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帮·化学-专题一 物质的量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 专题一 化学中的常用计量课件

高考化学 专题一 化学中的常用计量课件

3NA
方法要领:
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运用是高考考查和命题的热 点。如:已知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体 积,求粒子的数目或比较其粒子的数目大小;已 知溶液的体积和浓度,求溶液中溶质的粒子的数 目,或比较其粒子的数目大小;已知粒子的数目, 求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体积,溶液中溶质 的粒子的浓度或溶液的浓度;物质在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时电子转移的数目。
积(L)应是
( A)
AAAA
思路分析:气体体积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乘以气体摩尔体积: V=n×VmA-1,
n=m/M=n g/[mNA-1]=nb/mNA mol。
答案:A
A。 法三:m g混合气体的n=b/NA,而对相同的混合气体,其
质量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m/n=[b/NA]/x,x=nb/mNA mol, V= nb/mNA mol×22.4L/mol。 法四:根据选项特点,利用比例求解.
mg b
ng x x=bn/m,结对照选项b、m、n的组合
方式,只有A符合。
例3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
的是
( C、D )
这类试题以阿伏加德罗定律为基点,向摩尔 质量、密度、气体摩尔体积等常见的物理 量外延,运用阿伏加德罗定律进行推论,阿伏 加德罗定律推论(可由PV=nRT推出)
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
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
mol H2SO4、y mol 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
液中的c(Na+)/mol·L-1为
D
A.(y-2x)/a B.(y-x)/a
C.(2y-2x)/a D.(2y-4x)/a
练习5:(09年四川理综·11)向m g镁和铝

高考化学复习难点重点知识专题讲解1---物质的量及其应用

高考化学复习难点重点知识专题讲解1---物质的量及其应用

高考化学复习难点重点知识专题讲解专题一 物质的量及其应用连线高考物质的量的概念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阶段,由于其抽象,包含的微粒数目繁多,难于理解。

因此它即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在2019年高考中,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仍是高考的必考知识点。

主要题型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

另外物质的量的计算已经渗透到实验题、推断题之中。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仍然是近几年高考的必考题。

重点、难点探源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符号:n(3)单位:摩尔,用mol 表示。

(4)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之间的关系为:AN N n。

2、阿伏伽德罗常数(1)定义:把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通常用6.02×1023来表示。

(2)符号:N A 。

(3)单位:mol -1。

3、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2)符号:M ,单位:克/摩尔,g/mol 。

(3)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的关系为:Mm n =4、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所占有的体积。

(2)符号V m .(3)单位:L/mol(4)数值:在标准状况下约为22.4L/mol(5)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体积、气体摩尔体积鉴定关系是:m V V n =。

5、阿伏伽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追踪高考1.【2018新课标1卷】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25 g FeCl 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B .22.4 L (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C .92.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D .1.0 mol CH 4与Cl 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 3Cl 分子数为1.0N A【答案】B【解析】A 、16.25g 氯化铁的物质的量是16.25g ÷162.5g/mol =0.1mol ,由于氢氧化铁胶体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0.1 N A ,A 错误;B 、标准状况下22.4L 氩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 ,氩气是一个Ar 原子组成的单质,其中含有的质子数是18 N A ,B 正确;C 、1分子丙三醇含有3个羟基,92.0g 丙三醇的物质的量是1mol ,其中含有羟基数是3 N A ,C 错误;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卤代烃不止一种,因此生成的CH3Cl分子数小于1.0 N A,D错误。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二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1)专项测试(含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二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1)专项测试(含解析)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1)1、课堂上同学们学习了“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并做了大量的相关练习。

下课后大家根据个人体验,对物质的量这一新概念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

以下是几位同学的谈话记录。

你认为错误的是( )A.物质的量将一定数目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之间联系起来了,以后我们就可比“质量”这一个物理量“下岗”了B.使用物质的量时要指明所计量的微观粒子是谁,最好用化学式表示,既规范,又得简洁准确C.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这样以后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就可以用物质的量关系进行计算D.学习了物质的量后,我们就能大致知道一杯水中大约有多少个水分子了2、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为60gB.6.02×1023个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为60gC.1mol偏二甲肼的质量为60g/molD.6g偏二甲肼含有N A个偏二甲肼分子3、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气体和CO2气体,下列有关比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分子个数比为16:11②密度比为16:11③体积比为16:11④原子个数比为11:16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D.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5、由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

则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的体积比为( )A.29:8:13B.22:1:14C.13:8:13D.26:18:136、已知2222Al+2NaOH+2H O =2NaAlO +3H 。

对于该反应中有关物理的描述正确的是(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A.有2.7g Al 参加反应时,生成氢气的体积是3.36LB.有2.7g Al 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3A NC.有0.3mol 2H 生成时,溶液中-2AlO 的数目就增加0.2A ND.溶液中每增加0.1mol -2AlO ,+Na 的数目就增加0.1A N7、某硫原子的质量是a g,12C 原子的质量是b g ,若N A 只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a b②m g 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A mmol a N③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 N A g ④a g 该硫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6N A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8、将a g 二氧化锰粉末加入c L b mol·L -1的浓盐酸中加热完全溶解,反应中转移电子d 个,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氯气22.4L 2AbN B.反应后溶液中的Cl -数目为:A287aN C.A N 可表示为:872daD.反应后溶液中的H +数目为:bc-2d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6. 02×10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 4 L ②0. 5 mol H 2所占体积为11. 2 L ③标准状况下,1 mol H 2 O 的体积为22.4 L④标准状况下,28 g CO 与N 2的混 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 4 L ⑤各种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 约为22. 4 L/mol ⑥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的分子数相同 A.①③⑤ B.④⑥ C.③④⑥D.①④⑥10、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神,臭氧比氧气具有更强的氧化性.实验室可将氧气通过高压放电管来制取臭氧:3O 22O 3.1.若在上述反应中有30%的氧气转化为臭氧,所得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保留一位小数).2.将8L氧气通过放电管后,恢复到原状况,得到气体6.5L,其中臭氧为_____L.3.实验室将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0.896L(标准状况)通入盛有20.0g铜粉的反应器中,充分加热后,粉末的质量变为21.6g.则原混合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为_____.11、填写下列空白:(1)含有6. 02 ×1023个H的H2O◦,其物质的量是;1 L 1 mol/L Na2SO4溶液中含有SO。

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

B.乙烯和环丙烷(C3H6)组成的28 g混合气体中含有3nA个氢原子
C.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 为nA D.将0.1 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A个Fe3+
答案:C
解析:A项,1 mol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2nA。B项,应含 有4nA个氢原子。D项,由于Fe3+水解,所得溶液含有的Fe3+个数
· ·· ·· - ·· ③羟基与氢氧根的电子式分别为· O H,[· O H] 。 · ·· · ··
转 解析
【应用2】 (2012·新课标全国卷,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 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分子总数为 NA的 NO2和 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 为2NA B. 28 g乙烯和环丁烷 (C4H8)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 为2NA C.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 总数为6NA D.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 电子数为2NA
集合体,所以胶粒的数目小于原溶液中Fe3+的数目。
高考题组一: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察: 1.(1)考察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 a.常温常压下,22.4LCCl4含有NA个CCl4分子。 (2011年广东理综9C) b.分子数为NA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约为28g (2009年上海 12C) c.标准状况下,22.4L二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4NA个 (2010四川理综 7A)
5.氧化还原反应
考查指定物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常设置氧化还原 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被氧化、 被还原、电子转移(得失)数目方面的陷阱.如Na2O2与H2O的 反应,Cl2与碱溶液的反应,Cu或Fe分别与S、Cl2反应, CuSO4、AgNO3、NaCl等溶液的电解。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资料整理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资料整理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资料整理考生日常积累越多,学得越多,懂得越多,想得越多,领悟得就越多,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资料整理,希望对你们有帮助!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资料整理1物质的量(n)①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用物质的量可以衡量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元(即微观粒子群)的数目的多少,它的单位是摩尔,即一个微观粒子群为1mol o③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它的符号是molo④“物质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来计量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的物理量。

⑤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它们的特定组合。

如1molCaCI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I-或3mol阴阳离子/或含54mol质子,54mol电子。

摩尔不能量度宏观物质,如果说“1molH”就违反了使用准则,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⑥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或符号的特定组合。

2.阿伏加德罗常数(NA):①定义值(标准):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为标准;1mol 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②近似值(测定值):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x1023,单位是mol-1,用符号NA表示。

3.摩尔质量(M):①定义:1mol某微粒的质量②定义公式:③摩尔质量的单位:克/摩。

④数值: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式量。

⑤注意:摩尔质量有单位,是g/mol,而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的式量无单位。

4.气体摩尔体积(Vm)①定义:在标准状况下(0°C,101kPa时),1摩尔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②定义公式为:③数值: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升/摩(L/mol)。

④注意:对于气体摩尔体积,在使用时一定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个条件(标准状况,符号SPT),一个对象只限于气体,不管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都可),两个数据(“1mol”、约“22.4L”)。

2020届全国新高考化学核心考点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

2020届全国新高考化学核心考点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

2020届全国新高考化学核心考点考点03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2020届高考化学复习精准预测1、立德树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年来的高考化学命题,特别重视传统文化对于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弘扬和考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例如,在选择题中通过成语、诗词等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通过古代的化学生产工艺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通过古文或谚语考查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类考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试题会一直成为今后高考的热点题型。

2、图表信息,考查知识获取能力考试大纲明确指出,考生应能通过对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以及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的观察,对图形、图表的阅读,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和有序存储。

与之对应,高考化学试题中经常出现图表题。

这类试题以图像、统计图、表格、模型等为信息,以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实验等知识为载体,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的数据或信息,主要考查考生对图表数据的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

图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呈现(无机化工生产流程图、有机推断与合成图、实验流程图等也属于图表),这种考查方式是化学学科素养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具体体现,是高考化学的主流题型。

3、原理综合,考查知识运用能力在高考化学试卷中,有一道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化学原理综合题的命制具有广阔的空间。

这道试题通常以新材料或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或对污染的治理、重要物质的制备或性质等问题为切入点,将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三大平衡知识融合在一起命题,有时还会涉及图象或图表,题目的设问较多,考查的内容较多,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变化观点与平衡思想”是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以真实的情景为依托,要求考生能够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变化,通过化学的视角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01 物质的量及其应用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01  物质的量及其应用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专题一 物质的量及其应用考点知识物质的量的概念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阶段,由于其抽象,包含的微粒数目繁多,难于理解。

因此它即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在2019年高考中,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仍是高考的必考知识点。

主要题型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

另外物质的量的计算已经渗透到实验题、推断题之中。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仍然是近几年高考的必考题。

重点、难点探源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符号:n(3)单位:摩尔,用mol 表示。

(4)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之间的关系为:AN N n。

2、阿伏伽德罗常数(1)定义:把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通常用6.02×1023来表示。

(2)符号:N A 。

(3)单位:mol -1。

3、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2)符号:M ,单位:克/摩尔,g/mol 。

(3)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的关系为:Mm n =4、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所占有的体积。

(2)符号V m .(3)单位:L/mol(4)数值:在标准状况下约为22.4L/mol(5)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体积、气体摩尔体积鉴定关系是:mV V n =。

5、阿伏伽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追踪高考1. 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25 g FeCl 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B .22.4 L (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C .92.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D .1.0 mol CH 4与Cl 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 3Cl 分子数为1.0N A【答案】B【解析】A 、16.25g 氯化铁的物质的量是16.25g ÷162.5g/mol =0.1mol ,由于氢氧化铁胶体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0.1 N A ,A 错误;B 、标准状况下22.4L 氩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 ,氩气是一个Ar 原子组成的单质,其中含有的质子数是18 N A ,B 正确;C 、1分子丙三醇含有3个羟基,92.0g 丙三醇的物质的量是1mol ,其中含有羟基数是3N A ,C 错误;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卤代烃不止一种,因此生成的CH3Cl分子数小于1.0 N A,D错误。

化学专题一化学常用计量

化学专题一化学常用计量
7
【关于NA几个易考易错题分类】
1、物质的聚集状态、外界条件 用到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1时,必须注意是否是气体,且是否处于标 准状态。 即:如果给体积就看条件和状态。 外界条件: 标准状况下:0℃、101kPa (273K、101kPa ) ; 常温常 压下:25℃、101kPa ; 干扰选项一般设在用“常温常压”、“相同状况”、“通常状况”、“25℃, 1.01×105Pa”等说法来代替“标准状况”
6
考点一: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判断 【考题展现】
2(.(201)2江苏∙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常标标温 准准常 状状压 况况下 下下, ,,11081.1g.2mHLoC2lOHC3含l2C溶H有2于O的H水原中,子含转总有移数分的为子电3的N子数A 数目目为为00.5.1NNA A D.常温常压下,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0.1NA
13
【关于NA几个易考易错题分类】
3、 考查特殊物质中共价键数目 如:CO2、稀有气体、P4、烷烃、烯烃等有机物、金刚石、Si、SiO2、石墨 (1)31g白磷中含有NA个P-P键 ( (23))(乙烯08和上丙海烯卷的)混室合温物下2,8g1中mo含l乙有烷3N分A个子共含价有键8NA个共价键 ( (45))1Si2Og2金晶刚体石中和,每6摩0gSSi原iO2子中与各2含NA有个4ON原A个子S形i-成O键共和价C键-C键 (6) 12g石墨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1.5NA
16
【关于NA几个易考易错题分类】
5、注意题示反应是否为可逆过程,如电离、水解等。某些离子或原子团在水中
能发生水解反应,离子数目要改变。如乙酸的电离、铁离子的水解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考法帮·考向全扫描 考向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运用
考情精解读
考纲要求 命题规律 核心素养聚焦 命题分析预测 知识体系构建
考纲要求
1.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m)、 物质的量浓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含义。 2.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 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3.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 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化化学学 专专题题一一:物质的量
方法2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方法解读 1.配制溶液的原则 (1)浓度准确性原则 无论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还是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实验 操作都要规范,以减小误差为目的。例如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氢氧化 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固体要用小烧杯快速称量,以防止氢氧化钠吸水使 称量结果有误差,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掌握常考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
反应 Na2O2+CO2 (或Na2O2+H2O) Cl2+NaOH
Cl2+H2O Cl2+Fe Cu+S
物质 1 mol Na2O2
1 mol O2 1 mol Cl2 1 mol Cl2溶于水 1 mol Cl2 1 mol Cu
1 mol I2
NH4NO3→N2
1 mol N2
命题规律
核心考点
考题取样
2018全国卷Ⅰ,T10 2017全国卷Ⅱ,T8 物质的量与阿 伏加德罗常数 2018全国卷Ⅱ,T11
2017全国卷Ⅲ,T9D 物质的量浓度
2014大纲卷,T6C
考向必究
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载体考查物质所含的 微粒数,物质水解生成的胶粒数和反应生 成的分子数等(考向) 考查P4中P—P键数目、FeCl3溶液中Fe3+ 数目、甲烷和乙烯中含氢原子数目、SO2 和O2反应后的分子总数(考向) 配制浓度为0.010 mol·L-1的KMnO4溶液 操作的正误判断(方法2) 考查配制溶液时的误差分析(方法2)
化化学学 专专题题一一:物质的量
转移电子数(NA) 1 2 1 <1 2 1
3.75
化学 专专题题一一 物质的量
示例1 [2016全国卷Ⅰ,8,6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 叙述正确的是 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 B.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 C.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
化化学学 专专题题一一:物质的量
(2)防变质原则 配制溶液时要防止溶质变质。例如FeCl3、AlCl3、SnCl2固体具有较强 的水解性,配制时需要先溶解在浓盐酸中,再稀释到配制要求的浓度。 (3)安全性原则 配制溶液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液体飞溅等腐蚀皮肤、衣物等。例如由浓 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在稀释时需要把浓硫酸沿器壁缓 缓注入水中,边注入边搅拌以防止硫酸溶液飞溅。
知识体系构建
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
考点1 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 考点2 物质的量浓度
考点1 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重点)
1.物质的量(n) 物质的量是用0.012 kg 12C中所含碳原子数目作为标准来衡量其他微粒集合 体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单位: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注意 微粒一般指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或其特定组合。
匙、称量纸、小烧杯等。用液体配制溶液时还可能用到滴定管或移
液管等。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
①计算;②称量(或量取);③溶解(或稀释);④转移、洗涤及摇匀;⑤定容;
⑥颠倒、摇匀及装瓶保存。
化化学学 专专题题一一:物质的量
10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的配制过程如图所示:
化化学学 专专题题一一:物质的量
化学 专题一 物质的量
化化学学 专专题题一一:物质的量
化化学学 专专题题一一:物质的量
化化学学 专专题题一一:物质的量
特别提醒 1.气体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而与气体微粒大小无关。 2.使用Vm≈22.4 L·mol-1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条件:标准状况(0 ℃,101 kPa)下。 一个对象:仅限于气体,单一气体或相互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两个数据:“1 mol”“约22.4 L”。 3.当1 mol气体的体积是22.4 L时,气体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因为在 非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也可以是22.4 L。
2020版《高考帮》配套PPT课件
【高考帮·化学】专题一 物质的量
专题一 物质的量
目录
CONTENTS
考情精解读 考纲要求 命题规律 核心素养聚焦 命题分析预测 知识体系构建
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 考点1 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 考点2 物质的量浓度
B.方法帮·素养大提升 方法1 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类试题的思维模型和五大陷阱 方法2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方法3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
化化学学 专专题题一一:物质的量
2.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类试题的五大陷阱 陷阱一 忽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记“组成”,突破陷阱 (1)记特殊物质中所含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数目, 如Ne、D2O、18O2、—OH、OH-等。 (2)记最简式相同的物质,如NO2和N2O4、乙烯(C2H4)和丙烯(C3H6)等。 (3)记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如N2、CO、C2H4等。 (4)理解物质中所含共价键的数目,如一分子H2O2、CnH2n+2中共价键的 数目阱三 忽视电解质溶液中的“弱粒子”
化化学学 专专题题一一:物质的量
审“题目”,突破陷阱 (1)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 (2)是否有弱电解质或可水解的盐,如1 L 0.1 mol·L-1 的乙酸溶液和1 L 0.1 mol·L-1的乙酸钠溶液中含有CH3COO-的数目不相等且都小于0.1NA。 (3)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1的H2SO4溶液 c(H+)= 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无关;0.05 mol·L-1的Ba(OH)2溶液 c(OH-)= 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
考点2 物质的量浓度(重点)
注意
H2O
H2O
化化学学 专专题题一一:物质的量
H2O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化化学学 专专题题一一:物质的量
(1)仪器
主要仪器:容量瓶(常用规格有100 mL、250 mL、500 mL和1 000 mL)、
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
其他仪器:用固体物质配制溶液时还需要托盘天平(或电子天平)、药
核心素养聚焦
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题型较好地考查了考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 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传递出高考越来越重视对 考生“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的能力要求。
命题分析预测
考情分析 (1)近五年来全国卷中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题目常以选择题的 形式出现(分值6分),但难度不大,以中等难度居多,题目常结合物质结构、盐 类水解、可逆反应等知识综合考查;(2)以物质的量为核心、依据化学方程式 的计算题目主要在全国卷Ⅱ中出现,难度较大,计算题的分值有增多趋势。 命题预测 2020年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题仍会出现在全国卷中,有关化学方程 式中的定量关系的计算考查力度会加大,且难度依然较大。
MnCl2+Cl2↑+2H2O, CuSO4+SO2↑+2H2O, Cu(NO3)2+2NO2↑+2H2O。
常温下,铁、铝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
化化学学 专专题题一一:物质的量
陷阱五 忽视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
化化学学 专专题题一一:物质的量
三步确定电子转移数目 第一步:依据题给信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确定化学方程式中氧化剂(或还原剂) 得(或失)电子数; 第三步:根据题目提供的数值确定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
拓展变式1 [2019安徽合肥调研性检测]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8 g甲烷中含C—H键数目为0.4NA B.标准状况下,11.2 L SO3中含分子数目为0.5NA C.1 L 0.1 mol/L NH4NO3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为0.3NA D.7.8 g Na2O2与足量C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1NA
B.方法帮·素养大提升
方法1 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类试题的 思维模型和五大陷阱 方法2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 差分析 方法3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
方法1 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类试题的思维模型和五大陷阱 方法解读 1.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类试题的思维模型
已知量
物质 的量
目标微粒的物 质的量或数目
陷阱四 忽视物质转化中的“隐含反应” 记“隐含”,突破陷阱
(1)隐含“可逆反应”
2SO2+O2 N2+3H2 Cl2+H2O
2SO3, 2NH3, HCl+HClO,
2NO2 H2+I2 PCl3+Cl2
N2O4, 2HI,
PCl5。
化化学学 专专题题一一:物质的量
(2)隐含“浓度的变化”
MnO2+4HCl(浓) Cu+2H2SO4(浓) Cu+4HNO3(浓) (3)隐含“钝化”
思维导引
化化学学 专专题题一一:物质的量
A项
考查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最简式相同的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