馆的官员,最后都打了退堂鼓。结果同文馆在98个报名者中只录取了30人,而因被录取者的素质太低,很快又被淘汰了20人,剩下的10人最后也只有5人毕业。洋务派本希望通过同文馆培养一批精通西学的中高层官员,这个计划几同夭折。 ——《揭秘慈禧大搞洋务运动始末》 材料二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讲到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时指出,‚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缘故‛………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说,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约是现代性的工业占10%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90%左右,这‚是在中国革命的时期内和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由于中国经济现在还处在落后状态,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向前发展‛。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抉择》 材料三30年改革开放,使我国工业不管是经济总量还是结构方面都跃上了新台阶。我国已初步确立‚制造大国‛的地位,并为实现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1978年,我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2007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07367亿元,比1978年增长23倍(按可比价计算)。据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统计显示,1995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仅占5%,2007年已升至14%,在全球制造业排行榜上与日本并列第二。30年来,我国工业占GDP的比重基本上都在40%以上,2007年达43%,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30年实现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跨越》 (1)材料一中洋务派希望通过同文馆培养一批精通西学的中高层官员的计划为什么会“几同夭折”?(4分)这一事例与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大门的说法矛盾吗?(2分)请说明理由。(6分) (2)中国共产党决策层决定在革命胜利后实行一段新民主主义政策,然后再向社会主义过渡,其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 (3)1958年以后和1978年以后我国的工业化出现了怎样的发展新趋势?(4分)两个新趋势出现的原因分别是什么?(8分) 40、(6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农村及乡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读我国局部及某地农村面貌变化图(图12),回答问题。

(1)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说出图中A处21世纪初农村面貌已发生的明显变化。(12分) (2)为了方便区际联系,如果在上海、B岛之间修建一座跨海大桥,应该考虑哪些因素?(8分)

材料二松江府东去五十里许,日乌泥泾,其地土田硗瘠,民食不给,因谋树艺,以资生业,遂觅种(棉花)于彼。初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子,线弦竹弧置案间,振掉成剂,厥功甚艰。国(元朝)初时,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织成被褥带,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郡,家既就殷。 ——摘自《辍耕录》 材料三上海原是中国的一个普通县城,自1843年通商开埠以来,在短短数十年间快速成长为中国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东亚著名之都会。在这一历程中,租界的建立,西方企业的设立,这些所谓‚外国的气力‛无疑起着主导作用。但上海在短时期内崛起以及形成如此庞大的规模,则与周边地区拥有的深厚资源有关。可以说,上海的成长是借助、利用或调集了全国而主要是江南地区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在以往的社会环境中,则是构筑“农业文明的基础”,至近代被组合到上海后,才发生了变化。 (3)分析松江自元代以来逐渐成为全国棉纺织中心的原因。(6分)

(4)概括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上海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试分析其社会历史原因。(14分)

材料四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于5月~lo月在上海召开,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我国第一次举办这样的大型综合性博览会。主要目标是: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中各种挑战的忧患意识,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互相理解。 (5)简述举办上海世博会的政治经济意义。(8分) (6)分析上海世博会主要目标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1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